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前言医院检验科技术不断进展,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准入管理制度来规范检验科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避开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上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牢靠性,防范潜在的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订立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1.规范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防范潜在的风险;2.提高医院诊断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3.加强对检验科技术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医院的安全和牢靠性;4.避开挥霍和不必要的损失,节省医疗资源。
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准入管理流程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流程如下:1.需求提出:由临床科室申请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申请原因、引进内容和使用范围等。
2.技术审核:由检验科进行技术审核,包括技术方案、设备、试剂和人员等的评估和确认。
3.安全评估:由医院质控部门进行安全评估,重要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牢靠性和风险评估等。
4.决策审批:由医院领导进行决策审批,包括决策结果、使用条件和时间等。
5.实施计划:由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订立实施计划和使用操作规范。
6.实施监控:由医院质控部门和检验科进行实施监控和评估。
准入管理标准1.技术标准: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可信度和质量。
2.设备标准:新设备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牢靠性。
3.试剂标准:试剂应选择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的试剂,确保试剂的纯度和有效性。
4.人员标准:检验科技术人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学问背景,确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准入管理要求1.安全性要求: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使用必需保证安全性,排出潜在的风险,确保安全不可分割。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行业一直在不断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不断涌现给医院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医院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入能够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介绍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准入管理原则医院在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入管理时,应遵循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安全性,避免对患者和医院产生不良影响;2.有效性原则:确保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有效性,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效果;3.公平性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准入过程的公正性;4.标准化原则: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准入评估指标和流程,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5.风险控制原则:评估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准入管理流程1. 提交申请医院的临床科室或其他相关部门如有开展新技术或新项目的需求,应向医院的新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交准入申请。
2. 评估审查医院的新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进行评估审查。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风险、合规性、安全性、临床效果和经济效益等。
3. 决策审批根据评估结果,医院的新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将评估报告提交院内相关决策机构进行审批。
决策机构根据评估报告和医院发展战略等因素进行审批决策,决策结果将通知申请单位。
4. 实施监控一旦新技术或新项目获得准入,医院将对其进行实施监控。
监控内容包括技术运行情况、效果评估、安全事故监测等,以及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5. 审核评估医院将定期对已准入的新技术和新项目进行审核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性能、临床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决策是否继续保持该技术或项目的依据。
6. 调整终止根据审核评估结果,医院将对新技术和新项目进行调整或终止。
调整措施可能包括改进技术参数、优化应用流程等。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本制度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是指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一、二类,且与临床诊疗过程有关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二、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计委批准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国家卫计委审批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申请和审批1。
申报条件(1)申报者必须是我院中级职称以上在职工作人员。
(2)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本办法所规定的范围;(3)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申报。
2。
申报、遴选和审批程序:(1)各学科自行组织申报;申请者可向医院医务科《医院开展新诊疗技术、项目申报书》按照申报书填写要求填写。
(2)各科室主任组织本学科有关人员对申请进行初审,对申请者的业务水平、工作作风,申请项目的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评价,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以书面形式上报医疗质量管理科。
(3)医疗质量管理科对各学科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对涉及到医疗安全的新技术、新项目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一步遴选。
(4)经伦理委员会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医疗质量管理科对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通过,予以书面答复,并登记备案。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及跟踪考核1.新技术、新项目在获得医院批准后方准予实施.2.获得准入的新技术、新项目要在所申请的周期内实施,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3.新技术、新项目自准入通过日起一年为一个结题周期,在实施过程中半年进行阶段总结,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阶段工作总结》;在新技术、新项目结题时,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结题工作总结》,并交医疗质量管理科备案.4.新技术、新项目实施周期内如果发生了技术性医疗不良事件,责任科室应及时向医疗质量管理科汇报,由医疗质量管理科组织讨论后参照《医院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附件5)相关规定中止此项新技术、新项目。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为了加强医疗新技术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新技术指通过开发或引进的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或填补省内、院内空白的先进技术。
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
开展新技术应以医疗市场需求为向导,立足临床,注重特色,优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解决急危重病诊疗过程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并能产生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适应的技术。
三、拟开展新技术的科室,由所在科室进行初评,确定该技术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报告》,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
医务科应该从开展该技术的人才、技术、设备及项目负责人准入资格等方面进行审核。
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及时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评审。
评审委员会对所报新技术项目的目的、意义、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法、风险、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以及可能所涉及医学伦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
四、开展新技术负责人必须是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院其他人员开展该项技术必须在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后,经医院批准院内临床推广应用,并在掌握该技术的人员指导下逐步开展。
五、经医院批准的新技术在临床试用期间,实行跟踪评价制度,开展人员定期向医务科汇报开展情况。
六、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暂停临床试用,并将情况上报医院:1.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3.发现该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4.发现该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5.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消失;6.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甲医院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面临着引进新技术和开展新项目的需求。
为了确保医院科学合理发展,加强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和管理要求。
二、管理目的1.加强科学技术的管理。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确保引进的新技术具备必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规范新项目的开展和管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3.降低医疗风险。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有效评估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三、准入管理程序1.申报阶段:申报单位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的申请,提交相关资料,包括技术方案、临床试验数据、研究报告等。
2.评估阶段:医院设立评估小组对申请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评估、临床应用评估、风险评估等。
3.审批阶段:评估结果达到一定要求的,进入审批阶段,由医院领导进行最终决策。
4.验收阶段:新技术、新项目通过审批后,进入验收阶段,验收小组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上线阶段:通过验收的新技术、新项目正式引入临床应用。
四、管理要求1.法规合规: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2.安全可靠:新技术、新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3.临床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治疗效果,需进行临床应用评估和效果观察。
4.培训教育:医院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5.监督管理:医院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管理措施1.定期召开技术评估会议,对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
2.设立专门的审批委员会,对通过评估的申请进行最终审批。
3.配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档案,记录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保存相关资料。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尚未在我院临床应用,或者虽已应用但尚未达到广泛认可的技术、项目。
第三条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第四条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批准、项目实施、项目跟踪和评估等环节。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工作。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
第六条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二)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审核、评审组织和批准工作;(三)监督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和跟踪评估;(四)组织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和宣传;(五)处理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七条医院设立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办公室,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受理、材料审核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工作,提供所需资料,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第九条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主体为临床科室。
申报科室应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一)技术、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三)技术、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论证;(四)技术、项目的实施计划和预期目标;(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评审。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确保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达到既定目标,满足医院对其预期的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水平,早期识别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规避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在本学科领域中尚属首创,医院拟在学科领域内开展的技术、业务项目。
(二)在学科领域内已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拟在院内范围内开展及推广实施。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最终目的是将新技术、新业务在院内全面落实。
外院专家仅可介入开发过程早期的传、帮、代工作,技术业务的最终推广实施必须由本院人员完成。
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在完成初期的调研、评估及开发策划工作后,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特点、复杂程度,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根据基本情况明确划分开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期实现的目标,应从人员的技能水平、学科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增长、知名度的提高等方面加以论述。
6.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及科室的接口关系及配合要求予以阐明,其目的是保持新技术、新业务实施过程中工作的有效衔接,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交流。
7.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
8.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知情同意文件等。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管理制度模版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管理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工作,规范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程序,提高审核效率,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新技术及新项目的准入审核工作。
第三条本院审核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审批,严格保守商业秘密,保护商业机密。
第四条审核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应当坚持先审概念、后审方案,先审技术、后审商业模式,保证技术先行的理念。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由本院技术审查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完成并提交本院董事会和院长办公室审批。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六条本委员会是本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审批的核心机构。
第七条本院委员会设主席和秘书两个常务委员,分别具体负责委员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八条本委员会由本院技术骨干及外部专家、顾问等组成,每届任期两年。
第九条委员会主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委员会会议,审议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申报申请,提出审批意见和建议,监督审核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条本院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执行工作,保证委员会成员的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申报材料和审批程序第十一条申报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必须具备完整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一)申报书、技术方案及商业计划书;(二)技术文件、试验数据及资料;(三)知识产权证明、保密协议等。
第十二条申报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应当由申报人向本院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一律在机密管理下进行。
申报人提交申请材料后,应当承诺保护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本院委员会接到申请材料后,委员会秘书应当及时发出收到申请的通知,并组织召开议案会议,审议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可行性。
经委员会投票通过,方可进入下一步审核程序。
第十四条委员会审核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的内容包括技术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并重点考虑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社会效应等关键因素。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各医院纷纷建立起了严格的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一、系统建立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通常由医务部、质控部、科研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建立。
制度包括准入申请、评审、实施、监测等环节,旨在规范医疗技术引进和应用过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准入条件医院对新技术及新项目的准入条件一般包括:技术来源符合法律法规、技术安全可靠、技术可操作性强、技术效果明显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条件的新技术及新项目才能被准许在医院内推广应用。
三、评审流程在申请准入新技术或新项目时,医院通常要求提交技术资料、临床研究数据、患者信息保护措施等相关文件。
医院设立专家评审组进行专业评估,对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审,确保新技术及新项目符合医疗标准和伦理规范。
四、实施与监测经过评审通过的新技术及新项目,医院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
同时,医院医务部门会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收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不断优化应用过程,确保技术和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五、案例分享许多医院在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的管理下,成功引入了一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项目,如微创手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基因检测等。
这些技术项目的引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的引领下,医疗行业将迈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阶段。
医院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以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疗新技术准入与管理制度
医疗新技术准入与管理制度(一)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1、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试用和专项技术临床应用的科室应当提交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备和设施情况、学科和人员资质条件、技术需求状况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撰写可行性方案,制定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2、申请开展新技术临床适用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材料。
其中,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符合伦理规范,必要时需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临床实施。
4、拟开展的新技术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地方性医疗新技术须由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主持,国家、国际性医疗新技术须由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主持。
5、医院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项目准入评审。
6、经评审,由专家对技术项目提出评审意见。
医院应当自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做出是否予以准入决定。
7、新技术临床适用或者专向技术临床应用时,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或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立即暂停临床(试)用并上报医务科。
8、各科室应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档案。
(二)、医疗新技术管理制度:1、集体讨论制度:医疗新技术提出后为保证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每一例医疗新技术开展前,有关医师应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及文献并收集、整理,写出书面可行性报告,制定相关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并提交科室主任进行全科集体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科审查备案。
2、知情同意程序: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开展医疗新技术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待病情,重点交待医疗新技术给患者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尊重患者及委托人意见,并签字同意。
3、湄潭县医院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医疗新技术立项准入审核,所开展的新技术项目的中期评估,新技术成果评审等。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引入新技术、新项目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符合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并且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利益。
1. 规定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审批流程,包括申报、评估、审批、实验、推广等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要求。
2. 要求医院设立专门的新技术、新项目评估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层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批,确保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要求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包括相关的文献、临床试验数据、技术说明书等,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要求医院在引入新技术、新项目之前进行临床实验,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5. 要求医院在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之前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操作规范,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新技术、新项目。
6. 要求医院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对已经引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7. 强调医院在引入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法律法规的遵循,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合法性。
8. 对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时间、范围、数量等进行限制,以避免过度推广和浪费资源。
9. 建立激励机制,对申报和推广成功的新技术、新项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医院在引入新技术、新项目时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也能保护患者的权益,避免无效或危险的技术被推广和使用。
三甲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卫医政发〔2009〕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修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未开展过的,属国际、国内或区内、市内前沿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为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方面所需要的实用性技术项目;2、学术思想先进、具有创新性,目标明确,能够提升我院学术地位的项目,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及一定经济效益;3、具备技术或项目的开展所需人员、技术、时间、场地、设备等条件;4、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常规;不违反医学伦理原则;5、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须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的诊疗科目范围内;6、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需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本院医护人员。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学术委员会”为新技术、新项目评审组织,负责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论证及准入工作;2、诊疗技术许可授权考评专家库专家作为参与新技术、新项目评审的专业成员;3、医务科作为主要管理部门,负责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材料的预审、抽取相应专业的专家库成员(5-9人/次),提请“诊疗技术许可授权考评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等。
五、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实行分类管理:1、属于第一类医疗技术的新技术、新项目由医院诊疗技术许可授权考评委员会审批;2、属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的项目由医务科按规定组织“诊疗技术许可授权考评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六、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需提交的材料:1、在医务科共享下载《覃塘区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备案)表》填写完善后递交医务科;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附查新资料;3、项目相关的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方法、技术风险处置预案等;4、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相关技术成员的培训证书和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xxxx医院新技术、新工程准入管理制度1、新技术新工程的概念但凡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开展趋势的新工程(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工程和尚未应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工程。
2、新技术、新工程的分级对开展的新工程实施分级管理,按工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工程。
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工程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工程。
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或本院尚未开展的新工程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工程。
3、新技术准入必备条件3.1拟开展新技术应符合相应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3.2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3.3拟开展新技术的主要人员为具有执业资格并在本院注册、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3.4有与开展该项新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3.5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3.6新技术承当科室及主要人员近3年相关工程无不良记录;有拟开展新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3.7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4、新技术准入审批流程医务科审核符合条件的,交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术、新工程,经过医院同意后即可施行,并记录在《新技术、新工程审批表》。
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工程按程序进行市卫计委、省卫计委、国家卫计委审批备案。
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工程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审批通过后通知科室新技术工程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工程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5、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技术、新工程的来源,国内外开展本工程的现状, 开展的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充分发挥我院人才、技术、设备优势,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如下:一.本制度所称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国内外已经开展,而我院尚未开展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或项目(以下简称新技术)。
二.新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探索使用技术,指拟在我院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第二类: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其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三.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四.医院成立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医疗部)及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新技术的理论和技术论证,提出政策建议,制订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评估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批准、监督或终止新技术的实施。
五.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前,首先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结构和设施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体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
六.申请科室须提交以下有关材料:1.科室基本情况,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技术人员、设备和技术条件等;-------------------------------------------------------------------------------------------------------------------------------------- 2.拟开展新技术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项目负责医师及其他技术人员情况;3.拟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4.拟开展新技术的可行性报告;5.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为了加强对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管理。
二、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的申报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伦理学规范的原则。
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新技术项目是否准入开展的审批,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准入通知。
医务科负责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医疗新技术的定义:指在我院首次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技术项目。
五、医疗新技术的准入项目按相关部门规定的分类法管理。
医疗技术准入项目分为:第一类:探索性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第二类:限制性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其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的技术项目;第三类: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六、医院应当积极探索临床诊疗新技术,但严禁应用不成熟、风险较大、疗效不确切、行业内有争议的项目。
七、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必须提供下列相关材料:1、《宁阳县中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审批、授权表》;2、申报新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引进推广的新技术应附有技术来源的相关资料;4、限制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提交拟开展限制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人员情况;5、探索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还需提交开展探索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八、负责医疗新技术准入日常管理的科教科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提交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技术项目准入评审。
对申请项目出具书面评审意见,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
完整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证》或《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证件。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需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一)医疗、医技科室应向医务部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二)医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
三)医务部将评审报告提交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
四)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医务部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科室,并报医务部备案。
四、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应用1.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2.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其放入病历中。
3.应在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后及时记录和汇总相关数据。
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新技术、新项目监督与评估1.对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2.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如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或中止使用。
五、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中止1.发现新技术、新项目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不良反应时。
应立即中止使用,并向医务部报告。
2.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决定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在中止使用后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
二)新技术、新项目重开1.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经医院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后方可重新开展使用。
2.对中止使用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重开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质量。
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提示,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应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行。
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新技术项目申报表》,提供开展该新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部。
三、医务部组织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意见。
若新技术牵涉伦理方面问题,须有伦理委员会审议。
第一类医疗技术报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二、三类医疗技术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必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五、新技术、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医务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科主任和技术负责人完成。
六、新技术、新项目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部提交总结报告,技术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决定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七、科主任应作为科室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直接责任人,并负责组织实施。
密切关注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
- 1 -
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1、首先医务科对科室递交《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2 -
诊疗操作常规;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对专家讨论意见进行记录,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
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
审批后新技术项目通知科室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1、批准后医疗新技术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2、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3、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
- 3 -
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
(1)、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
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
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2)、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处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
济效益进行评估。
(3)、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均应向医务科
汇报,医务科将当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医务科针对汇总情
况进行有重点的抽查核实;
(6)、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
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
承担全部责任。
附件1:四川省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2:卫生部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 4 -
附件1
四川省首批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1.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
3. 心脏导管消融技术
4. 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
5. 全胰腺切除术
6.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
7. 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技术
8. 颈、腰椎间盘置换技术
9. 全椎体切除技术
10. 足趾移位拇指再造技术
11. 角膜移植技术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技术 13. 口腔颌面复杂种植诊疗技术 14. 输尿管镜诊疗技术
15. 面目轮廓整形技术
16.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
17. 经皮肾镜技术
18. 内镜超声介入治疗技术
19. 超声引导下的肿瘤介入治疗技术 20. 胎儿先天性畸形超声诊断技术 21. 海扶刀治疗技术
22. 耳整形术
23. 乳房整形技术(除隆乳术) 24. 男女外生殖器整形技术(除变性术) 25. 并指(趾)整形技术
26. 本省首次开展的医疗技术(不含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中的技术)
27. 基因芯片诊断技术
- 5 -
附件2
卫生部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序负责审定技术临床应用第三类医疗技术名称技术审核机构
号的卫生行政部门 1 同种器官移植技术按已下发规定执行卫生部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2 变性手术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3 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4 卫生部
细胞)治疗技术术审核机构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5 卫生部
放射治疗技术术审核机构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6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7 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8 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颜面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9 卫生部
术术审核机构
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10 卫生部
联合根治术术审核机构
序第三类医疗技术名称技术审核机构负责审定技术临床应用- 6 -
号的卫生行政部门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11 卫生部
矫治术术审核机构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1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卫生部
术审核机构
技术
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
13 卫生部
(干细胞除外) 术审核机构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
14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治疗技术定机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
15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定机构
造血干细胞(脐带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
16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干细胞除外)治疗技术定机构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技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17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瘤放射性粒子植入定机构
治疗技术除外)
肿瘤深部热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
18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和全身热疗技术定机构
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19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治疗技术定机构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