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文学概论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与歌德的《双面打印》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与歌德的《双面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0fbe2105cc17552707220844.png)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主要内容:一、启蒙运动二、启蒙运动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三、启蒙文学概述一、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提法首先在法国出现。
启蒙运动是一场由知识分子掀起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和人民起义的影响下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第二次反教会、反封建的激烈斗争。
二、启蒙运动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1、封建专制制度出现的深刻危机是爆发启蒙运动的首要原因。
2、17世纪后半叶欧洲科学革命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对启蒙运动的出现和内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渊源于英法两国的先进思想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启蒙文学1、启蒙文学的特点:①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②主人公是资产阶级和平民;③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④采用多种文体;⑤采用多种艺术手法。
2、启蒙文学在各个国家的发展:①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理查生②法国:启蒙文学: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③德国:狂飚突进运动古典文学时期、歌德、席勒④意大利:哥尔多尼---意大利的“莫里哀”⑤俄国:杰尔查文歌德与《浮士德》单独成章讲课一、歌德创作分期:1、狂飙突进时期(1770-1775)诗歌:《五月之歌》、《欢会与离别》、《普罗米修斯》历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2、魏玛从政时期(1775-1794)《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3、与席勒合作时期(11805)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田园诗歌:《赫尔曼与窦绿苔》4、晚年时期(1805-1832)《亲和力》、《西东合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诗与真》《意大利游记》、《浮士德》恩格斯评价歌德:“歌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当时的德国社会的态度是带有两重性的。
有时他对它是敌视的……有时又相反;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第 五 章 十 八 世 纪 文 学
![第 五 章 十 八 世 纪 文 学](https://img.taocdn.com/s3/m/2c8166d5240c844769eaeeee.png)
第 二 节 法 国 文 学
法国启蒙文学。“百科全书派”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准备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法国启蒙文学在同古典主义 文学的斗争中发展。法国启蒙文学把斗争的矛头指向 丑恶的封建社会,富于哲理性、政论性,善于分析社 会,勇于坚持反对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阿 兰•瑞内•勒萨日(1668—1747)的创作。孟德斯鸠 (1689—1755)和《波斯人信札》。伏尔泰(1694— 1778)和哲理小说《老实人》(1759)。德尼•狄德罗 (1713—1784)和《拉摩的侄儿》(1762)。若望— 雅克•卢梭(1712—1778)的感伤小说《新爱洛伊丝》 (1761)和教育小说《爱弥儿》(1752)。戏剧家博 马舍(1732—1799)的“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 师》(1772)、《费加罗的婚姻》(1778)、《有罪 的母亲》(1792)。
第 三 节 英 国 文 学
英国启蒙文学:阶级实质、文化背景、分期。散文的世纪,现实 主义小说的兴起。十八世纪初期: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 的新古典主义,约瑟•艾迪生(1672—1719)和瑞查德•斯梯尔 (1672—1729)的小品文。丹尼尔•迪福(1661—1731)和江奈生 •斯威夫特(1661—1745)的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1719)塑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歌颂了资产阶级的个 人进取精神。〈格列佛游记〉(1726)的讽刺艺术。十八世纪中 后期的小说创作:赛缪尔•理查生(1689—1761),《帕米拉》 (1740)的问世,近代小说的滥觞;亨利•菲尔丁(1707—1754),十 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弃儿汤姆琼斯传》,菲 儿丁的小说理论。乔治•斯摩莱特(1741—1771)。劳伦斯•斯特恩 (1713—1768)与奥列佛•哥尔密斯(1730—1774)的感伤主义,《感 伤旅行》(1768)与《威克菲牧师传》(1768)。哥特式小说。十八 世纪中后期诗歌:前浪漫主义与感伤主义。托马斯•格雷(1716— 1771)的墓园哀歌。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1790)。
第六讲 十八世纪西方文学
![第六讲 十八世纪西方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c66e6fa98271fe910ef9d1.png)
《格列佛游记》封面
《 格 列 佛 游 记 》 封 面
•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 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流派(The Sentimentalist School)。 • • 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 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sentiment),人类的 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怜悯、同情心和 情感(sensibility)是社会道德的内核。从崇 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
• 近代以来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第三等级力 量的崛起和壮大,是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 基础。
• 文艺复兴:思想解放; • 古典主义:经济发展; • 启蒙主义:理论形成。
• 启蒙运动首先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整个欧 洲。启蒙——是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 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 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 威。 •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全欧性资 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的政治色彩 更为鲜明,形成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 • 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性”。具 体来说是“思考、推理”,不是十世纪古典 主义的感情,理智的“理性”。十八世纪, “理性”成为衡量切的尺度。
第二节 欧洲各国文学发展概况
一、英国启蒙文学
• • • • • •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斯泰恩《感伤的旅行》 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帕美拉》 菲尔丁《汤姆.琼斯》
《 鲁 宾 逊 漂 流 记 》 封 面
• 《鲁滨孙漂流记》(1719)是笛福在59岁出版的 第一部小说,享誉文坛。 • 小说受到斯梯尔主办的一份期刊《英国人》刊 载的特写“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克的轶事”的启发 ,以此为原型创造了鲁滨孙。原型水手在荒岛上 居住了4年,笛福改为28年。鲁滨孙在荒岛依靠 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 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反映了资本原始积 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第一节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第一节十八世纪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b59afa084868762caaed54c.png)
(二)英国
1、小说的兴起 从fiction到novel:个人的突显。 简· 奥斯汀的《诺桑觉寺》: “小姐,你在读什么呢?”“哦,只不过是 小说罢了,”那位年轻的女士答道,一边假装 毫不介意地把手的书放下,多少还有点不好意 思——“不过是塞西莉亚、卡米拉或比林达。” 或者简言之,不过是这样一些作品,它们展示 关于人性的最透彻的知识以及对人的复杂性的 最精妙的描绘;它们用最恰当的语言向世人传 达最生动活泼、恣肆汪洋的机智和幽默”。
3、约拿丹· 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格列佛游记》
以幻想游记的形式深刻批判讽刺 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并表现 了作家的正面理想。
小人国 大人国
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先驱
4、简· 奥斯汀 Jane Austen (1775—1817)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 《爱玛》 Emma 《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劝导》 Persuasion
(Henry Fielding,17071754)
英国18世纪的戏剧家和 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汤姆· 琼斯》 “滑稽散文史诗”
汤姆· 琼斯是一个弃儿,被乡绅奥维兹收养,深 得喜爱。他和另一个乡绅的女儿苏菲亚青梅竹 马一起长大。然而乡绅奥维兹的妹妹和退伍的 上尉卜利福结婚后生了一卜利福少爷。布利福 少爷为了得到奥维兹先生的财产权,处处诋毁 汤姆· 琼斯,使得他被赶出家门,开始流浪,后 来受到布利福的陷害入狱。最后,汤姆· 琼斯的 生世真相大白,他是奥维兹妹妹的私生子。而 奥维兹也认识到布利福的邪恶本性,将汤姆指 定为自己的继承人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cf360bf78a6529647d5331.png)
百科全书派影响巨大,他们选择《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派影响巨大,他们选择《百科全书》 为工具,宣传自己的理论, 为工具,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 对象上去, 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 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 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 运动,而以百科全书派来代替启蒙思想. 运动,而以百科全书派来代替启蒙思想.
(二).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各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虽然不平衡, 各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虽然不平衡, 但作为一种文学思潮, 但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具有一些共同的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哲理性 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哲理性.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哲理性. 2)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正面主人公 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正面主人公. 2)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正面主人公. 3)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如启蒙戏剧, 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3)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如启蒙戏剧,哲 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 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 小说等. 小说等.
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区别
文艺复兴 历史背景 指导思想 批判对象 资义萌芽 人文主义 天主教会 启蒙运动 资义发展 理性主义 君权, 君权,教权
借助于_____ 借助于_____ 摆脱了宗教束缚 批判形式 披着宗教的外衣 提倡理性 文学, 政治, 主要领域 文学,艺术 政治,思想 促进了文学,艺术, 促进了文学,艺术, 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 影响 思想的发展和近代 产阶级统治作了思想 自然科学的诞生 动员和理论准备
(一),启蒙运动的起源和使命 ),启蒙运动的起源和使命
启蒙运动发轫于荷兰, 17世纪, 启蒙运动发轫于荷兰,在17世纪,由于航海 世纪 业的发展,荷兰是最进步的国家之一. 业的发展,荷兰是最进步的国家之一.荷兰哲学 家阿科斯塔写作了《灵魂必朽论》 家阿科斯塔写作了《灵魂必朽论》以对抗神学的 灵魂不朽说,用唯物主义精神批判《圣经》 灵魂不朽说,用唯物主义精神批判《圣经》.法 学家格洛修斯提倡科学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学家格洛修斯提倡科学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他写作了《战争与和平法》 他写作了《战争与和平法》,以自然法的思想来 反对教会的神法.哲学家斯宾诺莎写作了《 反对教会的神法.哲学家斯宾诺莎写作了《伦理 主张泛神论, 神即自然" 学》,主张泛神论,称"神即自然",从根本上 推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影响极大. 推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影响极大.这是启蒙 运动的先声. 运动的先声.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8838c85022aaea998f0f49.png)
十八世纪文学介绍到此
四、启蒙文学
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 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 动的组成部分。
启蒙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教材131页
代表作家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卢梭
伏尔泰
狄德罗
伏尔泰(1694—17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也 是具有全欧洲影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 诗人。 伏尔泰著述宏丰,政治、哲学、历史、 文学尤不涉足,著作全集有70卷之多。 他写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 括抒情 诗,讽刺诗、诗简、短歌、史诗、悲剧、 喜剧、哲理小说等。 代表作品:
伏尔泰:“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卢梭
启蒙运动最富民主倾向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之父。 1749年第戎科学院的征文《科学与 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 俗》,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 首次提出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把 人类分为“文明人”和“原始 人”,断然否定了科学和艺术, 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 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 幸福。”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 号。
三、启蒙运动的特点
启蒙运动不只是一场新文化运动,还是一场
气势宏大、扫荡陋习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 想革命运动。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 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理论
反对封建迷信,宣扬唯物论。
以自然人和返归自然作为理论根据,反对封
建暴君、反对封建特权,提出人权、自由、 平等的政治要求。 强调理性。“理性王国”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533f0185f0e7cd184253634.png)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一)科学的世纪
(二)理性的世纪
(三)启蒙运动
1、启蒙理性: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依赖于任何事物, 完全独立地思考和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 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2、启蒙文学的特点
相信人的力量的无限性 相信人的发展的无限性 奋斗不息,拼搏不止 追求人的绝对自由
(三)浮士德难题
个体自由与社会道德律令的矛盾 绝对自由的不可实现性
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和教诲性。 民主性 哲理性
二、法国文学
(一)代表作家作品
孟德斯鸠 《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 《老实人》、《天真汉》 狄德罗 《拉摩的侄儿》 卢梭 《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 伊丝》 博马舍 《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 婚姻》,《有罪的母亲》
(二)卢梭与浪漫主义
6、简· 奥斯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 《诺桑觉寺》、《劝导》…… 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承前启后性的作家,小说 创作技巧高超。
四、德国文学
(一)莱辛的文艺 理论主张:
1、文学表现动态的美 2、建立民族戏剧 3、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 4、首创“市民悲剧”
(二)“狂飙突进”运动
●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 而得名。 ●1770年,歌德与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相 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
追求古典美 代表作:《威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四)晚年歌德(1805-1832)
代表作:《威廉· 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浮士德》
二、《浮士德》
(一)结构内容
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ea2d17302768e9951e738aa.png)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 用理性和符合理性的知识去照亮人 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蒙昧无知, 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蒙昧无知, 打破封建专制和教会偏见对人们的 束缚。 束缚。
二 18世纪欧洲文学基本特征 世纪欧洲文学基本特征
1.分类 分类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仍占据一定地位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独领风骚 感伤主义: 世纪中后期流行 感伤主义:18世纪中后期流行
2.启蒙文学特征 启蒙文学特征 ①思想内容上:反对封建专制和宗 思想内容上: 教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思想,要求 教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自由平等博爱,具有强烈的政治倾 自由平等博爱, 向性和哲理色彩。 向性和哲理色彩。
②题材方面: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 题材方面: 正面主人公, 正面主人公,而将王公贵族作为嘲 讽批判的对象。 讽批判的对象。
③体裁方面:平等广泛地采用各种 体裁方面: 文体进行创作, 文体进行创作,开创文学史上的散 文时代。 文时代。
④艺术局限:人物类型化、公式化、 艺术局限:人物类型化、公式化、 概念化,常常是作者观念的传声筒。 概念化,常常是作者观念的传声筒。
三 启蒙文学发展概况
1.英国 英国 英国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 成就最高。 成就最高。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 者之一,代表作《 者之一,代表作《鲁宾逊漂流 记》。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8世纪中期 世纪中期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 》《 雅克和他的主人》 雅克和他的主人》 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 》《费加 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 罗的婚礼》 罗的婚礼》
3.德国 德国 莱辛《拉奥孔》《汉堡剧评》 》《汉堡剧评 莱辛《拉奥孔》《汉堡剧评》 《萨拉萨姆逊小姐》《艾米丽亚加 萨拉萨姆逊小姐》《艾米丽亚加 》《 洛蒂》 洛蒂》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全)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1463f20242a8956bece440.png)
“市民剧”或“正剧”
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造的一种新型 剧种。它着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 级的日常生活,打破悲、喜剧的严格界限, 而又兼备悲、喜剧的某些优点,能充分发 挥道德教化作用;它也被称作“市民剧” 或“正剧”。
五、卢梭 (Rousseau , 1712-1778)
独特的政治观点和浪漫 气质。性格孤傲敏感,难与 人相处。晚年患有被迫害狂 症。 《论科学与艺术》 (1749)、《论人类不平等 的起源和基础》(1755)、 《社会契约论》(1762)、 《爱弥尔》(1762)、 《忏 悔录》 (1782、1789)。
(二)内涵
(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 强调思想意识的力 量。用科学、文化和教育来改造社会、启迪人们的心灵, 破除宗教迷信,使人摆脱愚昧。 (2)政治上反对贵族阶级的特权,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为实现自由、平等、博爱的 “理性的王国”而奋斗。
三、启蒙文学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 ; 2、民主性 ; 3、文学形式多样性 ; 4、真实性 ; 5、“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
法国启蒙运动三大领袖之一 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百 科全书》主编。 主张用市民剧代替古典主 义戏剧,创造了“正剧”体裁。 创作:《修女》(1760)、 《拉摩的侄儿》(1762)和《宿 命论者雅克》(1773) “狄德罗效应”或“狄德 罗统一” 。
百科全书派: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 以《百科全书》的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 启蒙思想运动的高潮,以狄德罗为首的参加 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宣传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的人士,在 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多少扫烟囱孩子的喊叫 震惊了每座熏黑的教堂 不幸兵士的长叹 化成鲜血流下了宫墙
十八世纪文学(高校外国文学史课件)
![十八世纪文学(高校外国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d7193fab069dc502201d9.png)
感伤主义特点
感伤主义的特点是崇尚感 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 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 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强 调表现善良人的不幸,在充满 伤感情愫的描写中,唤起读者 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在 涩泪涟涟中表现美和崇高,以 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严肃剧
严肃剧亦称市民剧, 即今日所称的正剧,它是 现代话剧的祖宗。是一种 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 裁。
狄德罗首创。它以 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 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 戏剧。严肃剧有两个特征, 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 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 肖伯纳等人的“问题剧” 脱胎于严肃剧。
狄德罗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 一种新型小说。作家借小说形式表 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 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 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 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 代言人。
2﹑艺术特色
“拿走性命,拿走老婆,但绝不要拿走人的钱 袋……”。
“漂亮可是消衰,富有却没有一文钱;他们的精力 在一千个怀抱中用尽了……”
“那里一千个胸膛为爱情而跳动,像笼中的鸟儿渴 望着天空。”
“如果可能,我要教会顽石,起来反抗人世的暴
君”。
菲尔丁对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贡献
文艺复兴后,欧洲出现了现实主义小说。 最早是薄伽丘的《十日谈》(1348—1353), 其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1605—1616) 结合并发展了流浪汉小说和骑士传奇的结构形 式,将小说的容量大大拓展到全面反映社会生 活的广度。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1719) 是笛福在59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一炮走红。 小说受到斯梯尔主 办的一份期刊《英国人》刊载的 特写“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克的 轶事”的启发,以此为原型创造 了鲁滨逊。原型水手在荒岛上居 住了4年,笛福改为28年。鲁滨 逊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 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 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反映了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 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十八世纪文学概论
![十八世纪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445b0342f60ddccda38a029.png)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 主要情节:因海难全部船员死去,只剩鲁滨 一人,被抛在荒岛上,独自在靠近奥里诺科 河入海口不远处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生活了28年,并附有他最后奇异地为海盗 所救的记载。本书由鲁滨逊本人亲自撰写。
鲁滨孙
(1)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 象。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 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2)鲁滨逊又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在他身上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占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 欲。他一切冒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占有。 (3)鲁滨逊的形象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 进取精神和事业心。
卢梭
卢梭(1712- 1778) 启蒙运动中 最激进的代表。18 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 思想 家、哲学家、教 育家、文学家,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 先驱。
生平和创作
酷爱读书 崇尚自然 独立谋生 涉足音乐
征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奖
横遭迫害
隐居著述
生平
生于日内瓦,祖辈为法国人,新教徒, 逃避天主教迫害而于十六世纪移居瑞士。 父为钟表匠,母早逝。 12岁离开日内瓦到法国的萨伏亚一带流 浪,认识到“强权即公理”。 1741年(29岁)至巴黎,结识狄德罗, 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条目。
启蒙运动
“启蒙”一词意为启迪。
启蒙运动提出自由、人权、平等、博 爱、共和国等一套纲领,形成一个完整的 思想体系。
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 思想运动。
《人权宣言》全文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 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 。 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压迫 。 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 宗教偶像 。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fb57fd7c1cfad6195fa71a.png)
艺术局限: 主要人物类型化、公式化、概 念化,性格不够丰满,不够真 实。 主人公常常是作者思想的代言 人,观念的传声筒,人物对话 好象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沈从文语),不够含蓄蕴藉。
18世纪启蒙文学特征总结:
• • • • • • • 第一,鲜明的倾向性; 第二,强烈的现实性; 第三,深刻的批判性; 第四,人物形象的平民化; 第五,形式的通俗化; 第六,明确的教诲性; 第七,明显的功利性。
狄德罗说: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 上的两大绳索。”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
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
• 以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批判上帝创造一切和君 权神授的思想;以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 的神权统治; • 以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
– 狄德罗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 – 孟德斯鸠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3、启蒙运动两大特点:
一反对宗教蒙昧主义, 宣扬理性与科学; 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宣扬民主与法制。
4、旗帜(口号):
自由、平等、博爱、 天赋人权
5、历史意义:
欧洲启蒙运动不论在欧洲文明史还是 世界文明史都有着重大的决定意义。 它是对基督教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 的一次大扫荡,确立了资产阶级文 化——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为 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革命作好了理论 准备。 马克思称“法国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 直接后果”。
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的都柏 林,对英国殖民统治,有亲 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 他一生用锐利的文笔猛烈攻 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号召爱 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至 今仍被看作是为爱尔兰的自 由而战的最早最伟大的战士 之一。
《格列佛游记》(1726)
斯威夫特唯一小说,是一部讽 刺杰作。 全书共分四卷。叙述格列佛 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 智马国中的经历。 游记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 结构方法,通过格列佛的见闻 抨击了英国18世纪初期的资本 主义统治。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403270d866fb84ae45c8d94.png)
1、鲜明的政治倾向;
2、浓郁的哲理意味; 3、辛辣的讽刺精神;
4、新颖的文学形式。
启蒙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18世纪上半叶 英国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理查逊 书信体小说 菲尔丁《汤姆· 琼斯》
哲理小说
18世纪中叶 启蒙戏剧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歌德 《浮士德》
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大前 提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脉相承:人生来是善 的,是社会使人变恶。 由此,卢梭提出一整套 与当时社会相对立的 “自然教育”法,并以 此为指导对爱弥儿进行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卢梭通过这部作品回答 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 问题:“人如何避免被 腐化”。
理查逊在西方小说发展史上的成就与贡献 (下)
3、心理描写是理查 逊对小说发展的又一 突出贡献,这表明启 蒙作家已经从对社会 外部现象的观察深入 到对社会心理的把握。 同时,它展示的哀婉 伤感的倾向性,成了 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 文学的一个源头。
菲尔丁(1707—1754)
其代表作《汤姆· 琼斯》 标志着18世纪现实主义 小说的高峰,对现实主 义小说作出了全面的贡 献。菲尔丁在小说上的 成就与他的喜剧才华是 密不可分的。另外菲尔 丁首次对现实主义小说 进行理论的阐述,他认 为,小说应“永远严格 遵循自然”、表现“真 实的自然性”,这些说 明菲尔丁把小说创作提 到了自觉的艺术追求的 高度。
一天下午,我正在那里,多看,少说,尽量少听,这个 国家最奇异的人中的一个过来与我攀谈,上帝并没有使 这个国家缺少这种人。这是一个崇高和卑下,良好见解 和不理智的复合体。正直的观念和不道德的观念一定是 非常奇特地在他的头脑中混杂在一起,因为他既不带炫 耀地表现出自然所给予他的良好品质,又毫无羞耻地表 现出他从自然那里接收到的恶劣品质。另外,他天生具 有一副强健的身体结构,热烈而独特的想象,和不寻常 的肺部力量。如果您曾经遇到他而他的古怪特征没有使 您停下来,要么您就将您的手指塞进您的耳朵里,要么 您就逃走。上帝,多么可怕的肺啊!没有任何东西比他 自己更不像他自己的了。有时候,他消瘦苍白得像一个 到了痨病晚期的病人;人们能够隔着他的面颊数出他的 牙齿,好像他已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或者是从缄口派 苦修会出来的。下一个月,他又肥胖臃肿得好像从来没 有离开过一位大富翁的餐桌,或者是他一直被关在一所 圣伯纳尔会的修道院里。今天,他穿着脏衬衣,破的短 套裤,浑身上下缀满了破布片,几乎没有穿鞋子,低着 头走路,躲躲闪闪,人们都想要叫住他施舍给他钱。明 天,他搽满香粉,穿着鞋子,卷着发,穿戴体面,昂着 头走路,展现自己,您几乎要将他当成一个正派人。
18世纪启蒙文学概论
![18世纪启蒙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33981e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f.png)
18世纪启蒙文学概论|启蒙文学的背景18世纪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并不均衡——哪个时代平衡过——有的国家,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有的国家,比如法国,虽然处于封建社会,但是资产阶级平民和封建制度的矛盾已经发展到白热化,统治者的改革还搞不起来;有的国家,比如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的时期,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但是,总的趋势还是社会处于大转型期间嘛,反封建的运动如火如荼。
这一时期孕育了第二次席卷全欧洲的思想运动,那就是启蒙运动。
思想领域内启蒙运动的内驱力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数学物理等近代科学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当科学应用于实践领域,则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这使得科学的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影响其他知识领域进一步走向现代。
于是理性就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思想家们以哲学和思想体系的形式,将自然科学中的认识论理性加以改造,将其应用在社会、政治和伦理领域,将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让启蒙运动的政治性尤其强烈。
这种强烈的政治性表现在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批判上,正是因为这两样东西的阻碍,理性才被掩盖。
他们在政治和伦理上要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在自然观上要求唯物和客观,反对宗教迷信和神秘主义。
这些思想直接导致了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于是转型终于演变到蔓延全欧的政治革命运动。
由此,现代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了。
|启蒙文学的特点启蒙文学史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促进思想解放、传播革命火种的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启蒙作家大都是启蒙思想家和启蒙运动的社会活动价,他们从事文学就是要评论生活,宣扬自己的观点,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个面向有时会伤害其审美性。
政治性和文化功能使得启蒙文学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它们猛烈地攻击专制制和教会,揭露其实质和罪恶,嘲笑王公贵族和教会成员。
它们也把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描写和歌颂的主要对象,平民们不再是受害者,而常常是最终的胜利者。
有的作品也宣扬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甚至描绘理想社会的图景,提出改革的方案,哲理性和政论性很强,有的直接就是哲理小说。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2452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2.png)
“席勒式”:
因为席勒在早期剧作《强盗》 《阴谋与爱情》等作品中竭力宣传 理性旳观念,使作品有些概念化旳 倾向,人物变成了时代精神旳单纯 传声筒,为了观念旳东西而忘记了 现实主义旳东西——在文学理论里 被称之为 “席勒式”旳毛病。
席勒 (1759--
1805)诗人、美学理 论家和剧作家。
代表作《阴谋与爱
与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比较
❖ 共同点:暴露(坦露) ❖ 区别:
奥古斯丁:人是微不足道旳, 恶旳本质是 与生俱来旳。世上惟一配膜拜旳——上帝
卢梭:人旳本性是善良旳,人旳恶习是因为社会本 身存在旳弊病造成旳。人应该珍爱自己。
(名为忏悔,实为自我塑造。)
博马舍:
(1762--1799)18 世纪法国最著名 旳戏剧家和戏剧 理论家。代表作 “费加罗三部 曲”:《塞维乐 旳剪发师》《费 加罗旳婚礼》 《有罪旳母亲》。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旳界线》《汉堡剧评》
《萨拉萨姆逊》《爱朱丽雅·迦洛蒂》
第二时期:狂飙突进时期
歌德:《少年维持旳烦恼》
第三时期:魏玛 “古典时期 ”
席勒 《强盗》 《阴谋与爱情》 “席勒式”
歌德把德国文学推向一种前所未有旳高峰.
《阴谋与爱情》插图
《阴谋与爱情》剧照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旳发展和 继续,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旳文学 运动。它因克林格尔旳剧本《狂飙突进》而 得名。特点:①强调文学旳民族性,要求发扬 文学旳民族风格。②反对封建束缚,要求个 性解放。③崇尚天才,拥护卢梭“返回自然” 旳标语。 “狂飙突进”运动对增进民族 意识旳觉醒起了推动作用。赫尔德尔是这一 运动旳理论家,青年时代旳歌德和席勒是这 一运动旳旗手。
“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灵车
18世纪文学概述
![18世纪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c70c23bd64783e09122b6a.png)
《吉尔·布拉斯》
第一、二部:中下层生活——虚伪欺骗弱肉强 食、世态炎凉;吉尔·布拉斯——自然人,处 处碰壁,时时受气。 第三部:贵族社会生活——贪赃、受贿;吉 尔·布拉斯——社会人,青云直上。 第四部:回归田园的隐居生活——幸福快乐。 通过吉尔·布拉斯一生的遭遇揭露批判封建法 国的社会生活,表现自然人优于社会人的观点。 以普通人为主角,用日常语言写作,强调文学 劝人为善的教育启发作用,体现出启蒙文学的 特征。
(三)“百科全书派”
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表现在 编纂《百科全书》上,主编为狄德罗和数学家 达朗贝。 《百科全书》,全名《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 全书》(1751~1772),共计32卷,编写 者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启蒙思想家 ,涉及了社 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对封建的政治 制度、法律机构到宗教、文化、艺术,发动了 一次全面攻击。法国启蒙思想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派”。
《鲁滨逊漂流记》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也奠定了 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 1、笛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 通过他们的遭遇和命运,反映了18世纪英国早 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表现强烈的海外殖民 扩张意识。 2、在荒岛上的28年间,鲁滨逊经历了人类从采 集、渔猎、畜牧到种植等生产发展过程,彻底 改变了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笛福歌颂这种劳 动活动,歌颂他对大自然的斗争。
(二)孟德斯 鸠 (1689— 1755), 法国作家。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法国文 学主流。早期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1、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出生贵族, 位至国家高级大法官)。代表作《波斯人信札》 (1721),通过旅法波斯青年给家人和朋友的 160封书信,对法国的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进 行全面评述。 是欧洲最早的书信体小说,为这类新型文学体裁 开辟了道路。 《论法的精神》: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18世纪文学概述PPT文档共67页
![18世纪文学概述PPT文档共67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e6ebfa6c175f0e7dd13753.png)
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 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的旅行》而得名。
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夸大情 感的作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 以唤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因 为对劳动者的疾苦深表同情,流露出对社会的不 满,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格列弗游记》
(Gulliver‘sTravvels )(1721-1726)
“教导世人而不是取悦于人”
第一部是《列列普特纪行》,小人 国见闻;
第二部《博罗布丁拉纪行》,大人 国见闻;
第三部《飞岛纪行》;
第四部是《智马国纪行》,
一方面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 深刻批判,另一方面展示了具有乌 托邦性质的政治理想。
1. 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2. 塑造了一个“真正的资产者的形象” 3. 情节单纯,结构严谨 4. 确立了一种“鲁滨逊故事”或航海遇难小说的新类型,
对后世荒岛探险小说、海难逃生小说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斯威夫特(1667-1745)
杰出的讽刺作家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1726)
采用幻想游记的形式,通过主 人公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几个虚 构的岛国的神奇经历,影射、 抨击了英国的现实,表达了作 家的社会理想。
苏菲娅——纯洁、善良、美丽的女性形象。 她温柔、娴雅和孝顺,但是当爱情受到威 胁的时候,她又敢于反抗,不为任何利诱 和威胁所动,坚持对爱情的追求,与汤姆 终成眷属。
奥尔华绥——正直善良、亲切可爱的乡村 绅士。他心地宽厚,乐于助人,但常常又 被人欺骗而是非不分、赏罚不明。
《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
3.菲尔丁 (1707-1754)
◆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 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18 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十八世纪文学概论106页PPT
![十八世纪文学概论10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23bd7caa00b52acec7caa2.png)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十八世纪文学概论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成功的小说是《克拉丽莎》(17471748)。
亨利· 菲尔丁
亨利· 菲尔丁 (1707-1754)18世 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 主义小说家,被称为 英国现代小说的三大 奠基人之一 。
创作
《大伟人江奈生· 魏尔德传》
《约瑟夫· 安德鲁斯传》
《汤姆· 琼斯》
《阿米丽亚》
《汤姆· 琼斯》
《汤姆· 琼斯》 代表了十八世纪英 国现实主义小说的 最高成就。
卢梭
卢梭(1712- 1778) 启蒙运动中 最激进的代表。18 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 思想 家、哲学家、教 育家、文学家,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 先驱。
生平和创作
酷爱读书 崇尚自然 独立谋生 涉足音乐
征文获奖
横遭迫害
隐居著述
生平
生于日内瓦,祖辈为法国人,新教徒, 逃避天主教迫害而于十六世纪移居瑞士。 父为钟表匠,母早逝。 12岁离开日内瓦到法国的萨伏亚一带流 浪,认识到“强权即公理”。 1741年(29岁)至巴黎,结识狄德罗, 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条目。
教学目的
了解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情况, 认识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文学 现象的特点;重点掌握《浮士德》的思 想意义及人物形象。
概述
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 阶级和封建阶级处于最后决战的前夜。 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同封建阶级 进行最后的决战,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规模 巨大、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和思想解放运 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启蒙文学。它 是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揭开了启蒙文学 的序幕。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
(1689-1755)法国 启蒙运动先驱。 思想:《论法 的精神》(1721) “三权分立”学说。
代表作
《波斯人信札》
(1721):书信体小
说。第一部著名的启
蒙哲理小说,开欧洲
哲理小说之先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插图
《波斯人信札》
《波斯人信札》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 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行进行 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 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 性的多妻制和阉奴制度。
《爱弥儿》(1762)
法国第一部教育小说。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 东西,都是好的,而一 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 坏了。”这是卢梭在 《爱弥儿》中开宗明义 的第一句话。
《爱弥尔》插图
《忏悔录》(1770)
自传体小说。小说 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
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
埃尔岛之间的50多年的
生活经历。
他说,我“要把一个人的一生毫无一点虚饰地、完 完全全地把本来面目指给人们看,而这个人—— 就是我自己”,“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 和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 “一生中的任何时候,从没有过因为考虑贫富问题 而令我心花怒放或忧心忡忡。” “人格高尚,决不用卑鄙手段去发财。” “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 的。” 他以坦诚与封建道德相对抗,认为自己是最 纯洁的人。在最后审判的那一天,有谁敢说: “我比这个人更好。”
1765-1770年写《忏悔录》。
1770年回巴黎,后在孤独和不幸中去世。
1794年,雅各宾党人将卢梭遗体转葬于伟人公 墓,在伏尔泰身旁。
政治法学的代表作
《论政治经济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 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文学创作
文学代表作:
《爱弥尔》
《忏悔录》
《新爱洛依丝》
卢梭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乃至 大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框架,讴歌大自然,把 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 审美视野。 二,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 “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 要关注的问题。 三,作品充满激情,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 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四,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 五,文笔细腻准确。
格列佛在小人国
格 列 佛 在 大 人 国
内涵
小说通过记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
大人国、飞岛国和智子国等几个童话式国
家的经历和见闻,大胆地讽刺了英国腐朽
的社会现实。
理查生
理查生(1689-1761)感伤主义小说家。 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美拉》(17401741)开感伤主义小说的先河,是英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真实细腻描写女性心理的小说。
狄德罗(1713-1784)
启蒙运动的“中 坚”,现实主义美学 先驱之一。
《百科全书》主编。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1751—1766)的 全称是“各门科学,艺术和技艺的据理 性制定的词典”,其宗旨是阐明从古至 今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各种科学的分 类,反对旧的传统思想,反对封建统治 和天主教会,提倡科学技术,振兴工业, 按照理性主义改造人类社会。
启蒙与批判的武器:理性
启蒙思想家在启蒙运动中使用的思 想武器是理性。他们用理性检验所有的 旧制度、传统风习和道德观念,批判旧 世界,争取建立新世界。
18世纪理性与17世纪理性的区别
17世纪的理性强调的崇尚王权、维护王 权和国家利益,为专制制度服务的理性。
18世纪的理性是指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符合自然人权、符合社会进步、符合 客观规律就是理性。
笛 福 墓 碑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 主要情节:因海难全部船员死去,只剩鲁滨 一人,被抛在荒岛上,独自在靠近奥里诺科 河入海口不远处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生活了28年,并附有他最后奇异地为海盗 所救的记载。本书由鲁滨逊本人亲自撰写。
鲁滨孙
(1)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 象。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 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2)鲁滨逊又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在他身上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占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 欲。他一切冒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占有。 (3)鲁滨逊的形象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 进取精神和事业心。
主要人物
汤姆: 私生子。 苏菲亚:乡绅魏斯顿之女。 魏斯顿:乡绅,苏菲亚之父。 奥武绥:乡绅,汤姆的养父,实 为汤姆的舅舅。 布丽奇特:奥武绥的妹妹,汤姆 的生身母亲。 詹尼:女仆,被疑为汤姆的母亲。 布立菲:布丽奇特之子,汤姆的 情敌。
《汤姆· 琼斯》的思想内容
《汤姆· 琼斯》极其广泛的描写了18世 纪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批判了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 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反封建的、反教会斗争 的继续与发展。启蒙知识分子将理性作为一 切现存事物的裁判者,批判封建制度,批判 宗教迷信,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 同时提出“天赋人权”、“契约论”等一整 套启蒙理论,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 的理性社会。因此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 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次舆 论大准备。
代表作家作品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冒险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讽刺
菲尔丁《汤姆·琼斯》集大成者
理查逊《克拉丽莎》心理小说
斯摩莱特《兰登传》社会批判
笛福(1660—1731)
笛福是英国文学史
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鲁滨逊漂流记》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的诞生。
笛福的创作
《鲁滨逊漂流记》 《一个骑士的回忆录》 《辛格顿船长》 《摩尔· 弗兰德斯》 《瘟疫年纪事》
伏尔泰
伏尔泰
(1694-1778)启 蒙运动的领袖,文 学天才。
代表作《老实人》
《老实人》
《老实人》(1759) 是伏尔泰哲理小说的 代表作。 批判盲目的乐观主 义。
《老实人》
老实人贡第德在德国一个男爵家中长大, 他的老师邦葛罗斯是德国哲学家华伯尼茨的 信徒,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趋于至善,然 而老实人及意中人男爵小姐居内贡德和邦葛 罗斯本人却遭遇了一系列无妄之灾,颠沛流 离,死里逃生。最后,老实人认识到这个世 界并不完善,唯有“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烦 闷、纵欲和饥寒三大害处,”因此,还是 “种自己的园地要紧”。
狄德罗的哲理小说
《修女》(1760) 《宿命论者雅克》(1773) 《拉摩的侄儿》(1762)
代表作
《拉摩的侄 儿》:对话体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
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高傲和卑鄙、 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却自 敢堕落的时代畸形儿的典型。小说通过拉 摩的侄儿这一复杂的形象,揭露了正在成 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状态,即为达 目的,不择手段。恩格斯称这部作品为 “辩证法的杰作”。Biblioteka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
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
义长篇小说和德国的民族文学。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 主人公。 3、创造新体裁,文体形式多样化。
启蒙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在世纪 初势力强大,古典主义诗 人蒲伯(1688—1744)曾 在文坛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 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 代正式登上文坛。以现实 主义小说成就最高。
法国大革命之火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十八世纪的选举场面
十
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推翻 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 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先后提到了欧洲 各国的历史日程上。 促使启蒙运动诞生的社会内驱力还在 于科学和生产力取得突破性发展。 英国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 等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诞 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感伤旅行》
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影响到欧 洲其他国家的一种文学思潮,由英国感伤主 义代表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 名。主要代表是英国小说家斯特恩、哥尔德 斯密斯和墓畔诗派。他们强调感情的力量, 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与痛苦,通过表现人性 与现实的矛盾来打动读者,以引起他们的同 情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