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腧穴--PPT课件

腧穴--PPT课件

.
23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 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归 类的腧穴。
特定穴主治规律强,运用范围 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 义。
.
24
一、五输穴
1 、定义: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
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重要腧 穴。
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
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脏病症 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症 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症 八会穴主治慢性、虚弱性病症等。
.
20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 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相应脏腑的 病证。“定经不定穴”,“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
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 鱼际均可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
.
3
腧——俞——输
腧:腧穴 指穴位的统称
输:输穴指特定穴五输穴之专称及第三个穴位 名输穴
俞:俞穴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
4
一、腧穴的发展
1
、“以痛为腧”阶段(无定位无 定名)
2 、定位、定名阶段
3 、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
5
二、腧穴的分类
1 、经穴 2 、奇穴 3 、阿是穴
.
6
经穴(十四经穴)
25
含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者为井、所溜者 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
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 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
262 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 五输穴表井 荥 输 经合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课件

运动系统病症常用腧穴
委中
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 治疗腰背痛等运动系统病症。
承山
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腰腿痛等病症。
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腰腿痛等病症。
THANKS
感谢观看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腹胀、腹泻、水肿。
手少阴心经腧穴
少海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 中点处。主治心痛、失眠、健忘。
通里
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主治心悸、怔忡、 头晕。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后溪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及肘臂挛痛。
照海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主治失眠、咽痛、月经不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内关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主治心痛、心悸、失眠。
VS
大陵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失眠。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中渚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 ,第四掌骨侧的后缘凹陷处。主治头痛、目 眩、肩颈痛。
腧穴是气血输注的特殊部 位,能够传递气血,滋养 脏腑器官。
沟通表里
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能够沟通表里 ,调节脏腑功能。
调节阴阳
腧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 治疗疾病。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简便取穴法
根据体表标志,将腧穴定位在一定的 骨度分寸上。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个性
*同一部位里的不同经穴,有相同的主治病症
——共性
熟悉经脉的循行,才能把握腧穴作用
(二)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有关。
2024/8/5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11
手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经脉名 本经主治
两经主治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肺、喉病 心病 心、胃病
神志病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手太阳经
接交合
别名
窦氏八穴,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八脉八穴 作用
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
2024/8/5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26
(八) 交会穴
概念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
部位的腧穴 部位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 作用 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
2024/8/5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27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定位、命名
定位、命名、归经
二、 分类
从名称、位置、归经、作用区分为
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
2024/8/5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3
1. 十四经穴(经穴)
概念
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 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特点:
有固定的
归经——所有的腧穴都分布在十四经脉上 名称 部位
主治本经病证
数目:
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肘膝以上穴
肘膝以下穴
2024/8/5
局部病证 ——远治作用、全身疾患(发热、神志)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课件
15
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作用与其部位密切相关 *同一部位或区域的腧穴,虽是不同经脉,其主治作 用相同或相近

常用腧穴PPT参考幻灯片

常用腧穴PPT参考幻灯片
10
解剖标志法
2.活动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
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 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11
骨 度 分 寸 法
12
骨度分寸法
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 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胸腹部--两乳头之间
8寸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寸
13
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七(胸)椎 髂嵴相当于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
突)。 两肩胛内缘 6寸
14
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上肢部-- 臀横纹至膝中
寸 膝中至外踝尖
14 16寸
15
3、手指同身寸法
中 指 同 身 寸
16







3.常用腧穴:尺泽、列缺
19
手 太 阴 肺 经 循 行
20
手 太 阴 肺 经 腧 穴
21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
齿痛、口眼歪斜。 (《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
收”)
22
列缺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 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5
(一)腧穴的分类
3、阿是穴
又叫“压痛点”、古代叫做“以痛 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 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 穴的。
6
(二)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 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 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

针灸教学腧穴 ppt课件

针灸教学腧穴 ppt课件

◇任脉
◇ 督脉
20
经络 部位
面部
手太阴 肺经
手厥 阴心 包经
手少阴 手太阳 心经 小肠经
手阳明 手少阳 大肠经 三焦经
迎香 丝竹空
肘部 尺泽 曲泽
曲池
腕部 列缺 内关 神门 手部 鱼际
外关 合谷
经络 足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足太阳 足阳明 足少阳 部位 脾经 肝经 肾经 膀胱经 胃经 胆经
面部 胸腹
中指同身寸法 拇指同身寸法
横指同身寸 (一夫法)
18
4、简便定位法 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处取列缺穴等。
19
腧穴各论——教学内容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例如:两眉之间定印堂,肚脐中央定神阙。
神阙
16
▲活动标志:以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 而出现的间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来定穴。
例如:张口在耳前凹陷中取听宫;抬臂在肩部前凹陷取肩髃、 肩髎。
听宫
肩髃
17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定义:这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 的方法。医者可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适当伸缩, 也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
上肢以掌心一侧(屈侧)为“内侧”,手背一侧(伸 侧)为“外侧”。以人身前后正中线为准,距正中线 近者为“内侧”,距正中线远者为“外侧”。人体腹 侧面为“前”,背侧面为“后”。
以手足掌面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外为“赤白肉际”。
13
1、骨度分寸定位法 以体表骨节为标志,设定尺寸
腧穴位置
14

二-二-腧穴总论PPT课件

二-二-腧穴总论PPT课件

.
23
自然类(天文学)命名
上 星
.
24
自然类(地理)命名
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 的形象而命名:
.
25
物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命名
伏 兔
.
26
人体类(解剖)命名
乳中
.
27
人体类(生理)命名
.
28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解剖标志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
29
⑴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
.
57
临床应用
按时应用
按季节应用:“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 秋刺经,冬刺合。
-----《难经·七十四难》
子午流注针法
.
58
(二)原穴 (首见于《灵枢》)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十二原。
阴经以输代原,阳经排列在输穴后
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应用:
①诊断: 脏腑有病可反映到原穴上
②治疗:脏腑病变。
.
51
分布规律:
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井穴—手足之末端 荥穴—掌指、跖趾关节前 输穴—掌指、跖趾关节后 经穴—前臂或小腿部,腕踝关节附近 合穴—肘膝关节附近
.
52
五输穴与五行关系
井荥输经合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阴井木,阳井金
.
53
经脉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71
(六)八脉交会穴(始见于《针经指南》)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 腧穴。

中医腧穴课件解析

中医腧穴课件解析

脸部的腧穴
印堂迎香穴
位于鼻翼旁边,可改善鼻炎和鼻 塞等问题。
太阳穴
位于眉骨外侧,常用于缓解眼疲 劳和头痛。
预防并治疗常见病-心脏病
1
锻炼身体
适量的体育锻炼对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调整饮食
2
非常重要。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禁烟限酒,减少对
心脏的负担。
3
合理用药
1 调节气血
腧穴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循 环,平衡身体的阴阳。
2 缓解疼痛
腧穴的刺激可以释放内源性 物质,如内啡肽,从而缓解 疼痛。
3 调整脏腑功能
腧穴的刺激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腧穴
位于人体表面的穴位。
经络
贯穿身体内部的通道,与腧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了中医的经络系统。
腧穴的主治作用
腧穴名称 合谷穴 曲池穴 内关穴 涌泉穴
主治作用 治疗头痛、目眩和颊肿等症状。 缓解胸腹疼痛和胃纳不香等症状。 治疗胸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缓解头晕、失眠和心悸等症状。
腧穴的治疗原理
通过刺激腧穴,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著名的腧穴
• 百会穴:位于头部顶部,在中医治疗头痛、失眠等疾病时经常使用。 • 曲池穴:位于胸部旁边的穴位,常用于治疗胸闷、咳嗽等症状。 • 涌泉穴:位于脚心,对于治疗头晕、眩晕有一定疗效。
3
辅助工具
如神针、电子腧穴仪等工具,帮助准确定位。
腧穴的特点
• 腧穴在身体表面有一定特定位置。 • 腧穴对应着特定的经络和脏腑。 • 刺激腧穴可调节身体机能。
中医按摩腧穴的方法
推拿
通过按摩腧穴来调理身体,促进 气血循环。

常用腧穴

常用腧穴
.
(一)手太阴肺经
❖ 本经腧穴一侧共11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患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常用腧穴3个 :尺泽、列缺、少商。
.
尺泽
❖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 头肌腱桡侧缘。
❖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 、潮热、咽喉肿痛、胸部 胀痛、小儿惊风、吐泻、 肘臂挛痛。
❖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 瘰疬。
❖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 寸。可灸。
.
迎香
❖ 定位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寸,当鼻唇沟中。
❖ 主治 痒、胆道蛔虫症。
❖ 操作:直刺0.1-0.2寸或向鼻孔 斜刺0.3-0.5寸。不宜灸。
.
(三)足阳明胃经
❖ 循行: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 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 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 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 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 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 (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 主治:目赤肿痛、齿痛、咽 喉肿痛、热病、瘰疬、瘾疹 、腹痛吐泻、上肢瘫痪、高 血压、癫狂
❖ 操作:屈肘时,直刺1-1.5 寸。可灸。
.
曲池
❖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 始部,肱桡肌的桡侧; 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 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 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
肩髃
❖ 定位 :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 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 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常用腧穴
.
(一)手太阴肺经
❖ 循行: 起自中焦,向下联络大 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 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 )横出胸壁外上方,走 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 ,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 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 搏动处),又沿手掌大 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 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 口部至食指桡侧端。

【医学课件】腧穴学

【医学课件】腧穴学

❖ 1、中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功效]清宣肺气,止咳平喘。
❖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痛;

②胸痛,胸中烦满,肩背痛,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 [配伍] ❖ 1.配肺俞,为俞募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
治外感咳嗽。
❖ 2.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 2. 云门
❖ [功效] 宣调肺气,止咳平喘。
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 处。
❖ 5.尺泽 LU5 合穴 ❖ [定位]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 ❖ 6.孔最 LU6 郄穴 ❖ [定位] 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臂仰掌。在
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 上7寸。
❖ 7.列缺 LU7 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 ❖ [定位] 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前臂桡侧缘,
❖ [配伍] ❖ 1.配风池、风门、合谷,有疏风解表止咳的作用,主治感
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 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 11.少商 LU11 井穴 ❖ [定位] 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寸(指寸)。 ❖ 肺经.mpg
❖ 二、局部层次解剖及刺灸法 ❖ 板书
❖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及经脉循 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 三、功效、主治及配伍
❖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鼻出血。
❖ [配伍] ❖ 配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宗,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
治正中神经痛。
❖ [文献摘要]1、《甲乙经》:心痛,咳,干呕,烦满,侠白主之。 ❖ 2.《铜人》:治心痛,干呕,烦满。
❖ 5.尺泽 (肺实证的主要泻穴) [功效]清泄肺热,肃降肺气。 [主治] ①肘臂挛痛; ❖ ②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潮热; ❖ ③急性腹痛吐泻。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医学PPT课件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医学PPT课件
17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体表路线:
起于隐白→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 8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寸后)→ 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 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
体内联系:属脾,络胃,并与咽、舌、心联
系。
主治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 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 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治疗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 水泉治疗月经不调;配中脘、天枢、
足三里、关元俞治疗泄泻;配肾俞、
足三里治疗五更泄泻;配委中、太 溪治疗腰痛。
三阴交治疗消渴。
36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6.委中Wéizhōng (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 遗尿;④丹毒。 【备注】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治疗腰痛;配长强、 次髎、上巨虚、承山治疗便血。
38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9.至阴 Zhiyin (井穴)
25
五、手少阴心经(9穴)
2.神门 Shénmén(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①心病、心烦、惊悸、 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② 高血压;③胸胁痛。 【备注】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配内关、三阴交、大陵治健忘、 失眠。
26
五、手少阴心经(9穴)
3.少冲 Shàochōng(井穴)
体表路线: 起于承泣穴→下颌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 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 于厉兑穴。

最新常用腧穴定位PPT课件

最新常用腧穴定位PPT课件

❖ 四缝
❖ 定位: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 节横纹中点。
❖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思考题
❖ 1.十四经是指哪十四条经脉? ❖ 2.奇经八脉是指——,——,——,——
,——,——,——,——。 ❖ 3什么叫腧穴?
答案
❖ 1、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 阳、足少阳以及任脉、督脉。
❖ 环跳 ❖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
界处。 ❖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 操作:直刺1.5-3寸。可灸。 ❖ 阳陵泉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黄疸、下肢痿痹、小儿惊风。 ❖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陷中。 ❖ 主治:头痛、目疾。 ❖ 操作:直刺或向后斜刺0.3-0.5寸。禁灸。
❖ 落枕穴 ❖ 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 ❖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 十宣 ❖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
10穴。 ❖ 主治:昏迷、高热、癫痫、咽喉肿痛。 ❖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热病、瘰疬、胁肋及上肢痹痛。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 风池 ❖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
热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 ❖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池穴,
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灸。 ❖ 肩井 ❖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 主治:项背强痛、肩背疼痛不举、上肢不遂、乳痈、乳汁少。 ❖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可灸。

《中医经络及腧穴》课件

《中医经络及腧穴》课件
2023
REPORTING
《中医经络及腧穴》 PPT课件
2023
目录
• 中医经络概述 • 经络的种类与功能 • 腧穴的分类与特点 • 腧穴的定位与主治 • 经络与腧穴的实际应用 • 中医经络及腧穴的现代研究
2023
PART 01
中医经络概述
REPORTING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 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每条经脉连接着特定
的脏腑器官。
奇经八脉
包括任脉、督脉等八条独立的经脉 ,它们在经络系统中起着调节作用 。
络脉
包括别络、浮络和孙络,是十二经 脉和奇经八脉的分支,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的作用
沟通内外
经络系统连接着人体的各个部 位,使体内外环境得以沟通。
运行气血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 气血的滋养,维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
经穴
位于十四经脉上,有固定的位置和归经。
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无固定位置和归经,多用于治疗某些特殊疾病。
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无固定位置,是根据疼痛部位或反应点来确定的。
腧穴的特点
定位特点
每个腧穴都有固定的位置,不可混淆 。
主治特点
每个腧穴都有其主治的病症,需根据 病症选择合适的腧穴。
配伍特点
多个腧穴可以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
2023
PART 06
中医经络及腧穴的现代研 究
REPORTING
经络现象的科学解释
总结词
目前对经络现象的科学解释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详细描述
尽管中医经络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其科学原理的解释仍不充分。现代科学研究试图从生物学 、物理学和化学等角度揭示经络现象的本质,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未解之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1.尺泽 Chǐzé (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 咽喉肿痛;肘臂挛痛。
备注:配列缺、肺俞等主治咳
嗽、气喘;点刺出血治疗急性 咽喉肿痛;配合谷等治疗肘臂 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配委 中主治急性吐泻、中暑等。
-
7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常用腧穴的定位与主治
-
1
目录
一、回顾腧穴的定位方法 二、了解经络系统的组成及交接规律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与主治
-
2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
方法。 常用有三种方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包括固定标 志和活动标志。 2.骨度分寸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 同身寸。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 道、头面五官疾患、热病、 皮肤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 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常用穴位:合谷、曲池、肩髃。
-
10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1.合谷Hégǔ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 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 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口眼歪斜, 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 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 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备注: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 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
12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3.肩髃Jiānyú
定位:肩峰端下缘,在肩峰与肱骨 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② 瘾疹。
备注:配肩髎、臂臑治肩臂疼痛; 配曲池、阳陵泉治偏瘫;配阳溪 治风热瘾疹。
-
13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
16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2.足三里 Zúsānlǐ(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 开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胀,泄泻, 痢疾,便秘;②乳痈,肠痈;③下肢痹 痛,水肿;⑤癫狂,⑥虚劳羸瘦,为强 壮保健要穴。
【备注】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 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 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 常灸足三里可养身保健。
体表路线:
起于承泣穴→下颌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 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 于厉兑穴。
体内联系:属胃,络脾。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 乳部有联系。
主治概要:主治胃肠道和头面五官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 的其他病证。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 咽喉肿痛、鼻衄、热病、发狂等。
备注:配太阳治头痛; 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 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 咽喉肿痛;配三阴交治 经闭,滞产;配地仓颊车 治眼歪斜。
-
11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2.曲池Qūchí (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 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②热病;③ 高血压;④腹痛吐泻;⑤咽喉 肿痛、齿痛、目赤痛。
-
17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3.丰隆 Fēnglóng (络穴)
【定位】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 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痰 多咳嗽;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备注】配风池、脾俞治眩晕;配膻中、 肺俞治痰多咳嗽;配神门、太冲治痫证; 隔姜灸丰隆治老年性便秘。
-
3
经络

别络
奇经八脉
浮络
孙络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
-
4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常用穴位:天枢、足三里、丰隆。
-
14
-
15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1.天枢Tiānshū(募穴 )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 ①胃痛、腹胀肠鸣、绕
脐痛、便秘、泄泻、痢疾;② 月经不调、痛经。 备注: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 气海治绕脐痛;配上巨虚,下 巨虚治便秘、泄泻;配中极、 三阴交、太冲治痛经。
常用穴位: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
19
-
20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1.三阴交Sānyīnjiāo (交会穴)
【定位】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 侧面后缘。 【主治】 ①肠鸣腹胀、泄泻;②月 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 ③遗精、阳痿、遗尿、疝气;④失眠; ⑤下肢痿痹,脚气。 【备注】配足三里治肠鸣泄泻;配中 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 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2.列缺Lìeqūe (络穴,八脉交
会穴-通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
纹上1.5寸。 主治:颈项痛,咽痛,咳嗽,
头痛,面瘫等。
备注:配风池、风门等治疗 感冒、咳嗽、头痛等;配 合谷、外关治项强等;配 照海治咽喉疼痛。
-
8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3.少商Shàoshāng (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
5
常用腧穴的定位与主治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体表路线:起于中府穴→ 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 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体内联系:属肺,络大肠。 并与胃、气管、喉咙联 系。
主治概要:主治咳、喘、 咯血、咽喉痛等与肺脏 有关的疾患,及经脉循 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常用穴位:尺泽、列缺、 少商。
-
6
主治:①咽喉肿痛,咳喘;② 急救:中风、昏迷、中暑; ③高热抽搐、癫狂痫
备注:三棱针点刺治疗重症肺 炎所致的高热、惊厥、呼吸 急促患者和中风昏迷;配合 谷治疗咽喉肿痛。
-
9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体表路线:起于商阳穴→上肢 外侧前缘→肩→颈→面颊→ 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 侧的迎香。
体内联系:属大肠,络肺。 并与鼻、下齿有联系。
-
18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体表路线:
起于隐白→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 8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寸后)→ 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 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
体内联系:属脾,络胃,并与咽、舌、心联
系。
主治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 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 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