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2

第5章 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2
第5章 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2

3.社会文化风险。

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时,人们多运用“文化冲突”这一概念,文化风险就是指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马克?赫斯切(Mark Hirschey)认为文化风险产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资战略的公司(但这一风险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在一国市场经营的企业),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国外市场上受欢迎。赫斯切举例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餐麦片就不怎么受欢迎,利润也不高。

从文化风险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1)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跨国经营使企业面临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构成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一个公司内部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大量增加。由于文化不同,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了公司工作的有效运行。文化因素是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具备识别和处理文化风险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并购活动导致企业文化双方的直接碰撞和交流。在并购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财务和法律方面,很少关注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而许多并购案例证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购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尤其对于跨国并购而言,面临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风险。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保证其成员的行为能够确定地指向组织目标的某种思想体系,如果一个组织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组织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成员来说,识别组织的目标都将是困难的;同样,在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时,判断应当针对不同情境做出何种行为也会是困难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价值观直至其行动惯例都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估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及风险,探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并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3)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组织文化的变革,组织员工队伍的多元化背景会导致个人层面的文化风险。越来越多的组织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招募员工,广泛开展跨国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从而使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在组织内部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没有并购和跨国经营,企业也会面临组织与地区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问题以及组织文化的更新问题。所以,由于员工队伍多元化、组织文化变革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虽然不如并购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显著,但由于其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4.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企业角度研究技术风险适宜使用狭义的概念。狭义的技术风险就是技术在创新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复杂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技术创新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包括“纯技术风险及其他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如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技术系统内部的复杂性、技术难度过高、产品寿命的不可预测性、替代性技术的缺乏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技术创新夭折;此外,如果技术创新目标出现较大起伏,企业现有科研水平一旦不能满足新技术目标的需求,那么技术创新就有面临失败的风险,这些风险均属于狭义范畴的技术风险。

从技术活动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考察,技术可以划分为技术设计风险、技术研发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

技术设计风险是指技术在设计阶段,由于技术构思或设想的不全面性致使技术及技术系统存

在先天“缺陷”或创新不足而引发的各种风险。如氟利昂技术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着“缺陷”,其产生的氯原子会不断分解大气中的臭氧分子而破坏臭氧层,只是当初设计者并没有考虑到,随着该技术在家用电器、日用化工产品、泡沫塑料及消防器材等领域的广泛使用,终于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又如,我国采用模仿创新途径开发的一些技术不能适用中国国情,在设计思路上就存在创新不足引发的风险。

技术研发风险是指在技术研究或开发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技术研发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技术研发人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都可能导致技术的研发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例如,外部环境不具备一个协调规范的产权制度、市场结构、投资管理、政策组成的社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一个由社会流动资本、专业技术人员、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筹资/退资渠道组成的高效便利的风险投资体系,或者从微观组织结构看。缺乏灵活的技术开发组织形式,缺乏创新观念和创业理念的企业家精神等,都会由于低水平管理、低效率运行等可能使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陷入困境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技术应用风险是指由于技术成果在产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或效应。例如,外部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和技术的聚集效应,缺乏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的市场环境、透明的行业政策等;或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或他人的技术模仿行为;或由于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较低,大量企业涌入致使竞争激烈;或人为的道德诚信问题等都可能使企业面临技术应用风险。

5.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其自身或影响其业务的其他地方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在近几年来逐渐赢得了广泛关注,这主要源于“绿色行动”的环保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使其更加关心人类行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自然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其自身或影响其业务的其他地方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

企业需要关注的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还应包括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间接影响,项目过程可能并不会导致自然环境破坏,但产品本身却可能造成自然环境破坏。

直接的自然环境影响通常比较明显,例如,石油泄漏或排放到河流造成的污染、烟囱产生的空气污染、垃圾处理厂的废物倾倒等产生的环境破坏;而简洁的自然环境影响就不太明显,例如,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其使用寿命,则产品的处理就会产生自然环境问题,比如核废弃物。

6.市场风险。

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市场风险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出人意料地上涨或下跌,可能是业务面临风险。排除人为因素考察,价格的变化与供求变化直接相关。例如,石油公司和农产品公司,经常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2)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从供应者角度考察产品或服务价格供需关系的变化及可能带来这一风险。由于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需关系和价格的变化,企业采购成本就会发生变化,相应的,企业生产成本、营业收入也都会发生变化。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将其提供给客户,同时企业会允许客户一定时间内付款,这一过程被称为赊欠。赊欠会产生不予支付的风险。因此,主要客户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为对方在赊款到期时不予支付的风险。而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提供,如果供应商不能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提供这些生产要素,就产生了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4)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①税收风险指由于税收政策变化使企业税后利润发生变化产生的风险。

②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提高或降低而产生预期之外损失的风险。

③汇率风险或货币风险是由汇率变动的可能性,以及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导致的。

④股票价格风险影响企业股票或其他资产的投资者,其表现是与股票价格相联系的。例如,若企业需为员工保持足够的养老金,则暴露于股票价格风险,因其回报率取决于一系列的股票红利以及股票价格变动产生的资本利得。对该风险的敞口可能是一只股票或几只股票,也可能是一个产业或整个市场。股票价格风险也影响到企业通过出售股票和相关证券进行融资的能力。因此,股权风险与企业获取足够资本或流动资金的能力有关。

⑤潜在进入者、竞争者与替代品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中的潜在进入者进入威胁,现有企业竞争威胁、替代品的替带威胁也都是引发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在进行市场风险分析时,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一家工程承包商来说,当对一项完工时间较长的合同进行投标时,必须对利率、汇率和原材料(商品)价格做出相应的假设。除非这些价格的所有变化能完全转移到客户身上,否则承包商必须承担这些风险。

对大多数风险而言,时间范围越大,越难预测相关价值,对这些风险进行套期的可能性也越小。承接合同的目的是盈利,就算收到付款,而且做出了合理准确的成本估计,承包商仍可能会因接收付款之前所发生的不利的汇率变动而遭受亏损。则仍然会较大程度地降低预期回报率。此外,这家工程承包商还必须防范原材料供应、劳动力提供、银行贷款以及客户赊欠等环节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案例5.2】

ZT公司炒汇巨亏事件

ZT公司的掌门人R先生是位有着大手笔的商人。房地产、运输、金融、电信、基建,R先生执掌下的ZT公司所涉足的行业无所不包。连续3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R先生都始终稳稳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到2003年的8.5亿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亿美元,仅隔两年财富几乎翻了一番。

几年的飞速发展,让ZT公司放松了警惕,忘记了真实世界中的残酷。

ZT公司因经营钢铁业务一直拥有澳元外汇合约,以寻求平抑澳元波动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间,ZT公司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根据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ZT公司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终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终止协议。ZT公司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

这起外汇杠杆交易是在澳元突然走高的时候启动的,但是自2008年7月份以来,澳元开始出现持续贬值,从7月中旬到8月澳元兑美元跌幅高达10.8%。

澳元大跌,对冲不成反而招致亏蚀。由于公司签订的有关外汇合约属累计期权,亏损可能“无底”。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ZT公司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ZT公司两名高管即时辞职。

2008年10月21日,ZT公司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6.47港元,跌幅超过55.4%,当日收报于6.52港元,跌幅达55.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ZT公司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ZT公司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ZT公司主席R先生及母公司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ZT公司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发生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出手相助。母公司向ZT公司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ZT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ZT公司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ZT公司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亿港元,董事会主席R先生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2009年4月8日,ZT公司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R先生卸任ZT公司主席,母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C先生接任。

7.产业风险。

产业风险。产业风险是指在特定产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这一风险与企业选择在哪个产业中经营直接相关。在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产业风险时,以下几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

(1)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产业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最后的衰退期。处于不同时期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风险。从本书第二章图2-2可以看到,波特认为,在导入期,产业风险非常高;在成长期因为增长可以弥补风险,所以在此阶段可以冒险;在成熟期,企业面临周期性品牌出现的风险;在衰退期企业经营主要的悬念是什么时间产品将完全退出市场。

(2)产业波动性。波动性是与变化相关的一个指标。波动性产业是指迅速变化,充满上下起伏的产业。波动性产业会涉及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计划和决策变得更难。波动性产业一般包括电子业、软件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3)产业集中程度。在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在位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受政府保护的垄断产业中,某些国家公用事业公司或国家政府所管理的公司面临很小的竞争压力和风险,而在这样的产业中,新进入者就面临着很高的进入障碍和风险。在产业集中度低的产业中,产业内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着共同的产业风险。而随着大多数国家对垄断产业的改革、国家企业私有化、关税壁垒降低等政策的实施,原本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被推翻,这些企业就不得不面对新的产业风险。

8.信用风险。

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将其提供给客户,同时企业会允许客户一定时间内付款,这一过程被称为赊欠。赊欠会产生不予支付的风险。因而,主要客户信用风险体现为对方在账款到期时不予支付的风险。而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提供,如果供应商不能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提供这些生产要素,就产生了供应商的信用风险。确定允许赊欠的对象以及允许赊欠的金额是公司经理应当考虑的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且这一决策通常决定着企业的存亡。这一决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多数企业在每一项达成的交易中或产品销售中只能取得适度毛利。即使最终应收账款会被支付,但延迟支付期间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或收回应收账款所需的成本会极大地降低交易的利润。对小规模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小规模企业经常面临延期支付,而且其几乎无法补偿这些额外费用。

【典型例题】

单项选择题:

1. 政治风险常常分为两大类()。

A.宏观政治风险、微观政治风险

B.外汇管制风险、进口配额风险

C.政治法律风险、商品价格风险

D.社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

【答案】A

【解析】政治风险常常分为两大类:宏观政治风险、微观政治风险。选项A正确。

2.从技术活动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考察,技术可以划分为()、技术研发风险和技

A.外汇管制风险

B.技术设计风险

C.应用风险

D.社会文化风险

【答案】B

【解析】从技术活动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考察,技术可以划分为技术设计风险、技术研发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B符合题意。

多项选择题:

1.产业风险是指在特定产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这一风险与企业选择在哪个产业中经营直接相关。在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产业风险时,以下几个因素中非常关键是( )。

A.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B.产业波动性

C.产业集中程度

D.产业容易衰退

【答案】ABC

【解析】(1)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产业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最后的衰退期。处于不同时期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风险。在导入期,产业风险非常高;在成长期因为增长可以弥补风险,所以在此阶段可以冒险;在成熟期,企业面临周期性品牌出现的风险;在衰退期企业经营主要的悬念是什么时间产品将完全退出市场。

(2)产业波动性。波动性是与变化相关的一个指标。波动性产业会涉及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计划和决策变得更难。波动性产业一般包括电子业、软件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3)产业集中程度。

2.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法律环境因素,包括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公正等

B.市场主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在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法律因素等

C.交易相对方的失信、违约或欺诈等

D.市场客体的法律意识淡薄

【答案】ABC

【解析】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法律环境因素,包括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公正等;

二是市场主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在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法律因素等;

三是交易相对方的失信、违约或欺诈等。ABC符合题意。

3.从文化风险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B.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C.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D.地域差异引发的文化风险

【答案】ABC

【解析】从文化风险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二)内部风险

战略风险概念最早是由决策理论来进行界定的,即战略性决策所带来的风险(Quinn,1980)但是目前对战略风险概念的界定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得到统一。根据对现有战略风险概念相关文献研究,结合风险的内涵,将战略风险定义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影响”。这一定义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从战略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来看,有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两种结果。整体性损失包括经济利益损失和非经济利益损失,非经济利益损失如竞争优势减弱、综合排名降低、战略实施能力削弱等。如果将战略目标分财务类目标和非财务类目标,实际上整体性损失等同为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并且能够比较具体地反映战略风险的影响结果。

(2)从战略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战略风险产生于外部环境和战略管理行为和战略成功必要条件。外部环境如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也可指未预料的外部事件。战略管理行为指战略性决策行为、战略管理活动中的战略行为或一系列未预料的内部事件。战略成功必要条件指企业资源、能力等。这些都是引起战略风险的可能原因。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从企业制定与事实发展战略角度阐明企业战略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详见第六章第四节):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过程、基础设施和技术或对运作有影响的类似因素(包括欺诈活动)的失误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许多已经识别出的风险是操作方面的。操作风险可组合成以下几种风险:(1)员工。员工风险包括员工的雇用、培训和解雇所涉及的风险。主要的问题是要确保有足够的员工,他们有恰当的能力并且愿意执行企业所要求的任务。员工包括确定公司战略方向、控制资源分配的高级管理层和其他各运营部门的中低层员工。

(2)技术。企业是否存在和实施支持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系统?是否定期为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是否找出系统运行不佳的情况?系统不佳是否导致企业发生亏损?以及企业是如何确保系统是最新和能够应对经营风险的?

(3)舞弊。企业是否拥有保护自身不受舞弊影响的方法。

(4)外部依赖。企业越来越依赖基础设施、电话、交通系统和能源供应商。如果这些供应商出现问题,企业如何保护各部门运作不会受到影响?

(5)过程/程序。企业未能制定程序操作要求,可能会导致员工在运营操作时采取不正确的行动。

(6)外包。外包通常被看做是减少成本和将企业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的方法。但是,很多企业越来越担心将公司的关键业务过程外包可能会导致失控。

【案例5.3】

美国TK公司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TK公司创始于1960年,1973年,TK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TK公司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1999年起的三年时间里,TK公司兼并了数百家公司,并购价格将近300亿美元。对于这些收购兼并,TK公司采用购买法予以反映。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定,采用购买法时,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才可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同样,被兼并企业

在购买日前发生的损失,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合并范围。

基于这一规定,TK公司开始玩起了一个个“财务游戏”。被TK公司兼并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兼并公司合并前的盈利状况往往出现异常的大幅下降,而在合并后盈利状况迅速好转。其实,这些被兼并公司合并完成前后盈利异常波动主要是各种“准备”科目的贡献:合并前对各类费用和减值准备过度计提,合并后逐步释放出各类准备。这样的弄虚作假行为被TK公司的高管人员美其名曰“财务工程”。

以TK公司并购A公司为例,TK公司于1998年年底开始对A公司进行收购,收购于1999年年初完成。A公司1998年的第四季度息税前利润为8500万美元,可是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合并完成的前一季度),却突然下降为-1200万美元,而到了1999年第二季度(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个季度),又迅速增至24500万美元。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就在于1999年第一季度计提了巨额的存货减值准备,提前“释放”了本应属于1999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成本。舞弊事件曝光后,TK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被逮捕,将面临多年的牢狱之灾。另外,TK公司撤换了60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此外,TK公司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

企业管理风险与对策探讨

企业管理风险与对策探讨 一、引言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不仅仅来自于国内政策变化或国际环境变化形成的宏观环境的影响,还有来自于企业内部自身的微观环境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遵循了短板理论中你的短板就成了竞争对手打击的对象,从而造成自身竞争力的下降,所以现代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对企业的全方位的管理,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而提出几点完善的对策,这对于促进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风险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在因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而形成的股份制或者承包制,也有的中小企业是有私人或者集体组成,但是依然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从而在管理模式

上有很多不能够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地方。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管理高度不够,除此之外,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形成根源从内在的角度上来说还有下面几点。第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还相对欠缺,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在很多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问题,这些实际上都是对企业的管理造成巨大的风险。第二不少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的执行和遵守相关的企业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人情关系,这就导致管理上的不公平,而不公平往往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并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和员工在发展上的统一性,这也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上缺少主动性,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事情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用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换一层意思就是懒惰思想,因为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如果不能够主动求变,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难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徇私舞弊的问题,甚至出现收受贿络的问题,比如收取供应商的贿赂,对来料质量的

企业风险分类示例

羁企业风险分类示例 蕿二企业风险的分类 螀企业风险一般有四种分类标准。 蒆1.以对企业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为标准 蚅针对集团制定的目标,可以根据对不同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因素,将集团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一般情况下对企业风险进行风险发生原因分析及风险管理策略制定时,参照此分类方法进行。 莀战略风险: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信息和生存能力或企业效益的不确定因素因素。 薇财务风险:公司财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收益下降的风险。 薄市场风险: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 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 肄运营风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 肀法律风险: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各种主题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薈2.以风险的来源为标准 羇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企业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如图1所示一般在进行风险初始信息收集及风险识别时,采取此分类方法。 蒄

袁图1 企业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列示 頊治黃至战珞7 法律法规 细织结梅企业文优 公司治理财务报告现金離 财务铁務产祝営理信用営理集回监首 费金営蚀融费投费莒皀按露市场研兗 法槿事爵B? 业努榛式环保— 无形资严S程企业■- 人力贾;霜理到率詞通窘户黄垂 业务整舍税勢 \ 、_丿+ / 嘉关删合同赍本运吾人员韓如性 公共艾至宓业戢師合用 Sib fli"理信皐安全 产品析搐固皋資产申| 竞争对手 薁

【实用文档】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

第六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二、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 (二)内部风险 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及损失。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从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角度阐明企业战略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提示】战略风险是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生存能力或企业效益的因素。战略风险因素也就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资源、核心竞争力、企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商誉风险。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曾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照相机生产企业。近年来,面对各类新型照相设备的兴起,该公司业务转型迟缓,目前出现巨额亏损,频临破产。甲公司遭遇的风险属于()。(2018年) A.财务风险 B.技术风险 C.产业风险 D.战略风险 【答案】D 【解析】战略风险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及损失。“近年来,面对各类新型照相设备的兴起,该公司业务转型迟缓,目前出现巨额亏损,频临破产”表明该公司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整体性损失,选项D正确。 【名师点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战略风险的内涵。 【例题·单选题】思达集团原是一家房地产企业。2016年,思达集团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开始大举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酒店和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业务。最近,思达集团由于收购规模过大,资金出现短缺。同时银行收紧了银根,不再向思达集团发放贷款。因此,思达集团被迫中止了收购活动,并为弥补资金漏洞出售了一些已购的业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思达集团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是()。(2017年) A.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 B.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 C.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 D.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答案】B 【解析】“由于收购规模过大,资金出现短缺。同时银行收紧了银根,不再向思达集团发放贷款。因此,思达集团被迫中止了收购活动,并为弥补资金漏洞出售了一些已购的业务”,这表明思达集团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选项B正确。 【名师点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2.运营风险 (1)定义: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

2021年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市场日益国际化和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经营风险日渐增多。如何正确识别、评估风险因素?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的预防、控制和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对威胁到企业资产和盈利能力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选择最经济的办法加以控制,从而一方面把不固定的风险变为固定的风险费用支出,以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另一方面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破坏,同时也可以凭借良好的风险管理而争取到更低的概率,缩减风险费用开支。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和依靠经验积累,方法上简单操作,缺少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抵御风险能力弱。 1.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存在着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全员、全方位参与不够等问题,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临时性或剪断性的,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2.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完善。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风险管理职能分散,在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 3.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有差距。对风险管理的制度设计有缺陷,制定的一些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影响了制度整体效应的发挥。对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问责制、考核制及其相应的奖惩制度,不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内部人员的行为,弱化和模糊责任,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金融风险的种类及防范

金融风险的种类及防范 一、金融风险危及金融与经济安全所谓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形势、政策、法律、市场、决策、操作、管理等诸因素的变化或缺陷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有朝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一是未加防范或防范不利使损失成为事实;二是由于采取了防范措施且措施得当,使损失没有发生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第一种可能,争取实现第二种可能。 金融风险的直接危害,不仅破坏金融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削弱和抵毁金融业本身存在的抵抗各种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危及金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金融风险发展到金融危机或金融风暴。金融风暴可以不放一枪一炮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挤到崩溃的边缘,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历史的和现实的、地区的和国家的以及国际社会的金融危机都说明了这一点。而在理论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现代经济亦称金融经济,这是千真万确的。 二、从经营金融者看金融风险 要保障金融安全,首先需要了解在金融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对于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关注点。 对于经营金融者来说,金融风险是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丧失所预期的利益的可能

性。所谓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或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所谓信用风险,亦称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使债权人受到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债务人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这种原因又有三种状况:其一、债务人有能力归还债务本息,但故意逃避责任,不予归还;其二、债务人虽然暂时没有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却不去努力,长期拖欠,缺乏承担还债义务的责任感;其三、采取种种非法的欺诈手段骗取贷款,即金融诈骗行为。 2.金融机构内部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内部的一些掌管放贷权力的人员,甚至高级管理人员,以权谋私,非法放贷,收受贿赂,挪用公款,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致使放出的贷款无法回收或不能按期回收,造成金融机构的重大损失。 3.金融机构内部人员与外部的坏人内外勾结作案。为了提高作案的隐蔽性和成功率,金融机构内部的蛀虫往往与外部的坏人勾结作案。目前,这种内外勾结作案的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巧妙,已成为危害金融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应当成为今后法律打击和防范的重点。 由于上述原因和情况,造成国家金融资产的大量流失,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如果这些不良资产多到一定的程度,即超过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时,金融机构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三、从政治、法律界人士和国家看金融风险从政治和法律以及国家的角度来看,金融风险是指可能影响金融业务正常进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它不完全以经营者的盈亏为标准。从这一角度出发,金融风险有以下两

创业风险类型

创业风险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创业风险可以做出若干种分类:按风险来源的主客观性,可以把创业风险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按创业过程,可以把风险分为机会的识别和评估风险、准备和计划风险、获取经营资源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按据以经营的技术和市场的关系,可以把风险分为改良型风险、杠杆型风险、跨越型风险和激进型风险;按风险对投资资金的影响,可以把风险分为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按风险的内容分,可以把风险分为资金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环境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本书主要根据内容作为分类依据,介绍新创企业最常见的创业风险。 资金风险:资金风险就是新创企业资金不能适时供应(即通常说的资金链断裂)而导致新创企业倒闭的风险。 和很多学者顺序不同,本书将资金风险列在新创企业所有风险的第一位。因为对于新创企业而言,资金缺乏是一种常态和必然;所有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会面临一段亏损期,如果新创企业资金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倒闭是不可避免的。国内由于历史原因,民营企业融资本来就困难;新创企业由于自身弱小通常没有可抵押的资产再加上创业团队个人信用通常也不足,融资更是困难。所以本书将资金风险列为新创企业面临的第一风险。 即便是对于中型或大型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及时的资金支持,一个好的技术或者项目市场时机白白丧失也是非常常见的案例。1997年,史玉柱领导的巨人集团在年销售额数亿的情况下仅仅因为约1000万元资金缺口就轰然倒闭,是资金风险的经典案例。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就是新创企业因技术因素而导致新创企业失败的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和以前的创业不同,很多新创企业是由于研发了某种新技术而导致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成功的;但注重新技术的创新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技术风险。大致而言,技术风险又分为技术是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和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等若干细分的技术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细分风险都可能导致新创企业经营失败。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就是新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管理因素而导致新创企业失败的风险。 范范地说管理风险范围实在太大,因为新创企业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类到管理不足或失误上去;所以本书谈的管理风险,通常指新创企业仅仅在经营管理本身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管理风险通常分为管理者素质风险、决策风险、组织和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团队组合风险等。

金融风险

第六章金融风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要有金融活动发生,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范、控制与化解,就可能导致大的金融危机,影响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甚至国家政权。因此,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各行各业、政府当局、国际金融组织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在经济生活中,风险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名词,因为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一般认为风险就是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和变化,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向,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或获利的机会。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根本特征。 金融风险是风险中最常见、最普遍,且影响最大的一种风险。金融风险作为风险的范畴之一,概括地讲,是指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是指经济主体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有很大的区别。从内涵来讲,金融风险的内容要比一般风险的内容丰富得多;从外延来看,金融风险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有很多。依据的分类方法不同,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按金融风险能否被分散可分为: ①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 risk)。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经济主体的投资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是无法避免的。 系统性金融风险又有周期性金融风险和结构性金融风险之分。周期性金融风险是由经济周期引起的。结构性金融风险是特殊性金融风险,通常是由经济、政治或军事事件、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引起的。 ②非系统性金融风险(unsystematic risk) 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仅影响个别经济主体的因素所导致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等等。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总风险,即:总风险=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 ⒉按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 ①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主体不愿或不能正常履约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②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③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使资产价值或利息收入减少,或者是负债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增加。 ④汇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又称外汇风险,外汇持有者或经营者因汇率变动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⑤经营风险(management risk)。经营风险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某些金融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管理出现失误而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⑥国家风险(country risk)。国家风险一般是指经济主体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由于东道国国内宏观经济活动和政治因素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与国家主权行为相关而无法被个人或企业行为所左右的并导致国际投资、信贷、经济损失的风险。 ⑦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 risk)。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指通货膨胀使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率下降或者筹资成本增加的可能性。

企业风险分类

企业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就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区分的过程。 风险分类就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首先就是不断加深对风险本质认识的需要。通过风险分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风险的本质及变化的规律性。其次,对风险进行分类,就是对企业风险实行科学管理,确定科学控制手段的必要前提。 由于对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根据本书分析所涉及的范围,企业风险分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 1按构成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 ①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洪水、风暴、地震等均属此类风险。这种风险通常就是灾难性的,多数情况就是人力无法抗拒的。 ②经济风险。由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称经济风险。这种风险就是企业经常遇到的,它既可以给企业造成获益机会,也可以使企业承受损失。 ③政治风险。这就是指由政治因素变动对企业构成的风险。它包括国际政治风云变换,也包括国内政治、政策的改变。 ④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就是积极的,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机会,但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抓住机遇,墨守陈规,也可能蒙受风险损失。 2按风险形成的原因划分: ①主观风险。指由于主观决策上的原因所构成的风险,它就是由主观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②客观风险。指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而构成的风险。客观风险不就是由企业主观因素引起的,但企业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准确地预测客观情况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力求保证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主观与客观就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站在企业立场上,所谓的客观条件,对于国家来说,很可能就是主观条件。因而,所谓客观风险的不可控性也就是相对的,企业不可控的客观风险,有些就是国家的可控风险。 3按风险的范围划分: ①局部性风险。这就是指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存在而未波及到全局的风险; ②全局性风险。这就是指在一个整体内涉及到全局性的风险。 4按风险程度划分: ①轻度风险。这就是风险程度最低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风险,对整体不发生大的影响; ②中度风险。这比轻度风险要大,这种风险虽然未达到左右整体的程度,但对整体却会产生

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作为一个双重转型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领域的改革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以及不稳定因素的累计也令人担忧。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损失较小,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非常稳定的金融体系,事实恰恰相反,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本文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从金融风险理论入手,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立足我国转型经济特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提出较为系统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讨论金融风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情况,梳理已有的金融风险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的宏观理论分析、金融风险的微观理论分析、金融风险来源及影响因素,最后给出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第二章从财政的角度对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本章从经济学原理分析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介绍金融风险成因的相关理论与假说。在分析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联动机制的关系时,首先从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的转化、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相互转化的原因,并论述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联动机制的博弈模型。 最后介绍了金融风险的两大类型,即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得出政府应当承担宏观金融风险财政责任的结论。第三章研究了国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经验。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复苏。本章主要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实证分析,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各国政府应对突发性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并简要评价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分析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划分了三个时间段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其次,介绍了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及生成机理,分析了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再次,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影响。

第83讲_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2)

第六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 战略风险 定义:指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及损失。 体现: ?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事前) ?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孙宏斌、史玉柱、唐万新等)(事中) ?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事中) 近五年知识点考情分析 20182017201620152014 战略风险单选单选无无无试题精讲 【单选】思达集团原是一家房地产企业。2016年,思达集团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开始大举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酒店和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业务。最近,思达集团由于收购规模过大,资金出现短缺。同时银行收紧了银根,不再向思达集团发放贷款。因此,思达集团被迫中止了收购活动,并为弥补资金漏洞出售了一些已购的业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思达集团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是()。(2017年) A.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 B.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 C.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 D.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答案】B 【解析】思达集团原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思达集团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大举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酒店和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业务。由于收购规模过大,资金出现短缺。同时银行收紧了银根,不再向思达集团发放贷款。因此,思达集团被迫中止了收购活动,并为弥补资金漏洞出售了一些已购的业务。这表明思达集团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所以,选项B正确。 运营风险 定义: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 内涵: ?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期货等衍生产品业务中发生失误带来的风险。 ?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能力方面引发的风险。 ?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 ?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 第一章、金融风险概述 1.金融风险的定义:①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各种经济变 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变动,从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及该损失可能性的大小。 ②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对金融风险的正确理解: ①金融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直接发生货币资金损益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损益结果和损益程度在金融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也是不确定的) 金融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主观决策或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充分)造成的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活动的外在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变化趋势,比如宏观经济、政策、政治、技术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金融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 ②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 暴露或敞口的概念:表示的是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位和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敞口的大小与金融风险大小并不成正比。 ③金融风险的构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

3.金融风险的特征: 1)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扩张性(持续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多样性与可变性、可管理性。 2)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 (1)高传染性。高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传导的快速度和大面积。一方面,通信手段的现代化,带来了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国际 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性更趋灵活。 (2)“零”距离化。 (3)强破坏性。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和零距离化是导致强破坏性重要因素。 4. 金融风险的种类:(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 (1)系统性金融风险(Undiversifiable Risk )又称为不可分散化风险, 是指能产生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主体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它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金融风险,直接威胁一国的经济安全。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Diversifiable Risk )又称为可分散化风险,是 指某个行业或企业特有的风险。是个别性风险,不会对市场整体发生作用。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都属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企业风险分类全面.doc

企业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区分的过程。 风险分类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首先是不断加深对风险本质认识的需要。通过风险分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风险的本质及变化的规律性。其次,对风险进行分类,是对企业风险实行科学管理,确定科学控制手段的必要前提。 由于对风险分析的目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根据本书分析所涉及的范围,企业风险分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 1按构成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 ①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洪水、风暴、地震等均属此类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灾难性的,多数情况是人力无法抗拒的。 ②经济风险。由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称经济风险。这种风险是企业经常遇到的,它既可以给企业造成获益机会,也可以使企业承受损失。 ③政治风险。这是指由政治因素变动对企业构成的风险。它包括国际政治风云变换,也包括国内政治、政策的改变。 ④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积极的,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机会,但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抓住机遇,墨守陈规,也可能蒙受风险损失。 2按风险形成的原因划分: ①主观风险。指由于主观决策上的原因所构成的风险,它是由主观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②客观风险。指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而构成的风险。客观风险不是由企业主观因素引起的,但企业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准确地预测客观情况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力求保证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主观与客观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站在企业立场上,所谓的客观条件,对于国家来说,很可能是主观条件。因而,所谓客观风险的不可控性也是相对的,企业不可控的客观风险,有些是国家的可控风险。 3按风险的范围划分: ①局部性风险。这是指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存在而未波及到全局的风险; ②全局性风险。这是指在一个整体内涉及到全局性的风险。 4按风险程度划分: ①轻度风险。这是风险程度最低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风险,对整体不发生大的影响;

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

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 1.政治风险的含义: (1)政治风险指完全或部分由政府官员行使权力和政府组织的行为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2)政府的不作为或直接干预也可能产生政治风险。不作为指政府未能发出企业要求的许可证,或者政府未能实施当地法律。直接干预包括:不履行合同、货币不可兑换、不利的税法、关税壁垒、没收资产或限制将利润带回母国。(3)政治风险也指企业因一国政府或人民的举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2.政治风险的分类: (1)宏观政治风险:对一国之内的所有企业都有潜在影响。 ①恐怖活动、内战、军事政变等剧烈变化的事件; ②政府强占企业资产而不予赔偿; ③不利的经济环境产生的潜在威胁。 (2)微观政治风险:仅对特定企业、产业或投资类型产生影响。 3.政治风险的源头: (1)外汇管制的规定;

(2)进口配额和关税; (3)组织结构及要求最低持股比例; (4)限制向东道国的银行借款; (5)没收资产。 4.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1)法律风险包括: ①法律环境因素: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公正等 ②市场主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在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法律因素等 ③交易相对方的失信、违约或欺诈等 (2)合规风险侧重于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承担,而法律风险则侧重于民事责任的承担。 5.社会文化风险的3个方面: (1)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2)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3)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6.技术风险的分类: (1)技术设计风险 (2)技术研发风险

(3)技术应用风险 7.自然环境风险: (1)企业自身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 (2)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间接影响。 8.市场风险考虑的几个方面: (1)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 (2)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4)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5)潜在进入者、竞争者与替代品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9.在考虑企业面对的产业风险时的关键因素: (1)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2)产业波动性:电子业、软件业、房地产业、建筑业(3)产业集中程度: 10.信用风险: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2101075.html,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作者:向东静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2期 【摘要】“一带一路”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化战略,文章以此为背景,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并提出建议。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企业应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政府应该巩固和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和双边外交关系,并建立投资担保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的浪潮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追求利益最大化,海外投资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海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企业的部分项目仍呈现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近60个,从东向西横贯亚洲、中东欧和北非,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许多风险。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政治环境、政策法规等不稳定因素给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通常包括战争、恐怖活动、政府变化、第三国干预、交易控制和投资限制等发生的风险。政治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发生,将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众多,有些国家社会冲突异常激烈,政治风险根深蒂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有: 第一,国内战争、族群冲突和区域内冲突的风险。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非仍然是世界上较乱的地区,种族众多,地区强国为争夺地区领导权频繁展开竞争,大规模战争更是加深了彼此间的矛盾,严重破坏和平和稳定,大大增加了政治风险。 第二,中国资源型企业面临更高的政治风险。由于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本身的属性,争夺控制权会增加冲突和战争的风险,特别是石油,一直被认为是诱发冲突的主要因素,因为油价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它对政府和国民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企业在国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挫折。

金融风险的防控

2018年金融风险的防控 Len 防控化解重大风险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防控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金融风险,包括由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2018—2020年是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通过1至3年的阶段性任务分解或治理乱象计划,最终实现防控化解重大经风险的目标。 1、治理金融秩序 2018年以来,对金融秩序治理越来越重视,将越来越重视法律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金融风险与财税改革滞后及其他产业政策不协调密切相关,如此前地方政府通过大力推行土地财政获得过高比重的财税收入,并以此支撑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央实施严格调控房地产政策致使地方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各地又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等名义变相举债,致使一些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扩大。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留有漏洞、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随时都会出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从高管到各级别、多部门责任人串通一气,采取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以掩盖不良贷款,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新金融迅速发展,在快速、方便、廉价地满足一部分小微企业、小白领客户、双创客户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贷款(P2P)、现金贷、比特币、代币发行(ICO)等细分行业的金融乱象或欺诈行为,给广大网络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对此,国家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这表明,金融风险会借助于技术进步、互联网渠道等发生演变。 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因此,防控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常变常新、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法律和监管制度将不断完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金融秩序的监管和风险的防控。 2、抑制资产泡沫 我国的资产泡沫主要会集中在房市。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是加强短期政策落地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不会产生泡沫。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房产供给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创业风险的来源和分类

创业风险的来源和分类 一、创业风险的来源 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研究表明,由于创业的过程往往是将某一构想或技术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几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缺口,它们是上述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有限性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创业风险在给定的宏观条件下,往往就直接来源于这些缺口。1.融资缺口。融资缺口存在于学术支持和商业支持之间,是研究基金和投资基金之间存在的断层。其中,研究基金通常来自个人、政府机构或公司研究机构,它既支持概念的创建,还支持概念可行性的最初证实;投资基金则将概念转化为有市场的产品原型(这种产品原型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对其生产成本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识别其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创业者可以证明其构想的可行性,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其实现商品化,从而给创业带来一定的风险。通常,只有极少数基金愿意鼓励创业者跨越这个缺口,如富有的个人专门进行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以及政府资助计划等。 2.研究缺口。研究缺口主要存在于仅凭个人兴趣所做的研究判断和基于市场潜力的商业判断之间。当一个创业者最初证明一个特定的科学突破或技术突破可能成为商业产品基础时,他仅仅停留在自己满意的论证程度上。然而,这种程度的论证后来不可行了,在将预想的产品真正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大量生产的产品)的过程中,即具备有效

的性能、低廉的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在能从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复杂而且可能耗资巨大的研究工作(有时需要几年时间),从而形成创业风险。 3.信息和信任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存在于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投资者)之间。也就是说,在创业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是技术专家;二是管理者(投资者)。这两种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对创业有不同的预期、信息来源和表达方式。技术专家知道哪些内容在科学上是有趣的,哪些内容在技术层上是可行的,哪些内容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在失败类案例中,技术专家要承担的风险一般表现在学术上、声誉上受到影响,以及没有金钱上的回报。管理者(投资者)通常比较了解将新产品引进市场的程序,但当涉及到具体项目的技术部分时,他们不得不相信技术专家,可以说管理者(投资者)是在拿别人的钱冒险。如果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投资者)不能充分信任对方,或者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那么这一缺口将会变得更深,带来更大的风险。4.资源缺口。资源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就如颜料和画笔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没有了颜料和画笔,艺术家即使有了构思也无从实现。创业也是如此。没有所需的资源,创业者将一筹莫展,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者不一定也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资源,这就形成了资源缺口。如果创业者没有能力弥补相应的资源缺口,要么创业无法起步,要么在创业中受制于人。 5.管理缺口。管理缺口是指创业者并不一定是出色的企业家,不一定具备出色的管理才能。进行创业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创业者利用

企业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思考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https://www.360docs.net/doc/3a2101075.html, 2012年4月 097 企业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风险及对策思考 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 潘蒙红 摘 要: 我国加入WTO后,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了较大提高,众多企业也顺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我国各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我国各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发展自身,故而也对自己做出了一些调整,大多数企业从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去着手企业的新型发展策略。本文就是对“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一些分析,并且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多元化 策略 变革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b)-097-02我国现今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世界的经济一体化 形式,既有挑战又有利益。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企业为了更好的壮大自己,更好地适应市场,开始实行了多元化发展,但就“多元化发展”而言,虽然有优点,但也隐含着缺点,本文针对“多元化”发展的优点缺点做一个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策略。 1 多元化发展和一元化发展定义 多元化发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 化。相关多元化又可以分为两小类。第一类:技术相关型多元化。技术相关型多元化是指企业以原有的技术为基础点发展新的业务;第二类:市场相关型多元化。市场相关型多元化又称横向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原有市场和新的技术基础上发展新业务。非相关多元化又称混合多元化或复合多元化,指企业所要发展的业务与主因业务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所增加的产品是新产品。而一元化发展,是指以发展一个核心项目为主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多元化比一元化发展方式更稳定安全,从而更能吸引企业者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比如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掀起了企业走多元化发展的浪潮,成功的例子有海尔等。 2 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多元化自身的缺点 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大中型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很多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化的发展形式,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获取利益,更好的发展自身,强大自己,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具体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多元化,由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单一化的生存就会比较困难,所以实行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减小企业单一化发展的压力;二是政府干涉的影响,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制定出台了反垄断的法规,企业为了不受到政府的干涉避开法律的制约而壮大自己,就把发展方向调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条很平整的路途,其中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缺点,事物总是处于一个辨证统一的情况下。2.1 多元化发展的优点 首先,企业多元化发展可以减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弥补了企业单一化发展的不足,比如说企业单一化发展在经营不利的时候很可能就要倒台,而以多元化发展为方针的企业在面对一项经营项目亏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他项目的盈利来弥补某一项目的亏损;其次,多元化发展可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比如说企业单独联系某一个供应商,原材料成本单位价是每件50元,而如果是几个产品的供应商是同一个,那么就可以在价格上有所调整,由原有的单价每件50元降低到每件47元等,这样可以通过同一个供应商来补 给多项项目的原材料需求,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单独项目寻找供应商的成本过高问题,而且也提高了供应商的利润,达到了互利共存的目的,从而走上了双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多元化发展有利益企业的资金的宏观调控,把企业多余的资金利用起来。2.2 多元化发展的缺点 2.2.1 薄弱了核心产业的实力 在纵观多元化发展的优点以后,我们来看看多元化发展隐含的缺点。在企业里能起到支柱作用的还是核心产业,可以这样来讲,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核心产业之上的,往往多元化产业的发展资金,人才都来源于核心技术产业,所以,如果多元化产业的过度发展,很可能引起核心产业资金和人力的不足,从而降低了支柱产业的实力。 2.2.2 市场自身的缺陷 由于市场本来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等缺陷,使得经营者在投资上产生较大的隐患。比如说,A 企业是一家做品牌服装的 国有企业,由于近年来自身的不断壮大, 企业开始走向稳定可观的发展路线,因此A 企业的有关股东和负责人开始策划怎么样利用企业的闲余资金为企业再图谋利,所以开始了兼并收购其他小企业的行为,经过A 企业股东和有关负责人的一直决定,都表示想收购一家食品公司C ,经过商量一直达成协议,A 公司收购了C 公司,问题就出现了,A 公司是一家从事品牌服装的公司,而C 公司是以食品为主的公司,两个公司属于不同行业,对于A 公司而言无疑是把自己推进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切从头开始,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所以对于A 公司而言就像个摸黑的孩子,需要慢慢的摸着走,一不小心就跌倒了。经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市场的缺陷给企业带来的陷阱,而在这样的陷阱下,一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而薄弱了企业核心产业的实力,更严重的是引起企业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企业因此就要关门了。 2.2.3 存在人们心理的隐患鉴于我对心理学的一些了解,结合企业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来分析一下存在于我们人类内心对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潜在危机。人性是具有弱点的,例如人性的贪婪、自私等,对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大多数企业的动机都是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想做大做好。站在心理学上讲,由于人性本身具有贪婪的性质,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一定会希望企业不断壮大,假如通过一次企业多元化改革后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益,那么就加大企业领导者的信心,从而助长企业领导者还想在获利的想法,而后对多元化发展依赖性和信任度增加,所以会加大力度搞多元化发展。比如加大投资,甚至对不了解的行业投资等,这样一来,就给企业种下了一个潜在的危机。所以在这里我需要提出来的是,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注意量的尺度,以一颗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成功或失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自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