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加减法验算是指通过加减法运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2.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a. 对于加法运算,可以将其中一个加数与计算结果相减,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b. 对于减法运算,可以将减数与计算结果相加,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引发学生对验算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验算的意义。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检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验算方法和解题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验算的过程。

2. 问题导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清晰地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加减法验算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验算和减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验算方法进行自我检查,提高计算准确性。

3.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二、教学内容1.加法验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减法验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验算和减法验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验算方法进行自我检查。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那么你们知道如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验算有什么作用呢?第二环节:探究加法验算方法1.出示例题:4+3=7,如何验证这个算式是否正确?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我们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验证,即7-4=3,7-3=4。

另外,我们还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即3+4=7。

第三环节:探究减法验算方法1.出示例题:8-3=5,如何验证这个算式是否正确?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我们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的方法来验证,即8-5=3。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减数+差=被减数的方法来验证,即3+5=8。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第五环节:巩固拓展1.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练习。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验算方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吗?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验算技巧,提高计算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验算来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用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差等于另一个加数,则计算正确。

2.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差加上减数,如果和等于被减数,则计算正确;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验算的原理,能够运用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验算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演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讨论验算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验算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验算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设计一道加减法题目,并使用验算方法检查答案。

2.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程扩展:1. 邀请数学老师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在教学或生活中使用验算的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数学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九、教学资源:1. 准备实物、图片、数学道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加减法的验算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加减法的验算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标题:加减法的验算——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上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等验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上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

2. 运用加减法验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验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等,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

-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加减法,那么如何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

2. 讲解加减法验算方法- 介绍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上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等验算方法。

- 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加减法验算方法的运用。

3. 练习加减法验算-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验算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验算方法求解。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验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验算方法,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法验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加减法问题,尝试运用验算方法解决,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加减法的验算》参考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参考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让学生经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算法多样性,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3.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学习内容:加减法的验算P27-28例1、2。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需要出示情境图(例1):思考:如何验算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呢?”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想出一个验算的方法吗?汇报验算策略:先验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总价是否正确,再用200元减去购物所花去的钱,就可以验算出找钱对还是不对。

二、探索交流检验第一步:先验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总价是否正确。

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验算的?“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是183?”学生展示其验算方法,教师订正格式。

汇报并归纳验算方法反馈练习:P27做一做,教师着重巡视学困生。

检验第二步:用200元减去购物所花去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是17?”,四人小组讨论:学生板演,教师订正格式反馈练习:P28做一做,教师着重巡视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选择验算方法上所遇到的困难有两种,第一种是不懂得加减互逆关系;第二种是混淆。

对于第一种,可加强练习,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以明确规定先用一种,利用加减互逆原理,可以“用减验加”的办法,熟练之后则“用加验减”。

)小结:对比两种计算的验算三、分层训练加减法互逆练习:不用计算,根据789-593=196填空:()+()=()()-()=()先计算再验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验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623+287 (2)904-268下表是某影剧院一周观众入场统计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做完后,四人小组各成员交换验算)先填表,然后再回答下面的问题:星期日男观众比女观众多多少人?星期六男观众比女观众少多少人?四、小结。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第一章:加减法验算的概念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使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1.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第二章:加法验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加法验算的定义。

加法验算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2.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第三章:减法验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验算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减法验算的定义。

减法验算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3.4 教学步骤1. 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第四章:加减法验算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验算。

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加减法验算的知识。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解答练习题。

5.4 教学步骤1. 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

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讲解和指导。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验算的方法。

2、通过加减法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3、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通过加减法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口算】700-250 231+608 480+160 610-350250+450 839-608 640-480 260+350【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花园里原来有500盆花,搬走了198盆,问还有多少盆花?(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P27教学例12、学生讨论。

(老师可用课前的口算题来引导)3、【小结】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4、【小结】验算加法的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5、例26、【小结】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验算减法的方法: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列式计算。

【提高练习】1、加法验算,可以()再加一次;也可以用()减()。

减法验算,可以用()减(),也可以用()和()相加。

2、在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3、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差大约是多少?你能很快的估计出来吗?4、看图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

、【拓展练习】1、2。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全面提升孩子数学口算能力,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全面提升孩子数学口算能力,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全面提升孩子数学口算能力,避免出现计算错误1.教学目标(1)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并掌握相关技巧。

(2)提升孩子的数学口算能力,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2.教学内容加减法的验算(1)什么是验算?验算是指在计算运来进行后,通过另一种或几种方法来重新计算,以验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

(2)为什么要进行验算?验算是为了防止计算错误,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

(3)加法验算加法验算是验证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86 + 24 = 110将计算过程颠倒过来,即:24 + 86 = 110若再算一遍,得到:110 - 86 = 24110 - 24 = 86以上两个结果都是正确的,说明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4)减法验算减法验算是验证两个数相减的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98 - 45=53将计算过程颠倒过来,即:98 - 53 = 45若再算一遍,得到:45 + 53 = 98以上两个结果都是正确的,说明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5)乘法验算乘法验算是验证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89 × 74 = 6586将计算过程颠倒过来,即:74 × 89 = 6586若再算一遍,得到:6586 ÷ 74 = 896586 ÷ 89 = 74以上两个结果都是正确的,说明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6)除法验算除法验算是验证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126 ÷ 7=18将计算过程颠倒过来,即:7 × 18 = 126若再算一遍,得到:126 ÷ 18 = 7以上两个结果都是正确的,说明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7)小结加减法的验算是重要的数学口算技能,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避免出现计算错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听、说、看、做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

(1)听: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教材,进行出题及讲解问题答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案例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案例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加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加法验算方法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一、观察发现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15+20=352、计算并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5+3=15+40=50+40=3+5=40+15=40+50=学生计算后,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和不变。

(板书)将下面的几组加法,改写成减法,说说有什么发现?5+3=15+40=50+40=改写后,发现: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3、这些发现有什么用呢?猜测一下。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明和妈妈一起购物的图1)今天,小明也和妈妈到超市去买东西。

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师:了解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解决问题:阿姨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花多少元?200元钱够吗?学生列式解答:板书: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评讲。

师:小明帮妈妈也是这样算的,但付钱之前,阿姨还是有些犹豫,你知道阿姨在犹豫什么吗?师:阿姨在犹豫:付183元对吗?师:谁能帮助阿姨,消除这个犹豫。

生: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2、探究新知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一、引言验算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巩固他们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教授和训练学生加减法验算技巧的教学方案。

二、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加法和减法验算的重要性。

3. 学会使用不同的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提高学生在加减法计算中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活动1. 入门活动:引入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开始教授加减法的验算之前,首先通过示范或讲解,复习和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符号以及计算方法。

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或数字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来解决。

例如:“小明一共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理解验算的概念:解释验算的重要性和目的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解释验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强调验算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 验算方法讲解:介绍不同的验算方法分别介绍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并带领学生逐步操作和实践。

例如,对于加法,可以通过补数法、逆运算法等方式进行验证;对于减法,可以通过加法逆运算法、差的交换法等方式进行验证。

5. 练习与巩固:设计适当的练习题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设计一系列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

可以结合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验证答案,共同探讨解题思路。

6. 拓展延伸:提供挑战性问题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从多个层面去验算计算结果,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通过本文设计的加减法验算教学方案,学生在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加减法的验算说课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说课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说课设计徐祖华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中《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首先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

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以有意注意为主,易于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

依据对新课标的认识,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这一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2、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3.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下面就是我简单的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课件出示(一)复习导入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 56=101 56+45=101-56=101-45=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以旧引新,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引出教学教学例1。

(二)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7页教学例1的主题动画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三)动画的内容:妈妈提出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营业员阿姨算对了吗?根据动画的内容提出问题:怎样验证它对不对?那我们就要进行验算。

这一道题应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加减法验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加减法验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加减法验算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正确的验算能力。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勇于发言,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加减法的熟练掌握、正确的验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加减法的深入理解和口算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手段以教师讲解、合作学习、互动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

同时通过图形辅助和实例演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环节及步骤第一步:导入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竞赛,比赛中加减法的口算速度,达到热身效果。

第二步:提出问题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例如:9+6,3×5-4,17-3-2,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初步加减运算能力。

第三步:加减法的原理和方法当学生熟悉了加减法的常见运算规律后,我们就要阐述加减法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可以先通过图形的方式,使用数字方块或计数器等教具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白板上画出“+”和“-”的运算符,再在旁边写上数字形成算式,让学生通过移动数量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步:运算的示范和讲解加减法的口算需要大量的练习,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和讲解来增加学生的口算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课内和课外常见的加减法案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并进行口算练习。

第五步:分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小组PK,进行五分钟的比赛,竞赛内容为加、减法计算,每个学生需要轮流站起来作答,到时间即停止,由教师负责统计分数。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加减法的验算加减法的验证也是加强口算能力的重要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演示验算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进行验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作者及工作单位钟玲柳州市融安县雅瑶乡黄金小学教材分析《加减法的验算》这一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的。

而验算的熟练程度和良好的验算习惯以及验算的灵活运用,在学生今后学习中,还会影响到计算的准确率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验算的意义,而且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作用,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11231212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实施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的步骤,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讨论归纳”从而概括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仅摘到了自己想要的“苹果”,同时也发展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回忆旧知识等途径,唤起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维策略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做好铺垫,同时,教师的适当点拨,让学生初步掌握了验算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精心创设开放的数学课堂。

在学生尝试练习中、让学生在计算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验算方法。

并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这样开放的、动态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去“创造”,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亲身“经历”这样生动活泼的、积极生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导言验算是指在进行数学运算后,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对于加、减法而言,验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验算,可以保证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计算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针对加、减法的验算进行教学设计,并分享一些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理解加、减法的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3.能够运用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较好地完成练习。

二、教学内容1.加法的验算2.减法的验算三、教学设计3.1教学活动一:引入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图像和实际操作教学设备,科学解释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例如,老师可以在 PowerPoint 中制作加、减法验算图片和动画,通过项目展示和操作演示等方式介绍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具体实现方法。

3.2教学活动二:知识讲解在引入部分后,教师讲解加、减法验算的相关知识。

介绍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设立加、减法笔算的过程及其规范,以及加、减法的验证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加、减法验算有更深入的理解。

3.3教学活动三:教学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验算的体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加、减法题目,以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过程中的挑战。

举例说明:比如,让学生计算如下语句的正确性:8 + 7 = 15,15 – 7 = 8具体步骤为:•先做加法,得到 15•然后做减法,得到 8•最后确认 8 是否与原题目中的 8 相等3.4教学活动四:扩展应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应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例如,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设计同类的加、减法验算题,进行团体模拟和扩展应用。

四、教学反思对于加、减法验算课程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教学流程的合理性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结语通过加、减法验算的教学,我们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改善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创新能力。

加减法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验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锻炼一下我们的口算能力。

出示题目:215+32=24732+215=247-32=247-215=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总结: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互换位置和不变;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出示题目:321-217=104321-104=104+217=217+10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总结: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减数加上差等于被减数。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观察主题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你看到这个场景时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同学们讨论)总结学生的问题:(1)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要多少元?(2)妈妈用200元买这两样东西要找回多少元?(3)妈妈用200元买一件运动服,会找回多少元钱?(4)妈妈用200元买一双运动鞋要找回多少元钱?(5)买一套运动服要比买一双运动鞋贵多少元钱?看到主题图,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先来看前两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将解出第一个问题,到黑板上来板演,要求写横式,列竖式,并写答句。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答)师:妈妈挑选完商品要付多少钱呢?是183元吗?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检验加法计算?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板书:加法的验算)那下面就请各学习小组讨论如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学生讨论)教师找学生解答并总结:(1)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看是否还等于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选自子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师板书两种加法验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写“验算:”)师:下面来看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售货员找给妈妈多少元钱呢?哪位同学来帮忙计算一下。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验算,发现和纠正错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准备加减法的练习题和答案。

3.准备一些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减法进行解决。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教师告诉学生加减法的验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验算。

2.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加减法进行解决,并说明如何通过验算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讲解(20分钟):1.教师讲解加法的验算方法。

a.通过反向运算验证加法的答案是否正确,即将答案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得到另一个加数。

b.通过换位运算验证加法的答案是否正确,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看是否得到相同的和。

2.教师讲解减法的验算方法。

a.通过加法运算验证减法的答案是否正确,即将被减数加上减数,看是否得到差。

b.通过换位运算验证减法的答案是否正确,即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看是否得到相同的差。

示范(30分钟):1.教师进行实际的加减法验算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通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演示验算的步骤和方法。

练习(30分钟):1.学生进行加减法验算的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学生互相验算和纠正错误,提高自己的计算准确性。

讨论(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验算过程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验算的意义和应用,例如在购物、理财等实际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验算。

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鼓励学生总结加减法验算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1.学生完成一些加减法验算的作业题目。

2.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加减法验算对他们的帮助和应用。

扩展: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乘法和除法的验算方法。

2.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实际活动加强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加减法验算方法的
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
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15+20=35
2、你会把它改写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吗?
3、你是根据什么来改写的?由此看来加减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加法的验算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师:(课件)我们来看屏幕,小明也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加法的验算)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加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2、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

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3、师: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看看书中的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
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6、小练习:27页做一做。

(二)减法的验算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师:(出示课本主题图)刚才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验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
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应该怎么办?
我们继续学习:减法的验算。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
板书:200-183=17(元)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17元。

那么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

学情预设:可能有的学生用被减数减去差进行验算,也可能有的学生用差加减数进行验算,教师对这两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还要对验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与点评,让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小结验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说说减法的验算和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加上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4)小练笔:28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五、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