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
2mL 1mL 2mL 1mL V(CO2) = 5mL -2mL =3mL 若CO过量时,则V(CO)=2mL +(9-1-5)mL=5mL,V(O2)=1mL CO过量时 过量时, +(9若O2过量时,则V(O2)=1mL +(9-1-5)mL=4mL,V(CO)=2mL 过量时, +(9-
一,固体差量
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 [例1]在某硫酸铜溶液中 加入一个质量为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 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 取出洗净,烘干,称重 经过一段时间, 称重,质量 的铁片 经过一段时间 取出洗净,烘干 称重 质量 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 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 变为 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 析出铜多少克? 析出铜多少克? 析出的Cu为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 为yg 设溶解的 为 析出的 Fe+ 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的质量分数为87.5%.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原混合气体中 的质量分数为 .
例2, 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花引爆 CO, 混合气体9mL点火花引爆 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1mL, 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1mL, 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混合 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混合 气体中CO, 气体中CO,O2,CO2体积比可能 为 5:1:3或2:4:3 . 或
例3.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 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 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8.5% B.50% C.52.8% D.82.5%
差量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差量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技巧与策略。
运用差量法,既方便又快捷,这不仅给试题的解决方式带来了新意,同时也给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所谓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
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等。
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例1:常温常压时,10ml某气体烃,在50mlO2中完全燃烧,恢复到原状态时,剩余35ml气体,则该烃可能是()。
A 乙烷B 丙烷C丙烯D 乙炔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编辑本段]【用法】A ~B ~Δx a b a-b c d 可得a/c=(a-b)/d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证明】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 A ~B ~Δx a b a-b a*k b*k (a-b)*k 可得a*k=a*[(a-b)]*k/(a-b) 推出a/(a*k)=(a-b)/[(a-b)*k] 用c替换a*k,d 替换(a-b)*k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因此差量法得证[编辑本段]【原理】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差量法
因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因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8x = 28y
原混合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X:Y=7:2。 。 原混合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9 8
牛刀小试
• 4、用 H2 还原 x 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 、 , 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g, 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 ,共 用掉z 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用掉 g H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8 9 • A. 9 (x-y) g B. (x - y) g - 8 • C.9 z g D. z g
• m=40。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属 于镁元素。
• 2. 往 H2、CO、CO2、N2组成的10L混合气 体中通入6LO2,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燃烧。 燃烧后混合气体体积减为7.5L。将其通过足 量的 NaOH 溶液后,逸出2L,测得该气体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求原10L混合气体 中四种气体的体积。(上述气体体积均在 标准状况下测得)
差量法
•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 (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 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 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 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 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 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 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 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 一致。 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 论差量。 论差量。
• 5. 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14℅的硫 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 蓝色溶液中加入铁粉20克,充分反应后过滤 仍得到干燥固体物质20克, • 求(1)原加入的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是多少? • (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
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作者:周广峰李仰友来源:《考试·中考版》2007年第01期一、理论依据“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质量差”跟反应物及生成物成正比的原理,求算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一种方法。
它的理论依据是:1. 数学教材中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即:若a/b=c/d,则a/b=c/d=(a-c)/(b-d)[或=(c-a)/(d-b)]。
2. 化学教材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产物的质量对应成正比。
数学和化学中这两个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差量法”解题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时固体的质量发生变化【见题型1】,有时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题型 2】,有时是溶液的质量发生变化【题型3】。
“差量法”就适用于这些化学反应前后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有变化的计算。
三、题目类型及分析解答题型1固体质量有变化的计算将质量为100g的铁棒插入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干燥,测得铁棒的质量为101.6g。
求:①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②生成铜多少克?分析由题意可知,100g铁棒没有完全反应,而生成的铜又附着在铁棒上导致反应后铁棒比反应前的铁棒质量增加。
可用下图表示答有11.2g铁参加了反应,生成铜12.8g。
当然,也有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
如:将H通过盛有8gCuO的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干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7.6g,求:有多少克CuO参加了反应?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只把解题格式中的“固体质量增加”改为“固体质量减少”不再重复。
题型2气体质量有变化的计算把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投入到100g未知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下转第49页)(上接第29页)应,过滤得滤液98.2g(不考虑滤液的损失)。
求:①投入的NaOH固体的质量;②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题意,本题简单分析如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溶剂(水)并没有质量的变化,导致溶液的质量变化的原因是溶质发生了变化。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三)、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四)、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五)、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差量法
2NH3 Δp
2
2
p(NH3) (3.0-2.5)×107Pa
2∶p(NH3)=2∶[(3.0-2.5)×107Pa]
p(NH3)=0.5×107Pa
φ(NH3)=
0.5107 Pa ×100%=20%。
2.5107 Pa
【典题示范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 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是( )
A. 84w2 53w1 31w1
C. 73w2 42w1 31w1
B. 84(w1 w2 ) 31w1
D.115w2 84w1 31w1
【解析】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 Cu+CO2 Δm(气体质量增加)
28
44 44-28=16
12 g×x
18 g-12 g=6 g
28 16 x=87.5%
12 g x 6 g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答案:87.5%(解题过程见解析)
2.(固体质量法)将氢气通入10 g灼热的氧化铜中,过一段时间
中学常见的差量问题有固体(或溶液或气体)质量差法、气体体 积差(或气体物质的量差或压强差)法。
(一)质量差法 【内涵解读】 1.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的质量差 量关系列式计算的一种方法。
2.类型: (1)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2)反应前后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3)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应在右盘加入镁24a-22a=2a(g)。
答案: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2a克镁才能平衡(解题过程见解析)。
4.(气体质量差)在200℃时将11.6 g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 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求混 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将11.6 g CO2和H2O通过足量的Na2O2且完全反应,固体 只增加3.6 g,根据反应2Na2O2+2H2O====4NaOH+O2↑
化学差量法
CO+CuO = Cu+CO2 28 44 12xg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44-28=16 18g -12g =6g
28 12xg 16 6g
28 6g x 87.5% 87.5%。
4.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根据题意,A可能是CO2,也可能是H2O,也可能是 两者的混合气体 2Na2O2+2CO2=2Na2CO3+O2 解得x=38.8 2Na2O2+2H2O=4NaOH+O2 2A —— O2
84(10 6.9) 解 x 得 g 31
NaHCO3的质量为8.4g
二、液体差量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50.0g的水中, 得到NaOH溶液52.2g ,求加入的钠的质量.
解: 设加入的钠的质量为x 2Na + 2H2O = 2NaOH + H2↑ 溶液质量增加 46 36 80 2 46-2=44 x 52.2g-50.0g=2.2g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例4、 O2、CO2混合气体10mL与足量的过氧化钠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2mL,则混合气 体中CO2的体积为多少mL。
解: 设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 2CO2 + 2Na2O2 = 2Na2CO3+O2 2 1 △V 2-1=1
x
2mL
2 1 x 2mL
X=4mL
5.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 燃,冷却至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 积比? 8:7 7:23 6.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 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 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 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 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 和镁的质量比。 77:81
九年级化学差量法
九年级化学差量法一、差量法的概念。
1.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2.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化学计算过程,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或体积有变化的问题时非常有效。
二、差量法的解题步骤。
1. 分析反应。
-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明确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H_2+CuO{}Cu + H_2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
2. 确定差量。
- 找出反应前后可以用来计算的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体积差等。
比如在上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如果知道反应前固体(CuO)的质量和反应后固体(Cu)的质量,那么固体质量差就是m(CuO)-m(Cu)。
3. 建立比例关系。
-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列比例式。
例如,对于反应A + B = C+D,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_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_B,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_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_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Δ m。
如果a克A与b克B反应,生成c克C和d克D,且Δ m = m_前-m_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有frac{M_A}{a}=frac{M_B}{b}=frac{M_C}{c}=frac{M_D}{d}=(Δ m)/(实际差量)。
4. 求解。
- 通过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三、差量法的应用实例。
1. 固体质量差量法。
- 例:将10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7克,求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 解:- 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_3{高温}CaO + CO_2↑。
- 反应前固体为CaCO_3,反应后固体为CaO,固体质量差Δ m =m(CaCO_3)-m(CaO)。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克。
-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00份质量的CaCO_3反应会生成56份质量的CaO,质量差为100 - 56=44份。
差量法
二、溶液质量差 例3. 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 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二、溶液质量差 例4.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 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 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是_____。
在较复杂情况下,多个反应都存在差量,要分清“差量”是增还是减。 若差量的增减方向不一致,这就要取其代数和;若方向相同,则总差量 等于各个分差量之和。
一、固体质量差
例1. 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 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一、固体质量差 例2.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 碳酸钠的质量为( )
差
量
段 素 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
晋
城
一
中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与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 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应用差量法常常可以省去繁琐的 中间过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众多的解题技巧中,差量法应属优秀 方法之一。 1.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利用数学上的等比定理: a c a- c -= -= b d b- d
---------
例如:Fe+CuSO4=FeSO4+Cu 56 64 28 32
可见: 56 64 -- = -- = 28 32 64-56 -----32-28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
根据题意,A可能是CO2,也可能是H2O,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气体
2A —— O2
2x 32 7.76g 7.76-4.56=3.2g
解得x=38.8
因此A为CO2和H2O的混合气体
1
将一定量NaHCO3和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发现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提示:Br- + Ag+ = AgBr↓
解析: NaCl+AgNO3=AgCl↓+NaNO3; NaBr+AgNO3=AgBr↓+NaNO3 即:NaCl→AgCl, NaBr→AgBr 银元素替换了钠元素.因此沉淀比混合物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比钠元素增重的部分。
解:设Na元素的质量为x Na → Ag △m 23g 108g 108g-23g=85g x 33.14g-16.14g=17g
2Na + 2H2O = 2NaOH + H2↑ 溶液质量增加
y x 31.2-24.6=6.6g S=100×12/(24.6-5.4) = 62.5g
解得:x=12g,y=5.4g
三、气体差量
例2、 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花引爆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1mL,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混合气体中CO、O2、CO2体积比可能为_________。
解: 2CO + O2 = 2CO2 △V 2 1 2 3-2=1 2mL 1mL 2mL 1mL
V(CO2) = 5mL -2mL =3mL
若O2过量时,则V(O2)=1mL +(9-1-5)mL=4mL,V(CO)=2mL
2NaHCO3 = Na2CO3 + CO2↑+H2O↑ 固体质量减少
什么是差量法的概念意思
什么是差量法的概念意思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那么你对差量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差量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3)用法公式为:分数差量/实际差量差量法的用法A ~B ~Δxa~ b~ a-bc~ \ ~ d可得a/c=(a-b)/d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理论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差量法的证明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A ~B ~Δxa b a-ba*k b*k (a-b)*k可得a*k=a*[(a-b)]*k/(a-b)推出a/(a*k)=(a-b)/[(a-b)*k]用c替换a*k,d替换(a-b)*k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因此差量法得证差量法的分类(一)质量差法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
设加入的铜粉质量为 x ,生成的NO质量为 y3Cu+8HNO3=3Cu(NO3)2+2NO↑+4H2O Δm192 60 132x y 13.2192/x=132/13.2 60/y=132/13.2可得(1)X=19.2g(2) Y=6g 6/30=0.2mol=4.48L即加入的铜粉是19.2克,产生NO气体理论值为4.48升(二)体积差法例题: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K)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主要,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用法】A ~B ~Δxa b a-bc d可得a/c=(a-b)/d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证明】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A ~B ~Δxa b a-ba*k b*k (a-b)*k可得a*k=a*[(a-b)]*k/(a-b)推出a/(a*k)=(a-b)/[(a-b)*k]用c替换a*k,d替换(a-b)*k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因此差量法得证【原理】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分类】(一)质量差法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
高中化学 差量法
3O2
放电
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体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 6.5L,其中臭氧为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
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 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2)此题应根据差量法计算 设生成臭氧的体积为X,则:
3O2
3
2O3
2 X
△V
1 8-6.5=1.5(L)
列方程式得2/X=(3-2)/(8-6.5) X=3L (3)n(混合气体)=0.896/22.4 =0.04(mol)
设臭氧的体积分数为a,根据氧原子守恒
0.04mol·a·3+0.04mol·(1-a)·2 =(21.6-20)/16 mol 解得a=0.5
答案: (1)35.6 (2)3 (3)0.5
【典例4】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 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27ºC)时,测得气体体积 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析】原混合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 体积减少了20毫升。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
y1
y2
x 2 y2
注意:
(1)x、y可表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等,因
而差量可以是质量差、物质的量差、体积差等。
(2)分清差量是“增”还是“减”。在复杂的情况下,存在 多个反应,可能差量的增减方向并不一致,这就要取其代数 和。若方向相同,则总差量等于各个分差量之和。 (3)正确分析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对应的量与方程式得出 的“理论差量”的关系是解决差量法的关键。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它常常可以省去繁琐的中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快捷化。
解题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注意: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求出未知数。
例:在200℃时将11.6g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 2O 2,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增加3.6g 。
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向固体Na 2O 2中通入11.6gCO 2和H 2O 且完全反应,为何固体只增加3.6g ?原来是因跑掉O 2之故。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放出O 2为11.6-3.6=8g 。
得:x+y=0.5(mol)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11.6÷0.5=23.21.用 H 2 还原 x g CuO ,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 g ,共用掉z g H 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A .98(x -y ) gB .89(x - y ) gC .9 z gD .409 z g 2.将一定量NaHCO 3和Cu 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发现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求原混合物中Cu 的质量分数。
3. 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此时剩余固体为b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4.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5.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6.在1L 2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发生如下反应:3Cu + 3HNO3 = 3Cu(NO3)2 + 4H2O +2 NO↑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g,问:(1)加入的铜粉的质量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复习-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
以看出,铁片质量的增加,与铁的溶解和铜的析出
直接联系,每溶解56g铁,将析出64g铜,会使铁片,
质量增加: 64g-56g=8g,根据铁片增加的质量
(1.16g-1.12g),可计算出溶解的Fe的质量和析出
的Cu的质量.另特别注意的是对应成比例式单位
要一致.
4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列式并解得: 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 析出了铜0.32g.
5
二、液体质量差值法 例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 也不溶于 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 滤 去杂质, 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 求此铁的 纯度。
4、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置两个质量相同且
里面各盛有100ml1mol/L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
物质,反应完毕后,天平仍能保持平衡的是:(B.D)
(A)5gFe、5gZn
(B) 10gFe、10gZn
(C) 0.1molFe、0.1molZn (D) 0.1molMg 、0.1mol12Na
2
差量法解题步骤是:
1.分析化学反应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 原因。 2.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 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利用差量法计算。
3
一、固体质量差值法:
例1.在某些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的 铁片,经过一段时间,铁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 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 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了铜多少克?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
化学计算方法差量法化学计算的技巧之一是差量法,它是一种通过比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求解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方法。
这种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对于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差量法的原理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来求解的方法。
这个质量差是由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消失所导致的。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我们可以找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二、差量法的应用差量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计算,包括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下面我们以中和反应为例,说明差量法的应用。
例如,在中和反应中,当强酸和强碱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为零。
如果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碱过量,则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我们可以确定哪种物质过量,从而求解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三、差量法的优点差量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易懂等优点。
它能够快速求解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适用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计算。
差量法还能够用于解决一些难以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混合物的组成、溶液的浓度等。
四、差量法的局限性虽然差量法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差量法的计算过程可能会变得比较繁琐。
差量法也需要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五、总结差量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计算方法。
它通过比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求解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具有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差量法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化学问题,如混合物的组成、溶液的浓度等。
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通过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灵活运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作用。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计量关系等复杂概念的运用。
为了准确快速地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我们常常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其中,差量法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差量法在解化学计算题中的应用
差量法在解化学计算题中的应用差量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成分在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的变化来进行解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很多时候也给大家的解题带来便利,可将两个反应的计算合为一个.在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差量法,以减少大量的计算过程.而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差量法,为解题服务.在学习时要注重归纳与分析,总结各个类型的差量法计算.差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体积差或物质的量差与反应物和产物的量成正比列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解题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利用这种方法解答化学中的一些问题,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利用质量差求解化学问题利用质量求解问题是化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讲课与解题中都应注意这一问题的求解.现在我们举例说明.例1在1 L 2 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 g,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物质的量解题无论从方法上还是计算量上都是很好的一种选择.因而,在解题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方法的使用.三、根据体积差求解题目相关问题有关气体问题的求解很多时候需要一定技巧,因为气的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有所不同.在求解气体问题时,在已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体积差求解.例5将12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 g,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解本题涉及的反应是CO+CuOCO2+Cu 因为“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所以一氧化碳全部参加反应.气体总质量增加是由于一氧化碳变成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所以根据计算分子质量及含量很多时候可以用这种方法.利用差量法求解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方法,掌握上述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文展现的相关解题方法仅仅是做有关典型的举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的归纳总结相关知识.这不只是对学生的差量法学习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解题有有极大的帮助.。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五种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五种方法,这里着重介绍重要的三种。
第一讲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0C、32D、14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例1 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
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
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
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 8克 2 7∶5 3 11。
2克 4 8∶7 7∶23 5 28。
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
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
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
化学差量法
[ 例 7] 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在 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
120 oC 和一大气压下
体积为 a L,点燃后发生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原来温度和压强时, ,点燃后发生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原来温度和压强时, 其体积为 b L。问原混和气体中氢气和氧气各多少升? 。问原混和气体中氢气和氧气各多少升? 解: 设混和气中氢气的体积为 x,氧气的体积为 y , (1) 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
0.9 1
x=0.8
是原有SO ∴反应掉的SO2是原有 2的80% 反应掉的
组成为CxHy某气体与过量 例9、有11.5mL组成为 、 组成为 某气体与过量 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至室温 恢复至室温,体积减小了 的O2混合点燃爆炸后 恢复至室温 体积减小了 34.5mL,再用 再用KOH溶液吸收后 体积又减小了 溶液吸收后,体积又减小了 再用 溶液吸收后 34.5mL,求该气体的化学式。 求该气体的化学式。 求该气体的化学式
差量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与 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 一.差量法的类型------ 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 差量法的类型 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 气体体积 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 二、思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 思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 量的原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 量的原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 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 三、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 ) 反应不完全或有残 留物。(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留物。( )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 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 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量法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元素素.增因重此23的沉部淀8分5比。混合物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比钠 x 17
解得:x=4.6g 所以Na%=4.6g/16.14g=28.5%
二、液体差量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 的铁10g与5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 得液体质量为55.4g,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差量法
•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 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 的一种解题方法。
• 优点:(不需计算反应前后没有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 因此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理论依据 数学原理:
差量法的数学依据是合比定律,即: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 差解量题的步实骤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 再①根根据据题化目学提方供程的式“分实析际反差应量前”后,列形出成正差确的 比量例的式原,因求(出即答影案响。质量变化的因素)
解: 2CO + O2 = 2CO2 △V 2 1 2 3-2=1
2mL 1mL 2mL 1mL V(CO2) = 5mL -2mL =3mL 若CO过量时,则V(CO)=2mL +(9-1-5)mL=5mL,V(O2)=1mL 若O2过量时,则V(O2)=1mL +(9-1-5)mL=4mL,V(CO)=2mL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 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56 64 64 56 x y 1.16 1.12
得: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例2.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 质量减少到b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
128
32
y
32y/128
62x/168 = 32y/128 x=21y/31
Cu%= y/(x+y)=59.6%
解:设铁的质量为x, 镁的质量为y
Fe +H2SO4 = FeSO4 +H2↑ 溶液质量增加
56
2
56-2=54
x
54x/56
Mg + H2SO4 = MgSO4 +H2↑ 溶液质量增加
2A —— O2
2x
32
解得x=38.8 因此A为CO2和 H2O的混合气体
7.76g 7.76-4.56=3.2g
练习:
1、将一定量NaHCO3和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 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发现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不变。求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 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 天平平衡后,向两烧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 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
例3. 100℃时,7.76g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无色 无臭的气体A与足量Na2O2粉末完全反应后,固体 质量增加4.56g,放出O2,试推断A是什么气体? 解:设A的相对质量为x
根据题意,A可能是CO2,也可能是H2O,也可能是 两者的混合气体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46 36
80
2
y
x
溶液质量增加 46-2=44
31.2-24.6=6.6g
解得:x=12g,y=5.4g
S=100×12/(24.6-5.4) = 62.5g
三、气体差量
例1.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原混 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 Cu+CO2
28
44
12x克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44-28=16 18 -12 =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例2、 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花引爆后, 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1mL,通过 NaOH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混合气体中 CO、O2、CO2体积比可能为____5_:1_:_3_或_。2:4:3
A.28.5% B.50% C.52.8% D.82.5%
解提:示设:NBar元- +素A的g+质=量Ag为Bxr↓
Na → Ag
△m
解析23:g Na1C0l8+g AgNO31=08Agg-2C3lg↓=+8N5agNO3; NaxBr+AgNO3=A3g3B.1r4↓g+-1N6.a14NgO=317g 即:NaCl→AgCl, NaBr→AgBr 银元素替换了钠
解:设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m
168
106
168-106=62
x
(a-b)g
168 62 x ab
解得x= 84(a b) g
31
得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84(a b) 100% 31a
例3.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 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 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 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解:设NaHCO3的质量为x,Cu的质量为y
2NaHCO3 = Na2CO3 + CO2↑+H2O↑2
x
62x/168
2Cu + O2 = 2CuO 固体质量增加
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 然后再列比列式(对应成比列,注意: 单位要一致), ③求解。 差量法在初中、高中都要求熟练应用:
一、固体差量
[例1]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 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 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 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 克?析出铜多少克?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
2
10x
56∶54=10x∶5.4
56-2=54 55.4-50=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 水中,得到t℃时NaOH饱和溶液31.2g ,求 t℃时NaOH的溶解度.
解: 设生成NaOH质量为x,反应了水的质量为y
2Na + 2H2O = 2NaOH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