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1+(精)几类很经典的圆锥曲线问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知识点拨(二) 北师大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知识点拨(二) 北师大版选修2-1

知识点拨: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二)【学习要点】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4、数形结合法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一种统一,常要将代数的运算推理与几何的论证说明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代数运算的严密性与几何论证的直观性,尤其是将某些代数式子利用其结构特征,想象为某些图形的几何意义而构图,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代数性质。

如“2x+y”,令2x+y=b ,则b 表示斜率为-2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如“x 2+y 2”,令d y x =+22,则d 表示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又如“23+-x y ”,令23+-x y =k ,则k 表示点P (x 、y )与点A (-2,3)这两点连线的斜率……5、参数法(1)点参数利用点在某曲线上设点(常设“主动点”),以此点为参数,依次求出其他相关量,再列式求解。

如x 轴上一动点P ,常设P (t ,0);直线x-2y+1=0上一动点P 。

除设P (x 1,y 1)外,也可直接设P (2y,-1,y 1) (2)斜率为参数当直线过某一定点P(x 0,y 0)时,常设此直线为y-y 0=k(x-x 0),即以k 为参数,再按命题要求依次列式求解等。

(3)角参数当研究有关转动的问题时,常设某一个角为参数,尤其是圆与椭圆上的动点问题。

6、代入法这里所讲的“代入法”,主要是指条件的不同顺序的代入方法,如对于命题:“已知条件P 1,P 2求(或求证)目标Q”,方法1是将条件P 1代入条件P 2,方法2可将条件P 2代入条件P 1,方法3可将目标Q 以待定的形式进行假设,代入P 1,P 2,这就是待定法。

不同的代入方法常会影响解题的难易程度,因此要学会分析,选择简易的代入法。

【典型例题】例1:已知P(a,b)是直线x+2y-1=0上任一点,求S=136422+-++b a b a 的最小值。

分析:由此根式结构联想到距离公式,解:S=22)3()2(-++b a 设Q(-2,3),则S=|PQ|,它的最小值即Q 到此直线的距离 ∴S min5535|1322|=-⨯+-点评:此题也可用代入消元的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小值问题(注:可令根式内为t 消元后,它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例2:已知点P(x,y)是圆x 2+y 2-6x-4y+12=0上一动点,求xy的最值。

高中数学(选修2-1)几类经典的圆锥曲线问题

高中数学(选修2-1)几类经典的圆锥曲线问题

几类圆锥曲线问题一、弦长问题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设圆锥曲线C ∶f(x ,y)=0与直线l ∶y=kx+b 相交于A(11,y x )、B(22,y x )两点,则弦长|AB|为:(2)若弦AB 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 ,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 例1 过抛物线241x y -=的焦点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旦|AB|=8,求倾斜角α. 分析一:由弦长公式易解.解答为:∵ 抛物线方程为y x 42-=, ∴焦点为(0,-1).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1)=k(x-0),即y=kx-1.将此式代入y x 42-=中得:0442=-+kx x .∴k x x x x 442121-=+-=, 由|AB|=8得:()()41441822-⨯⨯--⋅+=k k ∴1±=k又有1tan ±=α得:4πα=或43πα=. 分析二:利用焦半径关系.∵2,221p y BF p y AF +-=+-= ∴|AB|=-(1y +y 2)+p=-[(kx 1-1)+(kx 2-1)]+p=-k(1x +x 2)+2+p .由上述解法易求得结果,可由同学们自己试试完成.二、最值问题方法1:定义转化法①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列方程;②将最值问题转化为距离问题求解.例2、已知点F 是双曲线x 24-y 212=1的左焦点,定点A 的坐标为(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双曲线定义|PF |-|PF ′|=4, 即|PF |-4=|PF ′|.又|PA |+|PF ′|≥|AF ′|=5, 将|PF |-4=|PF ′|代入,得|PA |+|PF |-4≥5, 即|PA |+|PF |≥9,等号当且仅当A ,P ,F ′三点共线, 即P 为图中的点P 0时成立,故|PF |+|PA |的最小值为9.故填9.方法2:数形结合(切线法)当所求的最值是圆锥曲线上的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的最值时:①求与直线平行的圆锥曲线的切线;②求出两平行线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值.例3、求椭圆x 22+y 2=1上的点到直线y =x +23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值时椭圆上点的坐标.解 设椭圆的切线方程为y =x +b , 代入椭圆方程,得3x 2+4bx +2b 2-2=0. 由Δ=(4b )2-4³3³(2b 2-2)=0,得b =± 3.当b =3时,直线y =x +3与y =x +23的距离d 1=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 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小,最小值是62;当b =-3时,直线y =x -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d 2=3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362.方法3:参数法(函数法)① 选取合适的参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求解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最值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x ,y )是椭圆x 23+y 2=1上的一个动点,则S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因为椭圆x 23+y 2=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故可设动点P 的坐标为(3cos φ,sin φ),其中0≤φ<2π.因此S =x +y =3cos φ+sin φ=2⎝ ⎛⎭⎪⎫32cos φ+12sin φ=2sin ⎝⎛⎭⎪⎫φ+π3, 所以,当φ=π6时,S 取最大值2.故填2.方法4:基本不等式法①将最值用变量表示.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表达式的最值.例5、求椭圆x 23+y 2=1内接矩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例6 已知定点A(0,3)点B 、C 分别在椭圆2216413x y +=的准线上运动,当∠BAC=90°时,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圆锥曲线综合题型归纳解析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圆锥曲线综合题型归纳解析

圆锥曲线综合题型归纳解析【知识点精讲】一、定值问题解析几何中定值问题的证明可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证明过程可总结为“变量——函数——定值”,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变量——选择适当的量为变量;(2)函数——把要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成变量的函数;(3)定值——化简得到函数的解析式,消去变量得到定值。

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从特殊情况入手,求出定值,在证明定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二、求最值问题常用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题中给出的条件有明显的几何特征,则考虑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解决。

(2)代数法:题中给出的条件和结论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以建立目标函数,在求该函数的最值。

求函数的最值常见的方法有基本不等式法、单调性法、导数法、和三角换元等,这是代数法。

三、求定值、最值等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三重视”(1)重视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优先考虑);(2)重视曲线的几何特征特别是平面几何的性质与方程的代数特征在解题中的作用;(3)重视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涉及弦长、中点要用)。

四、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根据已知条件及题目要求建立等量或不等量关系,再求参数的范围。

题型一、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思路提示】解决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问题要把几何特征转化为向量关系,并把向量用坐标表示。

常见的应用有如下两个:(1)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的问题:①直角12120a b x x y y ⇔=+=; ②钝角12122222112210||||x x y y a b a b x y x y +⇔-<=<++; ③锐角12122222112201||||x x y y a b a b x y x y +⇔<=<++。

(2)利用向量的坐标表示解决共线、共面问题。

一、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夹角(锐角、直角、钝角)的问题其步骤是:弦写出向量的坐标形式,再用向量积的计算公式 121222221122cos ,||||x x y y a b a b a b x y x y +<>==++。

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基本知识点与典型题举例(后附答案)汇总

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基本知识点与典型题举例(后附答案)汇总

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基本知识点与典型题举例一、椭圆1.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121212迹方程是(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例 2. 已知ABC ∆的周长是16,)0,3(-A ,B )0,3(, 则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A)1162522=+y x (B))0(1162522≠=+y y x (C)1251622=+y x (D))0(1251622≠=+y y x例3. 若F (c ,0)是椭圆22221x y a b+=的右焦点,F 与椭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椭圆上与F 点的距离等于2M m+的点的坐标是( ) (A)(c ,2b a±) 2()(,)b B c a -± (C)(0,±b ) (D)不存在例4 设F 1(-c ,0)、F 2(c ,0)是椭圆22x a +22y b=1(a >b >0)的两个焦点,P 是以F 1F 2为直径的圆与椭圆的一个交点,若∠PF 1F 2=5∠PF 2F 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2 (B)32 (D)3例5. P 点在椭圆1204522=+y x 上,F 1、F 2是两个焦点,若21PF PF ⊥,则P 点的坐标是 .例6.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长轴与短轴的和为18,焦距为6; . (2)焦点坐标为)0,3(-,)0,3(,并且经过点(2,1); . (3)椭圆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3(-,)0,3(,且短轴是长轴的31; ____.(4)离心率为23,经过点(2,0); .例7. 12F F 、是椭圆2214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运动,则12||||PF PF ⋅的最大值是 .二、双曲线1.双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值2a (0<2a <|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F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e >1)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例8 .命题甲:动点P 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2a (a >0);命题乙: 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高二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知识点+习题+答案

高二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i ,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F2|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几何性质:3、设是椭圆上任一点,点到F,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点到F2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2,则丄丄d i d24、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i , 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 i F2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b 6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7、设 是双曲线上任一点,点 到F i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 i ,点 到F 2对应准线的距离为8、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丨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 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I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9、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 、两点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 2p .10、 焦半径公式: 若点 x °,y 。

在抛物线 2y 2px p 0上,焦点为F ,则 Fx 卫 X 。

27若点 x °,y ° 在抛物线 2y2px p 0上,焦点为F ,贝H Fp 7;若点 x °,y 。

在抛物线 2X 2py p 0上,焦点为F ,则 F y0号若点 X o ,y o 在抛物线 2X2py p0上,焦点为F ,贝 JI Fy 。

p2 .1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d 2,则F iF2d 1d 2圆锥曲线测试题一、选择题:1 •已知动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13「x2—y2|12x 5y 12|,则动点M的轨迹是()A.抛物线B. 双曲线C. 椭圆D. 以上都不对2 22•设P是双曲线笃L 1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 2y 0, R、F2分别a 9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IPFJ 5,则|PF2 | ()A. 1 或5B. 1 或9C. 1D. 93.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只、、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巳若厶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A. B. 辽1C. 2 ,2 D. .2 12 24. 过点(2,-1)引直线与抛物线y x2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共有()条A. 1 C. 35. 已知点A( 2,0)、B(3,0),动点P(x,y)满足PA PB y2,则点P的轨迹是()A.圆 B .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2 26. 如果椭圆——1的弦被点(4,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6 9A x 2y 0B x 2y 4 0C ■ 2x 3y 12 0D x 2y 8 0214x7、无论 为何值,方程x 2 2sin y 21所表示的曲线必不是( )二、填空题:22 2 29、 对于椭圆— ' 1和双曲线— ' 1有下列命题:16979①椭圆的焦点恰好是双曲线的顶点;②双曲线的焦点恰好是椭圆的顶点; ③双曲线与椭圆共焦点; ④椭圆与双曲线有两个顶点相同•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10、 若直线(1 a)x y 1 0与圆x 2 y 2 2x 0相切,贝U a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抛物线y x 2上的点到直线4x 3y 8 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___12、 抛物线 C: y 2=4x 上一点Q 到点B(4,1)与到焦点 F 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 的坐 标 。

选修2-1圆锥曲线全章节

选修2-1圆锥曲线全章节

问题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 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
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 科叫做解析几何.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问题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说明: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 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 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 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
例2.已知一条直线l 和它上方的一个点F,点F到l 的距离是2. 一条曲线也在l 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的距离减去到l 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x+2y-7=0. ①
我们证明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垂直平分线上每一点的坐
标都是方程①的解;
(2)设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①的解,即 x1+2y1-7=0, x1=7-2y1.
点M1到A,B的距离分别是
所以 | M1A || M1B | 即点M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1)、(2)可知,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例3.已知曲线C的方程为 x 4 y2,说明曲线C是什 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由 x 4 y2 ,得x2+y2=4,又x≥0, 所以方程 x 4 y2 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 的右半圆,从而该曲线C与y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 其面积 S 1 4 2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1.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意义.(重点、难点) 2.了解数与形结合的基本思想.(难点)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含答案

§2.1圆锥曲线学习目标 1.了解当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时,所截得的图形的各种情况.2.初步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几何特征.3.通过平面截圆锥面的实验和对有关天体运动轨道的了解,知道圆锥曲线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观察图形,思考下列问题:思考1如图,把细绳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上的两点F1,F2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图形?答案椭圆思考2图中移动的笔尖始终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答案PF1+PF2是常数(大于F1F2).梳理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知识点二双曲线的定义观察图示,若固定拉链上一点F1或F2,拉开或闭拢拉链,拉链头M经过的点可画出一条曲线,思考下列问题:思考1图中动点M的几何性质是什么?答案|MF1-MF2|为一个正常数.思考2若MF1-MF2=F1F2,则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答案以F2为端点,向F2右边延伸的射线.梳理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正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知识点三抛物线的定义观察图形,思考下列问题:思考如图,定点C和定直线EF,用三角板画出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动点D的轨迹.则动点D的轨迹是什么?其满足什么条件?答案抛物线,动点D到定点C和定直线EF距离相等,且C不在EF上.梳理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1.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3.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相等.(√)类型一 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例 1 平面内动点 M 到两点 F 1(-3,0),F 2(3,0)的距离之和为 3m ,问 m 取何值时 M 的轨迹 是椭圆?解 ∵MF 1+MF 2=3m ,∴M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当 3m 大于 F 1F 2 时,由椭圆定义知,M 的轨迹为椭圆, ∴3m >F 1F 2=3-(-3)=6,∴m >2,∴当 m >2 时,M 的轨迹是椭圆.反思与感悟 在深刻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定义中的约束条件(1)在椭圆中,和为定值且大于 F 1F 2.(2)在双曲线中,差的绝对值为定值且小于 F 1F 2. (3)在抛物线中,点 F 不在定直线上.跟踪训练 1 (1)命题甲:动点 P 到两定点 A ,B 的距离之和 P A +PB =2a (a >0,a 为常数);命题乙:P 点轨迹是椭圆,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________条件.(2)动点 P 到两个定点 A (-2,0),B(2,0)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10,则点 P 的轨迹是________. 答案 (1)必要不充分 (2)椭圆解析 (1)若 P 点轨迹是椭圆,则 PA +PB =2a (a >0,且为常数),∴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反之,若 P A +PB =2a (a >0,且是常数),不能推出 P 点轨迹是椭圆.因为仅当 2a >AB 时,P 点轨迹才是椭圆;而当 2a =AB 时,P 点轨迹是线段 AB ;当 2a <AB时,P 点无轨迹,∴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综上,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由题意知 P A +PB +AB =10,又 AB =4,∴PA +PB =6>4.∴点 P 的轨迹是椭圆.类型二 圆锥曲线轨迹的探究例 2 如图,已知动圆 C 与圆 F 1,F 2 均外切(圆 F 1 与圆 F 2 相离),试问:动点 C 的轨迹是什 么曲线?解 设动圆 C 的半径为 R ,圆 F 1,F 2 的半径分别为 r 1,r 2,则 CF 1=R +r 1,CF 2=R +r 2. 所以 CF 1-CF 2=r 1-r 2.跟踪训练 3 在△ABC 中,BC 固定,顶点 A 移动.设 BC =m ,且|sin C -sin B |= sin A ,则解 因为|sin C -sin B |= sin A ,由正弦定理可得|AB -AC |= BC = m ,且 m <BC ,又 CF 1-CF 2=r 1-r 2<F 1F 2,故动圆圆心 C 的轨迹是以 F 1,F 2 为焦点的双曲线靠近 F 2 的一支. 引申探究若把原题中“外切”换成“内切”再求解,结论如何?解 动点 C 的轨迹是以 F 1,F 2 为焦点的双曲线靠近 F 1 的一支.反思与感悟 紧扣圆锥曲线的定义,写出动点满足的条件,然后得到相应的轨迹.跟踪训练 2 已知动点 P 到点 A (-3,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 =1 的距离大 2,试判断动点 P 的轨迹.解 因点 P 到 A 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 =1 的距离大 2,所以点 P 到点 A 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 x =3 的距离.因为点 A 不在直线 x =3 上,所以点 P 的轨迹是抛物线.类型三 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例 3 在△ABC 中,B (-6,0),C (0,8),且 sin B ,sin A ,sin C 成等差数列.(1)顶点 A 的轨迹是什么? (2)指出轨迹的焦点和焦距.解 (1)由 sin B ,sin A ,sin C 成等差数列,得 sin B +sin C =2sin A .由正弦定理可得 AB +AC=2BC .又 BC =10,所以 AB +AC =20,且 20>BC ,所以点 A 的轨迹是椭圆(除去直线 BC 与椭圆的交点).(2)椭圆的焦点为 B ,C ,焦距为 10.反思与感悟 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以判定动点的轨迹,在判定时要注意定义本身的限制条件,如得到 MF 1+MF 2=2a (a 为大于零的常数)时,还需要看 2a 与 F 1F 2 的大小,只有 2a >F 1F 2 时,所求轨迹才是椭圆.若得到MF 1-MF 2=2a (0<2a <F 1F 2),轨迹仅为双曲线的一支.除了 圆锥曲线定义本身的限制条件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12顶点 A 的轨迹是什么?121 1 12 2 2所以点 A 的轨迹是双曲线(除去双曲线与 BC 的两交点).F FF1.设F1,2是两个定点,1F2=6,动点M满足MF1+MF2=10,则动点M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椭圆解析因MF1+MF2=10>F1F2=6,由椭圆的定义得动点的轨迹是椭圆.2.若F1,2是两个定点且动点P1满足PF1-PF2=1,又F1F2=3,则动点P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双曲线靠近点F2的一支解析因PF1-PF2=1<F1F2=3,故由双曲线定义判断,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靠近点F2的一支.3.到定点(1,0)和定直线x=-1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抛物线解析依据抛物线定义可得.4.到两定点F1(-3,0),F2(3,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的点M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两条射线解析据题|MF1-MF2|=F1F2,得动点M的轨迹是两条射线.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面BB1C1C内一动点,若点P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抛物线解析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点P到C1D1的距离为PC1,故动点P到定点C1和到定直线BC的距离相等,且点C1不在直线BC上,符合抛物线的定义,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1.若MF1+MF2=2a(2a>F1F2),则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若点M在椭圆上,则MF1+MF2=2a.2.若|MF1-MF2|=2a(0<2a<F1F2),则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若动点M在双曲线上,则|MF1-MF2|=2a.3.抛物线定义中包含三个定值,分别为一个定点,一条定直线及一个确定的比值.2”一、填空题1.平面内到两定点F1(-3,0),F2(3,0)的距离的和等于6的点P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线段F1F2解析依题意得PF1+PF2=6=F1F2,故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2.到定点(0,7)和到定直线y=7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直线解析因定点(0,7)在定直线y=7上,故符合条件的点的轨迹是直线.3.已知定点F1(-2,0),F2(2,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内,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PF1-PF2|=3;②|PF1-PF2|=4;③|PF1-PF2|=5;④PF1-PF2=±4.答案①解析根据双曲线定义知P到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要小于F1F2.4.到定点A(2,0)和B(4,0)的距离之差为2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一条射线解析要注意两点:一是“差”而不是“差的绝对值;二是“常数”等于两定点间的距离.5.已知△ABC的顶点A(-5,0),B(5,0),△ABC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3上,则顶点C的轨迹是____________.答案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除去点(3,0))解析如图,AD=AE=8.BF=BE=2,CD=CF,所以CA-CB=8-2=6<AB=10.根据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除去点(3,0)).6.已知点M(x,y)的坐标满足(x-1)2+(y-1)2-(x+3)2+(y+3)2=±4,则动点M的轨迹是________.答案双曲线解析点(x,y)到(1,1)点及到(-3,-3)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而(1,1)与(-3,-3)距3 10.已知点 A (-1,0),B (1,0).曲线 C 上任意一点 P 满足P A 2-PB 2=4(|P A |-|PB |)≠0.则曲线解析 由P A 2-PB 2=4(|P A |-|PB |)≠0,得|P A |+|PB |=4,且 4>AB .| 离为 4 2,由定义知动点 M 的轨迹是双曲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已知 F 1(-6,0),F 2(6,0),到 F 1,F 2 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12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②已知 F 1(-6,0),F 2(6,0),到 F 1,F 2 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③到点 F 1(-6,0),F 2(6,0)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点 M (10,0)到 F 1,F 2 的距离之和的点的轨迹 是椭圆;④到点 F 1(-6,0),F 2(6,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 ③解析 椭圆是到两个定点 F 1,F 2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 1F 2)的点的轨迹,应特别注意 椭圆的定义的应用.①中 F 1F 2=12,故到 F 1,F 2 两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 12 的点的轨迹是线段 F 1F 2. ②中点到 F 1,F 2 两点的距离之和 8 小于 F 1F 2,故这样的点不存在.③中点 M (10,0)到 F 1,F 2 两点的距离之和为 (10+6)2+02+ (10-6)2+02=20>F 1F 2=12, 故③中点的轨迹是椭圆.④中点的轨迹是线段 F 1F 2 的垂直平分线. 故正确的是③.8.若动点 P 到定点 F (1,1)和到直线 l :x +y -4=0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是________. 答案 直线解析设动点 P 的坐标为(x ,y ),则 (x -1)2+(y -1)2=|3x +y -4|.整理,得 x -3y +2=0,10所以动点 P 的轨迹为直线.9.平面内有两个定点 F 1,F 2 及动点 P ,设命题甲:PF 1-PF 2|是非零常数,命题乙:动点P 的轨迹是以 F 1,F 2 为焦点的双曲线,则甲是乙的________条件.(“充分不必要”“必要不 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答案 必要不充分解析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若动点 P 的轨迹是以 F 1,F 2 为焦点的双曲线,则|PF 1-PF 2| 是非零常数,反之则不成立.→ → → →C 的轨迹是______.答案 椭圆→ → → →→ →故曲线 C 的轨迹是椭圆.(解析把轨迹方程5x2+y2=|3x+4y-12|写成x2+y2=,∴动点M到原点的=BD,MC=CE,于是MB+MC=BD+CE=(BD+CE)=×39=26>24=BC. 11.已知动圆M过定点A(-3,0),并且在定圆B:(x-3)2+y2=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为________.答案椭圆解析设动圆M的半径为r.因为动圆M与定圆B内切,所以MB=8-r.又动圆M过定点A,MA=r,所以MA+MB=8>AB=6,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椭圆.二、解答题12.点M到点F(0,-2)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y-3=0的距离小1,试确定点M的轨迹.解由题意得点M与点F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y-2=0的距离,且点F不在直线l上,所以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13.如图所示,已知点P为圆R:x+c)2+y2=4a2上一动点,Q(c,0)为定点(c>a>0,为常数),O为坐标原点,求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RP的交点M的轨迹.解由题意,得MP=MQ,RP=2a.MR-MQ=MR-MP=RP=2a<RQ=2c.∴点M的轨迹是以R,Q为两焦点,2a为实轴长的双曲线的右支.三、探究与拓展14.已知动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5x2+y2=|3x+4y-12|,则动点M的轨迹是__________.答案抛物线|3x+4y-12|5距离与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相等.∵原点不在直线3x+4y-12=0上,∴点M的轨迹是以原点为焦点,直线3x+4y-12=0为准线的抛物线.△15.在ABC中,BC=24,AC,AB边上的中线长之和等于△39,求ABC的重心的轨迹.解如图所示,以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线段BC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设M为△ABC的重心,BD是AC边上的中线,CE是AB边上的中线,由重心的性质知M B 222222333333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以B,C为两焦点,26为实轴长的椭圆去掉点(-13,0),(13,0).。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 2-1】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 2-1】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资料重点列表: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椭圆 ★★★★ 重点2 双曲线 ★★★ 重点3 抛物线★★★★椭圆的概念(1)文字形式:在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代数式形式:集合1212P={M||MF |+|MF |=2a |FF |=2c.} ①若a c >,则集合P 为椭圆; ②若a c =,则集合P 为线段; ③若a c <,则集合P 为空集.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时,2222=1(a>b>0)x y a b +;焦点在y 轴时,2222=1(a>b>0)y x a b + 椭圆的标准方程:(1)焦点在x 轴,2222+=1(a>b>0)x y a b;(2)焦点在y 轴,2222y +=1(a>b>0)x a b.满足条件:22222000a c a b c a b c >,=+,>,>,> 条件22222000a c a b c a b c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1)在平面内;(2)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一定值;(3)这一定值一定要小于两定点的距离.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重点1:椭圆的定义及性质【要点解读】1.熟悉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在熟练掌握常用基本方法的同时,要注意揣摩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2.在运用椭圆的定义时,要注意“|F1F2|<2a”这个条件,若|F1F2|=2a,则动点的轨迹不是椭圆,而是连结两定点的线段(包括端点);若|F1F2|>2a,则轨迹不存在.3.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可以统一为x 2m +y 2n =1(m >0,n >0,且m ≠n ),具体是哪种形式,由m 与n 的大小而定.4.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即(1)先设出椭圆标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列出a ,b 的两个方程,求参数a ,b 的值;(2)由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参数a ,b 的值.5.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可以减少计算量,椭圆中可以用来减少计算量的几何性质主要体现在椭圆的定义中.6.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通过讨论椭圆方程与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个数来确定.通常用消元后的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与零的大小关系来判定.7.直线和椭圆相交时,弦的中点坐标或弦中点轨迹方程可由韦达定理来解决.设而不求(设点而不求点)的方法是解析几何中最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考向1】利用定义求椭圆的方程【例题】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1,右焦点为F 2,离心率e =12.过F 1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8,求椭圆E 的方程.解:由题意得||AB +||AF 2+||BF 2=||AF 1+||BF 1+||AF 2+||BF 2=(||AF 1+||AF 2)+(||BF 1+||BF 2)=4a =8,得a =2.又e =c a =12,∴c =1.∴b 2=a 2-c 2=22-12=3.∴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3=1.【评析】椭圆的定义是高考的常考点,应掌握椭圆的定义以及参数a ,b ,c ,e 的几何意义和相互关系. 【考向2】椭圆定义的应用【例题】如图,设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 ,长轴在x 轴上,上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线段OF 1,OF 2的中点分别为B 1,B 2,且△AB 1B 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角形.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解: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F 1(-c ,0),F 2(c ,0).易知||OB 1=||OB 2=12||OF 1=c2,||AB 1=||AB 2,又∵△AB 1B 2为直角三角形,∴∠B 1AB 2=90°.∴||OA =||OB 1,即b =c 2,有b 2=a 2-c 2=c 24,得e 2=45,e =255.∵S △AB 1B 2=12||B 1B 2·||AO =12bc =12·c 2·c =c 24=4,∴c 2=16,b 2=4,a 2=20.∴椭圆方程为x 220+y 24=1. 【考向3】椭圆的离心率【例题】设F 1(-c ,0),F 2(c ,0)分别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若在直线x =a 2c 上存在点P ,使线段PF 1的中垂线过点F 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22B.⎝ ⎛⎦⎥⎤0,33C.⎣⎢⎡⎭⎪⎫22,1D.⎣⎢⎡⎭⎪⎫33,1解法二:设直线x =a 2c 与x 轴交于M 点,则|F 1F 2|=|F 2P |≥|MF 2|,即2c ≥a 2c -c ,整理得13≤e 2<1,33≤e <1.∴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33,1.故选D.【评析】(1)对于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要能从几何特征的角度去分析参数变化引起的图形的变化.在学习中,要能主动的研究几何特征变化的根本性原因.(2)对几何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越准确,代数化就越容易.(3)整个图形都随着P 点的变化而变化,P 点的变化使得线段||PF 2的长度也在变化,进而||PF 2与||MF 2的长度关系也在变化.正确的描述这一变化中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重点2:双曲线的定义及性质【要点解读】1.双曲线的定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1)在平面内;(2)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一定值; (3)这一定值一定要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共渐近线的可设为x 2a 2-y 2b 2=λ(λ≠0);(2)若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则可设为x 2a 2-y 2b 2=λ(λ≠0);(3)若过两个已知点则设为x 2m +y 2n =1(mn <0).4.应用双曲线的定义需注意的问题:在双曲线的定义中要注意双曲线上的点(动点)具备的几何条件,即“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一常数,且该常数必须小于两定点的距离”.若定义中的“绝对值”去掉,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同时注意定义的转化应用. 5.求双曲线方程时一是标准形式判断;二是注意a 、b 、c 的关系易错易混.【考向1】双曲线的定义【例题】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经过点(-5,2),焦点为(6,0); (2)实半轴长为23,且与双曲线x 216-y 24=1有公共焦点. 解:(1)∵焦点坐标为(6,0),焦点在x 轴上,∴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双曲线过点(-5,2), ∴25a 2-4b 2=1,得a 2=25b 2b 2+4. 联立⎩⎨⎧a 2=25b 2b 2+4,a 2+b 2=c 2=6,解得a 2=5,b 2=1,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5-y 2=1.(2)由双曲线x 216-y 24=1得其焦点坐标为F 1(-25,0)和F 2(25,0),由题意知,可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易知a =23,c =25,∴b 2=c 2-a 2=8.∴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12-y 28=1. 【评析】(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一般用待定系数法;(2)当双曲线焦点的位置不确定时,为了避免讨论焦点的位置,常设双曲线方程为Ax 2+By 2=1(A ·B <0),这样可以简化运算.【考向2】双曲线的离心率【例题】(1)设双曲线x 2a 2-y 2b 2=1(b >a >0)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经过(a ,0),(0,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34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2)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若AF →=4FB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设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右准线为l ,过A ,B 分别作AM ⊥l 于M ,BN ⊥l 于N ,作BD ⊥AM 于点D ,由直线AB 的斜率为3知直线AB 的倾斜角为60°,∴∠BAD =60°,|AD |=12|AB |.又|AM |-|BN |=|AD |=1e (|AF →|-|FB →|)=12|AB |=12(|AF →|+|FB →|).又AF →=4FB →, ∴1e ·3|FB →|=52|FB →|,得e =65.故填65. (亦可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求解,但计算较繁)【评析】(1)要解决双曲线中有关求离心率或求离心率范围的问题,应找好题中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构造出关于a ,c 的齐次式,进而求解.(2)要注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对双曲线上点的几何特征||PF 1+||PF 2≥2c 的运用,对于变式2(2),还可利用双曲线的另一种定义(见人教A 版教材选修2-1P59例5)||PF 1=e ⎝⎛⎭⎪⎫x P +a 2c =4a ,x P =3a 2c ≥a ,得1<e ≤3.(3)过焦点的弦被焦点所分成的线段成比例,一般可以寻找相似三角形,使用相似比【考向3】双曲线的渐近线【例题】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5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14xB .y =±13xC . y =±12xD . y =±x【评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a ,b ,c 的关系,以及双曲线的渐近线等知识.渐近线方程可以看作是把双曲线方程中的“1”用“0”替换而得到的两条直线方程.1.对双曲线的学习可类比椭圆进行,应着重注意两者的不同点,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概念要注意理解.2.双曲线的定义中,当||MF 1>||MF 2时,动点M 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当||MF 1<||MF 2时,轨迹为双曲线的另一支,而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故在定义中强调“差的绝对值”.3.定义中|F 1F 2|>2a 这个条件不可忽视,若|F 1F 2|=2a ,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F 1F 2|<2a ,则轨迹不存在.4.在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焦点对应“大分母”,即标准方程中,x 2,y 2谁的分母较大,则焦点就在哪个轴上;而在双曲线的两种标准方程中,焦点的位置对应“正系数”,即标准方程中,x 2,y 2谁的系数为正(右边的常数总为正),则焦点就在哪个轴上.5.在椭圆中,a ,b ,c 满足a 2=b 2+c 2,即a 最大;在双曲线中,a ,b ,c 满足c 2=a 2+b 2,即c 最大.6.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中,渐近线是其独特的一种性质,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对渐近线:(1)掌握方程;(2)掌握其倾斜角、斜率的求法;(3)会利用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方程的待定系数.7.求双曲线方程的方法以及双曲线定义和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应用都和与椭圆有关的问题相类似.因此,双曲线与椭圆的标准方程可统一为Ax 2+By 2=1的形式,当A >0,B >0,A ≠B 时为椭圆,当A ·B <0时为双曲线.重点3:抛物线的定义及性质【要点解读】1.涉及抛物线几何性质的问题常结合图形思考,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几何特征,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直观性. 2.求抛物线方程应注意的问题(1)当坐标系已建立时,应根据条件确定抛物线方程属于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2)要注意把握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要注意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利用它的几何意义来解决问题. 【考向1】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例题】(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又知抛物线上一点A (m ,-3)到焦点F 的距离为5,求m 的值,并写出抛物线的方程.②当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向左时,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 2=2ax (a ≠0),准线方程可统一为x =-a2.由题意可得⎩⎨⎧⎪⎪⎪⎪⎪⎪a 2+m =5,2am =9, 解得⎩⎨⎧a =1,m =92, 或⎩⎨⎧a =-1,m =-92, 或⎩⎨⎧a =9,m =12, 或⎩⎨⎧a =-9,m =-12.∴当m =92时,抛物线的方程为y 2=2x ;当m =-92时,抛物线的方程为y 2=-2x ;当m =12时,抛物线的方程为y 2=18x ;当m =-12时,抛物线的方程为y 2=-18x .(2)已知直线l 1:4x -3y +6=0和直线l 2:x =-1,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P 到直线l 1和直线l 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2B .3C .115D .3716解:易知直线l2:x=-1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l2的距离等于点P到抛物线的焦点F(1,0)的距离,因此原问题可转化为在抛物线y2=4x上找一个点P使得P到点F(1,0)和直线l1的距离之和最小.因此最小值为F(1,0)到直线l1:4x-3y+6=0的距离,即d min=|4-0+6|42+(-3)2=2.故选A.【评析】(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以便选择抛物线方程的具体形式.注意利用代数的观点,把抛物线向右或向左的情形统一起来,提高解题效率;(2)把“数”、“方程”向“形”的方向转化,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和几何的方法进行研究比直接代数化更简洁.1.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性质是解决有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应当熟练掌握.2.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或轨迹法.若抛物线的开口不确定,为避免多种情况分类求解的麻烦,可以设抛物线方程为y2=mx或x2=ny(m≠0,n≠0).若m>0,开口向右;若m<0,开口向左.m有两解时,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两个.对n>0与n<0,有类似的讨论.3.抛物线的离心率e=1,体现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因此,涉及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问题时,可以优先考虑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将其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这样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单化.4.提倡作出合理的草图,图形合理,才能观察出图形的几何性质,并加以研究,为准确的代数化打下基础.难点列表:椭圆中有两条对称轴,“六点”(两个焦点、四个顶点),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焦点在长轴上等)以及相互间的距离(如焦点到相应顶点的距离为a-c),过焦点垂直于长轴的通径长为2222e?b b c a=等.设椭圆2222+=1(a>b>0)x y a b上任意一点P (x ,y ),则当x =0时,|OP |有最小值b ,这时,P 在短轴端点处;当x =a 时,|OP |有最大值a ,这时P 在长轴端点处. 椭圆上任意一点P (x ,y )(y ≠0)与两焦点F 1(-c,0),F 2(c,0)构成的△PF 1F 2称为焦点三角形,其周长为2(a +c ).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心和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a 是斜边,a 2=b 2+c 2.重视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注意合理运用中点、对称、弦长、垂直等几何特征.已知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基本题型总结习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基本题型总结习题

圆锥曲线基本题型总结:提纲:一、定义的应用:1、定义法求标准方程:2、涉及到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问题:3、焦点三角形问题:二、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1、对方程的理解2、求圆锥曲线方程(已经性质求方程)3、各种圆锥曲线系的应用:三、圆锥曲线的性质:1、已知方程求性质:2、求离心率的取值或取值范围3、涉及性质的问题: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1、位置关系的判定:2、弦长公式的应用:3、弦的中点问题:4、韦达定理的应用:一、定义的应用:1.定义法求标准方程:(1)由题目条件判断是什么形状,再由该形状的特征求方程:(注意细节的处理)1.设F1,F2为定点,|F1F2|=6,动点M满足|MF1|+|MF2|=6,则动点M的轨迹是()A.椭圆B.直线C.圆D.线段【注:2a>|F1 F2|是椭圆,2a=|F1 F2|是线段】A.x 225+y 29=1 (y ≠0) B.y 225+x 29=1 (y ≠0) C.x 216+y 216=1 (y ≠0) D.y 216+x 29=1 (y ≠0) 【注:检验去点】3.已知A (0,-5)、B (0,5),|P A |-|PB |=2a ,当a =3或5时,P 点的轨迹为( ) A.双曲线或一条直线 B.双曲线或两条直线 C.双曲线一支或一条直线D.双曲线一支或一条射线 【注:2a<|F 1 F 2|是双曲线,2a=|F 1 F 2|是射线,注意一支与两支的判断】4.已知两定点F 1(-3,0),F 2(3,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内动点P 的轨迹中,是双曲线的是( ) A.||PF 1|-|PF 2||=5 B.||PF 1|-|PF 2||=6 C.||PF 1|-|PF 2||=7D.||PF 1|-|PF 2||=0 【注:2a<|F 1 F 2|是双曲线】5.平面内有两个定点F 1(-5,0)和F 2(5,0),动点P 满足|PF 1|-|PF 2|=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x 216-y 29=1(x ≤-4)B.x 29-y 216=1(x ≤-3) C.x 216-y 29=1(x ≥4)D.x 29-y 216=1(x ≥3) 【注:双曲线的一支】 6.如图,P 为圆B :(x +2)2+y 2=36上一动点,点A 坐标为(2,0),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P 于点Q ,求点Q 的轨迹方程.7.已知点A(0,3)和圆O 1:x 2+(y +3)2=16,点M 在圆O 1上运动,点P 在半径O 1M 上,且|PM|=|PA|,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涉及圆的相切问题中的圆锥曲线:8.已知圆A :(x +3)2+y 2=100,圆A 内一定点B (3,0),圆P 过B 且与圆A 内切,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 已知动圆M 过定点B (-4,0),且和定圆(x -4)2+y 2=16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 A.x 24-y 212=1 (x >0)B.x 24-y 212=1 (x <0) C.x 24-y 212=1D.y 24-x 212=1 【注:由题目判断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 9.若动圆P 过点N (-2,0),且与另一圆M :(x -2)2+y 2=8相外切,求动圆P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注:双曲线的一支,注意与上题区分】10.如图,已知定圆F 1:x 2+y 2+10x +24=0,定圆F 2:x 2+y 2-10x +9=0,动圆M 与定圆F 1、F 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11.若动圆与圆(x -2)2+y 2=1相外切,又与直线x +1=0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12.已知动圆M 经过点A (3,0),且与直线l :x =-3相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 【注:同上题做比较,说法不一样,本质相同】13.已知点A (3,2),点M 到F ⎝⎛⎭⎫12,0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大12.(M 的横坐标非负)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 【注:体现抛物线定义的灵活应用】(2)是否存在M ,使|MA |+|MF |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此时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注:抛物线定义的应用,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成到准线的距离】(3)其他问题中的圆锥曲线:14.已知A ,B 两地相距2 000 m ,在A 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 地晚4 s ,且声速为340 m/s ,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注:双曲线的一支】2.1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侧面BB 1C 1C 内一动点,若P 到直线BC 与到直线C 1D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A .直线B .圆C . 双曲线D .抛物线【注:体现抛物线定义的灵活应用】2.涉及到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问题:16.设椭圆x 2m 2+y 2m 2-1=1 (m >1)上一点P 到其左焦点的距离为3,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22 B.12 C.2-12 D.3417.椭圆x 216+y 27=1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一直线过F 1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F 2的周长为( )A .32B .16C .8D .418.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b2=1,点A ,B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线段AB 经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 2,|AB |=m ,F 1为另一焦点,则△ABF 1的周长为( )A .2a +2mB .4a +2mC .a +mD .2a +4m19.若双曲线x 2-4y 2=4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2的直线交右支于A 、B 两点,若|AB |=5,则△AF 1B 的周长为________.20.设F 1、F 2是椭圆x 216+y 212=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为2,则△PF 1F 2是(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斜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21.椭圆x 29+y 2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F 1|=4,则|PF 2|=________,∠F 1PF 2的大小为________.【注: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小是a -c ,最大是a+c 】22.已知P 是双曲线x 264-y 236=1上一点,F 1,F 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 1|=17,则|PF 2|的值为________.【注:注意结果的取舍,双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小为c -a 】23.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x 216-y 28=1,点P 在双曲线上,且到其中一个焦点F 1的距离为10,点N 是PF 1的中点,求|ON |的大小(O 为坐标原点). 【注:O 是两焦点的中点,注意中位线的体现】24.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x 25-y 24=1的左、右焦点.若点P 在双曲线上,且1PF u u u u r ·2PF u u u u r =0,则|1PF u u u u r +2PF u u u u r |等于( ) A .3 B .6 C .1 D .225.已知点P 是抛物线y 2=2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点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172B.3C. 5D.92【注:抛物线定义的应用,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成到准线的距离】26.已知抛物线y 2=4x 上的点P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d 1,到直线3x -4y +9=0的距离为d 2,则d 1+d 2的最小值是( ) A.125 B.65 C .2 D.55【注:抛物线定义的应用,将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成到焦点的距离】27.设点A 为抛物线y2=4x 上一点,点B(1,0),且|AB|=1,则A 的横坐标的值为( )A .-2B .0C .-2或0D .-2或2 【注:抛物线的焦半径,即定义的应用】3.焦点三角形问题:椭圆的焦点三角形周长2c 2a 2C PF PF C 21F PF 21+∆=++= 椭圆的焦点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2tan sin cos 121sin 21cos 1 -)cos (12 (1)-(2)(2)2a (1)COS 2-2 1 b 2b PFPF S 2bPFPF 4c 4a PFPF PF PF 4c PF PF PF PF 2221F PF 22122212212212221θθθθθθθ=+==+==+⎪⎩⎪⎨⎧=+=+∆得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面积:2tanbS 2F PF 21θ=∆28.设P 为椭圆x 2100+y 264=1上一点,F 1、F 2是其焦点,若∠F 1PF 2=π3,求△F 1PF 2的面积.【注:小题中可以直接套用公式。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圆锥曲线大题结论总结无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圆锥曲线大题结论总结无答案

圆锥曲线常见做题方法与步骤结论1: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公式化简步骤(结果背诵下来,做题效果最佳)第一步:代入消元联立 ⎪⎩⎪⎨⎧=++=12222b y ax m kx y后得到:02222222222=-+++b a m a x kma x k a b )( 第二步:计算判别式04))((4)2(222222222222222>-+=-+-=∆)(m k a b b a b a m a k a b kma可直接利用结论:002222>-+⇒>∆m k a b (范围、最值问题) 第三步:根与系数关系表达式1、2222212-k a b kma x x +=+ ,222222221k a b b a m a x x +-=第四步:利用2222212-k a b kma x x +=+ ,计算21y y + 222221212122)(k a b mb m x x k m kx m kx y y +=++=+++=+ 第五步:利用2222212-k a b kma x x +=+,222222221k a b b a m a x x +-=计算21y y ⋅ 222222222212122121)()(k a b b m b a k m x x mk x x k m kx m kx y y ++-=+++=++=)(第六步:利用2222212-k a b kma x x +=+,2222212k a b mb y y +=+,计算弦中点)(2,22121y y x x ++)-22222222k a b mb k a b kma ++,(第七步:利用)(2222224m k a b b a -+=∆,计算弦长|AB |和AB O ∆的面积222222222222222222222212(4121k a b m k a b k ab k a b m k a b b a k ab k a b k AB +-++=+-++=+∆+=)进而计算原点()00,到直线b kx y +=的距离21||k m d +=222222222222222212k 1|m |21ka b mk a b m ab k a b m k a b k ab S OAB+-+=+-++⋅+⋅=∆ 第八步:利用222222221k a b b a m a x x +-=,2222222221k a b b m b a k y y ++-=,计算2121y y x x +有以下题设可以利用02121=+y y x x 进而求解,以下O 为坐标原点,P 是圆锥曲线弦AB 的中点1、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2、OB OA ⊥或者OB OA ⊥或者0=⋅OB OA3、AB PO 21=4、PB AP =,且||||||PB AP OP ==5、AB AP λ=,0=⋅AB OP ||||OP ABBA =有以下结论可利用02121>+y y x x 求相应的取值范围 1、AOB ∠为锐角2、222||||||AB OB OA >+第九步:利用222222221k a b b a m a x x +-=,2222222221k a b b m b a k y y ++-=计算2121))(-(y y a x a x +-例题:(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长轴长与焦距分别为方程0862=+-x x 的两个实数根。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典型例题:圆锥曲线的对称问题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典型例题:圆锥曲线的对称问题

圆锥曲线中存在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常出现这样一类问题:一个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A,B关于直线L对称,求方程中参数的范围.对于此类问题抓住两点A,B关于直线L对称,对称中体现的两要点:垂直(斜率之积为-1或k1,k2中一个为0,一个不存在)和两点连线中点C在对称直线L上(也是L与L AB的交点),分析一:(第一种通法)由于L AB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B,所以L AB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得一元二次方程,△>0求参数的范围,步骤如下:1.假设这样的对称点A、B存在,利用对称中的垂直关系设出两点A、B所在的直线方程.2.联立AB所在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求出中点C的坐标.3.把C的坐标代入对称直线,求出两个参数之间的等式.4.利用联立后方程的△求出其中需求参数的范围.分析二:(第二种通法)由于中点C为相交弦AB的中点,所以可用点差法,求出参数与中点的关系,又中点C在对称直线L上,故可用参数表示中点的坐标代入不等式,求出参数的范围第二种通法,不过首先说明以下问题:弦中点位置问题抛物线弦中点在内部弦中点在Ⅰ(交点在同一支上)弦中点在抛物线“内部”或Ⅱ(交点不在同一支上)步骤如下:1.设出两点和中点坐标(x,y);2.用“点差法”根据垂直关系求出x,y满足的关系式;3.联立直线方程,求出交点,即中点;4.由中点位置及对应范围求出参数取值范围.例1:已知椭圆C :13222=+y x ,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 :y=4x +m ,椭圆C 上有不同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解法一:设存在两点A (x 1,y 1)、B(x 2,y 2)关于l 对称,中点为C (x 0,y 0),则AB 所在直线为y=-14 x +b.与椭圆联立得:825x 2-bx +2b 2-6=0, ∴ x 0= x 1+x 22 = 254b y 0=y 1+y 22 = -41×254b +b= 2524b ∵ C 在y=4x +m 上, ∴2524b = 254b ×4+m, b=825m .又∵ △=b 2-4×825 (2b 2-6)>0, 故 b 2<825,即(-825m )2<825,解得:-522<m<522. 由上可知:当 -522<m<522时,椭圆C 上有不同两点关于直线y=4x +m ,对称. 解法二:设存在两点A (x 1,y 1)、B(x 2,y 2)关于l 对称,中点为C (x,y ),则 3x 12+2y 12=63x 22+2y 22=6, 得 y 1-y 2x 1-x 2 =-)(2)(32121y y x x ++=-0023y x =- 14 ,∴ y 0=6x 0 联立y 0=4 x 0+m,解的x 0=2m , y 0=3m, ∵M 在椭圆内部,∴()1332222〈+⎪⎭⎫ ⎝⎛m m 即-522<m<522.. 由上可知:当-522<m<522时,椭圆C 上有不同两点关于直线y=4x +m 对称. 例2.已知双曲线x 2- y 23 =1,双曲线存在关于直线l :y=k x +4的对称点,求k的取值范围.注:对于此类求斜率k 范围要考虑k=0和k≠0,因为要用到- 1k .解法一:由题意k≠0:设存在两点A (x 1,y 1)、B(x 2,y 2)关于l 对称,中点为C (x 0,y 0),则AB 所在直线为y=-k1x +b.代入x 2- y 23 =1得:(3k 2-1)x 2+2kb x -(b 2+3) k 2=0,显然3k 2-1≠0,即k 2 ≠31 x 0= x 1+x 22 = 132--k kb y 0= y 1+y 22 = -k 1×132--k kb +b= 13322-k b k ∵ C 在y=k x +4上,∴13322-k b k = k ×132--k kb +4, ∴k 2 b=3k 2-1∴b=2213k k - 又∵ △= 4k 2 b 2+4×(3k 2-1) (b 2+3) k 2>0, ∴k 2 b 2+3k 2-1>0∴k 2 b 2+ k 2 b>0∴ b 2+ b>0∴b>0或b<-12213k k ->0或2213kk -<-1解得: k <-33或k>33或-21<k <0或0<k <21 由上可知:当 k <-33或k>33或-21<k <0或0<k <21时, 双曲线x 2- y 23 =1存在关于直线l :y=kx +4的对称点解法二:由题意k≠0:设存在两点A (x 1,y 1)、B(x 2,y 2)关于l 对称,中点为C (x 0,y 0), 3x 12-y 12=33x 22-y 22=3, 得y 1-y 2x 1-x 2 =2121)(3y y x x ++=003y x =-k1,∴ y 0=-3kx 0 联立y 0= k x 0+4解得x 0=-k 1 y 0=3, 20x -320y >1(交点AB 在同一支上)或20x -320y <0 (交点AB 在两支上)∴k 2< 41或k 2>31且 k≠0解得: k <-33或k>33或-21<k <0或0<k <21 由上可知:当 k <-33或k>33或-21<k <0或0<k <21时,例3.k为何值时,抛物线y2=x上总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y=k(x-1)+1对称(同上)另外,由于抛物线方程形式的特殊性,对于抛物线此类问题,还有一种简洁解法:例:在抛物线y= ax2-1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x+y=0对称,求a的范围.解:显然a≠0.设存在两点为A(x1,y1)、B(x2,y2),y1-y2 x1-x2=ax12-ax22x1-x2= a(x1+x2)=1,即x1+x2=1a,y1+y22+x1+x22=0,即x1x2=1-aa2,这种方法巧之处在于利用抛物线方程的一次式设点,利用斜率和中因为存在这样的两点,点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故方程x2-1a x+1-aa2=0的△>0,当然,不管是两种通法还是针对抛物线的特殊法,都无非紧紧抓住两根即1a2-41-aa2>0,a>34.点关于直线对称所产生的垂直及,构造方程,利用△求出参数范围. 中点问题,不过在有关范围关系式的产生上有差别.。

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习题课_双曲线的综合问题及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习题课_双曲线的综合问题及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1
积为 2 ,求实数k的值.
思路分析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判断“Δ”与“0”的
关系⇒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 -1,
2 - 2 = 1,
消去 y 并整理,得(1-k2)x2+2kx-2=0.
∵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 2 ≠ 0,

= 4 2 + 8(1- 2 ) > 0,
(1)定义:|r1-r2|=2a.
(2)余弦公式:4c2=12 + 22 -2r1r2cos θ.
1
(3)面积公式:△ 1 2 = 2r1r2sin θ.
一般地,在△PF1F2中,通过以上三个等式,所求问题就会顺利解决.
【思考】直线与圆(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圆(椭圆)
相切,那么,直线与双曲线相切,能用这个方法判断吗?
1
有唯一公共点,由于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y=±2x,
1
1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y=2(x-2)或 y=-2(x-2),
1
1
即 y=2x-1 或 y=-2x+1.故选 C.
答案C
2

【做一做4】 双曲线x2- 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右支上有一
点M,且kMA=1,则△MAB的面积为
.
2

解析因为kMA=1,A(-1,0),故直线MA的方程为y=x+1,代入x2- 3 =1,整
习题课——双曲线的综合问题及应用
课标阐释
思维脉络
1.掌握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 双曲线的综合问题及应用
有关问题的方法.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
2.理解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

人教b版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人教b版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注意到 A, F , B 共线 , 则有 k kAF
kBF , 即有 y1 x1 1
y2
k.
x2 1
所以 k1 k2
3 y1
2 x1 1
3 y2
2 x2 1
y1
y2
31 (
1
3
) 2k
x1 x2 2

x1 1 x2 1 2 x1 1 x2 2
2 x1x2 (x1 x2 ) 1
8k2
④代入⑤得 k1
k2
------------------------------------------------------------------- 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
-----------------------------------------------------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1、如图
2k
3
4k 2

2 4(k2 3)
4k2 3
2
3
8k2
4k 2
1 3
2k 1,
1
又 k3
k
, 所以 k1 k2 2
2k3 . 故存在常数
2 符合题意 .
方法二 : 设 B (x0, y0)( x0 1) , 则直线 FB 的方程为 : y
y0 ( x 1) , 令 x 4 , 求得 M (4, 3y0 ) ,
2t 25 4t 2 8t
2t
25 1 8t 4
,

g(t )
4t 2
2t
25 8t
1 , g (t )
4
8t
2
25 8t 2 ,
当t
5 [
,5] 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类圆锥曲线问题一、弦长问题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设圆锥曲线C ∶f(x ,y)=0与直线l ∶y=kx+b 相交于A(11,y x )、B(22,y x )两点,则弦长|AB|为:(2)若弦AB 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 ,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 例1 过抛物线241x y -=的焦点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旦|AB|=8,求倾斜角α. 分析一:由弦长公式易解.解答为:∵ 抛物线方程为y x 42-=, ∴焦点为(0,-1).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1)=k(x-0),即y=kx-1.将此式代入y x 42-=中得:0442=-+kx x .∴k x x x x 442121-=+-=,由|AB|=8得:()()41441822-⨯⨯--⋅+=k k ∴1±=k又有1tan ±=α得:4πα=或43πα=. 分析二:利用焦半径关系.∵2,221p y BF p y AF +-=+-= ∴|AB|=-(1y +y 2)+p=-[(kx 1-1)+(kx 2-1)]+p=-k(1x +x 2)+2+p .由上述解法易求得结果,可由同学们自己试试完成.二、最值问题方法1:定义转化法①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列方程;②将最值问题转化为距离问题求解.例2、已知点F 是双曲线x 24-y 212=1的左焦点,定点A 的坐标为(1,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双曲线定义|PF |-|PF ′|=4, 即|PF |-4=|PF ′|.又|PA |+|PF ′|≥|AF ′|=5, 将|PF |-4=|PF ′|代入,得|PA |+|PF |-4≥5, 即|PA |+|PF |≥9,等号当且仅当A ,P ,F ′三点共线, 即P 为图中的点P 0时成立,故|PF |+|PA |的最小值为9.故填9.方法2:数形结合(切线法)当所求的最值是圆锥曲线上的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的最值时:①求与直线平行的圆锥曲线的切线;②求出两平行线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值.例3、求椭圆x 22+y 2=1上的点到直线y =x +23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值时椭圆上点的坐标.解 设椭圆的切线方程为y =x +b , 代入椭圆方程,得3x 2+4bx +2b 2-2=0. 由Δ=(4b )2-4×3×(2b 2-2)=0,得b =± 3. 当b =3时,直线y =x +3与y =x +23的距离d 1=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 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小,最小值是62;当b =-3时,直线y =x -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d 2=3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362.方法3:参数法(函数法)① 选取合适的参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求解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最值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x ,y )是椭圆x 23+y 2=1上的一个动点,则S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因为椭圆x 23+y 2=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故可设动点P 的坐标为(3cos φ,sin φ),其中0≤φ<2π.因此S =x +y =3cos φ+sin φ=2⎝ ⎛⎭⎪⎫32cos φ+12sin φ=2sin ⎝⎛⎭⎪⎫φ+π3, 所以,当φ=π6时,S 取最大值2.故填2.方法4:基本不等式法①将最值用变量表示.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表达式的最值.例5、求椭圆x 23+y 2=1内接矩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例6 已知定点A(0,3)点B 、C 分别在椭圆2216413x y +=的准线上运动,当∠BAC=90°时,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

解:椭圆2216413x y +=的两条准线方程分别为:y=1或y=-1。

点B 在直线y=1上且设B (a ,1),点C 在直线y=-1上且设C (b ,-1),由于∠BAC=90°,A(0,3),所以2AB k a -=,4AC k b -= AB k ·AC k =81ab =-,ab=-8。

1||||2ABC S AB AC =⋅V =222222114161646422a b a b a b ++=+++=2211612816()82a a ++≥,当且仅当2216a a =,即2a =±,4b =m 时△ABC 面积的值最大为8。

例7 已知2x +4(y-1)2=4,求:(1)2x +y 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x+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1)将2x +4(y-1)2=4代入得:2x +y 2=4-4(y-1)2+y 2=-3y 2+8y由点(x ,y)满足2x +4(y-1)2=4知:4(y-1)2≤4 即|y-1|≤1.∴0≤y ≤2.当y=0时,(2x +y 2)min=0.(2):分析:显然采用(1)中方法行不通.如果令u=x+y ,则将此代入2x +4(y-1)2=4中得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判别式可求得最值.令x+y=u , 则有x=u-y,代入2x +4(y-1)2=4得:52y -(2u+8)y+2u =0. 又∵0≤y ≤2,(由(1)可知) ∴[-(2u+8)]2-4×5×2u ≥0. ∴5151+≤≤-u当51+=u 时,[]2,0551∈+=y ; 当51-=u 时,[]2,0551∈+=y ∴()51max +=+y x ;()51min -=+y x三、定值、定点问题方法1:特殊到一般法根据特殊情况能找到定值(或定点)的问题 ① 根据特殊情况确定出定值或定点;②对确定出来的定值或定点进行一般情况的证明.例8、已知双曲线C :x 2-y 22=1,过圆O :x 2+y 2=2上任意一点作圆的切线l ,若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证明:∠AOB 的大小为定值.证明: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方程为x =± 2. 当x =2时,代入双曲线方程,得y =±2, 即A (2,2),B (2,-2),此时∠AOB =90°, 同理,当x =-2时,∠AOB =90°.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 =kx +b , 则|b |1+k2=2,即b 2=2(1+k 2). 由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消掉y , 得(2-k 2)x 2-2kbx -(b 2+2)=0, 由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 故2-k 2≠0.设A (x 1,y 1),B (x 2,y 2). 则x 1+x 2=2kb 2-k 2,x 1x 2=-b 2+22-k 2,y 1y 2=(kx 1+b )(kx 2+b )=k 2x 1x 2+kb (x 1+x 2)+b 2 =-k 2b 2-2k 22-k 2+2k 2b 22-k 2+2b 2-k 2b 22-k 2=2b 2-2k 22-k 2,故x 1x 2+y 1y 2=-b 2-22-k 2+2b 2-2k 22-k 2=b 2-21+k 22-k 2,由于b 2=2(1+k 2),故x 1x 2+y 1y 2=0,即OA →·OB →=0,∠AOB =90°.综上可知,若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则∠AOB 的大小为定值90°.方法2:引进参数法定值、定点是变化中的不变量,引入参数找出与变量与参数没有关系的点(或值)即是定点(或定值). ① 引进参数表示变化量;② 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值或定点例9、如图所示,曲线C 1:x 29+y 28=1,曲线C 2:y 2=4x ,过曲线C 1的右焦点F 2作一条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 1,C 2依次交于B ,C ,D ,E 四点.若G 为CD 的中点、H 为BE 的中点,证明|BE |·|GF 2||CD |·|HF 2|为定值.(自由变量,分析、转化问题)证明 由题意,知F 1(-1,0),F 2(1,0), 设B (x 1,y 1),E (x 2,y 2),C (x 3,y 3),D (x 4,y 4), 直线y =k (x -1),代入x 29+y 28=1,得8⎝ ⎛⎭⎪⎫y k +12+9y 2-72=0,即(8+9k 2)y 2+16ky -64k 2=0,则y 1+y 2=-16k 8+9k 2,y 1y 2=-64k 28+9k 2.同理,将y =k (x -1)代入y 2=4x ,得ky 2-4y -4k =0, 则y 3+y 4=4k,y 3y 4=-4,所以|BE |·|GF 2||CD |·|HF 2|=|y 1-y 2||y 3-y 4|·12|y 3+y 4|12|y 1+y 2|=y 1-y 22y 1+y 22·y 3+y 42y 3-y 42=y 1+y 22-4y 1y 2y 1+y 22·y 3+y 42y 3+y 42-4y 3y 4=-16k 28+9k 22+4×64k 28+9k 2-16k 28+9k 22·⎝ ⎛⎭⎪⎫4k 2⎝ ⎛⎭⎪⎫4k 2+16=3为定值.例10 A 、B 是抛物线22y px =(p >0)上的两点,且OA ⊥OB ,求证:(1)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分别都是定值; (2)直线AB 经过一个定点。

证明:(1)设A (11,x y )、B (22,x y ),则2112y px =,2222y px =。

∵22121222y y px px ⋅=⋅=22121244p x x p y y =-,∴2124y y p =-为定值,212124x x y y p =-=也为定值。

(2)∵2221212112()()2()y y y y y y p x x -=+-=-,∵12x x ≠,∴2121122y y px x y y -=-+∴直线AB 的方程为:211112122y p y y x y y y y y -=-+++2121224p p x y y y y =-++ 122(2)px p y y =-+,∴直线AB 过定点(2p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