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历史 (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 年2 月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1 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试题

历史

命题人:朱洲审题人:青钰娇

注意: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1.西周分封制下,土地和劳动者名义上都归周王所有,下一级须对上一级承担缴纳贡赋、服力役、军事保卫和述职等义务。这表明,周王通过分封制A.加强对地方统治B.使国家日益强盛

C.开发了边远地区D.直接控制了地方

2.范勇在其作品《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中发出这样的华夏密码之问:北方河南二里头遗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为什么出现在相距数千里的南方蜀地三星堆文化中?二者为何有相似的文化因素?该学者这一疑问从侧面表明

A.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B.三星堆文化起源于二里头文化C.三星堆文化影响了二里头文化D.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合农耕经济3.春秋时期,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4.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5.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主考官苏易简恪尽职守,为免徇私,主动赴贡院避免与举子见面。此举正是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锁宿的由来,真宗时又两次下诏重申,锁院制度遂得以确立。由此可见,宋代科举

A.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B.逐渐完善了科举流程

C.确保了考试公平公正D.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6.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7.宋代言谏机构除了监察以外,新增了言事职能。凡是台谏官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官员批评宰执可以无所顾忌。加上宋代有不杀大臣和言事官的惯例,使台谏势力猛增。这一做法

A.改变了武将擅权的局面B.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

C.避免了集体决策的失误D.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

8.明中后期“内阁相论”的观点渐趋流行,时人认为“六曹之政,必请命于天子,天子之令,必拟议于内阁,则今之内阁,即昔之宰相”。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力大大增强B.内阁正式统领六部

C.皇权受到严重制约D.阁臣获取宰相身份

9.一位历史学家写到:“《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的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对于该说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让清政府感到不安B.政府开放了内河航行的权益C.清政府缺乏国家平等的观念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10.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11.某条约规定:“地方各督抚,文武大吏及有司各官,对辖区内发生的排外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据此可知,该条约为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该学者意在说明

A.清末新政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成功转型

B.清末新政为当时的中国找到真正出路

C.清末新政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趋势

D.清末新政目的在于实现的中国现代化

13.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11年10 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这一认识强调辛亥革命

A.承担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拉开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结束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统治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4.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辛亥革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在于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15.据统计,6 月3 日以后,五四运动已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的 100 多个城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五四运动的浪潮,这说明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D.促进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6.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表明五四运动

A.由共产党员领导B.揭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序幕C.主力是工人阶级D.为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条件

17.某学者认为:中共二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理论形态”雏形的形成,成为早期“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这一评论主要基于中共二大

A.明确党的奋斗目标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C.制定最低革命纲领D.提出与国民党合作

18.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意在强调 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C.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D.坚持开展土地革命的必要性19.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认为长征A.是理想不朽的象征B.保存了革命力量

C.播下了革命的火种D.使红军转危为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