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分析与计算课设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7889eecc17552706220877.png)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
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
2。
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
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
1 水利年划分 (4)2。
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
2。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4)2。
3。
2。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
4 绘制频率曲线 (5)2.3。
3 计算成果 (7)2.3。
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
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
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
1。
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
1。
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
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
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
2 经验频率计算 (9)3。
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
4 绘制频率曲线 (10)3。
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bc3210a76e58fafab00357.png)
《水文分析与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计算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PIII型频率曲线的制作方法2. 掌握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3.掌握考虑历史特大洪水的设计洪水及其过程的计算方法二、课程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与设计年内分配过程表1是某站1958~1976年各月径流量资料,根据所给资料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并计算P=90%的设计枯水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要求: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III型分布,由矩法作参数无偏估计,并以估计值为初值,用目估适线法选配理想的理论频率曲线,注意比较验证均值X a、变差系数C V、偏态系数C S对频率曲线的影响效果。
检查所选最终的理论频率曲线的合理性,并计算所求设计频率的相应设计年径流,年径流分配过程采用典型年同倍比放大法。
3三、课程设计成果要求要求提交设计成果:一份电子文档,一份打印文档。
设计中的计算可采用采用excel 或编程计算,编程语言可采用FORTRAN 语言、C 语言、Basic 语言或同等功能的语言编程。
要求程序正确、可靠、可运行,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具有易读性、可修改性、可验证性、通用性,关键变量应作注释说明。
计算结果要表格化,便于检查、保存和打印。
设计设计报告,其重点是对计算成果的说明和合理性分析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要求文字流畅,简明扼要;图表整齐清楚,名称、编号齐全;封面统一,最后装订成册。
四、课程设计的考核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及上机操作,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五、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时间: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地点: 学院六、实验原理1.经验频率计算经验频率:P=m/(n+1)*100%,模比系数:Q Q Ki i = 2.线型选择频率曲线一般应采用皮尔逊Ⅲ型。
3.频率曲线参数估计平均值:n1∑==ni iQQ变差系数:()1n 112--=∑=ni iv K C4.偏态系数:Cs=2-3Cv七、实验步骤1、将测站所得数据年份及年平均流量数据复制与Excel 表格中,并列出序号,同时计算出年平均流量的均值。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14bf99581b6bd97e19ea8a.png)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水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生活供水 (16)4.2.3 死水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水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水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入水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水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方案的拟定 (20)5.2 水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水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1.1流域概况石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山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白水等县,于白水县法家塔汇入洛河。
工程水文与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力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8eff8f680203d8ce2f246a.png)
2013 届课程设计《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13-2 姓名廖青松学号 3011209233 指导教师郑金丰日期 2012年4月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前言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加强对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设计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了解设计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的主要过程,培养正确熟练地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籍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训练,初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全面协调统一思想。
工程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份:资料一、设计任务在某地区的一条河流上,拟修建宏原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2.选择水库死水位;3.选择正常蓄水位;4.计算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和选择装机容量;5.推求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6.推求各种洪水特征水位和确定坝顶高程。
二、设计提纲(一)水文气象资料的搜集和审查熟悉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广泛搜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见基本资料)。
经初步审查,降雨和径流等实测资料是可靠的,具有一致性的,可用于本次设计。
(二)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1.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先进行年径流量频率计算,求出设计频率的丰、平、枯水年径流量(本设计已求出频率为50%平水年径流量)。
2.设计年内分配根据年,月径流资料和代表年的选择原则,确定丰、中、枯三个代表年。
并按设计年径流量为控制用同倍比方法缩放各代表年的逐月径流量,推求丰、平、枯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本设计仅计算平水年)。
(三)选择水库死水位1.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和水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根据泥沙资料计算水库的淤积体积。
3.根据水轮机的情况确定水库的最低死水位;该省生产的机型,单机容量为600千瓦,适应最小水头为10m。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109cf3581b6bd97e19eaf0.png)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技术讲座稿)一、概述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包括河流水文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与计算,推求出我们桥涵所需要的设计水位和流量,拟定出桥长孔径、桥高和基础埋设深度。
由于桥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其它复杂因素,包括天然的和人为因素如潮汐、泥石流、修水库、开挖渠道等。
我们调查搜集洪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水文计算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水文(雨量)观测资料和无水文观测资料的水文计算。
从各河段特殊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有水库的水文计算,倒灌河流的水文计算,平原或者山丘区的水文计算,还有潮汐河段、岩溶河段、泥石流河段等。
不同情况的河流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调查搜集资料很辛苦,跑路多收效有时还很小,但工作必需要做,要有耐心.需要调查搜集的资料综合起来有:水系图,县志和水利志、地形图、形态断面、水文站(气象站)资料水库资料,倒灌资料、河道演度、河床淤积、雨力资料、洪水调查及比降的测量,原有桥涵的调查等,通过调查为下步洪水设计流量提供有关参数。
另外还要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有些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也和土的颗粒组成、土壤的分类、密实度吸水率熔洞泥石流等有关,有的与设计流量无关,但与桥的安全性有关如土体稳定性、山体滑坡、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等,一般野外采用看挖钻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土壤分类的一般常识,分为三类:1。
粘性土:塑性指数p I >1 亚砂土或轻亚粘土1<p I ≤7; 亚粘土 7〈I ≤17; 粘土 p I ≥17;塑性指数p I =l W (液限)-p W (塑限);而粘性土壤的状态用液性指数(即稠度系数)l I 分为四级,l I =pl p o w w w w --;o W —天然含水量;l I 〈0为坚硬半坚硬 标贯〉3。
5;0≤l I 〈0.5为硬塑 标贯>-3。
5; 0。
5≤l I 〈1为软塑 标贯〈-7;l I ≥1 为极软 标贯<2;淤泥是极软状态的粘性土,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对于孔隙比大于1的轻亚粘土或亚粘土和孔隙比大于1。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教学体会与思考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教学体会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0565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63.png)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教学体会与思考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是一门深受学生关注的课程,它的教学不仅要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涉及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深度体会到了水文和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这门课程对未来工作和研究的影响。
首先,作为一名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的教师,我认识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任何课程都是有目的性和系统性的,无论是从课堂教学还是从研究角度,课堂教学都是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的学习过程。
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从水文学的概念和方法,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到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实践应用,以及基于计算机的水文建模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重视实践性学习,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与方法,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此外,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科研奠定扎实的基础。
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性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加深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水平。
此外,我们还强调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能力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或者研究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它们。
以此,学生们可以更准确、更简单地解决水文和水利计算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未来更好地工作和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楚的理解了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以及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未来的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课程设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未来研究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邯郸市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邯郸市](https://img.taocdn.com/s3/m/2c86ee9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d.png)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邯郸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水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工程水文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熟悉水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工程水文学知识进行水文计算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水文设计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水文图纸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程水文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循环及其过程、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水文计算、洪水分析与设计、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具体安排如下:1.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工程水文学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水文循环及其过程:讲解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3.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介绍水文数据的收集方法,如降水观测、河流流量测量等,以及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4.水文计算:教授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如设计洪水计算、径流系数计算等。
5.洪水分析与设计:讲解洪水的特性、洪水分析的方法以及洪水设计的原则。
6.地下水资源评价:介绍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包括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储量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实验法:进行水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文现象和过程。
4.讨论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水文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工程水文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小学科学《用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用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dd10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7.png)
小学科学《用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用水量的概念,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2.掌握日常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学会理智求助并避免浪费。
3.学会观察、分析和整理数据,提高数学思维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用水量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智用水,养成正确的水节约习惯。
四、教学设计:1.导入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知晓,水源是珍贵不可再生资源,自觉爱护水源。
老师把一张干地图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就自己家里的日常用水情况,将图画在干地图上。
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水以及平时在使用的水量。
2.学习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家里的用水情况,自己计算一下自己每天每人的平均用水量。
以及每个月家庭用水总量。
组织学生分享、交流并对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
3.触发思考通过学习以及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并讲解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比如学生可以说:刷牙、洗脸、洗手时不要让水流,用水灵活漂洗衣物,浴缸和水池用水量相对较大,可尽量减少使用,尽量采用节水型家电,以及修缮漏水问题等。
4.巩固知识点针对生活中的列举的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问学生采用哪些节约用水方法更加实际、方便,或者整理哪些内容会更加有力。
5.小结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把节约用水助手的内容记下来,让他们能够在课下做出一些动作并在生活中项目节约用水。
6.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这一天中的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收获。
五、教学评价:1.对于这个学科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2.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踊跃发言?3.在排除使用第一语言区域教学后,学生是否能充分理解及应用所学知识点?4.针对个别差异,是否有个性化辅导及关注?5.学生对于课程的成果及效果有明确的评价。
六、教学实录:尊敬的家长,我是这个小学5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今天分享给你们的是关于小学科学的《用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教学教案设计。
在我们家庭生活中,用水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生活所需的水资源从哪里来,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呢?请听我为你们讲解。
水文分析计算-第4章课件-2015年
![水文分析计算-第4章课件-2015年](https://img.taocdn.com/s3/m/84ab2f083186bceb18e8bb48.png)
XB=EXB+( XA-EXA)*sB/sA
(5)利用雨量~~洪峰(量)关系插补
条件:两者关系较好,可由实测或调查的Q去推X。
(三)频率计算-- 经验适线法
地区 Cs/Cv
Cv>0.6地区 3.0
Cv<0.45地区 4.0
一般地区 3.5
(四)合理性分析
1、同站、 不同历 时间协调
1)频率曲线不交叉(适用范围内) 2)不同历时的频率曲线变化平缓,
(3) 指标暴雨法(index-rainfall)
假设:气候一致区内各站暴雨的模比系数(变量)同分布; (各站均值不同,但Cv,Cs/Cv相同。)
Ki xi, j / xi
Ki 模比系数变量,i 1,..., m个站
xi, j 第i站样本系列,j 1,..., ni , ni样本容量
对模比系数变量Ki,用均值法(或中值法) 推求出该分区综合模比系数频率曲线;
➢点面折减系数=0.92
最大1日 XP,f=296*0.92=272mm
2、设计暴雨时程分配及净雨划分
时段序号
1
2
3
(Dt=6h)
占最大1天分
11
63
17
配百分比
设计面暴雨
29.9
171.3
46.2
量(mm)
设计净雨量
7.9
171.3
46.2
(mm)
地面净雨量
5.5
162.3
37.2
(mm)
地下净雨量
(2)移用区域的平均值
域内本年
主要是对发生一般暴雨的年份而言。即流
份未发生特大暴雨的情况。
(3)用等值线插补
点较多,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参考版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参考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a8a3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a.png)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参考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程水文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包括降水、蒸发、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文问题。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水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认识到水文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水文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水文的基本概念、水文观测方法、水文计算方法和工程水文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水文的基本概念:降水、蒸发、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定义和关系。
2.水文观测方法:降水、蒸发、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观测设备、方法和步骤。
3.水文计算方法:降水、蒸发、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4.工程水文应用:水文成果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工程水文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水文工作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水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水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水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结果,实验设备用于开展水文实验。
这些教学资源应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情况,占总评的20%。
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占总评的30%。
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点,占总评的50%。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bfaf3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3.png)
⽔⽂⽔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与⽔资源⼯程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黄红虎⽇期扬州⼤学⽔利科学与⼯程学院⽬录1绪论 (1)1.1题⽬ (1)1.2设计任务 (1)1.3时间安排 (1)1.4流域概况 (1)2⽔⽂⽔利计算过程 (3)2.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3)2.1.1 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 (3)2.1.2 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4)2.2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 (4)2.2.1洪量统计时段 (5)2.2.2展延马村站峰量资料 (5)2.2.3马村站峰量系列频率计算 (6)2.2.4 设计洪峰和洪量的移⽤ (7)2.2.5设计洪⽔过程线推求 (8)2.3 由暴⾬资料推求设计洪⽔ (10)2.3.1 统计时段和代表站的确定 (11)2.3.2 代表站设计点暴⾬量的推求 (11)2.3.3 点⾯关系的建⽴ (12)2.3.4设计暴⾬时程分配及设计净⾬过程 (13)2.3.5 设计洪⽔过程 (13)2.3.6 流量与暴⾬推求的设计成果对照分析 (14)3⼼得体会 (16)4参考⽂献 (17)附图: (18)附表: (33)1绪论1.1题⽬亭下以上流域⽔⽂分析计算1.2设计任务为克服剡江下游的洪涝灾害,以及配合其它⼯程解决剡江两岸的灌溉⽤⽔需要,拟在剡江上游亭下站兴建⽔库。
为此需对亭下站上游流域进⾏⽔⽂分析计算,以提供亭下⽔库规划设计所需的⽔⽂数据。
现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P = 90%,下游地区防洪标准P = 5%;⼤坝防洪:设计标准P = 1%;校核标准P = 0.1%。
根据上述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推求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2、⽤流量资料推求P = 1%、P = 0.1%的设计洪⽔;3、⽤暴⾬资料推求P = 1%、P = 0.1%的设计洪⽔。
1.3时间安排表1.3-1时间安排表1.4流域概况亭下⽔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奉化县奉化江⼲流剡江上游,坝址在亭下镇处,控制⾯积176平⽅公⾥。
水文分析与计算
![水文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e15381bd5bbfd0a785673a9.png)
采用随机方法解决水文计算问题时,依据的是概率统计理论中的纯随机模型,即假设所研究的水文变量是独立随机地抽自同一客观总体,而这个总体是通过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的。
(3)若在上下游均有参证站满足要求,则可进行内插。第2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三、洪水资料的插补延长
2.利用本站峰量关系进行插补延长
通常根据调查到的历史洪峰或由相关关系法求得缺测年份洪峰流量,利用峰量关系可以推求洪水总量。
3.利用暴雨径流关系进行插补延长
通过扣损汇流计算,推求相应于一次暴雨过程的洪水过程线,进而计算其洪峰和洪量。
1.设计洪水具有实际洪水的样式(峰、量、过程),是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一个连续过程,可以输入到流域防洪措施系统,经过系统运算输出其防洪工程设计参数,即该系统的防洪安全事故风险情况。
2.设计洪水又区别于实际洪水。它总是与一定的出现概率相联系的,而且是防洪后果的出现概率,及风险率。
第3章防洪安全设计与设计洪水设计洪水是一种稀遇的洪水,其相应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
通常把有实测资料的年份(即实测期)之前至能调查到的历史洪水最远年份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调查期,把有历史文献资料可以考证的时期称为文献考证期。
第2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一、连序和不连序样本系列
样本系列组成包括两种情况:
?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连序系列)?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不连序系列)
第2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一、连序和不连序样本系列
(3)Cs由于观测资料短,计算成果误差很大,规律不明显。
第2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二、上下游及干支流洪水关系的合理性分析在同一条支流的上下游之间,洪峰及洪量的统计参数一般存在较密切的关系。
水文分析与计算教学讲义
![水文分析与计算教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5a3f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0.png)
水文分析与计算教学讲义一、概述水文分析是指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等。
水文学中的分析是建立在大量的水文数据基础上的,因此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水文分析的基础。
二、水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水文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观测站的建立和水文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站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区域的地理条件、地下水位和降水情况等。
水文观测点的选取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代表性的采样方法,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水文数据。
水文数据的整理主要包括数据的筛选、统计和处理。
筛选是指对收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统计是指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大致的分析和总结,了解水文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处理是指对统计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更精确的结果和结论。
三、水文分析的方法和途径1.水文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方法:水文数据的描述主要包括频率分析、时域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频率分析是指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水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水文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概率分布特征。
时域分析是指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水文数据的长期趋势和周期变化。
空间分析是指通过对不同水文观测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水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水文计算主要包括水文循环计算、水文平衡计算和水文模拟计算等。
水文循环计算是指通过计算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水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水文系统的循环过程和能量平衡。
水文平衡计算是指通过计算水文系统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水文环境的稳定性。
水文模拟计算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对水文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四、水文计算的实例与应用1.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降水量是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和存储。
降水量的计算可以通过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和气象雷达等技术手段来进行。
降水量的分析可以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数据,揭示降水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水文分析与计算课设报告【范本模板】
![水文分析与计算课设报告【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ba1e1d387c24028905fc308.png)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水文分析计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姓名王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号 222101********* 年级 2010级指导教师靳军英一、根据所给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与设计年内分配过程1.点绘经验频率曲线如表1—1将原始资料按由大到小次序排列,用公式P=m/(n+1)*100%算出经验频率,再求出模比系数Ki=Xi/X,以及Ki-1,(Ki-1)^2.表1—12. 按无偏估计公式计算统计参数1)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均值Qa=∑Qi/n=10。
97 m3/s2)变差系数。
313. 选取理论频率曲线1)Qa=10。
97 m3/s,取Cv=0.3,并假定Cs=2Cv=0.6,查离势系数表得出相应于不同频率P的※p值,在得出相应的Qp=Xp*(1+Cv*Φp)值.理论频率曲线1为蓝色曲线,曲线的中部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较好,而理论频率曲线的头部位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而尾部又位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上方。
2)改变参数,重新配线.增大Cv值,随着Cv的增大,频率曲线的偏离程度也随之增大,显得越来越陡。
现取Cv=0.325 Cs=2Cv=0。
65 .再次计算理论频率曲线,得到红色的第二条理论频率曲线,由于经验点频率据配合较好,即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表1-24。
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并计算P=90%的设计枯水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1)由图可知,查P=10%、P=50%、P=90%的最大流量分别为:P=10% Q=16.08 m3/sP=50% Q=10。
56 m3/sP=90% Q=6.39 m3/s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①代表年的选取P=90%的设计枯水年Q=6.39 m3/s,与之相近枯水年年平均流量的实际年份有1959~1960 年 Q=7.78m3/s ;1963~1964年 Q=4.73 m3/s; 1964~1965年 Q=7.87 m3/s ;1971~1972年 Q=7。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2.设计暴雨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2.设计暴雨](https://img.taocdn.com/s3/m/aa594bef524de518964b7d95.png)
二、 设计暴雨推求依据良田站控制小流域的特点,本次计算区域设计面降雨首先采用区域综合法计算面设计暴雨量,然后依据暴雨公式计算短历时设计降雨量,并选取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1. 区域降雨资料检验为推求该区域设计面降雨量,选取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四站降雨检验该区降雨是否选同一总体。
选择四站1957~80年数据(74年出现极值暴雨,不参加检验),对各站数据取自然对数,对转换后数据进行均值与方差检验,各站转换后系列的均值及方差见表2-1。
表2-1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最大一日降雨资料取对数转换后的均值与方差1) 均值检验选取均值差异最大的吉安站(X 1 )和峡江站(X 2)两站进行检验。
假设H : X 1 = X 2构造统计变量:10.022323097.023098.023231231*)453.4562.4(||=-+⨯+⨯+-=t取α=0.10,查得|t α/2|=1.68>|t|,接受假设H ,即可认为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均值相等。
2) 方差检验选取方差差异最大的桑庄站(S 1)和寨头站(S2)两站进行检验。
假设H : S 1 = S 2构造统计变量:06.221==S S F取α=0.10,查得F 1=2.05,F 2=0.49。
可认为F 2<F<F 1,即认为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方差相等。
综上所述,可认为区域降雨资料来自同一总体,可以进行综合。
2. 频率分析与设计雨量计算对良田站临近区域进行频率分析,分析区域降雨统计参数。
1) 峡江站选取峡江站1953~80年年最大一日降雨数据排频计算,计算时考虑良田站历史(N=80)洪水,将其移植至峡江站进行分析。
由产流模型分析该区域平均稳定下渗率u=4.1mm/h ,可计算出地下径流深Rg=4.1*tc 。
则直接径流Rs=Xtc-Rg-I,取I=0,得Rs=Xtc-Rg。
根据暴雨公式nntcXXtc--⨯=1124*1.1日,即可代换求得直接径流深。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baae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6.png)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水文水利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水文学理论及水文数据分析、水利工程设计及计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水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水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水利工程计算等方面对水文水利计算进行探讨。
一、水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水文数据是水文水利计算的基础,只有准确、全面的水文数据才能为水利工程的设计与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文数据的采集方式包括定点观测、流量计测量、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其中定点观测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定点观测需要选取一些代表性河流断面,对这些断面进行长期观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如水位、流量、降雨等,以便后续的分析与计算。
水文数据的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法、插值法、回归分析等。
二、水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水文模型是指通过对水文过程的描述与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以模拟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
常用的水文模型包括降雨径流模型、水文自回归模型、水文单元模型等。
水文模型的建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同时对模型进行优化与验证,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水文模型的应用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水资源评价、水质模拟等方面。
三、水利工程计算水利工程计算是指通过对水文数据与水利工程参数的分析与计算,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与评估。
常见的水利工程计算包括水库调度优化、河道治理设计、灌溉工程设计等方面。
水利工程计算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工程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工程的可行性与优良性。
水文水利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水文学理论及水文数据分析、水利工程设计及计算等多个方面。
水文水利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对水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水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水利工程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水文分析报告计算课程设计
![昆明理工大学水文分析报告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46a2bdf90f76c661371ae4.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水文水资源工程年级:201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代青日期:2017.4.25教务处制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工程学院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2015 年级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保证曲线,求得保证出力。
洪水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及校核洪峰流量值。
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暴雨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暴雨区划图及分区综合表,进行设计点暴雨量、面暴雨量及雨型计算,求得设计面暴雨量及其时程分配。
产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产流系数分区图进行产流计算,求得逐时净雨量过程。
汇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汇流系数分区图进行汇流计算,求得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及设计洪水过程。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2017年 4 月 25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I)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指导书1 (3)课程设计指导书2 (4)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5)1-1. 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 (5)1-1-1流域概况 (5)1-1-2气象特征 (5)1-1-3 水文资料 (5)1-1-4 其它相关参数 (8)1-2.径流分析 (9)1-2-1 设计年径流及其经验频率计算、统计参数估算 (9)1-2-2 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15)1-2-3 设计代表年年平均流量的确定及典型年的选择 (17)1-2-4典型代表年年内分配计算 (17)1-2-5 旬平均流量保证率计算及曲线绘制 (19)1-2-6设计旬平均流量的确定及保证出力的计算 (20)1-3.洪水分析 (23)1-3-1大跌水电站引水口处洪峰流量资料1.75 (23)1-3-2 洪峰流量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估计 (23)1-3-3 洪峰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26)1-3-4设计洪峰流量的确定 (26)1-4 结论 (27)二、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28)2-1.南安河水库基本资料 (28)2-1-1 基本情况 (28)2-1-2 水库基本资料 (28)2-2.设计暴雨计算 (29)2-2-2 各种历时设计和校核点、面暴雨量计算 (30)2-2-3 设计与校核暴雨雨型计算 (34)2-3.产流计算 (36)2-4.汇流计算 (38)2-4-1 瞬时单位线参数m1、n、k值求取 (38)2-4-2 S(t)曲线计算及一小时时段单位线计算 (39)2-4-3设计和校核洪水过程线计算 (41)2-5结论 (46)课程设计指导书11 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各指定频率、设计代表年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和旬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求出保证出力;(2)洪水分析依据设计流域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各指定频率的年最大洪峰流量。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 (2)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755f18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4.png)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1. 引言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在建设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水文计算、水力计算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法。
本文将介绍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过程以及实施效果分析等方面。
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相关的水文、水利学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基本原理。
2.2 求解水文过程介绍常见水文过程的计算方法,如流量计算、降雨径流计算等。
2.3 水力学计算介绍液体在自由表面下流动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水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2.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介绍水土保持工程的意义、分类、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如坡面保持、丘陵地区水土保持等。
3. 设计过程3.1 教学目标通过本设计,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水文计算、水力计算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法;•学习运用常见的水文计算工具和软件;•能够独立解决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一般问题。
3.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授课、实验操作以及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授课、学生提问、思考、自主探究及结合实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设计要求•学生每人独立完成一个水利工程设计;•要求设计方案清晰、合理;•要求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实施效果分析经过实施,可以得到以下实施效果:•学生的基本水文计算、水力计算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本课程设计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课程设计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5. 结论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水文计算、水力计算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分析与计算》2014年课程设计
——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计算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集雨面积、河长、河道比降的确定方法
2. 掌握指定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计算方法
3.掌握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位的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嘉陵江流域某地欲建一涉水工程,工程选址见图件资料,已知该工程所在流域中心点的24h暴雨平均值为100mm,Cv=0.5,Cs=3.5Cv,n2=0.7,损失参数μ=4.8F-0.19,试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该工程所在断面的P=1%设计洪峰流量及相应洪水位。
三、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4年6月12日-6月18日地点:35教118机房
四、原始资料
图表 1 工程流域1:1万地形图
图表 2 计算断面处1:500地形图
五、资料处理和分析
1)根据图件资料,确定工程流域的集雨面积,河长和河道比降,然后用推理公式法求设计洪峰流量。
要求试算过程编辑在excel 中。
a )确定流域的分水岭:根据cad 中流域的地势图,从控制断面处开始用多段线在cad 软件中勾画分水岭。
方法为,依据分水岭为流域的高点地,故可以用多段线从断面处沿着上游依次通过高点将其串连,到达流域河源罗家坡处,然后多段线沿着高程下降的方向将分水岭的另一半连完,到断面处合并。
b )确定河网:河道在流域中的地势比周围低的原理,利用图中已给出的部分下游河道用多段线向上游连接。
利用这个原理依次将流域的河道分别连出,并找到河网干流。
c )计算相关特征值:观察干流经过的地形条件,将干流比降不同可将其划分为6个部分(如图a-b,b-c,c-d,d-e,e-f,f-g6段),利用多线段“list ”
命令分别得出每段河
` 图表 3 计算断面处1:500地形图
长,并得出a,b,c,d,e,f,g6点处的高程,整理后资料如图表4所示。
图表 4 干流河长高程表
高程 河长相关图
675.0
636.5
556.0
496.5
460.0
370.0
355.0
100
200300400
500
600
7008000
200
400
600
8001000120014001600
河长
高程
图表 5 干流河长高程图
利用公式:
将图表4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该流域干流的比降J 为0.2,选定分水岭多段线,利用list 命令算出流域面积为0.496km 2.
d )推算洪峰流量:Qm=0.278ΨSF/τn , ψ=1-μt c /S, (t c ≥τ)或ψ=n(t c /τ)1-n ,τ=0.278L/(mJ 1/3Qm 1/4),μ=4.8F -0.19,m=0.4θ0.204(1≤θ≤30)或m=0.092θ0.636(30≤θ≤300),θ=L/J 1/3F 1/4 利用所给的数据,带入公式,分别进行以下计算:
1)已知Cv=0.5,Cs=3.5Cv ,p=1%,查表可得:Kp=2.74,故P=KpP=2.74*100=274mm, P=itc=St c 1-n , S=P/(t c 1-n )=274/241-0.7=105.606mm/h.
μ=4.8F -0.19=4.8*1.475-0.19=5.484, θ=L/J 1/3F 1/4=3.005, m=0.4θ0.204=0.500
2)试算Qm: 设Qm 初始值为30,代入τ=0.278L/Mj 1/3Qm 1/4,得到τ=0.598≤24,ψ=1-μtc/S=0.978,Qm=0.278ΨSF/τn =20.413.假设与算出结果不符,另外假设Qm=20,再次进行试算。
试算在excel 软件进行。
结果如下:
图表 6 设计洪峰流量试算表
因此可知,p=1%时,该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是18.749m3/s.
2)确定计算断面处的断面形状,并在cad 中画出断面图;采用谢才公式确定计算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
a )利用断面处的地形图,可以得到断面不同地点处地表高程数据如下:
图表 6 断面不同地点处地表高程数据表
b )画出断面图
断面坡面图
306
308310312314316
3180
5
10
152025
30
35
断面水平方向距离
地面高程
图表 8 断面剖面图
3)根据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和水位流量关系确定计算断面的设计洪水位。
a )根据明渠均匀流流速V=C (RJ )1/2
, C=R 1/6/n, Q=SV ,将断面处离河底不同高度处H 处的S,R,C,V,Q
分别计算列举出来,计算成果如下:
图表9 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
图表10 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b)利用线形内插的方法,可以得到,当洪峰流量为18.749m3/s时,对应的H:
H=0.026+(18.749-17.035)(0.28-0.26)/(19.230-17.035)=0.276m.,故水位为310.23.34+0.276=310.506m.
六、总结
嘉陵江流域某地欲建一涉水工程,工程选址见图件资料,已知该工程所在流域中心点的24h暴雨平均值为100mm,Cv=0.5,Cs=3.5Cv,n2=0.7,损失参数μ=4.8F-0.19。
该工程所在断面的P=1%设计洪峰流量为18.749m3/s,相应洪水位为310.5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