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综合训练17 教科版 有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听听声音课课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检测A卷一、填空题1.在“雷声雨声风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类活动声音是______。
2.周围的声音根据(______)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______)、自然界的)(______)、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________),比如(________);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________),比如(________)。
4.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______)的叫声,有来自(______)的声音,还有来自(______)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5.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______)的声音。
6.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______)、低、(______)、弱、(______)、刺耳等。
7.音叉是一种_______的仪器,是用来_______乐器和_______音高的。
音叉上的字母代表_______,数字代表音叉每秒_______。
二、选择题8.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噪音是()。
A.悠扬的琴声B.课间吵闹声C.暴雨打击玻璃声9.()不是自然界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10.下列声音中,声音较弱的是()。
A.雷声B.喇叭声C.蚊子发出的嗡嗡声11.()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A.风吹树叶的声音B.汽车鸣笛的声音C.炒菜的声音12.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是()。
①虫鸣声②鸟叫声③商贩叫卖声④汽车鸣笛声A.①③B.①②C.③④13.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14.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发出的。
A.自然界B.动物C.人类生产生活15.()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菜市场的吆喝声B.炒菜的声音C.打呼噜的声音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声音表示的意义不同B.人说话不需要人体振动C.凡是声音都能看见17.下面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三)(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3)一、单选题1.敲击水量不同的杯子,音调最高的是( )A. B. C.2.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 桌面B. 纸C. 笔3.下面对音叉轻触水面时的现象,正确的是()。
A. 击前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B.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C.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没有明显的波纹4.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
A. 受到外力B. 振动C. 弯曲5.为了实验数据高效且具有说服力,最好是做()次实验。
A. 1B. 2C. 3D. 越多越好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 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8.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
A. 传声B. 导电C. 通风9.物体振动越( ),声音越高。
A. 慢B. 均匀C. 快10.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 固体B. 液体C. 空气D. 真空11.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音高()A. 越慢越低B. 越快越高C. 越慢越高12.矿井坍塌后,井下幸存者最有效的呼救方法是()A. 大声叫喊B. 敲击金属管道C. 到处挖掘找路D. 拨打120求救13.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 )发出的。
A. 声带B. 翅膀C. 唇舌D. 鸣管14.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会看到()A. 水面保持平静B. 水面溅起水花C. 水面让结冰了1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是因为()。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综合全练全测∣17-18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全练全测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一般要记录________和时间、________和降水量、风速和________。
2.测量气温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
4.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________;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它是由微小的________组成的。
5.取一小匙食盐,放人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逐渐从可见到不可见,食盐在水中________了。
6.可以使用________的方法将沙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7.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________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________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8.胶水和未开启的汽水在水中可以溶解说明________和________在水中可以溶解。
9.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_的。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焰心三部分,焰心的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
1.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风是东南风。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4.风车是专门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
()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只是下雨。
()6.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积云。
()7.凡是已经溶解于水的物质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再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8.在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9.粗盐在水中溶解的快,细盐在水中溶解的慢。
()10.一杯100毫升的水中能够无限制地溶解食盐。
()11.在水里可以看到高锰酸钾的颜色,所以高锰酸钾不能溶解于水。
()12.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选择题。
1.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
A.东风B.北风C.南风2.下列天气中,哪一天比较适合进行户外运动?( )A.B.C.3.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
科学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B.真空中也能传声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
A.传声B.导电C.通风3.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
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 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4.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5.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1.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2.音量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的()所决定的。
3.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4.()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的振动。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强弱或远近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不一样的。
()2.耳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美观。
()3.小明说“昨晚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量的描述。
()4.制作的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
()5.耳郭属于中耳的一部分。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
说话交流空气柱振动管乐器奏乐弦振动弦乐器奏乐翅膀振动音响放音乐声带振动蚊子的叫声扬声器振动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1.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
用木槌击打铜器。
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一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变强了B.变弱了C.变轻了2.消化系统是由()组成的。
A.骨骼、关节、肌肉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C.鼻腔、气管、支气管、肺3.当我们拨动琴弦时会发现:琴弦()些,音高就高;琴弦()些,音高就低。
A.松紧B.紧松C.和松紧无关,都一样4.胸腔的变化与呼气的关系是()。
A.呼气时胸腔收缩B.呼气时胸腔扩张C.胸腔的变化与呼气没有关系5.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A.高、低B.强、弱C.多、少6.小丁坐在大巴车中,时间久了觉得越来越闷,主要是因为车里()。
A.氧气越来越少B.空气越来越少C.二氧化碳越来越少7.拉二胡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的变化。
A.音高B.音量C.音色8.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来维持生命。
A.氧B.碳C.氮9.食物在体内旅行过程中,不会经过()。
A.胃B.大肠C.肺10.为了身体的需要,我们要()。
A.暴饮暴食B.挑食C.合理安排饮食11.如图是同学们为了统计食物制作的食物卡片,这些卡片中最符合课堂要求的是()。
A.B.C.12.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从话筒传到听筒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来传播的。
A.空气B.纸杯C.棉线13.小明体检发现有点肥胖,以下菜谱最适合做晚餐的是()。
B.一大碗米饭、五花肉、花生、鸡腿、橘子C.一大碗米饭、炸排骨、东坡肉、青菜、西瓜蜗、。
A.耳廓B.听觉神经C.鼓膜二、填空题三、判断题25.制作的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算制作成功了。
( )26.胃的功能是贮存和消化食物。
( )27.小明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28.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停止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
( )29.声音的强弱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量来描述。
( )30.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中的人容易生病。
( )31.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记录,零食和水不用记录。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四)(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4)一、单选题1.周围燃放鞭炮时,下列动作不能保护听力的是( )。
A. 张开嘴B. 捂住耳朵C. 闭上眼睛2.将钢尺伸出桌边一部分,固定桌面的部分。
手压下桌边外的钢尺并让尺滑过,手刚滑过时,看到尺()A. 越远离桌边越模糊不清B. 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晰C. 伸出桌边越远越清晰3.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 )发出的。
A. 声带B. 翅膀C. 唇舌D. 鸣管4.下面对音叉轻触水面时的现象,正确的是()A. 敲击前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B.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有明显的波纹C. 敲击后轻触水面,水面没有明显的波纹5.龙龙和华华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乐器(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吸管开口的一端从侧面往里吹气,吸管里面的空气就会振动起来B. 短吸管中的空气会比长吸管中的空气振动得慢C. 吹气时,短吸管发出高音,长吸管发出低音6.弹琴时会发出“dou.1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A. dou.1B. ruai.2C. mi.3D. fa.47.如下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 )。
A.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B.会比原来更响C.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8.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
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
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A. 强弱不同,频率相同B. 频率不同,强弱相同C. 频率、强弱都不同9.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笛子本身B. 笛子中的空气C. 吹奏者的嘴唇10.当上课铃响起,小朋友们从各处跑向自己的教室,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朝着()的。
A. 前后方向B. 左右方向C. 四面八方11.()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 菜市场的吆喝声B. 炒菜的声音C. 打呼噜的声音12.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音高()A. 越慢越低B. 越快越高C. 越慢越高13.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范围之内。
教科版2017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期末试卷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耳朵由、和三部分组成。
2.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3.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5.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6.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 )2.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3.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4.只要用力,就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
( )5.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 )6.人在月球上可以与在地球上一样,进行面对面的谈话。
( )7.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8.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9.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
( )10.我们制作的小乐器不标准,所有没有任何意义。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琴弦C.喇叭2.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铃声( )A.越来越轻B.越来越响C.不变3.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B.喉咙C.嘴唇4.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的振动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雨水B.空气C.大树5.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这是因为(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6.用力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面产生波纹,并向外扩散B.水面左右晃动C.水面有所下降7.蜜蜂飞来飞去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于( ) (A.蜜蜂的叫声B.翅膀振动C.声带振动8.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B.断裂C.振动9.当高速公路经过居民区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图中这种屏障,它的主要作用是( )A.遮风挡雨B.防止发生交通故事时汽车冲出公路C.降低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0.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是( )A.用毛巾包住发声罐B.再多装几粒豆子C.把塑料罐换成金属罐11. 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某一彗星裂成了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A.爆炸发生的声音太小了B.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C.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1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运用的原理是: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
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1.人吃的食物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它的单位用______表示。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用符号N表示。
4.喷气时可以产生______。
5.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人们常在鞋底、轮胎上设计花纹,是为了______。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一个______;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__。
7.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8.某种食物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______。
二、选择题9.声音在()中的传播能力最佳。
A.空气B.水C.固体10.()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
A.听小骨B.鼓膜C.听觉神经11.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物体()。
A.保持静止B.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发生振动12.声音在()中的传播能力最佳。
A.空气B.水C.固体13.人在吸气时,气体所经路线是()。
A.鼻腔—肺—气管B.鼻腔—气管—支气管—肺14.容易发胖的人应该少吃下列哪组富含脂肪的食物()。
A.蛋黄芝麻硬果类B.甘薯豆类谷类C.食粮谷类豆类D.大米精白粉蔬菜15.钢琴弹奏“|135一|”时,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1”音B.“3”音C.“5”音16.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A.在运动方向上加力B.在运动相反的方向上加力C.在运动垂直方向上加力三、判断题17.音叉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
()18.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胃里被消化、吸收的。
()19.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肺。
()20.古时候人们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面放上滚木。
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移动重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方便搬运。
()21.运动后,常锻炼同学和不常锻炼同学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
四年级 科学试卷 (时间:40分钟)
题型
填空
判断
选择
连线
图形
简答
等级
书写
对题数
一、填空题:
1. 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
胚包括 、 、 。
2. 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3.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叫做 。
4. 正电荷与正电荷靠近时,互相 。
正电荷与负电荷靠近时,互相 。
5. 发电厂出发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V 交流电。
6. 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
7. 一个煮熟的鸡蛋包括 、 和气室三部分。
8. 花岗岩主要是由 、 和 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9.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
硬度最小的是 。
10. 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超市里滋补品对人的身体都是有益无害的…………………………………… …… ( )
2. 蜻蜓、蜗牛、青蛙都是卵生动物。
………………………………………………… ( )
3.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
……………………………………………………( )
4. 导体就是金属,金属都是导体。
………………………………………………………( )
5. 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拔掉。
( ) 6.凤仙花的种子又小又轻,所以它是靠风力传播的。
…………………………………( ) 7.同一种食品,包装方式不同,保质期就会不一样。
…………………………………( ) 8.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我们的人体上也带有静电………………………………( ) 9.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 )
10.我们在开展解剖花的实验中,操作的顺序是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都可以……… ( )
三、选择题:
1.将动物毛发燃烧后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说明动物毛发中还有较多的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2.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
A 、羊肉
B 、牛奶
C 、胡萝卜 3.下列植物中不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是 。
A 、椰子
B 、蒲公英
C 、昭和草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是 。
A 、1.5V
B 、3V
C 、比1.5V 高比3V 低 5.将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这种现象叫 。
A 、通路
B 、短路
C 、断路 6.一般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
A 、10V
B 、220V
C 、36V
7. 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
A 、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B 、两根导线,两节电池,一个开关
C 、一个小电珠,一节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开关 8.右图的植物果实是利用 来传播种子的。
A 、弹射
B 、动物
C 、风力 9.下列动物中,属于卵生的是 。
A 、蝴蝶
B 、牛
C 、羊
10.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特点,如果联想我们的人生,金刚石可代表 的品质,
石墨则代表润滑剂
A 、坚韧不拔
B 、积极向上
C 、半途而废
11. 克隆羊“多利”是通过 繁殖出来的。
A 、卵生
B 、胎生
C 、细胞克隆
12. 明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
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
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是 。
A 、黄色
B 、绿黑色
C 、没有可参考的颜色
四、连线题:
1.请在下图中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名称: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
2. 把相对应的岩石用直线连一连。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大理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有不同的颜色,坚硬页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润泽,有的有纹理花岗岩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无清脆的声音砂岩
五、图形题:
1.
下面的几幅电路图中,小灯泡不能发光的是。
2. 请写出各部分名称
六、简答题:
1. 食品包装袋上一般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4点)
2.小明和小刚分别用不同的连接方法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并且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连接方式比对方的好。
为此争论不休。
如果他俩现在让你为他们做一次公平的评判,你应该怎么解释呢?
()
()
()
()
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两空算一题共10题)
1.胚根 胚芽 子叶 2.维生素 3.霉菌 4.排斥 吸引 5.220 6.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7.蛋黄 蛋白 8.石英 长石 云母 9.金刚石 石墨 10.食物 二、判断题:(每空算一题共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选择题:(每空算一题共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A B B C
C
B
A
A
C
B
四、连线题:(每根连线算一题共8题)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连正确一处算半题)
连接点(连正确一处算半题)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 大理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有不同的颜色,坚硬 板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润泽,有的有纹理 花岗岩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无清脆的声音 砂岩 五、图形题:(第一题算1题,第二题每空一题算4题。
共5题) 1.B 2.(见上一题)
六、简答题:(第一题算3题,第二题算2题。
共5题)
1.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生产厂家等(答对一点算半题最多不超过3题)
2.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整张试卷折算成50题。
批改时,经折算后,对45题及以上的评为优秀;对30~44题范围内的评为
合格;对29题及以下的评为待合格。
(种皮) (胚根)
(胚芽) (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