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分析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一、引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等,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亚洲经济大国,其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点。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1. 人际关系导向:中国企业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亲情般的关系网络。
2. 长期主义: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长期发展和持久经营,注重积累和传承。
企业家们往往将企业视为家族的延续,追求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3. 策略性灵活性:中国企业文化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企业家们善于制定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变化。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1. 细致精益: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强调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员工们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和精确,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工作的细致性。
2. 集体主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员工们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愿意为了团队的利益而付出努力。
3. 持续改进:日本企业文化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强调不断学习和进步。
员工们被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四、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差异1. 价值观差异:中国企业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长期发展,而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细节和集体利益。
这导致两国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准则。
2. 组织结构差异:中国企业文化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注重员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倾向于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强调上下级之间的权威和秩序。
3. 决策方式差异:中国企业文化注重策略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决策过程相对较为灵活。
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注重决策的共识和团队合作,决策过程相对较为缓慢。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一、引言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点。
二、中国企业文化1. 经营理念中国企业文化注重长期发展,追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经营目标通常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也注重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2. 组织结构中国企业通常采用层级化的组织结构,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
决策过程较为集中,重要决策通常由高层领导层做出。
3. 价值观念中国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尊重长辈、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注重面子和礼貌等。
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忠诚、诚信和敬业精神,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 沟通方式中国企业文化中的沟通方式通常是间接和非言语性的。
在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通常通过中间人或者会议进行。
此外,中国企业文化中还注重面子和保持和谐的沟通氛围。
三、日本企业文化1. 经营理念日本企业文化强调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
企业经营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还包括对员工和社会的贡献。
日本企业文化注重个人责任和自我约束,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
2. 组织结构日本企业通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团队合作和共识决策。
权力分散,决策过程通常经过多轮讨论和协商,以确保达成共识。
3. 价值观念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包括尊重他人、注重纪律和规则、追求和谐等。
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忠诚、诚信和奉献精神,注重个人与组织的利益平衡。
4. 沟通方式日本企业文化中的沟通方式通常是直接和明确的。
在企业内部,沟通通常通过面对面的会议和讨论进行,注重事实和数据的交流。
此外,日本企业文化中还注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四、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分析1. 经营理念中国企业文化注重长期发展,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加注重持续改进。
中国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而日本企业更注重员工和社会的贡献。
中日企业文化的分析比较及借鉴
关系的基 础” ( 引 自 « 中 日 宏 观 经 济 体 制 模 式 比 较 研 究» 第 110
页) ꎮ
日本的所有制结构表现为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ꎮ 在日本企业
中ꎬ既存在着所有权归私人所有的私人企业ꎬ也存在着所有权归国
家或地方团体所有的公营企业ꎮ 但由于日本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
这一点上日本企业比中国企业做得更好ꎮ 我们不能只是打着“ 以
人为本” 的旗帜ꎬ应该将该理念具体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的初始财富的积累者的企业经营能力有一定的限制ꎮ 为了使企业
能够获取最大程度的利润ꎬ所有权者委托经营能力高的受过高等教
育的专业人才来经营ꎬ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ꎮ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现象在日本大企业极为突
出ꎮ 1950 年日本商法修改ꎬ使原本企业最高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的
权利转移到了董事会ꎬ从此日本大企业的经营形态发生了重大变
3. 对中国的借鉴与反思
在当代社会ꎬ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ꎬ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ꎮ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在世界市
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ꎮ 两国企业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借鉴ꎬ
取长补短ꎬ为实现合作共赢而努力ꎮ
首先ꎬ日本企业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地方ꎮ 比
如ꎬ在两国的企业管理中ꎬ虽都坚持“ 以人为本” 的理念ꎬ但是ꎬ在
本特征的市场经济ꎬ私有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ꎮ 所以ꎬ私人企业
在日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ꎮ
而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模式ꎬ国家所有
制企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ꎬ现在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ꎬ多种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一、引言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其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探讨两国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及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影响。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1.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企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家族传承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念。
2. 高度重视人际关系:中国企业文化强调人情关系和社会网络,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3. 集体主义和家族企业: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企业的价值观念,注重团队合作和家族的传承。
4. 尊重权威和等级制度:中国企业文化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等级制度和权威尊重,领导者在决策和管理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1.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日本企业文化注重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
2. 高度重视企业道德: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共利益。
3. 持续改进和创新:日本企业文化注重持续改进和创新,通过不断改善和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高度重视员工福利: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员工福利和关心,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四、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差异1. 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家族传承和集体主义,而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精益求精和创新。
2. 管理风格差异:中国企业文化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等级制度和权威尊重,而日本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参预。
3. 经营理念差异:中国企业文化强调人情关系和社会网络,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加注重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五、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相似之处1. 重视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观。
2. 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3. 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注重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一、引言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其企业文化对于两国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企业文化1. 历史背景中国企业文化源远流长,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注重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发展,强调家族价值观念和家族责任。
此外,中国的企业文化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孝道、忠诚和尊重长辈等价值观念。
2. 特点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族观念: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家族企业的传统,注重家族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2)人际关系:中国企业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团队合作和互信。
(3)权威文化: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权威文化,强调上下级关系和权威的决策方式。
(4)长期思维:中国企业注重长期发展规划,强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稳定性:中国企业文化注重家族传承和长期发展规划,使得企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人际关系:中国企业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权威决策:权威文化使得决策过程相对较为高效,有利于企业快速做出决策。
三、日本企业文化1. 历史背景日本企业文化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管理理念的影响。
在二战后,日本企业通过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形成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2. 特点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主义:日本企业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2)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注重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
(3)长期稳定:日本企业注重长期稳定发展,强调员工的忠诚和长期雇佣制度。
(4)持续改进:日本企业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3. 影响日本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高效率:日本企业注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企业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举例说明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的异同
日本、中国企业文化的异同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结构,从外延上讲,企业文化通常分为四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
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它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是行为层文化,如果说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那么企业行为文化可称为企业文化的幔层,或称第二层,即浅层的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从人员结构上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
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第四层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现在,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建立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重要的无形资源,它本身不仅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和辐射功能,而且对搞活企业的有形资产,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能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搞好企业文化,是我国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求成功的迫切需要。
中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加上战后日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它形成了优秀的、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文化。
在深入研究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时,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但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企业,因为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不相同,这是在研究企业文化应该注意的。
一、中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是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管理向文化力的管理层面的飞跃。
以人为本,以文化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潮流,成为世界诸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共识。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普遍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对以文化推动企业的发展进行尝试,其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形式看似乎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但实质上却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
因为企业经济实力的背后是文化力量在起着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提出:21世纪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可见,谁能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激励、结束、导向纽带和辐射作用,调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软管理带动硬管理,对于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增强自身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都具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渊源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日企业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从共性来看,两国企业文化均具有封闭性、保守性、排它性、超稳定性、情感性、微妙性与亲密性;而在对待个人与群体、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本文的研究对构建与谐中国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日比较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渊源在于该国的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决定了该国企业文化的整体轮廓,是企业文化的深层基础。
在构成一国社会文化的众多决定因素中, 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因素包括社会文明起源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及伦理价值等。
从社会文明起源方面看,中华文明源自于纯粹的传统农耕社会。
农耕社会的生产要求以家庭或家族为团体单位,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在于血缘宗亲关系,以血缘为根基的人际关系造就了中国文化中伦理本位、家族本位,乃至家天下的社会文明结构。
同时, 伴随传统农耕社会而不断发展的华夏文明具有明显的早熟化特征。
早熟化的文明形态,一方面泽被后世,使中华文明对世界整体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过于沉重,在面对社会转型与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应变能力方面显得相对缓慢。
日本文化的渊源相对中国要复杂一些,日本在早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并存的双重文化渊源。
江上波夫在其名著《骑马民族国家》1中认为,在公元四世纪末,东北亚的骑马民族经朝鲜进入了日本,征服了土著倭人,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征服王朝”。
相对短暂的农耕文明并没有完全同化骑马民族, 却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并存的状况,也即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渊源,注定了日本在后来走上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演绎路径。
日本社会文化的双重文化渊源,使得日本人既有农耕文明所造就的彬彬重礼、内守谦与的柔性特征,也有骑猎民族强悍凶猛、意志顽强的刚性特性;再者,双重文化的渊源也使得日本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变革,这对后来日本企业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引言概述: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在企业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传统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1.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忠诚、孝顺、团结”的价值观念,重视家族传统和社会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1.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忠诚、诚信、谦逊”的价值观念,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企业中体现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二、管理理念与组织结构2.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管理倾向于家族式管理和人情化管理,注重领导者的权威和个人魅力。
组织结构相对扁平,决策过程较为集中。
2.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管理注重团队合作和共识决策,强调员工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组织结构相对严谨,决策过程较为民主。
三、创新与技术发展3.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逐渐崛起,注重技术引进和学习,但在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有待提高。
3.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4.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逐渐重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环保活动,但在落实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4.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高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环保行动,注重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五、国际化与全球化战略5.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方面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合作伙伴,但在跨文化管理和国际市场竞争方面仍需提高。
5.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注重跨文化管理和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寻求全球化战略和合作机会。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引言概述:中国和日本是亚洲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其企业文化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点。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1.1 高度重视家族观念:中国企业文化中,家族观念占领重要地位。
许多中国企业是由一个家族创立并传承下来的,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1.2 强调集体主义: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被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1.3 尊重权威和长辈:中国企业文化中,尊重权威和长辈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员工会尊重领导者的决策,并尊重年长的同事。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2.1 侧重长期稳定:日本企业文化注重长期稳定,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长期关系。
许多日本企业提供终身雇佣制度,员工忠诚度较高。
2.2 强调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文化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员工被鼓励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3 尊重和谐: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和谐和平衡。
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被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较为融洽。
三、中国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异同点:3.1 家族观念与长期稳定: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家族观念,而日本企业文化注重长期稳定。
两者在企业传承和员工忠诚度上存在差异。
3.2 集体主义与精益求精: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日本企业文化追求精益求精。
两者在员工合作和工作效率上有所不同。
3.3 尊重权威与和谐平衡:中国企业文化尊重权威和长辈,而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和谐和平衡。
两者在员工关系和团队精神上存在差异。
四、中国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共同点:4.1 强调团队合作: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认为员工之间的合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4.2 尊重传统价值观: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尊重传统价值观,注重家族观念和长期稳定的价值观念。
4.3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都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注重对员工和社会的贡献。
中日企业文化
中日企业文化
中日企业文化
中日企业文化是两国企业在经营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的总和。
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分几个章节介绍中日企业文化的不同之处。
一、组织结构
中日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日本企业通常采用家族式企业结构,即由家族成员掌控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而中国企业则更倾向于集权式的管理结构,由公司高层领导掌控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二、管理风格
中日企业在管理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日本企业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强调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而中国企业则更注重个人能力和个人表现,强调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性。
三、企业文化
中日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有所不同。
日本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员工的道德品质。
而中国企业则更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沟通方式
中日企业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日本企业注重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强调沟通的细节和礼仪。
而中国企业则更注重效率和实用性,更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等工具进行沟通。
五、员工福利
中日企业在员工福利方面也存在差异。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的福利和保障,如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
而中国企业则更注重员工的薪酬和奖励,如提供丰厚的年终奖金和股票期权等。
总之,中日企业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这些差异和相似之处都是由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日两国的企业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就被提出,自此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
由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企业文化现象也千差万别。
本文将以中日为例,探讨中日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融通之处,其融通之处是中日两国企业交流的基础,其区别则是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基础。
如果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实践中吸取和借鉴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能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奠定基础。
本文也将结合松下和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展开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松下和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中日企业文化的缩影。
相关结论也为中国企业处理在日本发展时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日企业文化比较启示正文:1、企业文化的由来、内涵和作用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来自西方,企业文化的内容却形成于东方。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企业界开始出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萌芽。
到了8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日裔美籍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凭借自己所兼备的日、美两国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的优势,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
大内及其他学者发现一些企业中形成的特殊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总结、推广,被视为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管理意识革命,从而进入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时代。
何为企业文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说法并不统一。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本国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影响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由三个层次组成:(1)最外层:即企业的物质文化层。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这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具有物质特性,构成企业的硬文化。
(2)中间层:即企业的制度文化层。
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及其为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
浅谈中日企业文化之异同
浅谈中日企业文化之异同【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力量。
中日企业文化存在共性也有差异,中国企业如能吸收其优秀的部分,将会实现更好的发展,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真正动力,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民族文化;集体主义;精神动力文化是一种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意识、道德原则和其社会成员在此环境中所获得的能力、习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在内的复杂的整体。
文化的主体是人,不管文化是一种什么状态,离开了人是无法称其为文化的。
而企业作为一个人组合成的团体,它也有文化的概念。
学者普遍承认的是“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
但是真正的实践最早是在日本。
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有很深的渊源的,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企业文化也受中国悠久文化的影响,而有很多独特之处,现把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和探究。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其长期经营、发展、扩大的过程经过长期的沉淀、融合等而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表现。
现实中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企业在其发展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但是在同一个民族的文化环境里,企业文化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共性。
中国的企业文化和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差异也有共同点,我们比较中日企业文化的重点放在,我们应如何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从比较中的找到不同并汲取其有益成份。
中日企业文化的主要共同点在于,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都比较强。
中国由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集体利益,集体意识非常强,这种观念在每一个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文化状态。
而日本人是世界上有名的集体主义很强烈的国家,事实上,日本人的集体观念比中国人还要强烈。
所以这种集体主义的观念造成中日企业文化的共同点。
中日企业文化中的不同点主要有几点:一是日本企业比中国企业更重视对员工的能力培养,他们常常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一般经过培训才可以上岗。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行为模式。
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两大经济体,其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
一、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1.1 中国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通常采用集权式管理结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
- 传统上,中国企业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地位,员工往往服从领导的指示。
- 在中国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垂直,强调尊重长辈和领导。
1.2 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常采用共识式管理结构,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提出建议。
- 日本企业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强调员工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合作。
- 在日本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水平,强调团队精神和共同目标。
1.3 异同比较:- 中国企业更注重领导者的权威和决策,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 日本企业更注重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识,强调团队的力量和集体智慧。
二、工作态度与价值观念2.1 中国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望,员工追求个人的事业成功和财富积累。
- 中国企业强调效率和结果导向,注重业绩评估和绩效奖励。
- 中国企业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态度,强调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2.2 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 日本企业强调稳定性和长期发展,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机会。
- 日本企业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以过程为导向”的工作态度,强调团队的合作和共同成长。
2.3 异同比较:- 中国企业更注重个人的成就和竞争力,强调结果导向和绩效奖励。
- 日本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团队合作,强调过程导向和长期发展。
三、企业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3.1 中国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意识到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引言概述: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经济强国,其企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点,并总结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差异1.1 中国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重视长辈的权威和家族传统。
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尊重长辈和家族的观念深入人心,企业内部注重家族企业的延续和家族成员的权威。
同时,中国企业文化也注重忠诚、诚信和责任感。
1.2 日本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强调个人责任感和忠诚度。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
1.3 异同点分析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家族观念和长辈权威,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感。
然而,两国企业文化都强调忠诚、诚信和责任感,这是两国企业文化的共同点。
二、管理方式的差异2.1 中国企业文化的管理方式中国企业文化中,管理方式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也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在家族企业中,企业家通常拥有决策权,并通过家族成员的权威来管理企业。
而在现代化的企业中,管理方式更加注重规范化和科学化,强调专业化的管理人材和科学决策。
2.2 日本企业文化的管理方式日本企业文化中,管理方式强调集体决策和团队合作。
决策往往是通过集体讨论和商议达成的,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识。
此外,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管理方式也注重终身雇佣制度和内部晋升机制,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为企业服务。
2.3 异同点分析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在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企业文化的管理方式更加多样化,既有家族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也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而日本企业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决策和团队合作,强调员工间的合作和共识。
然而,两国企业文化都注重员工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日本和中国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异同点有哪些?
日本和中国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异同点有哪些?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它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体现。
日本和中国是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的两个国家,它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异同点。
1. 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企业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都非常注重细节和品质。
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营销手段,两个国家的企业都有着苛求完美的态度。
但是,日本在这方面更为精益求精,更注重细节和品质的追求,这也使得日本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卓越的表现。
2. 对待员工的态度日本和中国在管理员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的企业中,传统的“老板式”管理方式尚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氛围也偏弱。
而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团结、优秀、高效的工作环境。
3. 友好的人际关系在企业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都认为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但是,日本的人际关系更加友好和谐,他们传承的是“铁板鱼”、“雾社会”的概念,非常注重集体荣誉感,为集体的胜利而努力。
而中国则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利益,注重人际关系的交易性质。
4. 创新能力在企业文化方面,日本和中国都有自己的创新能力。
日本侧重于技术的创新,更擅长研发出各种高科技技术和新产品;而中国则善于市场的创新,更擅长因地制宜,开发出一些特色产品,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总结从整个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本和中国的企业文化都有共性和差异。
两个国家在细节追求、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未来,日本和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还需要互相借鉴、学习和优化,共同发展。
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分析
第二章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分析2.1中国企业文化特质分析渊源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一种文化历史越悠久、传统越深厚,其民族特性就越明显、越具地域特色,每个民族长时间形成的民族文化具有的特点各不相同.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沉淀的文化对国人与其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庞杂,但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2 构成1)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面,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的愿景.2)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指企业明确的做事原则,也就是企业要求员工对待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以与企业对待员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内容.3)企业的形象与标识,其主要包括,企业对外的形象,员工工作时着装/用语等一系列行为形象的规范.2.1.3特质企业文化,在我国有时还称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能表现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能把企业员工的兴趣、目的、需要以与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在中国,企业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尊重人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企业文化产生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共通性.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互间交往,在人际关系中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断地得到调和、妥协,达到统一.企业文化就是这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进化集聚而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依附于企业,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关系作用"在中国企业中尤其突出.中国企业过分重视人伦,往往是人情关系冲淡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中裙带关系经常会束缚了管理者的手脚.重关系、讲面子、不得罪人的观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管理.从管理观念来看,管理管的是理,是通过管"理"服人.所以,中国人强调管理中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情理相融,即"理、情、法".●中国企业,管理目标的多元化.首先,经济目标并非我国企业管理的唯一追求.它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政治目标、伦理等等,都是企业所追求的.其次,企业管理活动的政治化色彩较浓.另外,从管理的组织模式来讲,偏重于"人事管理".这具体表现在:人事部门在企业部门体系中居于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企业员工既关心生产、经营,更关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上下级信任的保持、自身尊严得到社会承认、友谊与信任的发展,威信的提高等等,企业中"人际网络效应"较强;人际因素往往覆盖了其它管理因素<如客观化、制度化,科学化因素等>.2.2日本企业文化特质分析在日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企业文化,如"社风"、"社训"、"组织风土"、"经营原则".这种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理念是把全员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之下的,又是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和魂洋才、家族主义和以人为中心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3]●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日本自称自己的民族为大和民族,"和魂"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实际上"和魂"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一种变种和东洋化.实际抽象的中国儒家文化就是人伦文化、家族文化,他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和、爱等思想,归纳起来就是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洋才"则是指西洋的技术.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资本主义进程.向西洋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是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开始的,后来在日本企业中逐渐形成高潮.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将"和魂"和"洋才"结合起来的.这样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以日本化了的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和魂"和以欧美的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才"相结合形成的.[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过去日本这个国家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日本民族具有明显的农场家园的某些文化特征,它首先具有在共同群体中相互合作,因为农业工作,从播种到收获,绝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家人和族人应该相互合作,这使日本形成了团结合作的好习惯.与个人才能相比,他们更重视协作与技术的作用,即表现为家族主义.在企业中,这种家族主义观念普遍表现为"团体精神",一种为了团体能牺牲个人的观念.日本社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可以被视为一个企业集团,企业内部部门、小组、部门等,不同的大小;在外面的企业和企业结合成小组,密切联系,最终形成无数集团和日本这个国家整体和族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日本企业经营模式中的三大支柱,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以与企业工会,他们都离不开人这个中心的,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上述这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实现了劳资和谐,改善和提高企业经营的管理.2.3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比较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不相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两国有着不相同的企业发展道路.然而,中日两国也有一部分相同的企业文化.◆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两国的企业都是以人为根本的,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们放在第一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在于日本的企业中存在.◆都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企业在为企业股东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中都有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一环.两国对于企业雇员都有很多的优惠政策.◆都追求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力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在产品上有自己的突破,才能给本企业带来生机,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企业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性.中日两国的企业都勇于创新,尝试新的方法与事物,一直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都关注顾客利益,强调服务质量.中日两国企业都很注重各自产品的质量,这是把顾客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表现,既然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就必须为顾客负责.中国的海尔与日本松下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投诉率都很低,因为公司注重服务质量,还有专人跟踪顾客资料,了解顾客的满意度.第三章中日企业文化差异性分析3.1中日企业理念的比较●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当面对复杂的、多变的商业环境以与出现的问题时,灵性主义在强调价值观、经营信念的驱动下,能够选择正确的认识角度和最好的解决方法,灵活地、顺其自然地完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日本企业是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其信念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石,而不是以成本利润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等理性的工具作为管理的基础,在从中引申出想象的经营管理方法,目标和法则,以便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从而体现出经营哲学的"灵性主义"特色.●中国企业的关系主义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基础,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从管理方法上来看,中国人讲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与人之间强调"伦理人"与"社会人",共存共荣、同舟共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关系.管理管的是理,是"灵性",是通过管"理"服人,以己推人.所以,管理中的教化功能是中国人所提倡的,即"晓之以理,明之以道".从管理的目标上来看,中国人强调致中和、求稳定和求发展,在必然中求自由.中国的企业多提倡以群体的大目标融入个人的小目标中、企业里人心的稳定和生产的正常化运转,然后才是企业的进步,个人目标的自我实现.从管理的对象来看,中国看重对员工的管理,强调人事共有一理、情理相融、同舟共济、礼仪为先,从而达到合理、合情、合法.所以,同西方的规格化、标准化、独立化管理特征相比较来说,中国企业更常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启发人的内心道德,以发挥组织的群体影响.[4]与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相比,中国企业并不完全表现为那种随情顺势的灵性态度,而是强调以理通情,理在情中,合情合理,反对缺乏灵魂式的变动不居.灵活态度应以理为精髓,以理为导,提倡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方式.3.2 中日企业价值观的比较●日本企业具有团队意识在1975一年里,日本的丰田公司收到自己内部员工创新发明想法的建议达到38.1万件,采用率为83%,为此支付奖金3.3亿日元,而那一年只是创造部门的利益就达到160亿日元.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2100名员工一年内突出的创造发明构想达到28万个.上面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日本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说明了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烈的团队意识和作风.既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完全发扬"团队"的整体效能,又要保持团队内部的和谐相处以与保持和发展整个团队的利益是团队主义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在加入某一集团为存在前提就是"团队意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几乎维系终身;集团成员之间没有硬性的"契约",义务和责任具有弹性.因此,日本人常称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家里的公司",在公司工作也就有很强的责任观.[2]●中国企业具有集体主义意识我国的企业,从价值观上来进行分析的话,很明显地表现为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它的特征为:<1> 具有多重性的集体价值认同,即个人对集体的价值认同是多重性的.无论小的非正式团体、班组和车间,还是大的分厂、总厂,乃至国家、社会,这些都是同时对个人的价值认同产生作用的,这就使得人们既能认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使得归属、跟定意向很难聚焦和集中;<2>集体意识的形成是双向的,即一方面企业员工具体地归属于某一团体当中,另一方面又受到理想化、更高层次集体目标的牵引.现实归属与理想追求是共同存在并运作的;<3>员工对集团的向心力具有不完全性.由于集体认同的多重性以与集体对个人的绝对优越化,我国企业职工对集体的向心力,一方面随着指向多重目标的过程中散射和弱化了;另一方面,一部分向心力又返回个人自身,形成了集团向心力的不完全性.两者的不同点为:首先,日本企业里的集团意识有着深刻意义上的民族和文化背景,这就是生存的民族危机感、拟家族内部之间的关系、日式的以"诚""忠"为核心的道德原则等.中国企业集体主义的民族文化背景并一致,传统文化中的"孝"、"礼"多表现为一种外在伦理规范,同时又强调一种"独立人格","忠"、"诚"也是有条件的,"忠"的对象具有善变性.所以,日本的团队意识更彻底的内心认同和行为趋向的一致性;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心理和行为表现在不完全一致.其次日本企业以"非专业化的成功道路"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发展与集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中国的企业由于人事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尚未完全解构,集体价值取向几乎被自我发展需求所覆盖,靠"机会获取"、"位置优势"等非正式途径来实现个性发展.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企业价值观,它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日知名企业价值观内容,在诚信和创新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的价值取向;又因为各自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价值实现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3.3中日企业的经营观念比较●日本企业的"经营即教育".日本企业经营是以"人性"为导向的.日本企业家认为提高技术、开发产品、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包括实现最终的利润,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以人为质量的,是以挖掘精神潜能为前提的."经营即教育"成为日本企业家们的共识."经营即教育"的企业思想包含以下内容:<1>企业和社会有一种难以说清的契约,社会委托企业,实现这一重要任务,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2>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就是企业经营.<3>必须依靠教育深深地植入员工脑海中,"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利润是一种有偿服务"的思想基于上述理念,日本公司几乎是以"教育为本".例如,松下公司一年的教育投入占总成本的10%.松下幸之助提出"造物之前必须先造人".整个丰田集团的口号就是,"既要造东西,又要造人",推崇"以造就人为根本"的理念.[7]●中国企业的经营特征从我国企业管理的目的上看,具有以下特点:<1>关注创造利润的同时又尽社会责任.这是由中国企业的性质决定的,毕竟企业不仅是赢利单位,同时还有其它任务.例如,要承受几乎所有的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和生活设施,显示了"企业办社会"的特点,种类还挺多,包括企业自愿或强迫的"赞助"等;<2>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多重身份和其它因素的制约,他们在企业运营中,追求事业成功远大于追求最大利益.由于企业家的经济利益不是出于企业利润,而是来自企业成本,企业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和管理者,个人事业的追求更多是经营活动,赢取利润的动机并不强或者唯一.这就产生了双重作用,一方面,企业家自身是多具有一种"利润至上"的崇高追求;另一方面,如果理想追求由多个因素和多重身份制约而受到阻挠的话,将导致非正常现象如"企业短期行为"等;<3>我国企业的"育人"功能也是很强的.社会主义下的企业承担着培育"四有"员工队伍的职责.从企业模式方面来看,终身用工制和重视社会范围的国家所有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企业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与日本企业"经营即教育"的思想不同,我国企业更注重培养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企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6]综上所述,中日企业文化从表面层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实质性的、重大的差别.在中日合资企业当中,中国经理和日本经理相比,比较不重视生产工人的意见、观点和能力,实施基于团队的现代生产管理流程在中国是比较难;在合作和竞争上,日本有相互合作和协调的能力,而在中国,家庭之外的合作并不好;在忠诚方面,中国自上而下的忠诚并不像日本那样强烈;在机会面前,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加积极主动.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想自己做老板.一旦看到个人的机会,中国人会变得雄心勃勃并很有竞争力.中国人具备较强的企业家冲动或才能,而日本人则是典型的"企业人";中国人比较倾向于短期计划,而日本人无论是在做生意上或是在个人当中都有长期计划的倾向,日本人比较追求人和产品的可靠性,而中国人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第四章中日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它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政体、跨国体的跨文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差异必然会在跨国经营企业中存在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在不同文化的特征、性质、力量和功能的释放过程中由于存在差异而引起的互相冲撞和对抗的状态",即为文化冲突.[8]4.1冲突的表现中日文化的冲突在企业中表现得已经越来越集中,因为近20年过程中两国社会文化的改变,使得同一个组织的员工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相同点,例如接受西方的量化思想、重视企业的文化等,结果剩下的文化冲突就比较尖锐而集中地体现出来了.管理方法上中方管理讲究人伦以与方方面面的裙带关系.非常重视"面子",尤其要给足领导面子.员工也一样,如果员工认为领导给了自己面子,瞧得起自己,就会觉得工作起来很有意义.领导的意图要非常重视,制度的灵活性很强;而外方习惯于在以既定的规章制度下来规范行为,遵循"法、理、情",强调数字化、程序化、制度化.这些往往让中方职员感到跨国公司的管理过于程序化、没有灵活性、不讲情面等等.◆人事方面在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上,中方偏重考虑企业人员的资历、经历和学历.工资增长的基数往往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挂钩;而外方则认为企业人员的工资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所以只有当企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才能考虑调整工资.而且,工资的调整是与物价指数相结合的;在人才选拔上,中方比较看重德才兼备,正视政治素质、人际关系、听领导的话等方面:而外方比较看重能力,量才而用.◆评价与激励体系上中方人员不但注重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结果,而且还关心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而外方注重的是员工的能力以与能为企业所做的贡献等等.4.2冲突的原因分析1.文化差异与背景知识匮乏由于对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人们总是习惯于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来判断和分析来自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这是十分普遍的,也是冲突和误解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2.一成不变的管理风格不同的文化所渗透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决策制定方法和程序也不尽相同.许多跨国公司往往不注重与东道国的文化的交流.依然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完全照搬照抄母国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矛盾和摩擦的产生,使员工由于期望和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冲突的发生.3.沟通渠道的障碍使得信息传递不畅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导致信息传递模糊,也是冲突的一个原因.语言障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再加之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最终影响公司高管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间心理距离拉大.当这种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公司上下层的沟通便会中断,从而出现公司上下信息传达不准确、不透明、甚至误解、曲解信息,最终导致公司经营困难.4.母国文化的优越感在人们心目中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最优秀,这是由于对其他文化和民族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偏见.人们通常对那些与自己的文化相契合的事情和行为有亲切感,主要表现在跨国经营者忽视个性差异,缺乏沟通与交流,对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员工用同一种文化要求和衡量,总觉得自己的文化优于对方的文化.这种文化优越感阻碍了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和睦相处,从而引发跨国公司管理在文化差异上的冲突.5.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同不同的文化所采用的人事制度是不同的,人需要的满足也是随着文化而相异的.比如,日本企业的员工为企业牺牲自己的时间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等等.6.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差异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导致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必然形成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所以,当两种文化相遇时,由于管理层之间、员工之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冲突.4.3如何认识这种冲突中日企业文化系统各有自己的利弊,与其让一种文化控制另一种,或是采取同哪一方都不对立的折衷安全解决方案,不如积极的解决文化差异,将双方的文化融合,使得总体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优于各部分的简单加和.形成企业文化的多样性.这就要求中日双方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对在华日资的管理者来说,应努力理解两国遵循的不同文化的规范,重视对中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的学习和了解,利用文化差异的战略产生竞争优势;对在日资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来说,应当更多地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尊重日本文化,避免出现亲日或反日的极端情绪.日式文化和中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磨合是中日合作企业必须经历的一段艰难时期,但这种冲撞的结果最终是走向和谐.比如,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逐渐在增多.中日经济合作企业应加强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仔细分析、思考双方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方式,消除或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管理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学习借鉴和适当引导,结合本土实际,使中日企业走向融合.第五章中日企业文化的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经营的大趋势下,有很多日本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发展,文化上的差异管理是这些日本公司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与单一文化形态管理不同的是,新。
中日文化的相同点
中日文化的相同点
1、都是东方民族的文化,在很多层次方面和西方不一样。
东方的文化讲究一种模糊的美,一种和谐的美,当然在现阶段东西方文化有很多融合,东方文化里也融进很多西方文化的色彩,但是最大的特点,中日两国都是比较讲究这种模糊和和谐的美,它不是一个绝对的。
2、中日都有共同的和世界和自然共生的文化。
不是人类一定要去战胜自然,也不是自然发展了人类就灭亡了,和自然是对话的是共生的,在这点上中国和日本又是非常相像的。
而且日本在历史上接受了很多中国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到现在也都是共同的。
那么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比如说有共同的汉字文化,有共同的饮食文化,有共同的筷子文化等。
扩展资料:
中国和日本文化不一样:
日本人就讲究非常的简单,但是要不断的重复。
中国人就是把非常复杂的事情做得很轻松。
比如:中国人感到骄傲的杂技上任何一个动作普通人是做不来的,但是杂技演员把普通人很难做的事情很轻松地做好了。
日本人是把非常简单的动作要非常复杂地来做,比如看日本的舞蹈,没有一个舞蹈的动作是很复杂的,包括日本的茶道,茶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非常简单。
但是日本人就把这种简单的动作融化到他的生活当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分析2.1中国企业文化特质分析2.1.1 渊源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
一种文化历史越悠久、传统越深厚,其民族特性就越明显、越具地域特色,每个民族长时间形成的民族文化具有的特点各不相同。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沉淀的文化对国人及其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庞杂,但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2 构成1)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面,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的愿景。
2)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指企业明确的做事原则,也就是企业要求员工对待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以及企业对待员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内容。
3)企业的形象与标识,其主要包括,企业对外的形象,员工工作时着装/用语等一系列行为形象的规范。
2.1.3特质企业文化,在我国有时还称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能表现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能把企业员工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在中国,企业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尊重人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企业文化产生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共通性。
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互间交往,在人际关系中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断地得到调和、妥协,达到统一。
企业文化就是这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进化集聚而成。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依附于企业,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关系作用”在中国企业中尤其突出。
中国企业过分重视人伦,往往是人情关系冲淡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中裙带关系经常会束缚了管理者的手脚。
重关系、讲面子、不得罪人的观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管理。
从管理观念来看,管理管的是理,是通过管“理”服人。
所以,中国人强调管理中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情理相融,即“理、情、法"。
●中国企业,管理目标的多元化。
首先,经济目标并非我国企业管理的唯一追求。
它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政治目标、伦理等等,都是企业所追求的。
其次,企业管理活动的政治化色彩较浓。
另外,从管理的组织模式来讲,偏重于“人事管理”。
这具体表现在:人事部门在企业部门体系中居于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企业员工既关心生产、经营,更关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上下级信任的保持、自身尊严得到社会承认、友谊与信任的发展,威信的提高等等,企业中“人际网络效应"较强;人际因素往往覆盖了其它管理因素(如客观化、制度化,科学化因素等)。
2.2日本企业文化特质分析在日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企业文化,如“社风”、“社训”、“组织风土”、“经营原则”。
这种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理念是把全员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之下的,又是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意识形态。
和魂洋才、家族主义和以人为中心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3】●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日本自称自己的民族为大和民族,“和魂”是日本的民族精神。
实际上“和魂”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一种变种和东洋化。
实际抽象的中国儒家文化就是人伦文化、家族文化,他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和、爱等思想,归纳起来就是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
“洋才”则是指西洋的技术。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资本主义进程。
向西洋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是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开始的,后来在日本企业中逐渐形成高潮。
日本近代企业家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将“和魂”和“洋才”结合起来的。
这样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以日本化了的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和魂”和以欧美的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才”相结合形成的。
【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过去日本这个国家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日本民族具有明显的农场家园的某些文化特征,它首先具有在共同群体中相互合作,因为农业工作,从播种到收获,绝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家人和族人应该相互合作,这使日本形成了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与个人才能相比,他们更重视协作与技术的作用,即表现为家族主义。
在企业中,这种家族主义观念普遍表现为“团体精神”,一种为了团体能牺牲个人的观念。
日本社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可以被视为一个企业集团,企业内部部门、小组、部门等,不同的大小;在外面的企业和企业结合成小组,密切联系,最终形成无数集团和日本这个国家整体和族群。
●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日本企业经营模式中的三大支柱,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工会,他们都离不开人这个中心的,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
上述这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实现了劳资和谐,改善和提高企业经营的管理。
2.3中日企业文化相同性比较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不相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两国有着不相同的企业发展道路。
然而,中日两国也有一部分相同的企业文化。
◆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两国的企业都是以人为根本的,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们放在第一位。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在于日本的企业中存在。
◆都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企业在为企业股东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中都有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一环。
两国对于企业雇员都有很多的优惠政策。
◆都追求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力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在产品上有自己的突破,才能给本企业带来生机,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企业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性。
中日两国的企业都勇于创新,尝试新的方法及事物,一直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都关注顾客利益,强调服务质量。
中日两国企业都很注重各自产品的质量,这是把顾客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表现,既然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就必须为顾客负责。
中国的海尔及日本松下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投诉率都很低,因为公司注重服务质量,还有专人跟踪顾客资料,了解顾客的满意度。
第三章中日企业文化差异性分析3.1中日企业理念的比较●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当面对复杂的、多变的商业环境以及出现的问题时,灵性主义在强调价值观、经营信念的驱动下,能够选择正确的认识角度和最好的解决方法,灵活地、顺其自然地完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
日本企业是将企业的价值观念及其信念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石,而不是以成本利润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等理性的工具作为管理的基础,在从中引申出想象的经营管理方法,目标和法则,以便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从而体现出经营哲学的“灵性主义”特色。
●中国企业的关系主义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基础,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
从管理方法上来看,中国人讲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与人之间强调“伦理人”与“社会人”,共存共荣、同舟共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关系。
管理管的是理,是“灵性”,是通过管“理”服人,以己推人。
所以,管理中的教化功能是中国人所提倡的,即“晓之以理,明之以道”。
从管理的目标上来看,中国人强调致中和、求稳定和求发展,在必然中求自由。
中国的企业多提倡以群体的大目标融入个人的小目标中、企业里人心的稳定和生产的正常化运转,然后才是企业的进步,个人目标的自我实现。
从管理的对象来看,中国看重对员工的管理,强调人事共有一理、情理相融、同舟共济、礼仪为先,从而达到合理、合情、合法。
所以,同西方的规格化、标准化、独立化管理特征相比较来说,中国企业更常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启发人的内心道德,以发挥组织的群体影响。
【4】与日本企业的灵性主义相比,中国企业并不完全表现为那种随情顺势的灵性态度,而是强调以理通情,理在情中,合情合理,反对缺乏灵魂式的变动不居。
灵活态度应以理为精髓,以理为导,提倡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方式。
3.2 中日企业价值观的比较●日本企业具有团队意识在1975一年里,日本的丰田公司收到自己内部员工创新发明想法的建议达到38.1万件,采用率为83%,为此支付奖金3.3亿日元,而那一年只是创造部门的利益就达到160亿日元。
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2100名员工一年内突出的创造发明构想达到28万个。
上面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日本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说明了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烈的团队意识和作风。
既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完全发扬“团队”的整体效能,又要保持团队内部的和谐相处以及保持和发展整个团队的利益是团队主义的基本特点。
日本人在加入某一集团为存在前提就是“团队意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几乎维系终身;集团成员之间没有硬性的“契约”,义务和责任具有弹性。
因此,日本人常称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家里的公司”,在公司工作也就有很强的责任观。
【2】●中国企业具有集体主义意识我国的企业,从价值观上来进行分析的话,很明显地表现为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它的特征为:(1) 具有多重性的集体价值认同,即个人对集体的价值认同是多重性的。
无论小的非正式团体、班组和车间,还是大的分厂、总厂,乃至国家、社会,这些都是同时对个人的价值认同产生作用的,这就使得人们既能认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使得归属、跟定意向很难聚焦和集中;(2)集体意识的形成是双向的,即一方面企业员工具体地归属于某一团体当中,另一方面又受到理想化、更高层次集体目标的牵引。
现实归属与理想追求是共同存在并运作的;(3)员工对集团的向心力具有不完全性。
由于集体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集体对个人的绝对优越化,我国企业职工对集体的向心力,一方面随着指向多重目标的过程中散射和弱化了;另一方面,一部分向心力又返回个人自身,形成了集团向心力的不完全性。
两者的不同点为:首先,日本企业里的集团意识有着深刻意义上的民族和文化背景,这就是生存的民族危机感、拟家族内部之间的关系、日式的以“诚”“忠”为核心的道德原则等。
中国企业集体主义的民族文化背景并一致,传统文化中的“孝”、“礼”多表现为一种外在伦理规范,同时又强调一种“独立人格”,“忠”、“诚”也是有条件的,“忠”的对象具有善变性。
所以,日本的团队意识更彻底的内心认同和行为趋向的一致性;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心理和行为表现在不完全一致。
其次日本企业以“非专业化的成功道路”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发展与集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企业由于人事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尚未完全解构,集体价值取向几乎被自我发展需求所覆盖,靠“机会获取”、“位置优势”等非正式途径来实现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