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风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风采”系列报道

编者按金秋杏坛硕果香。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展现我县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营造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本报今期起推出“学校风采”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特色之花别样红

本报讯(记者林育金)“第2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安溪一中获得2块国字号金牌,3人明年高考保送清华大学啦!”连日来,在我县城乡,这条喜讯不断被传告着。

8月20日,2015年第2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在江西省鹰潭市落下帷幕,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30支代表队的238名中学生参加,经过2天的竞赛,安溪一中学子林秋权、王志林荣获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现场签约2016年高考保送清华大学;陈建辉荣获铜牌,2016年高考总分本一线即可录取清华大学。

不只是生物学竞赛,在8月刚刚结束的“北大培文杯”全国创意写作大赛中,安溪一中高二年学子翁榕榕荣获全国一等奖,取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推荐资格;谢冬颖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2015年省青少年乒乓球冠军赛暨中学生联赛中,安溪一中再创历史新高,勇夺女双冠军,胡燕婷、许珍珍二位同学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柯锴淳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7月,2015年泉州市中学生足球联赛圆满收官,安溪一中以全胜的成绩捧得冠军,第七次成功卫冕……

“在‘特色化办学,多元化发展’办学理念指引下,2015届的高考成绩喜结硕果。”安溪一中校长傅鸿彬告诉记者,2016届学子,高三之前就能取得这么好的开端,明年必将更是一个“丰收年”。

据了解,安溪一中自2006年开始组织学科奥赛兴趣小组,经过2年的“精雕细琢”,2008年就获得奥赛省一等奖的佳绩。“最辉煌的是在2013年”。这一年,该校获得全国学科奥赛金牌一枚、银牌一枚、铜牌三枚,18名学生获得全国学科奥赛省级一等奖,23人次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不同分数加分。

2014年,该校获得全国学科奥赛银牌三枚、铜牌三枚,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数、理、化、生四大学科皆有学生荣获国家奥赛铜牌以上奖励的学校,10人次获得省一等奖,第二次成为泉州市唯一一所实现各学科省级一等奖大满贯的学校。

“每个高中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傅鸿彬眼中,学生中总有一批人有能力在高中课程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更深入学习,发掘自身潜力。

如今,安溪一中致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的探索与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奥赛训练,已走出一条奥赛、高考、艺体多元化办学发展模式,可谓“誉满茶乡,香飘海西”。

“得益于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凭借学科奥赛这块‘金砖’,获得清华、北大、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入场券’,如愿以偿地敲开名牌高校的大门。”高二年学子翁榕榕脸上写满自信。

给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为他们铺设更多道路。近年来,安溪一中以特色教育引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方位创造条件,助力学生成长,先后创办成立了云帆文学社、安溪一中足球社、行知科普社、敖澜辩论社、毅轩棋社、Windpop音乐社、街舞社、创意社等20多个社团。

“课外业余生活非常丰富,还在社团中锻炼了自己。”云帆文学社社员林秋权的双眸里透射出一股坚定。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15届高考中,获得985、211高校自主招生、农村专项计划加分的学生达50人次,居全市第一,许多学子顺利踏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211名校。如今,安溪一中的特色教育正在由竞赛带动向精神引领转变,熔铸学校特色品牌,使“特色之花”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闪烁深山的“夜明珠”

本报讯(记者林钦固)在长坑乡南斗村,有一所花园式、园林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长坑第二中心小学,是我县边远山区大型的村级寄宿制学校之一。每到傍晚,全校灯火辉煌,300多名寄宿生静静地在教室内汲取知识营养。这样的夜景被当地村民形象地誉为大山深处的“夜明珠”。

开学伊始,学生们结束快乐的暑假生活回到校园里开始新学年的学习生活。在山区,较为边远的学生就要收拾行装,告别父母,独自生活,到学校寄宿。但在长坑第二中心小学,寄宿生们体验的是一种阳光快乐的集体生活。

长坑第二中心小学负责人陈财贵介绍,长坑第二中心小学由南斗中学改建而成,2011年8月改建成寄宿制学校。面向长坑乡的南斗村、玉南村、南洋村、云一村、云二村、云集村、大西村、小西村、青苑村等自然村招生,服务片区有2万多人口,现有学生800多人,其中寄宿生300多人。4年来,长坑第二中心小学不断完善教学生活设施、提升服务学生学习生活水平,已成为寄宿生们心目中的“阳光之家”。

“沿着校园熟悉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校园中,长坑第二中心小学的寄宿生们便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他们捧着书本,来到校园的文化广场,有的倚在树干、有的坐在石椅上,或轻声吟诵,或默默静读……

“在学校生活,有老师照顾,同学作伴,比在家中更充实,更快乐。”六年级学生苏冰融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以前村里的学校条件差,新学校教室设施齐全,有实验室、电教室、学生食堂,一间宿舍25平方6个人住,床具舒适,我们村的同学不用再每天往返十来里路上学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家住云集村的陈志超同学娓娓道来。

的确,在长坑第二中心小学,学校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考虑周到。在学生食堂,为孩子们安装3台大电视,孩子们可以看新闻,也可以看动画片。在宿舍楼,每一楼层的转角有热水器,24小时供水,学生们随时可以喝上开水。宿舍楼前面还开辟出小运动场,学生们可以这儿打羽毛球、乒乓球。

王碧云是孩子们的“保姆”。她从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等日常琐事做起,不厌其烦地教,无微不至地照顾。

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更是安排充实。午饭过后,学生们可以在宿舍做作业、睡觉。宿舍楼楼层两边的转角处都有图书柜,学生们可以在这儿看看书,也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下午放学后,学校村芽青少年宫对孩子们开放,学生们可以在这儿学习打羽毛球、篮球、花样跳绳、书法、音乐、美术、大合唱、棋类、经典诵读、写作……别具山区特色的斗笠舞集斗笠编织和舞蹈表演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在校园学习生活,寄宿生们得到的是生活独立、学习自主等多重成长收获。生活中,他们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践行“光盘行动”;学习上,在书香校园中学习积累,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孩子们脸上时时绽放笑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