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沸腾、负重、翻船B. 穷困、英勇、去掉C. 雷鸣、身世、出生D. 刺耳、风俗、染料2. "舟山是浙江渔范围内的重要渔港,吸引了大批旅游者。

"这句话中,“范围内”字的意思是:()A. 周围地域B. 范畴C. 範疇D. 方位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此刻,一桶桶苹果被提上车,每辆车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五十桶苹果。

每经过一个地方,车上就要添上苹果到只剩一个空车子的时候才停下来给苹果全找专门的地方存放。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A. 苹果是从河边装上车的。

B. 苹果是要卖给商店的。

C. 车上的人再也装不下苹果了。

D. 苹果是要运到很远的地方去的。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谁说的?()A. 林则徐B. 晏殊C. 朱自清D. 张沛霖5. 阅读下面四个句子。

受试者要能够正确语音辨识的一组是:()A. 应届、广博、研究B. 组规、茂盛、技术C. 表面、华丽、研讨D. 等待、煤矿、建设二、填空题6. 在《国殇》中,当艺人面对观众,让出额位时方法的变化产生了情感上的震撼,再现了壮烈的场面。

(2分)7. 《明峰》中,该剧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唐代长安城。

朝阳门是长安的南城门,东城门是长安的北城门,为京城上下联系的重要门户。

(2分)三、简答题8. 以“能力测验”为题谈谈你的思考。

(6分)9.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贫穷自不经世补得,因补得才更可宝贵起来。

”在你看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四、作文题10. 赴约邀你与朋友在某地进行一次以旅行为主题的夏令营。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作文,介绍你与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的情景,内容包括:夏令营地点、活动内容、你的感受等。

提示词语:小溪、篝火、烧烤、星空、登山、划船、草地(字数不少于60字)。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拼音。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jìng 的,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多么美丽,多么安xiáng ,岁月静静的流淌。

(1)止jìng(2)堤上(3)安xiáng。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3)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7),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劝她。

(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4.下列作者课文及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陈涉世家﹣﹣史记B.吴敬梓﹣﹣范进中举﹣﹣儒林外史C.鲁迅﹣﹣社戏﹣﹣朝花夕拾D.纪博伦﹣﹣浪之歌﹣﹣泪与笑5.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填空。

漫步语文世界,才能欣赏欣赏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画卷,这里,有重山那边波涛喧嚣的大海,有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

(备选词语:只有,不仅,况且,可是,而且,既然)6.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选造句。

7.下面三段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感想,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冰心《谈生命》)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的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约50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经200亿年的历史了。

2024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4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与“望梅止渴”结构相同?
A. 画蛇添足(正确答案)
B. 破釜沉舟
C. 草木皆兵
D. 指鹿为马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描写春天的景色?
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鲁迅的作品?
A. 《呐喊》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子夜》(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词语与“慷慨”意思相近?
A. 小气
B. 吝啬
C. 大方(正确答案)
D. 自私
下列哪句诗是李白所作?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正确答案)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
A. 山
B. 水
C. 火
D. 乐(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朱自清的作品?
A. 《春》
B. 《背影》
C. 《荷塘月色》
D. 《济南的冬天》(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
A. 画龙点睛(正确答案)
B. 滥竽充数
C. 掩耳盗铃
D. 刻舟求剑。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文段,从长征精神到航天成就……1.字音,字形,字义,4分(1)草长莺飞(长,注音)(2)心旷神怡(旷,根据注音写汉字)(3)选词填空,爱国之情:A.入木三分B? C.与日俱增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天苍苍,野茫茫,长河落日图造化钟神秀,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消另写两句能体现江山之美的诗文:3.对联,5分(1)将6个三字词,组成三副对联6个词是:桃花扇,搜神记,红楼梦,桃叶歌,游仙诗,牡丹亨(2)选择一副对联补充完整上联“文选”补下联:下联“千字文”,补上联4.根据三则材料,围绕"强国"和“英堆"发表一段议论性文字(50字以内),4分材料摘自三篇课文《邓稼先》“我不能走”……《太空一日》“一切正常”……《一着惊海天》“一切正常”……5.综合性学习,修改评价表,4分(1)选择一个不合适的评价项目(参与人员人数是否充足)(2)补充一个评价项目二、阅读(共43分)(一)古诗文组合,共11分拜年文微明不求见西惟通谲,名纸朝来满敲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送刺(节选)周密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来刺金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余表男吴四大,性清指。

运节日无仆可出,徘细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

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

边仆不慢,国往遍投之,态吴利也。

开日合并,因出沈刺大末,相与一笑。

乡曲相传.以为笑谈。

选自髦记体小说《类辛杂识》[注释]刺:名帖6.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7.断句选择题,2分造节日无仆可出/排徊门首/恰友人述于公仆退刺至,8.句子翻译,3分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

吴刺也。

9. 谈古人散发名帖与现代群发视福有无相似之处,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二)现代文组合文本,共10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茶的历史与文化材料二,新式茶的发展(奶茶,果茶等)材料三,新式奶茶受众分布扇形图(受众女性最多占86+%,年龄22-40岁最多占比40+%, 价格16-20元最多占13+%)10.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11.表哥要开一家新式奶茶店,请你根据材料给他提建议,3分12.有人认为,在未来,新式茶饮会完全取代传统茶。

6-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6-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南京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留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细致核对监考老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需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万象更新【答案】正楷万象更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实力。

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常养成细致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

运用楷书做到书写细致,字体美观大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和煦葱郁杜绢花B. 雄姿膘悍千里马C. 静谧璀灿萤火虫D. 清澈空灵水墨画【答案】D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传闻,天地开拓后,神通广袤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建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D项正确。

4. 用诗词原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

(《诗经·秦风》)②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④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⑤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

【精品】江苏南京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精品】江苏南京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通宵达旦孜孜以求一气呵成B.金榜题名名列前茅花团锦簇C.敬业乐群恪尽职守怡然自得D.一代天娇叱咤风云绽放光芒D【答案】(2分)【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4分)道法自然【答案】(4分)示例:正楷道法自然行楷道法自然(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1分;书写正确,1分;端正,1分;美观,1分。

)【解析】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

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分清正楷与行楷的区别。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3)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4),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8)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安定时常怀“,”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的亲情之念。

(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答案】(12分)(1)不舍昼夜论语(2)落日故人情李白(3)夜半钟声到客船(4)最爱湖东行不足(5)东风不与周郎便(6)五十弦翻塞外声(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家书抵万金(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2024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缥缈(piāo miǎo)B. 隽永(juàn yǒng)C. 踱步(duó bù)(正确答案)D. 冗长(rǒng cháng)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受益匪浅B. 循规蹈距C. 鲜为人知(正确答案)D. 一愁莫展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正确答案)B. 他对待工作总是漫不经心,导致频繁出错。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D. 他对历史典故的了解可谓滔滔不绝。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鲁迅的《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等作品。

C.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正确答案)D.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吴用等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正确答案)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聚氰胺”的事件不再发生。

下列对古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困境中的希望。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正确答案)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说得对,”他点点头说:“我们就这么做。

”B. 他问:“你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正确答案)C.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等。

D. “春雨贵如油,”人们常说:“一滴春雨一滴油”。

下列关于文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之乎者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助词和连词。

202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雨”字的声母相同?A. 学B. 易C. 雪D. 要答案:C2. 下面哪个词的字义与“父亲”最相近?A. 妈妈B. 儿子C. 亲戚D. 邻居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1.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应填入的词为________。

“春节期间,人们喜气洋洋地穿着__红__装,送出祝福,欢声笑语被传递”答案:红2. “飘飘________”的下一句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

答案:白雪...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据说,一开始美术课上学生们画得最真实的不是花、是砖。

砖的形状种类多样,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每一块砖都十分有特点。

后来,学生们画得更广泛了,画出了江山、河流、花卉。

最终他们发现,只要他们愿意用心去看,眼前的世界太美了!1. 美术课上学生们最开始画的是什么?A. 花B. 砖C. 江山D. 河流答案:B2. 学生们发现只要愿意用心去看,眼前的世界太美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A. 学生们的画越画越好看B. 真实世界充满美好C. 只有美术课才能看到美D. 美术课非常有意义答案:B...第四部分:作文题(共40分)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作文。

提示:介绍你的家乡的位置、气候、风景、特色食物等内容。

答案:(示范性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的家乡位于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比如中山陵、夫子庙等。

当然,最有名的要数紫金山。

家乡特色食物有鸭血粉丝汤、盐水鸭等,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最后,请同学们认真答题,做到认真、准确、规范,祝大家考试顺利!。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本次中考语文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与写作四个部分。

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洋洋得意”意思最接近的是:A. 顿足自喜B. 自私自利C. 自得其乐D. 谦逊有礼答案:A2. 下列句子中,语病出现在哪一个选项中?A. 昨天我买了一本新书。

B. 她们的创新成果比我们的更先进。

C. 十年前,我和他一同到过北京。

D. 他很优秀,可惜是一个人心狠手辣的人。

答案:D3. 下列成语中,与“指鹿为马”意思最相似的是:A. 画龙点睛B. 按图索骥C. 泥沙俱下D. 本末倒置答案:D4. 下列哪一个句子的语气最强烈?A. 这件事情怎么还没解决?B. 这件事情可以办理吗?C. 这件事情可以稍后再做吗?D. 这件事情随便你怎么办理都行。

答案:A5. 下列短语中,与“旗开得胜”意思最不接近的是:A. 神机妙算B. 巧妙推敲C. 手舞足蹈D. 急于求成答案:D填空题1. 一位__理学者__曾说:“要用纯粹的心灵去感受自然,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解放。

”答案:理学者2. 她经过数十年__寂寞__的人生,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答案:寂寞阅读理解战国时期,楚国有个魏无忌,当他第二次来到魏国的时候,他的魏国朋友说:“不是有个天下名家叫苏秦吗?他不会画龙点睛,倒会画龙没有点睛,说干就干,因为他知道,画龙点睛的人被皇帝杀了,画没点睛的,则安全。

在霸王之上,再大的文才,若是不够忠心,都得交巨款。

而陈轸不行,呱嗒一下就下地了。

从小到大,魏无忌就不明白这些,总认为自己是名门之后,理应得到权势富贵。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人物的故事?答案:魏无忌2. 魏无忌一直以来的信念是什么?答案:作为名门之后,理应得到权势富贵。

写作写一篇1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为《我的家乡》,要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特点和自己在家乡的一段经历。

答案:略。

2023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A 篇言情小说《青春航线》的作者是()
A. 张翎
B. 张旭翅
C. 张小翅
D. 张翅翔
答案:B
2.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网剧,它是剧中的“网络之剧”()
A. 同音
B. 同义
C. 同位
D. 同源
答案:C
...
二、填空题(每小空0.5分,共20分)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

答案:《论语》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

答案:《望岳》
...
三、阅读理解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阅读下面诗句,并回答问题:
“牧童遥指杏花村,只有修桥不修堤”(赏析简述,不答题)
答案:此诗描绘牧童遥指杏花村,但不修缺堤防,表达了对修桥的渴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和坚持。

2.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按照材质性质,中国画纸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生宣、熟宣、
点硯、熟宣不锡笺、草告、义鑫、云锦。

宣纸最好。

宣纸是用木槎、葵子纸、桑白皮等大植物纤维为原料制造。

问题:中国画纸的最好材质是什么?
答案:宣纸
...
四、作文题(共2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选题目>
字数:200字左右
1. 文章必须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3. 请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出现不文明用语。

4.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议论观点。

范文略。

参考答案
请联系当地教育部门获取正确的参考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部首相同的一组是:()
A. 日、星、早
B. 木、林、森
C. 水、河、洲
答案:B
2.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
B. 爸爸忙完工作就陪我玩;
C. 这本书精美引人()
答案:C
二、填空题
1. 一些媒体将新产品的发布会称为“_____”,是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答案:盛宴
2. 舞台上的演员们展示了优美的舞姿,引来了观众的____和掌声。

答案:喝彩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译著等多种体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1. 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和思想家?
答案:中国近代
2.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体裁?
答案:小说、散文、译著
四、写作题
根据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用不少于80个词的篇幅,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答案:略
以上为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进行扩充和修改。

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拮据(jū)锲而不舍(qiè)脍炙人口(kuài)B. 嗤笑(chī)剽悍(biāo)颔首低眉(hàn)恪尽职守(kè)C. 襁褓(qiǎng)恣睢(suī)踉踉跄跄(qiàng)吹毛求疵(cī)D. 狡黠(xiá)诘难(jié)拈轻怕重(zhān)孜孜不倦(z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B项中“剽悍”的“剽”应读“piāo”,C 项中“襁褓”的“襁”应读“qiǎng”,D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登上月球,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一天的到来,使人们激动、兴奋和感慨。

C.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D. 我们要正确运用包含的意思,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看法。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项中“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起来”重复,使用不恰当;B项中“梦寐以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使用恰当;C项中“流连忘返”形容留恋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舍不得离去,使用恰当;D项中“包含”的意思是里面含有,使用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语序不当,应将“解决”与“发现”互换位置。

D项没有语病。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
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标准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对某个文段的理解能力。

在文段中提到
了某个事情的发生时间,结合后文的描述,可以得出答案为A。

2. 标准答案:B
解析:这道题是考察对词语意义辨析的能力。

选项B中的词语与上下文相符,是正确选项。

3. 标准答案:C
解析:这道题是考察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选项C中的表达方式与句子的语气相符,是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
1. 标准答案:优秀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形容词,符合句意的形容词有"优秀"。

2. 标准答案:智慧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名词,
符合句意的名词有"智慧"。

3. 标准答案:勇敢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形容词,符合句意的形容词有"勇敢"。

三、简答题
1. 标准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
刷术。

这四项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标准答案: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
变换自己的形状。

因为地球和月亮之间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月亮会
围绕地球转动。

3. 标准答案: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城市风景,诗人通过细
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比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以上为本次试卷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南京市中考卷及答案

南京市中考卷及答案

南京市中考卷一、语文部分(满分150分)Ⅰ.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领略B. 遗憾C. 珊瑚D. 振奋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名列前茅。

B. 他把这个消息走漏出去了。

C. 老师语重心长地批评了他。

D.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4. 下列句子中,语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告诉我,他昨天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C.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D.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本书。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水浒传》是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形象。

Ⅱ. 阅读理解(6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文言文材料】(略)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7. 翻译下列句子(4分)(1)_______(2)_______8.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现代文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20题。

【现代文材料】(略)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13. 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14. 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15. 下列对文章语言风格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1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南京2024年语文中考原卷

南京2024年语文中考原卷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èng)B. 伫立(chù)C. 伶仃(líng)D. 忍俊不禁(jìn)(正确答案)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演讲时,慷慨激昂,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叹服。

C. 他总是妄自菲薄,从不轻易肯定自己的成就。

D. 他的画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正确答案)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热爱阅读了。

B. 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 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D. 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正确答案)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

B.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D.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该小说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正确答案)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春》一文通过描绘花草、风雨、人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B. 《背影》一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

C.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通过描写月夜美景,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抑郁心情。

D. 《最后一课》通过描写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表现,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悔悟之情。

(正确答案)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问。

B. 他喜欢读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他问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请告诉我”。

D.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试试看。

(正确答案)下列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带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带解析)

精品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n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1.用涛文原句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夜泊秦准近洒家。

(杜牧《泊秦淮))(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9)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参考答案】(1)在水一方(2)长河落日圆(3)忽如一夜春风来(4)烟笼寒水月笼沙(5)柳暗花明又一村(6)似曾相识燕归来(7)小桥流水人家(8)草色入帘青(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前八个小题为古诗文语句的上下句对接,只要把古诗文背过,字写对即可。

最后一个小题为理解型默写,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学习与思考”,审清题意即可确定答案。

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2.下列黑体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干涸.——禁锢.鳞次栉.比——不拘小节.B.祈.祷——莱畦.惟妙惟肖.——悄.无声息C.迸.射——骈.进恪.尽职守——刻.不容缓D.伫.立——贮.蓄鲜.为人知——显.而易见【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此题为字音考查题,出现的字音字形都较为常见,只要平时有足够的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带答案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带答案正到了初三,语文的复习是关键的环节,多做一些语文真题试卷可以帮助自己摸清出题人的套路,提高答题能力。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以及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 (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春眠不觉晓,▲ 。

(孟浩然《春晓》)(2)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3)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天街小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7)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里汉字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 ▲ ,▲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

大小的蝴蝶翩▲ 然起舞,令人陶醉。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ì ▲ 后,年轻人纷纷前往。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shēnɡ ▲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1)楷书 (2)行书 (3)草书B.(1)行书 (2)草书 (3)楷书C.(1)行书 (2)楷书 (3)草书D.(1)草书 (2)行书 (3)楷书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 )(2分)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的小闰土,▲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C.有夜晚芦荡鸭群的杜小康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

(3分)【材料一】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材料二】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你设计的问题:▲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

(4分)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

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1)▲他说:(2)▲我说:(3)▲他说:(4)▲二 (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

(14分)【古诗阅读】遣兴[清]袁枚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

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3分)▲【古文阅读】报恩塔①[明]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

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②窑器:陶瓷器具。

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

④识:标记。

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则报恩塔是也▲ (2)闻烧成时▲(3)半日方散▲ (4)必顶礼赞叹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3分)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下联:▲(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12分)警句徐懋庸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

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

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

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

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绝不会佳。

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

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

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

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

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3分)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5分)(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6分)雪人肖复兴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

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

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

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

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

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

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

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

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

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

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

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

雪人再不是雪人,成了一堆脏兮兮的垃圾了。

一个漂亮可爱的雪人,就这样在人们的手中被创造、被破坏了。

让我多少感到痛心的是破坏它的人大多是可爱的孩子。

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孩子路过它的身旁,毫无缘由地踩它,把它当成靶子,拿雪块、石头砸它。

而这些孩子里有不少恰恰在前几天还围绕在它身旁,欢乐地打雪仗,或者脸上绽开酒窝和它合影留念。

我更无法理解的是参与破坏的还有当初创造它的人们。

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

看来,雪人最好的命运,是在雪天里诞生,然后立刻消融在雪后的阳光下,消融得没有一点影子。

这样,它只会看见我们人类欢乐的前一半,不会看我们随心所欲破坏的后一半。

(选自《无缘无故的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版,有删改)15.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16.“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

”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吗?为什么?(4分)▲17.“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4分)▲18.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4分)▲三 (50分)19.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