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浅析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
影视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浅析阿赫玛托娃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文/张会燕摘要: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建构的主要方法,通过组合镜头语言,完成特定的内容表达。
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俄国著名抒情诗人,其诗歌借助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构建出独特的抒情时空,同时通过变换叙述角度和细节描写营造出阿氏诗歌特有的悲凉韵调。
关键词:蒙太奇;阿赫玛托娃;时空;叙述;细节蒙太奇(即剪辑)产生并确立于电影艺术的初期,有组接、构成的意思。
蒙太奇是“导演对影片结构的总体安排,包括叙述方式(顺叙、倒叙、前叙、分叙、插叙、复叙、夹叙夹议等),叙述角度(主观叙述、客观叙述、主客观交替叙述、多角度叙述等),时空结构(各种时空的组合方式),场景、段落的布局。
”(电影艺术字典2009:151)蒙太奇转用到文学理论之后,“用来表示以描述的间歇性(离散性)和‘碎片化’为显著特征的文学作品的建构方式。
”(哈利泽夫2008:341)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俄国著名抒情诗人,有“俄罗斯的萨福”之称。
她的抒情诗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女性彷徨、苦闷、凄苦的情感世界,独特的艺术建构充满了离散性和碎片化,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尤其明显地表现为时空的重组、叙述角度的切换与细节的特写等。
一、时空的重组蒙太奇可以“对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改造,使之成为独特的艺术元素——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电影艺术词典2009:152)蒙太奇转用于文学,“趋向于表示某些对比和对立的关系(比拟和反差、类比和对偶),这种关系不受描写对象的逻辑限制,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过程和联想。
如果作品的这一层面颇显活跃,则通常称为‘剪辑式’结构”(哈利泽夫2008:341)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情节常常跳出逻辑的框架,采用“剪辑式结构”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
《微睡又把我带进了......》是剪辑式结构的鲜明例子。
诗人通过类比手法,描写了纷繁多彩的梦境,将不同时空的人与物填充在同一片思想的海域,形成独特的抒情时空:时而在苏联的南方小城,时而又漫步于圣彼得堡的皇村花园,时而遥望山鹰飞向溪谷,时而又跌落山麓凝望红叶片片。
诗歌中的蒙太奇——析威廉·华兹华斯《水仙》中的意象组合 毕小君
不心神荡漾;/ 我凝视— ——凝视—— —却没有思绪,/ 不 知这美景会给我带来怎样的财富。”接下来是诗人自 己出神地凝视着这美景的情景。大自然的美感染了诗 人也感染了读者,人们没有了烦恼,忘却了忧愁。诗人 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流于简单的对自然的描写,他写 景是为了抒情,赞花是为了传意。在第二节对大自然 的歌颂之后,诗人不忘将其与人和社会联接起来,以 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和物我交感的精神境界。“诗人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动活泼,他以动态 的描摹创造了水仙的意象,既是对美景的勾画,亦是 与自我形象的对照,在诗人笔下,水仙花不仅会翩翩 起舞,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的心情,引发诗人欢 乐、平和的内心感受。”⑦“在这里,物与人、景与情契 合无间,水乳交融。景是情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因 景而生情,缘情而造景,美的意境就这样产生了。”⑧
名作 欣赏
外国文学筅ຫໍສະໝຸດ 诗歌中的蒙太奇—— —析威廉·华兹华斯《水仙》中的意象组合
□毕小君(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关键词:蒙太奇 意象 组合 孤寂 水仙 摘 要: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基本手段,它将电影镜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传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容。诗歌是 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蒙太奇的表现手段早在电影被发明之前已为人们使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又称“湖畔诗人”的威廉·华 兹华斯在《水仙》中用娴熟的蒙太奇技艺将人与景、动与静、过去与现在、天空与大地自然地契合在一起。诗人表达了对大自 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期盼。
1.人与景的蒙太奇 “我独自徘徊,像一片云 / 在山峦峡谷之上高高 飘拂”,诗歌的开头两行就展示了一幅蓝天白云的美 景。蓝白相间的清丽色彩就如诗人清明高傲的个性, 黑 的山脉寓意着纷繁乱世的喧嚣,身处其间的 诗人既忧郁孤寂又无可奈何,只好随风飘荡。悠然的 白云在山谷间徘徊,诗人的思想处于迷茫的状态,但 又似乎在找寻着什么:真理在哪里?人类又会走向何 方?“猛然间,眼前一片 / 金灿灿的水仙,/ 开在湖畔, 开在树下,/ 在微风中摇曳,舞姿轻盈。”第二个意象 是湖畔的大树下连绵成片的金灿灿水仙在风中翩翩 起舞。那夺目的水仙一下子给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抹上了一笔亮色,舞蹈的水仙一起来陪伴诗人寂寞 的心灵。就像两个人的对话,第一个意象先设问,第 二个意象给答案。两个画面的切合承接自如,成功地 将读者拉入了诗歌的主题。 “似明粲的繁星连成一片,/ 闪烁的花影在银河里 时隐时现”,诗人在第二节的开头用到了比喻:一望 无际的水仙就像镶嵌在深邃夜色中的点点璀璨晶莹 的繁星,在碧波荡漾的湖畔耀眼夺目。这时诗人浪漫 主义的情怀彰显无遗。镜头又对准花朵:“她们沿着 一湾绿波,/ 绵绵延伸,无垠无边;/ 抬眼一瞥,千朵万 朵涌入视野,/ 摇着花冠,翩然起舞。”满目的花朵齐 舞,场面壮观宏伟。两个画面的组合揭示了大自然博 大的胸襟和超凡的秀丽。大自然接纳了诗人,融化了 他孤寂的心灵,诗人也在其中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和 人类的归宿。 “潋滟水波在四围跳跃,/ 却怎比得水仙的明艳卓 绝。”下面我们又看到了水波粼粼的湖面,舞蹈的湖水 却比不得水仙妩媚。“有这样明媚的侣伴,/ 诗人怎能
蒙太奇技法在几种文体中的应用
今天是大晴天\你却带你弟弟出现\看到他的脸\心情马上变雨天\像伤口被洒盐\我的痛无处伸冤\约会变成梦魇\带他去电影院\想要将你的小手牵\他却坐中间\正演精彩的画面\他吵着要小便\来到了厕所里面\居然笑我被骗\一起去逛公园\拍下甜蜜画面\回到家才发现\没有装底片
在这段歌词里,描写了几组画面:第一组,与女友约会,却见女友带弟弟出现,心灰意冷;第二组,在电影院,弟弟坐在两人之间,破坏气氛;第三组,被弟弟骗至厕所;第四组,逛公园拍相片回家发现没底片。这几组镜头叠加在一起就完整地表现了女友弟弟这个超级大灯泡的破坏性。这是由于情节发展进程的大幅度省略所造成的跳跃,歌词的叙事节奏得到加快,而且叙事容量也被大大增加了。
二、议论类:
文章可以撷选几个(一般为三个)情节片断,连缀成篇。每个片断相互独立,统领于一个主题之下。在如何展示这些画面的问题上,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示出各自的审美观和写作机智。概括起来,至少有五种:⑴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⑵用“一、二、三”的形式排列;⑶用第x幕表示;⑷综合式,即或用序号+小标题,或用第x幕+小标题;⑸什么都不用,只让画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展示出来。
生命的天堂
2002年陕西省高考满分作文
浮在河面上的一双眼睛仍炯炯然,望向一条青石小径。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题记
我倚在窗边,远处的山很清晰。这是一个清爽的秋日,我仿佛又看到那双含泪的眼睛。是的,我看到了……
秋,美丽的山谷,震彻长空的巨响,高高举起的手。血,还有重生和希望。
总的来说,蒙太奇技法只是写作方法之一。用这种手法时,要正确理解“剪辑组合”的含义,应当防止断章取义、随意拼凑的现象。学习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要加强综合训练,练好基本功寻求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一种写作方法,才能应对各种类型的写作需求。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技术,它可以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产生深刻的感受。
蒙太奇技术也可以用于诗歌中,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蒙太奇技术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例如,诗人可以使用蒙太奇技术来描绘一个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的气氛。
例如,一首诗可以描绘一个晴朗的早晨,描绘阳光照耀的树林,描绘鸟儿在枝头歌唱,描绘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描绘小鱼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动,描绘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活力和美丽,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此外,蒙太奇技术还可以用于描绘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
例如,一首诗可以描绘一个悲伤的场景,描绘夕阳西沉,描绘湖面上的残阳,描绘枯萎的树叶,描绘沉默的湖水,描绘一切都充满了悲伤和凄凉。
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悲伤和凄凉,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总之,蒙太奇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蒙太奇技术可以用于描绘场景,也可以用于描绘情感,从而使诗歌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蒙太奇手法在李白诗歌中的运用
涂草莽 ,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 , 圣人不得
已而 用之 。”
是相通的。在文本中的群体意象 中, 读者眼中的 意象排列不一定就如文本所表现 的那么一致 , 在 不 同读者的认识 、 理解 中, 产生不同的感情共 会 鸣,当然 , 中国古代诗歌在不确定性和模糊表征 意义 上面还是要 比作为影像这 样的视觉实体还 要大许多 。 今天我们借用电影 中蒙太奇理论来搜 寻唐诗中的“ 蒙太奇” 镜头 , 从另外一个较新的角
诗人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首诗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太空的奇异景象起伏的山峦江流奔腾的大自然太空景象变幻五个镜头交叉重叠在一起起到了渲染主题深化情感的强烈艺术效果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淮 北煤炭师 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 会科学版 )
对 比式、 平行式、 隐喻式、 时空交错叙述式等。 下面 分析一些具体作 品来说明这些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 李白诗歌 中的运用情况 。
一
、
对 比式蒙太奇手法
森斯坦也提 出了相关性的看法 。 爱森斯坦坚持认
对 比式是把显 然不 同甚至意义相反的电影画
为蒙太奇不仅仅局 限于剪辑 , 甚至也并非一般的 构成主义艺术 ,而是一个 同样存在于传统戏剧 、 诗歌和绘画中的普遍的形式原则。 蒙太奇的原则 应该理解为各个元素之间的冲突。 他宣称镜头应 该视作彼此激 烈冲突的 : 两个对立 的元素经冲击 产生了新的, 超越于原来元素的综合体 。蒙太奇 能够迫使观众感受到元素之间的冲突 , 进而在他
第3 O卷 第 4期 20 09年 8月
古诗中的蒙太奇——白居易《村夜》赏析
古诗中的蒙太奇——白居易《村夜》赏析作者:马晋来源:《成才》 2017年第3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指把分别拍成的各个镜头加以选择、剪接、编排,使之前后连贯,具有对比、联想、衬托等效果,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
白居易的《村夜》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艺术的绝妙的表现手法。
全诗出现了两组有声有色的镜头。
镜头一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灰暗宁静的画面:深秋的夜晚,一座村庄已旷无人迹,一切音响仿佛都被夜色吸收了,只余下无尽的静寂。
这时镜头渐渐推进,被霜打的枯草丛中传出细小低微的虫吟,这微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转,把这万籁俱寂的夜衬托得格外深沉凄婉。
所谓“动中见静,愈见其静”。
“苍苍霜草,切切之虫,夜深途穷”,这一切渐渐向读者弥漫过来,泛起丝丝凉意,使人心中无限怅惘。
这时镜头由村庄转向农家小院,出现一组活动的画面:诗人独自出门来到院子里,天地间,茫茫田野,伸向远方的山村小径,小屋前孤独的身影,这一切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郁郁不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时镜头开始至上而下地缓缓移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田里的荞麦花此时显得更加晶莹洁白,如雪一般。
这一组镜头,从上一组镜头的灰暗过渡到明亮,使人从压抑感中解脱出来,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诗人的心情在霜花与月色交相辉映的清夜渐渐开朗起来。
人们常说,诗的语言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的确如此,白居易的这首《村夜》,用笔朴实而平易,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到村夜,追随着诗人的笔墨渐渐入境。
诗人所呈现的画面、音响、情感,就如电影镜头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责任编辑成弘。
蒙太奇手法与中国古典诗词
文言文教学蒙太奇手法与中国古典诗词倪佳佳蒙太奇,源于法文,原为建筑学用语,直译为装配、组合、构成的意思。
因电影艺术与建筑有相似之处,便借来指电影作品中的画面、镜头和声音的剪辑组合。
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在电影创作中,需要将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拍摄许多不同的镜头,再按照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数千年沉积下来的精髓,古典诗词语言不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还如电影艺术一样视听画面感十足。
作为电影艺术中特有表现手段的“蒙太奇”手法,竟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被如此娴熟地运用,且手法之圆熟,镜头感之强烈令人惊叹!可见,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确有着深刻的相似相通性。
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用“蒙太奇”手法完全是可行的,也能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一条新途径。
其实,在对联、歌词中都可以看到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苏州园林有联曰:“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
”这就是一组典型的空镜头,图中只有景物而没有人物。
全部是风景镜头:红莲幽水,新月亭台;四组镜头组合,展现了优美的园林环境,也烘托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意境氛围。
《外婆的澎湖湾》有句歌词:“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四组空镜头与“老船长”的全景镜头构成了一幅有独特意蕴的海滩人物风景图。
中国古典诗词在抒情时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这些含有诗人思想情感(即“意”)的客观物象(即“象”)叫做“意象”。
袁行霈先生解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情感(即“意”)不外乎“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向往”“离愁别绪”“怀古伤今”等,这些情感往往借助一定的载体来表达,如杨柳———惜别;菊花———高洁;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等。
“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融合。
古典诗词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灯下白头人”这两个特写镜头的组接
中,去体会画面之外的”草木一秋,人
生一世”的含意,去感受诗人因岁月流
逝,年迈力衰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柳永的《雨霖铃》运用的蒙太奇就更
多了.先看原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先拍摄许多分镜头,然后加以剪辑,使
之成为相互连贯,前后呼应的故事情
节.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是经
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和剪辑,然后有层次
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画面,不是
静止不动的,而是逐步向前推移的.
例如,”鸡声茅店月”与”人迹板
桥霜”这两旬诗,描绘了这样两幅画
面: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
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板
喜爱,引人遐思.
(作者单位:河南省宁陵县第二高
级中学)
编辑/牛萌
E—mail:jdjx_100@126.corn
古典诗词
与电影中的
蒙太奇手法
古典诗词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
李
慧
娟
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以生动
精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
画,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因此,历来都
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无
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的说法.古典
诗词中画面的组接方法,跟电影中的蒙
太奇手法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
段,它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创作构思,
的《山行》是写诗人乘车途经山麓观赏枫
林的情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
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我们也可以把它切分为几个”镜
浅议蒙太奇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
浅议蒙太奇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作者:牛艳丽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也被普遍运用于中国古代诗词。
本文通过对古诗词中蒙太奇方法的运用分析,意在指导读者对古典诗词作品的鉴赏。
关键词:蒙太;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蒙太奇,源于法国建筑术语montage的音译,本意为构成以及装配的方法,后来被前苏联著名导演艾森斯坦和美国的格里菲斯等引申用于电影领域,意指镜头的剪辑组接。
影视创作中常把蓝天暴雨、红日惊雷、高山大海等时空跳跃幅度极大的画面剪接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便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今天,我们借用影视中蒙太奇手法来搜寻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镜头,从另一个角度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
蒙太奇手法很多,古典诗词常用的有:平行式、隐喻式、对比式、联想式等,下面简要分析说明。
一、平行蒙太奇即把同一时间而不同空间的场景镜头有机组接,交代两种或两种以上情节线索的进展,既能再现生活现实,又能同时产生新的意义。
如乐府诗《木兰诗》中写木兰准备出征的片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个场面的并列概括出了她忙碌准备的积极心态。
再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把征夫和家妇的活动平行交代,展现了人物形象不同环境中心理活动。
又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籠。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几个人物活动画面的承递并列,概括出乡间家庭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多个性质相同的场面被组接,创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感人至深。
二、隐喻蒙太奇即把两种有相似点的事物或场景直接组接,让人产生联想,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达到比喻象征等修辞效果。
这是蒙太奇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类,在古诗词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关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蒙太奇
关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蒙太奇电影是运用蒙太奇——合理的有表现力的镜头组合构成的。
有声电影当然也包括音响组合。
但是,蒙太奇并不是电影所独有的手法,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些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也常被使用,甚至早在发明电影以前,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些描写手法与今天的电影蒙太奇手法不谋而合,不同的只是在这些古典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文字描写,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细致的活动画面,点缀出几乎可以听得见的音响效果,而后把它们合理地有表现力地组合起来。
因此,多读一点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文学素养,而且可以得到与电影技巧有关的启发,尤其是写作电影文学剧本,既要电影化,又要富于文学性,从学习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吸取一些经验和借鉴。
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山水诗,细致地描绘自然景色,借景抒情,很象电影的镜头组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写山色优美,表达山居悠闲。
诗人的笔下,开头两句描写了秋雨之后,夜色降临的山色概貌,接下去四句是描写得非常细致具体的活动画面:一轮明月从松树的枝Y间露出来,如同挂在松树上一样;皎洁的月光映入水底,照得乱石历历可数,清澈的泉水正在乱石上曲折流过;诗人的笔头就象电影的摇镜头,转向岸边竹林,使我们先听到妇女喧笑的画外音,而后看到浣妇们在竹林里轻快地走着;诗人的笔头又象电影的摇镜头转向水中,使我们先看到莲荷摆动,而后隐隐约约看到渔舟在其中穿行。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留恋山水的宁静心情。
如果把这两句改为:随着浣妇和渔舟前进的方向,看到远处微弱的灯火,最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山村全景。
这样的画面描写,不正似我们在电影中常见到的镜头组合吗?这一类优秀的古典山水诗,其所以与电影相似,主要是诗中有画,而电影的镜头组合,则要求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二者的共同点。
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还有许多描写人物的纤细心理,也很象电影的镜头组合。
蒙太奇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蒙太奇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诗歌与电影尽管传达媒介截然不同,但是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以有限表达无限创造意蕴无穷的意境、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方面与电影通过蒙太奇的方式进行镜头组接产生新的时空和意义,用空镜头进行视觉抒情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和共同性。
蒙太奇是法国建筑行业术语,原意是装配、构成,用于电影艺术后意为“剪接、组合”,即指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的注意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包括声音)合乎逻辑的连结在一起的一种技巧。
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电影通过这种手段能把许多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相承续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产生对比、联想、隐喻、抒情等艺术效果。
电影的这种蒙太奇手法在中国一两千年前的古典诗词中已被无意识的广泛运用。
本文试从古诗词中去寻找“蒙太奇”的身影,以全新的视角感受古典诗词的巨大艺术魅力。
梅雅·德伦曾指出:“电影与诗歌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把各种形象加以并列。
”首先,诗歌的意象组合和大幅度跳跃的方式与电影的蒙太奇方式具有相当的共同性。
比如马致远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二十八字中却排列着十个意象,被当作诗歌意象大跨度跳跃的典范。
从电影语言的角度看,小令中的每一个名词都可以成为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或画面,其组接无疑具有一种蒙太奇的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是中近景,“小桥、流水、人家”是中远景和摇镜头的组合,而从“古道”、“西风”到“瘦马”,从西下的“夕阳”到“断肠人”,则仿佛是摄影机从远景慢慢地推到近景,最后则是“断肠人”的特写或大特写,可谓镜语流畅,镜头推拉摇移自如。
《秋思》正像是一个导演工作剧本。
马致远娴熟的技艺正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不谋而合。
中国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结构方式则很像诗歌意象群的组合结构。
影片通过两性关系的主线,展示了五个年龄段的爱情,连缀起在时空上互不相关的几个人或几件事:情窦初开的少年、正在筹办婚礼的一对青年、萍水相逢的另一对青年男女、准备离婚的一对中年男女、几个寻找“黄昏恋”的老人,五个小故事组成整个影片内容的独特结构方式,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让人感受平凡的生活中的种种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摩擦。
蒙太奇与语文古诗词
蒙太奇与语文古诗词张朝昌【摘要】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with its subtle,elegant,bold,elegant and other artistic styles arose in the world national culture. However,the implication therein mood and imagery constitutes its distinctive literary style,or narrative,or scenery,or bar,or lyrical etc.,which assonances typical montage of artistic individuality,and shows its magical cultural standard.%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含蓄、典雅、豪放、飘逸等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然而,蕴涵于其中的意境与意象则构成了它独具匠心的文学样式,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怀,无不折射出典型的蒙太奇艺术个性,并展示了它魅力无穷的文化本位。
【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蒙太奇;语文;古诗词;手法【作者】张朝昌【作者单位】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最初用语于建筑学之上,有结构、装配、安装之意。
后被电影用语借用,有剪辑、组合及构成之意,即把许多个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前后连贯、首尾呼应的艺术画面。
蒙太奇的类型主要有叙事蒙太奇(顺叙、平行、插叙、堆砌、重复)和表现蒙太奇(对比、抒情、隐喻、象征、心理、借代)等。
被视为电影艺术中剪辑组合意味的蒙太奇,其镜头内容的辩证关系和有机组接而形成的的艺术手法,在我国语文古诗词创作中运用极为广泛。
浅谈影视蒙太奇手法在_唐诗三百首_中的运用
蕴, 自该两墓碑出土以来就受到学界 的 重 视 。 本 文 在 解 读 两 位 公 主《墓 志》 文本的基础上, 对照在时代上相距不 远 的 其 他 墓 志 文 本 , 得 出 两 位 公 主《墓 志》的 文 本 风 格 并 非 唐 代 通 行《墓 志》
主 山 庄 制》中“ 箫 楼 韵 逐 凤 凰 吟 ”的 诗 风 格 , 而 是 更 接 近 当 时 少 数 民 族 地 方
《唐诗 三 百 首》所 选 诗 作 均 为 唐 诗 头 运 动 , 远 景 到 全 景 、中 景 再 到 近 景 ,
甚至是带有决定性的因素( 夏衍语) 。” 中 脍 炙 人 口 的 佳 作 名 篇 , 其 中 包 括 唐 流 利 地 表 达 了 主 人 公 绝 、灭 、孤 、独 的
由此可见, 影视与文学之间有着非同 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 基本 内心世界。
了 影 视 艺 术 的 表 现 力 , 不 但 使 影 视 变 首》中的运用情况。
的惨状。诗人像一个高明的导演拍摄
得 更 加 简 洁 、精 练 , 节 奏 快 捷 , 而 且 又 关 键 词 : 影 视 蒙 太 奇 手 法《唐 诗 三 百 了 这 4 组 时 间 跳 跃 性 大 、 背 景 转 换 迅
影视中的这种蒙太奇手法, 在我 国诗歌最鼎盛的唐代已被普遍运用。 翻 开《唐 诗 三 百 首》, 我 们 就 可 以 发 现 , 早 在 1000 多 年 前 , 唐 代 诗 人 已 经 在 无 意识中多方面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下 边, 笔者借用影视中的蒙太奇理论, 来 探讨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上 述 各 种 蒙 太 奇 手 法 在 《唐 诗 三 百 首》中 几 乎 都 可 以 找 到 , 但 很 少 以 单
现的一种奇特文化现象。 关键词: 贞惠 贞孝 墓志风格 文化底 蕴 解析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蒙太奇”最早属于建筑学概念,原本独立存在的许多材料如石材、木材、水泥、沙子、玻璃等,经过建筑师的设计,再经过建筑工人的施工,成为浑然一体的高楼大厦。
这种方法运用到电影艺术中,就是电影蒙太奇。
导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按照剧情写出分镜头脚本,然后由摄影师拍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再经过剪辑,完成电影制作。
那一个个镜头,通过电影机连续放映,就形成具有立体效果,有动感、有情节的画面,诠释着整个剧情,传达了电影要表现的内容。
艺术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创作。
在古代,虽然诗人不懂得“蒙太奇”,但是他们在写诗填词时,不自主地也在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抒写人的内心感受。
在这样的诗词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式的”,但是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全篇就有了完整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
最为典型的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开头三句,写了九个物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似乎它们都是单一的,相互之间毫无关联,可是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联系起来,就有了秋日游子思乡的愁绪,有了一种强烈的苍凉感。
而前面看似没有关联的几种物象,就不再是单摆浮搁,而成为构成完整画面不可或缺的元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
”像这样的表现手法还可以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看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可以说,四句诗写了四个场景,也是四个画面,难怪许多画家依据这首诗创作了无数寒江垂钓之作。
不过,这四个场景却共同构成一幅雪景图,而且是“孤舟蓑笠翁”在“独钓”,又有了一番孤高的意味。
像这样的诗句还可以举出许多。
比如:中唐诗人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戴望舒诗歌中“蒙太奇”手法的现代性捕捉
戴望舒诗歌中“蒙太奇”手法的现代性捕捉作者:王珍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0期电影要比绘画的视觉性效果强烈得多,因为电影是动态的,绘画是静态的。
电影通常要用到“蒙太奇”、“闪回”、“闪进”等表现手法来实现空间的转换与移动、景物的递次出现。
关于“蒙太奇”的讨论是伴随电影的发展一直持续不断的,它是指电影镜头的连接技巧。
蒙太奇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最主要地表现在时空重构方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术语:“闪回”和“闪进”。
在用蒙太奇进行剪接组合时,“有时很难说清某个特定剪接是标志着一个闪回,还是一个闪进,抑或仅仅是后面紧跟着的故事中下一个事件(空间位移)的一次省略。
”西蒙·查特曼随后又引用了热奈特的理论进行了区分,热奈特区分了正常序列与“错时”序列,“正常序列中,故事与话语顺序相同(1 2 3 4)。
错时序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闪回(flashback,analepse),即话语打断故事流动,唤回早先的事情(2 1 3 4);另一种是闪进(flashforward,prolepse),即话语往前跳到中间事件之后的事件上去。
”[1]诗歌是靠文字来组成的,文字虽属于时间的媒体,但文字是自由的,它可以由一形象移动到另一形象,这就好比电影的镜头用蒙太奇的手法进行“闪回”或“闪进”的切换。
戴望舒曾经在《诗论零札》中说:“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绘出来。
这种笔触又须是活的,千变万化的。
”[2]从其诗论中可以看出戴望舒反对静态的静止的客观描绘的笔法,而崇尚诗的千变万化,诗的千变万化必然要使用蒙太奇的手法。
他在翻译法国诗人比也尔·核佛尔第(Pierre Reverdy)诗作的《译后记》中说:“他用电影的手法写诗,他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东西:飞过的鸟,溜过的反光,不大听得清楚的转瞬即逝的声音;他把它们联系起来,杂乱地排列起来,而成了别人所写不出来的诗。
”[3]所以戴望舒在自己的诗歌中也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电影的手法来写诗。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摘要:电影蒙太奇手法是在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古代原始歌谣《弹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都恰当的使用了这种手法。
关键词:蒙太奇;剪辑组合;原始歌谣;元散曲蒙太奇,是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是电影导演把许多独立的锐头组合起来,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来表达主题。
这是导演制作电影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其实文学创作中也常用这种方法。
早在我国古代的原始歌谣中,就已有了蒙太奇手法的雏形孟如东汉赵哗所著的《吴越春秋》卷五中的《弹歌》,内容只有四个词、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宋(古“肉”字)”,这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再用弹丸去追捕猎物。
歌谣很简短,但淳朴自然,内容很具体,有很强的概括力。
事实上,古人己经有意无意的使用了蒙太奇手法,正是由于使用蒙太奇手法,才使得这首《弹歌》,如古代一段电影画面,逼真的记载了远古时代人类充满自豪与喜悦的劳动场面,其画面是如此简洁清晰,而内容又是如此的完美动人。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很好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篇仅五句,28 个字,纯粹用白描的手法。
前三句,一词一景,互不相干,如果单用,决不会有特别的含义,但经过作者的剪辑组合,其效果就令人拍案叫绝。
这是一幅多么凄凉的画面,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碎的意境。
此景,就己含情;后情,已饱含在前景之中。
片断化的画面、含义深长的意境,这实在是一种奇妙的组合,作者仿佛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演,剪辑了九个普通但又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进行组合,其效果竟如此奇特,再加上“夕阳西下”的渲染,竟是如此的凄凉冷落,此情此景,游子们怎能不喊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声呢?实际上,前四句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己经将沦落异乡的游子内心极度的痛楚酝酿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看起来单调的画面,是简单的叠加,但它们却是感情的的触发物,是悲凉凄苦的意境的创造,是情景水乳般的交融,是蒙太奇手法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刘长卿诗歌中的蒙太奇
刘长卿诗歌中的蒙太奇刘长卿诗歌中的蒙太奇作为电影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太奇手法,在刘长卿诗歌中多有凸现,下面来看看!蒙太奇是法语motage的音译,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构成”、“装配”、“原配”的意思,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做剪辑、组合讲。
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这些镜头分别拍摄完毕后,再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把这些零散的镜头有机地剪辑、组接起来,使其通过这样处理后的形象的内在联系,产生连贯、呼应、暗示、对比、衬托等作用。
这种剪辑,组合的方法,就是蒙太奇。
有人说,镜头如同文章的词语和句子,把这些“词”和“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的发现和理论化是电影成为独立艺术的标志,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也是电影艺术得以存在的基础。
通过蒙太奇的节奏作用,即对镜头造型形式和运动方式以及度量的把握,使影片产生出张弛有致的节奏,从而在观众心里激起一种感情来补充影片主体所决定的感情;通过蒙太奇的运动作用,使一个个本来断裂的画面靠视觉的形象记忆产生一种动态感,使本来具有运动性的物体更富有美感,使本来静态的物体产生动态,并由此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
当然,蒙太奇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表现为它对思想的创造。
至少当它的目的是表现而不仅是叙述时是如此。
因而它的作用是将取自现实体的`不同因素进行对照,并从它们的对比中得出新的意义。
而这种新的意义就是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普多夫金的”增添些什么”,即所谓1+1>2。
例如,大炮发射镜头同石狮子摇晃、倒塌镜头相组接,其含意就不仅是大炮震倒石狮子这一表象,更主要的是隐喻沙皇的倒台。
一系列蹄印的特写,形状的变化愈来愈飘忽不定,告诉观众,马已经从疲乏到完全失力了。
脚印消失了,沙漠上摆着一支来福枪,使人联想到:这个人如果还有力气,绝不能扔掉作为战士的贵重武器,他一定使尽全部力气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地挣扎着前进等等。
确如爱森斯坦所说:“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两数之和,而更像两数之积。
【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蒙太奇思维 (2)
【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蒙太奇思维摘要:影视的蒙太奇时空重组“对位”于文学艺术中就是诗歌意象包容连续、平行、重复、对比、隐喻、心理等诸多形式的主观组接,于是就有了富于时代审美特征与多元审美优势的影视诸多蒙太奇形式运用、印证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中,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现代特征与流行倾向之一。
关键词:诗歌鉴赏蒙太奇思维时代与多元审美视觉流行倾向诗歌意象删繁就简的实词直接组接,时空主观重组所造就的不受物理规律限制只受思维规律约束的特殊艺术时空,在隐喻、双关、比兴、夸张中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并赋予画面别开生面的新生寓意①,以及诗歌“活隐喻”的使用传达出符合主观情感逻辑的“心象”等,其实都可谓影视蒙太奇的主观组接。
一、诗歌连续蒙太奇诗歌连续蒙太奇的筋节主要在于“赋”的手法的灵活运用。
虽然诗歌叙事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异地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复线情节的对列关系,但同一事件中关联情节的倒叙、插叙或闪回同样具有跳跃交错时空的艺术魅力。
晏几道《临江仙》云:“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如果运用连续蒙太奇思维来分析,上片前两句以“环境”镜头抒写主人公的室近人远、孤寂难耐、借酒浇愁,第三句以“闪回”镜头诠释前两句孤独伤感之原因在于“春恨”绸缪往复的无以释怀。
四五句以形象的画面感叹落英飘零之际雨燕尚可朦胧双飞、人却只能于庭中迷惘孤伫,构成情节内部的对比蒙太奇。
下片在时空切换中回忆曾经的邂逅一见钟情。
首句镜头以简化笔法勾勒小形象,自然铺叙;次句镜头特写清纯美女的衣物——两重心字罗衣,有极大的想象创造空间;三句转为小弹琵琶近景,可以想见在脉脉含情的文曲琵琶声中传递着怎样的羞涩暗恋、无语心许之意;末二句镜头推移成明月照耀下不忍别离的无言场景,然而今日明月偏又多情、绵绵独照,可小在哪呢?镜头的腾挪跳跃,曲折深婉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过去的温馨回忆与现实的苦闷相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电影蒙太奇在诗歌中的运用,犹如一道点缀梦幻般的灵花,营造出一个无尽诗意魔幻的世界。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是一种优美而古典的表达方式,它将诗歌的传达方式与电影的美感结合在一起,给人带来深刻的感受。
以下是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1. 加强节奏:电影蒙太奇手法可以让诗歌表达时强调节奏感,增强诗歌的传达力,从而使其富有情感上的附加值。
2. 用色:蒙太奇手法可以用视觉上的颜色来优化诗歌的语言,将美感添加到句子中,突出诗歌的情感表达。
3. 剪影:蒙太奇手法还可以利用剪影在画面中传递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使诗歌的表达更具有力量。
4. 灯光:灯光的变化也可以成为一种诗歌表达的艺术,将诗歌的主题表达得更加生动,给人更加深刻的感受。
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使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的重要方式,它使诗歌内涵更加清晰,引起更多人的记忆和情感共鸣,也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有助于促进诗歌的社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