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15篇)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认识米》的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米》的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米》的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
(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
(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
(米)师:如果要测量平阳到温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平阳到温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案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大米”的一章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米的来源、种类、生长过程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米的来源、种类和生长过程。
2.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认识大米的营养价值,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米的来源、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大米样品、实验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学具:笔记本、水杯、勺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米,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大米的来源、种类和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大米的基本知识。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大米粒的结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大米的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实践:让学生自带一杯大米,观察大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一步了解大米的特性。
六、板书设计大米的来源、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大米的来源、种类和生长过程。
2. 列举两种大米的营养价值,并说明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粮食。
答案:1. 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成的,主要有籼米、粳米、糯米等种类。
大米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实等阶段。
2. 大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
节约粮食是因为粮食资源有限,浪费粮食会导致资源匮乏,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米的来源、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观察大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稻谷种植基地,深入了解大米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开展爱粮节粮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中班主题教案《认识米》
中班主题教案《认识米》一、教学背景米是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食材之一,是孩子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食物。
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认识米及其相关知识,对了解饮食文化、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主题教学将以“认识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逐步了解米的种类、营养成分、加工过程及相关礼仪知识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米种类及其区别;2.了解米的营养成分和作用;3.了解常见的米制品及加工过程;4.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米的相关礼仪知识。
2.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的观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培养学生良好的仪态和营养意识。
3.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发掘饮食文化的价值,了解饮食与生活的关系;2.引导学生品尝并感受不同的米类食品,培养对美食和营养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安排教学内容:1.米谷在晨会环节中,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或实物,让孩子观察辨认米和其他谷类。
2.米的种类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常见的不同种类米及其特点,如糯米、糙米、香米等。
3.米的营养成分通过图片或实物的比较,让学生了解米的营养成分和功效。
4.米的加工过程通过播放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米的加工流程,如去壳、磨浆、煮饭等。
5.米饭的礼仪知识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米饭的相关礼仪知识,如用餐姿势、用餐工具等。
教学过程安排:时间安排教学环节教学重点10:00 - 10:15 晨会引导孩子观察辨认米与其他谷类10:15 - 10:35 认识米的种类展示米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10:35 - 10:50 米的营养成分比较不同品种米的营养成分10:50 - 11:00 休息11:00 - 11:20 米的加工过程展示米的加工流程及制作米饭11:20 - 11:50 米饭的礼仪知识讲解米饭的相关礼仪知识及实践活动11:50 - 12:00 讲评今天所学的内容四、教学方法•图片或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米的种类和相关知识;•视频播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米的加工过程;•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米饭的礼仪知识。
中班社会我是一粒米教案
中班社会我是一粒米教案
本主题以常驻见的粮食米为核心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
主题是:我是一粒米。
认识米及米制品,知道米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要爱惜每一粒米,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三、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我是一粒米”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
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
幼儿园儿童米的认识教案范文大全
幼儿园儿童米的认识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章:认识米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米,了解米的外观特征。
2. 培养幼儿对米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米的欲望。
教学内容:1. 米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质地等。
2. 米的大小、重量单位。
教学活动:1. 展示米粒,让幼儿观察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2. 讲解米的大小、重量单位,如斤、两、克等。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米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米的外观特征的认知情况。
2. 检查幼儿对米的大小、重量单位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米的来源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米的来源,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
2. 培养幼儿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米是从稻谷中来的,稻谷的生长过程。
2. 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稻谷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米是从稻谷中来的。
2. 讲解农民伯伯种植稻谷、收割稻谷的辛勤劳动。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农民伯伯的感激之情。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米来源的认知情况。
2. 检查幼儿对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米的营养价值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米的营养价值,知道米对身体的好处。
教学内容:1. 米中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2. 吃米对身体的好处,如提供能量、促进生长发育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米中的营养成分,让幼儿了解吃米对身体的好处。
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良好饮食习惯的认识。
3. 制作米制食品,让幼儿品尝,感受米的营养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米营养价值的认知情况。
2. 检查幼儿对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米的烹饪方法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米的烹饪方法,学会自己煮饭。
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米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炒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如用电、用火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米的烹饪方法,让幼儿了解如何煮饭。
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烹饪方法的认知。
幼儿园中班主题《认识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认识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程背景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健全的饮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小米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之一,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小米,因此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小米及其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意识。
本教学设计针对幼儿园中班设计,目标是让3-4岁的幼儿能够认识小米,了解小米的来源、营养价值及吃小米的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品尝、观察和感受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本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小米和小米的营养价值,介绍小米的来源和吃小米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认知小米:幼儿了解小米的来源、颜色和形状,并通过观察、品尝的方式感受小米的味道和口感。
2.小米的营养价值:教师介绍小米的营养成分和功效,引导幼儿了解小米对健康的好处。
3.吃小米的方法: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煮小米饭,让幼儿了解小米煮熟后的样子和味道。
教学方法1.呈现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呈现小米的来源、形状、颜色等信息,让幼儿更好地认知小米。
2.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幼儿品尝和感受小米的味道和口感,培养他们的品尝、观察和感受能力。
3.讲解法: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小米的营养成分和功效,引导幼儿意识到小米对身体的好处。
教学步骤整体设计根据幼儿儿童的认知特性和年龄特点,本教学设计包括自由游戏、小组活动和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约20分钟。
具体步骤第一阶段:自由游戏(10分钟)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在教室的指定区域放置各种米种子或小米饼干,让幼儿感受小米的形态、颜色和口感,在自由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第二阶段:小组活动(20分钟)1.分组: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5-6人。
2.观察识别:把不同种类的小米放在盘子里,让幼儿通过观察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识别不同种类的小米。
3.品尝小米饼干:让幼儿尝试小米饼干,感受小米的味道和口感,并描述小米饼干的特点。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案(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案(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案一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轮胎教案二
- 1 -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
案一
中班主题活动认识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组织等内容,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米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
2 / 2。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真好吃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真好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食物中的秘密”,详细内容围绕“大米真好吃”主题,通过观察、探索、品尝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大米的特点、来源以及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米,知道大米的来源,了解大米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观察、分析、表达及合作能力。
3. 增强幼儿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大米是如何从稻谷变成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以及大米的营养价值。
重点:通过观察、品尝、讨论等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大米的特点和来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米、稻谷、放大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小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大米和稻谷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呢?”2. 例题讲解:(1)介绍大米的来源,展示从稻谷到大米的加工过程。
(2)讲解大米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大米和稻谷,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2)分组讨论并分享观察结果。
4. 品尝环节:让幼儿品尝煮熟的大米,感受其口感和味道。
六、板书设计1. 大米的来源:稻谷→ 大米2. 大米的特点:白色、圆形、有粘性3. 大米的营养价值: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吃的大米饭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大米饭样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米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大米的其他食用方法,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同时,教育幼儿节约粮食,珍惜食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难点:大米从稻谷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以及大米的营养价值,对幼儿来说是较难理解的概念。
幼儿园儿童米的认识教案范文大全
幼儿园儿童米的认识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章:认识米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米,了解大米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1. 大米的生长过程:水稻种植、收割、脱粒、晾晒、加工成米。
2. 大米的作用:提供营养、能量,有益身体健康。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展示大米,让幼儿观察大米的形状、颜色。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大米的生长过程。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制作大米贴画,加深幼儿对大米的认识。
第二章:米的加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米加工的过程,知道米的不同形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大米的加工过程:晾晒、脱粒、磨成米粉。
2. 米的不同形态:大米、小米、糯米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展示大米加工的工具和设备。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米加工的过程。
3. 教师让幼儿品尝不同形态的米,让幼儿感受米的口感差异。
第三章:米的烹饪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米可以煮成各种美食,激发幼儿的食欲。
2. 培养幼儿的烹饪兴趣。
教学内容:1. 大米的烹饪方法:煮米饭、糯米饭、八宝饭等。
2. 烹饪工具和食材的认识。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展示大米烹饪的工具和食材。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大米烹饪的过程。
3. 教师让幼儿品尝自己动手烹饪的美食,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第四章:米的文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大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比如“米的来历”、“米芾的故事”等。
2. 有关大米的儿歌、诗词。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讲述大米在传统文化中的故事。
2. 教师教幼儿唱有关大米的儿歌、诗词。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大米的故事。
第五章:米的安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米在保存、食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米
中班科学教案米【中班科学教案】米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积极探索、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米为主题,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米,了解米的生长过程和用途,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1. 了解米的特点和用途;2. 掌握观察、描述和记录的方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米:准备一些米粒,分别放在小盒子里备用;2. 幻灯片或图片:准备一些关于稻谷和米的图片,用于介绍米的生长过程和用途;3. 实验器材:准备放大镜、透明杯、水、盖子、棉花等;4. 幼儿绘画工具:彩色纸、颜料、笔、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拿出一小盒米粒,向幼儿展示,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让幼儿参观并描述米粒的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介绍米的生长过程:通过幻灯片或图片,教师向幼儿介绍稻谷的生长过程。
简明扼要地讲解水稻播种、长苗、抽穗、灌浆、成熟等过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 观察实验:教师将水倒入透明杯中,然后将少量米粒放入杯中。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米粒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1. 观察幼儿宝贝米教师将一小部分米粒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使用放大镜观察米粒的外观、颜色等特征,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米粒的外观。
3.2. 观察米的浸泡过程将一些米放入盖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水的变化和米粒的变化,和幼儿一起记录下来。
4. 绘画创作:教师分发一些彩色纸和绘画工具给幼儿。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米的了解和喜欢。
可以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米饭或米粒的图画。
5. 游戏环节:设置一个米粒捡拾游戏,教师将一些米粒散落在地上,让幼儿使用勺子或手指捡拾米粒,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6. 总结和展示: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总结米的特点、生长过程和用途,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一、活动引入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米的来源、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食用米,增强孩子们的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意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活动内容1.观察小小一粒米及米的来源2.发掘米在饮食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米的种类及食用方式4.联系孩子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了解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食用米5.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米,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二、活动过程1. 观察小小一粒米及米的来源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包新米,并引导孩子们观察: 小小的米粒是如何长成的,有哪些颜色和形状。
2.带领孩子们了解稻田的成长过程,从田间地头、收米并加工成一包包的米,最终到我们的餐桌上。
教师提示: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触摸、品尝米,从而像走进稻田一般了解到米的成长背景。
2. 发掘米在饮食中的重要作用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以米饭、面条等为主题,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平时吃的食物当中都有哪些是与米有关的。
2.要求孩子们简单说明一下,这些食物中的米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提示: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让孩子更加了解米在饮食中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好铺垫。
3. 认识米的种类及食用方式时间: 15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通过展示干米、糯米、红米、黑米等不同种类的米,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米种类。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米的食用方式,例如糖醋排骨、肉末茄子饭等。
教师提示: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米饭做法,品尝到各种不同的米饭味道,从而让孩子更加喜欢米饭、了解米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4. 联系孩子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了解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食用米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教师展示一份含有不健康的搭配的饭菜,要求孩子们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2.通过观察、讨论孩子们认识到幼儿餐中米饭和菜的比例需要注意,建议孩子们在饭后品尝水果等营养食品。
5.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米,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时间: 1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1.班级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引导孩子们了解与粮食节约相关的基本常识,如最快捷、最简便的粮食保存方式;2.指导孩子们在餐桌上擦盘一类的良好行为,让孩子们理解自己为减少浪费应该做出的一些行动。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一、课程目标:1. 能够认识并描述米的来源、特点和营养价值。
2. 能够描绘从谷物到成品米的制作过程,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3. 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米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小小一粒米》绘本。
2. 彩图或实物:稻谷、成品米、米饭等。
3. 视频或图片:米的种植、收割和加工过程等。
4. 心理暗示失调解除计划板书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口胡小传说在古代,有位勤劳的农夫种了一片稻田。
在一个清晨,他发现稻田里出现了许多小水泡,一看,都是对口胡吐的小妖精,原来,小妖精守护着稻田,来劝阻那些想要破坏稻田的坏人。
听完故事问:“你们知道小妖精为什么要保护稻田吗?”2)播放视频或图示播放一段视频或放几张照片,主要介绍稻谷的来源、特点和营养价值,并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米饭类食品。
3)阅读绘本《小小一粒米》给幼儿阅读绘本《小小一粒米》,了解从谷物到成品米的制作过程,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2. 实践体验1)观察谷物和成品米教师带幼儿们观察稻谷和成品米之间的区别,让幼儿们能够认识到成品米的丰富营养(米饭、粥)和多种饮食搭配(米饭搭配菜肴、蛋类、豆类等……)。
2)学习制作米饭幼儿们可以亲手尝试制作米饭,并体验在饮食中米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让幼儿们培养出良好的饮食习惯。
3)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体验。
(1)做米饭掌声响安排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米饭做出来最好吃,做的最快,最整齐,并鼓励小朋友们经常做饭。
(2)米的识别游戏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们分辨不同的米,顺便引导孩子们学习米的种植囗页成长周期、生长环境等有关知识。
比如稻样子,特点是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稻?(3)细嚼慢咽告诉幼儿不要咽得太快,要慢慢咀嚼,慢慢享受每一口饭的美味,避免积食。
3.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认识米籼和粳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并理解从谷物到成品米的制作过程。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六篇
幼儿园中班食育课教案《小小一粒米》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认识米一、引入1. 认识米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那么,大家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吗?它是怎样生长的呢?2. 世界粮食日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我们要来学习一下关于粮食的知识,了解粮食的重要性。
二、主体1. 调查首先,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小调查。
请举手回答以下问题:1.你喜欢吃米饭吗?2.你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吗?3.你知道米是怎样生长的吗?2. 分享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图片,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展示图片)这是一株稻米。
稻米是产生米饭的来源,我们需要将它收割下来,去掉外层的草皮和稻壳,就可以得到珍贵的米粒了。
3. 观察现在,我给大家每人发一小袋米粒,请大家进行观察和比较。
这些米粒是否都一样?有什么区别吗?大家发现没有,这些米粒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如果我们放大观看,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这就是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种类和成熟度不同所导致的。
4. 体验接下来,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种植稻米的过程。
同学们,这是一颗长势良好的稻苗,你们可以尝试着把它种在土里,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源,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它将最终生长成一棵结实的稻株。
5. 学习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米饭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有些人并不珍惜它,嫌弃吃米饭没有口感。
可是,我们知道吗?相比其他粮食,稻米汁更是无价之宝,无论是煮成米粥、煮成饭,都有着它各自的美味。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歌曲,它叫做《小小一粒米》。
唱完之后,我会让大家品尝一下玉米糊和米粥的味道,感受一下不同粮食的美味。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米的一些知识,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歌曲的学唱来深度了解米的重要性和食用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珍惜每一粒米,健康饮食,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四、作业同学们,回到家之后,你们可以选择以下两项中的一项来完成作业:1.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一下稻米的生长状态,并写一个小作文。
教案:认识米,如何用米量物品
教案:认识米,如何用米量物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米的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能够用米量物品,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米的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弄清量米、重米的区别及其使用。
三、学准备
教师:米量杯、米、水杯、玻璃球、毛笔、纸张。
学生: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笔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加深对米的认识
请学生拿出一个米量杯,观察杯上的刻度,询问学生:“这个量杯上的数值代表什么?”同学们纷纷大喊:“代表米的重量!”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单位的米的重量值。
2.认识米的单位
教师为学生出示一张米的单位表,指导学生逐一认识常见的米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如: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等。
3.认识量米和重米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何时用量米,何时用重米来量物品。
如:测量水的体积需要用量米;测量头发或玻璃球的重量需要用重米。
4.如何用米量物品
教师示范如何用米量物品,例如:用米量杯量出500毫升水,以及用米量杯量出50克玻璃球。
5.练习
让学生自行练习如何用米量物品,如量出本身的体重、书的重量等。
六、巩固和展示
请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觉得合适的物品,并用米量杯、米来量出它的重量或体积,然后进行展示。
七、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内容,写一篇300-500字的读后感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了一些情境化的案例和示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米的换算和使用方法。
同时在结合复杂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敏感度和认知深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米的认识教案
米的认识教案米的认识教案(通用12篇)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引导:同学们,你们在课前找到了哪些有关千米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收集的数据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2、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一起去真实体验i千米。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例如:长江全长6397千米,黄河全长5464公里,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有关千米的知识,感受“千米”这一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互动新授1、感受千米。
(1)师: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多少圈是l千米?(2)引导:同学们分组活动,15名同学在跑道上走5圈,5名同学记录他们走完l千米所用的时间;l5名同学在跑道上跑5圈,5名同学记录他们跑完1千米所用的时间。
2、体会I千米。
师:清同学们谈谈自己走或跑完l千米的感受。
3、估计1千米。
(1)引导:刚才我们通过走、跑,真真实实感受了1千米的长度,想一想学校与你家的距离大约是多长?从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2)引导:从学校出发到人民医院大约有多长?到图书馆大约有多远?……学生通过“走”“跑”等活动体验l千米的长度。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1千米有多长,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结合学校周围交通图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走一走”“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真实感受了1千米的长度,体会出1千米真的很长。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去估一估身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理解,同时也真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米的认识教案篇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的由来
中班科学教案大米的由来中班科学教案:大米的由来引言:大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粮食之一,它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被广泛消费。
然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了解大米的由来和生长过程并不容易。
通过本科学教案,我们将带领幼儿探索大米的来源、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大米的认识。
一、大米的来源:1. 大米是一种主要来源于稻谷(水稻)的食物。
2. 稻谷是一种谷物,它是一种谷粒植物,与小麦、玉米一样。
3. 稻谷的产地主要在亚洲,如中国、印度、泰国等。
二、大米的种植:1. 幼儿,你们知道大米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吗?2. 大米生长在稻田里,稻田是一片积水的地方。
3. 幼儿可以与老师一起做个小实验,准备适量的稻谷,放入透明容器中加水,摆放在明亮的地方观察。
4. 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看到稻谷发芽,并长出一片片嫩绿的叶子。
5.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到稻谷需要水分、阳光和适当的温度才能生长。
三、大米的收获:1. 稻谷生长到一定时期后,会长出一些像花朵一样的东西,这就是稻穗。
2. 稻穗是稻谷成熟时的标志,它上面长满了稻谷。
3. 秋天是稻谷收获的季节,农民会用刀将稻谷割下,再晾晒晾干。
4.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模型或者小实验,了解到稻谷有成熟的时候。
四、大米的加工:1. 收获的稻谷需要去除外壳,才能得到我们平常吃的大米。
2. 大米的加工历程很复杂,首先要去除稻谷的外壳,然后进行研磨和筛分。
3.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最终我们得到了洁白的大米。
五、大米的功效:1. 大米是我们日常主要食物之一,它富含能量和营养物质。
2. 大米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它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能量。
3. 大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
4.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大米,通过观察、试吃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大米的功效。
六、大米在饮食中的应用:1. 大米作为主食,可以煮成饭、粥、米饭等各种美食。
2. 幼儿可以和老师一起做简单的米饭或粥,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
《从生活中找“米”》教案设计
《从生活中找“米”》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米”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米;1.4.2 介绍米的种类和作用;1.4.3 让学生分享生活中与米相关的经验;1.4.4 小组讨论米的营养价值和合理食用方法。
第二章:寻找生活中的“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米”的物品和场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含有“米”的物品;2.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4.3 讨论“米”在这些物品和场景中的作用;2.4.4 总结“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探索“米”的来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来源,认识水稻的生长过程。
3.2 教学内容:介绍水稻的种植、生长和收割过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展示水稻的生长过程图片;3.4.2 播放水稻种植和收割的视频;3.4.3 让学生小组讨论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特点;3.4.4 总结水稻生长过程对“米”的重要性。
第四章:体验“米”的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亲手制作米饭,感受“米”的变化过程。
4.2 教学内容:学习煮米饭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煮米饭的方法和技巧;4.4.2 学生分组进行煮米饭的实践操作;4.4.3 观察和记录米饭的变化过程;4.4.4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第五章:创意“米”作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利用“米”制作有趣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认识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认识米教学设计活动背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主题活动,幼儿可以渗透到各个活动中,以特定的主题为出发点和核心,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幼儿对生活的敏感力,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主题活动以认识米为主题进行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的设置,让幼儿了解米的种类、生长环境、特点以及米在饮食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对于所生活的环境的认知能力,同时锻炼幼儿的灵活运用能力。
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认识米的种类,学习区分白米和杂交稻米。
2.了解米的生长环境及特点,了解米在不同地域的生长习惯及对水质、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要求。
3.学习米的饮食价值及米的营养成分。
4.发现米的用途及不同的食品,培养幼儿的口味,增强其食品品尝和分辨能力。
活动流程第一天主题:认识米的种类和生长习惯活动形式:宣布主题,小组讨论、实地观察1.宣布本轮主题,让孩子们欢欣鼓舞地开始本轮活动。
2.教师与孩子们讨论、认识和了解米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外观和特点。
3.观察米芽,并了解大米的生长习惯和生长所需条件。
第二天主题:米的环境及营养成分活动形式:科学实验、互动问答1.教师与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水质、土壤和气候下的水稻生长情况,了解水稻生长需要的条件。
2.互动问答:教师对米的营养成分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发现米的饮食价值。
第三天主题:学习米的用途和饮食文化活动形式:饮食品尝、手工制作1.饮食品尝: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不同用途的米制品(如米饭、米粉、米线、米饼等),让孩子们全面感受米的多种食品形态,培养孩子们对食品的口味品尝和感受。
2.手工制作:教师为孩子们准备环保材料,通过实践动手制作米饼蛋糕,并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米的粘性、韧性和柔软性。
第四天主题:、展示及教学反思活动形式:互动讨论、展示活动成果、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认识米教案
中班主题教案认识米教案1、中班主题教案认识米教案活动目标:1.让孩子知道大米的外观特征,并用更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大米和人的生活的关系。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5.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1.让孩子摇晃桌子上的瓶子,以引起他们对儿童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让孩子们猜测瓶子里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3.引导幼儿观察大米,说出其特性。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孩子说出大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
”“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
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间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钟表的表面结构和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小时。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内容:《时钟》活动准备: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活动过程: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二、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
米幼儿中班教案范文
精选米幼儿中班教案优秀范文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领域活动《认识大米》二、活动目标:1. 了解大米的特征和生长过程,知道大米是粮食作物。
2. 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触觉和味觉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大米、图片、视频、品尝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见过大米,知道大米是白色的。
四、活动过程:1. 导入:出示大米,引发幼儿兴趣。
2. 认识大米:观看大米生长过程的视频,了解大米的来历。
3. 观察大米:分组观察大米,触摸大米,感知大米的特征。
4. 品尝大米:品尝不同种类的大米,交流分享品尝感受。
5. 爱惜粮食:引导幼儿说出节约粮食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的粮食浪费情况,及时纠正。
2. 环境创设:带领幼儿种植大米,体验农耕文化。
3. 区域活动:设置“粮食超市”,让幼儿模拟购买粮食,培养节约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大米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环节,幼儿的观察力、触觉和味觉能力得到了锻炼。
幼儿也认识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初步养成了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大米的特征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七、家长反馈:八、活动评价: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大米的认识得到了提升,观察力、触觉和味觉能力得到了锻炼。
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整体来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九、教学建议:1.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应贴近生活,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加强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十、活动日期:2024年10月六、活动名称:中班语言领域活动《大米的故事》七、活动目标:1. 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大米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米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认识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组织等内容,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米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
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
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
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