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5年新疆中考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新疆中考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7e21d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0.png)
2025年新疆语文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视力,小学生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
B.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C.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问题。
D. 他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2)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淋漓尽致(jìn lì qīng lì)、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碌碌无为(lùlù wú wéi)、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各抒己见(gèshū jǐ jiàn)C. 奔腾(bēn téng)、差强人意(chāqiáng rén yì)、淋漓尽致(jìn lì qīng l ì)D. 沉默(chén mò)、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落落大方(luòluò dà fāng)3、阅读下面的句子,用括号中的词语完成句子。
(1)他 ___(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帮助了那个需要帮助的老人。
(2)他的讲解 ___(清晰、清晰明了)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复杂的问题。
(1)毫不犹豫(2)清晰明了解析:(1)“毫不犹豫”表示没有任何考虑,立刻决定,用于形容行动果断,不犹豫不决。
句中描述的是他帮助老人的行为,因此应选“毫不犹豫”。
(2)“清晰”表示清楚,易于理解;“清晰明了”表示非常清楚易懂。
句中描述的是讲解的特点,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应选“清晰明了”。
【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
![【语文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要素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6d96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c.png)
部编版语文单元语文要素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阅读阅读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单元语文要素概述信息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消息,这些消息传递文本的主要内,作者的观点、看法或思想感情等。
很多文本的题目就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看到题目就能知道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如《古人谈读书》这篇文本是说古人关于读书的看法的,《忆读书》是回忆自己怎样读书的。
梳理文本的信息还可以找中心句。
中心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本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会出现在段中。
如《古人谈读书》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中心句在开头是对读书方法的概括,抓住这样的句子,最主要的信息也就提取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了解写作顺序,问题引导等多种方法梳理信息。
阅读方法讲解阅读文章,把握内容要点的关键在于获取信息和梳理信息。
1.获取信息。
要想获得关键信息,我们不妨分两步走:(1)“筛选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从把握内容要点的角度来说,就是根据阅读的要求,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
(2)“整合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二步。
将阅读掌握的信息经过“筛选”之后,去粗存精,披沙拣金,综合、归纳、概括,使之符合把握内容要点的要求。
例如,学习课文《我的“长生果”》,我们知道本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关于读书的几件小事。
通过筛选和梳理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这几件小事;小时候,“我”读那很小的小画片,看得津津有味;长大后,“我”看到了真正的连环画,看得废寝忘食;之后,“我”又发现了一个小图书馆,看得牵肠挂肚;写作文的时候,“我”获得了个“甲优”悟出了一点道理;后来,“我”开始看小说,看得如痴如醉;写作文时,“我”又获得大家的好评,又悟出了一点道理。
2.梳理信息。
梳理信息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应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了主要内容,筛选和梳理信息才会心中有数。
(2)根据要求,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出发,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
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
![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fdf487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2.png)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第I 卷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读书的三种姿势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
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
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种享受。
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但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
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态度,一种目的。
我们说“求知”“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意味着追求。
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
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种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
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
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
文字的表面看起来是很完美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
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
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
但是,这样概括绝对真理的书是没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人的局限。
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
对于书,也可以这样说。
兰州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兰州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d18b4402020740bf1e9b3c.png)
兰州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方框内“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________三顾茅,诸葛亮________。
【答案】(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3)刘玄德;隆中决策【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从筛选出如下关键句: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整合出答案即可。
(2)结合语境分析,①第一个方法是写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的作用,阅读这些内容可以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
第三单元素能测评++课件(浙江省)-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素能测评++课件(浙江省)-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65a628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e.png)
父亲:有次你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看迎神赛会,被我叫住背《鉴 略》,你小子怎么还把这件事写成文章——《五猖会》了呢!
鲁迅回复父亲:我就想借这件事情警醒世人(3) 不要让旧式教
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 鲁迅:统一回复:谢谢大家惦念,让我忆起童年,
不.单.有.后.园.撒.泼.的.欢.乐.,.也.有.扫.兴.背.书.的.苦.涩.;让我忆起童年, (4) 不单有欣赏“活无常”戏台表演的愉悦,也有为父亲寻医问药
解析:“鲁迅小时候和小伙伴夜半听戏、吃罗汉豆”不是《朝花夕拾》 的内容,此内容出自《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且《社戏》中的 “我”也不是指鲁迅,所以C项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8. 交流活动的另一环节是“童心童眼看奇趣”,请从《朝花夕拾》 中选择一件你觉得新奇有趣的事,跟同学分享你的感受。(100字左 右)(6分) 示例:《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了“我”在
的艰辛 。(仿写加点句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学校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活动并完 成相关任务。 7. 有同学要借阅这本书,下列关于这本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 分)( C ) A. 这本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描写生动,情感真挚,非常值得一
读。
B. 书中关于“我”看迎神赛会前被父亲叫住背书的事,让读者对旧社会 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中写的事很有意思,比如鲁迅小时候和小伙伴夜半听戏、吃罗 汉豆就很好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fba024700abb68a882fbd7.png)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试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与无误的一项是()(3分)A. 污秽.(huì) 憎恶.(è)迭.起(dié ) 镶嵌.(qiàn)B. 繁琐.(suǒ)倔.强(jué)彷.徨(páng) 烦躁.(zào)C. 凹凼.(dàng)辫.子(biàn)诘.问(jí)晌.午(shăng)D. 徘徊.(huái)疮.疤(chuàng)胸脯.(pú)侮.(wŭ)辱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慷慨淋漓哺育狂澜屏障熟能生巧B.目不窥园霍霍溯气懊悔家喻户晓C.历尽心血机杼策勋怪诞言外之意D.锲而不舍蚱蜢红装阻抑群蚁排衙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3)《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7.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你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应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的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8.某中学七年级(2)班5月6日下午3点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你将参与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3分)(2)语文课代表张林准备在活动中进行“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节选自茅盾《论“入迷”》)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3)5月5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3分)(4)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 (2分)【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2分)(一)靓丽的丝瓜花张冬娇①初秋的乡下,最靓丽的风景,莫过于村前屋后的丝瓜花了.檐前,路旁,田间,池塘边,篱笆墙头,草垛上,只要有适合的地方,就有它们明媚的身影.②有的就在你脚边的草丛里蹲着,笑嘻嘻地看着你,藤藤蔓蔓,攀石援草,匍匐前行,再绕几个弯,聚成一地的叶绿果青花黄.厚实得有几分劲道的杂草,疏疏落落地在丝瓜叶间伸出尖细的叶.丝瓜蔓儿伸向空中,如美女的兰花指,调皮地逗引着秋风.如果凑近去瞧,你还会发现每一朵花瓣里,蜜蜂蚂蚁和许多不知名的虫子在此忙忙碌碌.依然有儿时见过的小瓢虫,在爬来爬去间突然张开七彩翅膀.有的人家在田埂上插了一排竹竿,竹竿上藤藤相缠,叶叶相叠,亲密得不留一丝缝隙,形成一堵厚厚的绿墙.叶儿与藤蔓间,一朵接一朵的丝瓜花,像一个个小太阳,次第点缀其间.有的藤蔓沿着篱笆墙,一路蓬蓬勃勃,开花,结果,再开花,再结果,没完没了,无穷无尽.齐白石有幅画丝瓜的画叫《子孙绵延》,画面上黑墨铺开,上有几根结好的丝瓜,还有一些未开好的花骨朵儿,寥寥数笔,用来形容丝瓜顽强的生命力,再恰当不过.③乡人无闲时,农忙过后,地里的花生就熟了.芝麻、红薯、棉花、玉米都等着锄草施肥呢.秋阳依旧灼人,蝉儿依旧长鸣,蹲着或弯着劳作久了,就直起腰来歇口气,抬头擦汗之际,见那丝瓜花像善解人意的姑娘,笑吟吟地对望着,一直望着,直望得人眼里有了柔意,脸上有了笑意,全身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儿.④农活干得差不多了,该回去做饭了.主人顺手掐一把丝瓜花,洗净,切碎,可以炒鸡蛋吃.再摘几个细嫩的丝瓜,切成薄片,和蒜瓣、红辣椒一起爆炒,红的、白的、绿的汇聚在一起,未尝其味,已是醉人.丝瓜长势太好了,又有了两条老去的丝瓜,青皮已成褐色,那就挂在檐下风干吧,到了冬天,剥去褐皮,敲下丝瓜籽,剩下网状的丝瓜络,可以用来洗刷锅碗瓢盆.⑤丝瓜棚上,一朵朵丝瓜花儿就像调皮的孩子,伏着、仰着、蹲着、顾盼着、相背着,各具其态,天然成趣.鸟雀在屋后的竹林里叽叽喳喳闹得很欢,时而有花蝴蝶在林中翩翩而来,绕着丝瓜花儿转几圈,又翩翩而去,一个大肚的蜂子在空中“嗡嗡嗡”地停顿了下,又迅速地掠过几朵丝瓜花,最后钻进一朵花的花蕊里.女主人坐在丝瓜棚下,“呱——呱——”地刨着丝瓜皮,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她的脚边,一只猫儿睡得正香, , ……好一幅惬意的农家闲适图!⑥平常人家的日子,大抵如此,素朴得像一朵丝瓜花,安静平和地守着不温不火的光阴,享受着世间朴实安稳的幸福.9.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丝瓜花有什么特点?(3分)10.文中提到齐白石有幅画丝瓜的画有什么作用?(3分)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丝瓜棚上,一朵朵丝瓜花儿就像调皮的孩子,伏着、仰着、蹲着、顾盼着、相背着,各具其态,天然成趣.12.发挥你的想象,参照画波浪线句子,为第⑤段横线处再补充两个场景,使之构成“一幅惬意的农家闲适图”.(3分)一只猫儿睡得正香(二)母亲的心愿北方①“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②“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③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带她到市医院做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改变也不奇怪.④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⑤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⑥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⑦麻利锋问她,缺钱吗?⑧不缺.⑨为啥捡垃圾?⑩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儿事干.⑪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⑫“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连他进门也没搭理.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暴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⑬“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⑭“肯定不能回来的.快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要怎么管?昨天不是给您打电话报平安了吗?您不用担心.我天天上卡点,可比您孙子辛苦多了.”⑮“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⑯“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⑰“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⑱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⑲“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早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怨,“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⑳麻利锋头疼了:“唉,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㉑“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㉒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㉓“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儿吃的喝的.”母亲轻声细语地说.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㉔“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㉕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13.本文由一通电话写起,主要写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3分)14.第⑥一⑩段写了麻利锋与母亲之间的对话,请简要分析在文中的作用.(3分)15.麻利锋的妻子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16.联系全文,说说结尾段有哪些妙处.(2分)(三)名著阅读17.读下列文段,想想“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鲁迅《朝花夕拾》)18.《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下列关于这两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个个本领高强.大徒弟孙悟空会三十六般变化,筋斗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得正果,唐僧、孙悟空分别被如来佛祖封为游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C.《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形象,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祥子提出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B.虎妞发现自己怀孕了,就逼迫祥子和自己结婚,于是和父亲刘四爷闹翻,与祥子出走.C.“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连用三个“那么”,可以看出祥子对新车的喜爱和实现愿望的兴奋.D.祥子发现跟踪曹先生的孙侦探就是当初抓自己的乱兵排长,两人狭路相逢.孙侦探敲诈了祥子的所有积蓄,这让祥子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0.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1)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柝( )(3)愿驰千里足( ) (4)木兰不用尚书郎(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2.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二)郭义官曰和者,有田在会昌、瑞金之间.翁一日之田所,经山中,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虎辄随翁,驯扰不去.翁留妾守田舍,率一岁中数至.翁还城,虎送之江上,入山而去.比将至,虎复来.家人呼为“小豹”.每见虎来,其妾喜曰:“小豹来,主且至.速为具饭!”语未毕,翁已在门矣.至则随翁帖帖寝处,冬寒,卧翁足上以覆暖之.竟翁去,复入山.如是以为常.翁初以肉饲之,稍稍与米饭.故会昌人言郭义官饭虎.镇守官闻,欲见之.虎至庭咆哮,庭中人尽仆,翁亟将虎去.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嘉靖癸丑,翁孙惠为昆山主簿,为予言此.又言岁大早,祷雨不应,众强翁书表焚之.有神凭童子怒曰:“今岁不应有雨,奈何令郭义官来?今则不得不雨.”顷之,澍雨大降.然翁平日为人诚朴,无异术也.(选自归有光《书郭义官事》)23.下列句中的“之”与“翁一日之田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已而之细柳军 B.何陋之有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顷之,澍雨大降2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郭义官留妾看守他在会昌、瑞金间的田产,他到那里去需要跋山涉水.B.郭义官遇到的虎很有灵性;他回城,虎就回山;他来之前,虎已先到田舍.C.郭义官的妾知道他喜欢这头虎,一看到虎来,她就吩咐家人为虎准备吃食.D.郭义官应众人要求写表求雨,神灵虽怒却不得不违背天意,降下澍雨.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①比.将至②郭义官饭.虎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见虎当道,策马避之,从他径行.②后数十年,虎暴死,翁亦寻卒.四、作文(共60分)27.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请以“那一末暖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与无误的一项是()(3分)A. 污秽.(huì) 憎恶.(è)迭.起(dié ) 镶嵌.(qiàn)B. 繁琐.(suǒ)倔.强(jué)彷.徨(páng) 烦躁.(zào)C. 凹凼.(dàng)辫.子(biàn)诘.问(jí)晌.午(shăng)D. 徘徊.(huái)疮.疤(chuàng)胸脯.(pú)侮.(wŭ)辱【答案】B【解析】 A. 憎恶.(è)应为:wù; C. 诘.问(jí)应为:jiéD. 疮.疤(chuàng)应为:chuā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慷慨淋漓哺育狂澜屏障熟能生巧B.目不窥园霍霍溯气懊悔家喻户晓C.历尽心血机杼策勋怪诞言外之意D.锲而不舍蚱蜢红装阻抑群蚁排衙【答案】 D【解析】A 屏障应为:屏嶂;B溯气应为:朔气;C.历尽心血应为:沥尽心血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第⑤句点出对象"种子",指出种子正身处逆境;第③句紧接第⑤句,写种子在逆境中不懈地努力;第④句承接第③句,写种子在逆境中顽强抗争;第②句承接第④句,写种子在逆境中努力的结果;第①句承接第②句,写走出逆境的种子进一步坚定信念.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答案】A【解析】B.语序不当,“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应该调整为“中国女排辉取得了十一连胜的辉煌战绩”;C.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D.关联词误用,把“只要”改为“只有”故选A.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3)《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7.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你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应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的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答案】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提高同学们的写字水平.或: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热情.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或:也希望大家通过不间断的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①句,搭配不当,“激发”不能与“水平”搭配,可把“水平”改为“热情”或把“激发”改为“提高”;②句,成分赘余,“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就有“不间断”的意思,故“持之以恒”和“不间断”删去其中一个即可.注意本题并不是要求写出修改意见,而是直接写出修改后的句子.8.某中学七年级(2)班5月6日下午3点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你将参与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3分)(2)语文课代表张林准备在活动中进行“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节选自茅盾《论“入迷”》)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c33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8.png)
大联考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9190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4.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生活处处皆学问。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学问无处不在;只要你肯去探索,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奇妙。
一、学问藏在书籍之中。
请根据拼音把下面关于阅读书籍好处的语段补充完整。
(11分)阅读书籍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太阳的中心温度有多少shè shìdù( ),阳光为什么能 shā jūn( ),细胞的 fán zhí( )速度有多快,远古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多久才能变成 méi tàn( ), guāi qiǎo( )的松鼠是怎样搭窝的,蛇的皮肤是不是真的很guāng huá( ),鸟类在夏天是否也需要xiē liáng( ),陆地上相互 zhuī zhú( )的动物谁的速度最快, chūn c án( )是如何饲养的, kǒu zhào( )是怎样有效隔离病毒的,竹xí( )是怎样制作的……世间的奥秘,大都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揭晓。
二、学问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请跟着亮亮的脚步选一选。
(填序号)(8分)1. 亮亮正在演播厅里认真地听着同学们的演讲,但演讲内容中一些字的读音让他产生了疑惑。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2个错误读音的一项是 ( )A. 驯良(xùn) 衣兜(dōu) 榜样(páng) 嘲笑(cháo)B. 狭窄(xiá) 疲惫(bèi) 谨慎(jǐn) 气魄(pò)C. 僻静(bì) 缴费(jiǎo) 兼职(jiān) 树杈(chā)D. 矫健(jiāo) 勉强(miǎn) 圆锥(zuī) 誊写(tén)2. 周日,亮亮和爷爷一起去钓鱼了。
下面是亮亮日记中的一段话,其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依次是 ( )酷 shǔ炎夏,池 táng边蝉 zào声声,我 péi爷爷去钓鱼, jìng 一无所获。
2024届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178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0.png)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以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
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
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
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审美的世界,古代的优秀作家们不仅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更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甘肃省语文初一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甘肃省语文初一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2586d5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b.png)
2025年甘肃省语文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yǔ)B. 沉默不语(yù)C. 沉默不语(yùn)D. 沉默不语(yǔ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正确的字音应为“沉默不语(yù)”,因此选项B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运动会,这是学生展示体育才能的好机会。
B.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风景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擅长各种乐器。
D. 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味道更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选项A中,“这是学生展示体育才能的好机会”应改为“这是学生展示体育才能的好时机”;选项C中,“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擅长各种乐器”应改为“他不仅擅长各种乐器,而且学习成绩好”;选项D中,“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味道更好”应改为“这个苹果不仅比那个苹果大,而且味道更好”。
因此,选项B没有语病。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平时很细心,这次却粗心大意,把“燃眉之急”写成了“燃眉之急”。
B. 学校的绿化工作做得很好,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获得了第一名,成为了我们学校的骄傲。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答案:C解析:A项中“燃眉之急”应为“燃眉之急”,B项中“郁郁葱葱”应为“郁郁葱葱”,D项中“小朋友”应为“小朋友”。
只有C项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请根据下列句子,完成句子仿写。
原句:他的笑声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仿写:他的话语如……答案:他的话语如阳光照耀,让人心生希望。
解析:仿写句子要求保持原句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必考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eb70c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8.png)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读书要讲方法“一生勤苦书千卷”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也是他毕生一辈子勤奋学习的真实写照。
多看多做多商量就是欧阳修学习上的经验之谈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做到多读优秀作品,多动笔练习写作,多和朋友讨论求学中的问题。
靠这“三多”,欧阳修的文学水平提高得很快。
有一次,洛阳的镇守修了一座房子,请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各写一篇文章庆贺。
三人写好后,欧阳修发现尹师鲁的文章语言精练,结构严谨,非常佩服,决心向尹师鲁学习。
于是,他登门拜访尹师鲁,和他讨论写文章的方法,一谈就是一个晚上。
欧阳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文章修改后,交给尹师鲁看,尹师鲁看后惊叹地说:“欧阳修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啊!”欧阳修善于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唐代韩愈读书时,总要列出提纲,便于理解、记忆;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自古以来,凡是学有所成的人都很重视学习方法。
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中也要讲究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______)(2)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
(______)2.“一日千里”形容()A.跑步速度快。
B.学习进步大。
C.日子过得快。
3.“一生勤苦书千卷”中的引号表示(______),“三多”的引号表示(______)。
A.着重指出的部分。
B.表示引用。
C.表讽刺与否定。
D.表特定称谓。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第二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6.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欧阳修、韩愈和朱熹的学习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善于总结
![一个人善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2ef541284ac850ac0242cf.png)
一个人善于总结学会总结学会总结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他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___总理也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一定会善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个人立身于世成就事业要总结;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强盛繁荣要总结。
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用眼“察”学会总结;用心“思”善于总结。
做事需要总结。
做事有法又无定法但寻求方法的关键在于总结。
一部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古代战争经验总结的不朽篇章;一个“围魏救赵”的经典故事就是一条反围剿的妙计。
世间凡事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准差距和不足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扬长避短更好地谋事做事更快地出新出彩。
每做一项工作都要学会干一项、成一项、总结一项。
看看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有不足经验是什么教训在哪里今后怎么办?如此才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做人需要总结。
做事先做人做人有准则。
而准则大都来源于总结。
勤于总结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总结以明鉴是非修身正道。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比较中以人之失知己之得;在借鉴中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反思中以己之悟利己长进。
经验和教训是两笔宝贵的财富善用经验以激励自己善用教训以警示自己。
这样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与“完人”距离就会越来越短。
成功需要总结。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总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
而正确的理论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总结、丰富和发展。
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因为党和人民能够在战争中总结经验。
“游击战”、“地道战”无不凝结总结的智慧。
通过总结找到成功的经验所在通过分析找出胜利的规律所在要在对成功的总结中学会“零存整取”。
这样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成功的机率就会越来越高。
失败需要总结。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总结不吸取教训。
正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前者是失败后不反思不警省一次次咽下同样失败的苦果;后者是失败了不气馁冷静而客观地总结失败从容而果敢地挑战失败通过不断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和症结得到启发和警示。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第四册知能优化演练: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第四册知能优化演练:单元综合检测(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f76e3f18583d0496459ff.png)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
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
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
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
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
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63f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2.pn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菜畦(wā)桑椹(zhēn)斑蝥(máo)B. 蝉蜕(tuì)盔甲(kuī)攒成(cuán)C. 脑髓(suǐ)收敛(liǎn)秕谷(bǐ)D. 臃肿(yōng)鉴赏(jiàn)倜傥(tì tǎng)答案: 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C. 在“经典咏流传”的吟诵声中,使我更加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答案: B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散文。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呐喊》。
C.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D. 《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的传记文章,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炼制镭的艰辛与快乐。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走进九寨沟,人们往往被那里的珍禽异兽所陶醉,流连忘返。
B. 蜿蜒的古道,马嘶驼吟,草木葱茏,清风徐来,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节日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张灯结彩,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 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78de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彝族( )自zhì(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3)上述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曾又名《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文学作品,选段中A名字叫___________。
(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2.(8分)默写诗句。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4d421c281e53a5802ff87.png)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①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
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
②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
楚霸王项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③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
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④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
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
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
⑤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
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
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4套)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4套)](https://img.taocdn.com/s3/m/c153b61bda38376bae1fae0e.png)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yōu jìng qín xián táo zuìmáng mùlíng lìzhèng zhòng cì wei táo cuàn dàng yàng shùn jiān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拌(______)旬(______)醋(______)饺(______)伴(______)甸(______)醒(______)皎(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①负(____)请(____)②同心(_______)力③无价(____)(____)④完璧(____)(____)廉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____)。
2.蔺相如与廉颇(____)保卫赵国。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要么……要么…… 不管……都……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如果……就…… 宁可……也不……1.每天上学,(_____)王洁来找我,(_____)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2. (_____)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_____)没有成功。
3. (_____)明天下雨,我们(_____)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 (_____)石块有多重,小草(_____)要从下面钻出来。
5.邱少云(_____)牺牲自己,(_____)暴露潜伏部队。
6.他干的活计(_____)速度快,(_____)质量好。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这座石桥年代很久远了。
这座石桥还很坚固。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桑娜善良的品质打动了人们的心。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0be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d.png)
2021-2022 学年上学期线上学业水平评价材料七年级语文(时间:60 分钟)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完成了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学习,相信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里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本领,是不是急着向大家展示呢?请你根据提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吧!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准确的汉字。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
“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
”在我们七年级的文化家园里,有史铁生母亲整宿整宿.()疼痛却依然笑着照顾瘫痪的儿子的亲情眷顾,有李白于那轮明月下信手niān()来的对王昌龄的真切友情,有郭沫若用心灵的眼睛眺望星空时对自由幸福的热切qǐ()盼,也有郑振铎笔下家人在廊前阳光下欣赏花白小猫的那份安xiáng()与惬意……我们沐浴在传统文化的光辉中,我们的成长因文化的浸润而绽放炫.()目的光彩。
整宿.()炫.()目信手niān()来qǐ()盼安xiáng()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好的文字,精辟.的语句,如同一颗石子被抛到海心,涟漪着,一圈漾着一圈,使心灵一会(灵动空灵),一会沉实;一会朗月xuán 空,一会惊涛拍岸。
也许不知道是书里的哪句话,在不经意间(触动撼动)了尘封的心弦,一种久违的感kǎi,怦.然心动。
只觉得hóu 咙间有一种淡淡的干sè,不可言说,也不能言说。
(1)根据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
xuán 空感kǎi hóu 咙干sè(2)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pìpīngB. bìpēngC. bìpīngD. pìpēng(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的选项,使上下文连贯。
(①灵动②空灵)(①触动②撼动)3.文人骚客爱谈秋,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不同诗人笔下的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①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
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
②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
楚霸王项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③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
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④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
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
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
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
⑤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
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
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
⑥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
⑦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
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
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1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1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14.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1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
B.要做到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必须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
C.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都是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
D.第⑤段中“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运用比喻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
E. 我们如果不对自己做出高质量的总结,就会成为思想上的懒汉,惯于照猫画虎。
【答案】
112.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或:敢于直面问题的总结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助力于成功。
)
113.运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举出项羽和刘邦的事例并加以对比,准确地论述了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这一观点。
使论证更鲜明、更具有说服力。
114.先提出本段观点:敢于直面问题是总结的关键环节;接着从心理学角度和引用哲人之言进行道理论证,然后以比喻论证从反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强调敢于直面问题的总结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
115.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