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传热极限计算

合集下载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9T10:50:57.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刘学飞[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向高水平迈进,这就带动了热管工艺在热能利用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河南省济源市身份证号码:21072519740328XXXX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向高水平迈进,这就带动了热管工艺在热能利用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热管技术在热工程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由于热管具有较强的导热特性,其热能也相当大,所以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笔者着重对热管技术的优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本文也对热管技术在热能领域做了一个概论的说明。

关键词:热管工艺;性能特征;工作原理;热能产业引言:热管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因此其在介质间的传热效率很高。

同时由于热管在导热过程中不太可能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因此在工程领域被称为导电超水平导热材料。

热管具有较强的传热能力。

从其在当今时代的应用领域来看,热管材料已经成为各种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导热材料。

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是其具有有效使用周期长、传热系数高、稳定性高的特点,因此逐渐在各种热工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1热管的组成成分和基本原理1.1 热管的组成成分常用的热管主要包括主体、内腔和毛细管结构三部分。

热管真空提取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主要部分是一个封闭的金属管道,由不锈钢、碳钢及其他金属,有少量的气体或液体和毛细结构的内部空腔,和金属管道中的气体和碎片不能包含在它。

1.2 热管的工作原理从热管的组成我们知道,热管的一端是蒸发段,一端是冷凝段,中间是绝热段。

当热管的蒸发段受到外界热量的作用时,蒸发段内的压力会迅速增大,毛细管物质中的液体通过蒸发流向冷凝段。

冷凝段放出热量,将蒸汽冷却并冷凝成液体,液体随毛细管物质返回到蒸发段。

如果你一直这样做,热量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精确版)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计算公式

(精确版)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计算公式

(精确版)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计算公式精确版: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计算公式1. 引言热管作为一种有效的热传递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精确计算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方法,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热管系统。

2. 热管散热面积计算公式热管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frac{Q_{dot}}{h \cdot K} \]其中:- \( A \):热管散热面积(单位:平方米)- \( Q_{dot} \):热管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递(单位:瓦特)- \( h \):热管的热传递系数(单位:瓦特/(平方米·摄氏度))- \( K \):热管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瓦特/(米·摄氏度))3. 热量计算公式热管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递 \( Q_{dot} \)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Q_{dot} = \frac{T_{hot} - T_{cold}}{R} \]其中:- \( Q_{dot} \):热管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递(单位:瓦特)- \( T_{hot} \):热管热端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 T_{cold} \):热管冷端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 R \):热管的热阻(单位:欧姆)4. 热管散热面积的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热管散热面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工程师可以根据热管的热传递系数 \( h \)、材料的导热系数 \( K \) 和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递 \( Q_{dot} \) 来调整热管散热面积,以达到最佳的热传递效果。

5. 总结本文提供了热管散热面积及热量的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精确地设计和优化热管系统。

通过调整热管散热面积和热量传递,可以有效地提高热管的散热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第9章 热管技术及应用

第9章 热管技术及应用
因为内部低压而在100℃ 以下就沸腾蒸发。
热量散失
水蒸汽流 水蒸汽冷凝
热量输入 液态水蒸发 液体由于重力 或吸附力回流
顺德职院机电系
9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9.2热管的特性 (1)很高的导热性 热管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 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 (2)优良的等温性 热管内腔的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蒸汽从蒸 发段流向冷凝段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温降亦很小, 因而热管具有优良的等温性。 (3)热流密度可变性 热管可以独立改变蒸发段或冷却段的加热面积, 这样即可以改变热流密度。
顺德职院机电系
9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1)热管的管壳是受压部件,要求由高导热率、 耐压、耐热应力的材料制造。在材料的选择上必 须考虑到热管在长期运行中管壳无腐蚀,工质与 管壳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产生气体。 管壳材料有多种,以不锈钢、铜、铝、镍等 较多,也可用贵重金属铌、钽或玻璃、陶瓷等。 管壳的作用是将热管的工作部分封闭起来,在热 端和冷端接受和放出热量,并承受管内外压力不 等时所产生的压力差。
顺德职院机电系
9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如图:当热管的一端受热 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 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 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 成液体,液体在沿多孔材 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 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 量便从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顺德职院机电系
9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在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具体包含了以下 六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的吸液 芯传递到液-气分界面;
顺德职院机电系
9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一.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又称为重力热管, 简称热虹吸管。 其结构和原理如右图所 示。与普通热管原理一样,但不同的是 热管内没有吸液芯,冷凝液的回流主要 是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因此,热虹吸管 的作用有一定的方向性:冷凝段位置必 须高于蒸发段。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成本低廉、而且传热性能优良、工作可 靠,因此他在地面上的各类传热设备中 都可以作为高效传热元件,其应用领域 非常广泛。

热管技术

热管技术

(1)产生不凝性气体
由于工作液体与管壳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凝性气体,在热 管工作时,该气体被蒸汽流吹扫到冷凝段聚集起来形成气塞,从而使有效冷凝 面积减小,热阻增大,传热性能恶化。
(2)工作液体物性恶化
有机工作介质在一定温度下,会逐渐发生分解,或与壳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使工作介质改变其物理性能。
6
2.2. 热管的工作过程
如图: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 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 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在沿多孔 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 环往复,热量便从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在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具体包含了以 下六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 液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气分界面; (2)液体在蒸发段的液-气分界面上蒸发; (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 (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液-气分界面上凝 结; (5)热量从液-气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 体和管壁传给冷源; (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或重力等) 是冷凝后的工作液回流到蒸发段。
什么叫毛细极限?
在热管运行中,当热管中的汽体液 体的循环压力降与所能提供的最大 毛细压头达到平衡时,该热管的传 热量也就达到了最大值。如果这时 加大蒸发量和冷凝量,则会因毛细 压头不足使抽回到蒸发段的液体不 能满足蒸发所需要的量,以致会发 生蒸发段吸液芯的干涸和过热。导 致壳壁温度剧烈升高,甚至“烧 毁”。
由于热管具有导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温度均匀 等良好性能.热管是传热领域的重大发明和科技成果,给人 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
3
1.2简历



热管原理最早由美国工程师在1942年提出。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和试制,最早被用于航天器与核 反应堆。 20世纪70年代,热管初次作为热能回收装臵应用于暖通行业。 80年代以后, 热管换热器的研制工作迅速开展。回转型、 分离型等新的结构型式相继出现,并日趋大型化。 近年来,工业中的广泛实际应用使热管换热器在余热利用领 域中脱颖而出。其结构形式多样,使用方式灵活,特别适用 于中、低温排气的余热回收。最近热管换热器在蓄能技术方 面又有了新的应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考虑到现代能源形势的需要, 热管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各个工业领域中,如:在航 空航天、核动力、太阳能、电子科技、冶金、建材、化工等 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般有 甲醇 、 丙醇、 水、 氨等 , 不包 括管内可能存在 的空气 或者
其他杂物. 工作液体在工作 时处于液体与气体两种状态 , 一
般在热管处 于真 空状态时被填充进去.
上文中我们对 热管及热管技术的特点做 出了一 个简单 介绍 , 正 因为热管技术拥有 这些 特点 , 才会产生 以下 几种应 用技术关键 , 也直接促使热管技术的广泛应用.
温场 .
通 过吸液管与热管管壁将热量传递 至管 外 ,如此一来就 完 成 了无外力作用 的热传统过程 _ 液体释放完热量后将 会沿吸 液管 回流 , 最终返 回到蒸发段 , 再继续进行下一次 的热传递 .
在 这个过程不断反复下热量将不 断的从 蒸发段传递 至冷 凝 段. 在这个 过程 中 , 绝热段将起到三点作用 : 为流动液体提供 通道; 将冷凝段 与蒸发段完全区隔开 ; 确保热管热量失散 到 外界 . 绝热段 的这 三点作用有效地保证 了热量 的传递.
1 . 3 热管技术 的特点 热管技术与常规换热技术相 比具有 以下特点 :
2 . 2 汇源分隔技术
该技术 主要是 目的. 分隔距离 的长短则 可根据实际采用的热
管性 能与现场需求来决 定 ,长能够达百米而短则短 至几 十
厘米 , 该技术在连续生产 中能起到很大效果. 2 . 3 交变热流密度
2 . 1 均温技术 可变导热管可实现变工情况下 冷、 热源的恒温. 例如 , 当
1 . 2 热管的工作原理 根据热管 的状况可分为三个 工作段 : 蒸发 、 冷凝 、 绝热 . 在工作时外部的热量致使蒸发 段和内部的液体温度升 高继 而蒸发 , 此 时蒸 发段的气压会迅速升高 , 当气压升高 到饱 和
的成效并与热能工程技 术相互促使彼此 不断发展 . 本 文将 对热管技 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热 能工程 中的应 用作 出介 绍, 以望能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热管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热管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热管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在热能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热管技术也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热管技术;热能工程;应用分析一、引言热管技术是一种利用相变传热原理进行热量传递的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在热能工程中,热管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余热回收、空调制冷、电子散热等。

本文旨在探讨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热管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二、热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热管技术是一种利用相变传热原理进行热量传递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管子内充入一定量的工质,当管子的一端受热时,工质吸收热量蒸发成气体,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向另一端,并在该端放出热量冷凝成液体,液体再通过毛细作用流回受热端,如此循环往复,实热量的传递。

热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性热管技术的传热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0%以上,远高于传统的传热方式。

这是因为热管技术利用相变传热原理,使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较小,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

此外,热管技术的传热过程是在密闭的管子内进行的,减少了外部环境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也提高了传热效率。

(2)环保性热管技术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无需消耗额外的能源,是一种环保的传热方式。

这是因为热管技术利用相变传热原理进行热量传递,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热管技术的传热效率高,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灵活性热管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余热回收、空调制冷、电子散热等。

这是因为热管技术的传热原理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制造。

此外,热管技术的传热效率高,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传热量和传热距离的需求。

(4)可靠性热管技术的传热过程是在密闭的管子内进行的,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热管散热器散热计算公式

热管散热器散热计算公式

热管散热器散热计算公式热管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散热设备,它通过热管的热传导和散热片的散热来实现散热效果。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来确定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部分,热管的热传导计算和散热片的散热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热管的热传导计算。

热管的热传导计算公式如下:Q = kAΔT / L。

其中,Q为热管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k为热管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特/米-摄氏度(W/m·°C);A为热管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热管两端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C);L为热管的长度,单位为米(m)。

在实际应用中,热管的导热系数k通常是已知的,可以根据热管的材料和结构参数进行查阅。

热管的横截面积A和长度L也是已知的,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而热管两端的温度差ΔT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需求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热管的传热量,从而评估热管的散热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散热片的散热计算。

散热片的散热计算公式如下:Q = hAΔT。

其中,Q为散热片的传热量,单位为瓦特(W);h为散热片的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C);A为散热片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散热片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C)。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片的表面积A是已知的,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散热片的对流换热系数h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片的形状来确定,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者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得到。

而散热片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差ΔT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散热需求来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散热片的传热量,从而评估散热片的散热性能。

综合考虑热管和散热片的散热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整个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热管和散热片的布局和组合方式,以及热管散热器的整体热阻等因素。

热管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热管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图 2 标 准 热 管 结 构 原 理 图
制 及 厨 房 设 备 等 .图 4为 热 管 目 前 的 应 用 情况.
用 毛 细 力 代 替 重 力 使 液 体 工 质 回 流 . 简 述 现 其 原 理 . 管 内装 的 都 是 能 润 湿 吸 液 芯 的 工 热 质, 由于 液 体 表 面 的 张 力 而 使 液 面 呈 现 弯 月 面 , 图 3所 示 . 为弯 月 面 的 曲率 半 径 , 如 R r为
维普资讯
4 2
物 理 与工 程
Vo. 2 No 3 2 0 11 . 0 2
热 管 技 术 及 其 在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胡 亚 范
( 山大 学 理 学 院 , 皇 岛 燕 秦
060 ) 6 0 4
( 稿 日期 : 0 2 0 一 1 收 2 0 — l1 )
蒸 发 段 必 须 位 于 下 端 , 时 不 能 在 无 重 力 场 同 的状 态 下 使 用 . 是 因 为 冷 凝 液 必 须 借 助 重 这 力 作 用 才 能 回流 到 蒸 发 段 .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 为 可 以采 用 有 吸 液 芯 的 毛 细 结 构 , 用 毛 细 作 利 用 使 冷 凝 液 回流 , 种 结 构 的 热 管 称 为 标 准 这 热 管 , 图 2所 示 ( 下 简 称 为 热 管 ) 热 管 主 如 以 . 要 由 密封 管 子 、 液 芯 及 蒸 汽 通 道 三 部 分 组 吸 成 . 管 沿 轴 向 分 为 蒸 发 段 、 热 段 和 冷 凝 热 绝
维普资讯
物理与工程
Vo. 2 No 3 2 0 11 . 0 2 外 , 还 具 有 如 下诸 多 优 点 : 它
蒸汽
液体

虹吸热管传热极限计算

虹吸热管传热极限计算

虹吸热管传热极限计算英文文档内容:Siphon heat pipes are a type of heat transfer device that utilizes the principle of capillary action to circulate a working fluid.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siphon heat pipe is crucial for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engineering systems.The calcul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limit in a siphon heat pipe is essential to ensure its efficient operation.The heat transfer limit in a siphon heat pipe is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e evaporation pressure of the working fluid and the capillary resistance within the pipe.The evaporation pressure is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rking fluid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itself.The capillary resistance is affected by the design of the siphon, including the length and diameter of the pipe, as well as the properties of the working fluid.To calculate the heat transfer limit, a series of calculations must be performed.Firstly, the evaporation pressure of the working fluid at the given operating temperature must be determined.This can be done using steam tables or empirical equations.Secondly, the capillary resistance must be calcula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esign of the siph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working fluid.This can be done using the appropriate equations and parameters for the working fluid and the siphon design.Once the evaporation pressure and capillary resistance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heat transfer limit can be determined.This is typically expressed as a maximum heat flux that the siphon heat pipe can transfer without experiencing a failure, such as a breakdown in the vacuum or a excessive increase in pressure.In conclusi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limit in a siphon heat pipe is a crucial step in ensuring its efficient operation.By considering the evaporation pressure and capillary resistance, the maximum heat flux that the siphon heat pipe can transfer can be determined, allowing for safe and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in engineering systems.中文文档内容:虹吸热管是一种利用毛细作用原理进行工作的热传递装置。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清华大学内部资料)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清华大学内部资料)

Heat pip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热管种类工作介质相容材料工作温度/℃低温热管氨铝,低碳钢,不锈钢-60100常温热管丙酮铝,铜,不锈钢0120甲醇铜,碳钢,不锈钢12130水铜,内壁经化学处理的碳钢30250中温热管联苯碳钢,不锈钢147300导热姆A铜,碳钢,不锈钢150395汞奥氏体不锈钢250650高温热管钾不锈钢4001000钠不锈钢,INCONEL合金5001200银钨,钽18002300一.当今传热工程面临两大问题: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有铝λ=202W/m??℃、柴铜λ=385W/ m??℃、和银:λ=410W/ m??℃,但其导热系数只能达到102W/m??℃的数量级,远不能满足某些工程中的快速散热和传热需要,热管的发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热管的相当导热系数可达105 W/m??℃的数量级.为一般金属材料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

它可将大量热量通过很小的截面积远距离地传输而无需外加动力。

由于热管具有导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温度均匀等良好性能.热管是传热领域的重大发明和科技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

热管的发展史· R.S.Gaugler1944·1962L.TrefethenGaugler·1967-· 1970· 1980Q-Dot· 1984Cotter7019 7319761978此后1981年在英国伦敦,1984年在日本筑波1987在法国格林贝尔,1990年在前苏联明斯克,1992年在中国北京,1995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1997在德国斯图加特,1999年在日本东京,2002年在俄罗斯莫斯科,2004年在中国上海分别召开了第四至十三届国际热管会议;除此之外,中日双方从1985年至1994年分别召开了四届双边及多边热管技术研讨会;199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多边会议正式发展为1970197612780-198719918130th1983.1—管壳;2—管芯;3—蒸汽腔;4—工作液A traditional heat pipe is a hollow cylinder filled with a vaporizable liquid. A.Heat is absorbed in the evaporating section.B.Fluid boils to vapor phase.C.Heat is released from the upper part of cylinder to the environment vapor condenses to liquid phase.D.Liquid returns by gravity to the lower part of cylinder evaporating section.:FromHeat Pipes for Dehumidification除湿气二. 热管的工作过程在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具体包含了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过程:(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气分界面;(2)液体在蒸发段的液-气分界面上蒸发;(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液-气分界面上凝结;(5)热量从液-气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或重力等)是冷凝后的工作也体回流到蒸发段。

热管的换热基本知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基本知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一热管简介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

其结构如图所示: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

蒸发段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

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

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

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

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

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

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 产品展示(2) 产品参数说明项目技术参数热管长度> 100mm主体材料铜管毛细结构槽沟/烧结芯/丝网管工作介质冷媒设计工作温度30~200℃设计使用倾角> 5°传热功率50~1000w (根据实际产品规格型号) 热阻系数< 0.08℃/W (参考值)传热功率测试原理测试总体要求1)加热功率有功率调节仪控制输入;2)热管保持与水平台面α角度(根据具体应用定);3)管壁上监测点的温度变化在5min内小于0.5℃认为传热达到稳定状态,记录此时传热功率为最大传热功率。

热管的换热基本知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基本知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一热管简介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

其结构如图所示:condensation adiabatic section evaporationvapor flowcontainerliquid flow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

蒸发段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

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

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

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

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

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

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产品展示(2)产品参数说明(3)产品性能测试图例长厘700跡的真空退火管量大传储功率測试TOO6®SOO400S3002001W 图1长度700mm的真空退火管最大传热功率测试图2热管等温性测试曲线二热管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热管传热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一热管简介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

其结构如图所示: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

蒸发段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

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

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

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

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

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

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 产品展示(2) 产品参数说明项目技术参数热管长度> 100mm主体材料铜管毛细结构槽沟/烧结芯/丝网管工作介质冷媒设计工作温度30~200℃设计使用倾角> 5°传热功率50~1000w (根据实际产品规格型号) 热阻系数< 0.08℃/W (参考值)传热功率测试原理测试总体要求1)加热功率有功率调节仪控制输入;2)热管保持与水平台面α角度(根据具体应用定);3)管壁上监测点的温度变化在5min内小于0.5℃认为传热达到稳定状态,记录此时传热功率为最大传热功率。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传热极限计算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传热极限计算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热管的传热极限声速极限: 热管管内蒸汽流动,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在蒸发端出口处蒸汽速度可能达到声速或者超声速,而出现堵塞现象,这时的最大传热量被称为声速极限。

毛细极限:热管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P cap ≥△P v +△P l ±△P g 。

如果加热量超过了某一数值,由毛细力作用抽回的液体就不能满足蒸发所需的量,于是便会出现蒸发段的吸液芯干涸,蒸发段管壁温度剧烈上升,甚至出现烧坏管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毛细传热极限。

沸腾极限:热管蒸发段的主要传热机理是导热加蒸发。

当热管处于低热流量的情况下,热量的一部分通过吸液芯和液体传导到汽-液分界面上,另一部分则通过自然对流到达汽-液分界面,并形成液体的蒸发。

如果热流量增大,与管壁接触的液体将逐渐过热,并会在核化中心生成气泡。

热管工作时应避免气泡的生成,因为吸液芯中一旦形成气泡后,如果不能顺利穿过吸液芯运动到液体表面,就将引起表面过热,以致破坏热管的正常工作。

因此将热管蒸发段在管壁处液体生成气泡时的最大传热量称作沸腾传热极限。

粘性极限:当蒸汽的压力由于粘性力的作用在热管冷凝段的末端降为零,如液态金属热管,在这种情况下,热管传热极限将受到限制,热管的工作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将遇到这种极限,它又被称为蒸汽压力极限。

携带极限:当热管中的蒸汽速度足够高时,液汽交界面存在的剪切力可能将吸液芯表面液体撕裂将其带入蒸汽流。

这种现象减少了冷凝回流液,限制了传热能力。

以下就以氨为工质展开五种传热极限的相关计算,氨的物性参数如下表所示:例:工质氨的热管,直径φ=3mm,壁厚 =0.3mm,长度L=300mm ,工作温度240K,有效长度eff l 为150mm 。

试确定该热管的传热功率。

一、声速极限解: 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饱和温度 T/K 饱和压 力Pv/106P a汽化潜热h fg /(kJ /kg) 蒸汽密度ρv /(kg/m 3)蒸汽粘度μv /10-6(N ·s/m 2) 表面张力σ/10-3(N/m ) 液体密度ρl /(kg/m 3)液体粘度μl /10-8(N ·s/m 2) 240 0.10226 1369 0.8972 9.16 33.9 681.4 273250 0.16496 1339 1.404 9.54 31.5 668.9 245 260 0.25529 1307 2.115 9.93 29.2 656.1 220 270 0.381 1273 3.086 10.31 26.9 642.9 197 280 0.55077 1237 4.38 10.7 24.7 629.2 176 290 0.77413 1198 6.071 11.07 22.4 615.0 157.7 300 1.0614 1159 8.247 11.45 20.2 600.2 141.0 310 1.4235 1113 11.01 11.86 18 584.6 126.0 320 1.8721 1066 14.51 12.29 15.9 568.2 113.4 330 2.41961014 18.89 12.74 13.7 550.9 101.9饱和蒸汽压 v P =0.10226×610Pa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比热容比 v γ=4/3=1.33 分子量 M=17通用气体常数 o R =8.314×310J/(kmol ·K)蒸汽的气体常数 v R =8.314×310÷17=478.47 J/(kg ·K) 汽腔的横截面积 v A =26232108.3)102.2(44m d --⨯=⨯⨯=ππν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21max,)1(2⎥⎦⎤⎢⎣⎡+=v o v v fg o v s T R h A Q γγρ=()2136133.1224047.47833.11013698972.0108.3⎥⎦⎤⎢⎣⎡+⨯⨯⨯⨯⨯⨯⨯⨯-=844.97W 声速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二、毛细极限解: 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液体密度 l ρ=681.4kg/m3液体黏度 l μ=273×810- N ·s/m 2 液体导热系数 l k =0.615W/(m ·K)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σ=33.9×310-N/m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蒸汽黏度 v μ=9.16×610-N ·s/m 2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有效毛细半径 r c =1/(2N)=6.4510-⨯m 最大毛细压力 m ax ,c P ==cr σ2 1.06310⨯N/m 2 垂直方向上的液体静压力 v l gd ρcos φ=14.69N/m 2 轴向的液体静压力 gl l ρsin φ= 0液体流道的平均半径 m r =()2/δ+v d =1.25310-⨯ 吸液芯的横截面积 w A =()4/22v i d d -π=7.22710-⨯m 2 吸液芯弯卷系数 S=1.05 (经验数据) 吸液芯的空隙率 ε=1-πSNd/4=0.594吸液芯的渗透率 K= ()2221122εε-d =4.071110-⨯m 2液体的摩擦系数 l F ==fgl w l h KA ρμ99.6 (N/m 2)/(W ·m )蒸汽腔的横截面积 v A =4/2v d π=3.8310-⨯m 2 蒸汽腔的水力半径 hv r ==2/v d 1.1310-⨯m 阻力系数 v v f Re =16 蒸汽的摩擦系数 F v =()fgv hv v vv v h r A f ρμ22Re =1.57 210-⨯ (N/m 2)/(W ·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effv l l v l c l F F gl gd rQ +±-=φρφρσsin cos 2=()15.01057.16.9969.1410602⨯⨯+--=69.97W毛细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三、沸腾极限解: 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蒸发段长度 e l =0.15mm 吸液芯的有效导热系数 e λ=2.58 W/(m ·℃) 氨的表面张力系数 σ=33.9×310-N/m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管子内径 i d =2.4×310-m 蒸汽腔直径 v d =2.2×310-m 汽包临界生成半径 b r =2.54×710-m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 ⎝⎛⎪⎭⎫ ⎝⎛=b v i v fg veff e b r r r h T l Q σρλπ2ln 2max , =⎪⎪⎭⎫ ⎝⎛⨯⨯⨯⨯⎪⎭⎫ ⎝⎛⨯⨯⨯⨯⨯⨯⨯--7331054.2109.3322.24.2ln 8972.010*********.215.014.32 =1456.83 W沸腾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四、粘性极限解: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饱和蒸汽压 v P =0.10226×610Pa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蒸汽黏度 v μ=9.16×610-N ·s/m 2 蒸汽腔直径 v d =2.2310-⨯m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vovo vo effv fg v vi A p l h d Q ρμ642max ,=2366323)102.2(41010226.08972.015.01016.964101369)102.2(---⨯⨯⨯⨯⨯⨯⨯⨯⨯⨯⨯⨯=π =26265.89W粘性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五、携带极限解: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蒸气流道的的横截面积 v A =3.8×610-m 2 表面张力系数 σ=33.9×310-N/m 丝网数目 N=7.87310⨯m -1 丝网直径 d =6.25×510-m 吸液心表面水力半径 hs r =510225.3221-⨯=-dN 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21max,2⎪⎪⎭⎫ ⎝⎛=hs v fg v e rh A Q σρ=3.8×610-×1369×310×215310225.32109.338972.0⎥⎦⎤⎢⎣⎡⨯⨯⨯⨯--=112.96W携带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五种传热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说明: 声速极限的实际数值应为图中相应数值乘以一百,单位为瓦;沸腾极限的实际数值应为图中相应数值乘以十,单位为瓦。

浅议热管技术及其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浅议热管技术及其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浅议热管技术及其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能源逐渐减少,将热管技术应用于热能工程,不但可以实现热能的有效流动,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尽管这样,大力推行热管技术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继续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解决热管技术的难题,不断推动热管技术的快速发展。

因此本文重点就热管工艺的优势和操作原理展开深入剖析,对热管工艺在热能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做以梗概性阐释。

关键词:热管技术;热能工程;应用1、热管技术工作原理及特征1.1热管技术工作原理依据热管的传热情况,可把其作业流程划分成蒸发时期、传输时期、凝结时期三个作业时期。

在热管的一侧被热源实施加热时,工作液会受此蒸发,形成的气体的压差的影响下迅速向着热管的另一侧移动,在另一侧释放潜热从而凝结。

而凝结液在吸液芯毛细抽吸力的影响下,自冷端迁移至热端。

这样重复循环,热量便在热端连续不断的传输到冷端,此种循环是迅速展开的,热量能持续性的被传递。

在热量展开传输的进程中,要把两端的传输予以分离,这样能确保热量的高效传输,保障其在传输进程中减少热量亏损。

1.2热管技术的优势首先,热管换热设备较常规设备更安全、可靠,可长期连续运行。

这一特点对连续性生产的工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常规换热器设备一般是间壁换热,冷热流体分布在器壁的两侧流过,如管壁或者器壁有泄漏,则将造成停产损失。

由热管组成的换热设备,则是在二次间壁换热,即热流要通过热管的蒸发段管壁和冷凝段才能传到冷流体,而热管一般不可能在蒸发和冷凝段同时破坏,所以大大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其次,传热速率大。

在换热器中,与紫铜、银、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热管的导热系数要高出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从传热效率方面来看,能够达85%以上,因此,热管具备优良的导热性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热介质。

运用热管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回收余热,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排热、废热等低品位热源。

热管技术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详解-精品图文

热管技术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详解-精品图文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第一章绪论热管的发展史一.热管的组成第二章热管及其特性图2.1 热管示意图1—管壳;2—管芯;3—蒸汽腔;4—工作液Heat Pipes for Dehumidification(除湿气)热管的工作液要有较高的汽化潜热要有较高的汽化潜热、、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合适的饱和压力及沸点,较低的粘度及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粘度及良好的稳定性。

工作液体还应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毛细结构的能力润湿毛细结构的能力,,使毛细结构能对工作液作用并产生必须的毛细力。

工作液还不能对毛细结构和管壁产生溶解作用工作液还不能对毛细结构和管壁产生溶解作用,,否则被溶解的物质将积累在蒸发段破坏毛细结构质将积累在蒸发段破坏毛细结构。

二. 热管的工作过程(2)液体在蒸发段的液-气分界面上蒸发;(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向冷凝段;(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液-气分界面上凝结;(5)热量从液-气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或重力等)是冷凝后的工作也体回流到蒸发段。

三.热管的传热极限热管虽然是一种传热性能极好的元件热管虽然是一种传热性能极好的元件,,但也不可能无限加大热负荷但也不可能无限加大热负荷,,其传热能力的上限值会受到一种或几种因素的限制其传热能力的上限值会受到一种或几种因素的限制,,如毛细力如毛细力、、声速声速、、携带携带、、冷冻启动冷冻启动、、连续蒸气连续蒸气、、蒸气压力及冷凝等蒸气压力及冷凝等,,因而构成热管的传热极限(或叫工作极限)。

这些传热极限与热管尺寸这些传热极限与热管尺寸、、形状形状、、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吸液芯结构吸液芯结构、、工作温度等有关工作温度等有关,,限制热管传热量的级限类型是由该热管在某种温度下各传热极限的最小值所决定的管在某种温度下各传热极限的最小值所决定的。

具体来讲具体来讲,,这些极限主要有主要有((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工作温度低时,最易出现粘性极限及声速极限。

传热管长的计算公式

传热管长的计算公式

传热管长的计算公式传热管(也称为热管)是一种有效的热传导元件,通过利用工作介质中的相变过程来传递热量。

在设计和计算传热管时,一些关键参数需要考虑,包括管道的长度、内径、壁厚、工作介质的性质等。

本文将介绍传热管长度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传热管长度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平衡传热管的传热功率和内部的压降。

假设传热管的传热功率为Q,内部压降为ΔP,传热管的长度为L。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研究,传热管长度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公式进行估算。

1.传热管长度与传热功率的关系传热管的长度与传热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描述:L=k1*(Q/A)^m其中,k1是一个常数,A是传热管的外表面积,m是一个与传热管的几何形状及工作介质性质有关的指数。

2.传热管长度与压降的关系传热管的长度与内部压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描述:L=k2*(ΔP/μ)^n其中,k2是一个常数,μ是工作介质的动力粘度,n是一个与传热管的几何形状及工作介质性质有关的指数。

通过组合上述两个公式,可以得到传热管长度的计算公式:L=k*((Q/A)^m*(μ/ΔP)^n)其中,k=k1*k2是一个常数。

具体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传热管参数和工况来确定m和n的值。

例如,对于粗糙内壁的水平管道而言,通常取m=0.25,n=0.25;对于光滑内壁的垂直管道而言,通常取m=0.33,n=0.33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基于一些假设和近似条件进行推导的,实际应用时应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和经验进行修正和计算。

此外,在实际工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虑,如传热管材料的热导率、传热管的附加传热面积等。

对于一些特殊的传热管,比如弯管、多通道传热管等,还需要针对其几何形状和特殊工况进行额外的计算和修正。

综上所述,传热管长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于传热功率和内部压降的经验公式,可以为传热管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传热管参数和工况来进行修正和计算,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热管的传热极限

热管的传热极限

热管的几种传热极限:
毛细极限:指热管由于吸液芯结构为工作介质循环提供的毛细压力的限制而导致的传热极限。

携带极限:当热管内部的蒸汽速度足够高时,液—汽交界面存在的剪切力可能将吸液芯表面的液体撕裂将其带入蒸汽流从而导致蒸发区干涸。

沸腾极限:指热管蒸发段由于径向热流或者管壁温度变得非常高而在吸液芯中液体生存气泡时的最大传热量。

冷凝极限:指由冷凝段的传热能力所制约的热管的传热极限。

声速极限:热管内部的蒸汽流动,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在蒸发段出口处蒸汽速度可能达到声速或超声速而出现阻塞现象,此时的最大传热量被称为声速极限。

黏性极限:蒸汽的压力由于黏性力的作用不断降低,热管的传热量随着冷凝段蒸汽压力的不断降低而增大,最终热管传热量在蒸汽压力位于冷凝段的末端时降为零而达到极限。

连续流动极限:对于小热管以及工作温度很低的热管,热管内部的蒸汽流动可能处于自由分子状态或者稀薄、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获得连续的蒸汽流,热管的传热能力将受到限制,热管的这种传热极限即为连续流动极限。

冷冻启动极限:指热管在从冷冻状态启动的过程中,从蒸发段流来的蒸汽可能在绝热段或冷凝段再次冷凝而耗尽蒸发段流来的工作介质,导致蒸发段干涸,热管无法正常启动工作时的最大传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热管的传热极限
声速极限:热管管蒸汽流动,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在蒸发端出口处蒸汽速度可能达到声速或者超声速,而出现堵塞现象,这时的最大传热量被称为声速极限。

毛细极限:热管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P cap≥△P v+△P l±△P g 。

如果加热量超过了某一数值,由毛细力作用抽回的液体就不能满足蒸发所需的量,于是便会出现蒸发段的吸液芯干涸,蒸发段管壁温度剧烈上升,甚至出现烧坏管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毛细传热极限。

沸腾极限:热管蒸发段的主要传热机理是导热加蒸发。

当热管处于低热流量的情况下,热量的一部分通过吸液芯和液体传导到汽-液分界面上,另一部分则通过自然对流到达汽-液分界面,并形成液体的蒸发。

如果热流量增大,与管壁接触的液体将逐渐过热,并会在核化中心生成气泡。

热管工作时应避免气泡的生成,因为吸液芯中一旦形成气泡后,如果不能顺利穿过吸液芯运动到液体表面,就将引起表面过热,以致破坏热管的正常工作。

因此将热管蒸发段在管壁处液体生成气泡时的最大传热量称作沸腾传热极限。

粘性极限:当蒸汽的压力由于粘性力的作用在热管冷凝段的末端降为零,如液态金属热管,在这种情况下,热管传热极限将受到限制,热管的工作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将遇到这种极限,它又被称为蒸汽压力极限。

携带极限:当热管中的蒸汽速度足够高时,液汽交界面存在的剪切力可能将吸液芯表面液体撕裂将其带入蒸汽流。

这种现象减少了冷凝回流液,限制了传热能力。

以下就以氨为工质展开五种传热极限的相关计算,氨的物性参数如下表所示:
例:工质氨的热管,直径φ=3mm,壁厚 =0.3mm,长度L=300mm,工作温度240K, l为150mm。

试确定该热管的传热功率。

有效长度
eff
一、声速极限
NH在240K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解:
3
蒸汽密度ρ=0.8972 kg/m3
饱和蒸汽压 v P =0.10226×610Pa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比热容比 v γ=4/3=1.33 分子量 M=17
通用气体常数 o R =8.314×310J/(kmol ·K)
蒸汽的气体常数 v R =8.314×310÷17=478.47 J/(kg ·K) 汽腔的横截面积 v A =26232
108.3)102.2(4
4
m d --⨯=⨯⨯=
π
πν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2
1
max
,)1(2⎥⎦
⎤⎢⎣⎡+=v o v v fg o v s T R h A Q γγρ
=()2
1
3
6
133.1224047.47833.11013698972.010
8.3⎥

⎤⎢⎣⎡+⨯⨯⨯⨯⨯⨯⨯⨯-
=844.97W 声速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二、毛细极限
解: 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液体密度 l ρ=681.4kg/m
3
液体黏度 l μ=273×810- N ·s/m 2 液体导热系数 l k =0.615W/(m ·K) 液体的表面力系数 σ=33.9×310-N/m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蒸汽黏度 v μ=9.16×610-N ·s/m 2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有效毛细半径 r c =1/(2N)=6.4510-⨯m 最大毛细压力 m ax ,c P =
=c
r σ
2 1.06310⨯N/m 2 垂直方向上的液体静压力 v l gd ρcos φ=14.69N/m 2 轴向的液体静压力 gl l ρsin φ= 0
液体流道的平均半径 m r =()2/δ+v d =1.25310-⨯ 吸液芯的横截面积 w A =()4/22v i d d -π=7.22710-⨯m 2 吸液芯弯卷系数 S=1.05 (经验数据) 吸液芯的空隙率 ε=1-πSNd/4=0.594
吸液芯的渗透率 K= ()
2
221122ε
ε-d =4.071110-⨯m 2
液体的摩擦系数 l F =
=fg
l w l h KA ρμ99.6 (N/m 2
)/(W ·m )
蒸汽腔的横截面积 v A =4/2v d π=3.8310-⨯m 2 蒸汽腔的水力半径 hv r ==2/v d 1.1310-⨯m 阻力系数 v v f Re =16 蒸汽的摩擦系数 F v =
()fg
v hv v v
v v h r A f ρμ2
2Re =1.57 210-⨯ (N/m 2)/
(W ·m )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eff
v l l v l c l F F gl gd r
Q +±-=φρφρσ
sin cos 2
=
(
)
15
.01057.16.9969
.1410602
⨯⨯+--=69.97W 毛细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三、沸腾极限
解: 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蒸发段长度 e l =0.15mm 吸液芯的有效导热系数 e λ=2.58 W/(m ·℃) 氨的表面力系数 σ=33.9×310-N/m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管子径 i d =2.4×310-m 蒸汽腔直径 v d =2.2×310-m 汽包临界生成半径 b r =2.54×710-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
⎫ ⎝⎛⎪⎭⎫ ⎝⎛=
b v i v fg v
eff e b r r r h T l Q σρλπ2ln 2max , =⎪⎪⎭⎫ ⎝
⎛⨯⨯⨯⨯⎪⎭⎫ ⎝⎛⨯⨯⨯⨯⨯⨯⨯--7331054.2109.3322.24.2ln 8972.010*********.215.014.32 =1456.83 W
沸腾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四、粘性极限
解: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饱和蒸汽压 v P =0.10226×610Pa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蒸汽黏度 v μ=9.16×610-N ·s/m 2 蒸汽腔直径 v d =2.2310-⨯m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vo
vo vo eff
v fg v vi A p l h d Q ρμ642max ,=
236
6
323)102.2(41010226.08972.015
.01016.964101369)102.2(---⨯⨯⨯⨯⨯⨯⨯⨯⨯⨯⨯⨯=π =26265.89W
粘性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五、携带极限
解:3NH 在240K 时的有关物理参数如下:
汽化潜热 fg h =1369×310J/kg 蒸汽密度 ρ=0.8972 kg/m 3 蒸气流道的的横截面积 v A =3.8×610-m 2 表面力系数 σ=33.9×310-N/m 丝网数目 N=7.87310⨯m -1 丝网直径 d =6.25×510-m 吸液心表面水力半径 hs r =510225.32
21-⨯=-d
N m 将以上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有
2 1
max
,2⎪





=
hs
v
fg
v
e r
h
A
Q
σ
ρ
=3.8×6
10-×1369×3
10×
2
1
5
3
10
225
.3
2
10
9.
33
8972
.0










-
- =112.96W
携带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五种传热极限的规律总结如下:
说明:声速极限的实际数值应为图中相应数值乘以一百,单位为瓦;沸腾极限的实际数值应为图中相应数值乘以十,单位为瓦。

粘性极限的实际数值应为图中相应数值乘以一万,单位为瓦。

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

饱和温
度/K
声速极
限/W
毛细极
限/W
沸腾极
限/W
粘性极
限/W
携带极
限/W
240 845 70 1457 26270 113
250 1320 75 921 62278 133
260 1979 80 604 136153 154
270 2866 85 407 278130 174
280 4026 91 281 534304 193
290 5500 96 196 974408 209
300 7352 101 139 1697504 224
310 9581 106 100 2817818 234
320 12287 110 72 4513979 242
330 15452 113 52 6969503 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