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介词和连词

合集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通论(十三)1、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于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就是故质的张而弓矢焉。

(“就是故”,本义就是“这个缘故”,可以看做双音词,等同于单说道“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但是。

)碧草犹不容除,况君之宠弟乎?(“况”,何况。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虽”,虽然,即使)a、“而”a、相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则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犯罪行为的联系。

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性质)朝济而夕设版焉。

(犯罪行为)b、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c、特别注意:“而”字通常不相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由“与”和“及”相连接)。

相连接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做谓语具有叙述的性质,例如“蟹六跪下而二螯”。

d、顺接与逆接:这是从具体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有两种性质。

1)顺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顺接的“而”有时可译为“而且”,有时可译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这要看具体的上下文。

更多的情况是:现代口语不用与“而”字相当的连词,现代书面语仍旧沿用“而”字。

如:美而艳。

任重而道远。

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2)逆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恰好相反,或者不二者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点。

逆接的“而”可以译作为“却”“可是”“但是”。

例如:言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离人破口大骂而无法去也,邦分崩离析而无法死守也,而求动干戈于邦内。

3)“而”用在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细玩文意,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接。

如:十人而从一人者,……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4)有时候,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所含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

这种用法仍然和逆接的用法相连。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

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

“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

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1、古代汉语的含义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

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

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

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

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古代汉语上(王力)

古代汉语上(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 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 个部首分别归人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 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 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连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於是冯谖不复歌(注:“於是”用在句首,本来是“在这时候”的意思,例如《左传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发展为只音的连词,略等於现代的“於是”。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个“於是”当“在这时候”讲,后一个“於是”是连词。

这是要依据上下文,细玩文意,来加以区别的。

)。

(战国策·齐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於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况”,何况。

)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虽”,虽然,即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通论(十二)1、代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2、人称代词a、第一人称:“吾”“我”“予”(余)a、“我”“予”(余)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b、“吾”用做主语、定语,通常不用做宾语。

但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提早,可以用“吾”。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我大胜若,若不吾胜。

b、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而”“实乃”无法用做宾语。

通常也不用做主语。

常用并作定语。

例如:必欲烹而翁/乃翁。

且而与其从建为人之士(主语)c、第三人称:“其”“之”a、“其”只并作定语,“之”只并作宾语。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语。

当“其”代替的是名词加“之”字时,从语法结构上看,“其”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c、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做主语。

或者用名词搞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例如:孔子下,欲与之言。

(直奔舆)趋而辟之,(孔子)严禁与之言。

d、“之”“其”可以灵活运用:有时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称对话人。

如:谏而不入,而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前一个“之”是指对方,后一个“之”是自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而,与。

其上,你们的上司)e、有时,“其”字就是命令代词,“那”、“那样的”。

例如“其人”“其道”“其地”“其民”。

d、复数a、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侪”“若属”,等于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e、谦称与尊称a、胡少安替代了第一人称,称呼替代了第二人称。

都就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

不受到代词规律的制约,却又则表示了“我”或“你”。

b、谦称有:寡人、不b、臣、小人、老妇、仆、愚c、尊称有: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d、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2)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3.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

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

“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

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1、古代汉语的含义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

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

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

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

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古汉语通论总结

古汉语通论总结

第五单元古汉语通论第十三节连词,介词1.什么是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虚词。

连词只有语法作用,不作任何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2.介词的定义:介词介绍它的宾语给谓语。

“介·宾”位于谓语前或后,对谓语起修饰补充作用。

3.介词的特征(1)介词都有宾语,宾语由名词或其他成分(形容词、动词、主谓结构)充任。

“介·宾”一般是不可分的短语。

虽然有些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但不等于无宾语(2)介宾短语位于谓语的前或后,在前时介词的宾语有时可承上省略;在后时,不能省略。

(3)介词一般不用作谓语的中心,不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

这是介词与动词的主要区别。

因为有些动词也可带宾语4.连词和介词的区别:(1)连词前面不能有任何附加成分,而介词前面却可以出现附加成分。

举例:A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离娄下》)B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战国策·秦策二》)C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庄子·秋水》)D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二年》)E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2)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项若为并列关系,词序一般可以对换而原意不变;但介词的前后成分则不能任意对换。

举例: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古之人与民偕乐→民与古之人偕乐(X)(3)并列连词及其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共同作句中的一个成分,而介词前面是主语,介词只能是和它的宾语共同作句中的状语或补语。

举例: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古之人||[与民][偕]乐5.常用的连词与介词。

(1)而—连词:“而”的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了,秦汉以后完全消失。

虚词“而”是假借字。

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A.表并列“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是等立的、平列的,两部分的顺序一般可以颠倒。

古汉语通论13之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13之连词介词


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字,形成 固定格式“是以”。“是以”等於说“因此”。 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公冶长) • 二、宾语省略问题 • 此外,“以”字后面的宾语所指的事物, 如果已经在上文出现过,这宾语可以省略。这 时候“以”字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拿 来”“拿”,但是“以”字的词性和它们并不 完全相同。例如: •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 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左 传成公三年)
现代汉语里的“虽然”已经凝固成一 个连词,表示让步。
“然”在古代汉语里,也可以是连词,表 示转折,意思是“可是”、“但是”。但“然 而”中的“然”字还是指示代词,表示“如 此”。“然而”实际上等于说“如此,可 是„„”、“这样,却”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后来“然而”也凝固成一个词,用来表示 转折。这种用法大概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
• 注意:一、词序问题; 二、宾语省略问题; 三、固定格式问题; 四、介词连词的分别。 • 一、关于“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 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 • 第一,除了表示时间的介宾结构只能放在 动词前作状语外,其他各种由“以”字组成的 介宾词组既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也可以 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第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 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例如: •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 • •
• •
顺接的“而”字有时可以译为“而且”, 有时可以译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 上面提到的用在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中的“而” 字也是一种顺接,例如: 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敏於事而慎於言。(论语•学而) 所谓逆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 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 而是有个转折。例如: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 学)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

[分享] 王力编的古代汉语,语法部分的笔记古代汉语, 王力, 语法, 笔记古代汉语, 王力, 语法, 笔记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王力 古代汉语 2-4 通论

王力 古代汉语 2-4 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连词介词一、连词(1)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生庄公及公叔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与(一)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二)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

”区别“与”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1)换位法。

吾与女弗如也。

汉王与义帝发丧。

(2)插入法。

王稽遂与范雎西入秦。

蜩与学鸠笑之。

(3)看“与”前后的词是否属于同一词类,以及能否省略。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以(一)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区别“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

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连词“以”则不需要宾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而(一)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通论(十一)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如“秦师遂东”。

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

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

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是使远人来)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

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

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C、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分卷,依()排列。

)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通论(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

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通论(九)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

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

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

“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

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

语法意义上的区别: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

如:勇者不惧。

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

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

因此: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

古书上“毋”常写作“無”。

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

如:毋友不如己者。

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

如:齐侯欲勿许。

6、“未”:“未”和“未尝”的区别: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笔记

古代汉语 王力版 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

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

“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

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1、古代汉语的含义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

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

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

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

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介词和连词十三、介词和连词一、介词1.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

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

大约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2.介词的语法特点:(1)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

(参见第九节)(2)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

(“于”字的宾语不能)(3)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

“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3.于(於、乎):用法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此外:1)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

2)“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

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

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我们以“率领”来翻译它。

如“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

)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已经虚化,与介词“以”难以分开。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把”,或不译。

(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

可译为“把”。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此外,1)“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的意思。

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

2)“以故”是“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的意思。

3)“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意思是“因此”,用于句子开头表示结果。

5.“因”:本义是茵席(坐垫),名词。

引申为依靠、凭借的意思,动词。

介词“因”即由动词“因”虚化而来,由它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

有两种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的意思。

6.“为”:原是动词,读wei,常用基本义是做。

虚化为介词。

读wei.它的用法有五种:(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这种用法至今仍保留。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4)引进动作行为的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读wei.7.“与”:原来也是动词,基本意义是帮助、给予、参与。

由此虚化为介词。

主要用法有三种:(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

(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

(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跟……相比”。

二、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一)联合关系:可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1并列关系:指“而、与、及、既……又”。

2承接关系:指“乃、而、则、遂”。

3递进关系:指“况、尚、非徒……而”。

4选择关系:指“抑、与其……不如、孰与”。

5转折连词:指“而、然、虽……然”。

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与”表并列。

如“生庄公及公叔段。

”——“及”表并列。

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表示递进,更何况。

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表示转折,但是。

(二)偏正关系:如可分为让步、假设、因果、主从关系。

1让步连词:指“纵、虽、即”。

2假设连词:指“如、若、使、向使、虽”。

3因果连词:指“故、以”。

4主从关系:指“而、以”。

如“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表示让步关系,纵然。

如“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表示假设,如果。

1.“与”:(1)一般是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和”。

(2)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还是”。

如“杀人以梃与刀,有以异乎?”(3)可以连接分句和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通常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可译为“与其……宁可(不如)”。

2.“与”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需要加以区别:(1)介词“与”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通常在动词前作状语;连词“与”用在联合关系的成分中构成名词或动词性词组,“与”字本身不充当语法成分。

(2)介词前面可以用副词修饰,连词不能。

3.“且”:既是副词,又是连词。

用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在动词或数词前作状语;连词“且”只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4.“且”的具体用法:(1)在并列关系的谓语成分中,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译作“又……又……”;连接动词和动词,译作“一边……一边……”。

(2)用在一句开头,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译为“并且”“而且”“况且”等。

(3)用在偏句主语后,以作陪衬,说明另一事情程度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进层推论,这种推论又多用反问来表达。

“且”可译作“尚且”。

(4)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接,表示在两项或多项之间作一选择,译作“还是”。

5.“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

常见用法有五:(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作“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可译为“来”,也可不译。

(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4)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等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

可译为“来”,或不译。

(5)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

这种“以”字用法与“而”相近。

根据上下文的表达方式可译可不译。

6.“而”:(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有时连接名词性词语,那是因为谓语具有说明事理或描写情况的性质。

(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是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进层、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字有时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

(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构成了转接的关系。

可译为“却”“可是”。

(4)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

从意义关系来看,属于逆接,可译为“如果”或“却”。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在语义上属顺接,“而”字一般不译出。

7.“则”:(1)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二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可译为“那么就”。

(2)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

两种动作行为或两件事虽无必然的条件关系,但两者的出现在时间上是紧密相承的。

“则”可译为“就”。

(3)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是不同的。

(4)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的相关出现,含有转折意味。

这里又可分为三小类:a表前后两项相反,可译为“却”“反而”等。

b表后项行为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译作“却”或“原来已经”。

c表让步关系,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

如“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好倒是好……)(5)表假设关系。

8.“则”和“而”的区别:(1)“则”今义是“就”,“而”今无相当词。

(2)“则”重在表示连接项的先后相承,连接项之间有顿挫的意味:“而”却重在过递,连接项之间是连贯的。

(3)“而”a连接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相反的;b“则”连接项之间的关系却只能是前后相承的,不能相反。

9.“虽”是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分为。

(1)事实让步,译为“虽然”。

(2)假设让步。

译为“即使”“纵然”。

10.“虽然”:在古代,这是两个词,“虽”,连词:“然”,代词。

合在一起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如此”。

六朝以后,逐渐虚化为连词了。

11.“然”:原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这样”,虚化为连词,表示转折,意思相当于“但是、可是”。

12.“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用。

“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13.“然则”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

“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思是“既然如此,那就”。

14.“之”原是动词,意思是“到……去”;又借作指示代词,常用来表示复指;逐步虚化为连词。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的”。

这是它的主要用法。

(2)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和时间状语。

(即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3)用在主谓间,使它变成一个分句用在另一个分句的前面。

第(2)(3)类的“之”一般不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