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全册】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全册】

2016-2017学年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具有了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许多。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孩子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部分同学还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长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因素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的教学。

学生年龄小,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稍差,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统一,本册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读图能力差,部分同学没接受学前教育,对颜色、方位等不会辨认,20以内数不会读写,给这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班内有一些内向的学生,他们不爱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统计。

准备单元:数数。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

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八单元:统计。

第九单元:总复习。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1-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2. 了解算式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加法、减法口算3.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4.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数的认知2. 基本的加、减法口算3. 刻度尺的使用及长度比较教学难点:1. 加、减法运算口算2. 刻度尺的使用及长度比较教学方法:1. 课前启发——运用故事、图片等形式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2. 演示——展示授课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3. 操作练习——让孩子们掌握相关技能4. 课后巩固——提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1. 数的认知(2课时)活动1:自我介绍与数带来的魅力教师可以用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数字,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信息,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2:数字的学习1. 教师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等教具展示 1-10 的数字,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数和写数。

2. 带着学生熟悉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自行说出 1-10 中每个数字的前面和后面是哪个数字。

3. 让学生画出一张数字卡片,用写字本上的标准字体写出 1-10 中每个数字,颜色可以自由选择。

4. 让学生自行分解数字,如将 8分解成 6+2 或 4+4 等。

5. 带着学生运用有趣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基本的加、减法口算(3课时)活动1:认识算式1. 在纸上画出一些加减算式,如 3+5=、7+1=、4-2= 等,让孩子们看图说话,猜出算式的答案。

2. 用实物或图片来解释算式的意义,如让学生将葡萄和苹果相加几个,再拿走一些,算一下剩下多少。

活动2:认识加法1. 教师展示加法表,并逐个读出表上的算式。

2. 灵活运用教学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加法规则。

3.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加法口算,如 1+1=、2+3=、5+6= 等。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单元重点: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单元难点: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入学后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

通过小朋友的对话,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这一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

“自主练习”中“连一连”、“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海底世界-- 数数2、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1)1-10各数的认识(2)0的认识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以内数的加法(2)10以内数的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探索规律4、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5、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二)空间与图形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2、有趣的游戏 --图形与位置(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三)统计与概率1、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我又换牙了--统计(1)简单的数据整理(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2、教学广场找规律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5、雪山乐园 --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值大小的关系,认识“>、<、=”符号。

2.学生掌握根据题目意思选取符号的方法。

3.学生能准确地完成填表、连线等数学运算。

教学内容1.认识“>、<、=”符号。

2.根据题意选择符号进行填表、判断大小等运算。

教学重点1.学生能识别并灵活运用“>、<、=”符号。

2.学生能准确地完成填表、连线等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学生在运用符号时容易混淆,不能准确判断大小关系。

2.学生在填表、连线等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的综合练习题。

2.教师准备了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符号的含义,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想一下这几个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

2. 播放教学视频教师准备一个有关“>、<、=”符号的教学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讲解使用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完成题目练习教师将一些练习题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完成,并让学生在完成后互相交流并对错进行讨论。

4. 教师讲解当学生完成题目之后,教师请几个学生上来进行讲解,并指出其中的错误。

5.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答问题,并展示出来进行互评。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符号,能准确地判断大小关系,并能准确完成连线、填表等数学运算任务。

作业1.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2.学生自己找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这些方位词。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方位信息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方位信息进行简单的空间定位。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上下、前后、左右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摆放物品、描述方位等,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认识上下、前后、左右)-青岛版(五四学制)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内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品,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玩方位游戏,如“找物品”等,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适用于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本教案旨在帮助老师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教案包括全册教学目标、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及技巧、课堂演示等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5之间的数字。

2.能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10之间的数字。

3.能够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进行表达。

4.理解加法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5.理解减法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6.发现并解决问题。

知识体系数的概念1.了解数字的含义,认识0、1、2、3、4、5等数字。

2.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5之间的数字。

3.用手指和语言表示0~10之间的数字。

比较大小1.比较大小的意义与方法。

2.掌握比较大小符号的使用。

加法1.学习加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加法的符号。

2.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减法1.学习减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减法的符号。

2.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

问题解决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及技巧掌握数字概念在进行数字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0、1、2、3、4、5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数字大小的概念是什么。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用手指和语言表示数字,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字,并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比较大小在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比较大小符号的使用。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比较大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大小能力。

加法在进行加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加法的符号,并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加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到加法的应用。

减法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认识和掌握减法的符号,并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做一些减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图形及其特征确定位置。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例如:“在某个方向上,离某个物体很近(远)”等。

二、教学内容1.认识位置的概念。

2.给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位置。

3.给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确定其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位置的概念。

2.教学难点:使学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看看这是地图,然后问问学生,如果我想去某个地方,应该怎么走,哪些东西可以帮助我确定方向。

2.引入知识点(10分钟)老师出示一个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这个图形转,问问他们这个图形在哪里,学生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她的位置。

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描述一个他们熟悉的东西的位置,例如自己的床或书桌。

3.确定位置(2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例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然后以某个图形为参照点,让学生描述其他图形的位置。

例如:“三角形在正方形的左边。

长方形在三角形的右边。

”4.操练(20分钟)老师在一页纸上,随机地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在其他纸上模仿绘制这些图形,并在其上写出它们的位置。

5.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询问学生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确定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发言和练习情况来评估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练习,检查学生对位置概念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平面图形的位置,并且能够简单地表述出它们的位置。

同时,也有一些学生还无法理解彼此间的位置关系,需要老师多加帮助和练习。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设计更多的组合图形以增加学生对位置认知的难度,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快乐校园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0——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0——10各数。

3、形成初步的位置观念,认识基数与序数。

五、教学措施: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六、课时安排:准备课:1课时快乐的校园:4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024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5篇)

2024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5篇)

2024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2. 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4.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数的组成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认识自然数,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数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数的比较,数的排列与组合。

3. 算法与计算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4. 长度与重量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和重量的基本概念,比较长度和重量,量取长度和重量。

5. 图形认识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点、线和面,认识常见的图形,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体验教学法: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和感受,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安排第一周:数的认识与数的组成1. 认识数字1-3,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2.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第二周:数的应用1. 数的分解与组合;2. 数的比较和排序。

第三周:算法与计算1. 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第四周:算法与计算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第五周:长度与重量1. 认识长度和重量的基本概念;2. 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第六周:长度与重量1. 量取长度和重量。

第七周:图形认识1. 认识点、线和面;2. 常见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2021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2021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2021青岛版)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单元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0-73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后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的初步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2、学会确认方向,正确辨认前后左右上下。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辨认前后左右上下单元教学难点: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单元教学设想: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亲自体验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增强判断力,并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源于生活,产生用数学思考观察周围实物的兴趣单元教学方法:游戏猜一猜——游戏击掌游戏——感知体验——辨认应用——反思数学采取措施:1、充分唤起学生的经验意识,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学生源于生活,并不高深莫测,并不难。

2、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学知识。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4、设计多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除教材提供的游戏外,教师还可联系当地学生实际,设计结合本课内容的其他游戏进行教学。

5、教学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能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单元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游戏2、方位卡片二、学生准备;拍手游戏、贴画游戏、拍照课时安排:猜一猜: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第1课时课题:猜一猜-----左右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2页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活动中识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不同方位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教案青岛版

认识位置【教学内容】:信息窗——有趣的游戏【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识别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识别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识别“左右〞;教学难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如说清“xx在xx的左面〞.“xx的右面是xx〞等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不好?〔板书:有趣的游戏〕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这个小游戏需要这对好朋友来帮助,那么游戏到底怎么玩呢?师:教师需要一位同学来帮教师一下,和教师一起把这个游戏演示给同学看,谁愿意?〔师边说口令边摇手,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迅速反响和教师做一样的动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师:同学们看明白了吗?想玩吗?同位两人来比赛,先剪刀石头布,赢得一方说口令,输的一方跟着学。

〔同位一起玩这个小游戏〕师:停!现在教师来说口令,全班同学跟教师一起做,你有赢得信心吗?〔师说口令,生跟教师口令做动作〕师:教师发现,同学们做游戏时,上下,前后〔板书〕做的都没有问题,只有教师说左右时,有的同学就出现错误啦,看来左右还分不清,不过没关系,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教师相信你肯定就能分清左右啦。

那么现在咱们来学新知识吧?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一〕身体中的左和右师:左手和右手这对好朋友不仅能帮我们做游戏,它们还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呢。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呢?生:写字,举手……师:用左手做什么呢?师:你看,左手和右手的作用可真不小,同学们再看看你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生:边指边说〔耳朵,肩膀,眼睛,腿,脚〕师:我们身体中藏着这么多对好朋友,你都能分清楚他们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教案)教材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期:上册•版本:青岛版•教材章节: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位置概念,认识地上和空中的位置;2.掌握几个简单的描述位置的词语;3.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第四单元;2.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教辅资料;3.板书:由教师提前准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寻宝”游戏场景;2.鼓励学生描述寻宝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位置的重要性。

第二步:探究位置1.准备地图、小车、石头等教具,展示地上不同位置:左、右、前、后、中等;2.借助教具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位置。

第三步:归纳位置词语1.教师通过教具、图片等形式展示位置词语,如前面、上面、下面等;2.引导学生阐述词语的含义、适用场景等。

第四步:练习和应用1.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自己熟悉场景描述位置,如教室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使用课堂学习内容,寻找班级中隐藏的宝藏。

第五步:总结1.让学生进行总结,回答问题:“你觉得什么场合下,认识位置会有帮助?”;2.教师进行点拨、评价、补充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位置有了基本的理解。

通过归纳词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位置。

通过实践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画图或摆学具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摆学具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20 以内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相等的情况,如:我们班人数比二(1)班人数多,苹果
(师总结:把多出来的分一半给少的,多 2 移 1,多 4 移 2,多 6 移 3,多 8 移 4,多 10
移 5)
1、自主练习 1、2、3 题
跟上面教学思路一样,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 4 题:几个人到左边比赛才能开始?
提问:要满足什么条件,比赛才能开始?(两边的人数一样多才能开始)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集体订正。
4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 85~86 页,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教学提示
解决本课问题,关键是理解“平均分”,、“一样多”,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让学生通过画一 画、摆一摆等直观活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的动起来,在做和说中理解解决问题 的方法。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做纸花的现实情境,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提供数学信息, 进而提出“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同样多了”的问题,展开对“移多补少”问题的 研究。
2、两篮鸡蛋,第一篮比第二篮多 16 个,从第一篮拿出几个放进第二篮,两篮鸡蛋的个
数正好就同样多?
让学生独立说说如何思考的,订正。
3、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第一辆车上坐了 42 个小朋友,第二辆车上坐了 48 个小朋友,
使两辆车上的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4、甲借给乙 2 本书后,两人的书就同样多,乙比甲少多少本?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认识位置课标陈述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信息窗红点:认识位置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生活经验,通过动一动、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说出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通过具体实例,会用方位词准确描述物体相对应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3.结合生活中具体情境,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指一指等活动,运用方位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评价任务1、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呢?(检测目标1)2、师生之间合作(你来说,我来摆。

)一个说:把xx放在xx的哪个位置,一个来摆。

(检测目标2)3、完成评价样题:做课本第73页第2题,说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检测目标3)学习活动活动一、辨别上下、前后、左右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跟我一起做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跟着音乐视频来活动一下,看哪位同学做的好。

(师播放健康歌,学生一起跟着做。

)师:唉?同学们,为什么大家跳的不一样呢?到底是谁跳错了呢?为什么会错呢?师:噢,大家认为,要想跳好这段健康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引出课题。

)2.出示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学习任务一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辨别左右的呢?评价标准正确描述,语言完整为优秀。

3.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

学生读,教师讲解评价标准。

4.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根据评价标准初评,形成小组同意见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可适时找小组到黑板板书),初次收集评价信息。

5.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根据评价标准互评、质疑、补充。

预设:生:左右手写字的习惯(右手写字,左手按纸)、上下楼梯、过马路靠右行的习惯、上课发言举右手、稍息时伸左脚等。

练习辨别左右手。

(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找一找自己身体上的左右。

找一找: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等。

4.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

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身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到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身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1)导入。

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非常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

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

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

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漂亮的衣裳。

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教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学生作品。

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名汇报。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时还喜欢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营养,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1 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70-73页的信息窗1,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教学提示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先理解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这些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有了这一基础后,在引导学生理解左右关系及其相对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这些位置关系都是相对的,并能用语言较准确的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左右关系,并能准确的的理解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师:停,同学们玩得真高兴,我想问问大家:玩得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上下、前后、左右)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展开活动,将学习内容寓于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既自主探求,独立思考又相互结合,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和体会由知识结构转化为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

(二)探究新知:(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师: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玩过,就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川区实验小学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备课人:张翠芳
联系电话:5282664
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单元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单元难点: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入学后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

通过小朋友的对话,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这一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

“自主练习”中“连一连”、“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建议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拼搭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几何形体。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拼搭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场地进行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想象和创造。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触摸、观察、想象等活动,建立形体的表象,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广泛地寻找生活中包含以上几种几何形体的物品,在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基本形体。

在这一过程中加强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特征和直观认识。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地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又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4.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难点: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
三、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指导法
学法:合作交流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五、教学内容: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二)搭积木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生:……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学生动手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

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

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

小组汇报结果。

(五)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

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六)课后作业: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第二课时谁的手儿巧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难点: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高
三、教法学法:
教法:指导法、比较法
学法:探究法、交流合作
四、课前准备:展台、课件
五、教学内容:
(一)做游戏:我摸你说与我说你摸。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

也可以由学生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然后独立画在书上。

2、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第一组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组圈出来。

圈完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照着练习中提供的形状想一想,再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摆出其他的形状,然后想象着数出方块的个数,并交流各自的数法。

本题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每一副图,能看到几个面,分别说出是那几个面,再让学生涂上不同的颜色。

然后,接着训练学生涂右面、上面、前面的颜色。

5、猜一猜
出示一个实物模型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猜猜这是一个什么模型?并说说为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