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下册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b81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0.png)
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9f6c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d.png)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夏、商、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三个主要时期,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是中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周是商朝被周文王推翻后建立的朝代。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各国割据,矛盾激化,最终演变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
3.秦汉三国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三国时期是汉朝灭亡后,三国魏、蜀、吴分裂的时期,著名的三国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4.隋唐五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王朝,五代时期是唐朝灭亡后,五个割据的朝代相继出现的时期。
5.宋元明清: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北方的辽金国家继承而来的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一个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中唯一一个由人民农民起义建立的朝代,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一个王朝。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远古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进入农耕经济的时期。
2.古代文明: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华及黄河流域、希腊及罗马地区。
3.古典时代: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的发源地,古罗马是古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并建立起罗马帝国。
4.中世纪:中世纪是指西方欧洲文化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灭亡后的黑暗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以及十字军东征历史。
5.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一系列思想和文化上的运动,它重新发现了古典文化,并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
6.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进行航海探险的时期,尤其是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主的国家在这一时期探险开辟新殖民地。
三、现代史知识点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等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工业化和机械化的革命,这使得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d994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一、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空前强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中国革命胜利,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冷战局面的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1949年,美、英等国成立“北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华约”组织。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世界和平运动:反对美苏争霸,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对核战争提出强烈抗议,主张裁军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未根本解决斯大林模式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领域,重工业取得重大成就,轻工业和农业进展缓慢。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经济上重点放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失败。
三、亚洲经济的发展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晚、起点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等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国外和本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外资和技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印度利用本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发展软件产业和服务业。
四、西欧、北美、日本的发展与演变西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各国经济开始走向联合的趋势。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欧盟成立。
北美: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此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日本:战后初期日本经济严重倒退。
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4968280eff9aef8951e0622.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重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db66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f.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重点第一章:中国古代的货币和经济发展1. 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如贝、布、铜钱等,并讲述货币的历史演变过程。
2. 经济制度的发展:探讨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特点,以及秦汉时期的封建经济和土地制度。
3. 秦朝的货币制度革新:讲述秦始皇统一货币制度的过程和影响,以及秦朝货币制度改革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第二章:世界古代文明的对话1. 文明起源与发展:介绍世界各个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2. 文明交流与互鉴:探究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如丝绸之路的建立和发展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的影响。
3. 文明的衰落与传承:讨论古代文明的衰落原因,如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兴起,以及古代文明的传承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大航海时代的开启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介绍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包括地理大发现、科技进步和商业发展等因素。
2. 葡萄牙的航海事业:讲述葡萄牙作为欧洲第一个展开大规模航海事业的国家,其航海家的贡献和著名航海活动。
3. 其他欧洲国家的航海活动:探讨其他欧洲国家如西班牙、英国、荷兰等的航海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1.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讲述鸦片战争及其导致的中国社会变革,包括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2. 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介绍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以及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失败原因。
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探究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国内外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二战与世界格局的重构1. 二战的原因与爆发:解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包括德国的扩张政策、日本的侵略行为以及国际政治上的紧张局势等。
2. 各国的参战与战争进程:介绍主要参战国家的地位和角色,以及战争的进程和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43de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b.png)
一、单元一: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斗争,最终失败。
3.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试图改革清政府,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失败。
5.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7. 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五四运动,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单元二:世界近现代史1.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经过八年战争,美国赢得独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3. 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标志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 拿破仑战争: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5. 美国内战:11年,美国爆发内战,经过四年战争,北方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6. 俄国农奴制改革:1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农奴解放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 日本明治维新:18年,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维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8.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历时四年,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集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95fc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a.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集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2. 亚欧非大陆的其他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3. 交流与互鉴: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二、中古世纪的变与不变1.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天主教会、十字军东征;2. 东方文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扩张、伊斯兰文明的发展;3. 远东文明:大风堂文化、忍者文化、朝鲜半岛文明等;三、近代世纪的变与不变1.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麦哲伦等的航海探险;2. 外来侵略与东方国家的反抗:中国鸦片战争、印度的反殖民斗争;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突破。
四、近现代世纪的变与不变1.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发起、战争对世界的影响;2.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3. 冷战与国际格局:苏联与美国的对峙、东西方阵营的形成;4. 各国独立运动: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兴起;5. 当代世界的挑战与合作:全球化、环境问题等。
五、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的危机;2. 辛亥革命及后续: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3.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北伐成功、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 中国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八年抗战的胜利;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改革的进行;6.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
六、世界史与中国古代史1. 古代东西方交流:丝绸之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2. 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等;3. 中世纪欧洲与中国:罗马帝国、封建社会等;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5. 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儒家文化、宗教信仰等;6.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东亚文明、互鉴与交流。
七、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1. 中国近现代史的国际背景:列强侵略、亚洲的变革;2.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抗日战争、国家独立运动;3. 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制度改革、科技进步。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995c0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9.png)
第1课殖民九下学案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1课拉美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地理概念: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原因: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残酷殖民统治②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3.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4.领导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他们被称为南美洲的解放者;5.性质:民族解放战争。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2、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3、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4、意义: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什么相同点:①根本原因相同: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②性质相同: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③都有英雄人物出现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改革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直接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方式:向西方学习4、改革的影响: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地位)。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
2.改革家:亚历山大二世3、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影响:积极: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地位)。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825d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3.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 拉美独立运动。
- 背景。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残酷压迫拉美人民。
- 拉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要求摆脱殖民统治。
- 启蒙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主要领导人及事迹。
- 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 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他和玻利瓦尔在瓜亚基尔会晤后,圣马丁退出政治舞台,将军队指挥权交给玻利瓦尔。
2. 印度民族大起义。
- 背景。
-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例如,英国在印度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印度传统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英国兼并印度王公的土地,取消他们的年金,引起印度封建王公的不满。
- 英国对印度士兵的歧视,如士兵的宗教信仰受到干涉,待遇低下等。
- 经过。
-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发动起义,起义浪潮席卷印度北部和中部。
-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她英勇抗击英国殖民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 意义。
-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俄国的改革。
1. 彼得一世改革。
- 背景。
- 俄国在17世纪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盛行农奴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 俄国在对外战争中屡遭败绩,迫切需要改变落后面貌。
- 内容。
-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 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 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意义。
-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cb346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a.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部知识点在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第一单元:中国近代史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终结。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以废除旧文化、推动民主与科学为目标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后来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前奏,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
第二单元:世界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覆盖范围广泛的军事冲突,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2.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爆发的一场重大的社会政治革命,奠定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第三单元: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道路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立于1921年,现为执政党,推动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
2. 中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延续多年的全民族大战,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此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土地改革、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等,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改革开放与现代中国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进行的一场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确立自身执政地位的基本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和指导。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903e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8.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集权制度,由皇帝统治全国。
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割成几十个郡,再分成县。
设立三公九卿,管理政府事务。
汉朝时期延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丞相和御史台的权力。
2.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隋朝建立了多级官制,实行郡县制,设立州、县。
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以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3. 三辅制度三辅制度是隋唐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即河南府、开封府、洛阳府。
实行了“均田制”,对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制度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
各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土内实行封建制度,大夫、士、庶民之间建立了清晰的阶级关系。
2.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宴会礼仪和音乐舞蹈。
宴会礼仪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礼制,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宴席,器皿,宴会规则等。
音乐舞蹈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音乐,歌咏,舞蹈等。
3. 五经五经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经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五经被认为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传承1. 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是古代中华民族在生产力和技术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科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了农业、水利、工艺、医药、军事等方面。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流派,它以“仁”为核心,主张礼乐、忠恕、孝友为道德标准。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诗、词、曲、赋、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01a3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4.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兴起。
2.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过程: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许多英雄人物为争取独立而献身。
4.意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结束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统治,推动了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领导人: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领导人。
3.过程: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各地起义军团结一致,英勇抗击英军。
最终,由于内外势力的联合绞杀,起义失败。
4.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
3.改革内容:解放农奴,给予农奴自由民身份;分配土地给农奴;实行司法、行政和教育改革等。
4.意义: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束了封建农奴制,推动了俄国向资本主义过渡,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背景: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激化。
奴隶制成为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
2.战争进程:战争初期南方占据优势,但随着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和《宅地法》,北方逐渐扭转战局。
最终,北方取得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3.意义: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美国内战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五、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封闭落后。
2.领导人:明治天皇进行了一系列维新改革。
历史九年级下册背记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背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78d0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f.png)
历史九年级下册背记知识点第一章:古代中国史纲要一、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建立、夏商的更迭、西周的崛起、西周的衰亡)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它通过分封、宗法等制度,确立了封建等级制度。
然而,由于宗法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西周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时期的分裂、战国时期的争霸)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封建奴隶社会转型的开始。
春秋时期的分裂形成了多个诸侯国,而后的战国时期则是这些诸侯国相互争霸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兴起,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的统一与繁荣(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汉朝的兴起与繁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法律等,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它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丞相制、三公九卿制等,使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时期。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延续(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多元化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则是这种政权更替的延续。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足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则呈现了分裂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的时期虽然政权更替频繁,但也孕育出了许多文化艺术的繁荣,如司马迁的《史记》、曹操的《观沧海》等。
第二章:世界古代史纲要一、古埃及与古巴比伦的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传世文物最丰富的文明之一。
它的繁荣与尼罗河的洪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巴比伦人创造了汉谟拉比法典,奠定了法律的基础。
二、希腊与罗马的兴起与衰落(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发展、罗马共和国的崛起和衰落)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制国家,它由多个城邦组成,这些城邦之间存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竞争。
九年级下册历史常考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d53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常考知识点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史概述1. 夏、商、周三代的演进与特点;2. 周朝的分封制度;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流派。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2. 秦始皇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措施;3. 汉朝的初建与四分五裂;4.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和外交政策;5. 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的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 分裂的背景与特点;2. 三国鼎立与多元文化的交流;3. 隋唐政治与经济的繁荣;4. 宋朝政治制度与科技文化发展。
四、元明清时期1. 蒙古帝国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 明朝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政策;3. 明朝科技与文化的兴盛;4. 清朝的政治制度与农业经济的发展;5. 中西交流与国家命运的转折。
五、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民主革命1. 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2. 外来文化的传播与中国的启蒙运动;3.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第一次民主革命;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影响;5. 北伐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伟大历程1.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2.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4. 经济建设与外交政策的成就;5. 当代中国社会与世界地位的变化。
以上是九年级下册历史常考知识点的概要介绍,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到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今天的社会现象和国家发展的方向。
历史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下册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a64d2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3.png)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下册思维导图一、明清时期的政治1. 清朝建立- 意义及背景- 清朝的政权维持2. 皇帝的统治- 皇帝的地位与权力- 皇帝的选举与继位方式3. 官员与科举制度- 官员的选拔与任用- 科举制度二、明清时期的经济1. 农业经济- 平原农业与山地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 商业与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与影响- 手工业的演变与特点 3. 税收与财政- 税收制度- 财政状况与影响三、明清时期的社会1. 社会等级- 封建等级制度- 社会的变动与流动2. 妇女与家庭- 妇女的地位与角色- 家庭的组成与关系3. 文化与教育- 文化的特点与发展- 教育的普及与影响四、明清时期的思想与文化1. 孔孟之道的复兴- 孔孟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儒学在明清时期的影响2. 民间信仰与文学艺术-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 文学艺术的繁荣与特点3. 科技与文化交流- 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文化交流的活跃与影响五、明清时期的外交与对外关系1. 朝贡与海外贸易- 朝贡制度与海外贸易的关系 - 对外贸易的影响与限制2. 清朝的边疆与民族关系- 清朝的边境防御策略-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影响六、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影响1. 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兴起 - 明朝的政治经济危机- 清朝的建立与变革2. 清朝的统治与政策- 清朝的政治制度改革- 清朝的政策与影响3.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农民起义与社会冲突- 士人与民间的社会活动结语。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89b6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d.png)
九年级下册历史所有知识点一、古代欧洲和亚洲文明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古代欧洲:1. 古希腊文明:包括古希腊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哲学、艺术、奥林匹克运动等。
2. 古罗马文明:涵盖古罗马法律制度、共和制度、建筑艺术、道路建设、农业发展等。
亚洲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涉及夏、商、周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科技发明、文化艺术、思想家、儒家思想等。
2. 印度古代文明:包括印度教、佛教的形成和传播、种姓制度以及数学、医学、艺术等。
文明对世界的影响:1. 文化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使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2. 科技发展:古代欧洲和亚洲的科技成就,如中国的火药、印刷术,对全球科技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中世纪:1. 封建制度:以封建领主和农民之间的封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2. 十字军东征:欧洲基督教世界对穆斯林东征的行动,对促进欧洲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起到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1.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能力,对哲学、艺术、文学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文艺复兴艺术:包括透视法、油画技法的发展,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的杰作。
三、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扩张新大陆的发现:1. 哥伦布的航海:1492年哥伦布完成了对美洲的首次航海,开启了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
2. 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等人完成了对世界的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殖民扩张:1.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国:包括对美洲的殖民,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地,从而造成了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形成。
2. 殖民地经济:大量掠夺殖民地资源,种植园奴隶制和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使得欧洲国家发展富强。
四、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启蒙运动:1. 哲学思想:强调理性、自由、平等,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
2. 科学进步:科学实证主义和实验方法的兴起,加速了科技革命的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1. 纳税讨论:纳税的争议成为煽动美国独立的导火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各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各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bb10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f.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各课知识点第一章:近代中国的变革本章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1.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0年-1864年- 简介: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在南方兴起,形成严密的组织体系,提倡平等、共享财产等思想。
最终因内部矛盾和外部进攻而失败。
2. 洋务运动:- 时间:1861年-1895年- 简介:在洪秀全失败后,清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业。
然而,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和大规模改革,洋务运动未能带来实质性变革。
3. 戊戌变法:- 简介: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推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变革。
通过学习西方制度、设立新式学堂、设法吸引外资等措施,试图挽救满清统治地位。
然而,在保守派的反对和外国列强的干涉下,变法未能成功。
4. 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 简介: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标志着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第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本章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中国遭受的侵略和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的历史。
重点介绍了南京大屠杀、万里长征和遵义会议等重要事件。
1. 南京大屠杀:- 简介: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南京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行为。
据统计,期间有数十万中国人遭到杀害和虐待。
2. 万里长征:- 时间:1934年-1935年- 简介:红军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敌人追击而进行的一次艰难的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取得了极其重要的胜利,并最终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 简介: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解决了红军中存在的军事和政治问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包括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重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下知识点总结
1、俄国十月革命(俄历十月)的时间:公历:1917、11
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4,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的发展,
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和对奥、匈、土、保的和约构成的凡尔赛体系,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由华盛顿会议内容构成的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华盛顿体系”。
其间,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开始的国家: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罗斯福新政
(1)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中心措施:对工业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
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5、主要法西斯政权
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1922 年墨索里尼执政建立最早的法西斯政权
日本:1936 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6、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二战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二战扩大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8、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9、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1、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注:第一战场是苏德战争)
12、1945、5、8,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3、战后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九十年代以来)——信息化、全球化
14、欧盟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内部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性质:欧洲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联盟
15、战后日本的崛起(考选择):
原因:战后初推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国策;
美国的扶持;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与不安。
16、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17、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称“非洲独立年”
18、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与奴役非洲约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中东问题的关键:
原因: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②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20、冷战政策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构成: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冷战起止:1947年“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的开始
1991 年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1、美苏争霸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苏联解体,美苏争霸自然结束了)
2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一超多强”:“一超”指的是美国,
“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2)、特点: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3)科索沃战争表明:
1.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随意干涉别国内朝(这里指南斯拉夫)
2.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3.表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2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
(1)、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
化的重要表现。
(2)、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其中,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
24、第三次科技革命
(1)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3)成就:原子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4)影响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25、现代文学和美术现代音乐和电影
⑴美术
毕加索
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而作的(反法西斯)作品名称《格尔尼卡》
⑵电影
诞生
1895年12月28日(19世纪末),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大咖啡馆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这一天被视为电影诞生日。
发展
从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银幕到多种银幕
好莱坞
作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的好莱坞,好莱坞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影城。
奥斯卡奖是世界最有名的电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