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pptx

合集下载

2-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选育

2-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选育
2016/12/13
2.1.1.2工业发酵常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4) 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
发酵工业常用的酵母有啤酒酵母、卡尔斯伯酵母、德巴 利氏酵母、汉逊氏酵母、假丝酵母和毕赤氏酵母等。 酵母细胞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酶类, 工业上常通过培养酵母制造单细胞蛋白,以供食用或作 饲料蛋白,或用来制取核糖核酸、核苷酸、核黄素、细 胞色素c、辅酶A、凝血质、转化酶和乳糖酶等。 在发酵工业上,经常利用酵母的代谢进行啤酒、白酒、 黄酒和果酒等各种饮料酒的酿造,以及生产乙醇、甘油、 有机酸及麦角固醇等多种产品。
2016/12/13
菌种选育有何意义?
菌种选育的意义:
提供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加工工艺和开发新产品。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菌种选育还可以了解菌种 的遗传学性质
2016/12/13
2.1 工业发酵生产菌种 2.1.1 工业发酵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在工业发酵工程中,经常用到的生产菌种 是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图2-1中简要阐明了初级代谢途径与次级代谢 途径的联系与区别。
2016/12/13
糖类
磷酸戊糖途径
核酸类 多糖类 糖苷类
核苷类抗生素 糖苷类抗生素 糖衍生物类抗生素
糖酵解
4-磷酸赤藓糖
图2-1 初级代谢与 次级代谢的关系
莽草酸 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 芳香族氨基酸 丙酮酸 脂肪族氨基酸 乙酰CoA CO2 乙酰CoA 脂肪酸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四环素 灰黄霉素 黄曲霉毒素 蛋白质 多肽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 氯霉素
此外,有的放线菌还用来生产维生素和酶制剂, 有的放线菌用于甾体转化。
2016/12/13
2.1.1.2工业发酵常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发酵工程 第2章 发酵工业菌种PPT课件

发酵工程 第2章 发酵工业菌种PPT课件

lys.HCl 2.1 g/l
F6-16 (leu -, Thr -)
20.8 g/l
F9-50 (leu -, Thr -, AEC r)
33.5 g/l
42
代谢工程的定义
利用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地对细胞代谢途径进 行修饰、改造,改变细胞特性,并与细胞基因调 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构建新 的代谢途径,生产特定目的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 个新的学科领域。
13
问题: 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用于生产氨基酸?
微生物(包括动、植物细胞)几乎可以生产 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 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只有特定的微生 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例:礼来(Eli lilly),花了10年的时间从40万株微生 物中,发现了三种有潜力的新抗生素。
14
的菌落,然后根据液体培养测定多糖含量来筛选 高产菌。
28
放线菌的分离: 以产链霉素菌种的分离为例
(从退化菌种中筛选)
取工业发酵液(含孢子)样品1环 放入带玻璃珠的装有10ml 无菌水的小三角瓶中,摇匀
采用稀释法制平板,获取单菌落
根据高产菌的特点,选择目的菌落
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型:形态依据
斜面保藏
高产菌恢复
放大培养,发酵液性能测试
物理:紫外,快中子
{ 诱变剂
化学: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
35
(一)、诱变剂的作用原理(略) (二)、诱变剂处理过程中几个有关的问题
化学诱变剂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亚硝酸:0.07MNa2HPO4 亚硝基胍:1MNaOH
诱变剂量的选择
诱变剂的选择 出发菌株的选择
36
(三)、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略)

最新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二章PPT课件

最新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二章PPT课件
返回
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出发菌株 出发菌株应产量高、对诱变剂敏感性大、变异幅度广。
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2)复合诱变因素的使用 野生型菌株用单一诱变因素有时能取得好效果;老
菌种单一诱变因素重复使用突变效果不高,可利用复合 因素、扩大诱变幅度,提高诱变效果。
青霉菌选育:先以氮芥处理很短时间而不引起突变, 再用UV处理,可使诱变频率大为提高。提高突变频率可 获得高产菌株。
目的产物积累
微生物育种的目的
方法:突变、体内重组 体外重组(基因工程)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经典育种: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 定向育种: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代谢 调控和基因工程等。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二章
第一节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微生物的特性及工业微生物的要求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随机分离方法
自然突变
结果: 1、菌种衰退和生产质量下降; 2、对生产有益的突变。
为此,菌株应定期纯化,保存优良菌种(复壮)。 实际生产中,从高产批号中取样分离单菌落, 从中选 出稳定菌株用于生产。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的优越性:简单易行,可以达到纯化菌 种,防止菌种衰退,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
缺点:效率低,进展慢,很难使生产水平大幅度提 高.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PPT课件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PPT课件
应用:乳酸、干 酪、奶子酒、发 面、泡菜、酸奶 等的制作
枯草芽孢杆菌
应用:生产淀粉酶、
蛋白酶等
6
2、酵母菌
种类:酒精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 红酵母、面包酵母、毕赤氏酵母
应用:生产酒精、啤酒、石油发酵脱蜡 和制取蛋白质、生产脂肪
7
面包酵母
啤酒酵 母
红酵 8 母
3、霉菌
曲霉属
应用:生产有机酸、生产淀粉酶、果胶酶、葡萄 糖氧化酶
第二章 工业发酵菌种来源及选育
第一节 工业发酵生产菌种
一、微生物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微生物资源丰富,广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界
中,其中土壤中最多。现在微生物工业用菌有的是野 生型,有的是通过诱变得到的突变体。
发展趋势: 从野生型
变异株
自然选育
代谢控制育种
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定向育种
1
微生物工业对大规模生产用菌的要求原则:
方法:控制一定的养分(碳源或氮源);控制一定的培养 条件(温度、pH、底物等)。
(三)培养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混 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在这一步,增 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一步应用,而且控制 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 稀释分离法、组织分离法。
19
培养条件控制
营养成分控制、控制培养基的pH、添加抑制剂、热处理、 控制培养温度、控制通气量
问题?
1、如何控制营养成分,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固氮菌、纤 维素酶菌、几丁质酶菌? 2、如何控制培养基pH 分离产柠檬酸的黑曲霉? 3、分离放线菌、细菌、霉菌时,选择哪些抑制剂? 4、在培养基中添加去氧胆酸钠的作用是什么?厌氧培养 中加入焦性没食子酸与NaOH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分离芽孢菌?

《发酵菌种选育》课件

《发酵菌种选育》课件
重要性
发酵菌种选育是提高发酵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菌种选育的基本原则
80%
适应性
选育的菌种应适应发酵工业生产 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压力 等。
100%
产率
选育的菌种应具有较高的发酵产 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
80%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菌种选育的效率和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 发成本。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结合自动化技术实现菌种筛选和发酵过程的自动 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发酵菌种选育的应用与案例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能源
发酵菌种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如乙醇、生物柴油等,替代 化石燃料。
化学品生产
发酵菌种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化 学品,如氨基酸、抗生素、维 生素等。
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发酵菌种可用 于生产酸奶、奶酪、面包等食 品。
在农业上的应用
有机肥料
发酵菌种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 壤肥力。
合成生物学结合了基因编辑技术和系 统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基因 线路和细胞系统来优化微生物发酵过 程。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将有望 实现定制化的菌种设计和优化,提高 发酵产物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 本。
人工智能在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够处理大量的菌种数据,预测和优化菌种 生长和代谢过程。
菌种选育的成功案例分析
青霉素的发现
通过对霉菌的发酵产物进行筛选,发 现了青霉素,为人类治疗细菌感染做 出了巨大贡献。
酵母菌的选育
高赖氨酸玉米的选育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5.列出生物系统中有用的自然底物,如森林土 壤中的几丁质、葡萄表皮的果胶;
6.根据上述1-5项中所获得的数据,设计分离方 法,即选择适宜的稀释液、底物、试样、天然浸 出汁和培养条件;
7.用标准方法作对照来评价生态学分离方法;
8.根据待检材料的生态参数需要,修改已知的 方法;
• 植物体上放线菌的分离:无菌取植物组织,干燥以 减少细菌数量,剪碎植物材料后植入平板表层后培 养。也可洗下微生物后振荡培养。
• 水中放线菌的分离: 为使所要分离的放线菌的数量 种类增多,一般将水样离心或滤纸过滤,取离心沉 积或滤纸表面沉积进行系列稀释和涂布。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五)毒性试验
• 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产毒的, 将其作为生产菌种应当十分当心,尤其与食品 工业有关的菌种,更应慎重。据有的国家规定, 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脆壁酵母、黑曲霉、米 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 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 性试验。
发酵工程02第二章发酵菌种选育
二、分离
• 目的微生物不纯,需分离纯化。采用简便迅速, 有一定准确性的检出方法,提高筛选效率。常
用平皿反应法:
• 纸片培养显色法:浸有指示剂滤纸。
• 透明圈法:混浊底物被分解后形成透明圈。如 可溶性淀粉、碳酸钙等。 变色圈法:直接用显色剂或指示剂。
生长圈法:利用某些具有特殊营养要求的微生 物作为工具菌,要分离的微生物能在一般培养 条件下生长而合成该营养物而使工具菌能生长, 形成生长圈。 抑制圈法:琼脂块培养法。
PPT文档演模板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内形成孢酵母菌
单细胞真核,主 分布于含糖质较多的 偏酸性环境中,如水 果、蔬菜、花蜜和植 物叶子上,以及果园 土壤中。
1、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又称啤酒酵母。细胞多为圆形、 卵形,能产生子囊孢子。能发酵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 等多种糖类,但不发酵乳糖和蜜 二糖。
5、白地霉 ( Geotrichum candidum )
➢ 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
➢ 白地霉菌体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 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在废料废水的利用上很 用价值。
6、产黄头孢霉 ( Cephalosporium chrysogen ) 头孢霉素、先锋霉素
3、游动放线菌属 (Actinoplanes)
➢ 一般不形成气生菌丝,孢子球形,有时端生1-40 根鞭毛,能运动。 ➢ 济南游动放线菌生产创新霉素(creatmycin; 1964).
4、诺卡氏菌属 (Norcadia)
➢ 菌落较小,边缘多呈树根 毛状。 ➢ 生产利福霉素、蚊霉素等
5、孢囊链霉菌属 (Streptosporangium)
4、青霉 ( Penicillum )
产黄青霉 ( Penicillum chrysogenum ) 生产青霉素,也可用来生产葡萄
糖氧化酶、葡萄糖酸、柠檬酸和抗坏 血酸。
娄地青霉 ( Penicillum roqueforti ) 属不对称青霉组,具有分解油
脂和蛋白质的能力,用于制造干酪; 该菌孢子能将甘油三酯氧化为甲基 酮。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第一节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 第二节 菌种来源 第三节 菌种选育 第四节 种子扩大培养 第五节 菌种保藏

《发酵工程》02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

《发酵工程》02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

(2)增殖培养
➢目的: 富集目的微生物,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 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方法 1、养分 3、培养时间
2、pH条件 4、培养温度
等一切能提高目的微生物相对生长速度的手段,培养(固体、 液体;分批连续)后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
(3)纯种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问题: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用于生产氨基酸?
微生物(包括动、植物细胞)几乎可以生产 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 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只有特定的微生 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例: 礼来(Eli lilly),花了10年的时间从40万株微 生物中,发现了三种有潜力的新抗生素。
• 细菌(bacteria):常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 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短杆菌:GA、Gln、lys……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BF7658)、碱性蛋白酶等 地衣芽孢杆菌:HASS(耐高温α-淀粉酶) αAmylase 苏云金芽孢杆菌短:杆B菌T生物农药…棒…状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丙酮、丁y酸ea等sts的发酵
啤棒酒状酵杆母菌
• 酵母菌(yeast):属单细胞真核生物,主 要分布于含糖较多的酸性环境中。常用的 有: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类酵母等。
啤酒酵母:酿酒、辅酶类物质的发酵
酒香酵母:酿酒
汉逊酵母:酿酒,用于乙酸乙酯的发酵
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生产,石油发酵
霉菌
• 霉菌(mould):喜偏酸性环境。可用于生产多种 酶制剂、抗生素、有机酸及甾体激素等。
黑曲霉:柠檬酸工业、酿酒业、糖化酶 黄曲霉:酱油生产,面酱 青霉菌:青霉素的生产 红曲霉:红曲制造,南方红曲酒(女儿红);红色;豆腐 乳 赤霉菌:赤霉素的生产

微生物工程(发酵)第二章-菌种制备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微生物工程(发酵)第二章-菌种制备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jpkc 17
2.1.5 适应性进化(菌株驯化)
• Adaptive evolution 通过人工措施使微生物逐 步适应某一条件,而定向选育微生物的方 法; • (柠檬酸)
ppt课件
18
2.1.6 菌种的保藏
• 保藏、退化、复壮
ppt课件
ppt课件 10
微生物的分离
• 稀释涂布法 • 划线法;
ppt课件
11
生化反应法;
高温下培养: 分离嗜热细菌; 培养基中不含N: 分离固氮菌; 培养基加抗生素: 分离抗性菌;
ppt课件
12
组织分离法
ppt课件
13
• 合理的筛选策略是关键!
ppt课件
14
氨基酸产生菌的筛选
样品
分离
ppt课件
35
• 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 • 双层平板上,半固体培养基中;
ppt课件
36
2.3.3 微生物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技术+诱变育种技术 • 出发菌株的选择 • 菌体的活化 • 原生质体的制备 • 诱变育种 • 原生质体再生 • 菌株的分离 • 筛选
ppt课件 37
2.3.4 微生物原生质体转化技术
ppt课件
41
2.3.6 基因组该组育种
• 在微生物全基因组改造中快速进行特定群 体的基因交换重组,从而增加群体遗传多 样性,改良群体中个体性能等的连续遗传 改变及表型选择过程; • 人工诱变+原生质体融合
ppt课件
42
2.4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育种
• 2.4.1 基因工程育种是指重组对象的目的基 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 构建成工程菌(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 重新组合,并使得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 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发酵工程第二章 发酵工业菌种的选育

发酵工程第二章 发酵工业菌种的选育
微生物工程工业生产 水平的三个决定要素:
生产菌种的性能 生产设备 发酵和提取工艺条件
优良的生产菌种是实现高水平微生物工程工业生 产的第一环节。
第二章 发酵工业菌种的选育
2.1 发酵工业常用菌种 2.2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2.3 发酵工业菌种鉴定 2.4 发酵工业菌种改良 2.5 发酵工业菌种保藏
• 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 • 安全性好; • 比哺乳动物细胞操作简单; • 具有一定的修饰蛋白的能力。
2.2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分离 将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按需要和菌株的特性迅 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筛选,得到所需微生 物的过程。
菌种分离方法 依据生产需要、目的代谢产物性质、可能 产生所需目的产物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分布、理化特性、 生活环境等,设计选择性高的分离方法。
➢ 野油菜黄单胞菌(X. campestris) 可以用淀粉生产黄原胶
10、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G-细菌,能发酵生产维生素B12、丙氨酸、谷氨酸、葡 萄糖酸、色素、果胶酶;也能进行类固醇(甾体)转化; 有些菌株可利用烃类生产单细胞蛋白。
(二) 放线菌
• 菌落呈放射状,原核微生物类 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 其在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 中较多。 • 大多腐生,少数寄生。 产生多种抗生素(12 000余种, 60%左右来自放线菌),经济 价值大。革兰氏阳性、高( G + C) mol% 含量( >55% )
近年来,利用啤酒酵母提取核酸、麦角固醇、 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辅酶A等;生产单细胞蛋白 (SCP) 、药用和作为饲料;它的转化酶可用于转 化蔗糖,制造酒心巧克力。
2、葡萄汁酵母 (Saccharomyces uvarum)

发酵工程第二章工业发酵菌种-32学时

发酵工程第二章工业发酵菌种-32学时
1、操作简便、高效、保藏期一般可到达15年 以上,是目前被公认的最有效的菌种长期保藏 技术之一。
2、除了少数对低温损伤敏感的微生物外,该 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3、可使用各种培养形式的微生物进展保藏, 无论是孢子或菌体、液体培养物或固体培养物 均可采用该保藏法。
缺点:需购置超低温液氮设备,且液氮消耗较 多,操作费用较高。
菌、好氧性细菌等,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保藏 效果较好。 缺点: 1、对很多厌氧性细菌的保藏效果较差, 2、不适用于某些能分解烃类的菌种。
3、冷冻〔真空〕枯燥保藏法 ***
❖简称:冻干法。用保护剂制备拟保藏菌种 的细胞悬液或孢子悬液于安瓿管中,再在 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冻结,并减压抽真空, 使水升华将样品脱水枯燥,形成完全枯燥 的固体菌块。并在真空条件下立即融封, 造成无氧真空环境,最后置于低温下,使 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而得以长期保藏。
❖ 应用:酱油、酱类〔淀粉酶〕
❖ 米曲霉
❖ 应用:产糖化酶和蛋白酶、主要用于酿酒 制曲和酱油制曲
青 霉 菌
青霉菌
曲霉
黑曲霉
红曲霉
根霉
❖ 根霉: 米根霉、华根霉、少根根霉、爪哇根霉
❖ 应用:酿酒
三、工业发酵生产菌种来源 ***
❖ 1 、从自然界别离筛选
❖ 2 、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
❖ 3、从生产过程中已有的菌种中筛选发生正
2、矿油封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 分的液体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 上,高出斜面顶端lcm,使培养物与空气 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 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保存期为 1年。
优点: 1、保存时间长,能使保藏期达1~2年。 2、操作简单,适于保藏霉菌、酵母菌、放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土壤(类型和土层)、岩石、水、昆虫和发酵 食品等; • 4.罗列出所要考察和测量的环境参数,如pH、 盐分、水分、氧化还原电势及温度等;
5.列出生物系统中有用的自然底物,如森林土 壤中的几丁质、葡萄表皮的果胶;
6.根据上述1-5项中所获得的数据,设计分离方 法,即选择适宜的稀释液、底物、试样、天然浸 出汁和培养条件;
↓ 3~5株
↓ 单株纯种分离
↓ 生产性能试验 ↓→毒性试验 菌种鉴定
(一)采样
1、采样对象 以采集土壤为主。
• 一般园田土和耕作过的沼泽土中,以细 菌和放线菌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 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如一 些野果生长区和果园内。
• 采样的对象也可以是植物,腐败物品, 某些水域等。
从自然界筛选
• 样本采集时所需的工具通常有无菌刮铲、土样 采集器、镊子、解剖刀、手套、无菌小塑料袋 和塑料瓶等。
采样的注意事项
1、采样时应尽可能保持相对无菌; 2、所采集的样本必须具有某种代表性; 3、采好的样必须完整地标上样本的种类及采集
日期、地点以及采集地点的地理、生态参数 等; 4、应充分考虑采样的季节性和时间因素,因为 真正的原地菌群的出现可能是短暂的;
第二章 生产中常用菌种的分离、 选育和保藏
第一节 菌种的分离筛选 第二节 培养分离 第三节 工业微生物育种 第四节 菌种的保藏及活化
带图象分析系统的微生物菌种 显微观察装置
第一节 菌种的分离简介
一、菌种的来源
•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 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 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二、分离思路
• 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 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 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 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 有了优良的菌种,还要有合适的工艺条件和合 理先进的设备与之配合。
三、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三)培养分离
•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
生物的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 在这—步,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 一步应用,而且控制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 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11.稀.稀释释平平皿皿分分离离法法
(1)稀 释 1ml
1ml 1ml 1ml 1ml
• 5、采好的样应及时处理,暂不能处理的也应 贮存于4℃下,但贮存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 为一旦采样结束,试样中的微生物群体就脱离 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其内部生态环境就会发生 变化,微生物群体之间就会出现消长
(二)增殖培养
• 为了容易分离到所需的菌种,让无关的微生物 至少是在数量上不要增加,可以通过配制选择性 培养基,选择一定的培养条件来控制。
• 例如碳源利用的控制,可选定糖,淀粉、纤维 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那 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 而其它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淘汰。这样对下阶段 的纯种分离就会顺利得多。
• 2、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 3、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铲子除去 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盛入清洁的 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 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 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尽少变化,宜将样品逐步 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
菌种筛选主要步骤
• 调查研究及查阅充分的资料 ↓
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采集样品的生态环境
采样 ↓确定特定的增殖条件
增殖培养 ↓确定特殊的选择培养基及可能的 ↓定性或半定量快速检出法
平板分离 ↓
• 原种斜面 ↓确定发酵培养基础条件 筛选
↓ 初筛(1株1瓶)
↓ 复筛(1株3~5瓶) ↓结合初步工艺条件摸索 再复筛(1株3~5瓶)
1g
100ml 1/100
9ml
9ml
9ml
1/1000 10-4 10-5
9ml
10-6
9ml
10-7
9ml
10-8
1.稀释平皿分离法
a.倾注平皿分离法
b.涂布平皿分离法
2.平皿划线分离法 a. 连续划线分离法 b. 分区划线分离法
(四)筛 选
• 这一步是采用与生 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 养条件,通过三角瓶 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 试验,以求得适合于 工业生产用菌种。
•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 长培养特性。
•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养条件,使所
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
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 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 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 艺等。
一、成功的分离培养方法
(1)认真考它所需产品的特征和生产过程; (2)制订初步的筛选标准; (3)将生态学方法运用到分离和筛选过程。
三、将生态学方法用于培养分离 的一般思路要点
• 1.罗列出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类群; • 2.根据所采集样本的各种生态参数,描述所要
分离的微生物之生态系统或栖息地: • 3.将若干样本分成若干类型,如植物和植物各
7.用标准方法作对照来评价生态学分离方法;
8.根据待检材料的生态参数需要,修改已知的 方法;
9.运用特定的富集方法,富集那些可能具有筛 选意义的微生物类群。
四、自然界中细菌的态系统中分离出具有代表性的 细菌菌群,特别是分离那些在唯一微环境区域 中出现的菌群时,必须十分重视样本的采集。
(五)毒性试验
• 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产毒的, 将其作为生产菌种应当十分当心,尤其与食品 工业有关的菌种,更应慎重。据有的国家规定, 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脆壁酵母、黑曲霉、米 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 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 性试验。
第二节 培养分离
• 从自然界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是菌种选育的重要 和基础的步骤。
•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分离培养方法能揭示 一个试样中所包含的所有微生物总数和种类。
• 在任一试样中所存在的微生物仅为极少数特定种 类的菌株;在工业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应及时调 整检测方法,以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生长和代谢之 微生物相适应。
• 因此,建立一更为科学的和针对性不强的分离方 法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