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系统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系统:是混乱、无秩序的反义词,通俗的说就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达到墨重目的的一个祝贺提(P5)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站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

(P34)交通运输枢纽:联合运输:区内通道: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公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

(P43)交通运输需求:客流密度:联合运输: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系统分析:就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

(P35)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有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用、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供给:交通运输通道:输送能力: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的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经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很多运输方式中运行时间都是供给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将运输供给严格限制在经济学中,即理解为一定价格下的市场货物供应量的概念是不合适的。

为了进行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我们考虑由一组真正发生的对运输活动的特征和数量有影响的运输系统特征来定义供给。

这一推广超出了以货币表示的运输成本和价格,它包括了其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消耗在运输中的资源的特征,尽管它无法定量或转化为货币成本。

这一组特征的选择依赖于所考虑的不同运输方式。

因而在城市小汽车交通系统中,运行时间、成本、延侯、停车费和可达性等就足以描述运输供给了。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

(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

(07)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03)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0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

交通运输系统业务工作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系统业务工作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系统业务工作名词解释教育专区高等教育管交通运输系统业务工作名词解释★三关一监督主要是指:(一)是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主要是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在进行经营资质等级评定工作中,严格资质条件,把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

(二)是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主要是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原因造成的事故。

(三)是严把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主要是严格实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在公安部门对驾驶员操作技术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营运驾驶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运输法规、业务等知识的培训、考核,确保营运驾驶员素质符合要求。

(四)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

督促汽车客运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上车,不放超员车辆出站。

★三不进站、六不出站指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无关车辆不进站;超员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质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签字不出站、乘客未系安全带不出站。

★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国家安监总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亦称“船舶登记港”、“登记港”。

船舶所有人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港口。

船籍港的名称应在船舶国籍证书、船舶登记证书内载明,并在船尾明显标出)的船舶。

★渡船五严禁严禁客货混装、严禁人与大牲畜混装、严禁夜间渡运、严禁在封渡时渡运、严禁酒后渡运。

《遵义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第24条。

★道路运输五严禁贵州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五严禁”即:一是严禁营运客车超速行驶。

二是严禁营运客车超员行驶。

三是严禁营运客车串线行驶。

物流系统规划的名词解释1

物流系统规划的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3、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企业提出物流的目标、任务、方向和未来的服务工作,并制定出用以实现企业自身分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4、物流战略控制:指企业物流战略管理者和一些参与物流战略实施的管理者,依据战略计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活动。

5、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6、物流节点:所谓物流节点,又称物流据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节点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7、物流运输系统:也称为物流运输体系,它是由运输对象、运输参与者和运输手段所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动态系统。

8、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

9、搬运活性指数: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料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用α表示,活性指数分0—4共5各等级。

10、搬运活性:物料和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11、概念模型:就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真实世界及其活动进行的概念抽象与描述,是运用语言、符号和框图等形式,对所研究的问题抽象出的概念进行有机的组合。

12、设施布置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专业名词及解释

物流专业名词及解释

名词解释: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物流学:它以物的动态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经济科学、运筹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来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各要素在各种物流活动中的内在联系4、时间价值: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

它是使某件物品可在适当的时间被得到而创造的价值。

5、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价值。

6、运输合理化:就是按照货物流通的规律,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来阻止货物调运。

7、配送运输:将物流节点中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给各个用户的运输。

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从运输的角度讲是对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的运输。

8、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材料或容器对物品进行包封,并加以适当的装潢和标识工作的总称。

9、装卸: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仓库内部、车站、工厂内部等以改变货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

10、流通加工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

这种加工活动不仅存在于社会流通过程,也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流通过程中,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组装、商品检验等一系列简单作业的总称。

11、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交通组织运输学之公路运输系统

交通组织运输学之公路运输系统

公路运输系统
Speed, v
v A Bk A 0, B 0 A
AB
Density, k
A2 4B
Flow, q
A
AB
2B
Density, k
Speed, v
A
A
A2
2
4B
Flow, q
公路运输系统
➢ 交通流基本理论
Example 3 Give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and
For example, 200 vehicles observed in a 10-minute period implies a flow rate of 1200 veh/hr.
公路运输系统
➢ 交通流基本理论
1. 交通流常用变量
•Spacing (s) in meters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successive vehicles in a traffic stream as measured from the front bumper to front bumper. •Headway (h) in seconds is the corresponding time between successive vehicles as they pass a point on a roadway.
distance
time
公路运输系统
➢ 交通流基本理论
Example 2
公路运输系统
➢ 交通流基本理论
2. 速度-密度-流量关系
•Relationships of q-k-v were tested in terms of goodness of fit to actual field data •Relationships were supposed to satisfy these boundary conditions: a. zero flow at zero density b. zero flow at max density c. free-flow speed at zero density d. convex flow-density curve (i.e., there is a maximum flow)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为达到物流目的按照计划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2.线路要素:指运输路线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物流系统推进方法: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变到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

4.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和控制过程中,对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抓住系统对象的系统数量特征,建立系统模型。

5.作业系统: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突显各项作业功能效率化的统一体。

6.信息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处理,使库存管理,订货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信息网络整体。

7.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流系统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顺序。

8.物流系统的治理机构: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控制的机制和方法。

9.物流要素集成: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

10.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能力,这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称为核心竞争力。

11.区域物流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和速度,物流企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并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

12.长期趋势:长时间内呈现渐增/减的趋向。

13.季节变动:以1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

14.循环变动:以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

15.优缺点列举法:将每个方案的配置图,物流路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别列举相互比较的方法。

16.运输:通过一定的运输手段实现人和货物在一定空间的位移过程。

17.班轮运输: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18.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规定的条款行事的一种运输经营方式。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各个子系统分别由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提供不同的运输服务,其结构如图22所示。其中城市运输系统中的铁路及水路运输系统,由于其服务对象大部分 为旅客,所以不再依客货运输性质分成更小的系统。
同样,管道运输系统仅适用于货物运输,所以也不再分类。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图 2-2 交通运输系统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按系统功能构建划分,交通运输系统一般包括: (1)以高等级公路、铁路客运专线和民航为依托的城际快速客货运输系统。 (2)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为依托的重载货物运输系统。 (3)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干线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4)以管道、水路和铁路为依托的油气运输系统。
按交通运输方式划分,交通运输系统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5 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系统,以及仓储公司、旅行社、邮政包裹服务部 门物流公司和运输承包公司等多种服务于交通运输运营的运输代理商组成, 如图2-1所示。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图 2-1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根据其服务性质及所服务对象不同,大致又可分为城际运输 及城市运输两大系统,而城际运输又可分为国内运输与国际运输两个子系统。
理想的运载工具应具备结构简单、安全、轻巧,易于操纵管理、造价 低宽敞舒适、耐用、故障少、 易维修、容量大、振动小、耗用能源少、污 染少等特性。
二、通路
通路是指交通运输网络中,连接运输始发地与到达地,供运输工具安 全、便捷运行的线路。
通路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如空运航线、水运的江河湖泊、海洋的航路; 有些则是人工修建的专[ ]设施,如铁路、公路运河、管道等。
一 铁路运输
二 公路运输
小节
三 水路运输
四 航空运输
五 管道运输

第五讲 交通运输系统

第五讲 交通运输系统

根据港口的功能,对港口的基本要求是 基本要求是: 根据港口的功能,对港口的基本要求是: • • 要有良好的水域,保证进出港船舶航行; 要有良好的水域,保证进出港船舶航行; 要有功能齐全的陆上设施和服务机构。 要有功能齐全的陆上设施和服务机构。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水域及其陆上设施
港 口 水 域 设 施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的分类
用途
• 商港 • 渔港 • 工业港 • 避风港 • 军港 • 旅游港
地理位置 • 海港 • 河港 • 运河港
潮汐影响 • 开敞港 • 闭合港 • 混合港
地位 • 国际性港 • 国家性港 • 地区性港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的功能
运输功能 工业功能
港口
商业功能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道路运输系统
交叉口: 交叉口:
平面交叉 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等 十字形、 字形、 字形、 字形、 立体交叉 跨路桥、匝道、出入口、 跨路桥、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19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不同类型交叉 内河航道 •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
属于自然水道,其通行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属于自然水道, 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航标设施构成的 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 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又称运河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航道的航行条件
1.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最小通航深度=船舶满载吃水+ 最小通航深度=船舶满载吃水+富余水深 2.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需航道宽度=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 所需航道宽度=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 +富余宽度 3.有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 有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 4.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下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 下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 上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 上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 5.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廓 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廓

交通工程学名词解释

交通工程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智能运输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面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4服务水平:公路服务水平是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亦即公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讲义:反映道路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指标)2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1交通环境:是作用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

1绿信比:是某一方向通行效率的指标,它等于一个相位内某一方向下有效通行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1OD调查:指对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的调查4绿波交通:指车流沿某条主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号,畅通无阻地通过沿途所有交叉口。

1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出行效率最大、交通事故最少、通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1停车延误:指刹住车轮及车辆停止不动的时间,等于停车时间。

P60(xxx延误)3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DHV):设计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3OD调查核查(查核)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调查区域内天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

它们将调查区域划成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的交通量。

230位最高小时交通:指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1停车密度:1、指停放吸引量大小随时间段变化的程度.2、对空间分布而言,指不同吸引点停车吸引量的大小程度。

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5.1.4 物流运输系统的结构
串联结构 串并联结合的网络型结构
5.1.4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经济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分远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期建设规划和近期项目建设规划三个层次,并做到“近期宜细、中期有准备、远期有设想”。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5.2.4运输方式选择模型
评价因素/运输方式(编号)
运输速度
运输成本
可达性
安全性
特殊要求的满意度
公路运输(1)
6
7
8
8
8
铁路运输(2)
7
8
7
7
7
航空运输(3)
8
6
6
8
6
用因素评价法评分: 因此,按照评分结果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5.2.4运输方式选择模型
5.1.5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2.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选择 在选择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时,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一对运输节点间只选择一种运输方式为例。 目标函数: (5-3) 约束条件: (5-4) (5-5) (5-6) (5-7) 式中,
5.2.1 各种运输方式的 特点
5.1.5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它是在具有航空线路和航空港(飞机场)的条件下,利用飞机运载工具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安全准确,虽然费用比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高,但目前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它可降低所需存货的水平、仓储费用和包装成本。 缺点:气候影响大、可达性差、成本高,维护费用高、运输能力小,运输能耗高、技术要求高。

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零担货物运输:是指以定线定站式车、货运班车捎带货物挂车的形式将沿线零担货物集中起来进行运输的货运形式。

集装箱运输是指利用集装箱运输货物的方式,是一种既方便又灵活的运输方式,现在已被众多货主所采用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公路大型货物运输指使用非常规的超重型汽车列车(车组)载运外形尺寸和重量超过常规车辆装载规定的大型物件公路运输。

班轮运输
•班轮是指按照预定的航行时间表,沿着固定的航线,按照既定的港口
顺序,收取相对固定的运费(即“四
固定”),经常从事航线上各港口之
间运输的船舶。

•班轮运输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定期定线班轮;
•一种是定线但不一定定期,船期表有一定弹性。

定程租船是指由船舶所有人负责提供船舶,在指定港口之间进行一个或数个航次的对承运人指定货物的租船运输。

大陆桥运输是指以横贯大陆上的铁路或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结起来的集装箱连贯运输。

由于物流网的纵横交错及车辆的机动、灵活性,在同一发站和到站之间,往往有不同的运输路径可供选择,凡不经过最短路径的绕道运输,称为迂回运输
重复运输是指同一批货物由产地运抵目的地,没经任何加工和必要的作业,也不是为联运及中转需要,又重新装运到别处的现象。

运输系统重点整理

运输系统重点整理

系统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3、系统与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系统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适应性。

老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一般系统论:创世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提出。

控制论: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信息论: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标志信息论的诞生。

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比利时物理科学家普利高津。

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的物理学家哈肯提出。

突变论:1972年法国数学家托姆《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标志创立。

系统分类:以系统形成原因: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以形成系统要素有形或无形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以系统是否与为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为标准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以系统形态是否随时间变化为标准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由公路运输系统、铁路~、水路~、航空~、管道~构成的一个复杂大系统。

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载运工具、通路、场站、动力、控制与通信、人员及运营管理六大部分。

公路运输系统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深入性和方便性好,能满足多方面、多中运输的需求。

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避免中转环节,减少货损货差。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利润大。

铁路运输:能提供较大的线路输送能力和通过能力。

不受气候、季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不像水路运输,受水系方向、水量大小以及拦堤截坝的影响。

耗能省,安全性活、污染少。

水路运输:载运量大,劳动生产率高。

航道通过能力高,技术上的发展潜力大,运输成本低。

水运投资省,见效快,占地少;运输货种几乎不受限制,特别适宜运输长大件。

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大。

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

占地少,舒适、安全。

物流名词解释

物流名词解释

物流名词解释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3、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括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运输:是指利用设备和员工,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仓储: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及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而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存储物品的行为。

6、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7、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等辅助物的总称。

8、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9、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符合下列条件:(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的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10、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上卸下的活动。

11、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12、流通加工: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检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13、物流信息:反应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14、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品实体流动。

15、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运输管理实务》(第四版)习题答案高教版

《运输管理实务》(第四版)习题答案高教版

习题练习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运输系统答:指与运输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

2.迂回运输答: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是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时却选择路程较长的线路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3.对流运输答:又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是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输,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4.货物承运人答:指使用运输工具从事货物运输并与托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经营者。

二、选择题1.AE2.ABC3.D4.D5.D三、简答题1.简述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答:(1)运输与物流的内在联系①运输是物流的重要构成要素;②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③运输促进物流的发展。

(2)物流与运输的区别①物流是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②物流不同于运输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同时还关注着信息流和增值流的同步流动;③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运输只是物流管理控制的必要环节,处于从属地位;④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⑤物流比运输更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

2.说明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答:(1)运输线路;(2)运输节点;(3)运输工具;(4)运输对象及运输参与者。

3.简述不同运输方式有哪些技术经济特征。

答:(1)公路。

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相对高,占用土地多,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空气污染严重。

(2)铁路。

初始投资大,运输容量大,成本低廉,占用土地多,连续性强,可靠性好。

(3)水路。

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廉,速度慢,连续性差,能源消耗及土地占用少,灵活性不强。

(4)航空。

速度快,成本高,空气和噪音污染重。

(5)管道。

占用土地少,运输能力强,成本低廉,能不间断连续输送,灵活性差。

4.简述运输市场的种类。

答:(1)按涉及到的运输方式划分: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不同方式间运输市场,及某一种方式内的运输市场。

(2)按照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短途运输市场、中途运输市场、长途运输市场。

交通运输系统定义

交通运输系统定义

交通运输系统定义【篇一:交通运输系统常识】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

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

交通工程名词解释及思考题

交通工程名词解释及思考题

1、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的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科学。

2 、5E: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法规(Enforcement)、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

3、交通量(Volum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4、交通流率(Rate of flow):是指把不足1h的时间段内观测到的交通量等效转换成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5、高峰小时交通量(PHV):一天24中,交通量最大、时变图中曲线呈现高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6、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交通量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7、30位小时交通量(30 HV):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8、设计小时交通量(Directional Design-hour Volume):1年的8760h中,从大到小排列的小时交通量中的第30位交通量(30HV)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30HV/AADT9、地点车速(Spot Speed):是指通过某一点的瞬时车速。

10、行驶车速(Running Speed):车辆行使通过某段路(不包括停车时间)所需要的时间除该路段的长度。

用于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的分析。

11、行程车速(Traveling Speed):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的比值。

它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于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

12、设计速度(Design Speed):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物流运输系统概念

物流运输系统概念

物流运输系统概念一、运输服务1. 定义:运输服务是物流运输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货物从起始地安全、准确地运送到目的地。

2. 主要活动:运输服务包括装载、运输、卸载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调度和风险管理活动。

3. 重要性:运输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性能。

二、仓储管理1. 定义:仓储管理是物流运输系统中的一部分,负责货物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2. 主要活动: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库存控制和订单处理活动。

3. 重要性:仓储管理对于保证货物的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三、包装与装卸1. 定义:包装与装卸是物流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负责货物的包装、标识和装卸作业。

2. 主要活动:包装与装卸包括货物包装、装载和卸载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劳动力和设备管理活动。

3. 重要性:包装与装卸对于保护货物、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装卸作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信息管理1. 定义:信息管理是物流运输系统的关键要素之一,负责货物的追踪、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

2. 主要活动:信息管理包括货物追踪、订单处理、运输计划、风险管理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活动。

3. 重要性:信息管理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和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五、搬运设备1. 定义:搬运设备是物流运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负责货物的移动和装载。

2. 主要类型:搬运设备包括叉车、拖车、吊车等主要类型,以及其他特种设备。

3. 重要性:搬运设备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装卸作业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六、物流网络1. 定义:物流网络是物流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代表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连线代表运输线路和服务。

2. 主要构成:物流网络包括运输线路、运输节点和物流中心等主要构成部分。

3. 重要性:物流网络对于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配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物流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系统名词解释
1. 运输系统:指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或物资运输需求而建立的一
套组织、管理和操作机制的系统。

它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
运输、水运输等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和服务。

2. 道路运输:是指利用道路交通进行人员、物资输送的一种运
输方式。

它包括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

道路运输可以灵活地
实现点对点的运输,适用于短途或紧急运输,但受道路状况、交通拥
堵等因素的影响。

3.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进行人员、货物输送的一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具有大容量、稳定性强、能耗较低等优点,适用于长途
运输和大批量货物运输。

4. 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进行人员、货物输送的一种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具有快速、遍及全球、无地形限制等优点,适用于远距
离或国际运输,但成本较高。

5. 水运输:是指利用船舶进行人员、货物输送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运输可以通过水路连接各个港口,具有大容量、低成本等优点,适
用于大宗货物和长途运输。

6. 运输网络:是指所有运输方式和节点之间形成的一张连接网络。

它包括交通枢纽、运输路线、运输设施等,通过互相衔接和互为
补充,实现人员和物资在不同地点之间的运输。

7. 物流:是指在供应链中对物质、信息、资金等进行管理和控
制的一系列活动。

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旨在实
现物品的流动和交付。

运输系统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运输规划:是指对运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调度和优化的规
划工作。

运输规划考虑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制定出适合城市或
地区的交通发展方案,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9. 运输安全: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保障人员、货物和设施免受伤
害或损失的一系列措施。

运输安全包括交通法规的执行、运输工具和
设施的维护、运输环境的监控等,以确保运输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10. 运输成本:是指进行运输所需的费用和资源投入。

运输成本包括燃料费用、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是影响运输效益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优化运输成本可以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和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