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课堂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课件PPT

建立等量关系
等号用于表示两个量相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 等价关系。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学习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号,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 数学素养。
课件目标与期望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 基本概念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进行比较和计算。
鼓励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自信心。
06
拓展延伸:不等式概念引入
不等式定义及性质介绍
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 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性质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可加性、可乘性 等基本性质。
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举例
1 2 3
商品打折
购买商品时,不同数量的商品可能享受不同的折 扣,通过不等式可以计算出最优惠的购买方案。
要求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感谢观看
THANKS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 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 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 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实际应用 ,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02
大于号基本概念及用法
大于号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于号是数学中用来表示两个数 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通常用">" 表示。
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开口朝左,尖角朝右,等号用两条平行线表示。
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 行自我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Understanding greater than sign, less than sign
and equal sig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9或者94 4”、“□ □9 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 读作:10等于10
等号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范本三篇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范本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知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比较大的符号,如“>”、“<”,但对于这些符号的数学意义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数学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运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用于游戏和操作。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猴子和 crocodile 赛跑”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较大小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用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如“3 > 2”表示“3大于2”。
2024年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

2024年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比较大小》,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三种符号的含义,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灵活运用三种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如苹果、香蕉、橘子等)进行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确如何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进行比较?6. 课堂拓展(5分钟)出示一道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2. 符号的使用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5和7;3和3;9和6。
(2)小明的身高是1.4米,小华的身高是1.5米,小红的身高是1.4米。
请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表示他们之间身高的大小关系。
2. 答案:(1)5<7;3=3;9>6。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人教版 (共30张PPT)

少1
4<5
大口在前大于号, 尖尖在前小于号。 大口对大数, 尖尖对小数。
=
2= 2
>
3> 1
< 1<3
大于号
小于号
1
5比3多 3比5少
5>3 3<5
2 在 里填上“>”,“<”或“=”
563 => 46
请小朋友们填上大于号和小于号
4 >3 2 <5 5> 4 3< 5 4> 2
3 在 里填数
5 <7
7 >5
4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5< 6
5> 4
你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吗?
·
·
·
·
·
·
·
·
·
·
5=5
• 在△下面画○,○比△多,○最少画( 3)
个。
•△△ •○○○
课外实践:
想一想、问一问你的叔叔家、姑姑家、姥 姥家、邻居家各有几口人。然后分别和你自己 家的人数比一比,看谁家的人数多。
结 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比赛怎么还不开始呀?
5和5同样多
4 =4
等号
• 4=4读作:4等于4
5 5 5=5
• 5=5读作:5等于5
5 >3
大于号
3<5
小于号
•5>3读作:5大于3
• 3<5 读作:3小于5
4 3 4 >3
3 5 3<5
你会读一读吗?
5=5 4>3 3<5
摆一摆,填一填。
多2
4>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学生在掌握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之后,进一步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知识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他们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材内容丰富,有大量的图片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数数、识数、基本的运算能力,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往往还依赖于数数的方法,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进行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小奖品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如:“有两只小猴,它们捡到了一些桃子,它们想知道谁捡的桃子多,谁捡的桃子少。
”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含义。
同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举例,让学生明白比较符号的使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及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符号“=”“>”和“<”的认识,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小学生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两数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
(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比较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比身高、比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品或人的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及用法。
2.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5和3 10和10 7和9(2)在生活中,找到两个可以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比较的物品,并说明比较方法。
2. 答案:(1)5>3 10=10 7<9(2)示例:比较两个苹果的重量,一个苹果重150克,另一个苹果重200克。
150克<200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五、总结
1、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了动物乐园,通过数动物,你们学会了什
么?
板书:> < =
2、动物园的小动物可爱吗?我们应怎样对待小动物?
六、指导书写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学小结:
学生对大于、小于号的认识有些区分不清,教师教给学生掌握的方法后,掌握的情况较好。
(设计意图)动物园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地方。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
1、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动物乐园有哪些动物?
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
2、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3、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动物?
4、看着黑板上的图片,小组讨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比
多少)
5、在学生充分汇报的基础上学习等式、不等式,认识等号、大于号、
5 ○ 8 10○ 1
② 找朋友,填数字
请拿有 2> _____ , 6 >_____ ,6 = _____,_____ = 8 ,_____<9的五位同
学上前面来,分别举起手中的卡片,并请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有数字卡片的同学,凡符合要求都上前面来,并读一读自己需要连接的数字。(设计意图)检查学生会不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小于号,会读算式。
6、学生在汇报的时候会说出很多种比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指出。
①如果小熊和小鹿比怎么样?
用算式怎样表示?
4 = 4 读作 4 等于 4
为什么用等号连接4 和 4?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开动脑筋,发散学生思维。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②如果小兔和小猴比怎么样?用算式怎样表示?
教具 点卡,大于、小于号、等于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同样多,多,少。
3.其实在数学王国里面,除了数字,还有些神奇的符号,表示同样多,多,少,你想认识他们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 = <》。
板书出示课题。
2、情境教学习新知
1.今天可爱的熊猫贝贝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听说他还要请客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呢一定要仔细观察呦!
课 题
认 识 > = <
课 型
数 学 新 授 课
授 课 人
教材分析
本课在上节课学习的“同样多”“多”“少”基础上学习>、=、<等数学符号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学可从小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另外,利用动画故事开展情境教学,轻松游戏,快乐学习贯穿课堂。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
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等数学符号。
学会运用>、<或=比较1--9的大小。
通过开展创新多样性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等数学符号。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或=比较1--9的大小。
教 学 过 程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意 图
六、谈收获
老师问你,你这节课的收获多吗,谁来说一说,大胆一些!没错,这节课我们认识这三个数学符号,并学会了使用他们,同时也收获了探索新知识的快乐和分享的快乐!
总结比赛结果,表扬鼓励!
七、活动作业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和爸爸妈妈做比大小的游戏。
结束语
我们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但是探索数学知识是没有终点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 (2)ppt课件

三个小天使来到了数学王国。 “=”天使笑 着对0-9十个兄弟说:“我们是天使派到你们王国 的法官,帮助你们治理好你们的国家,我是 “等于号”,在我两边的数字总是相等。这两 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他们开口朝谁, 谁就大,尖尖朝谁,谁就小。
“想想做做”第二题和第三 题
8
0-9十个兄弟一听他们是数学天使派来的法官, 都乖乖得跟从三个天使的命令找到了自己的位 置,从此也不吵闹,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数 学 小 故 事, 你 知 道 吗?
1
2
4 =4等号35 >3大于号
3<5
小于号
4
想想做做
聪明的你,会做吗?
5
摆一摆,填一填
6
比多
4>2
比少
4< 5
7
课后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5 认识“>”、“<”和“=”(2)

“=”
学歌曲
大于号,小于号, 课两后作个业兄:弟来报到。 1、大《同于步练号习》,第7页嘴第三巴题。朝着左边笑,
小于号,嘴巴朝着右边笑,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森林运动会开始了!
好多动植物都来参加啦, 真热闹啊!
摸大树 4 > 33
>
大于号
4 >3
读作:4 大于 3
捉迷藏 2<3
<
小于号
2<3
读作:2 小于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抢松果
3= 3
=
等于号
3 =3
读作:3 等于3
小朋友们,看看你 们能不能把气球放 飞?
3=3 4 > 1 5 < 8 7 > 6 9>2
你们的表现太棒了!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错了。重新再来,别人不原谅你,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千万不要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 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是鱼儿游出来的。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五节内容,主要涉及到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认知。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让学生理解这三个符号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三个符号进行物体数量的比较,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较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在课堂上出示了5个苹果,然后问学生们:“请问,我有几个苹果?”学生们齐声回答:“你有5个苹果。
”我接着问:“那么,如果有6个苹果,我会说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你会说你有6个苹果。
”我点点头,然后拿出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告诉学生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
”2. 例题讲解:我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3 < 4”。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它的意思是3比4小。
”然后我又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5 > 2”。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它的意思是5比2大。
”我又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2 = 2”。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等于号,它的意思是2和2相等。
”3.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们拿出练习本,然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练习题,如“7 > 5”、“8 < 9”等,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在旁边附上了它们的含义。
5. 作业设计:我让学生们回家后,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写一些比较题目,并让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