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老有所养”

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然而,随

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

问题日益凸现,空巢老人现象也日趋

明显。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07年

底,“我国至少有2360万老年人独守

空巢。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

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70%,“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到2015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高龄化进一步加速。此外,空巢化进一步加剧。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实际上,“空巢老人”现象不仅在农村较多存在,在城市里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与家庭结构的演变使城市空巢家庭大量增加。部分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困难、缺乏照料、精神孤独等生存危机。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从中年期到老年期),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从核心或主干家庭到空巢家庭),如果适应不好,很容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但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空巢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

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爱空巢老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关爱空巢老人有利于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关爱空巢老人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是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民生活的改善摆在首位,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需求是全面性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须是全面性的,只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是片面的。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政治需求以及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充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所以,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城乡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改善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老年人的生存、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内在要求。

2.关爱空巢老人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协调的发展观,人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人的需求协调性上,即人的需求的平等性。这个协调既指城乡发展协调又指一个人所需求的各种东西已得到的和有所欠缺的之间的协调。而协调性无论是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社会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农村: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与同辈的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劳动保障、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差距较大,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关爱农村空巢老人,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协调解决好城乡差距,尤其是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充分考虑包括农村空巢老人在内的广大农民的利益,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从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终生福利,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老年人社会福利待遇的差距,引导农村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就成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当农村和城市空巢老人物质上差别不大时,精神情感需求将是他们共同面

对的问题。

对于城市:

城市空巢老人,有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所以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心理上的问题,“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我们不能只把老年人物质生活,生活保障做为关注的首位,精神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缺乏必要的精神慰藉,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因此只有精神和物质协调发展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如果只顾一方面,一开始效果会不错,但是始终存在着隐患。老年人是社会中最应该受尊重的,因此,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关爱他们,这样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爱空巢老人行动正好践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

二、关爱空巢老人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突出问题,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1.关爱空巢老人是实现社

会公平正义目标的重要体现

“一个国家的弱势群体的基

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

到维护,就会构成对其发展与安定

的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

激化,阻碍社会的整体秩序与和谐

结构。包括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

空巢老人在内的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同时他们又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我们社会现在飞速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有能力解决老年人的一系列问题就应该努力解决,而不是忽视过去或者草率了事。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它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所以,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妥善处理空巢老人问题,使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平衡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人人”是指全体人民,当然也包括空巢老人。“共享”是指生存资源的共享、社会成果的共享以及发展机会的共享,所以,老年人不仅要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还要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关爱空巢老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符合构建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的道义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