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地关系自人类产生起便随着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地关系逐渐显现出巨大的矛盾,本文回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的特征,并针对目前的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对人地关系的前景提出展望和建议。【1】
关键词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内涵协调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人地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1.1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利用土地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的实质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为土地利用与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这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在人利用土地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衍生关系称为简介的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的特征【1】
2.1客观性人地关系是从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优化,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但人来要处理好人地关系。
系统性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子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2.2人地关系的地域性
由于组成人地关系系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水,土,气生物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地域上不尽相同,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研究人地关系要区域化。
2.3人地关系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人地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长河中,人地关系是不断演变的,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个关系发生变化,今天的人地关系是历史上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
2.4人地关系的可调控性
在人地关系协调中,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一端,自然资源为宜端,双方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人们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各种技术,为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3人地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3.1现状
人地关系的一个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高峰状态。人口剧增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剧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世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导致食物供
应日趋紧张。当今城市化扩张进程加剧,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加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化日益明显。
除此以外,世界淡水资源有限,由于人口激增和物质生产迅速发展,淡水资源日渐紧张,另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森林、湿地、草地等也遭到严重破坏,当今的环境恶化、气候反常已经很明显。[2]
而在我国,这些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2和1/5,各类用地均不能满足需要,建设用地以及农、林、牧之间争地突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国建成区面积一直呈上升态势,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占用,很多原始森林被破坏、天然草地被毁坏、很多河流湖泊等湿地存在水面萎缩、水质污染等很严重的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各流域水源涵养林地遭到不同程度破坏[3];由于大量湿地被侵占、破坏,使得我国东部大都市区水灾的损失加剧。[4]
可以说,中国人地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
3.2前景
人地关系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与地之间某种关系的高度概括,比较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人均土地面积、人均农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耕地、人均绿地等等指标,这些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及压力的程度。但是由于评价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标准,所以虽然是同样的数据,不同的却有不同的观点。因而对于中国的人地关系的前景,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果按态度的乐观与悲观归类的话,可归为悲观派和乐观派。
如今的人地关系已经恶化到这样的程度,如果还不及时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意识,那人们岂不是会更加疯狂的掠夺自然吗?难道非要等到大自然奄奄一息不可救药的时候,人类与自然共同毁灭的时候才说人地关系不和谐吗?所以,我认为即便是从预防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该大张旗鼓的宣称人地关系还没恶化到极点,还可以容忍人类的种种行径,而是应该小心翼翼的、尽量的不要去触及大自然的底线吧。既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提出、并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那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一美好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来呢?要知道,再好的口号都不如哪怕是微乎其微行动的改进来得更现实。
参考文献
[1]郭玲霞,人地关系的演变及趋势研究/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47&highlight=
[2] 人口增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13)
[3] 张红旗,王立新,贾宝全.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5-8.
[4] 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等.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