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网络,两个或多 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 同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 从而构成命题网络。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第一阶段:习得阶段(要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第二阶段:巩固与保持阶段(复习和巩固;长时记忆)
第三阶段:提取与应用阶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陈述性知识的习得策略 1、复述策略
•简单陈述性知识复述: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
第二部分 能力培养
现代知识观下的三类知识教学与学生
一、陈述性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一)什么是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主要用于区别和鉴别事物。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 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 状态、内容,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具有静态的性质。
(符号表征学习和事实学习)
宜采取复述与结果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复杂陈述性知识复述: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
(命题网络与图式)
录、划线或圈出重点等
2、精加工策略
•简单陈述性知识精加工: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 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如:记忆术。 •复杂陈述性知识精加工:包括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
(二)现代知识观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所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便是获得知识。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 知识;储存于个体之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普遍赞同的分类方法是将知识分为三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总体来说,现代知识观认为: 第一,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的结果,还包括认识过程中知识。 第二,知识既包括可以表述的知识,也包括不可以表述的心智 知识或会意知识。 第三,从人类生活角度出发,我们的生活需要认识事物、寻求 意义,因此,关于意义的知识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组织策略
•简单陈述性知识的组织:发现各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它关系, 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找共同特征或性质:字音归类识字、偏旁归类识字、)
•复杂陈述性知识的组织:可以采用列课文结构提纲和画网络图的方法 对材料进行组织。 建议采用如下步骤训练学生列结构提纲: 第一步:给学生提供较完整的结构提纲,其中留出一些下位的细目 空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或听讲填补这些空位; 第二步:提纲中只有一些大标题,所以小标题要求学生完成; 第三步:提纲中只有小标题,要求学生列出大标题
(一)传统知识观
知识就是对事物属性及其联系的认识,是客观事件在人脑 中的主观映象,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 理形式。 知识按反映深度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按反映内 容可分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按来源可分为直 接知识与间接知识。 这种观点是站在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只考 虑到知识的客观结果,而未考虑其形成过程。 “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应试教育”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进行表征的。
产生式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 则,它由条件项“如果”和动作项“那么”构成。
产生式系统是多个产生式的联结。当一个产生式的动作成为另 一个产生式的条件时,产生式之间便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产生式系 统。产生式系统表征了复杂的技能的完成过程。例如,要完成分母 不同的分数加法要经过以下九个步骤: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 它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和图式的形式为表征。 命题,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种状态,通常由一个关 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命题是意义或观念 的最小单元。 (电脑坏了;小明在看书;小明在听音乐)
1、智力技能的培养
(1)识别课题类型。 (2)创设良好情境,使学生形成完备的定向能力。 (3)摆脱旧经验的影响。 (4)提供分步练习的条件,促使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5)从部分到整体的指导练习,使学生智力技能熟练、灵活。
2、动作技能的培养
(三)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逐条记忆) 第二阶段:联合阶段(通过练习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
“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 条件
(四)程序性知识的习得策略
通常我们认为程序性知识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和运 动技能(操作技能)两大类。
二、程序性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一)什么是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主要 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这类知识与我国流行的“技能”概念在内 涵与外延上基本一致。程序性知识是人脑中存储的关于步骤、程序、 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件事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表现为 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数据
客观世界的事件
二、什么是知识观
知识观是关于知识的理论观点,包括知识的定义、类型、 获得及其指标等。
知识观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人们在知识的积累、丰富和 增长过程中对知识的一种意识和反思,作为对知识的一种意 识和反思的知识观,在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 相应的历史转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理论,形 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知识观念更新与学生能力培养
霍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钟 鸣
本讲座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知识观概述
第二部分
三类知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第一部分
知识观概述
一、什么是知识
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 人们通过与客观事物的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对事物属性与 联系的能动反映。
知识
情Hale Waihona Puke 化,赋予主观意义的信息信息
收集数据,赋予意义
的话写注释、解释、自问自答等具体技术。
•记笔记的三步: 第一步: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 的1/4或1/3; 第二步:记下听课的内容 第三步:在整理笔记时,在笔 记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等。 •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课速度不宜过快 ②重复比较复杂的材料 ③把重点写在黑板上 ④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和便于复习的 笔记 ⑤为学生记笔记提供结构上的帮助, 如列出大、小标题,表明知识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