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
孔明灯它是怎么 升空的呢?
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 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相传五代(907—960)时有一个莘七娘,随丈 夫在福建打仗时,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 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 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 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 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在空中飘浮的 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 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 暖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事故,放射性物 质飘逸到大气中,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信息称:“这些放射性 物质不会飘散到我国大陆上空,居民不必担心。” 为什么? 【提示】 该季节我国北方和日本盛行西北季风,放射性物 质会随风飘向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空,对我国影响不大。
例题1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深秋时节,用烟熏防御霜冻,主要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小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不同纬度地区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 其分布及与降水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等压线分布图
完整 海洋
海陆热力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①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热成低 ②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冷成高
压区。 压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成因是突破口。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新人教版)
3. 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Part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面
等压面
高压
低压
等压线
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所在地等压线垂直 大小: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等压面 等高面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B
D
高压 上升 雨
C
低压 下沉 晴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气流往往晴朗
热 低压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冷 高压
B
H
L
H
海风
L
L
H
L
H
陆风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可以简单的把山顶当做陆地,山谷装水当做大海。山谷风类似于海陆风。
当然它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脊
脊
H
槽
L
脊
脊
H
脊
脊
H
偏北风
槽
L
脊
脊
H
偏东风
想一想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低气压在哪一侧呢?
低压 左
后
前 风向
左 低压
后
前 风向
右 高压
高压 右
高空风压定律
高空中的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在南球则相反。
近地面风压定律
近地面的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 在南球则相反。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共23张PPT)
ü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 大气热力环流,他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 单的形式。
二、大气热力环流
2.气压
ü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 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二、大气热力环流
3.空气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
ü 热量差异——热胀冷缩——高、低压中心——空气流动 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高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 A.P1<P2 B.P2<P3 C.P2=P4 D.P3>P4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处温度较N处高 B.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d处盛行上升气流
课堂小结
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
晴朗天气下白天气温高,夜晚温度低,多云天气下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 的削弱作用,使得气温相对降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提高夜间温度, 因此多云天气气温昼夜变化小。
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阳光最强烈, 但是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转化为地面 长波辐射加热大气需要一定时间,因此 午后1-2个小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气温、气流和气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ü 地面温度高的区域空气在垂直 方向上膨胀上升,使得空气柱 内分子数目减少,气压低。
ü 气温高低导致空气垂直方向上 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了同 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诱发了 空气的水平运动。
案例分析—城市热岛效应
活动探究—绘制白天和夜晚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ü 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风向 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能量来源:口0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 •大气的受热过程(1) A是匹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吸收较口03少。
(2) 地面被加热,以B04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大气吸收较口05多。
(3)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口06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1. 判断正误。
(1) 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
(X)(2) 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V)2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球内部D.地面辐射答案A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3 •分析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
提示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海拔越高,获得地面辐射越少, 气温越低。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 •大气增温原理⑴对流层中的水汽、□ 01二氧化碳等,吸收口02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2)地面长波辐射的口03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2 •大气的保温作用(1)大气辐射属于史4长波辐射。
(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口05大气逆辐射。
(3)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对地面起到了口06保温作用。
,1.判断正误。
(1)大气主要依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
(V)⑵ 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宇宙空间。
(X)2 •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大气逆辐射D.地面辐射答案C解析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将能量返还地面,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 •“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大气逆辐射始终存在,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强。
02主题探究区思维探究实践运用任务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某周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外实践活动。
活动中发现周六为阴天, 周日为晴天。
通过实践活动,该学习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探究以下问题: (1)(综合思维)结合图1、图2,分析封闭阳台温度较高的原因是什 么? (2)(地理实践力)中纬度地区的植物园采取什么措施可使热带植物安 全越冬? 提示:(1)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玻璃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玻璃阻截地面长波辐射,阻止阳台 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使得阳台内温度高于阳台 外。 (2)适宜的时间移入温室;加盖薄膜、草帘。
被削弱而到达
外线
地面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3.大气削弱作用原理的应用——分析某地太阳辐射能的丰歉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空气 大气的削 地势高 → 稀薄 → 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散失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误区警示]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非是太阳辐射。 对流层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太 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 要、直接的热源。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返回导航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热力环流的差异。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 热力环流现象及其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利用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 实践。 地理实践力:利用模拟试验演示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理。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1.通过示意图,能区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热量来源及传递方向。
(区域认知)2.从时空综合的角度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综合思维)3.从能源安全、环境变化的角度,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4.通过生活中典型的案例,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地理实践力)1.大气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什么?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表现?4.大气的保温效应是什么?其主要影响是什么?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具体过程结果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A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B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特别提醒]太阳辐射在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时,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从而对太阳辐射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
[易错提醒]因太阳表面温度很高,而地面温度相对于太阳表面来说,温度很低,故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结合下图,在横线处填出各序号代表的含义。
a反射;b吸收;c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e大气吸收。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保温[易错提醒](1)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指射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
(2)大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因此白天的大气逆辐射比夜晚强。
作用原理解释其原因?提示:某某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朗天气,云层薄。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因此“午穿纱”。
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经过一夜的热量散失,早上气温低,因此“早穿皮袄”。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是感冒,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要去外地,更要知道当地是什么天气情况,决定穿衣和携带的衣服。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原文】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定位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能够射到地面;近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被截留。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指点迷津】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地面辐射的波长也就比太阳辐射的要长。
相对而言,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点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因此,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判断(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链接]1.太阳辐射强度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主要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 教案
等压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根据刚所学的知识,比较P1、P2、P3三个高度的气压值大小。
【板书】
1.常用的概念
气压:
高压、低压:
等压面:
学习了热力环流的常用概念之后,我们一起来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板书】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当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是相等的
【板书】
(1)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
①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相等:A=B=C
我们再来看看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大,所以气压高,而高空空气密度小,所以气压低,A>A1、B>B1。
因此可以得出: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比上空的高(即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板书】
②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比上空的
高(即高度升高,气压减小)气压值大小。
学生认真听讲和观
察
思考受热不均匀的
情况下产生什么结
基础。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光线
臭氧(平流层) 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反射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较大颗粒的尘埃等
有选择性可见光中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无选择性各种 波长的太阳辐射
作用特点
吸收强烈, 有选择性
案例分析
地 面 辐 射
• 白天塑料薄膜、玻璃等材料能够透 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地面产生 长波辐射,而透明覆盖材料能够阻 挡长波辐射,从而通过土壤、墙体 蓄积更多的热量;
• 到了夜间,由于透明覆盖材料的保 温作用,使得室内环境温度不至于 过低。
案例分析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为什么月 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请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学以致用
请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者火炉吃西瓜”现象
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午穿纱”的现象;晚上大气的 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至清晨近地面气温达到最低,故有“早 穿皮袄”的现象。
云层越厚 反射能力越强
晴朗的天空 呈蔚蓝色
阴天的天空 呈灰白色
大气的受热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为 什么它们是长波辐射而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是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 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 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氛围,即使 在严寒的天气和雨季也能够让我们享受到春天的舒适,不会感受到一 丝的寒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和资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理 实践力) 2.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地理实践力)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综合思维)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综合思维)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 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 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
风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__平__气__压___梯__度__力_。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高空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与等压线_平__行_
的风 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图示(北半球)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 的风 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_摩__擦__力_ 一夹__角__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二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趁热打铁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气受热过程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山谷风
城市风
作业
山谷风与城市风的成因
拉萨市达孜区帮堆乡大棚农业区
吸收红外线
H2O
二、削弱作用
选择
一、大气受热过程
(二)削弱作用
(1)吸收
(2)反射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
无选择性
案例: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二、削弱作用
二、削弱作用
一、大气受热过程
(二)削弱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有选择性
(3)散射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1)吸收
(2)反射
案例:
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二、削弱作用
二、削弱作用
二、削弱作用
一、大气受热过程
(二)削弱作用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二、削弱作用
(1)吸收
(2)反射
(3)散射
二、削弱作用
二、削弱作用
B
C
D
高压
低压
几个常用概念
几个常用概念
(一)几个常用概念
三、大气热力环流
3、等压面 、等压线
1000
900
800
700
若下垫面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等压面(线)应该是平行的。
等压面:气压值相同点构成的面等压线: 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
符号
F1
F2
F3
类型 _水_平__气__压_梯__度__力_ __摩_擦__力__ __地__转_偏__向__力__
方向
垂直于 __等__压_线___,由 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 相反
垂直于风向, 北半球向 ___右___偏转, 南半球向 ___左____偏转
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学法指导1】 可用“一个关键、四个步骤”来记忆热力环流原理 “一个关键”:确定近地面两地区的冷热。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 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 夜晚气温较低。 “四个步骤”: (1)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却,空气 下沉。 (2)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冷的地方 形成高压。 (3)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 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4)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易错辨析2】 垂直方向上气流也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 气压区。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 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知识链接3】 沙漠和林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1)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 形成高压;白天在近地面风从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 (2)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 形成低压;夜晚风从沙漠吹向森林。(如图b)
[特别提醒]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气中的一些成分对 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
【判断】 (1)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 √ ) (2)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
2.2.1大气受热过程-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学习 目标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 释相关现象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并解 释相关现象。
3.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并解释相关现象。
4.运用示意图等,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1
考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为何地球和月球上的温度差异如此之大呢?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C, 昼夜温差10°C左右
0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 原理: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就越强,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红外区
A 3 .照片所示季节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该照片拍摄时间及网的主要功能是( )
A.7月至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月至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温度 D.4月至5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温度
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和大气受热过程有关吗?
01 大气的受热过程——昼夜温差
比较青岛市18日与22日的昼夜温大小并分析成因
• 18日大于22日 • 18日天气晴朗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阴天时高; • ②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作用 差,温度较阴天时低; 想一想:
①新疆为什么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能起到什么作用?
都弱→昼夜温差大。 •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2_2_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探究点二 热力环流
[材料]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边的度假小屋发生一起谋 杀案。警察根据线索很快抓住两个嫌疑犯甲和乙。警察问他们案 发当晚两个人在哪里,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漫步,和风迎面吹 来,让我觉得心旷神怡,整个晚上我都在吹海风。”乙说:“我 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想心事,感觉凉风从后背袭来,阴风阵阵, 确实让气逆辐射的因素
湿云度层::增增大厚大气逆辐射____增__强_____ 2.大气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被截留在__对__流__层_____大气 中。 (2)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三、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 同 地 区 ____气__温_____ 不 同 , 并 导 致 水 平 方 向 上 各 地 间 的 ____气_压______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问题] (1)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呢? (2)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为什么地球上的气温比较 稳定呢? [提示] (1)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2)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具有保温作用。
1.受热过程
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 太阳辐射到 太阳是地面
[解析] 第(1)题,从①到②,甲地近地面冷却,空气下沉; 乙地近地面受热,空气上升;丙地近地面冷却,空气下沉,B 项 正确。第(2)题,同一地点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 a>b,c<d, 因此 A 项符合题干要求,D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同一水平面上, 空气运动方向为由高压指向低压,故 c>e,c>b,B、C 项不符合 题干要求。
① 暖 达地面,地面 的直接热源
大地 吸收后增温
地面增温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素养应用 例1:(地理实践力)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夏季汽车在暴晒之后被称之为“火焰车”,车内温度高达60 ℃。
结合玻璃温室原理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 夏季太阳辐射强烈,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向外散失,但对太阳 短波辐射削弱作用较小,故车内温度较高。
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下垫面性质几个角度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 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 都弱→昼夜温差大。
提示 波长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掉,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绿光比红 光容易被散射掉,而红光相对表现出较强的穿透能力,若遇上不好的天气,可使 驾驶人员首先看到红灯,从而提醒驾驶员尽早减速以保证行车安全。
素养凝练 1.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
任务清单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情境探究
[情境] 在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能超过350 ℃。所以,月球上山峰 的向阳面比火焰山还要热,而山的背阳面却比冰窖还要冷得多。当月球被地球遮 住时,温度会更低。请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呢? 提示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温度很高;夜晚也 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降得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很大。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 ,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晚上大气能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昼夜 温差相对较小。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 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 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知识清单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地__面__长__波__辐__射_____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两个过程
名称
具体过程
结果
地面增温过程 大部分A___太__阳__短__波__辐__射____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使地面增温
地面增温后以B____地__面__长__波__辐__射_____的形式向近
射作用的影响。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
而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 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 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的同时也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夜晚因 没有太阳辐射,因此大气不再有削弱作用,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
提示 一是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二是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 差,当温度低到0 ℃以下时,就会出现霜冻。
任务清单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情境探究
图示
名称
具体过程
Ⅰ 太阳暖大地
_太__阳___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
Ⅱ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__地__面__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辐射
大气增温后形成_大__气___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
Ⅲ 大气还大地
大气辐射
称为_大__气__逆__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微思考] 为什么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
提示 阴天时,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较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气 温较高。因此阴天气温日较差较小。
大气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呈正相关,即削弱作用弱则保 温作用也弱,如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大, 但保温作用也弱,因此青藏高原上气温不高。
大气增温过程
使大气增温
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微思考]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地方“高处不胜寒”?
提示 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获得能量的多少,而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 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知识清单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过程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核心素养目标
1.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 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2.能够解释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原因。【区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 域认知】 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3.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 化过程。【综合思维】 4.通过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比
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
1.保温过程和原理
素养凝练
受热过程
具体内容
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短波)大部分透过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射到地面,地面增温
绝大部分地面辐射(长波)被大气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
大地暖大气
吸收,大气增温
源
大气辐射(长波)中的大部分射向 大气还大地 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它把热量
又还给大地
[情境]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交通红绿灯,它美丽而又醒目。然而,当 我们提出为什么要用红绿灯作交通指示灯?而又为什么偏偏规定为红灯停绿灯行 呢?请小组合作探究蕴藏着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