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美术二下《第2课重叠的形状》优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领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造型·表现”
2教材分析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发现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3教学思路
采用“观察——欣赏——尝试——尝试”教学策略,观察发现物体重叠时的遮挡关系,进行拼摆,进一步会重叠所产生的形态变化。尝试遮挡的重叠表现手法和透叠的表现方法,体会重重叠叠的独特美感。同时观察在重叠的状态下怎样用色漂亮,透叠的遮挡部分该如何去画。展开自己的想象,运用遮挡、透叠的方法,创作一幅有重叠效果的作品。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生活中的重叠现象,了解重叠后产生的遮挡现象和透叠现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一种或几种形状的重叠摆放,掌握遮挡或透叠的表现方式,尝试用重重叠叠的方法画或粘贴一幅画,感受重重叠叠的独特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生活中的重叠想象,感受重重叠叠的独特美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5教具学具
教师: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学生:彩笔、卡纸、剪刀
6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并能用粘贴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具有重叠效果的作品。
教学难点:表现重叠时的遮挡效果和透叠效果。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7.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二课《重重叠叠》。
(二) 探究体验
1.观察鱼群,感受遮挡关系
引导:今天老师带了一些小伙伴,你看它们是谁?(鱼儿)它们在做什么?(游动)
哪条鱼离我们最近?(绿色)为什么不是橙色的鱼?(绿色的鱼挡住紫色的鱼,紫色的鱼又挡住了橙色的鱼)
小结:因为有前后的遮挡,就产生了重叠。
2.重叠定义
引导:那什么是重叠?(遮挡)两个圆球的演示。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下、左、右),也会产生重叠。
小结:因为有了重叠现象,大自然界也产生了不一样重叠美景。
3.欣赏大自然界因重叠产生的美景
引导:大自然界中因物体重叠产生了令人惊叹的美景,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引导:这些景物、物体的重叠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前后关系——遮挡关系——空间感)
4.欣赏重叠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
引导:重叠在绘画中的运用使得画面产生了什么感觉?(前后关系——遮挡关系——空间感)
小结:在绘画当中运用重重叠叠会使画面产生前后遮挡关系,更使画面有空间感。
5.尝试摆出重叠的效果
用剪贴的形式表现重叠效果(讲台上演示)
①引导:这里有两组不同的房子,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摆一摆重叠的效果。
A组:四座大小不同的黄色房子
B组:四座大小不同的红蓝房子
说一说拼摆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A形状的重叠排列?(随意的重叠排列、规律的重叠排列)
B色彩的搭配 [EV(8}A7CB_S{TIY(OZF]K9P]
小结:拼摆时注意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不同颜色的重叠会使画面效果更加醒目。
②引导:一幅画面除了主体,还需要背景的衬托。如何添加背景使得画面更加的精彩生动?(例如:以宁静的小山村为主题。剪贴月亮、云、山、鸡群……)
③剪贴步骤:
A.将不同颜色的色彩纸对折重叠剪(折) B画出房子的一半(画)
C.沿着外轮廓剪出外形
D.将图形摆一摆再贴
E.添加或添画
6.欣赏学生作品
引导:除了老师具象作品的创作,还有许多有创意的作品,一起来学习下。
(三)作业布置
作业:用拼贴的方式创作一幅具有重叠效果的拼贴画。
要求:1.具有重叠效果
2.色彩搭配合理
3.富有创意
4.为自己的作品取名
(四)生练习,师巡视辅导。
(五)点评
评价要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1.创作的作品名字是:《》 2.你是怎么搭配颜色的?3.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六)拓展
重重叠叠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要会学于生活,用于生活!
(七)收拾整理
引导:请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做一位文明有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