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2.1 乡村和城镇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练题总结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练题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练题总结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公园是指供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游憩、娱乐和健身的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共绿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越发重视。

近年来,我国长江沿线某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园数量不断增加,但等级参差不齐,中低等级公园在新老城区均有分布,老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较少的问题突出。

下图示意该城市各等级城市公园在不同经济实力区的分布。

(1)描述该市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城市公园对附近居民的益处。

(3)有市民建议,中低等级公园应尽快改造成高等级公园。

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17日开始,郑州及部分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持续降水时间长,其中郑州17日20时一20日20时过程降雨量达617.1mm,相当于当地一年的降雨量。

此次强降水范围广,积雨量大。

省各地超时间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材料二下图为郑州及周边地区7月19目08时一20日08时降水量雨量图。

(1)郑州是____(填省份简称)省会,地处____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

(2)描述图示时间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____(3)从降水和地表径流角度分析郑州城市内涝的原因。

____(4)简述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

____3、读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功能区中,B最可能代表什么区?分析其规划在图示位置的原因。

(2)说明图中A地规划为高级住宅区用地的理由。

(3)试分析图中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4、下图为某城市简图,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区对应的图例是____(填“①或②、③、④)(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所示地区,请说明判读理由____。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是____,请分析原因____。

《第2单元 城镇和乡村》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2单元 城镇和乡村》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2单元城镇和乡村》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地理学中,城市和乡村的主要区别在于:A、人口规模大小B、土地利用类型C、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D、气候条件2、以下哪个因素对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A、自然地理环境B、历史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行政规划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A、水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开阔C、交通便利D、气候湿润4、历史上,城市在空间上的拓展通常首先向哪个方向发展?A、河流下游B、河流上游C、平原D、山区5、题目: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我国典型的乡村景观?A. 杭州西湖周边B. 四川盆地丘陵地带C. 贵州黔东南苗寨D. 山西大同的古城6、题目:关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是从乡村中分化出来的B. 城乡关系是单向的,城市对乡村起着主导作用C. 城乡关系是互动的,相互影响D. 城乡关系是固定的,不易发生改变7、下列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增加了地表径流,减少了地下水补给B. 改变了局部气候,使得城市温度高于周边地区C. 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D. 提高了空气质量,增加了绿色空间8、关于乡村聚落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口密度高,建筑密集B. 交通便捷,信息交流迅速C. 以农业活动为主,生活节奏相对较慢D. 经济活动多样化,服务业发达9、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城镇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A、地形地貌B、交通网络C、政治体制D、经济发展水平 10、下列关于城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乡关系是单向的,城市对乡村的影响远大于乡村对城市的影响B、城乡关系是静态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C、城乡关系是互补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D、城乡关系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没有相互联系11、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A、农业生产B、矿产开采C、旅游业D、服务业12、既可以发展为城市中心,又可以发展为市镇中心的土地类型是()。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下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

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

村里的数百亩农用地主要种植葡萄,葡萄加工、销售是该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可知,该村庄()A.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B.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C.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D.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2. 为建设美丽乡村,当地政府鼓励该村庄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此()A.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提升产量B.提高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C.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扩大市场D.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中华老字号企业可分为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商贸百货、医药保健、工艺美术、服装纺织、加工制造、茶、酒九大类,各类型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全国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形成了华东和华北两个高密度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中华老字号能够在商业大潮中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是()①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②久负盛名的品牌形象③传统不变的经营模式④快速更新的企业产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 在九类中华老字号企业中,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区的最可能是()A.餐饮服务B.食品加工C.医药保健D.工艺美术5. 华东和华北中华老字号企业高度密集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企业联系B.交通发达,有利于商品交换C.科技水平高,传统工艺进步快D.经济发达,工商业历史悠久昆明市是国内较早践行“窄马路、密路网”规划理念的城市之一。

下图示意昆明呈贡区低碳示范区传统“大街区”和规划后的“小街区”路网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传统的“大街区”相比,“小街区”()A.路网通达性更高B.绕行时间更长C.出行距离更长D.行车速度更快7. 该示范区实现低碳交通的规划重点是()A.控制道路宽度 B.增加主干道路数量C.组织单行交通 D.提高公共交通覆盖8. 目前我国城市化特点是()A.速度快,水平较高B.速度快,水平较低C.速度慢,水平较高D.速度慢,水平较低特朗勃墙是一种独特的依靠墙体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的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精品}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含答案)

{精品}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城镇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同时,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城镇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①建筑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③交通④信息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①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②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③城镇景观转变为乡村景观④区域文化特色得到强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3.下图所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该著名建筑所处的世界文化圈是A.东欧文化圈B.伊斯兰文化圈C.南亚文化圈D.非洲文化圈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

此后,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在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A.人口过于稠密B.道路交通拥堵C.生活成本较高D.就业机会较少5.潮汐车道的设置,可以A.有效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 B.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C.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 D.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读“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与乡村人口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国家城市人口最多的是()A.日本B.中国C.美国D.英国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下图示意“武汉三镇空间略图”,其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武汉早期城市地域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交通9.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A.沿河流呈条带状发展B.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C.集中式发展D.从放射状向内聚发展10.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A.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B.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C.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D.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11.下图是我国区域城市化得四种典型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是( )A.①B.②C.③D.④12.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③④13.下列城市的城市区位正确的是()A.宜宾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B.武汉位于汉水和长江汇合处C.重庆位于岷江和长江汇合处D.西安位于渭河和黄河汇合处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题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题一、单选题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新、老城区分布图”,新城区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近A.公路B.铁路C.航空港D.河流4.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解决环境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A.气候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水能丰富D.干支流交汇处6.下列关于图中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读某城市功能区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显示,对城市交通造成不利影响的是A.铁路B.码头C.公路D.高速公路8.图示a、b、c、d四个地点中适合建设物流仓储区的有A.a、b B.c、d C.a、c D.b、d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A.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站点为主要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A.中心商务区B.绿地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11.关于该城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城市形态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B.城市形态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C.①处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D.②处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地处“流溪河”和“沙坑涌”两河的夹角冲积平原。

周边临近广州环城高速、国道,离白云机场5km,距离中心城区18km,是城郊型村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完成第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技术D.水力资源2.A1题,由材料可知,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选C项。

第2题,“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其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选A项。

读某中等城镇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居住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A.0~2千米处B.2~3千米处C.3~5千米处D.6~7千米处4.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4.C3题,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居住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第4题,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

下图为某城镇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例中A、B、C相对应的城镇功能区依次是( )A.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D.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6.从城镇中心到郊区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A.C>B>AB.A>B>CC.A>C>BD.B>A>C6.A5题,商业区面积小,位于城镇中心附近;工业区位于城镇外围;居住区面积大,分布广泛。

第6题,地租由城镇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练习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练习
19.a b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分布在市中心原因:市中心地租高,交通便捷,人流量大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
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多中心布局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在近几年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多中心”发展是大势所趋。下图为某城市多中心布局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C城市①、②、③、④四处中,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试从环境、地价、交通等方面简述其合理性:________。
19.读“各类土地支付地租能力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表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寒假对所在城市的超市进行研究。从互联网下载市区地图,用手机在每个超市门前进行定位,并记录下经纬度以及超市的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该城市超市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在图中OA、AB、BC分别代表城市的三大功能区中的哪一个功能区?OA____、AB____、BC____。
(3)据图,说明商业区在一般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特点:____;原因:____。
(4)城市中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和____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1.B2.C3.D4.A5.A6.D7.A8.A9.B10.D11.A12.D13.D14.A15.D16.B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综合题1、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M用地的功能区是____,其区位特点是____。

(2)①②两地中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

主要理由是什么____?(3)该市规划建设大型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中心。

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仓储物流中心的位置是____。

大型工业园区的位置是____。

2、读西双版纳自然风景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双版纳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澜沧江从风景区中央流过,各种建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43万人次。

当地特色民居多为傣族竹楼,即选取当地生长迅速的竹子作为主要材料,竹子经加工后不变形、不裂缝。

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傣族过新年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

(1)傣族竹楼的建筑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其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2)结合材料,分析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的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北海道上士幌町(“町”是日本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我国的“镇”),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其第一产业2010年占比34.4%,包括粮食、食品产业、农民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其第三产业2010年占比52.9%,包括观光疗养业、福利事业。

曾经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上士幌町人口流失居住分散,并出现大量分散的空房、空地,城镇运营成本高、活力不足。

材料二:图甲为上士幌町人口年际变化图(含预测),图乙为1995年来上士幌町人口增减数量统计图(1)指出196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上士幌町人口迁移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3)提出上土幌町为降低城镇运营成本、提高城镇生活的便利度可采取的措施。

4、下图示意世界不同规模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单选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构建“一轴、两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各组团功能特色明显,组团之间有湿地、森林、农田等生态空间组成的城市绿心相隔。

该先行区坚持蓝绿生态空间占比不低于70%,形成“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的景观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打造“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

下图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先行区打造“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A.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B.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C.有利于公用基础设施D.利用自然湿地和绿地2.该先行区坚持蓝绿生态空间占比不低于70%,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A.发展的观念B.环境的观念C.公平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3.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

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

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所示()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D.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商业区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组成部分。

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

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

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A.个人喜怒B.人流量多少C.照顾家庭D.经营便利5.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为防止疫情扩散,2021年1月13日,石家庄市开始建设集中隔离点。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考点精题训练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考点精题训练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考点精题训练综合题1、下图为某市30年前后的城市发展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从环境因素考虑,分析说明该市化工厂布局是否合理。

(2)简述国道改道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

(3)说明图中仓储区的区位优势。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欧洲可观望阿尔卑斯雪山,且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共有17个,下图是这些城市的分布图。

材料2 广州市2021年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其中人户分离人口1152.29万人。

(1)图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这个城市目前可能处于城市化__________阶段,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欧洲城市的城乡人口流动方向一般是_____________,这会造成______________城市问题。

(3)与欧洲城市相比,广州人户分离人口多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这对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______________?3、宏村村落水系的作用是什么?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相对于市中心土地成本较低、空间较为宽裕、建设上的限制条件较少,部分城市热衷于“新城开发”,不断拓展城市边界,引发一系列问题。

同时,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

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开埠以来全国闻名的生产资料一条街,距今已有160年历史。

随着时代变迁,面临产业低效老旧、风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问题。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立了内外互联,河街互通的“金街、银岸、坊巷”的综合更新体系。

金街——增强商服活力和多样功能的拼接,统筹考虑道路交通功能与城市活力塑造等。

银岸——优化滨水空间景观,连接拓展腹地街区,塑造“银岸串珠,活力海绵”式滨河走廊。

坊巷——针对适宜街巷规划林荫景观街、风貌休闲街、共享活力街、街坊慢行道等特色改造空间。

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分层作业)【基础过关】N市居民小张夫妻开了一家以早餐为主的快餐店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下图示意N市部分街区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张夫妻的快餐店所在街区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N市计划在⑤地建设重工业区,选址该地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对城市环境的污染B.满足水陆交通需求C.靠近河流获取充足水源D.便于周边居民就业【答案】1.D 2.A【解析】1.快餐店要求选址在交通方便,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大的地方。

读图可知,③位于4星级旅游区,人流量变化较大,不适合布局快餐店,C错误;①、②、④都位于居民区,但④处人口密度最大,交通最方便,人流量也较大,最适合布局快餐店,D正确,AB错误。

故选D。

2.重工业区一般对大气、水污染比较严重,⑤地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水污染小;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对城市大气污染小,故选择该地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对城市环境的污染,A正确;满足水陆交通需求、靠近河流获取充足的水是工业布局需要的条件,但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便于周边居民就业与工业区选址无关,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城市各活动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3.图中A、B、C代表的用地对应正确的是()A.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C.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4.各用地地租水平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环境、交通B.文化、交通C.文化、环境D.交通、距市中心远近5.各用地类型分布区的界线点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3.C 4.D 5.A【解析】3.观察三条直线的斜率变化。

代表商业的直线斜率最大,说明距市中心距离对商业影响最大,A为商业用地;代表住宅的直线较平缓,说明住宅付租能力随着距市中心距离变大而减小,B为住宅用地;代表工业的直线斜率最小,说明距市中心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C为工业用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2节 城镇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2节 城镇化

第二节城镇化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我国某市1978—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完成第1~3题。

1.1988年该市的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B.20%C.30%D.40%2.下列关于该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并大于出生率B.自1983年以来,该市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在提高C.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D.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镇环境压力增大3.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大③城镇交通条件便利④城镇就业机会多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2.A3.D1题,根据1988年的乡村和城镇人口数据可得到结果。

第2题,通过数据的变化分析,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比例一直增加,这主要与经济发展有关,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镇环境压力增大;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造成的。

第3题,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镇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的转变,都会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从而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城镇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并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B.中心区域晚高峰C.外围区域早高峰D.外围区域晚高峰5.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B.大力拓宽城镇道路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D.大幅度提高停车费用5.A4题,城镇中心区交通要比外围区拥堵严重,由图可知,晚高峰汽车行驶速度慢,故城镇中心区域晚高峰交通最拥堵。

第5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镇交通拥堵的主要措施。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镇化进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阶段Ⅰ所表示的城镇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后期阶段7.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镇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村镇发展超过城镇C.城镇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7.C6题,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镇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是一种郊区城镇化,阶段Ⅱ时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村镇,是逆城镇化。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

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该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匹配正确的是()A.①—居住区B.②—文化区C.③—商业区D.④—工业区2.该城市计划建设一处高级居住区,应选址在()A.甲B.乙C.丙D.丁1题,根据图中所示,①位于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较大,为居住区,A项对;②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处,为商业区,B项错;③位于铁路线附近,有的距离矿产地较近,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宜布局工业区,C项错;④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为文化区,D项错。

第2题,甲、乙两处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铁路线附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丙、丁两处相比较,丁处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环境更好,故丁处更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

2.D“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

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4.岭南地区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3题,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

第4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空隙小,火灾隐患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取水防火,B项正确。

4.B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平方米。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综合题1、城市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拟在①地建一个大型物流仓储区,请简析理由。

(2)⑤地将布局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该市准备在西南部P地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请简述其优势。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州现辖姑苏区、虎丘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和相城区5大区,苏州工业园区在行政上隶属吴中区,但在经济上是独立体。

苏州主城区被划分为核心区(距市中心5 km范围内,主要指姑苏老城)、近核区(距市中心5~15 km范围内,主要包含东部综合商务城,南部太湖新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和北部高铁新城)和远核区(距市中心15 km以外区域)3个圈层。

下图示意2010~2019年苏州主城区居住和就业重心的标准差椭圆分布和演变方向。

(1)指出苏州市职住空间的演变特点。

(2)说明姑苏区的主要职能。

(3)分析苏州市职住空间演变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益处。

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兴市地处河网密布和农业发达的杭嘉湖平原。

嘉兴城萌芽于秦汉,初建于三国,成形于唐。

尤其隋代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从老城区穿过,嘉兴城得以快速发展。

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后,嘉兴市沿铁路迅速延伸,主城区和工业区多集中在铁路西北侧发展。

2000年以来,嘉兴市政府及诸多机关从沪杭铁路的西北侧老城区迁往铁路东南侧,将原地块置换为商业用地,南部地区也成为近年来大型住宅区的集中建设区,使得嘉兴市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下图示意嘉兴市及老城区范围。

(1)指出嘉兴市旱期建城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说明嘉兴市政府机关迁出老城区的主要目的。

(3)近年来嘉兴市大型住宅区集中建设于南部地区,请做合理解释。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一)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一)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一)综合题1、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判断A、B、C三地地租最高的是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2)在A、B、C、D四地中,选择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1)A;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C地为化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解析:(1)根据图示资料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是距市中心的远近。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B 地位于城市外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

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地租高低排序是A>B>C。

(2)化工厂选址,主要考虑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在A、B、C、D四地中,C地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

是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

(3)解决交通拥堵可以从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道路及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回答,具体来说可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不断完善路网;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倡导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交的补贴力度等。

小提示:本题考查城市地租理论,工业选址条件,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化工厂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还有火力发电厂,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所以,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种污染的合理性规划。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八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南临解放西路,北临中兴路,坐落于长江江畔。

改革开放后,重庆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曾经繁华的十八梯却逐渐沉默。

2017年5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工建设,于2021年9月30日建成开放。

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划分为五个地块(下图),是重庆更新城市街区的优秀案例。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读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史前某村落沿EF线的地形剖面图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矿产资源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 A.团块状 B.带状C.网状D.棋盘状【解析】1选A,2选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民选择在靠近河流的平原地区居住,并且地势相对较高,这说明地形是当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第2题,M位于两条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其聚落会沿河谷延伸,呈带状分布。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按照距市中心付租水平高低划分,a、b、c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B.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C.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D.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4.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解析】3选B,4选C。

第3题,a功能区距市中心近,地租水平高,因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所以为商业区;c距市中心远,地租水平低,为工业区;b位于二者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为居住区。

第4题,b1接近市区,为低级居住区,而b2位于城市郊区,盛行风的上风向,且接近景点,环境优美,为高级居住区。

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A.东部B.东南部C.北部D.西南部6.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解析】5选A,6选D。

第5题,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空间活动的变化。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专项训练题综合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E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它们是:A____平原,B古埃及____河谷地,C____中下游地区,D____河谷地,E南欧(2)这些地区形成城市的共同条件有哪些____。

2、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____。

(2)M、P、Q中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____。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并分析原因:____。

(5)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____3、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处为(功能)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2)说明钢铁工业布局在丙处的优缺点。

(3)某开发商将在A、B两处同期推出新楼盘,结合图示信息分别说出这两处楼盘的宣传亮点。

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____。

(2)丁城市位于____,因此既是____港,又是____港。

(3)以上四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其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_;我国一些重要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有密切关系,如上海处在____入海口,重庆处在____和____的交汇处(填河流名称)。

(4)试分析武汉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哪些地理区位有关?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大致可分为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

中部山地间为北高南低的高原,平均海拔在2500~3000米之间,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纵横交错的山脊把高原分成十多个山间盆地。

首都基多位于基多盆地,由印第安人始建于11世纪,15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都城。

瓜亚基尔建于1536年,是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厄瓜多尔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铁路、公路、航空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知识导图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运用综合思维,结合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从时空和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城镇功能区布局的特征及发展变化。

2.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归纳不同功能区分布的区位。

3.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乡村和城镇外部形态的影响;结合风向、河流等条件,分析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措施目的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2.中心商务区和商业区其他类型的用地。

4.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不一定是经济因素一般来讲,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如在有些城镇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等。

这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少数民族区内的居民文化背景相同,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他们居住在一起可以减少感情上的隔阂,获得社会安全感。

5.城镇地域结构≠城镇功能分区城镇地域结构与城镇功能分区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城镇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镇功能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而城镇功能分区是指城镇中各种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6.理解工业区布局的三个原则(1)从环境综合效益角度考虑①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农具制造厂等)可以和居民点交错分布。

②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

③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2)从风向角度考虑图示布局原则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当地为季风区,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区最佳位置是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3)从河流角度考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刷厂、化肥厂、农药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预习效果自测]———————————————一、判断题1.影响乡村和城镇外部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错)2.城镇内部各个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错)3.高级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低级居住区位于城镇边缘。

(对)错4.距市中心越远,地租一定越低。

(错)5.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不会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变化。

(错)二、连线题6.请正确连线。

三、选择题读某城镇略图,回答7~9题。

7.图中a、b、c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D)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8.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B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9.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D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读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M功能区可能是(D)A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交通和仓储区11.该市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的位置是(D) A.甲B.乙C.丙D.丁乡村和城镇的外部空间形态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由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一般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

聚落在古代均指村落。

中国古代的“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据点。

“市”一般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

后来“城”与“市”的职能合体形成城市。

在近现代,聚落泛指一切居民点,既包括乡村居民点(乡村聚落),也包括城镇居民点(城镇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的主要景观差异是什么?提示:乡村聚落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物低矮,构造简单;城镇聚落以人文景观为主,建筑物高大密集,构造复杂。

城镇的外部空间结构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平原地形、城镇中心吸引力城镇用地限制或河流、山脉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受交通线、河流或地形(山谷)限制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镇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城镇沿主要交通线、河流或谷地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镇扩大规模,有利于城镇环境保护,城镇更贴近自然城镇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镇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等重庆、浦东新区等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1.在我国江南地区容易形成的城镇形态是(B)CA.团块状B.条带状C.组团状D.放射状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下图示意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据图回答2~4题。

2.影响重庆市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A.地形B.气候C.水源D.交通3.重庆市渝中(两江的交汇处,图中黑色区域)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A )B A.上班B.回家C.购物D.探亲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是组团式,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回家跨组团出行占跨组团出行总量一半以上。

重庆市渝中区位于市中心,是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因此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故B正确、A错误。

探亲、购物出行占比重小,不是主要目的,故C、D错误。

4.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C)D 第4题,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①对。

对外交通便利与出行主要在组团内部出行无关,②错。

远离中部组团,导致内部出行比重大,③对。

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团出行,④对。

故D正确,A、B、C错误。

①配套设施完善②对外交通便利③远离中部组团④职住基本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是T1~T3三个阶段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1)说出T2和T3阶段商业用地的分布特点。

(2)据图总结T2到T3阶段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说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T3阶段居住区出现了明显分化,分析甲居住区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1.城镇功能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位置及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向高级与低级居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位置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原因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对市区的污染中高级居住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低级居住区租金低,便于工人上下班中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建筑质量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面积狭小,质量低,拥挤、密集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质量优美较差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3.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因素(1)经济因素①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距离城镇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城镇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城镇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而商业、居住和工业付租能力的不同就使这些土地利用形式呈现出由城镇中心向外依次分布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