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b6a6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d.png)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劳动合同法是指明劳动双方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
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了解并学习劳动合同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对雇主和雇员的影响。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和劳动报酬。
其中,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包括雇主和雇员;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等;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报酬指的是雇主向雇员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1. 劳动合同的签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签订,但是用人单位应当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劳动关系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情况进行。
常见的解除情况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期满、解除有正当理由等。
双方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履行对方提前通知或者支付经济补偿等相关规定。
三、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障1. 工资支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领取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工资或者无故拖欠工资。
2. 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益。
3.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劳动者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四、雇主和雇员的责任和义务1. 雇主的责任和义务雇主应当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雇主还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法的重点条款
![劳动合同法的重点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97e759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5.png)
劳动合同法的重点条款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2.劳动合同的条款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等条款。
3.劳动合同的生效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期满或终止,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2.变更的方式:书面形式变更,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字或者盖章。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1.解除的形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提出解除。
2.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提出解除需要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并且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提出解除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应当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否则应当支付赔偿金。
3.解除后的责任: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四、经济补偿金1.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情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五、社会保险1.社会保险的范围: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
2.社会保险的缴纳方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六、竞业限制条款1.竞业限制的范围:竞业限制条款仅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时间:竞业限制条款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二年。
3.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七、劳动争议的解决1.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全文内容
![劳动合同法全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f0078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5.png)
劳动合同法全文内容
劳动合同法全文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立法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发生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合同原则是公平、自愿、平等互利、协商一致。
第四条工会、劳动者代表和雇主组织代表有权参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
第五条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地址;
(二)劳动合同期限;
(三)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四)劳动报酬和支付办法;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六)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七)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方式和程序;
(八)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第一份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不超过三个月。
第七条雇主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条雇主与劳动者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新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新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349d92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8.png)
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新内容是什么劳动合同法关系着我国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权益,当然同时也保障⽤⼈单位的合法权益,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对准确适⽤法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
下⾯,店铺⼩编摘取了《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供⼤家阅读参考,和店铺⼩编⼀起看看吧。
⼀、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最新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如下:第⼀章总则第⼀条【⽴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当事⼈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条【适⽤范围】中华⼈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单位)与劳动者建⽴劳动关系,订⽴、履⾏、变更、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适⽤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履⾏、变更、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
第三条【基本原则】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愿、协商⼀致、诚实信⽤的原则。
依法订⽴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规章制度】⽤⼈单位应当依法建⽴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劳动义务。
⽤⼈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保险福利、职⼯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事项时,应当经职⼯代表⼤会或者全体职⼯讨论,提出⽅案和意见,与⼯会或者职⼯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会或者职⼯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事项决定公⽰,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机制】县级以上⼈民政府劳动⾏政部门会同⼯会和企业⽅⾯代表,建⽴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问题。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单位依法订⽴和履⾏劳动合同,并与⽤⼈单位建⽴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宣传劳动合同法简报(3篇)
![宣传劳动合同法简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56b1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8.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为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就《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宣传。
二、主要内容1.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 劳动合同的履行(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权利。
(2)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4.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过错解除三种。
(2)劳动合同的终止分为自然终止、法定终止和约定终止三种。
5. 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1)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2)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3)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4)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5)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
三、宣传意义1. 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民法典中劳动合同法内容
![民法典中劳动合同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fcee6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f.png)
民法典中劳动合同法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
劳动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促进公平劳
动竞争,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四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
建立书面劳动合同。
当事人可以以订立长期劳动合同的方式保障劳动
者的利益。
【第三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第五条劳动者应当遵守本法、规章、工作规则和合同约定,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接受用人单
位安排的工作和职责,完成用人单位定下的工作任务。
【第四章劳动保护】第十一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保护:(一)怀孕期间
的保护;(二)婴儿期一定范围内的保护;(三)伤残者的就业保护;(四)劳动报酬的保护;(五)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的保护;(六)安全和卫生的保护;(七)参加工会运动的自由和其他权利的
保护等。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未履行义务,损害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负责补偿。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
规定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处以3倍以上
10倍以下的罚款。
劳动合同法的解释
![劳动合同法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2dde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2.png)
劳动合同法的解释
劳动合同法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的解释:
1.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订立合同,明确劳动关系的内容和条件,包括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2. 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规定了劳动报酬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
3. 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包括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假日和年假等。
4. 劳动条件、保护和福利: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和提供法定福利待遇。
5.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的情形和程序,包括合同期满、双方协商一致、解雇和辞职等情况。
劳动合同法的解释主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正。
同时,劳动合同法也旨在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2eea7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c.png)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二、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有明确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没有设定具体结束时间的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为合同期限的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任何一方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建议,都应当与对方协商。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和劳动者解除三种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的终止则包括合同期满、用人单位解散等情形。
六、经济补偿与赔偿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应当支付赔偿金。
七、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
八、特殊群体的保护劳动合同法对未成年工、女职工和残疾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给予特别保护,禁止用人单位歧视这些特殊群体的劳动者。
九、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内容、主旨及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内容、主旨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8f10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内容、主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平等协商和公平交易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该法涵盖了以下内容和主旨:
1. 劳动合同的签订: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内容、期限、试用期等,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通过平等协商来达成劳动合同。
2. 劳动条件和保护: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措施,并保障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劳动时间、休假、休息和社会保险等权益。
3. 劳动报酬:规定了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获得工资报酬,并对工资支付时限、支付方式、加班工资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规定了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责任,旨在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5. 劳动争议解决:设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和方式,以及法律救济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和主旨就是为了构建和谐、公平、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范本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范本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5811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a.png)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在境内订立、履行劳动合同并以劳动报酬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与其劳动地位相匹配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四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权利。
第六条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止和纠正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共同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八条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第九条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下列条款:1.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姓名、住所;2. 劳动合同签订日期;3. 劳动合同期限;4. 劳动合同期满后续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5.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6. 工作时间和休假时间;7. 劳动报酬;8. 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9. 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10.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 定期劳动合同;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1. 连续工作满十年,并本人提出;2. 连续工作满十年,没有提出 termination.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况包括:1. 合同期满;2. 一方提前30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3. 有一方依法解除合同。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在下列情况下解除:1. 劳动者死亡;2. 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3.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第十四条劳动合同提前解除的情况包括: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2. 劳动者重大失职、违反劳动纪律;3. 劳动者严重违反职业道德;4. 劳动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劳动者劳动;2. 用人单位不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法的特点与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特点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89b4c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8.png)
劳动合同法的特点与内容一、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法律地位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法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它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法律,对于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权益,同时也限制了雇主的权力。
2. 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它规定了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假制度、社会保险等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措施。
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解雇保障、劳动合同终止的程序等,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免受不合理解雇或违法终止。
3. 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强制性的,即使劳动合同中的条款与其不符,也会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准。
这样可以防止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合同的最低内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4. 灵活适用劳动合同法是为了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而制定的,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适用。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但允许雇主和劳动者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中约定一些特殊条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劳动合同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形式、期限、地点等。
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和公平的原则,双方要在合同中约定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社会保险等。
2. 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应当获得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时间制度。
劳动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按时支付。
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工作时间的上限和休息日的安排。
3. 劳动保护和安全劳动合同法规定了雇主需要提供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雇主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和减少劳动事故和职业病。
劳动合同法知识
![劳动合同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ff873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6.png)
劳动合同法知识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
它确立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管理了劳动关系的流程和规定,保障了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本文中,将介绍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
一、概述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条件和权益建立的书面协议。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有权自主选择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并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协商具体内容。
2. 合法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合规的合同方可生效。
3. 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经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4. 书面形式原则:为确保权益的明晰和证据的保全,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5. 内容必须完整: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包括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重要内容。
三、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在固定的期限内对劳动条件和权益进行约定。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未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持续到达法定年龄退休。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终止。
4. 季度、月度、周度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以季度、月度或周度为期限。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终止:1. 合同到期自然终止: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2.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违反法定解除条件解除合同: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劳动关系无法继续,一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10e5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d.png)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pdf引言第一章总则本章对劳动合同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定义等进行了规定。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章还明确了劳动合同法适用的范围,即适用于在境内从事劳动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此外,本章还对劳动合同的定义进行了解释,简要说明了劳动合同的要素和形式等。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本章重点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要求。
劳动合同的订立要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双方要通过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同时,本章还对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订立进行了规定,如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订立等。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本章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的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双方遵守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
劳动合同的变更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四章劳动报酬本章规定了劳动报酬的计算、支付和调整等事项。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与其劳动量成正比,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
第五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本章规定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安排。
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
劳动者享有带薪年假、婚假、产假等各种休假权益。
第六章特殊劳动关系本章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劳动关系进行了规定,如劳务派遣、临时工等。
这些特殊的劳动关系通常需要额外的法律保护和规范。
第七章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本章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情形和程序。
劳动合同可以因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通知等原因解除。
劳动合同的终止则是指因合同期满、完成合同工作、劳动者死亡等原因导致合同自然终止。
第八章违约责任本章规定了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
当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时,对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通常包括经济赔偿和其他补救措施等。
第九章劳动争议的解决本章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解决。
劳动法全文:2024年版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全文:2024年版劳动合同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9d2b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4.png)
劳动法全文:2024年版劳动合同法本文档旨在整理和阐述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各方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发展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权益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劳动者进行侮辱、诽谤、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第四条劳动合同制度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五条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六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 劳动合同期限;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 劳动报酬;7. 社会保险;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签订。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
劳动合同的生效,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九条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_就业协议书
![劳动合同法_就业协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eb3d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f.png)
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 劳动合同法的主体:劳动合同法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
2.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
3.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二、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毕业前签订的关于就业意向的书面协议。
就业协议书主要涉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报到时间、试用期、薪酬待遇等事项。
1. 就业协议书的主体: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其中学校作为见证方,负责监督协议的履行。
2. 就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就业协议书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报到时间、试用期、薪酬待遇、违约责任等。
3. 就业协议书的适用范围:就业协议书主要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意向。
三、劳动合同法与就业协议书的区别1. 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法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
2. 法律效力不同:劳动合同法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而就业协议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仅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一种意向性约定。
3. 适用范围不同:劳动合同法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就业协议书主要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意向。
4. 签订时间不同:劳动合同一般在劳动者报到后签订,而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毕业前签订。
总之,劳动合同法和就业协议书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合同法重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9e886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b.png)
劳动合同法重点内容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
在制定劳动合同时,以下重点内容是必须遵守的:1. 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前签订。
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合同期限的长短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双方的意愿确定。
3. 试用期: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的长度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合同中应明确劳动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地点,以及任何可能的工作变动条款。
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合同应规定工作时间、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以及加班和休假的相关规定。
6. 劳动报酬:合同中应明确劳动者的工资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以及任何奖金、津贴或福利。
7. 社会保险和福利: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提供法律规定的福利待遇。
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合同应包含劳动安全卫生条款,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9. 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中应规定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经济补偿。
10. 违约责任:合同应明确违约责任,包括违反合同条款的法律后果和赔偿责任。
11. 争议解决:合同应包含争议解决条款,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12. 法律适用和解释:合同应指明适用的法律,并在必要时提供合同条款的解释。
劳动合同法的这些重点内容是确保劳动关系合法、公平和稳定的基础。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77a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b.png)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一、引言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
该法律旨在规范和指导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是自愿订立的,具体的订立程序如下:1.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双方应当同意合同的条款,自愿签署合同。
2.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期限,或者约定无固定期限,双方可以商定。
3.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社会保险、工作条件与环境等。
4.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岗位介绍和劳动合同草案,并解答劳动者提出的问题。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和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2.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完成工作任务,保持工作纪律和工作秩序。
3.劳动者享有合理的休假和休息时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4.用人单位应当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5.劳动合同期满的,双方可以重新续签合同,或者变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期满、解除和解除。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以下几种情形:1.合同期满,即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双方自动解除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按照法定程序。
3.解雇,即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丧失用工资格而解雇劳动者。
4.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剩余的义务,如支付工资、结算社会保险等。
五、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如果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
2.劳动争议调解:可以向劳动者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劳动争议调解。
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3595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d.png)
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该法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也日益复杂。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用工方式,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等行为,给劳动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
二、主要内容1.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载明劳动者的工资、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内容。
2.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劳动合同解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解除。
3.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4.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5.劳动争议的处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实施效果《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该法律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该法律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该法律还设立了劳动仲裁机构,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平的仲裁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劳动争议问题。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它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fe09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3.png)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劳动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平衡。
该法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劳动合同的缔结: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
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2. 劳动报酬:明确了劳动者的报酬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规定了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待遇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3. 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了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
法定假日、年假、婚假、病假等休息休假制度也在该法中做出了规定。
4. 劳动保护:明确了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合理工作条件,对特殊劳动群体如女职工、未成年劳动者、残疾人等给予特殊保护。
5. 解除劳动合同和赔偿: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期满终止、合同解除协议、劳动者辞职等。
当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6. 劳动争议的处理: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用于处理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合同权益争议、劳动报酬争议等。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解决争议。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规范,旨在促进公平、合理和和谐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6篇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924d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4.png)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6篇篇1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等劳动合同的活动。
第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开展工作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四条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任务。
第五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等过程中,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诚实信用、公平交易、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六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八条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未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工作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并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
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内容。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积极履行各自的义务,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应当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作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
第十七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劳动合同法共8章、97条,对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一)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期限第一,就是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这里有一个例外情况,即非全日制用工,比如家里用钟点工,也可以用口头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既然是劳动关系的载体,又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凭证,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遵循上述原则订立,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第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首先需要明确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直接有关的必备内容主要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合同除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以及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等其它事项。
第四,劳动合同的三种不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总结实践经验,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比如一年、两年、三年,期限是明确的。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什么时候合同到期没有明确。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这种合同在工程建设里比较多,一开始请你来,这个工程结束,合同就结束了。
这里需要说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铁饭碗”、“终身制”。
在调查过程当中,有些用人单位,甚至有些劳动者不愿意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不愿意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认为一旦订了,就要对劳动者长期、终身负责,如果劳动者偷懒,用人单位毫无办法;有的劳动者,特别是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也认为如果是无固定期限,自己就受约束,终身捆绑在企业中,就丧失了选择的机会。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只要出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不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更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稳定。
在什么情况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呢?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还有几种法定的情形,劳动者只要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就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第二种情形,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第三种情形,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针对不少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并应在此前的11个月中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五,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二)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
所谓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的劳动,应当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确立的一条原则。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或者对劳动报酬约定有争议的,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及时获得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
及时获得足额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
劳动合同法将“劳动报酬”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之一,并规定:劳动合同中缺少“劳动报酬”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
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对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我国法律一直是明确禁止的。
为了保障劳动者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的权利的实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有强迫劳动和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要求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过程中,经济补偿可以有效缓减失业者的实际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形成社会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经济补偿也是国家调节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手段,可以引导用人单位进行利益权衡,谨慎行使解除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赋予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并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补偿标准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
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劳动者在行使法定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法定义务。
(三)关于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全国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但多数企业对本单位职工做到了同工同酬,但对被派遣劳动者实行不同的工资福利标准、社保标准和分配办法。
用人单位享有依法约定试用期和服务期的权利。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通过约定一定时间的试用来检验劳动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特定工作岗位工作要求的制度。
这对双方互相了解、双向选择,具有积极意义。
在国际上,这也是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做法,试用期的长短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不同,有长有短。
同时,为了防止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出资培训劳动者是现代企业的普遍做法。
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防止劳动者通过专门培训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跳槽”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
依法约定竞业限制的权利。
竞业限制是在劳动关系结束后,要求劳动者(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在法定时间内继续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一行业由于竞争激烈,劳动者特别是技术人员相对短缺,同业之间相互“挖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影响企业发展。
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关乎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我国法律一贯重视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相应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权利,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