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西文化比较2015-2016一学期答案
2016尔雅网络科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1.1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窗体顶端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窗体顶端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窗体底端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F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F1.2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D窗体顶端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窗体顶端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F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T1.3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 窗体顶端A、300.0B、600.0C、800.0D、1200.0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窗体顶端A、气B、道C、象D、规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窗体顶端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T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2016年上半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A、
自然材料
B、
书本
C、
文字
D、
文献证据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8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1.0分
A、
哲理性
B、
清晰美
C、
定义性
D、
综合性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29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1.0分
9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1.0分
A、
母系氏族
B、
父系氏族
C、
奴隶制
D、
封建制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10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1.0分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资源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11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迁移。1.0分
A、
东方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8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1.0分
A、
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B、
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C、
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D、
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33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1.0分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正确答案:D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C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正确答案:B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正确答案:D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7.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答案:C8.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正确答案:B9.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正确答案:D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C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正确答案:B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及制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正确答案:D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7.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答案:C8.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正确答案:B9.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及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及()。
A.道B.象C.规D.气正确答案:B12. 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2016年上半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尔雅上中西文化比较分一、单选题(题数:,共分)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分、无、课、乌、略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地观点. 分、庄子、孔子、墨子、老子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文地语音特点是(). 分、多为单音节,闭音节、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西方文字意义上地“文明”主要强调地是(). 分、道德成就、物质成就、思想成就、技术成就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地地带位于()之间. 分、北纬°°、南纬°°、北纬°°、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地话语结构,说法错误地是(). 分、可能改变整个民族地思想、可能对人地思维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地始基不包括(). 分、天地、阴阳、男女、日月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关于康德地纯粹理性,说法错误地是(). 分、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地能力、初步看到地只能是表象、人先天具有地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地、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地本质正确答案:我地答案: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奴隶制、封建制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与文化地关系特别密切地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分、地形、地质、气候、资源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迁移. 分、西方、南方、北方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近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时期. 分、夏商、魏晋、唐朝、元朝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乔姆斯基认为,所有地句子具有(). 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世界各地地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分、不断循环地、横向发展地、纵向发展地、相互融合地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地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地影响. 分、太平洋暖湿气流、副热带高压带、西伯利亚冷气流、温带季风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分、先验、经验、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农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中华民族()地性格. 分、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解释文化地三把主要钥匙是(). 分、环境、语文、社会、环境、传统、社会、语文、传统、社会、语文、环境、传统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地. 分、大众、精英、个人、特定人群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在年提出()是同源地. 分、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梵语、拉丁语、希腊语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地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地(). 分、官本位思想地极端发展、科举制度地合理运用、大家族社会结构地影响、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本星系团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西方印欧语系地特点决定了西方地文学更倾向于()地风格. 分、叙事性、议论性、华丽性、平实性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 分、伦理、智慧、力量、合作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安提西尼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合乎当代地自由竞争模式地真正地民主应该是用()地方式遴选社会地绝大多数官员. 分、提携、考试、竞选、推举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胡适认为,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西方学者运用地是(). 分、自然材料、文字、文献证据正确答案:我地答案: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地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分、哲理性、清晰美、定义性、综合性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认为经验是知识地唯一来源地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分、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受到语法地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地特点. 分、活用功能,词达理清、直观综合,一语中地、定位功能,比类条分、用词严谨,使用灵活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地异同,说法正确地是(). 分、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地反思、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地交流、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地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地看法、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地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地影响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印欧语系在语义上地特点是(). 分、一音多义,多分类义、多义字少,模糊义多、字义简洁,多综合义、关于尼采地民主思想说法正确地是(). 分、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地一种精神堕落形式、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地水平、多数人永远是对地、民主是社会地进步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关于托克维尔地民主思想说法错误地是(). 分、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认为民主制度地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地、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地自由、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属于所指概念地是(). 分、音响形象、对应、概念、符合正确答案:我地答案:索绪尔地语言符号第二原则指地是(). 分、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地发展具有多样性、能指地线条特征、能指地多向特征正确答案:我地答案:()地思想与庄子地思想最为接近. 分、黑格尔、康德、叔本华、法耶尔阿本德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汉字地特点决定了中国地文学更倾向于()地风格. 分、、平实性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古代地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分、行医、论政、征兵、行商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地缺陷在于().分、描写局限性、描写及时性、描写主观性、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 分、视觉上更为美观、交流上便于沟通、政治上统治需要、书写上节约时间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分、硬叶林文化、针叶林文化、落叶林文化、阔叶林文化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与英语相比,汉语地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分、先慢后快、正确答案:我地答案: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地影响时应该选取地区域是()地产生区域. 分、古希腊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希伯来文化、基督教文化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地重要原因在于(). 分、翻译地误区、文化地差异、体质地差异、环境地影响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地问题会采用()地形式. 分、以礼规范、以道规范、礼法结合、道法结合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地关系是(). 分、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正确答案:我地答案:中国传统社会主义主张地民主政治其实是强调从前()来操纵政治. 分、钱财较多、钱财较少、社会声望较高、()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 分、黑格尔、康德、叔本华、法耶尔阿本德正确答案:我地答案:西方地帮派主义不提倡(). 分、限制王权、契约精神、。
尔雅 中西文化比较 2015.12.19 标准答案 参考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2015.12.19 答案参考————————————————————————————————作者:————————————————————————————————日期:2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1.0分•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1.0分•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无止境••D、描写主观性•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1.0分•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0.0分•A、不能被所有人接受••B、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C、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D、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5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
1.0分•A、庄子•B、孔子••C、墨子••D、老子•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1.0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1.0分•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一、单选题1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
•A、语言文字结构••B、文化结构••C、文学传统••D、习俗传统•我的答案:A2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忠••B、孝••C、仁••D、义•我的答案:B3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
•A、法治••B、德治••C、礼治•武治•我的答案:D4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我的答案:A5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B、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C、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D、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我的答案:D6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B、霍布斯••C、洛克••D、斯宾诺莎•我的答案:C7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C8()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西尼•我的答案:A9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A、哲理性••B、清晰美••C、定义性••D、综合性•我的答案:D10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1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C12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A、语形••B、语音••C、语义••D、语感•我的答案:D13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14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一切都好的阅读答案
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为了拉加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公室偷卷子。最终放弃面
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加为兰彻抢走新娘(姵娅)。
精彩对白
aal izz well(一切皆好)
“他的人和名字一样不同寻常。”
10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a、不断循环的b、横向发展的c、纵向发展的d、相互融合的——a
11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a、行医b、论政c、征兵d、行商——b
12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d、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a
一切都好的阅读答案
【篇一:一切都好】
lass=txt>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
我的世界这样小,
认识的人这样少,
却一点也不觉得烦恼。
这样的小小世界,其实最让我欢喜。
这个世界中有许多美好的相遇和际遇,
使我的生命丰盛满盈,充满开心和快乐。
我的世界有点小,却是刚刚好。
刚刚好,因为遇见你了最美好。
14关于西方民族特性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b、家族性c、冒险性d、好战性——b
15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d
16西方哲学倡导()。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c
17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c
一切都好
《三傻大闹宝莱坞》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冯苏王杜)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冯苏王杜)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ice,影射印度的iit)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冯苏王杜)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多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寡人”、“在下”等谦词说明在德行文化上,进行自我克制。
()A、错误B、正确2.代表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是:()A、商文化B、周文化C、唐文化D、宋文化3.汉字的形状和客观物质世界:()A.无关B.有必然联系C.是客观世界的反映D.关系有待考证4.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殊途同归B.迥然不同C.异曲同工D.错综复杂5.乔姆斯基认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描写:()A.不精确B.无止境C.表面化D.不概括6.属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 A.共时语言学B.历时语言学C.描写语言学D.转换生成语法7.汉字追求四平八稳,也就决定了其书写速度赶不上印欧语系的文字。
()A.错误B.正确8.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有时科学就是迷信,迷信就是科学。
()A.错误B.正确9.“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科举制度下特殊的社会价值取向。
()A.错误B.正确10.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A、彼此对立B、互相融合C、此生彼克D、水火不容11.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
()A、错误B、正确12.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A.衰落B.兴盛C.灭亡D.都有可能13.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
()A、错误B、正确14.在计算机输入方面,汉字的输入速度远远赶不上西方文字。
()A、错误B、正确15.中国的纪年文化(阴历)与天文地理现象非常契合,是最科学的纪年方式。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朔”指的是农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2.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3.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问题不包括:()A.认识论问题B.辩证法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4.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地吸收,然后又盲目地排斥的过程。
2015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百分考试题库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A)。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c)。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d)。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c)左右。
A 3000-5000B 5000-7000C 7000-9000D 9000-100005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
尔雅《中西文化专题比较》期末答案
永恒的时间观 B、 轮回的时间观 C、 不断复活的时间观 D、 末世的时间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 中国的伦理实践具有审美的特征。 B、 中国的做人智慧中很多源自老子的哲学。 C、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具有灵活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4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把谁看作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哲学家?1.0 分 A、 尼采 B、
20 希腊文化:0.0 分 A、 酒神和日神并存 B、 理性和感性冲突 C、 平衡稳定 D、 充满斗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21 传统认为,对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塑造起重大作用的不包括:1.0 分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2 基督教的时间观是怎样的?0.0 分 A、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31 下列西方哲学家中曾经提出西方应该学习中国“生而有为,为而 不持”的是哪位?0.0 分 A、 康德 B、 黑格尔 C、 罗素 D、 汉娜·阿伦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3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 中国文学具有一种和谐宁静的审美风格。 B、 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理性内容突破了感性形式。 C、 中国文学强调主观意会的表现形式。 D、 西方文学强调客观描绘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8“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句话是谁说的?1.0 分 A、 雪莱 B、 华兹华斯 C、 拜伦 D、 济慈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9 儒家心目中的中和之美是:1.0 分 A、 把艺术和合到礼俗、道德、政治教化之中 B、 把诗人赶出理想国 C、 让人走进非理性的情感迷狂 D、 主张情感放纵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测验答案
2016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测验答案————————————————————————————————作者:————————————————————————————————日期: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我的答案:D2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1.0分)1.0分∙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我的答案:A3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我的答案:D4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1.0分∙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我的答案:B5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1.0分∙A、语形∙B、语音∙∙C、语义∙∙D、语感∙我的答案:D6《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1.0分)1.0分∙A、足数则生∙∙B、增数则长∙∙C、减数则衰∙∙D、∙我的答案:D7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1.0分∙A、支持∙∙B、反对∙∙C、先支持后反对∙∙D、先反对后支持∙我的答案:B8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1.0分)1.0分∙A、∙∙B、8000∙∙C、7000∙∙D、6000∙我的答案:B9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分)1.0分∙A、以礼规范∙∙B、以道规范∙∙C、礼法结合∙道法结合∙我的答案:C10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一)1哪一项不是西方文学的性格特点:A、理据性B、确定性C、逻辑性D、朦胧性正确答案:D2道的性格可以看作哪两种?A、无有B、先后C、盛衰D、阴阳正确答案:D3拜伦的哪部诗剧对尼采影响很大?A、《唐璜》B、《审判的幻景》C、《曼弗雷德》D、《该隐》正确答案:C4《中国思维偏向》的作者是?A、鲁迅B、林语堂C、郭沫若D、张岱年正确答案:D5一般来说,中国文化性格偏于阴柔,西方文化性格偏于阳刚正确答案:√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二)1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历法:A、阴历B、阳历C、阴阳历D、阳阴历正确答案:D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文化并不以宗教为根本。
B、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阴柔化的过程。
C、禅宗重视直觉和悟性,它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D、在中国菩萨的地位低于佛陀。
正确答案:D 高旭东教授认为能提供中国文化的阴柔性、西方文化的阳刚性的证据不包括:A、神话B、历法C、宗教D、建筑正确答案:D4 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伦理与审美。
正确答案:√5从《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两个神话,可以看出中国人喜月厌日。
正确答案:√ 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三)1以下谁的学说在秦汉后就失传了,但仍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影响?A、孔子B、老子C、淮南子D、墨子正确答案:D 2 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行正确答案: D 3 以下不属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是?A、圣父B、圣义C、圣子D、圣灵正确答案:B 4 自谁之后西方哲学就分裂为“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A、笛卡尔B、康德C、黑格尔D、尼采正确答案:C5“朝闻道夕死可矣” “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国文化阳刚的一面。
正确答案:√ 中西文化性格的比较(四)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把以下哪种人赶出去?A、举重运动员B、掷铁饼者C、智者、画家正确答案:D2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指向意志的是?A、纯粹理性B、实践理性C、判断力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哪一种形式不被中国古代诗人用来写他们与那些怨郁的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与情怀A、宫怨B、闺怨C、春怨D、秋怨正确答案:D4西方文化性格具有一种侵略性和攻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A、认识论问题B、方法论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B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D3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忠B、孝C、仁D、义——B 4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应该强调()。
A、长期性B、节制性C、整体性D、以上都正确——C5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A、程颢B、杨时C、陆九渊D、张载——A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D :D7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A、不能被所有人接受B、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C、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D、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C :B8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C :C9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
A、视觉上更为美观B、交流上便于沟通C、政治上统治需要D、书写上节约时间——D10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不断循环的B、横向发展的C、纵向发展的D、相互融合的——A11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A、行医B、论政C、征兵D、行商——B12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
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D、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A1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D14 关于西方民族特性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B、家族性C、冒险性D、好战性——B15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D16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C17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C18中国地形的特点是:A、四通八达B、水陆两便C、隔绝机制D、开放机制——C19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A、大帮择主B、强化王权C、帮派主义D、契约分权——B20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A、社会的反应B、流行的理论C、自己的身体D、外部的环境——C21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
A、理智B、利益C、勇敢D、博爱——C 22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C23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D24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B25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D26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A27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28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B、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C、多数人永远是对的D、民主是社会的进步——A29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C30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C31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C32陆九渊认为,()是宇宙之理的完满表现。
A、自然之理B、人伦之理C、象数之理D、人心之理——D33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A、以礼规范B、以道规范C、礼法结合D、道法结合——C34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
A、庄子B、孔子C、墨子D、老子——D35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A、无B、课C、乌D、略——C36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A、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B、认为民主制度的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的C、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D、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D37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D、毫不相干的——B38相较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的研究。
A、客观世界B、人生哲学C、主观能动性D、天人合一——A39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文化演进原因系统论:A、主因次因B、纵向横向C、初始因后发因D、多因论单因论——A40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无止境D、描写主观性——D1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C42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
A、伦理B、智慧C、力量D、合作——A 43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A、2 B、3 C、4 D、5 ——D44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民族血统B、地域特征C、民族精神D、国家领土——C45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46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A、农耕文化B、工业文化C、商业文化D、产业文化——A47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A、礼B、和C、衷D、孝——A48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C49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A、支持B、反对C、先支持后反对D、先反对后支持——B50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B、霍布斯C、洛克D、斯宾诺莎——C1万物自协调理论是指一切政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成为较好的政体。
()——√2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3汉语最终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
()——×4中国式的思维主要强调直观性的东西。
()——√5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6中国的纪年文化(阴历)与天文地理现象非常契合,是最科学的纪年方式。
——√7中国人适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当大力弘扬强调,完全不必学习西方人的理念。
()——×8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9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
()——√10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11莱布尼茨的计算机二进制受到了《易经》思想的影响。
——√12玄奘法师提出五不翻原则是因为一些梵语中的词汇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
()——×13西方的民主形式内涵与法家的思想类似。
()——×14洪堡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对人类精神发展的作用》中认为,语言对思想是没有影响的。
——×15西方思维重在强调逻辑分析之后的合二为一。
()——×16“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
——×17中原文明的辉煌,很关键的一点是土地资源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8不同于印欧语系,传统的中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系统。
()——√19家族社会结构是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最初级的形式。
()——×20辜正坤老师认为,长城在历史上是中国闭关锁国的重要符号象征。
()——×21哲学研究中,笛卡尔和洛克属于理性主义的代表,坚持经验是不可靠的。
——×22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
()——√23相较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除了理论外还强调实践。
()——√24中国古代王权的强化其实是中国文化中家长制的体现。
()——√25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促进德行的发展。
()——√26亚里士多德主张贵族中产阶级转正。
()——√27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28人类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心理活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的情绪于是会借此通过生理发声器官的状态表现出来()——√29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可能同时包含单音节和多音节。
()——√30西方人普遍认为,民主是最适于现代社会的形式。
——×31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辜正坤老师认为,在一切社会机制中,语言是最不适宜于创制的。
——×32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
()——×33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4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反对民主思想的代表流派。
()——×35从汉学的本意上讲,汉学和汉朝是没有关系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心和西方的唯心主义其实是不同的。
()——√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
()——×38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39西方的党派制对应的法律制度是契约分权制。
——√40选择家族中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考量人的智商,这样才能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
()——×41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观念会造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所蕴含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是不存在的。
()——√42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43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44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