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公寓设计规范及习惯(最新版)
1、老年养护院的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绿化、室外活动、停车和衣物晾晒等用地,建筑密度不应大于30%,容积率不宜大于0.8;室外活动、衣物晾晒等用地不宜小于400~600m2。
2、老人卧室宜设计阳台。
3、卧室面宽宜过大,最佳面宽范围是3900mm—4200mm。
4、每个护理单元应配置一定的洗衣、晾晒空间,工作人员操作流线布置应紧凑。
洗衣房宜上下对应,以服务电梯联系,集约流线。
5、洗衣间临近晾晒场地,宜配有叠储空间,也可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
6、散步道的尺寸,宽度应保证一人与一辆轮椅并排同行,一般情况下不小于 1.8m。
7、在道路有高差或台阶出现的地方宜同时设置坡度不大于1:12的坡道。
散步道坡度一般不大于1:20。
8、轮椅回转空间——直径不小于 2.1m的圆。
9、老年人偏爱中低层住宅,希望一人一室,与朋友就近居住。
喜欢中式园林10、多层养老院宜每层设置餐厅,宜有适当分隔,室内照度宜充足均匀。
11、多功能厅的多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灵活划分、家具布置灵活变化、满足多种停留方式。
12、广场设置:①离居住稍远或位于开窗较少的山墙侧②广场周围应有密集的绿化,或矮墙等设施13、电梯旁适宜设置休息座椅。
14、浴室和更衣室应该灵活设计,在更衣室放置床或者躺椅,以便休息。
15、养老院的走廊空间宜开敞宽大,考虑进行多种公共活动的可能性。
16、公共厨房、开水房或洗衣房附近设置一个可供临时休息的小角落。
17、空间分割不用实墙,用家具,多用低矮家具。
18、医疗区包含日常交往功能。
19、护理站应注重视野开阔,附近布置座椅便于老人休息,并设置洗手台。
20、老人活动区尽量南向采光,满足温度、适度的需求。
21、考虑为老人配备小型公共厨餐厅。
22、考虑送餐流线简洁,餐厅中部空间开敞,便于展开活动。
23、食堂应避免厨房噪声干扰及气味串通。
24、走廊采光很重要,尤其是端头采光。
25、走廊灵活设置坐凳。
26、为了照顾轮椅老人开门问题,在门扇开启侧应留出不小于400mm的墙垛。
养老院设计规范
养老院设计规范养老院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而设立的。
下面是一些养老院设计规范的要点:1. 设施设备1.1. 住宿区:老人的住宿区应有足够的空间,尤其是足够宽敞的床位和储物空间。
卫生间要方便使用,设有扶手和非滑防滑地面。
1.2. 用餐区:用餐区要有足够的用餐桌和椅子,并保证老人在用餐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3. 活动区:活动区应该提供老人进行体育活动、休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的场所和设施,并注意安全性和易用性。
1.4. 医疗区:医疗区应具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有专门的医生或护士人员负责老人的日常医疗需求。
1.5. 其他设施:另外,养老院还应设立办公区、集会区、图书馆、商店、花园等,以提供老人们更多的服务和活动的场所。
2. 安全标准2.1. 防护设施:养老院应设有防盗门、防盗窗,以及消防设施。
门和窗应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锁具。
防火门和疏散通道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2. 安全设备:养老院应设有安全设备,如摄像监控、紧急呼叫系统、无线报警装置等,以确保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得到帮助。
2.3. 防滑措施:地面和楼梯的防滑性要符合相关标准,以防止老人摔倒和滑倒。
2.4. 易使用性:养老院建筑和设施的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需要,如电梯要大型化、按键要设计大、清晰;楼梯要加扶手等,以便老人能更容易地使用和移动。
3. 卫生标准3.1. 卫生环境:保持养老院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
3.2. 卫生设备:提供老人洗澡、上厕所等的卫生设备要有足够的数量,并保证其功能完善,易用且易清洁。
3.3.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并设立垃圾处理区域和设施,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
4. 管理规范4.1. 人员管理:养老院要有充足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确保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需求得到妥善的照顾。
4.2. 素质培训:对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老人的安全。
养老设施建筑规范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 50867-2013
为适应我国养老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养老设施建 筑设计质量,使养老设施建筑适应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
为特征,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老年 养护院、养老院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教育部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CJ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CJ122―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131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五年城建、建工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5‟661号)的要求,由哈尔滨建筑大学主编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CJ122―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哈尔滨建筑大学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四日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1.0.3 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 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老龄阶段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 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0.3 介助老人Device-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0.4 介护老人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 老年住宅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 老年公寓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1. 建筑基地选择:应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的区域,且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
2. 无障碍设计: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
3. 地面材料:地面应采用不易碎裂、耐磨、防滑、平整的材料。
4. 色彩与标识设计:建筑应进行色彩与标识设计,且色彩柔和温暖,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
5. 耐火等级:老年人用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按重点设防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
6. 无障碍设计:建筑及其场地均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
7. 楼板和隔墙隔音:主要用房的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
8. 结构形式:养老设施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9. 出入口与安全出口:养老设施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遗体、废弃物出入口之用。
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康复室应有良好的自然
通风和采光,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
这些标准是根据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制定的,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要求要求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来源:收集点击数:1036次更新时间:2010-8-20 11:18:35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l.0.3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O.3介助老人 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O.4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老年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0.7老人院(养老院) Home for the Aged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O.8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包括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敬老院等。
2.0.4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day care center for the aged为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
2.0.5 养护单元 nursing unit为实现养护职能、保证养护质量而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服务分区。
2.0.6 亲情居室 living room for family members供入住老年人与前来探望的亲人短暂共同居住的用房。
2.0.7 自理老人 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老年人。
2.0.8 介助老人 device-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和扶助设施帮助的老年人,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
2.0.9 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3 基本规定3.0.1 各类型养老设施建筑的服务对象及基本服务配建内容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其中,场地应包括道路、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应包括供电、供暖、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及污物收集等。
表3.0.1 养老设施建筑的服务对象及基本服务配建内容3.0.2 养老设施建筑可按其配置的床位数量进行分级,且等级划分宜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 养老设施建筑等级划分3.0.3 对于为居家养老者提供社区关助服务的社区老年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养老设施建筑,其建筑设计宜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3.0.4 养老设施建筑基地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临近公共服务设施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
3.0.5 养老设施建筑宜为低层或多层,且独立设置。
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院建筑设计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地区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制定的,以确保养老院的建筑安全性、功能性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的例子:
1. 建筑安全标准:包括了建筑物结构、电气安全、消防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养老院建筑的安全性和防灾能力。
2. 无障碍设计标准:养老院应满足无障碍通行的要求,包括无障碍通道、坡道、电梯、卫生间等的设计与设置,以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
3. 环境条件标准:围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包括光照、通风、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4. 功能区划标准:均衡合理的功能区划设计,如居住区、餐饮区、活动区、医疗区、休闲区等,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活动。
5. 老年人安全设施标准:包括防滑地板、扶手、防滑浴室设施、紧急呼叫系统等,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便利。
6. 照明标准:设计合理的室内和室外照明系统,保证照明充足、光线均匀,以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
这些标准只是一些常见的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的例子,具体的标准还需要参考当地的规范和标准文件。
因此,在设计养老院建筑时,建议与相关的设计专业人员、建筑师或咨询机构进行合作,并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养老院的建筑设计满足相关要求。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来源:收集点击数:1036次更新时间:2010-8-20 11:18:35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
l.0.3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
1.0.4老年人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2.0.2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2.O.3介助老人 Device- 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2.O.4介护老人 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0.5老年住宅 House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宅。
2.0.6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0.7老人院(养老院) Home for the Aged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O.8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Aged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
(完整版)老年公寓设计规范及习惯
1、老年养护院的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绿化、室外活动、停车和衣物晾晒等用地,建筑密度不应大于30%,容积率不宜大于0.8;室外活动、衣物晾晒等用地不宜小于400~600m2。
2、老人卧室宜设计阳台。
3、卧室面宽宜过大,最佳面宽范围是3900mm—4200mm。
4、每个护理单元应配置一定的洗衣、晾晒空间,工作人员操作流线布置应紧凑。
洗衣房宜上下对应,以服务电梯联系,集约流线。
5、洗衣间临近晾晒场地,宜配有叠储空间,也可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
6、散步道的尺寸,宽度应保证一人与一辆轮椅并排同行,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8m。
7、在道路有高差或台阶出现的地方宜同时设置坡度不大于1:12的坡道。
散步道坡度一般不大于1:20。
8、轮椅回转空间——直径不小于2.1m的圆。
9、老年人偏爱中低层住宅,希望一人一室,与朋友就近居住。
喜欢中式园林10、多层养老院宜每层设置餐厅,宜有适当分隔,室内照度宜充足均匀。
11、多功能厅的多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灵活划分、家具布置灵活变化、满足多种停留方式。
12、广场设置:①离居住稍远或位于开窗较少的山墙侧②广场周围应有密集的绿化,或矮墙等设施13、电梯旁适宜设置休息座椅。
14、浴室和更衣室应该灵活设计,在更衣室放置床或者躺椅,以便休息。
15、养老院的走廊空间宜开敞宽大,考虑进行多种公共活动的可能性。
16、公共厨房、开水房或洗衣房附近设置一个可供临时休息的小角落。
17、空间分割不用实墙,用家具,多用低矮家具。
18、医疗区包含日常交往功能。
19、护理站应注重视野开阔,附近布置座椅便于老人休息,并设置洗手台。
20、老人活动区尽量南向采光,满足温度、适度的需求。
21、考虑为老人配备小型公共厨餐厅。
22、考虑送餐流线简洁,餐厅中部空间开敞,便于展开活动。
23、食堂应避免厨房噪声干扰及气味串通。
24、走廊采光很重要,尤其是端头采光。
25、走廊灵活设置坐凳。
26、为了照顾轮椅老人开门问题,在门扇开启侧应留出不小于400mm的墙垛。
养老院设计规范
养老院设计规范1.0.1为适应我国养老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质量,使养老设施建筑适应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为特征,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老年养护院、养老院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1.0.3养老设施建筑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为理念,遵循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的原则,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质量,并按养老设施的服务功能、规模等进行分类分级设计。
1.0.4养老设施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养老设施elderly facilities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专项或综合服务的建筑通称,包括老年养护院、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2.0.2老年养护院nursing home for the aged为介助、XXX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照料机构。
2.0.3养老院home for the aged为自理、介助和介护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敬老院等。
2.0.4老年日间照料中心day care center for the aged为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
2.0.5养护单元nursing unit为完成养护本能机能、保证养护质量而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服务分区。
2.0.6亲情居室living room for family members供入住老年人与前来探望的亲人短暂共同居住的用房。
2.0.7自理老人self-XXX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可以照管自己的老年人。
2.0.8介助白叟device-XXX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和扶助设施帮助的老年人,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
2.0.9介护老人under XXX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养老机构消防规范设计要求
养老机构消防规范设计要求一、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2层。
二、当老年人照料设施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时,老年人照料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的下部,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应与其他场所进行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CO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没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三、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时,应设置在地下一层,每间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人。
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设置在地上四层及以上时,每间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人;老年人休息室和老年人居住室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四、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疏散楼梯,除能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的以外,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五、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非消防电梯应采取防烟措施,当火灾情况下需用于辅助人员疏散时,该电梯及其设置应符合消防电梯及其设置要求。
六、老年人照料设施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七、老年人照料设施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八、老年人照料设施位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距离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米;三级耐火等级为20米:四级为15米。
位于口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一,二级建筑不大于20米;三级建筑不大于15米,四级建筑不大于10米。
九、老年人照料设施,内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老年人使用的走道),疏散门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琉散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2米,通向楼梯间的疏散门,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
(完整word版)养老院功能设计的国家标准
养老院功能设计的国家标准(劲爆干货,终于整理完成)来源:中国养老策划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与规范全国老年养护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督促检查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老年养护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本建设标准所指老年养护院是指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照料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等机构相关设施建设可参照本建设标准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第五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体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料机构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适用。
第六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规划。
第七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强调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八条老年养护院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定额的规定.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九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常住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第十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100床五类.规模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第十一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养老院功能设计的国家标准
养老院功能设计的国家标准养老院功能设计的国家标准已经整理完成,旨在加强和规范全国老年养护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老年养护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是为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也是编制、评估和审批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以及有关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督促检查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老年养护院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建设应充分体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料机构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适用。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规划。
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强调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定额的规定。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常住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100床五类,规模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其中老年人用房包括老年人入住服务、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用房。
老年养护院的各类用房详见附录一。
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场、停车场、衣物晾晒场等。
第三章选址及规划布局新建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1、地形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3、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4、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
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养老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特点,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下面是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一、建筑布局设计方面:1. 布局应合理,建筑间的距离要适中,以方便老人的移动和交流。
2. 应设有足够的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休闲室、图书馆、老年大学等,以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3. 应设有室外活动区域,包括花园、露台、健身设施等,以供老人户外活动和锻炼。
二、建筑平面布置设计方面:1. 应尽量避免楼梯的使用,采用坡道或电梯,以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
2. 应设有足够的洗手间和浴室,包括无障碍设计,并配备扶手和防滑地板等安全设施。
3. 应设有多功能的餐厅,既能提供三餐,也能举行一些集体活动。
三、建筑安全设计方面:1. 应考虑到老人的安全需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扶手、防滑地板、非滑垫等,以预防老人摔倒。
2. 应设有紧急求助系统,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护工。
3. 应设有防火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通道等,以确保老人的生命安全。
四、建筑设备设计方面:1. 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仪等,以应对老人突发疾病的情况。
2. 应考虑到老人的特殊需求,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如助听器、拐杖、轮椅等。
3. 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和安全设备,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保障老人的安全。
五、建筑环境设计方面:1. 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包括通风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应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创造温馨、宁静的生活氛围,如采用柔和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等。
3. 应建立绿色环保的理念,如采用节能设备、太阳能光伏装置等,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需要综合考虑老人的生活需求、安全需求和环境需求,并结合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供一个适宜老人居住的建筑环境。
上述规范只是基本建议,具体的设计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最新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
最新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是指根据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人生活习惯,对养老院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以确保养老院建筑的安全、舒适、便利和人性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首先,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特殊需求。
在建筑布局上,要合理设置老年人活动区、休息区、餐饮区、医疗区等功能区域,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在建筑结构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和安全隐患,采用无障碍设计,设置扶手、坡道、防滑地面等设施,保障老年人的行动安全。
在室内装饰上,要以明亮、温馨、舒适为主导,避免过于花哨和刺眼的装饰,营造家庭式的温馨氛围。
其次,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要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建筑材料上,要选择环保、安全、易清洁的材料,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和易燃材料,确保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建筑设施上,要设置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应急呼叫系统等设施,提高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
在建筑环境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行动便利,设置无障碍电梯、轮椅通道、标识指示等设施,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最后,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要注重建筑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在建筑布局上,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休息区、活动区、照护区等功能区域,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照料。
在建筑设施上,要设置智能化的老年人健康监测系统、老年人定位系统、老年人安全报警系统等设施,提高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水平。
在建筑环境上,要营造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氛围,避免老年人的孤独和抑郁情绪,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体系,涉及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养老院建筑的安全、舒适、便利和人性化。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能够加强对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
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和养老服务的场所,在建筑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生活习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下面是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建筑规模和布局:
养老院的建筑规模要根据老年人的数量和需求来确定,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和活动空间的需求。
建筑布局要合理分区,包括居住区、休闲区、医疗保健区、餐饮区等,各功能区之间要有明确的分隔和联系。
2. 安全设计: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注重老年人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等。
建筑结构要牢固稳定,防止倒塌和施工事故。
楼梯、扶手、走廊、洗手间等要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便于日常生活活动,并设置防滑措施。
3. 光照和通风: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注重室内光照和通风效果,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
房间和公共区域要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湿气积聚和异味滋生。
4. 无障碍设施: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和身体状况,设置无障碍设施。
包括坡道、扶手、电梯、卫生间等,便于老年人的出行和日常生活活动,提供便利。
5. 医疗保健设施: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设置医疗保健设施,包括医务室、康复室、健身室等,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保健需求。
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设置医疗设施的位置和功能。
6. 社交和娱乐设施: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设置社交和娱乐设施,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娱乐需求。
包括活动室、阅读室、茶水间、花园等,提供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7. 厨房和餐饮设施: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设置适宜的厨房和餐饮设施,保证老年人有营养均衡的饮食。
要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合理规划厨房的操作区域和设备的选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老年人的健康。
8. 环境和景观设计:
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要注重环境和景观设计,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包括绿化、花园、走道等,给老年人提供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和休闲环境,增加生活乐趣。
综上所述,养老院的建筑设计规范需要注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生活习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