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单元分析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伟人”的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伟人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三单元“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发展提高。
从“借助图片”到“借助词句”,从“讲述课文内容”到“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本单元教学建议以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课前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课文编排《八角楼上》叙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工作的场景。
《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赞扬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心怀百姓。
《刘胡兰》叙述了刘胡兰同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刚正不阿,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故事,表现了她无畏的英雄气概。
整体而言,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以“革命先辈”为线索,力图通过文本阅读,感受到镌刻于炎黄子孙骨子中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语文要素本单元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鉴于文本的内容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时空距离,在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我们需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解读更好地去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思想情感。
为此,每一篇课文的课后题中,都提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不同路径。
如《八角楼上》课后第二题,提示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本内容。
《朱德的扁担》课后第二题,提示学生关注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一系列动词,借此体会人物形象。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题,则提出借助词语,讲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
《刘胡兰》一课课后题,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进而体会人物精神的相关要求。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优质版教案

(2)他做了什么事?
2.播放多媒体视频,学生形象感知文章内容。
(出示课件31)
3.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出示课件32)
(1)文章主要写了大禹。
(2)禹想出治水方法,并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洪水,让
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板书:大禹治水)
4.词语解释。
(出示课件33)
5.同桌互读故事,读得好了夸夸他,遇到困难帮帮他。
6.组织交流:你从大禹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7.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4)本文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按照
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述了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讲述禹怎样想出治
水方法,并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洪水,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
的生活,赞美了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8.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5、36)阅读《聪明的徐文长》,了
解“徐文长”的故事。
四、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7)
1.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关于立志的名句。
2.找一找古人的智慧小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我基本完成了目标要求。
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知识的落实和延伸,在学生掌握了板块的知识点后,设计了合理的拓展练习来巩固学习,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发现。
“识字加油站”板块,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交通工具的主要用途和拓展其它的交通工具;“字词句运用”部分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练习给句子加上标点;“我的发现”板块,引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校园",教材包括《语文园地六》和《古诗二首》。
其中,《语文园地六》包括"读读背背"、"读读写写"和"想想做做"三个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背诵,增强语感和积累词汇。
《古诗二首》分别是《所见》和《夜书所见》,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校园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语文园地六》: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3. 学习《古诗二首》:让学生自读古诗,然后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练习:通过填空、连线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校园《语文园地六》《古诗二首》读读背背所见读读写写夜书所见想想做做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校园里的花____,非常美丽。
(2)古诗《所见》的作者是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题:读读背背所见读读写写夜书所见想想做做答案:1. (1)五颜六色(2)袁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在课后,我将针对这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指向目标2)1.学生看图文,听老师介绍。
2.全班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3.学生举手,提出质疑1.今天我们来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国家副主席朱德爷爷。
(PPT出示朱德的介绍)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朱德爷爷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朱德的扁担》)3.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对朱德有大致的了解根据题目,了解课文基本信息学生能借助题目中的人物、事物名称提出质疑,帮助了解两者关系活动意图说明:出示朱德的资料和图片,让大家先认识这位革命领袖的生平事迹。
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对题目提出的质疑,结合课文能更清晰的了解人物与扁担之间的关系。
环节二:识字解词,整体感知(指向目标 1、3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记号,标自然段序号。
2.(1)学生自己拼读生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生字重点拼读。
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能正确标出自然段,读准字、句子、读通课文。
学生读准字音、注意翘舌音和字,口头组词。
(2)学生开火车读、在小老师带领下读词。
(3)学生学习生字①借助图片认识实物,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②③④⑤学生运用多种狮子方法识记生字。
①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志、站、师、士”,前鼻音“扁、担、军”,整体认读音节“志、伍、士、师”。
文中“扁担”的“担”是轻声。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表达出___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然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凶猛,了解___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___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___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词语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大禹治水》,请一起读题目。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请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等词语来概括本课的故事情节。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研究第一自然段1.请读完第一自然段,圈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请指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泛滥、淹没、冲毁)2)读出洪水凶猛的语气。
(读出“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过渡:___看到了这一切,感到了心痛,于是——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研究第二自然段板块一:体现治水决心出示:“___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请大家读一遍,表达出治水的决心。
(板书“治好它”)2.请有同学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
(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请大家一起读出“下决心”。
过渡:___下了决心,接下来他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___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二:感受___的无私___到处奔波,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他认为治水更重要,从未走进家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学会仿写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理解能力。
(3)学会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田家四季歌》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以大自然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讲述了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学会仿写句子。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田字格纸、字典、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 板书内容:(1)课题: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田家四季歌(2)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伟人”,包括《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和《难忘的泼水节》三篇人物故事。
这些故事的语言简洁,内容紧凑,讲述了___、___和___等伟人的故事。
通过研究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并通过关键词了解故事内容,练讲述故事。
二、重点讲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表达”的教学板块来研究伟人故事。
同时,通过研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猜读汉字,并在课后题中进行练,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15、___治水3课时16、___的扁担3课时17、我要的是葫芦3课时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3课时语文园地五4课时四、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伟人的性格特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研究方法,以及通过研究伟人故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对“大禹治水”的研究,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五、教学准备本单元的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谈话导入和重点讲解等环节。
在谈话导入中,可以介绍伟人的概念和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在重点讲解中,可以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表达”的教学板块来研究伟人故事,并通过研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猜读汉字。
同时,在课后题中进行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1.勇于担当:___接手治水时,已经有了前人的失败经验,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探索,最终成功了。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一份详细的大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致敬革命先辈"为主题,共有三篇文章,《朱德的扁担》、《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方志敏烈士》。
我们将学习这些革命先辈的事迹,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革命先辈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品质和伟大精神。
3. 实例分析:通过讲解革命先辈的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4.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向革命先辈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致敬革命先辈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本单元所学革命先辈的事迹。
2. 你认为革命先辈具有哪些品质和伟大精神?请举例说明。
答案:1.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朱德、毛泽东、方志敏三位革命先辈的事迹。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 革命先辈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
例如,朱德同志在战争中始终坚定信念,英勇斗争;毛泽东同志在革命事业中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坚持写作,传播革命思想。
部编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精品】

2017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参考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内容方面:本组第六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的。
爱祖国、爱同胞、爱人民贯穿始终。
本组教材包括《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六组成。
《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一心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
《朱德的扁担》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在一起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2.训练重点:(1)与生活链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从而感知社会。
(2)创设情境,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
在本组主题“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体验,培养爱心。
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指导学生提高认识,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在本组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广泛搜集材料,再通过说见闻、讲故事、唱歌、绘画、情景表演等进行交流,使本组教学的专题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人教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革命先辈”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由《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和《刘胡兰》4篇课文组成。
《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夜里在八角楼上写下许多光辉著作的事。
《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
《刘胡兰》写了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英勇牺牲的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二、语文要素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按照“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讲述,练习表达”的步骤来学习。
要素分解
1/ 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案课题看图讲故事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按图画顺序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教学重点会根据图意讲故事,认真听别人讲故事。
教学难点按照图的顺序讲故事,并会续编故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我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
2.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
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3.请你们把书打开,这节课我们要看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什么要求?(1)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想象故事的结尾。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板书:按照顺序认真听)【设计意图:以谈话入手,提到学生喜欢的讲故事、听故事,明确交际要求。
】新课教学( )分钟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出示第一幅图。
(课件出示4:第一幅图)①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②图上该有谁?哪儿去了?③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
板书:(儿子哪儿去了)(2)出示第二幅图(课件出示5:第二幅图)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儿子正在干什么?(板书:儿子趴在地上看书)②爸爸会说些什么?(3)出示第三幅图(课件出示6:第三幅图)①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干什么去了?②爸爸呢?他想干什么?(爸爸想看看书)过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4)出示第四幅图(课件出示7:第四幅图)①现在,是什么情况?餐桌旁还缺少谁?②爸爸哪儿去了?(5)出示第五幅图(课件出示8:第五幅图)【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一幅幅图片,引导学生讲图片内容就非常直观。
】①妈妈给儿子说了些什么?让儿子去干什么?②儿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黄山奇石》《田家四季歌》2. 语文园地:第六单元3. 写字练习:本单元生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重点词语、课文结构、作者思想感情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致敬革命先辈》大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语,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4.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写法和用法。
2.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4. 学习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幸福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致敬革命先辈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语、课文大意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革命先辈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收集其他革命先辈的事迹,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口语交际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口语交际六(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我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口语交际六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口语交际六。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职业和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以及在日常交流中如何倾听、表达和提问等基本口语交际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熟练掌握介绍家庭成员、职业和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的口语表达方式;2. 学会在日常交流中倾听、表达和提问等基本口语交际技巧;3. 提高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介绍个人信息的口语表达方式,以及基本口语交际技巧。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们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并尝试用口语表达出这个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兴趣爱好等信息。
2.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一个简短的例子,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我强调了在介绍时要注意礼貌、清晰和简洁等原则。
3.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他们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
4. 听力训练:我播放了一段录音,内容是两个人在互相介绍家庭成员。
学生们需要仔细倾听,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口语交际技巧。
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交流中如何倾听、表达和提问等基本口语交际技巧。
每个小组需要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信息表,写一段介绍家庭成员的口语表达内容,并将其录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其中包括了词语、句子、阅读和写字等环节。
词语部分主要学习了一些形容天气的词语,如“晴朗”、“多云”、“阴雨”等;句子部分则是以天气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句子的连词成句练习;阅读部分选用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下雪天的乐趣;写字部分则学习了生字“雨、雪、风、花、鸟”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天气相关的词语,学会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句子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天气相关的词语,学会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句子练习。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雨、雪、风、花、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生字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文具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词语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形容天气的词语,如“晴朗”、“多云”、“阴雨”等,并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进行巩固。
3. 句子练习:以天气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句子的连词成句练习,如“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公园玩。
”4.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下雪天的乐趣,并回答相关问题。
5. 写字练习:学习生字“雨、雪、风、花、鸟”,并进行书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天气词语、句子练习、阅读理解和生字书写四个部分。
用简洁的文字和图案,将教学内容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天气词语造句。
2. 请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请正确书写生字“雨、雪、风、花、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括《雪孩子》、《夜色》、《荷叶母亲》、《植物妈妈有办法》四篇课文。
此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会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生字词;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朗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5.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六、板书设计1. 课文;2. 生字词;3. 课文主要内容;4. 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3. 写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深对自然景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我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涉及自然景物和生命主题。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生命的理解尚处于初步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轿车...货.船摩托车.....救.护车渔.船消防车二、看图选一选。
①摩托车②救护车③游轮④消防车⑥轿车()()()()()三、下图中的情况各需要哪种交通工具?选一选(填序号)A.消防车B.摩托车C.救护车D.渔E.货船 F .轿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课时主题《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共3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能借助据义定音的方法,辨准10个多音字。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一特点猜读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评价任务】1.正确认读本语文园地“盛、铺、种、好”等10个多音字。
(目标1)2.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每朵花中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成为新的字,每组字的读音相近,但意义有所不同。
(目标2)3.通过观察总结,能说出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地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猜读生字(目标2)【学习内容】“字词句运用”第一题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
“我的发现”呈现了五组形生字,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科书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的囊里还不够,引导学生通过形声字构字特点---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认识新字。
【学情分析】《语文园地六》学生对多音字,形声字等,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但自学的能力还非常不够。
教学时,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投入观察发现的活动中非常重要。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游戏激趣,引入学习(指向目标1)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回答3.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1.学生自由朗读师:请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你都发现了?2.教师抽生回答3.教师总结(根据这些词语的意思猜出她们的读音)4.请学生根据方法实践读词语注意力集中,积极动脑,游戏中反应灵敏学生在专注倾听4.辨析词语读词语5.跟老师读词语6.辨析句意读词语5.跟老师一起实践读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六单元15八角楼上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日夜操劳,在寒冬腊月的深夜仍在清油灯下工作的事。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描述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人物毛主席和他所处的年代,学生了解的不多。
这就需要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毛主席进行详细的介绍。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来学课文,边看插图,边朗读课文,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写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课文插图,体会“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在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
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插图,体会“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3.懂得在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难点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插图,体会“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结合课文插图,体会“凝视、沉思”等词语的意思。
一、整体看图,初步了解内容1.教师出示插图,让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并思考。
(1)图上画的是谁?正在干什么?(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油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是什么样的?(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3)再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引导学生把图中毛主席的穿着与环境的简陋结合起来想一想: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2.介绍时代背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 研究识别词语、字母和句子;- 知道表达情感的词语;- 研究初步说、写。
2.教学重点- 能够读准音节,初步写出部分词汇;- 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感情;3.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提示用所学字母和句型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
4.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情感表达和说话。
学生将练描述场景和感受的能力,认识词语、字母和句子,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识字研究:知道字母,初步理解四个声调,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2. 故事研究:学生将研究一个简单的故事,并分角色。
他们会在开头阅读故事,听老师的讲解后一遍又一遍地去操作故事场景图,最后用全新的词语,讲述自己所思所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地参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情景,注重感受和体验;3. 互动研究:教师会提供讨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掌握实际语言的能力,例如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问题。
二、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小组活动和互动问答等,让学生感受到了研究语文的乐趣,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研究中。
学生们按照要求简短描述了一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同时也通过互动交流,了解了不同同学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互动问答环节中,通过各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对语文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总的来说,本单元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学习,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5 八角楼上[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
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4.初步了解毛主席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感受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1.(出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片)简介时代背景。
师: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这里,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又难忘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井冈山,看看“八角楼上”的故事。
2.板书课题:八角楼上。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句,相互正音。
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1)自读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向他人请教。
(2)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3)教师相机订正读音,指导易错字、难读字。
临:前鼻音,声母是l。
争:后鼻音,韵母是eng,注意与“真”字区分读音。
翘舌音:争、章、视、察。
(4)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再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点评。
6.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讨论,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课文讲的是寒冬腊月的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谁)在________(哪里)上________(做什么)的事情。
他写下了许多_____________,指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年:注意笔顺,第四笔是短竖,最后一笔是长竖。
夜:注意不要漏写最后一点。
轻:注意车字旁的笔顺,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提。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交流评价。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八角楼上”的故事。
2.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以及他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难点)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1.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理解“艰苦”“夜幕降临”的意思,谈谈体会。
(当时的条件很差、困难很多、生活很苦;天一黑,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3.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理解。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说明不止一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常如此。
从中体会毛主席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师过渡:毛主席会在灯下做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四句话)主要讲了什么?(毛主席在灯下写文章。
)2.学习第1句话。
(1)理解“寒冬腊月”的意思。
(冬天最冷的时候)(2)理解“单”和“薄”的意思。
再结合“寒冬腊月”来体会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师总结:天气这么寒冷,条件这么艰苦,毛主席却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这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3.学习第2、3句话。
(1)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2)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在干什么?(写文章)他为什么要拨灯芯?(课件出示油灯照片)(灯光昏暗,再次说明当时生活条件艰苦。
)(3)理解“凝视”的意思。
(集中注意力看)思考:毛主席在凝视着什么?(星星之火)(4)“星星之火”在这里指什么?(师从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个角度来讲解。
)(5)理解“沉思”的意思。
(专心地想,想得很深,想得时间很长)(6)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在沉思着什么呢?(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所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自由讨论)师相机总结:“星星之火”除了指灯火以外,还暗指革命斗争之火。
毛主席从这“星星之火”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陷入了对革命前途的深思,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7)毛主席写文章时,为什么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这说明了什么?(毛主席非常专注、忘我。
)师过渡:就这样想着、写着,毛主席写出了怎样的文章?4.学习第4句话。
(1)什么样的文章可以称之为著作?(很有价值的文章)(2)毛主席写的著作起到了什么作用?(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八角楼上”的故事。
2.师: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领航者、指路人,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把苦难的旧社会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枷锁中,从外强侵略的漫漫硝烟中解放出来。
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你想说些什么?3.毛主席一生中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读一读,进一步了解他。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八角楼上》这篇文章是传统革命题材,它离学生现在的生活久远,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便用简单的话语带着孩子们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让他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在情境创设中去理解课文也就更容易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读为主线,从带着疑问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以及对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最后,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复述故事,并激起他们了解毛主席生平的兴趣。
16 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3.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初步了解人物的品质。
4.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不怕苦累、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感悟革命领袖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以及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无比敬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
一、看图导入1.(多媒体出示朱德的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朱德。
认读生字)2.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朱德同志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他?(学生交流资料)3.师:是啊,朱德同志是人民爱戴的总司令。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有关朱德同志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朱德的扁担。
指名读,齐读。
认读“扁担”,biǎndɑn。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小组成员互读课后生字,相互评价、正音。
(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难”)(3)思考: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
师过渡:朱德和战士们为什么要一起挑粮上山呢?既然挑粮上山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战士们又为什么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学生讨论交流)三、学习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
2.理解生字,给生字组词并试着说一句话。
3.指导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生字。
志: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了“土”,下部的“心”字要宽。
扁:注意最后三笔是一横两竖,不要多写一横或一竖。
战:注意部首“戈”的写法,点最后写。
4.指导按笔顺描红,提示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5.学生练习书写,展评。
第2课时[课时目标]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让学生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难点)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朱德同志和大家一起挑粮的故事。
谁来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学生讲述,指导按顺序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1.师讲述“井冈山会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2.结合教师讲解,自读第1自然段。
(1)交流:“会师”指的是谁和谁会师?(朱德同志带领队伍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
)“会师”不久就成立了红军,朱德就是红军的总司令。
(2)指导朗读:会师,多开心啊!队伍壮大了,力量变强了,你们为他们高兴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话。
(齐读第1自然段)师: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敌人仗着人多,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封锁了各个路口,把红军团团围住,红军需要的粮食、生活用品没办法运进山里,红军也很难出山,敌人就是想把红军战士饿死、冻死、困死。
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了解挑粮的原因,体会挑粮的艰难。
3.朗读第2自然段,引导交流:(1)红军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2)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到山下去挑粮?(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3)从哪里可以看出挑粮的艰难和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4)教师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战士们下山挑粮的困难以及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4.朗读第3、4自然段,引导交流:(1)战士们都争着去挑粮,朱德同志是怎样做的呢?(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①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②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体会朱德同志的辛劳。
)(2)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这样辛劳,是怎么做的?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抓住“藏”体会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与爱护。
)(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
因为他知道战士们心疼他,不让他去挑粮,故意让他没有扁担可用,先前的扁担会失踪,这一根一定也会失踪,所以他写上自己的名字,用这样一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4)为什么战士们会越发尊敬、爱戴朱德同志?(因为他们被朱德同志的品格和精神感动了,越发尊敬和爱戴他。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战士们非常敬爱他,后来,战士们藏了他的扁担,原以为他就不去挑粮了,不料,他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让大家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