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污处理(终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畜禽场建设与管理大全之
第七章粪污处理
第一节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性
传统的畜禽饲养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粪污产生数量少,可以及时使用,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约化畜禽场、养殖小区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已经有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而事实上很多畜禽场建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及城乡结合部,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排放量大,周围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再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减少了粪污的使用,导致了农牧分离、种养脱节,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由可以很好利用的资源变为污染源,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倍(1999年统计数据),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粪便和污水。畜禽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粪便如果露天堆放,晴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雨天粪水漫流成河,使人无法下足,传播疾病,可引发“畜产公害”,其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不经发酵直接施田有潜在危害,且受季节性、运输距离等影响。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它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质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失去使用价值。畜禽粪便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极难治理恢复,将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影响禽畜饮用水,最终影响人类健康,不仅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也威胁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如2001年,鸡粪被市政府列为石家庄的七大污染源之一。这种污染的恶性循环会给禽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果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将相当严重,作为“菜篮子工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简单地进行“关、停、并、转”一刀切是不现实的,综合治理尚需一个过程。
对于畜牧业产生的污染,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大型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称之为“畜产公害”,并通过立法限制大型畜牧场的建设,规定在城镇附近,猪场规模不能超过50头,而且必须有治理排污的措施。荷兰畜牧业高度发达,而国土面积狭小,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从1984年起,不再允许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全国只有4个大型农场,整个畜牧业分散在万个家庭农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在农场自身消化。为了解决过剩粪肥的处理,政府制定了粪肥运输补贴计划和加工出口计划,政府补贴建立粪肥加工厂。很多国家规定了单位面积的畜禽饲养密度。此外,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建设畜牧养殖场,把环境污染转嫁到一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减少其国内的污染。
我国政府在“2010年远景规划”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都将发展生态农业,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我国集约化养殖起步晚,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染刻不容缓。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9号令),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要求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应以“资源化利用、容量化控制、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生态化发展、低廉化治理”为原则,以管促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将畜禽养殖产生的废物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实现种养结合、互为促进的良性生态农业生产链,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新建的养殖场要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要做到环保工程应与养殖场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凡没有粪便利用措施和污水治理设施的一律不准开工。使我国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有了标准和依据。
第二节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治理不同于工业“三废”及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有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简单照抄工业污染治理及活污染治理只能是事半功倍。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畜禽粪便资源化的环境容量为基准,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达到“治本治表,表本兼治”的目的,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将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实现种养结合、互为促进的良性生态农业生产链,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
基本原则:
(1)资源化利用原则
对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找出出路也就是综合利用是污染治理的关键。“世界上真正的废弃物是没有的,而我们现实中所指的废弃物实质上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搞废物利用,实际上是把放错位置的资源重新利用好”。畜禽粪便同工业污染源产生的废弃物不同,其含有农作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处理得当可转化为宝贵的资源。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与农、果、菜、鱼结合加以综合利用,堆肥后的活性有机肥还田或出售;生物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绿地的灌溉或养鱼,亦可将污水净化、消毒后用于冲洗畜禽舍等,节约畜禽场用水量。不仅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利用了资源,可以减轻一部分治理成本,取得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2)总量化控制原则
因为农田消纳粪便和污水季节性强,而且受运输距离的影响,因此要考虑土壤的承载力,控制畜禽养殖数量,以土地数量确定养殖规模,不能片面追求集约化和“基地化”,否则畜禽粪便在一定区域内会因过剩造成污染。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也是体现总量化控制原则,如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北京市肉鸡养殖业由平原向山区转移,奶牛养殖业由近郊向远郊和外省市转移,上海市养殖业向江苏等地转移,而且根据当地的耕地面积确定饲养规模。
(3)减量化生产原则
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应该改变过去的末端治理模式,从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水冲式清粪工艺、水泡粪清粪工艺耗水量大,并且排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增加了处理难度。减量化的主要措施是采用粪便和尿、水分离的“干清粪”工艺,并及时清运和冲洗,尽可能缩短粪便在畜禽舍中停留时间;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保存粪的肥效,减少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鉴于我国劳动力多,水资源缺乏的现实,新建和部分现有的集约化畜禽场,改用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是从污染源头抓起,是减少污染程度的有力措施。据有关调查,一些猪场采用此措施后,一条万头规模的猪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