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节约能源》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节约能源》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1931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0.png)
小学科学《节约能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概念,知道能源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能源的来源和利用,以及能源的节约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能源的转化和节约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节约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的宝贵性,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能源的概念,解释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源的来源和利用- 讲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 介绍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如电力、燃料等。
3. 能源的节约方法- 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方法,如关灯、节能电器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节约能源。
4. 能源的转化和节约的原理-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能源的转化过程,如热能转化为电能等。
- 讲解能源节约的原理,如隔热材料的使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 使用PPT或实物演示,讲解能源的概念、来源和利用。
-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源的转化和节约的原理。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
- 每个小组提出一些节能减排的建议,并分享给全班。
4. 实践活动- 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些节能实践活动,如制作隔热材料等。
-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理解能源的节约方法。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节约能源。
-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0f69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0.png)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能源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形成长远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各种能源的形态和应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片和视频中展示了哪些能源形式?(2)这些能源是如何为我们提供能量的?(3)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能源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讲授新知
1.能源种类及其特点:详细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特点,举例说明各种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在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社会问题开始关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能源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能源知识,培养他们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能源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初中科学 能源教案
![初中科学 能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62429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b.png)
初中科学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备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1)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2. 能源利用与环境影响(1)能源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酸雨、雾霾等。
(2)能源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污染、水资源枯竭等。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1)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课堂讲解(1)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能源利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能源利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会产生废水、废气,导致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核能利用可能产生核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呢?(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吗?请大家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学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教师:非常好。
那么,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3. 实例分析教师:同学们,我们以我国为例,看看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第十二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d2f44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e.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能源的观点和种类。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其与能源的干系。
3. 掌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培养环保认识。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能源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用于诠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2. 准备一些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用于引导学生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
3. 准备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4. 设计一些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重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步骤: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能源应用案例,如电力的来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能源种类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可更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以及核能等。
通过比照各种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理解每种能源的奇特性和局限性。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干系:我将诠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它与能源的干系。
通过展示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 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源问题,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将分组进行能源消耗调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能源应用情况,并探讨如何降低能耗。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可更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和维护。
5. 小组讨论: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设计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360c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04.png)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理解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能源转化、存储和传输。
(3)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增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能源的特点和分类。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原理。
(3)能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
2、教学难点(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如某地区的能源发展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场景,如照明、交通、取暖等,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提问:“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能源,那么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利用的?”2、知识讲解(1)能源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能源分类方式,如按照来源分为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和新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等)。
(2)能源的开发讲解不同能源的开发方式,如化石能源的开采过程,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转化技术,新能源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3)能源的利用分析能源在不同领域的利用方式,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重点介绍能源转化的原理和效率。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学设计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c0b2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3.培养学生关注能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能源的概念和种类;2.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教学难点:1.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能源的图片素材,并将其打印出来;2.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能源的图片素材,激发学生对能源的兴趣;2.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能源吗?举例子说明一下。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简要解释能源的概念:“能源是指能够转化为可直接使用或者间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形式,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2.教师列举常见的能源种类,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分发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两种不同能源的情景描述,并请学生分析各自的利弊和存在的问题;2.学生针对所给的情景,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知识扩展(15分钟)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并简要介绍各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领域;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同时记录重点内容。
五、小组合作研究(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能源进行研究;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分析所选能源的利弊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六、成果展示(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所选能源的利用方法和解决方案;2.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互动。
七、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能源的重要性和综合利用的意义;2.教师提问:“你觉得应该如何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八、课堂作业(5分钟)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复习并巩固所学内容;2.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能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的成果展示表明本课设计的方法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能源》教学设计
![《能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1edefc6294dd88d0d26be1.png)
《能源》教学设计江苏南京29中致远校区殷发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类不同时期利用主要能源的发展历程。
2.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特点,会给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
三、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使用的能源也在不断变化,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历程,使用能源的变化导致了社会技术的不断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
介绍我国和世界现阶段的能源结构及消耗趋势,近几十年来来,能源消耗量在急剧增长,并且能源使用都是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分析这类能源的特点,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
这些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这类能源是一次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只能通过一次能源转化得到,这类能源为二次能源,如电能就是二次能源。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定义给常用能源进行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但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
为了使人类获得持续的发展,解决能源危机,就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
另外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节约,提高能源的能源效率等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要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不同时代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的资料、实物投影、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16422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c.png)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理解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能源利用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分析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能源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知识讲解能源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能源类型,如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讲解在能源利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阐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满足当代人的能源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能源需求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源的浪费现象有哪些?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b8d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b.png)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要注重实用性,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提高能源知识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能源的概念、种类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2.使学生掌握能源转换、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了解能源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高学生能源利用的效率意识。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分层教学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战略、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养成良好能源使用习惯。
3.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在传授能源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能源使用习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能源利用的实际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知识。例如,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设备,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教学过程:
a.教师设计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能源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能源](https://img.taocdn.com/s3/m/f8709c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2.png)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能源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物理与能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方式,并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和种类2. 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3. 能源的应用和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2. 能源的应用和环境保护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例如提问:“你们每天使用的能源有哪些?”帮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第一部分:能源的定义和种类- 老师向学生讲解能源的定义,并介绍主要的能源种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第二部分: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 老师通过示例与实验,向学生展示能量的不同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并讲解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第三部分:能源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能源的应用领域,例如化石能源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 同时,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操作学生们分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例如设计一个能源转换实验或撰写一份关于某种能源的研究报告。
4. 总结归纳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能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节约用能和环境保护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答题情况、思维的开展等因素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老师布置与能源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短文,并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能源调查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能源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普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加深对能源的认识,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方式,并意识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保护能源》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保护能源》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e915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8.png)
小学科学《保护能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保护能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能源和能源的种类;2.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能源的必要性;3. 掌握几种简单的能源保护方法;4. 培养学生对能源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相关章节);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实物:能源图片、能源的例子(如电池、太阳能电板等);4. 文具:课堂笔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能源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针对学生对能源的认识程度进行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先有知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能源短缺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5分钟)- 展示能源的例子,如电池、太阳能电板等;- 分析这些能源的使用场景和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能源。
4. 能源保护方法(15分钟)- 介绍几种简单的能源保护方法,如关闭电器用完即关、节约用水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5. 情景剧表演(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场关于节约能源的情景剧;-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能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能源保护的意识。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能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2. 学生问答: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对知识的理解程度;3. 小组表演评价:评估每个小组的情景剧表演情况,看是否能充分表达能源保护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通过调查和采访了解能源的使用状况,并提出更多的能源保护方法;2. 鼓励学生在校园中宣传和推广能源保护的意识。
以上是小学科学《保护能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能源》教学设计
![《能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c20f1b650e52ea5518988d.png)
教案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教材通过安排阅读、讨论、制作等学习环节,主要介绍能源的概念(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叫做能源),说明能源可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指出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匮乏的严峻形势,倡导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量无处不在。
教材在“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能源话题的讨论,使学生们意识到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课题:《能源》教材分析: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的来源。
在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今天,了解有关能源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从学生已不陌生的能量入手,通过找寻能量是从哪来来的,引出能源话题,进而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况,介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认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认识能源。
1、通过列出家中使用能量的清单,让学生感受到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能源影响我们的生存和生活;2、介绍能源的基本情况,指出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两类,并举例说明,从而概况性地揭示出能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发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第二部分,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危机,体验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
教材通过一段阅读资料、柱状对比图、饼分图指出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枯竭的危机,使学生在看到这些资料、数据后,意识到不可再生性能源的现状,为下一课的节约能源教学活动打下伏笔。
为了让学生了解使用可再生性能源的意义,教材还分别安排了制作太阳能灶、小水轮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可再生性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促进学生重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并为下一课开发新能源的学习做好铺垫。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05b1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9.png)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常见能源的特点。
理解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效率问题。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和常见能源的利用方式。
能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能源利用中的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
分析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能源利用的原理,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能源的利用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场景图片,如电灯照明、汽车行驶、工厂生产等,提问学生这些活动所依赖的能源是什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能源的分类(10 分钟)讲解能源的分类方法,如按照来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照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分别列举常见的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和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例子,让学生对能源的分类有清晰的认识。
3、常见能源的利用(15 分钟)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例,讲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烧利用过程,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和效率问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5891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e.png)
4.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和材料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能源、材料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认识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的概念、种类和特性,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转化过程。
2.常见能源的利用和影响,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化石能源等,以及它们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特别是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发展趋势。
1.能源种类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特别是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措施。
2.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特别是新型材料的研究动态及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能源与材料科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结合科技创新和社会热点,引入能源和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小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4.能源转换和材料加工过程中遵循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原理。
5.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能源和材料的相关现象。
九年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7f6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b.png)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能源问题中的责任与使命。
5.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现状的认识,树立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知识:讲解能源的定义、种类、分布特点等,结合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各种能源的开发现状、利用效率及环境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新能源的开发:介绍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的优缺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掌握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技术,分析其优缺点。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能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能源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能源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6f94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能源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能源和能源的种类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教学内容1.什么是能源让学生通过图示、实例等方式理解能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2.能源的种类分析和介绍不同种类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3.能源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能源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方式和意义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与解读:通过图片展示能源的使用场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能源小组讨论: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能源的重要性、优缺点和相关问题互动问答: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步骤1.导入:用一张图片展示不同的能源使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概念解释: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能源,让学生思考,并提供简单的定义3.能源种类介绍: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解释介绍不同种类的能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应用领域和特点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能源的优缺点和使用注意事项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强调能源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6.课堂作业:设计简单的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具体行动计划教学评估课堂互动观察: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扩展活动观察能源使用:让学生观察家庭或学校的能源使用情况,并进行反思和讨论能源科普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能源科普展示,深化他们对不同能源的了解参考书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以上为《能源问题》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帮助他们理解能源的种类、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通过图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观察和作业评估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另外,扩展活动和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能源问题的理解。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286e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7.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能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知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能源分类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能源消耗与环境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观念。
(2)探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利用场景,如电灯照明、汽车行驶、工厂生产等,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能源的分类(1)介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
(2)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3、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1)展示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图片和数据,如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导致的大气污染、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能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
《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九年级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51c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0.png)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能源》教学设计
么?
三、能源的类型
提问:1、我们通过回顾人类使用能源的历程,认识了很多能源,生活中我们熟悉的能源还有哪些?
2、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3、小组讨论:把列举出来的能源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且说出分类的依据。
四、常见能源的利用
1、电能的利用
讲解:电能可以做什么?
2、化石能源的利用
讲解:化石能源可以做什么?
五、21世纪的能源趋势
合作探究:从这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或引起你哪些思考?思考,列举
合作学习
学生说出自
己的想法,或
者提出问题
加深对能源
的认识
培养学生合
作精神
开拓学生视
野,培养学生
利用旧知识
解决新问题
的能力。
质疑思变提出问题: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人
类消耗的水平又急剧上升,请问煤、石油、
天然气还能供我们使用多久?为了应对由
此产生的能源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意识到能源
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
节约能源教
育
拓展迁移
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和生态的破坏,怎样解决能源的利用与环
境保护的问题?
对课堂知识
进行延伸拓
展
留给学生更
多的思考空
间,增强学生
学习物理的
兴趣
板书设计一、能源的概念
二、能源的分类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3、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10c2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1.png)
-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能源分类、能源转换与效率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能源转换问题。
-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提问、学生分享等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
-针对能源转换与效率问题,选取一个实际案例,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4.研究性学习:
-分组研究我国能源政策,了解政策对能源结构、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撰写研究报告。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分析我国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家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能源分类、能源转换与效率等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各种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应用和贡献。
2.使学生理解能源转换和能源效率的概念,掌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能源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具备初步的能源科学素养。
-以家庭为单位,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出节能措施。
2.实践活动:
-调查身边的新能源设施,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一份节能宣传海报,通过图片和文字,向他人传递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第二十二章 第1节 能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十二章 第1节 能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55042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7.png)
《能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基本观点,了解能源的分类,掌握常见能源的特点及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能源的重要性,树立勤俭能源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基本观点和常见能源的特点及分类。
2. 教学难点:能源的分类及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能源相关图片等。
2. 准备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制作PPT,设计教室讨论话题。
3. 安排教学时间:本节课预计45分钟。
4. 安排学生预习: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实情关内容,了解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提问:大家每天都在应用能源,谁能告诉我一天应用多少能源?一年应用多少能源?应用这么多能源的方法有哪些?2. 请同砚们举例说出几种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的能源,例如:电力、天然气、水、太阳能等。
(二)介绍能源分类1. 按产生的方式分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 按能否更生分类:可更生能源和不可更生能源。
(三)重点介绍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1. 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千百年埋在地下的植物或动物尸体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这种变化可简单理解为储存在地下的“绿色能量”(主要是化学能)。
如果让这部分能量突然开释出来,必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例如地震和海啸就是突然开释的巨大能量。
这就是化石燃料给我们带来的“害处”。
但是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是摩登文明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基础。
2. 我们怎样合理利用化石燃料?A. 提高燃料利用率勤俭化石燃料B. 减少化石燃料的应用C. 开发新能源D.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讨论后请同砚们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
(四)介绍可更生能源可更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更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风险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的教学设计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
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
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
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
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
火电厂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成电能;水电站把水流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
能,……电能是由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所以叫做二次能源。
板书:〈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
(3)世界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
教师:现在我们大量使用二次能源——电能,但实际消耗的还是转化成电能的一次能源——目前我国主要还是消耗化石燃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生活也渐趋现代化,使能量消耗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各种能源的消耗量都折合成燃烧值为×107焦/千克的标准煤计算,在1950年是26亿吨,1987年就是110多亿吨,估计到XX年要超过200亿吨。
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1953年全国能源消耗仅为亿吨标准煤,到1992年已达到亿吨标准煤,增加了近20倍,预计到XX年将增加到14~17亿吨标准煤,几乎接近20世纪初全世界1年能源消耗的总量。
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会不会引起“能源危机”呢?人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煤和石油越采越少,人类可能要出现能源危机。
学生:人们可以寻找新的能源。
(4)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①从古到今,人类使用的能源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
教师:同学们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古代生长的动、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那么这些动、植物又是怎么能生长壮大的呢?植物生长靠太阳把各种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变成植物生长的养料,动物生长靠吃植物或者其他的小动物,所以化石燃料从根本上来说,于太阳能。
那么水能和风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太阳照到地球上,使空气变热上升,冷空气就下降形成风。
学生:太阳照到江、河、湖、海的水面上,使水蒸发,蒸发的气上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使变成雨雪降下来,降到高山上的雨和雪融化成的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能。
②新能源的利用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都于太阳光的辐射,即太阳能。
课本上的图14—2就画出了太阳能的转化情况。
太阳每秒钟要向周围空间辐射×1026焦的能量,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只有×1017焦,但仍有大量的太阳能还没有被利用。
近年来发明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还刚刚开始。
这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此外自然界还存在大量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我国和有的国家已试验用潮汐能和地热能来发电,由于有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使造价过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采用。
另外本世纪初还发现了原子核能,原子能已经做为
核潜艇、航空和破冰船的核动力,也广泛地用于核电站。
板书:〈我们把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人类早就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把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5)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教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我国虽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油田也在不断被发现,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耗巨大,节约常规能源的消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学们努力吧,为将来给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而努力学习吧。
3.总结
4.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能源?②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③哪些是常规能源?④哪些是新能源?
(2)把课本上图14—2所示的太阳能的转化情况用你自己的语言正确简练地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