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高职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项 行 为所 能带来 的效益和这 个行 为所花 费成本 之 间的权衡 。 主体 的决策根 本就 是成本
收稿 日期 :2 1 7 0 0 卜O — 1 作者简介 :曾洁容 ( 9 6 ) 17 - ,女,湖南邵阳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 向:理财 学。 孙小平 ( 9 1 ) 16 一 ,男,江 苏南通人 ,本科,讲师 ,研究方 向:国际贸易。
方法 ,对 高职 大学 的经 济合 理性 进行 评 价 ,以便 引导处 于人 生分 岔 口的学 子从 财务 角度 做 出 有 效 的决 策 。


成本效益分析法与高职教育的价值
( )关 于 成 本 与 效 益 分 析 法 一
成本 与效 益分 析 是通 过 比较 项 目的全部 成本 和效 益来 评估 项 目价值 的一种方 法 , 本与 成 效 益 分析 作为 一种 经济 决策 方法 , 成本 费用 分析 法运 用 于计划 决 策之 中 ,以寻求 在项 目决 将 策 上 如何 以最 小 的成本 获得 最大 的收益 。成本 与 效益分 析法 的基 本 原理 是 : 针对 某 项支 出 目 标 ,提 出若 干 实现 该 目标 的方案 ,运用 一 定 的技术 方法 ,计 算 出每种 方案 的成 本和 收益 ,通

效 益分析 , 如果给 主体带来 的效益 大于其付 出的成本 , 那么 该方案就 是可行 的; 之, 反
方 案 是 无 效 的 。 因 此 ,主 体 对 于 方 案 的 选 择 随着 成 本 效 益 关 系 的 改 变 而 改 变 。 ( )关 于高职教 育的价值 取 向 二 高 职 教 育 的 目标 是 培 养 高 级 应 用 型 人 才 ,是 更 切 合 市 场 需 要 的 高 等 教 育 形 式 。由 于 经 济 市 场 追 求 的是 经 济 效 益 ,因 此 ,人 们 习 惯 用 功 利 主 义 思 想 来 衡 量 高 职 教 育 的 价 值 。在 目前 存 在 的 几 种 观 点 中 ,我 国 的 专 家 学 者 比较 推 崇 经 济 学 的 人 力 资 本 理 论 ,结 合 我 国 的现 实 情 况 做 了 大 量 研 究 。例 如 孙 朝 认 为 ,“ 等 教 育 是 一 种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 高

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差异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差异分析

182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教育家2008年5,q第5期圈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差异分析赵国强张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存在着国别差异、学历水平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上述差异问题、提高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1个人收益率I差异分析1引言高等教育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一项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改革,到1997年全国高校招生全面并轨结束。

个人和家庭在高等教育中承担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存在的国家收入、学历水平、地区、性别导致的差异等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受教育者的重视,解决好以上问题,对个人合理规划教育和人生发展有很大意义,也对新时期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收益水平,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非凡。

2高等教1I F个人收益率比较研究2.i国别差异分析表1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1999年数值资料来源P s achar opu|os&Pat ri ons,2002根据汉森在研究得出教育收益数据,我们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国家数据表2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数据表3我国在不同年份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年份收益率(%)200013.I表l说明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随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呈降低趋势,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

美、日、英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益率较低,平均在6%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阿根廷等较高,达到14%左右.而我国同期的收益率水平相对较低(表3),在1988年只有3.8%.远低于多发展中国家。

笔者认为,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劳动力无法实现自由流动,无法通过自由选择和决策将人力资本配置于回报率较高的区域、产业和部门,各个级别的教育收益率普遍较低。

另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存在很多非货币性收入,其当期价值甚至超过了工资等货币性收入,如福利分房,使按货币收入计算得到的名义收益率不能反映实际的教育收益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

中国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

Ps a c ha rop oulos ) 就曾以此方法计算了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的个 状况的资料包括按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来分类的失业率及劳
人和社会内部收益率,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各国教育投资的收益。 动力就业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也有一些文献采用内部收益
1.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析
法对中国教育收益率进行了实证测算。朱国宏(1992)按照当时的
测算教育投资的个人内在收益率,需要得到的变量指标应包
益进行比较。由于贴现率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因此一些文献进一 括:收入情况,按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类别、性别、户口、职位以及
步提出了通过计算教育的内部收益率来代替贴现率,实证分析 能力测定等分类列出;个人费用的估算资料(如学费、书藉费、文
中 也 大 多 采 用 此 种 处 理 方 法 。 美 国 学 者 萨 卡 罗 波 洛 斯 (G 具费等),奖学金等公共支出资料;平均的所得税率;有关就市场
而李洪天(2002)采用类似方法得到中国 2000 级城镇生源的本 的食宿和交通费用、为求学而必须的捐集资费用、择校费用、聘请
科大学生教育投资的个人内部收益率约为 18.6%。
家教的费用、参加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辅导班的费用、购置课外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级教育个人内部收益 书籍的费用等等。
《商场现代化》2012 年 10 月(下旬刊)总第 699 期 213
焦点透析
表 1 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项目
生均学费 教材资料 班费等杂 转专业 辅修、双 课外学习
总计
支出

费 等费用 学位学费 班费用
人均支出 6549 5327 646
147
28
190
211

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文献综述作者:马进强来源:《商讯·公司金融》 2018年第3期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是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研究人员等有关各方都非常关心的重要信息;它是政府制定学费标准、对学校拨款的重要依据;是居民个人、学校和政府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教育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研究人员必要的基础资料。

对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相关文献成果并加以综述。

二、相关概念(一)教育成本最早提出“教育成本”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维泽,他于1958年出版了《教育成本》,将教育经费等同于教育成本。

1962年出版了《教育经济学》,指出不仅要计算教育的直接成本,还应该计算教育的间接成本,他是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之一。

我国对教育成本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2年,盖浙生在其《教育经济学》中,将教育活动视为一种教育服务,认为教育成本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支付的直接与间接教育费用而言”。

阎达五、王耕(1989)将教育成本界定为“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形式总和”,主要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合计即培养每一名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其中有形成本就是直接成本,无形成本是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王善迈一直也从事教育成本方面的研究,认为(1989)教育成本就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所消耗的全部费用,即单位产出的消耗量。

在《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1996)中将教育成本定义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

袁连生( 2000)在《教育成本计量探讨》一书中提出可以借鉴企业成本概念,将教育成本按照对教育实际发生的资源耗费和根据教育决策和成本分析需要对交易资源的耗费进行分类。

黄嵘( 2009)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讨》中指出,高校教育成本应借鉴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从会计学角度定义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能够用货币来可靠计量的教育资源消耗。

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教育成本收益分析——以陇东学院为例

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教育成本收益分析——以陇东学院为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收益; 陇东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0 - 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730( 2016) 06-0114-05 收稿日期: 2016-05-21 作者简介: 白惠文( 1987—) ,女,陕西榆林人,助教,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经济学、会计学研究。
校教育究竟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 一般人难以 估 计 具 体 数 值 的 大 小,必 须 借 助 于 定 量
自 2000 年以后趋于快速上涨时期,占城镇居民收入 比例已经超过 50% ,本科教育投资风险持续增加,平 均收益率 有 明 显 下 降[7]。 综 合 以 上 学 者 观 点 可 见, 关于高等教 育 投 资 风 险 的 提 法 越 来 越 多,需 要 以 积 极心态防御 高 等 教 育 过 度 扩 张 带 来 的 各 类 风 险,降 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理性分析本科教育的成 本收益。
综合 CNKI 数据库研究的情况,对大学生教育成 本收益关系分析的文献可以归纳为教育成本与收益 分析的方法探析和教育成本与收益关系的研究两个 方面。北京大学徐玮斌提出判断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的教育收益 现 值 法、教 育 成 本 收 益 比 值 法 和 教 育 收 益率法三种 方 法,认 为 以 舒 尔 茨 为 代 表 的 人 力 资 本 理论所主张的“教育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是建立在 “教育确实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市场 完全竞争”的严格假设上,但现实是各国教育的扩张 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增长[5]。赵恒平等利用货币 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成本
我国相关学者对教育收益率问题展开了大量的 研究。邓峰[1]估计了全国教育收益率的总体变化趋 势,并通过引 入 宏 观 经 济 发 展 指 标 来 考 察 教 育 收 益 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出 21 世纪以来全国教育收益 率并没有延 续 以 往 快 速 稳 定 增 长 的 势 头,同 时 比 较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
在对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分析后,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问题。首先是要制定正确的教育投资计划,不要做出无谓的投资。有些人会认为学历越高就业条件越好,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而勉强自己辛苦追求高学历我认为会得不偿失。其次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较高,意味着受教育者拥有较多的知识技能,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意味着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能创造较多的财富。再者是要减少无效的教育投资,这主要是指人才的流失,很多受过较好教育的人都会选择留学深造,但往往最后会定居国外,为外国创造财富和为其提供技术等。所以我们应该要完善我国的福利政策等留住国内的人才。最后是降低教育的成本,但前提是教育的质量不变,成本降低意味着投资效益的提高,而这也是很重要的。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教育成本收益模型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投资收益教育成本收益模型图教育成本收益原理教育投资收益分析教育投资收益模型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资本的边际成本收益是
学生姓名
范嘉怡
学号
091042057
专业年级
09国贸
课程名称
经济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
讲座名称
提升和利用人力资本的途径
主讲人
张建武教授
讲座时间
5月28日
本次作业中心论点:在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教育的投资我们现在主要以高等教育作为分析对象。首先我们知道在教育投资方面包括了货币投资和非货币投资。而货币投资又分为了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费,书本费和学杂费等直接费用;另一方面则是选择上学放弃工作而由此损失的收入。非货币投资则是指上大学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例如对未来的迷茫,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等。
同样地,教育的收益也分为了经济收益和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一生的收入总量。非经济收益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能够得到比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上学期间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多的自由和乐趣。从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前期的成本投入较高但是后期的收益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高,而且可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也较大。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量化分析和评估,却一直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系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个人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收益情况。

我们将从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出发,分析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贡献。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检验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关注个人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收益情况。

通过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表现进行跟踪调查,分析高等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

结合教育成本和个人收益的数据,计算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为个人教育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个人教育投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经济效益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于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定量研究仍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和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高等教育阶段明瑟收益率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阶段明瑟收益率实证研究

结果解释与讨论
01
明瑟收益率
经过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地域等因 素对工资收入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最为 显著。
02 03
对比分析
对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明瑟收益率,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 的提高,明瑟收益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科学历 的明瑟收益率最高。
结论与启示
高等教育阶段明瑟收益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 对工资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明瑟 收益率存在差异。这启示我们,在选择受教育程度时需要 综合考虑个人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文献综述
明瑟收益率及其计算方法
明瑟收益率
明瑟收益率是一种衡量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的指标,它基于个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工资收入与未接受高等教育 的工资收入的比较。
计算方法
明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工资溢价法,即通过比较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两组人的工资收入, 计算出明瑟收益率。
明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明 瑟收益率进行估计和分析。
模型构建
基于明瑟收益率的公式,构建回归模型,通 过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估计教育对个人收入 的影响程度。
变量定义与测量
要点一
变量定义
包括自变量(教育程度、专业、学校类型等)、控制变量 (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等)和因变量(个人年收入)。
01
通过对明瑟收益率的实证研究,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投资决策提 供了参考依据。
02
研究结果支持了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有助于提高
人们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关教育成本和收益的更多信息,有
03
助于优化教育政策。

就业严峻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就业严峻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就业严峻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摘要】本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试从高等教育的投资成本-收益分析入手,探讨大学生就业严峻背景下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思量,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预期收益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和国家教育经费收费制度的转变,从某种意义来说,作为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属于一种投资行为。

但高等教育有其内在的投资周期长,收益间接性和滞后性等本质特性,因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基于这一情况,家庭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就需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决策。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基础(一)人力资本伦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是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一定成本,形成家庭成员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提高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教育投资实质上把人作为巨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进行的投资,通过教育,促进人智力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并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投资为不同层面的投资者带来多重收益[1] (二)投资收益理论从理性的经济人角度来看,投资者总是力图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竭力去规避或减少风险。

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是以预期收益为目的和动力的,国家和个人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都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根据萨卡洛普洛斯的研究表明,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一般高于社会收益率,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

[2]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及其家庭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背景的分析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在近几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加之教育与就业之间本来就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子女即使读了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3]近年来,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了。

大学生学习成本和学习收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学习成本和学习收益影响因素研究

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6期166㊀㊀基金项目:2016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学习成本和学习收益视域下大学生厌学行为分析(2016C 039);2016年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 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2016S J -J X G C-K C-01);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贵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 黔学位合字Z D X K [2016]18号;2016年度贵州省一流大学 建设项目 国际商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S J -Y L Z Y-2016-003).作者简介:魏配轩,男,贵州商学院讲师;赵文梅㊁余娥㊁徐利,贵州商学院学生.大学生学习成本和学习收益影响因素研究魏配轩㊀赵文梅㊀余㊀娥㊀徐㊀利(贵州商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㊀要:学习和企业生产相似,存在着投入与产出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全面掌握学习情况,把学习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学习收益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从两者之间关系解释学习动机.即学习成本超过学习收益时,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本低于学习收益,且收益率较高时,学习动力较强;收益率较低时,存在学习动力缺乏.关键词:学习成本;学习收益;学习收益率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06.078㊀㊀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实现中华民族强盛是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代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积累人力资本,更需在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中作出贡献.然而自1991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 精英教育 到 大众教育 转变.低入学门槛㊁高教育成本以及严峻就业形势等,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和学习动力缺乏.本文把学习过程类比成企业生产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学习动力.1㊀学习情况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现实,使得教育趋于标准化㊁统一性,从而忽视了人才是教育的主体.受到标准的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到合格问卷358份,结果显示,给自己课堂投入度打分,总分100分,其中,57名同学打分90以上,占15.9%;92名同学打分80分以上,占25.7%;67名同学打分70分以上,占18.7%;47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13.1%;95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26.5%.学习动力严重缺乏.大一合格问卷108份,结果显示,给自己课堂投入度打分,总分100分,其中,14名同学打分90以上,占12.9%;38名同学打分80分以上,占10.1%;21名同学打分70分以上,占19.4%;11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10.2%;95名同学打分24分以上,占22.2%.大一新生一直受到教育标准化影响,进入大学后这种认识的影响依然存在,表现为大一新生学习动机比较强烈.作者认为,大一是大学最幸福阶段,学习不存在功利性,对知识具有极强的渴望.大二㊁大三合格问卷145份,结果显示,给自己课堂投入度打分,总分100分,其中,15名同学打分90以上,占10.3%;32名同学打分80分以上,占22.1%;27名同学打分70分以上,占18.6%;23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15.9%;48名同学打分24分以上,占33.1%.大二㊁大三学生追求兴趣发展,不满足于校准化的教育模式,且对成绩考核有了新的认识,有些同学产生了投机行为,认为只需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即可及格.在这观念下,比较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成为学习动机的决定因素.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大多并未考虑就业和升学问题,对学习隐性收益,如就业能力提升等并没多大关注.作者认为,这两年家庭㊁学校㊁教师㊁社会等需要对学生进行立体化教育,摆正学习观念㊁激发学习动力;并且四方面缺一不可.大四合格问卷105份,结果显示,给自己课堂投入度打分,总分100分,其中,28名同学打分90以上,占26.6%;22名同学打分80分以上,占20.0%;19名同学打分70分以上,占18.1%;13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12.4%;23名同学打分60分以上,占21.9%.大四阶段,面临着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待遇好的单位逢进必考,更加清晰学习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更加注重产出.故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考取证书或考研等提高自身价值.这一阶段,开设的课程以选修课为主,拓展知识视野.作者认为,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更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考研㊁考证㊁考单位的同学教师应分享经验并提供指导,对要就业的同学要分享就业经验.2㊀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影响因素2.1㊀学习成本学习成本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投入,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根据学生对学习成本的感知度,可把学习分成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学习成本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可以明显感知的成本,包括学习时间㊁学费㊁住宿费㊁书籍文具费㊁生活差距费(即由于上学比在家多支出的生活费,计算公式:生活差距费=学生在校生活费-在家生活费)㊁培训费等.作为补贴的助学金应从中显性成本中加以扣除,因为这不是学习过程中的支出.隐性学习成本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不能感知的成本,主要以机会成本的形式体现.机会成本是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项目而必须放弃另一种项目所放弃的收入.学生的隐性成本可用他未就读高等教育的同学收入水平来衡量.此外,学生在校期间校内外兼职所获得的收入应从其中扣除.2.2㊀学习收益学习收益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投入得到的各种产出的总和,不仅包括可以用经济收益表示的显性利益,而且包括不能用经济收益表示的隐性收益.显性收益是学生通过学习能直观感受到的收益,包括成绩㊁奖学金㊁荣誉奖励等.就统计结果来看,奖学金对学生的激励程度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奖学金金额过少,即使努力四年还不如最低档助学金高,极少数能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助学金.学生对荣誉的评价较低,大部分学生对成绩只注重不挂科.隐性收益是学生通过学习不能立即折现的收益,包括能力提升㊁预期薪酬㊁身心素质等方面.统计显示,对未来预期薪酬较高的同学,学习时间较长,认为通过高等教育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6期167㊀作者简介:李花(1982-),女,汉族,硕士,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形体礼仪.能使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的同学较努力.学生更加注重薪酬㊁能力等货币收益,而对身心健康㊁精神需求㊁生活品质等非货币性收益较少关注.这些就显示出大学生目前对职业发展认识还不够.3㊀学习收益率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收益率即学习收益与学习成本的比值.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往往表现为学习热情缺失㊁学习成就感低㊁消极对待学习等.这种现象可以用学习收益率低来解释.利昂 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集体环境中,会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产生与他人比较的动机.基于社会比较动机,大学生难免会与他处于同一集体当中的他人进行比较,学习收益率就是其一.一种情形是学习收益小于学习成本,付出得不到期待回报.表现为学习收益过低或学习成本过高.当是因为学习收益较低时,往往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努力学习三个月但仍未过英语四级就是典型例子.认为学习成本过高时,往往是因为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或天赋,掌握内容需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另一种情形是学习收益大于学习成本,但学习收益率低于期望.现代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现严重,期末测试难度大幅度下降,部分学生产生投机心理,认为期末花一周时间复习重点即可.并且也起到相应成效,这应是小概率事件,但在高校却频繁出现.这种形式下,其他学生对于努力学习获得高分的动机不断丧失.表现为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动力亦在降低,他们的投资收益较低,高学习收益是建立在高成本基础上;为此丧失了闲暇,带来了精神压力.4㊀教育风险一是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不同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专业化人才,当发生产业变革时,存量的人力资本难以与现实人才需求匹配.二是就业期望与就业形式相冲突.舒尔茨认为行业移动会增加收入水平.目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大学生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拥有更高的就业期望.然而,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自身期望有落差.三是专业选择与个人偏好相背离.大部分学生选择学校㊁专业时对专业没有充分的认识,专业学什么㊁毕业后做什么,对自身能力有什么要求等都没有充分了解.故而,专业选择时,从众现象突出,选热门专业,而不是适合的专业.参考文献[1]赵恒平,闵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成本㊁收益确认与计量[J ].理论月刊,2006,(04):149G151.[2]杨昭宁.学习成本与学习收益初探 学生厌学行为的经济学视角[J ].教育学报,2010,(1).[3]马文武,李中秋.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 ].创新,2017,11(04):70G77.形体礼仪课程在高职服务类专业的推广探讨李㊀花(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摘㊀要:对于高职服务类专业来说,除了需要教育学生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形体礼仪,特别是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起到学生的形体礼仪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服装教学中形体礼仪的培养,形体礼仪培养的好,学生的服装课程学习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通过在服装教学培养学生的形体礼仪,更能加强学生的竞争力等其它能力的综合提升,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浅谈形体礼仪课程在高职服务类专业的推广非常重要,应当是当代高职的教育重点之一,是提高学生服务类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形体礼仪;高职服务;课程推广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06.0790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高职服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仅仅是进行课堂教学,更多的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服装课程应用水平.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注重学生形体礼仪的培训,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善其思维模式㊁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在高职阶段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能够学到相应的知识要点.1㊀我国当前高职服装教学中学生形体礼仪培养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1.1㊀对高职形体礼仪培养的不重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及家长对于高职形体礼仪培养的不重视,加之老师也对形体礼仪培养的重要性不了解,因此在学校的服装课程安排活动中没有形体礼仪培养这一环节.学生进行形体礼仪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外的形体礼仪表现,而也正是因为高职生的心理思维不成熟,在进行服装教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不懂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教导,而由于对教学任务的重点都放在应对各种考试上,教师就不会重视学生在形体礼仪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学生在进行形体礼仪培养时所碰到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这对学生的服装形体礼仪能力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1.2㊀没有适合高职服装课程提升的阅读书籍由于我国教学的大环境对形体礼仪培养的不重视,因此现在社会上适合高职生形体礼仪培养的书籍并不多.需要明确的是高职阶段的形体礼仪培养的书籍跟一般课本不同,高职形体礼仪培养的书籍要求的。

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

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
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其收 益率 递减 的现象 出发 , 进一 步论述 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 的对策与建议 。
二、 高等 教 育个人收 益 率研 究现 状
随着近年来计量经济学 统计数 据 收集多 样化 与科学 化的发展 。 对教育投资决 策理论核心部分的教育收益率 的 研究 。 论与方向也在 不断的拓展。 其结 陈晓宇 、 冉成 中、 良炮 在 《 陈 近年 中 国城 镇私 人 教育
认 的现象, 但是对这一现象 的起 因与分析 , 却各 异。本文 拟从对个人收益率计算方法与数据的 比较 出发 , 人的 对前
研究进行讨论 。 图得出一些有用 的结论 。 试
价格手段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 。 2O 年 。 《 O6 张芬 浅议我 国高等教育 收益》 一文 , 国际 从
刘 树 堂
( 东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 中心 , 东 济南 200) 山 山 51 0
[ 要] 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 摘 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讲它是反映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一个指
标, 其大小在相 当程度上反映 出高等教 育投 资的优劣 , 进而为个人 和社 会进行 高等教 育投 资提供 决策参考 。在 我 国高等教 育的个人 收益率研究 当中, 高等教 育个人 收益率偏低是 一个公认 的现 象, 但是对这一现 象的起 因与 分析 却存 在差异。从 个人收 益率计算方法与数 据的比较 出发 , 对前人 的研究进行讨论 。 图得 出一些有用 的结 试
明瑟收益率 , 是指一个人 多接受一年的高等教育 可以 带来 的收入增长的百分 比, 它主要考察高等教育的边 际收
益 。其 基本 公 式 为 : Y:a s E l n +b +cX+d X +£ E2
式中 Y表示劳动者的个人 收入, 表示 接受高等教育 S 的程度( 即一般所说 的受高等教育年限) x表示劳动者 的 , 工作经验( 即工作年 限) a为截 距 , 示劳动 者不受 高等 , 表 教育所能得到 的收入 , 是误 差项。对上 式两 边求偏 导 , e

高等教育收益率:理论、证据与述评

高等教育收益率:理论、证据与述评

高等教育收益率 :理 论 证据与述评
石才 良 ,冯


1 7)  ̄8 2
( 中国人 民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 ,北京
要 :高等教 育收益率是从人 力资本的 角度衡量 高等教 育投 资经济效益 的重要指标 。按投 资主体不 同。
该指标分 为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 。均 可以采用明瑟收益 率和 内部 收益 率进行 测算。本文对众 多国家的 高等教
育收益率指标进 行实证分析 。并与 中国的指标进行 比较 。认为 中国的高等教 育收益偏低 。进 而探 寻其 中的原 因。
关 键 词 :高 等 教 育 收益 率 ;个 人 收 益 率 ;社 会 收 益 率
中圈 分 类 号 :C 00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2 ( 0 6 2 0 1 - 5 , .5 4 0 8 2 7 2 0 )0 - l 2 0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2 06 期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NO. 2 0 2。 0 6 S ra eil NO. 4 4
总 第4 期 4
J OURNAL OF  ̄ANG XI UNI VER I Y OF FNANC ST I E AND ONOMI S EC C
伯顿 ・ 韦斯布劳德(ut sr )提 出 ,教育投 B rn Webo ! o dI 】
资的个人收益有四项: 财务 收益(i ni e r) ① Fn c lR tn 。② a a u
O prnt pi s。 u y o 境 的不断发展 、变化 ,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越来 越 机 会 选 择 权 (pot i O tn) ③ 财 务 选 择 权 Fnni p os,④套头交易( eg g。财务收益 和 a i H di ) n 多地被人们视作 一种投 资行为 。作为一种理性 的投 资 (iac lO tn) 机会选 择权是指受教育程度较 高者 更容易在劳动力市 行为 。人们必将关注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问题 。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202大众商务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王 凤(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大,每年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招生工作也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但由于本科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这使得硕士研究生的投资收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大量的数据以及相关的计算,对研究生个人的成本收益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是因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收益还是较大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教育成本;教育收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现如今,已经来到了数字化、网络化、科技化的时代,知识对推动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人们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加大了对知识的投资力度。

然而,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最快捷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手段,也是如今国家和个人进行投资的重点,但本文只研究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不考虑社会及政府等因素。

因此,教育投资就变得越来越热门,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

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人们才会投资。

因此,当我们将研究生教育看成一种投资时,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

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以及数学模型,对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是最早用数学模型研究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学家。

明塞尔假定受过n 年教育的人的年均收入为a n ,那么其终生收入的折现值PV n 为:PVni :折现率l :工作年限与受教育年限之和如果折现过程连续,则:PVn因此,受过(n -d )年教育的人终生收入的折现值为:一、所用模型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包括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

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风险成本。

个人直接成本包括:考试费用、辅导班费用、报名费、资料费以及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产生的学费等;个人间接成本指的是因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损失的收入;个人风险成本指的是由于职场的不断变换发展,所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关键 词:高等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效率; 高等教 育成本补偿
中图分类号:G 2 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 2 9 (0 2 10 3 - 3 6 3 2 1 2 1 )0- 1 5 0

高 等教 育的 公平 与效 率
外依 据各 自收益高低及支付 能力大小 , 对高等教 育费用进行
明他们之 间的工资差距在缩小 。9 0 18 年韩 国的高等教 育毛 入 学率为 1.%,19 年为3 .%。这表 明,韩 国高等教 育规 47 90 8 6 模 的扩大导致 了收入差距的逐渐降低。 ( ) 三 高等教 育成本补偿政 蓑是否确 实能够促进接 受高
利益理论来进行 计算更为方便 、 有效和可靠 。 同时 , 比较利
公共教育资源在不同收入 水平社会成员 中的分配 , 是考 察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性公平 的另一个指标 。 世界银行 两份研
究报告显示 , 尽管社会中的中高收入、自领 阶层仅 占总入 口
的少数 ,但是他们的子女却占有公共高等教育经费 的大多 数 。 方面 的研究发现 : 这 中高收入家庭 的子女 是免 费高 等教 育和 助学金资助政策的主 要受益者 。 也就是说 , 有支付能力 的入 口享受着免费或低收费的高等教育和 因此而带来 的额
( )高等教育公平 二 高 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
准则 , 它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 , 以 并
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 员所享有 的高等教育 的基本权利 , 规定着高 等教 育资源与 利益 在社 会成 员之间的合理 分配。 在
现代社会 , 高等教育公平的最本质 内涵在于人们接受高等教 育的机会平等 。
用两个指标衡量 : 公共教育资源在 不同受教育水平 的社会成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个人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个人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突出强i教 育投资的作州 , 教育投 资视作 l 爿 将

种生产性投 资, 即教育 活动 是使隐藏在人体 内部 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 种生产性投资 这一理论所 揭示 的教育投资的重要性 , 已被发达国家 早
资 成本的影响 , 对投 资者个 人来 说 , 高等 教育投资 的成本主要 包括 性
1 高 等 教 育 投 资 主体 的 界定 . 2
化 。一般地 . 高等教育阶段其边际成本在不断递增。 高等教育投资成本递增的原 主要有两个方面 :9 7 l9 年以后我 国实 行 高等院校缴 费上学 , 高等教 育的大部 分成本 由个 人投 资者承 担 , 这一 特 征使得随着教 育年限的增 加 ,个人投 资者7 担的直 接成本 大幅度增 l 乏 加; 二是随着教育年 限的增 加年龄也增加 , 受教 育者在智力 、 体力上越来 越满足劳动和_ 作要求 , T 取得更 高报酬 的机 会也递增 。 所以 , 教育投资的
成本和隐性成本。
经济发 展的历史所验证 。联 合国教科文组 织一项研究表 明 , 人受过初等
教育 , 能提高生产效率 4 %, 3 受过 巾等教育 能提高生产效 率 2 8 受过 0 %, 高等教 育能提高生产效率 3 0 0 %。人力资本投 资不但 可以支持一 国经济 持续增长 . 而且可 以给投 资者个人带来预期的收益。但是 . 正如存金融领 域 的投资一样 , 任何投 资在 带来收益 的同时一定伴随 着J 险 , x 而且高收 【 益必 然会带来 高风险 。19 9 7年 以后我 国高等院校全部实行交费上学 , 家 庭 成为高等教 育的投 资主体 , 凶而接受高等教 育给 受教育者家庭和本人 带来越来越重的负担。 此 , 研究教育投资 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 巾个 人

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研究

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研究

进行的全 国调查 中的中国农村和城市居 民家庭收入分配调查得到的最具说服力的信息 。抽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包含 了住户成员有关 收入 、 、 就业 教育 、 个人特征等方面较为详细的信息 。 H 嘲 查在 18年 、9 5 、0 2 cI 9 8 1 9年 2 0  ̄和2 o 年一共进行了4 , 06 次 现阶段能获得的数据 只有3 , 年 从样本数量的角度来考虑 , 本文选择了2 o 年的数据来说明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 的现状 。 于分 析的个人样本 o2 用 的工作状态为工作 , 收入信息没有缺失 , 其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方的信息是存在 的。 通过整理 和裁减得到的样本共有 14 个 , 2 8 这些样 本包括了个人及其父母 的教育 、 就业 、 收入 、 消费等方面 的详细信息 。
收入 档次家庭子女进行对 比, 分析低 收入 家庭子女 高等教 育收益的现状 , 并对其产生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 : 低收入 家庭 高等教 育收 益 成本效益分析


引言
教育 , 特别是高等教育 的贡献不仅在 于它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 更在 于它以此为基础构成 了和谐社会的基石。 西方过滤理论和筛 选理论都认 为 ,受教育程度可作为信号供雇 主使用 , “ 并且有助 于将 雇员有效地分 配到不同 岗位 。 ( at . any 2 0 ) ” M rn C ro ,0 0 因此 , i 在衡
步 地 , 大专文化程 度加入 , 以看到高 收人 家庭子女 接受高 等教育 的比例高达5 %, 将 可 9 这一 比例远 远高于 中 、 低收人 家庭( 分别为
3 %和3 %)中 、 收入家庭子 女更多的是接 受了中专教育 , 8 2 。 低 比例分别 为3 %和3 %, 2 1 而高收入家庭子女 中专 文化程度 的 比例 仅为 1%; 收人 家庭子女初中文化程度为 1%, 8 低 6 中收人家庭为 1%, 2 而高收人家庭子女初 中文化程度为6 仅 仅是中收入家庭 的一半 。 %,

对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哈尔滨地区中央电大本科生为例

对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哈尔滨地区中央电大本科生为例

的测量个人 教育 收益 率 的工 具有 两 种 : 一种 是 明瑟 收益率 ( nei a f e m) 指的是受教育者 由于多受一定时 Mi r nR t o t , c a e R u 间的教 育 , 如一年教 育而增 加 的收入 , 它反 映 的是 教育边 际 收益率 ; 另一种是 内部收 益率 (n ma R t 0 R tm) 这一 It l a f eu , e e
【 关键词 】 远程高等教 育 ; ; 本科 明瑟收益率 【 中图分 类号】G 2 78 【 文献 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I 7 (09 0一 1_ 07 19 2o )3D 00 2 o 6
的边际收益问题 。由于 明瑟收益 率简单 易行 、 不考 虑成本 ,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 中不像内部收益率涉及 更多的问题 , 也就 成为教育经济学 中测算 教育 收益率 的一种 常用方 法。如果 没有特别说 明 , 本文 探讨 的个 人 教育 收益 率 即指 明瑟 收益 率, 其计算 函数为 :
本 研 究 关 注 的是 教 育 的个 人 收 益 率 。 目前 , 国际 上 常用
dS

l ,
△ S
因此 , 系数 B的含义是个 人多 接受 一定时 间教育 , 如一
年教 育而使个人 收入增 加 的变化率 。在教育 经济学 的文献
中 8经 常是教育 收益率 的代名词 , 又被称为明瑟收益率 。
收 益 中除 个 人 收 益 外 还 有 社 会 收 益 。社 会 收 益 是 指 一 定 时
式中: Y为个人的 收入 , n L Y为个 人收 人 的 自然对 数 ,【 0
为常数项 , p和 为系数 , s为个人 的受教 育年 限 , E为个人 在劳 动力市场 中的工作年 限 , 为残差项 。 ∈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作者:王晗符佳磊来源:《商情》2015年第08期【摘要】首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进行了定位:高等教育产品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然后运用成本一收益理论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行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成本;教育收益率一、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位高等教育,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私人产品,它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产品。

高等教育的利益并不完全由其接受者所独享,它的一些利益被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所分享,显然,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位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本文首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进行了定位:高等教育产品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然后运用成本一收益理论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行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政策选择。

二、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个人投资成本计算与实证分析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个人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即大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阃的全部费用支出,可以用下面公式计算:S=R+D+H+B式中:S为个人直接成本,R为学费,D为生活费,H为交通通讯费,B为书籍文具费。

间接成本即大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损失的机会成本,总间接成本计算公式为:总间接成本=[(Pi*α*Aj)]式中:n为求学年限,m为概率项数,P为可能在某部门就业的概率,α为一年放弃收入的时间百分比,A为同一就业部门水平相当的职工年平均收入,J为选择职业的项数序。

本文仅以一个现实案例说明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个人成本的计算。

调查对象:一名从高中升入大学的男性学生。

如果不上大学,他也说不清楚能在那一个部门或行业就业,他估计在公司打工的可能性较大,其概率为0.9,而从事工厂劳动的可能性较小,其概率为0.1。

假定他一年可能放弃收入的时间是100%,即读大学期间不打工,当地公司中打工年收入为10000元,工人的年收入为5200元,假定四年情况相同,则Pl=0.9,P2=0.1,A1=6000,A2=5200, a=1(100%),n=4,m=2,代入公式为该学生大学四年期间的间接成本=Σ(0.9×1×l0000+0.1×1×5200)=38080(元)。

家庭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研究

家庭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研究
员提供数据协助。 [ 作者简介] 罗润东 , 男, 山东 宁津县人 , 山东大学 ( 威海 ) 商学院教 授 , 博 士生 导师 , 经济学博 士 ; 刘洋 , 山东 大学( 威海 ) 商学 院硕
士研究生 。
或享受人类精神产品” 等使受教育者获得精神领 域 各种好 处 的 间 接 非 货 币 收 益 ] 。本 文 据 此 提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2 0 9 5 - 5 1 7 0 ( 2 0 1 3 ) 0 3 - 0 1 4 6 . . 0 7
本文试 图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数据 , 对家庭高


引言
等教育投资的货币及非货币收益进行进一步实证
分析 。
出假 设 2和假 设 3:
础进行实证分析 :
假设 2 : 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 济地位提升预
期具 有 正面影 响 ;
假设 3 : 受教育程度对积极精 神娱 乐活动具 有正 面影 响 ;
此外 , 作 为教 育投 资收益 的重要方 面 , 我们 也
仍然保留传统研究关于教育对货币性收入 的积极 作用 方面 。同时 , 较 高 的 收 入水 平 会 对 参 加 精 神
结构方程模型方 法对我 国家庭 高等 教育投 资进行微 观研 究。其 结论表 明, 现 阶段 我 国高等教 育投入 对教 育 收益的影响 小于中等教育 ; 高等教 育投资对非货 币性收益 的影响 大于货 币性 收益 , 但 女性 未从 高等教育投 资
中获得显著 的非货 币收益 。区域 比较还 发现 , 我 国中部地 区教 育成本对教 育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
研究 , 认为 , 教育 可 能带 来 “ 在 单 位 里 得 到更 多 的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

读大学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高林伟治安学1001班学号:1005030113【摘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学生会选择走进了大学校园,因此对于读大学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对于给予当今高中毕业生何去何从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从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机会成本选择原理学历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可能是我们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为你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

但是,上大学的成本是什么呢?可能你会想到你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还有上网费、看电影、谈恋爱等各项杂费加起来的总和,但这种加总的成本并不能代表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或者说这些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那么上大学的真正成本是什么------- “时间”。

当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作业的时候,就不能把这些时间用于工作和挣钱。

上学所放弃的工资收入才是受教育的最大成本。

一、为什么大多高中毕业生选择读大学?人人都想上大学是因为可以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当然,不上大学的人也能生存,譬如倒票,虽然有人认为它不合法,乘人之危,缺德,但是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这种行为确实是有利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上大学从经济学来说,上大学的竞争实际上是劳动市场的供给竞争。

虽然上大学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个人和家庭还都愿意为此付出。

虽然从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从家庭的角度来看,让孩子上大学几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学生和大学生实际上是不同劳动市场的竞争。

前者是劳动量市场的竞争,后者是人才市场的竞争。

那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收入要比没有读完高中的人要高得多。

两个不同市场工资价格差别的扩大引起劳动供给的转移,在中国要真正提高自己的市场工资价格,一般还是要经过各类高等教育。

当然,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确实为提高生产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学到了更加专业的知识,而且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高等教育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且在经济收益上并不总是给予相应的回报。

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对于学生和家庭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什么是成本收益率?
成本收益率衡量了一项投资(包括高等教育)的成本和回报之间的比较。

成本包括任何人们所要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来完成一项投资,而回报则是该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和效益。

因此,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确定了投资这项教育的成本和回报之间的比较。

成本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需要同时考虑教育的成本和回报。

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学费、住宿和书籍费用
•同时学习和工作失去的收入
•外出实习或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支出的成本
高等教育的回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学位所带来的收入水平增长
•可以获得的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健康、社会和个人生活方面的改善
要计算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成本收益率 = (总回报 - 总成本)/ 总成本
在这个公式中,总回报是指完成高等教育后的收入和其他效益,总
成本是指完成高等教育所花费的所有费用和失去的收入。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是多少?
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专业,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可能会有很
大的差异。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可能非常高,
学生和家庭可以在经济上受益;而在另一些地区,高等教育的成本收
益率可能很低,学生和家庭需要更多地考虑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大多数人的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率为正值,
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可以获得比没有接受过高等教
育的人更高的收入。

具体数据显示,四年制学士学位的平均成本收益
率为15%,而两年制的副学士学位的平均成本收益率则为9.1%。

然而,这些数据只是总体的平均值,不同专业、地区和毕业生的情况可能会
有所不同。

影响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率的因素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
个方面:
1. 选专业的影响因素
不同专业的收入和就业前景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专业选择对高等
教育成本收益率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往往比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获得更高的薪资和就业机会。

2. 学位的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学位对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学士学位的平均成本收益率要高于副学士学位和技术学校的职业课程
证书等。

此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可能会给予更高的薪资和职业机会,但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3. 所在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的成本和回报也受到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在发
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本往往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

同样,一些文
化背景下,选择高等教育可能会被视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不管
其经济回报是否值得。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学生和家庭需要仔细地考虑以下
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而且
在毕业之后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

因此,选择合适的专业
至关重要。

2. 提高成绩和获得实践经验
学生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获得实践经验。

这可以为他们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考虑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
许多学生可以申请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等资助,这可以帮助他们减轻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

因此,学生应该主动了解这些资助机会并积极申请。

结论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对于学生和家庭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通过仔细地考虑自己的专业、所在地区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结合获得奖学金和提高成绩等措施,学生和家庭可以更好地控制高等教育的成本和回报,从而获得更高的成本收益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