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以制度供给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智库论坛以制度供给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李人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县域既是联接城乡的枢纽,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主要载体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区域。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县域、短板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其能否突破原有体制机制痼疾,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对于能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关注发展目标,也要思考其生成机制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转变到如何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
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反映了其背后价值意涵的深刻变化,包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内涵,反映了发展价值理念从“发展是硬道理”的工具理性单向度发展向价值理性下的工具理性协同发展转变,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阶段的提升。
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由于过去改革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和原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转型所造成的。
具体体现在空间地理层面的地区之间、发展领域和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时序上的代际和自然环境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上。
生产力和产业供需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低质量多过剩,优质量少稀缺;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地理空间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差别上,城市拥挤繁荣,乡村空心衰败;在代际和环境之间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过度关注短期超常发展,忽视发展的长期代价和环境问题。
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呼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深层次看,发展质量不高、不平衡不充分乃是由一系列改革开放制度生成的结果。
它既带来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发展病”,其背后是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果。
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需要关注其高质量发展目标本身,而且需要思考如何产生高质量发展,也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机制。
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大抓项目、做强产业、以民为本,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是紧盯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始终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精心谋划项目,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策划包装,两次召开专题培训会,推进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工作,指导全县各部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累计谋划项目XX个、XX 亿元。
紧盯国家投资重点和政策方向,组织专业人员指导街办、部门谋划项目,累计争取到位专项债项目XXX个、XXX亿元,中央预算及省级预算项目XXX个、XXX万元。
保障项目落地,实行“XXXX”制度,坚持“墙内事帮办、墙外事包办”,认真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空间,处置消化闲置土地XXX 亩,XXX文物建控线调整到位,增加用地5300余亩;为XXX、XXX 等企业提供XXX套公租房,满足企业人才住宿需求,及时化解各种项目建设的瓶颈和制约,力促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狠抓项目扩投资。
与市级部门协作,全力破解项目要素难题,举行项目开工XX场次,总投资XXX亿元的XX个项目开工建设。
夯实项目建设“XXX”包抓责任,XXX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X亿元,占年任务XXX%。
二是紧盯产业聚集,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
始终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坚持创新赋能,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推进“小转企、企升规、规上市”,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XXX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XX家,新增规上企业XX户、限上企业XX户。
三是开展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活动。
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同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
谈心对象包括现任或曾任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区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中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有影响力的商会主要负责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有较大影响力但未做政治安排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29•【字号】铜政办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现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予以分解,请各责任单位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年度目标1. 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市工信局负责)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市商务局负责)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市人社局负责)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7.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左右。
(市财政局负责)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左右。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9. 单位GDP能耗完成省级下达指标任务。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级下达指标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二、年度重点工作(一)突出稳增长固根基,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11.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扎紧疫情输入的每一个“漏风口”,从严从紧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市卫健委负责)12. 超前补齐核酸检测、“三公(工)”融合流调平台、隔离管控场所、综合服务等短板弱项,全面夯实疫情防控基础。
(市卫健委负责)13. 加快建设传染病院、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市疾控应急指挥中心和实验中心。
(市卫健委、市财政局负责)14. 耀州区和宜君县疾控中心开工建设。
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和谐基础——工业化是发展壮大我州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张。 劳动力从农 村向城市 转移 , 原有的农业社会 将变 为现 代社会 。世界 的发展史表明 : 工业化是一个 国家 由农 业社 会走 向现代化工业社会 的过程 , 工业 化程度是现代 化程度
还处 于发展总体水平 比较低 , 自,县域经济 的这种特殊 地位 和作
用 , 定 了 要 解 决 我 州 面 临 的 矛 盾 和 问题 、 筹 城 乡 发 展 决 统
由此 可 以 看 出, 论 经 济 总 量 、 土 面 积 还 是 人 口, 域 经 无 国 县
济在全 国都 占了一半以上 , 而在 我州超 过了 9 %。县域经 O
维普资讯
1 9
第2 4卷
第 2期
黔东南 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n l f o te s G i o a o a T a h r o ee o ra o u at uz uN t n e c e ' C l g S h h i l s l
【 摘
要】城 乡之 间的不和谐 是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必须解决 的难题 和关键 。要 大力发展县城 经济。从 工业化的
选 择 入 手 去 推 动 农 村 经 济 的发 展 。 找 准优 势 、 构 建 平 台、 完 善机 制 ,使 黔 东 南 州 的 工 业 化 速 度 加 快 、县 域 经 济 壮 大 。
就 没有 全州的小康 , 就难 以实现社会 的和谐 , 县域经济 的 落后 状况就不会改 变 ,从而会制 约全面建 设小康 和社会
和 谐 的 进 程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面 建 设 小 康 , 建 和 谐 全 构
18 8元 ,城 镇 居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7o 3元 ,收 入 差 距 为 5 6 44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的矛 盾 突 出 、 业 压 力 大 、 村 . 1, 5 就 农
关于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监督,确保执纪执法权受监督、有约束。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抓住坚守初心之要,负起勇担使命之责,夯实忠诚履职之本,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
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仍在进行,山西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守住疫情防控的“山西阵地”。
同时,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民生工作,特别是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关于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阴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代,要推动我省经济跟上全国经济步伐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要加快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我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省地处内陆地区,煤炭、铝矾土等资源丰富,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2016年以前,特别是2012年前后,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以及政治上“塌方式”腐败等因素影响,我省经济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经济增长乏力,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导致我省GDP总量排名和增速排名均居于全国靠后位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也积累了诸多短板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富民与强县协调性较差。
我省县设置多、体量小,一些县人口不足10万。
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我省每年只有一两个县能够进入,且排名靠后。
多数县GDP长期徘徊在1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徘徊在2—3亿元范围,个别县至今财政收入不过亿元,县域居民收入只有全省的85%左右,只有全国的60%左右,强县与富民都面临重重困难。
某某市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某某市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到2025年,各县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实现县域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二三产业比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群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县级基本财力、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突破。
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示范县带动作用显著发挥,成功创建省级县域经济“三起来”示范县。
到2025年,示范县生产总值超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40亿元;其他县区生产总值分别超500亿元、400亿元、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力争达到30亿元、16亿元、20亿元。
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到2025年,各县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其中,示范县县城常住人口超30万,带动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
县域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持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民生领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0以上。
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高质量。
市直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各县区制定工作方案,发挥主体作用,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
把项目作为重要抓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加强谋划,建立重大项目库,坚持重大项目推进六项机制,实施100项重大工程和10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00亿元。
三是开展督导观摩。
每季度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组织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督导观摩,对照年度目标和季度进度进行现场督导,推广交流典型经验。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摘要:我国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强化,以及社会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加之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复杂。
如何抓住关键培育新动能、增强新优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加快资源要素集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科学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等,是实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又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县域空间范围内,实现结构转型调整、动力新旧转换、效率持续提升、质量不断变革的经济发展过程。
新时代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1],推进县域经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由不平衡不充分的低水平低质量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轨升级。
这也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1.创新发展是动力实现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只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则必须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素创新以及组织管理创新[2]。
基于此,才能实现县域产业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从而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因此,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2.集聚发展是引擎产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带来产业外部规模经济、促进区域内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区域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交流发言
一是提升县域各级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制定干部跨界交流、跨区交流机制,培养大批胜任新质生产 力工
作环境的创新型干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落实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培育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人才,加强知识产权、技术、人才支撑。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进与县域龙头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延长产 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条越长,附加值就越高,“沿途下蛋”就越多。比如,浏阳通过招大引强, 培大育强,县域经济从传统花炮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三是分业施策,在重点领域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改建设,支持 企业提高技术研发、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核心能力,增强整体实力。
*多年前,江浙一带的部分县域就因为农业科技的普及,农田实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遥遥领先于其他欠发达地区 的县域,而且至今仍然保持着领先位置。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构建完善“微成长、 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 军企业,县域科技企业占比逐年提高。截至*年年底,杭州全市已累计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 业*万家、科技领军企业*家。我市很多地方正着力培养网红直播等新业态创业人员,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以实施“数 商兴农”为抓手,把视频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打造“电商+网红+农户”模式,互联网与数字科技正在为 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赋能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质生产力形成关键在于 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入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完善科技创新主体,优 化创新创业环境,以科技创新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29•【文号】国认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国认监〔202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相关单位:现将《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认监委2024年9月29日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聚焦企业、产业、县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好发挥质量认证“信用证”“体检证”“通行证”作用,实施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彰显质量认证在塑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时代价值。
二、工作目标全面提升质量认证服务供给水平,质量认证改善市场供给、服务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和促进市场开放的能力明显提升,充分体现质量认证在推动强企强链强县中的基础性作用。
紧贴企业需求,聚焦小微企业“谋生存、求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共性质量问题,有效提升质量认证支撑小微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能力。
聚焦大中型企业“谋转型、创品牌、促发展”中面临的质量发展“痛点”问题,有效提升质量认证促进大中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紧贴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遴选实施一批质量认证服务强链重大任务。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者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泛博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
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销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
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发展路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 年出台的中央 1 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理论中心组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研讨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理论中心组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研讨发言材料范文各位领导:根据今天学习的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实际和岗位职责,谈三方面学习体会,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正确认识,自觉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第一条明确提出,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们国家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层面把近年来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在国家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国家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持续增强自身和分管行业部门的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主动作为,抢抓各项优惠政策和持续释放的稳定红利,深化“放管服”各项措施,特别是“最多跑一次”“办证即营业”“拿地即开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更好地稳定各类市场主体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从而通过一系列基础性、持久性工作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坚持突出重点,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推动优化一批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二是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县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如何夯实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县域经济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要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基础。
本文将从宏观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微观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一、宏观的体制机制1.建立健全的政府管理体制。
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作用、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良好运行机制。
政府需要积极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规划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立足于县域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和实施措施,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指导。
3.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体制。
县域经济需要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吸引和引导各类资源向县域流动。
政府应当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促进县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政策环境1.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供应、融资支持等,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到县域投资兴业,促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构建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加大对人才政策支持。
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组织管理1.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县域经济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制度框架,提高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落地和执行,推动县域经济向规范化和法治化发展。
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
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作者:孙晓曦王彦杰来源:《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6期摘要: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然成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和高水平发展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基石,是落实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
但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和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智慧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和现代经济+智慧工业主导型。
河南省应通过打造数字工业,实现县域工业制造智能化,创新工业发展模式,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应发展数字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现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DOI:10.12186/2023.06.006文章编号:2096-9864(2023)06-0046-07新发展阶段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新增长动力、重塑竞争优势的根本举措[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县域发展和县域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并作出了重大部署。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2]。
河南省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出来的县域经济模式,已在兰考、长葛等落地生根,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对河南乃至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2020年,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2年,河南省县域经济运行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以系统观念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晋江经验”的再思考
以系统观念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晋江经验”的再
思考
林红;翟绪军
【期刊名称】《东南学术》
【年(卷),期】2024()3
【摘要】县域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其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应用系统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并促进发展要素耦合及其效能提升。
多年来,晋江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局性谋划来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服务、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形成“围棋效应”,这些都为全国县域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为此,政府应注重目标高阶激励、时势演进、创新驱动、发展均衡性,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提升。
【总页数】10页(P31-40)
【作者】林红;翟绪军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闽江学院研究基地;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30
【相关文献】
1.创新发展借鉴"晋江经验"推动福建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彭清华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
3.汇聚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以系统观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5.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晋江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
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GDP增长率为导向,忽视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我们要摒弃“只要速度不管质量”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注重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要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产业创新和升级。
县域经济往往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创新和升级的动力。
我们要鼓励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县域经济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我们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县域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对外引进人才的力度,打造有吸引力的县域人才环境。
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县域经济往往以农业为主,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只有坚持质量导向、加强创新驱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育、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才能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战略眼光引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寓意深远,而且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日益稳固,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县域在资源、产业和创新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即所谓的“县域不经济”现象。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奋发有为的态度,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这不仅是我们的使命,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我将结合全市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分享几点个人的体会和思考,希望能为同志们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其自身的发展条件和认知水平紧密相连。
当前,一些县域存在“不经济”的现象,其发展目标过度追求大城市化,产业结构追求“大而全”,增长动力高度依赖政府投资,而创新驱动力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引入新质生产力作为突破口。
新质生产力,即能够引领新兴技术、创造新价值、催生新兴产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包括新兴技术、人力资本、数据等关键要素。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活力。
因此,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生产关系的调整。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关注“县”的问题,也要深入研究“域”的问题。
在发展县域经济时,我们需要跳出县域本身,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规划。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土地”转向“产业链”“要素链”“价值链"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从单一的“竞争”转变为“合作”。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快推动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向产业大县、发展大县跃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09亿元、增速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4%,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态势良好。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一是项目投资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实行“项目专员”“项目直通车”等工作机制,1—9月,7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高于时间进度14.93个百分点。
聚焦主特产业,开展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招商,今年以来成功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14.85亿元,正在跟踪洽谈项目23个、预计总投资294.45亿元。
坚持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举办“市乡村振兴消费节•县消夏文化季”等文旅活动10余个,持续开展“乐购X州•消费惠民”活动,累计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成功入选“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拟推荐名单、将获2000万元项目资金。
二是工业强县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1—9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技改投资增速50.4%,均居全市第二。
研究制定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四条硬措施,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七大攻坚行动,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继获评首批“省'5+1,重点特色园区”后,被市授牌“专用服装产业园”,并成为全市首批特色(专业)园区,“健康食品产业园”继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后又进入全市首批特色(专业)园区培育名单,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发展质效愈发凸显。
三是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三品”为引领擦亮农业大县农业强县金字招牌,成功入选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生猪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预计年内完成创建任务、可获7000万元奖补资金,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成功发布“乡情”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某产品在某活动中达成采购意向协议超千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政府引导、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政府引导是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政府在引导下,可以通过财政扶持、政策扶持、法规制度等手段,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财政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增加对县域经济的投入,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帮助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在县域经济中的投资兴业,同时对外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措施。
在法规制度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与规范,为县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产业升级是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产业升级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产业升级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推动更多的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壮大;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丰富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科技创新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人才培养是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举措,鼓励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努力创新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实现人才与项目的“聚龙”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需要政府引导作用的支持,产业升级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只有在政府引导下,推动产业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人才队伍,才能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实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