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2.4 简谐荷载的强迫振动
2.4.1 无阻尼系统
1、运动方程
mx kx F0 sin t
2、解的形式
x x x
设:
x A sin t
(m 2 k ) A F0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解得:
A
A
(m 2 k )
F0 k xst (1 2 2 ) (1 2 )
已知
结构
荷载
响应
荷载
已知或未知
结构
已知
第1章 绪论
§1.2 研究对象
1、结构——弹性恢复力 fk(x) 2、外力——时变特性 fp(t)
§1.3 研究内容
1、结构动力特性——固有频率、振型、阻尼 2、结构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
第1章 绪论
§1.4 研究方法
1、时域法——解析法、逐步积分法 2、频域法——谱分析法

k m
①简支梁问题
m l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1 k
l3 48 EI
k
48EI l3
48EI ml 3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②悬臂梁问题 弯曲变形
x

l 3EI
3
m
k
3EI l3
k
剪切变形
l3 12EI
k
12EI l3
弯曲变形 剪切变形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2 i i ,max m xi ki xi2,maxi
第2章 单自由度系统
m x
i 2 i i ,max
2 2 J max m2 xmax
1 2 2 m1l 2 max m2l 2 max 3 1 2 m1l 2 m2l 2 max 3

振动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第一章).

振动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第一章).

摩擦力: Fd cdx2sgxn
c d :阻力系数
在运动方向不变的半个周期内计算耗散能量,再乘2:
Ecdx2sgxndx2
T/4
c T/4 d
x3dt
8 3
cd02
A2
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ce
8
3
cd0
A
24
四、结构阻尼
由于材料为非完全弹性,在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内摩擦所引起 的阻尼称为结构阻尼
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滞回曲线
6
第一章 概 论
§1-1 动荷载及其分类 - 从广义上讲,如果表征一种运动的物理量作时而增大时而减
小的反复变化,就可以称这种运动为振动。 - 如果变化的物理量是一些机械量或力学量,例如物体的位移
、速度、加速度、应力及应变等,这种振动便称为机械振动 。 - 各种物理现象,诸如声、光、热等都包含振动
7
– 知识要点:结构被动控制、主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常用主动 控制方法的原理。结构主动控制在机械、土木结构工程中应 用简介。
– 重点难点:理解各种控制方法的原理及其具体实现。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引导讨论相结合。
主要参考书: • 刘延柱.振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倪振华. 振动力学.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 张准、汪凤泉. 振动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 陈予恕.非线性振动.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 • 龙驭球等编著.《结构力学》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引导讨论相结合
• 第六章 结构反应谱与地震荷载计算(8学 时)
– 知识要点:结构反应谱、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地震 荷载计算公式、规范中地震荷载计算公式。

湖大《结构动力学》第1章

湖大《结构动力学》第1章

机械振动问题
其他振动问题
退出
美国塔科马桥风振(1940年)
伏尔加河大桥风振(2010.5.22) /a/20100522/000569.ht m 风振问题
退出
退出
汶川大地震(2008年 5月12日)
地震问题
2
2014-04-19
退出
海上平台
海浪问题
退出
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y(x,t)
k ( x) —— 是根据边界约束条件选取的
函数,称为形状函数。
a1, a2,…….. an
k 1
1 ( x),2 ( x),.........n ( x)
ak(t) ——称广义座标,为一组待定参数,
其个数即为自由度数,用此法可将无限自由 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
x
y ( x, t ) ak k ( x )
偏微分方程
m +αm梁
I
2I
退出
退出
pn(t)
yn(t)
m1
m2
2个自由度
m3
p2(t) p1(t) y2(t) y1(t)
4个自由度
剪切型框架
振型1
v(t) θ(t)
u(t) 运动方程
CY KY P(t ) MY
m1 M m2 m n-1 mn
1
2014-04-19
第一节
1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引言
风振问题
地震问题
工程中的振 动问题
海浪问题
爆炸问题
结构的动力性态 作 者:【英】G.B.沃伯顿 著 金咸定译 出 版 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3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
̇̇ = hδ ( t ) ; θ 0
然后积分求初始速度
̇̇ d t = θ̇0 = θ 0
0+ 0+ 0+

0
∫ hδ ( t ) d t = h ∫ δ ( t ) d t = h
0 0 0+

再积分求初位移
̇̇ d t == h )d t = 0 ; θ0 = θ 0
0+

0

0
̇̇ 、 θ̇ 和 θ 的瞬态响应 这样方程(6)的解就是系统对于初始条件 θ 0 0 0
1.6 求图 1-35 所示系统的固有频率。图中磙子半径为 R,质量为 M,作纯滚动。弹簧刚度 为K 。 解:磙子作平面运动, 其动能 T=T 平动 +T 转动 。
K R M 图 1-35 x
T平动 = T转动
1 ̇2; Mx 2 2 2 ̇ ⎞ 1 ⎛ MR 2 ⎞ ⎛ x ̇⎞ 1 ⎛x = I⎜ ⎟ = ⎜ ⎟⎜ ⎟ ; 2 ⎝R⎠ 2 ⎝ 2 ⎠⎝ R ⎠
U= r 2 1 1 1 1⎛ K A ϕ A 2 + K B ϕ B 2 = K Aϕ A 2 + K B ϕ B 2 = ⎜ K A + K B A 2 2 2 2 2⎜ rB ⎝
(
)
⎞ 2 ⎟ϕ ; ⎟ A ⎠
系统的机械能为
T +U = r 2 1 1⎛ ̇ A2 + ⎜ K A + K B A (m A + m B )rA 2ϕ 4 2⎜ rB 2 ⎝
d (T + U ) = 0 ,进一步得到系 dt
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和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和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 (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和相邻波峰和波谷 的幅值 Ai 、 Ai +1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δ = ln(

动力学(第1章)

动力学(第1章)

f
(t)
=
2P0
ωt π
∫ ∫ bi
=
2 T
T 0
f (t) sin(iωt)dt = 4ω π
π 2ω 0
f
(t) sin(iωt)dt
=
8P0 i2π 2
i −1
(−1) 2 (i
= 1,3,5,⋅⋅⋅)
6of12
结构动力学的教程(同济大学结构所蒋通研究员)
∑ 取
i=1~3
β1 算得:
=
1

1 ω2
= 1−ω
2ζω 3 2 + (2ζω )2
1+ 4ζ 2ω 2 (1− ω 2 )2 + (2ζω )2
5of12
结构动力学的教程(同济大学结构所蒋通研究员)
隔振要求: 频率比: ω
=
ω
>
2⇒
ωn
阻尼比小:ζ ↓⇒ A ↓
B
A <1 B
但过小通过共振区不利
主动隔振:将振源隔开,使振动传播不出去(隔振器)
+ϕ)
振幅与相位角: A=
x02
+
⎜⎜⎝⎛
x&0 ωn
⎟⎟⎠⎞2

=
arctg
ωn x0 x&0
x
A
x&0
x0
t ϕ /ωn
t t +T
例题 1-1 求图示体系的固有频率
悬臂梁刚度:k1
=
3EI l3
与 K2 并联后等效刚度:k = k1 + k2 固有频率:ωn = k / m (串联弹簧)
l m
• •
能量守衡:We +Wd + Wf = 0 → ω = ωn →

结构动力学课件PPT

结构动力学课件PPT

my cy ky FP (t)
§2-5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刚体集合
➢刚体的集合(弹性变形局限于局部弹性 元件中)
➢分布弹性(弹性变形在整个结构或某些 元件上连续形成)
➢只要可假定只有单一形式的位移,使得 结构按照单自由度体系运动,就可以按 照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分析。
E2-1
x
p( x,t
)
=p
)
3
B'
M I1
E'
D'
F' G'
A
D
E
B
F
G
C
fD1
fI1
fS1
f D2
f I2
f S2
a
2a
a aa a
Z(t )
f S1
k1(EE')
3 4
k1Z (t )
f D1
d c1( dt
DD')
1 4
c1Z (t )
fS2
k1(GG')
1 3
k2
Z
(t
)
fD2 c2Z (t)
f
I1
m1
1 2
Z(t)
3. 有限单元法
—— 将有限元法的思想用于解决结构的动力计算问题。
要点:
▪ 先把结构划分成适当(任意)数量的单元;
▪ 对每个单元施行广义坐标法,通常取单元的节点位移作 为广义坐标;
▪ 对每个广义坐标取相应的位移函数 (插值函数);
▪ 由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标准 化的、用一系列离散坐标 表示无限自由度的结构体系。
建立体系运动方程的方法
▪ 直接平衡法,又称动静法,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任一时刻 的静力学问题:根据达朗贝尔原理,把惯性力作为附加的 虚拟力,并考虑阻尼力、弹性力和作用在结构上的外荷载, 使体系处于动力平衡条件,按照静力学中建立平衡方程的 思路,直接写出运动方程。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_第1章_2014版 [兼容模式]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_第1章_2014版 [兼容模式]
• 分析力学基础(另加) • 2DOF系统自由振动 • 动力吸振减振 • MDOF系统振动特性(阻尼/固有频率、振型) • MDOF系统响应
– 第四章:连续系统
• 杆的振动 轴的振动 • 梁的振动 薄板振动
– 第五章:结构动力学建模
•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章) • 结构模态分析(第7章)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现代有限元分析——结果
第1章 概 论
实验手段
地面静力实验
第1章 概 论
地面振动实验(Ground Vibration Test,GVT)
• 确保边界条件 • 激励方式
第1章 概 论
• 传感器布置 • 信号处理
F-16 GVT悬吊
第1章 概 论
风洞实验——颤振
第1章 概 论
NASA兰利
第1章 概 论
结构动力学建模(2)
• 原则 – 保持原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或近似) – 必须和观察到的实际模型尽可能相似
• 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一定简化,详细设计阶段 尽可能细化
• 方法 – 1.集中参数描述的离散系统 – 2.分布参数描述 – 3.两种方法的混合
• 例子: – 导弹在空中飞行;飞机在空中飞行
• 量子场理论(quantum field theory,QFT):具有很多自由度的量子一级
的问题 第1章 概 论
背景知识(续)
牛顿
• 牛顿三定律
– 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对第2、3定律给出了合理的科学和数学描述 – 阐述了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原理 • 万有引力定律 – 最先给出引力的科学、准确的表达式 •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对经典力学进行了最完整和最准确的描述 – 适用于日常物体和天体 • 发明了微积分 – 莱布尼茨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求导和积分符号

结构动力学-第一章

结构动力学-第一章
1,集中质量法 2,广义坐标法 3,有限单元法
2019/9/16
38
2019/9/16
39
2019/9/16
40
2019/9/16
41
2019/9/16
42
2019/9/16
43
三. 自由度的确定
广义坐标法:广义坐标个数即为自由度个数; 有限元法:独立结点位移数即为自由度数; 集中质量法:独立质量位移数即为自由度数;
11

l3 3EI
柔度系数
my(t) 3 EI l3y( Nhomakorabea)
P(t)
2019/9/16
柔度法步骤: 1.在质量上沿位移正向加惯性力; 2.求外力和惯性力引起的位移; 3.令该位移等于体系位移。
49
二、刚度法
P(t)
m
1
my(t)
y(t)
l EI
y
k11
k11 y(t )
k11y(t) P(t) my(t)
变分法(Hamilton原理)以及lagrange等。
我们这节课主要介绍达朗泊尔原理建立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用能量法建立 微分方程的方法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
达朗泊尔原理
质点系运动的任意瞬时,除了实际作用于每个质点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外, 在加上假象的惯性力,则在该瞬时质点系处于假象的平衡状态。
m P(t) my(t)
结构动力学
2019/9/16
1/
思考问题
1,结构动力学和静力学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
运动方程为:
m y(t) c y(t) k y(t) p(t)
静力学方程为:
k y p
201所9/9/以16 两者的区别在于:动力学问题多了惯性力项以及由运动产生的阻尼力。 2

结构动力学(课用ppt)

结构动力学(课用ppt)

11/14/2011
25
注意! 注意!
振动体系的自由度数与计算假定有关,而与集中质量的数目和 超静定次数无关,如下图所示的体系。
11/14/2011
26
2、广义坐标法
广义坐标:能决定体系几何位置的彼此独立的量,称为该体系的广义坐标
变形曲线可用三角级数的和来表示:
n πx = u ( x, t ) = bn sin L n =1
11/14/2011
18
(4)一般任意荷载 荷载的幅值变化复杂、难以用解析函数解析表示的荷 载。 由环境振动引起的地脉动、地震引起的地震动, 以及脉动风引起的结构表面的风压时程等。
11/14/2011
19
1.5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自由度
一. 自由度的定义 结构动力学和静力学的一个本质区别: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结构产生动力反应的内因(本质因素):惯性力 惯性力的产生是由结构的质量引起的 动力自由度(数目):在动力计算中,一个体系的动力自由度是指为了确定 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全部质体位置所需的独立的几何参数数目。 独立参数也称为体系的广义坐标,可以是位移、转角或其它广义量。
11/14/2011 29
11/14/2011
30
11/14/2011
5
结构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动力问题随时间而变化,必须建立反应时程中感兴趣的全部时间点 上的一系列解。 2、与静力问题相比,由于动力反应中结构的位移随时间迅速变化,从 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对结构的反应又产生重要影响。
11/14/2011
6
动力反应的特点: 在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动内力、动位移等) 都随时间变化,它的除与动荷载的变化规律有关外,还与结 构的固有特性(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有关。 不同的结构,如果它们具有相同的阻尼、频率和振型,则 在相同的荷载下具有相同的反应。可见,结构的固有特性能 确定动荷载下的反应,故称之为结构的动力特性。

第一章结构动力学概述1(长沙理工大学结构动力学)祥解PPT课件

第一章结构动力学概述1(长沙理工大学结构动力学)祥解PPT课件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动荷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规律的 学科。
1)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当前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可用下图表示
第一类问题:响应分析——正问题
输入 (动力荷载)
结构 (系统)
输出 (动力反应)
9
第二类问题:参数(或称系统)识别
输入 (动力荷载)
结构 (系统)
输出 (动力反应)
10
第三类问题:荷载识别。
结构动力学讲义
Tel.: Email:
1
教材 《结构动力学》
(杨茀康 人民交通出版社 张子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第一章、结构动力学概论
1.1 概述 1.2 基本概念 1.3 弹性系统的动力自由度 1.4 结构振动中的能量耗散-阻尼力 1.5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
3
1.1概述
首先请大家看中国唐山、日 本阪神地震及TOCOMA大桥 在风载下垮塌录像,希望能从 中体会到学习结构动力学的重 要性。更希望大家能学好结构 动力学!
m y(x)
广义坐标个数即 为自由度个数
m
结点位移个数即 为自由度个数
18
3. 自由度的确定
4)
1) 平面上的一个质点
• 理论计算法
对所设计的结构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计算从理论 上验证设计是否满足动力性的要求。
• 试验量测法
用来检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为理论计算提供确切数据。
• 试验与计算混合法
重要结构的动力研究常常需要将数值计算和试验结合起 来,一方面利用数值计算为结构试验提供依据,另一方 面,根据试验结果,不断修正模型以便数学模型能更好 地反映实际情况。
4
5
美国的TOCOMA大桥在风载下垮塌的案例
1940年7月1日,造型优美的塔科马钢铁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刚投入使用

第1章 结构动力学概述

第1章 结构动力学概述

F (t ) A sin t F (t ) A cos t F (t ) A sin( t )
可以是机器转动引起的不平衡力等。
p (t)
t
建筑 物上 的旋 转机 械
(a) 简 谐 荷 载
2.非随机荷载的类型
高等结构动力学
非简谐周期荷载
定义:荷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是时间 t 的周期函数,但 不能简单地用简谐函数来表示。 例如:平稳情况下波浪对堤坝的动水压力;轮船螺旋桨产生
动力自由度:
动力分析中为确定体系在振动过程中任一时刻全部质量 的几何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独立参数也称为体系的广义坐标,可以是位移、转角或 其它广义量。 在振动的任一时刻,为了表示全部有意义的惯性力的作 用,所必须考虑的独立位移分量的个数,称为体系的动 力自由度
4.
离散化方法 W=2
高等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分析的目的:
确定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通过动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结构力学:
研究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 反应分析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理论和技术学科。
该学科的目的在于为改善工程结构体系在动力 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1.结构动力分析的主要目的
高等结构动力学
W=1
W=2
W=2
记轴变时 W=3 不计轴变时 W=2
W=2
W=3
W=2
4.
离散化方法
高等结构动力学
离散化方法(二)—体系的简化方法 实际结构都是具有无限自由度的
离散化是把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的过程 三种常用的离散化方法: 1、集中质量法 2、广义坐标法 3、有限元法

武汉大学结构动力学课件

武汉大学结构动力学课件

1.2工程中常见的动力荷载
1.简谐周期荷载 具有偏心质量的m的电机以角速度 (rad / s) 匀速转动,其惯性力的竖
向和水平分量为: P x ( t) m r2 c o st, P y ( t) m r2 s int
2.冲击荷载 气锤打桩、发射火箭的反推力等。作用时间 很短,P m a x 很大,如图1-3。
注意:1)自振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 2)振幅与初始条件及自振频率有关。 3)刚度大,频率大;质量大频率小。
例1.如图2-2,求水平振动的自振频率。
解:此为并联体系
r11
12EI H13
212EI H23
f2 21
rm 1121
12EI24EI mH13 mH23
例2.如图2-3,求自振频率。
r( i) 11 m
( i) 2
弹 性 体 系 串 联 时 , 11 ( 11 i) , T2m 112m ( ( 11 i) ) T2
习题:
1 ) 求 自 振 频 率 ( 扭 转 向 )
2)求自振频率
3 ) 求 自 振 周 期 ( 水 平 向 )
静力荷载是动力荷载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缓慢加到结构上的荷载, 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随时间不变或缓慢变化。
在静力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各质点没有加速度或加速度很小, 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与静力荷载本身相比可略去不计。
动力荷载与静力荷载的概念是相对的, 它与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有关, 如图1-1所示荷载,当 t 0 10秒时,对于柔 性结 构(如自振周期 T 5 秒)为动荷载, 对于刚性结构(如 T0.05秒)为静力荷载。
2)结构体系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力(水、 空气) 3)节点、支座、连接产生的摩擦力。 4)基础、地基振动耗散的能量,主要是土 壤的内摩擦力耗散的能量。

结构动力学第一章概述

结构动力学第一章概述

第1章概述研究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相应规律的学科称为结构动力学结构动力学着重研究结构关于动荷载的响应(如,位移、内力、速度、加速度等的时刻历程)以便确信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动力学特性,或为改善结构的性能提供依据,结构动力学是抗震设计的基础,也是减震、隔震方法的理论依据。

§结构动力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在动力作用下,结构产生振动,即结构在静平稳位置周围来回地运动(振动)。

振动的缘故,有的是结构本身固有的缘故引发的,如转动机械转子的偏心引发的振动;有的是外界干扰所引发的,如地震作用、风荷载作用,爆炸荷载的作用,和车辆行驶中由于路面不平顺引发的车辆及车辆引发的路面振动等。

因此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正是工程结构的各类振动问题。

而结构动力学的研究目的确实是熟悉和了解工程结构的振动规律,并据此指导工程结构的设计实践及其他有关工作,有效地减轻以幸免有害的振动给工程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这确实是结构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动荷载的概念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是由三个因素确信的,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若是这些因素不随时刻转变或随时刻缓慢转变,那么在求解结构的响应时可把其作为静荷载处置加以简化计算,如框架结构的衡宇在自身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水塔装满水后的内力和变形等都是结构静力学的范围。

若是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随时刻转变,使得质量运动加速度所引发的惯性力与荷载相较大到不可轻忽时,那么把这种荷载称为动荷载。

如衡宇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桥梁结构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和轮船在海浪的冲击下的内力和变形等都是结构动力学的范围。

应当说明,静与动和加载慢与快是相对的,它与结构自振周期有紧密关系,假设荷载从零增至最大值的加载时刻远大于结构自振周期,例如前者为10s后者为1s,那么加载进程能够为是缓慢的,可作为静荷载对待。

可是假设荷载从零增至最大值的加载时刻接近或小于自振周期,那么加载进程应以为是快速的,这种荷载应作为动荷载来处置。

结构动力学-1

结构动力学-1

例3.
P(t )
l
EI
m
EI1 = ∞
EI
P(t )
− mɺɺ(t ) y y (t )
1
k11
k11
12 EI / l 3 12 EI / l 3
24 EI y (t ) = P(t ) k11 y (t ) = P(t ) − mɺɺ(t ) y k11 = 24 EI / l 3 l y (t ) R(t ) y (t ) − mɺɺ(t ) − mɺɺ(t ) y m y 例4.
P(t )
=1
δ 11
l Pl/4
l/2
2l 3 δ 11 = 3EI
∆1P =
Pl 16 EI
3
2l 3 l3 y (t ) = δ 11[−mɺɺ(t )] + ∆1P = y [−mɺɺ(t )] + y P(t ) 3EI 16EI
柔度法步骤: 柔度法步骤: 1.在质量上沿位移正向加惯性力; 2.求外力和惯性力引起的位移; 3.令该位移等于体系位移。
三、例题 例1. m
y (t )
P(t )
=1
δ 11
P(t )
l
y (t )
− mɺɺ(t ) y
l
EI EI
2l 3 δ 11 = 3EI 3EI ɺɺ(t ) + 3 y (t ) = P(t ) my 2l
∆1P
P(t)
l 例2. l
EI
m y (t )
P(t )
l/2
EI
y (t ) − mɺɺ(t ) y
刚度法步骤: 刚度法步骤: 1.在质量上沿位移正向加惯性力; 2.求发生位移y所需之力; 3.令该力等于体系外力和惯性力。

结构动力学(课用ppt)

结构动力学(课用ppt)
10/28/2015 29
10/28/2015
30
10/28/2015
18
(4)一般任意荷载 荷载的幅值变化复杂、难以用解析函数解析表示的荷 载。 由环境振动引起的地脉动、地震引起的地震动, 以及脉动风引起的结构表面的风压时程等。
10/28/2015
19
1.5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自由度
一. 自由度的定义
结构动力学和静力学的一个本质区别: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结构产生动力反应的内因(本质因素):惯性力 惯性力的产生是由结构的质量引起的 动力自由度(数目):在动力计算中,一个体系的动力自由度是指为了确定 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全部质体位置所需的独立的几何参数数目。
独立参数也称为体系的广义坐标,可以是位移、转角或其它广义量。
10/28/2015
20
二. 自由度的简化 实际结构都是无限自由度体系,这不仅导致分析困难,而且从工程 角度也没必要。常用简化方法有:
张亚辉 林家浩 编著, 结构动力学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刘晶波等编著,结构动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张子明等编著,结构动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10/28/2015
3
第一章 绪论
1.1 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2 结构动力分析的目的
1.3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1.4 动力荷载类型
注意!
振动体系的自由度数与计算假定有关,而与集中质量的数目和 超静定次数无关,如下图所示的体系。
10/28/2015
26
2、广义坐标法
广义坐标:能决定体系几何位置的彼此独立的量,称为该体系的广义坐标
变形曲线可用三角级数的和来表示:
nx nx u( x, t ) bn sin bn (t ) sin L L n 1 n 1

(完整版)结构动力学基础

(完整版)结构动力学基础

my cy ky FP (t)
§2-5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刚体集合
➢刚体的集合(弹性变形局限于局部弹性 元件中)
➢分布弹性(弹性变形在整个结构或某些 元件上连续形成)
➢只要可假定只有单一形式的位移,使得 结构按照单自由度体系运动,就可以按 照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分析。
E2-1
x
p( x,t
)
=p
x a
作用时间: 恒载 活载 作用位置: 固定荷载 移动荷载 对结构产生的动力效应: 静荷载 动荷载
静荷载: 动荷载: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随时间变 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
大小、方向或作用点随时间变化 很快的荷载。
快慢标准: 是否会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显著标准: 质量运动加速度所引起的惯性力 与荷载相比是否可以忽略
FP (t ) FI FD FS1 FS2 0
其中各力的大小:
惯性力: FI my 弹性力Fs=Fs1+Fs2: 位移法:柱子一端产生单位平移时的杆端剪力
1
12i
l2
柱端发生平移 y 时产生的梁-柱间剪力:
EI
12 EI FS1 l13 y
12EI
FS 2
l
3 2
y
l
等效粘滞阻尼力: FD cy
大型桥梁结构 的有限元模型
第二章 运动方程的建立
定义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描述体系质量运动规律的数学 方程,称为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简称运动方程。
▪ 运动方程的解揭示了体系在各自由度方向的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建立运动方程是求解结构振动问题的重要基础。 ▪ 常用方法:直接平衡法、虚功法、变分法。
8
比较:
c k

结构动力学基础全文

结构动力学基础全文

2


第一章 结构动力学简述...............................................................................................................1 第二章 动力学原理.......................................................................................................................3 §2-1 约束 ....................................................................................................................................3 2-1-1 完整约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非完整约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广义力 ................................................................................................................................3 §2-3 达朗贝(D′ALEMBERT)原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2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3 1.4 1.5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3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输入
位移
动态的:周期、随机、瞬态
线性系统: 结构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满
系统
足叠加原理),有频率和振 型,有其固有特性; 非线性系统: 不满足叠加原理、无固有 特性。
解析解

离散模型
一个自由度 三个自由度
离散成有限个自由度
常微分方程
数值解
1.5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建立模型 模型形式: 连续模型:实际问题的参数中,如有某个参数 是连续的,则建立连续模型。 离散模型:用适当的参数将分布参数集合成有 限个离散参数。
EI=C EI=C EI=C
连续
m
1个自由度 力学原理 变分原理
动荷载
pt
梁的内力(剪力,弯矩)不仅抵抗外 荷载P的作用,还要抵抗加速度引起的 惯性力的作用;
如果惯性力是荷载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则 必须考虑动力特征。
主要内容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2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3 1.4 1.5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3个自由度
建模方法:
分析受力、数学工具(微分、积分)
分析求解
常用建模方法

牛顿达朗贝尔原理:(微分手段、力学原理 ) 虚功原理及动力学普遍定理:(微分手段、 变分原理)


哈密顿原理:(积分手段、变分原理)
拉格朗日方程:(积分手段、变分原理)

假想振型法:(积分手段、变分原理)
载P随时间t变化,P是t的函数P(t);


动的:随时间而改变的;
动载荷:大小、方向、作用点随时间而改变的
任何荷载;

动反应:挠度、应力随时间而改变;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2.结构动力学与静力学的区别:
①解的情况: 静力学:单一解(代数方程) 动力学:瞬态平衡,无数个解(微分方程) ②内力情况: 梁的内力(剪力,弯矩)仅抵抗外荷载 p 静荷载 P 的作用。通过平衡原理,可以通过 P 求得内力(剪力,弯矩);
已知输入和输出,求系统的问题 ——称为第一类反问题(逆问题)
输入

环境预测
已知系统和响应,求输入 ——称为第二类反问题(逆问题)
系统
输出
主要内容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2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3 1.4 1.5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结 构 动 力 学
第一章 绪论
1
2015-4-12
.3 1.4 1.5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基本概念

静力学:静荷载P作用下结构的反应 ; 动力学:在动荷P(t)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即荷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2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 高层建筑:30层以上、重力+风荷载; 2 海洋平台:波浪激起的海洋结构动力响应; 3 厂房振动:如电站厂房受机组上动荷载作用; 4 桥梁振动:风洞实验; 5 地震:地震作用下,地基与建筑物间的相互作用 6 防空要求 7 其它领域:航空航天工程中机翼的振动; 8 有利方面:打桩、捣固、筛选 。
输出
系统对输入的反映
主要内容
1.1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 1.2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1.3 1.4 1.5
结构动力学的三要素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1.4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响应预测
已知输入和系统,求响应(位移、速度、 加速度、应力)——称为正问题

系统辨识
1.5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建立模型 模型形式: 连续模型:实际问题的参数中,如有某个参数 是连续的,则建立连续模型。 离散模型:用适当的参数将分布参数集合成有 限个离散参数。
EI=C EI=C EI=C
连续
m
1个自由度
3个自由度
建模方法:
分析求解
模型形式

连续模型
无数个自由度
偏微分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