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项羽之死》教案 长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之死》
一、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维透视”法,培养学生立足“多维透视”法解读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如何运用多维透视法塑造项羽这一英雄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读司马迁笔下项人物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史记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立足“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2、难点:体味司马迁“多维透视”法的情感内涵。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简介相关知识,理解第1段。
一、导入:
士可杀,不可辱。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今天,我们要走近项羽,了解这位昔日的霸王······
二、简介:
1.介绍作者——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是使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得以传名于后世。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三、朗读课文:
1.生字注音
垓()骓()麾()能属()者
田父()绐()刈()
2.多音字度靡创
四、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
垓下东城乌江
2.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垓下之围被困东城东城溃围乌江自刎
五、理解第1段:
1.重点字词
壁则幸为拔盖若
2.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3)有美人名虞
3.古今异义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2)、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3)、左右皆泣
4.固定句式
骓不逝兮可奈何
5.学生诵读该段。
(1)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明确: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
(2)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设计的,它的目的是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有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
明确:有,项羽听到楚歌后,惊——起——饮——歌——泣五个动词,说明项羽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
(3)慷慨悲歌充满了什么情绪?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明确:悲凉和无奈的情绪,多情善感。
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
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
(4)本段为了表现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正面描写
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侧面描写
“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烘托项羽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理解课文。
一、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积累
直南走父绐败北卒决死
2.归纳一词多义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若属皆且为所虏指同一类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归属,隶属。
(5)亡国破家相随属继续,连接
(6)屈平属草稿未定编辑,撰写
(7)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托付,委托
3.文言句式
然今卒困于此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4.诵读该段
(1)这一段包含了几个情节片段?
明确:阴陵失道、被困东城
(2)农夫为什么要欺骗他?从中说明了什么?
明确:农夫把项羽引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过于残忍、丧失人心的结果,从中说明项羽丧失人心;也是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体现了项羽自负直率的性格特征。
(3)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
明确: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
(4)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的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没有客观的分析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的归咎天命,表现了项羽极端地自负。(5)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