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名篇名句默写2022-2023学年河南省创新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B卷)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论语〉十二章》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洵《六国论》认为,如果六国“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团结一致向西对付秦国,那么秦国国君恐怕连饭也吃不下去。
(2)《〈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只是在讲实行仁德靠的是自己,但也可以引用来表达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自己努力之意。
(3)对于爱骄傲的人而言,《老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今天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着相同的警示作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一开篇,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事实,告诫朝廷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乐府与古乐府在形式上的最大区别,就是“因事立题”“即事名篇”的拟题方式。
古题乐府是拟汉魏六朝乐府古题而形成的一种诗歌类别。
新乐府则是从“无复依傍”古题、“另立新题”的拟题方式上命名的。
乐府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进入乐府。
李延年又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而作十九章之歌。
这说明乐府音乐机关的歌诗,既有从民间采集而来的歌谣俗曲,也有士大夫文人应诏而作的歌辞。
在礼乐功能上,乐府诗分祭祀的郊庙歌辞、三朝元会的燕射歌辞、军中的鼓吹横吹曲辞以及用于帝王私宴的娱乐歌辞;在音乐形态上,乐府诗又有歌曲、琴曲、舞曲的不同。
因受制于其所配音乐的风格及特殊的功能,乐府歌辞的句式存在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并无统一的体式结构。
魏晋至六朝兴起的文人拟乐府遵循乐府诗的音乐演唱传统,又与徒诗(不入乐的诗)创作的时代思潮相结合,进而形成魏晋六朝文人乐府诗独特的体制特征:即题材和主题上在汉魏乐府古题范围内拓展、创新,体制结构上多以第三人称叙事结构全篇,抒情方式以场景化和客体化抒情为主,句式以五言古体为主。
诗歌史上所谓的“乐府体”多指文人乐府诗的这些类型化特征。
汉魏六朝至初盛唐以来,“乐府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标题采用乐府古题。
因为乐府古题本源于乐府曲调,是乐府诗音乐属性的根本标志。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月考试题 语 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一张。
总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卷)沛公不杓,不能辞 (2)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
今不许婚,衅未忘也!(4分)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分) (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使青夷军入居庸(其一)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注】①青夷军:唐代戍边军队名称。
天宝九载春,四十七岁的高适以封丘尉送兵往青夷军。
此诗是当年冬天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
12. 请简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手法。
(4分) 13.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每小题2分) (1)古代的许多文人雅士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与酒有关的句子是 , 。
《滕王阁序》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仿的两句是: , 。
《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但是庄子仍然认为他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提出的原因是:, 。
(4) ;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尊严死 聂鑫森 一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湘楚大学的校门。
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凉意。
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红绿灯、堵车,满打满算要一个小时。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1分 )3.(11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首词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语文(答案在最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墨家向以“贵义”自许。
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
”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
但墨家所说之“利”,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
这种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
《经说》进一步解释说:“志以天下为分,而能能利之。
”这是说,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
墨子止楚攻宋的义事,正是墨家义利统一、德才兼备的为义之道的一个经典例示。
墨家所孜孜以求的“天下之利”,归根到底是宰制天下的君主及其统治阶层之利,还是作为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民之利呢?若是前者,所谓“天下之利”就实为统治阶层之私利的托庇之辞,而“兴天下之利”也就成了奉天下之财用以满足统治阶层之穷奢极欲的粉饰之言。
若是后者,所谓“天下之利”就是对民生民利的一种维护,是对统治阶层只顾自利而罔顾民利的一种抗议。
单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
“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
“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
“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应当力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以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材料二: 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 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 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 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 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 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 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摘编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列举长征相关的数字和山、江、河,证明长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空前伟大的远征。 B.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堵红军的失败,说明敌人势力的弱小和军事的无能。 C.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征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 D. 今天的新长征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运用明喻、排比,说明长征展示了力量,宣传了革命, 播撒了火种。
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凝练为传之后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摘编自张剑伟《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
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
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
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
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
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
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
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
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
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
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
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
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
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
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25.0分)1.(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4)庄子在《逍遥游》中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逍遥”境界,天地万物只有做到“______,______”,才能游于无穷,达到逍遥。
(5)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6)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7)引壶觞以自酌,______。
(8)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9)聊乘化以归尽,______!(10)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
(11)闾阎扑地,______。
(12)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13)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晚有儿息。
(1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
(16)______,形影相吊。
(17)诏书切峻,______。
(18)本图宦达,______。
(19)______,宠命优渥。
(20)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郡斋即事范仲淹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48岁。
②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
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体现。
2023—2024学年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是美学家争辩最激烈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能说一个梗概。
从一方面说,人品与文品似无必然的关系。
魏文帝早已说过:“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里一口气就数了一二十个没有品行的文人,齐梁以后有许多更显著的例子,像冯延巳、严嵩、阮大铖之流还不在内。
在克罗齐派美学家看,这也并不足为奇。
艺术的活动出于直觉,道德的活动出于意志;一为超实用的,一为实用的,二者实不相谋。
因此,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的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自真纯。
“仁者之言霭如。
”②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面。
他们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每一篇作品都不仅为某一时会即景生情偶然兴到的成就,而是整个人格的表现。
不了解他们的人格,就绝不能彻底了解他们的文艺。
从这个观点看,培养文品在基础上下功夫就必须培养人品,这是中国先儒的一致主张,“文以载道”说也就是从这个看法出来的。
人是有机体,直觉与意志,艺术的活动与道德的活动恐怕都不能像克罗齐分得那样清楚。
古今尽管有人品很卑鄙而文艺却很优越的,究竟是占少数,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双重人格”去解释。
在甲重人格(日常的)中一个人尽管不矜细行,在乙重人格(文艺的)中他却谨严真诚。
这种双重人格究竟是一种变态,如论常例,文品表现人品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文艺上有真正伟大的成就,他必须有道德的修养。
我们并非鼓励他去做狭隘的古板的道学家,我们也并不主张一切文学家在品格上都走一条路。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商水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①中国古代成人礼定型于周代。
男子成人礼称冠礼,女子称笄礼。
冠礼是周代士及以上阶层所行的礼仪,现存《仪礼·士冠礼》是当时士阶层以及后世礼仪重建的文本依据。
古人重冠礼,将冠礼置于礼仪之首,所谓“冠者,礼之始也”。
冠礼最核心的环节是三加冠服和命字。
冠者加冠命字之后,从此拥有做官从政、参军从戎、家族祭祀的权利,完成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正式步入成人行列。
《礼记·冠义》云:“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又云“三加弥尊,谕其志也”。
怎样做到谕其志呢?这就牵扯到成人礼中的训诫话语。
②冠礼中三加冠服,每一加都有祝辞,命字后还有字辞,均含训诫之义。
按照《仪礼·士冠礼》记载,三加冠,首加缁布冠,念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皮弁冠,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爵弁冠,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黄笱无疆,受天之庆。
”也就是说,加冠之后,你要放弃你的童稚之心,端正你的仪表容貌,慎修德行之性,在嘉宾和兄弟的见证下成人之后,要努力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君子。
然后是命字,要念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
爰字孔嘉,髦士攸宜。
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日伯某甫。
”就是说,美名配俊士,从此你要保守自身德行,配得起这个名号。
主持冠礼的重要人物是宾者,宾者多是当时社会所公认的成“人”模范,他们在仪式上的出现和教诲对冠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示范和人生导引。
此外,冠者在加冠之后还要拜见国君和乡大夫,接受他们的训诫。
乡贤们通过祝辞和训诫语词将儒家的做人规范和成人标准内化于冠者心中,对其身心意志进行规训。
③古人有名有字。
一个男孩出生三个月后要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行冠笄之礼时又另取字,从此同辈之间以字相称,在父辈和国君面前仍称名,所谓“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河南湿封市五县部分校2022_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并论证了其衰落带来的影响”错误。结合“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等分析,没有谈影响。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 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名篇名句默写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7. 根据情境默写。
(1)《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
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敦品励学,弘毅致远”,该校训中“弘毅”出自《论语》中“_______,_______”,“致远”出自汉人所书《文子·上仁》中“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拿来终生奉行的,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的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要责任,应树立远大理想,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自勉。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庄子曾用“解衣般礴”来描述一位画师的精神气质。
一位国君召集画师们前来作画,大部分画师都神色庄重地润笔调墨.生怕怠慢了国君。
唯有一位画师接到作画任务后,不慌不忙地返回住处,脱掉上衣盘腿而坐,国君要求作画的事情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样。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国君却认为这位“解衣般礴”的才是真正的画家。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用国君的口吻道出了中国绘画乃至中国艺术的内在气质。
在庄子看来,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精神力量的抒发,画家和艺术家的使命并不是按照他人的要求命题作画,而是通过笔墨丹青的形式,使自己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跃然纸上。
中国绘画艺术对生命与自然的诠释,往往意味着画家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
中国绘画兼顾“形似”与“神似”,但更偏向“神似”。
“神似”之神,便是主观精神的豁达贯通,也是画家主观意念的抒发,这使得写意成为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写意讲究超越现象之后对道的体悟。
就人生皙学而言,写意意味着对生命个体有限性的超越;而就绘画艺术而言,写意则要求通过悟道的过程,达成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面对生命等哲学问题,中国文化喜欢用“悟道”一词进行诛释。
“道"是对万物存在具体形式的超越,而“悟”则不同于机械理解与生硬复刻,它是对自然万物发自心灵深处的理解与体悟。
“悟道”的精神,也表现在庄子哲学与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画家的精神境界是其内在涵养与人格魅力的表现,而画家的作品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灵感聚集。
无论是张彦远论画以自然为妙,还是郑板桥论画以造化为师,他们都是以庄子哲学中自然之道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和艺术评论的基本标准.对庄子来说,人生境界的顶点仿佛就是庄周梦蝶时的物化境界。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0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5题。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
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信仰习惯、神话传说,都是民俗涵盖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乡土民俗渐行渐远,如何活化乡土民俗,不仅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特别是乡土作家关注的焦点。
文学离不开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民俗。
民俗文化在乡土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乡土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并成功运用民间语言。
乡土作家通过文学叙事,在文本中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既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意趣横生,又有助于挖掘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遗产,探寻民俗文化的当下价值。
乡土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活化大体有三重路径。
在作品中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
传统民俗文化看似是一种过时的、陈旧的存在,但通过乡土作家的书写,就可能产生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通过这种审美趣味又产生了审美意味。
这种意味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有关,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汪曾祺对民间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刘庆邦、毕飞宇笔下的民间传奇人物等。
他们大多都没有拘泥于逻辑安排,而是根据不同民俗特性,彰显民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和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渗透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
乡土民俗作为村民千百年生活中习焉不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转化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产业转化的方式实现经济上的振兴,也可以通过挖掘其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
如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阅读2022-2023学年河南省创新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B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4~15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②。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
此时词人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山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词描写元宵节花市灯光明亮如白昼,写灯会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氛围,因而一笔带过,着力不多。
B.欧词下片,词人委婉含蓄地抒发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C.苏词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D.苏词为“有境界”之作,写出了词人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
15.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描绘金陵图景,既有平面铺展,又有立体呈现C.作者在上阕以“残阳”意象奠定悲伤基调,引出了下文对六朝灭亡的感慨D.“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过渡到登临所想,使上下两阕紧紧相连在一起15.有人评此词下阕“妙用典故而各具深意”,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6分)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 尾联“戎马”,采用借代手法,指战争。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
至此,伟大诗人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16.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7题。
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
②蕲:同“祈”,祈求。
③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是说一个人多次断了手臂就知道怎么医治断臂,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久病成医”。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的首句起势突兀,北与南距离遥远,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加一“海”字,更显相见之难。
B.第二句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为自己不能将书信寄给远方的朋友而道歉,更表达出两人友情的深厚。
C.颔联用语精巧。
“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
“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
D.尾联想象看到朋友读书的情景,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19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陈亮①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②?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
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③。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②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
③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
潇湘:湘水之神。
18.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D. 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
19.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20~21题。
梅花落卢照邻梅岭①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注】梅岭:在广东、江西交界处,因岭上广植梅,故称。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梅岭的梅花开了,遥远的天山被冰雪覆盖,环境苦寒,连梅花也没有开放。
B.颈联写梅花飞入舞袖,飞向妆台,既点明了抒情主体的身份,又引起了盼归的忧伤。
C.“春至不知来”中的“不知来”意蕴丰富,既指人不知春来,又指春来人不知归。
D.诗歌从思妇的角度批判了战争对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的破坏,是一首边塞闺怨诗。
21.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凤凰台①杨万里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②。
【注】①相传南朝宋文帝年间,有三只凤凰,飞落在永昌里李树上,招来各种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百鸟朝凤的景象。
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永昌里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
李白曾游此地,作诗《登金陵凤凰台》。
②蛛煤:蛛网尘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凤凰台”照应题目。
“潮回”句写出江水空流,凤凰不再的凄凉,与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意境相似。
B. 颔联颜色、地名、方位、植物等对仗工整,写出江草萋萋、杏花开放,生机勃勃之景,写出了作者流连美景的陶醉,表达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C. 颈联通过大跨度的时空,指出凤凰台地势雄伟险要,山川永固,王朝更迭,鼓声哀鸣,战事不断,有实有虚。
D. 本诗围绕“登临”展开,咏史怀古,感叹历史沧桑,人世无常,层次分明,意蕴深长。
15. 有人认为本诗尾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②。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
此时词人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山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4.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词描写元宵节花市灯光明亮如白昼,写灯会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氛围,因而一笔带过,着力不多。
B. 欧词下片,词人委婉含蓄地抒发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C. 苏词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D. 苏词为“有境界”之作,写出了词人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
15. 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2022-2023学年河南省创新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B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4~15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②。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
此时词人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山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词描写元宵节花市灯光明亮如白昼,写灯会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氛围,因而一笔带过,着力不多。
B.欧词下片,词人委婉含蓄地抒发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C.苏词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D.苏词为“有境界”之作,写出了词人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
15.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委婉含蓄”分析有误,应是直接抒发。
15.①欧词将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悲伤寂寞形成对比,抒发了对恋人一往情深,却物是人非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