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3a23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一、猜谜激趣导入: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
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
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二、你言我语说诗题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1、惠崇是谁?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预设问题:蒌蒿和芦芽是什么?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3811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f.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春江晚景的美景。
3、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4、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江晚景的画面,感受其意境美。
(2)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江晚景的美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春天江边景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2)提问学生对春天江边景色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缘由。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诗歌(1)学习生字、生词①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如“惠崇”“蒌蒿”“芦芽”等。
②讲解生字、生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让学生认读、书写。
(2)逐句理解诗歌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每一句的意思。
②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三两枝”“先知”的含义。
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f2f0d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故事新编作文范文400字(精选12篇)故事新编作文范文400字(精选12篇)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学习古诗,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春天的美好。
3、发挥想象,口述诗意。
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挂图等。
四、课时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一、揭题导入。
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
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学生出示资料解题: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
二、看图,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
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
(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
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d68f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2.png)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惠、崇”等4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习古诗的赏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感悟诗人的情感,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赏析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谈话导入:同学们,这幅画非常美丽,宋代诗人苏轼看到这幅画后,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感受画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读诗,检查朗读情况。
3.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理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含义,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体会“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春天的丰富景象。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4.赏析古诗,体会意境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
从景物描写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体会诗人通过描写春天景色所表达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虚实结合、富有情趣等。
5.诵读古诗,感悟情感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6.拓展延伸介绍苏轼的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如《蝶恋花·春景》等,让学生对比赏析。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写春天的景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7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81d9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c.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7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惠崇春江晚景篇一朝代:宋代作者: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较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⑴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⑴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⑴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⑴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⑴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⑴更待:再等;再过。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87ba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7.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小组学习,分析诗中重点句子含义,讨论作者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3、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同时引起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诗中所出现的乐器,例如:琵琶、箫等的音色以及其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情景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巩固知识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复习古代描写月亮的诗句,并讨论所列举的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而导入新课《春江花月夜》。
(二)朗读品味,整体感知1、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意境,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对文章进行翻译,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2、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停顿,语气变化,并用斜线标注。
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即月之初上迷离、美妙高亢,月下遐思平缓,思妇对月徘徊低回,游子梦回故乡哀怨,梦醒月残倍孤寂悠长。
3、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并设置问题:该诗都具体描写了什么内容,一共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得出:全诗可分三层解读,第一层(前8句):月之色,第二层(中8句)月之问,第三层(其余句)月之情。
(三)深入研读,感悟哲理引导学生逐层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赏析,依次一下问题1、让学生诵读第一层(前八句),并设问:作者写了哪些意向?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它们分别都有怎样的特点呢?2、诗人在赏月的过程中,有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与之前所学苏轼,王羲之等人所感慨的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诗句,有哪些异同?3、诗中所写的思妇怀人、游子思归,采用的那种抒情方式?并借助了哪些意象来烘托的?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朗读,并分析该句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384b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f.png)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师读《题西林壁》,学生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3、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4、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3f46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
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
读出来。
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
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e5ed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9.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景。
(2)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能够准确解释重点词句。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关注。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展开想象,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天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晚景》。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缘由。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错误。
4、字词讲解(1)讲解诗歌中的生字,如“惠”“崇”“豚”等,让学生掌握其读音和写法。
(2)解释生词的意思,如“晚景”“蒌蒿”“芦芽”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5、诗句理解(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诗歌描绘的画面。
(2)重点分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巧妙。
6、意境感悟(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再次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的画面。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感受诗歌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6篇)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e2e0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1.png)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 .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 1 )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 2 )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 3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0815e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7.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理解题画诗的特点。
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绘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绘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绘,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整体感知诗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理解题画诗的特点。
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绘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生动的描绘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46803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
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
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二、你言我语说诗题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1、惠崇是谁?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预设问题:蒌蒿和芦芽是什么?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efd4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讲解的诗词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惠崇春江晚景》是本单元的第1课的第二首古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人用他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令人神往。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具体学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读、想象故事中描绘的画面,感悟语境,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
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品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接下来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诗人的情感二、说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各种方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感悟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欣赏美好的春景,品味优美语言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依托课标,结合本课三维目标和学情特点,在学法上,我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bac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f.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苏轼及其生平事迹;(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读诗句的意义;(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句;(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会欣赏古诗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对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意义解读;2. 诗句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意境的分析;3.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3.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苏轼的生平事迹、古诗文的翻译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生平事迹;(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惠崇春江晚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文,理解诗句的意义;(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意境;(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生通过诗句感受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珍惜。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景色和意境;(2)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汲取人生智慧,珍惜美好生活。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自然景色和意境的分析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7. 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文;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惠崇春江晚景》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是否有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点?4. 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完成情况;2. 课后感悟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诗句意义、自然景色和意境分析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程度;3. 同学间的合作探讨和分享讨论成果的表现;4.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948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3.png)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2.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诗歌描绘,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4.学会运用诗歌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歌。
难点:把握诗歌描绘的春江晚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2.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自读、认读。
学生组内交流,互相纠正读音。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诗歌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跟读诗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句描绘的景象。
4.情感体验教师播放春江晚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5.背诵诗歌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检查。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背诵,检查掌握情况。
6.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发现的诗歌之美。
7.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
8.作业布置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背诵。
四、课后延伸1.请学生收集其他描写春江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2.鼓励学生创作描绘春江晚景的诗歌或画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2.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诗句中隐含的意象和情感把握。
2.将诗歌欣赏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欣赏过程中。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出示春江晚景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图给你什么感觉?”学生甲:“我看到了一条江,天快黑了。
”学生乙:“我感觉很安静,江水很平缓。
”2.学习生字词教师指着生字词问:“这个字你们认识吗?谁来读一读?”学生丙读出生字词,教师纠正发音。
教师引导:“这些字在诗里很重要,我们要记住它们。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11a88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e.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同学理解并把握系统的学问。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整理的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最新3篇,假如能帮忙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惠崇春江晚景改写篇一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动植物们都从头开始。
在翠绿的竹林外,桃树上开着特别稀有的桃花,它们有的开放笑脸,有的含苞待放,还有几朵只开了一点点。
粉红的花瓣特别美丽。
春天的江水特别暖,鸭子们在水里游戏,没有人比它们更早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它们在水面上不断地叫,相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在旁边的陆地上长满了蒌蒿,芦苇长着绿绿的而且鲜嫩的小芽,它们短短的,特别可爱。
就在这时,诗人才想起来:这时候正好是河豚来产卵的时候呀!哈!我又可以吃我喜好的河豚了!这次会不会更好吃呢?三班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同学了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喜好,培育同学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策略:从感性学问入手,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美妙点拨,横向迁移,最后化解难点。
教学准备:查阅诗人资料,搜集相关古诗;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珍宝,大家爱好古诗吗?我们今日就来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请生介绍苏东坡,揭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2、范读(出示课件)3、分组读诗。
4、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出示第1、2行)。
(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三两枝、鸭先知。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4)师归纳,生质疑。
(5)师生交流。
(6)引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引导朗读。
(7)总结学法2、学习第二句(课间出示3、4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584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559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2.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全诗。
2.分析并欣赏苏轼的诗意与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绘画手法,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晚景》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背景资料。
2.纸笔:学生用于创作自己的春江晚景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展示《惠崇春江晚景》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二)诗歌讲解1.阅读全诗,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春江”、“晚景”、“鸭”、“河岸”等。
3.讲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诗歌欣赏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抑扬顿挫。
3.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绘画分析1.展示苏轼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绘画手法。
2.分析诗中的绘画元素,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绿杨阴里白沙堤”等。
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二)诗歌写作背景1.讲解苏轼创作《惠崇春江晚景》的背景。
2.分析苏轼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诗歌创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春江晚景的诗歌。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2.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春江晚景的画。
五、课后作业1.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全诗。
2.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春江晚景的画。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较高,但对绘画手法的分析还有待提高。
2.学生在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332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8.png)
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全班齐读古诗。
3.识字写字(10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融、燕、鸳、鸯”等字的笔顺和结构。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理解诗意(15分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开展朗读比赛,评选出“朗读小明星”。
尝试背诵古诗,先同桌互相背诵,再指名背诵。
6.拓展延伸(5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师推荐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晓》《咏柳》等,让学生课后阅读。
7.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一、教学鸯”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
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结合图片和诗句,让学生感受春天江边的美景,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描绘的桃花盛开、江水变暖、鸭子嬉戏的景象。
讨论:诗人是如何表现春天的美景的?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朗读背诵(10分钟)
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美丽的风景。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提高了朗读和背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秀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6ace39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9.png)
2024年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惠崇春江晚景》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领悟诗句所蕴含的意境和哲理;分析诗人的写作背景及诗歌的艺术特色;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惠崇春江晚景》,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2. 领悟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和哲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春江晚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集体朗读《惠崇春江晚景》,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课文:分析诗句的字面意思,引导学生领悟诗句所蕴含的意境和哲理。
4. 例题讲解:以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例,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春天的到来。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分享心得。
6. 分析诗人的写作背景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介绍惠崇的生平,分析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六、板书设计1. 《惠崇春江晚景》2. 内容:诗句解析诗人背景诗歌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意象,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示例: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上市时”描绘了春天丰收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教学难点的把握。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和意境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2
铁力一小孟丽娜
3
教学目标:
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6
教学重难点:
7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8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9
教学流程:
10
一、导入新课。
l.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耀千秋。
国学经典,穿透历史、跨越时空。
11
12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学习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3
2.学诗方法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诵诗文,悟诗情。
14
15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6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17
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18
写的。
19
二、诵读诗句。
20
1.师:本诗是作者为《鸭戏图》题的诗,我们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21
2.师: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22
教师范读。
23
3.学生试着读诗。
24
三、深入探究
25
1.师:诗中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早春景色,接下来同学们就结合注26
释理解诗意,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主学习:
27
内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8
流程:小组同学交流、汇报。
29
时间:4分钟
2.小组同学汇报。
30
31
3.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2
(1)认识蒌蒿、芦芽等植物。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33
34
芦芽:芦苇的嫩芽。
35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6
4.哪句是诗中之景,哪句是作者想象的?
37
(诗中之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38
作者想象:正是河豚欲上时。
)
5.配乐诵诗:桃花初放,江暖鸭戏,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早春江景
39
40
的优美画境。
我们一起读诗。
41
一幅鸭戏图让我们感受到春的美丽,另一首《飞雁图》又是怎样介绍春天的呢?
42
43
惠崇春江晚景
44
宋苏轼
45
两两归鸿欲破群,
46
依依还似北归人。
47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48
49
师: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50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51
四、小结
52
师:悠悠中华,浩浩文化,灿若星辰,光照华夏千古篇章,字字珠玑,篇篇53
锦绣,谱写华夏千秋美文,我们一定要多读诗,与诗为友,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