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专题13分子热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4a1823524de518974b7d54.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 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B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C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 .物体当中有些分子在运动,有些分子静止【答案】C【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故A错误;B、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一般显微镜看不到,所以必须使用超级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错误;C、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D、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 .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 .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答案】A【解析】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故A正确.B、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但是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正确.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不是一个铁分子,铁分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的.故C 不正确.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不正确.3.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B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C .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 .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答案】A【解析】A.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是由于废水中的一些分子运动到整个水库的结果,故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是因为沙土小颗粒悬浮在水中造成的,不属于分子运动.4.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A .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B .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C .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D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答案】C【解析】A、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阳光下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537d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b.png)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
【解析】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f5f6ed0912a21615792961.png)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 公路上大雾弥漫B. 花棚里香气扑鼻C. 湖面上柳絮飘扬D.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 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 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3. 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间有引力4.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己吸烟,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A. 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 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C. 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5.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 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 用零下18 ℃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 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6. 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这属于________现象;煮粽子时,粽子的温度会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7. 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有空气.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方(选填“上”或“下”);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________(选填“30 s”“1 min”或“20 min”)可以明显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8. 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9. 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上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10.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1. 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解析】海绵间的间隙远远大于分子的大小以及分子间的空隙,能被压缩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符合题意;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变干,是蒸发现象,属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动理论,B不符合题意;花香扑鼻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动理论,C不符合题意;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属于分子动理论,D 不符合题意.故选A.3. 【答案】C【解析】装修过后闻到房间的油漆味,是油漆中的一些易挥发物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故选C.4. 【答案】C【解析】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气会扩散到空气中,被在场的其他人吸收.故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C.5. 【答案】D【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选项错误;“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珠,B选项错误;水凝固成冰,分子运动的速度变慢,内能降低,C选项错误;闻到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6. 【答案】扩散热传递【解析】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属于扩散现象;煮粽子时,水与粽子之间存在温度差,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粽子的内能.7. 【答案】下20 min【解析】在利用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避免得出二氧化氮是因为重力的作用运动到装有空气的瓶子中的错误结论,应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常温下要明显的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需要经过数十分钟,所以选择20 min.8.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解析】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9. 【答案】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大于【解析】因为玻璃板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水面会稍微向上弯曲,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来的力实际上是玻璃板自身重力与水分子对玻璃分子的引力,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自身重量.10. 【答案】扩散凝华放出【解析】“窜味”是扩散现象;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11. 【答案】引力不属于【解析】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风做的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中考物理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全册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人教版)
![中考物理13.1分子热运动(解析版)全册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da10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d.png)
13.1 分子热运动高频易错同步题汇编【易错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2021•长沙模拟)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
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
故D错误。
答案:B。
2.(2021•常州)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
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
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解:AB、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C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
答案:A。
初中物理人教版《分子热运动》课件详解1
![初中物理人教版《分子热运动》课件详解1](https://img.taocdn.com/s3/m/a55637df7e21af45b307a8cd.png)
第十三章 内能
分子热运动
• 讨论: “破镜重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为什么?
第十三章 内能
课题小结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 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理方法小结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 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 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4. 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破镜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_大__于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 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
第十三章 内能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ce59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9.png)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和分子热运动。
➢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进 行解释。
思考
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固体、液 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同时也存在斥力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r0 ➢当r = r0 引力=斥力
(r 是指分子间的距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 鸡蛋放在盐水中,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咸;在 卫生间的一角滴上一滴香水,整个卫生间都能闻到 香水味……
2. 热水更甜。因为热水温度高,糖溶化扩散很快。 3. 这个小实验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做一下。 可以用万能胶或502胶把细线粘在玻璃的四角上。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水的 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从而使测力计受 到向下的拉力增大。 4. D。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48359acca76e58fafbb0039a.png)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一.分子的热运动(共2小题)1.(2020•上海)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A.雪花纷飞B.树叶飘落C.花香扑鼻D.水波荡漾2.(2020•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二.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共6小题)3.(2020•铜仁市)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喷洒精清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2020•巴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0℃的冰内能为零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5.(2020•凉山州)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6.(2020•临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7.(2020•常德)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8.(2020•黑龙江)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B.热量都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C.把热水倒入碗里,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三.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共1小题)9.(2020•盐城)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1分子热运动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eea562b0717fd5360cdcd1.png)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2)扩散的实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难点解读分子间的作用力问题是难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内容【例题1】(2019四川成都)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答案】B【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冰化水要吸热,内能增加;用力搓手,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例题2】(2019安徽省)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答案】 B【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A不符合题意;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B符合题意;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C不符合题意;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D不符合题意。
23.部编物理分子热运动专题(解析版)
![23.部编物理分子热运动专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460fb0b4daa58da1114a01.png)
13.1 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3、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类型一扩散现象例1.下列不属于扩散现象的()A.墨水滴在烧杯中,使整杯水变蓝B.打扫卫生,看到阳光下飞扬的灰尘C.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D.在箱子里放上樟脑球,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气味【答案】B。
【解析】A、墨水滴入热水后,由于分子的运动很快将整杯水都变成蓝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打扫卫生时看到飞扬的尘土,是固体颗粒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长期堆煤的墙角,墙体变黑,是煤分子进入到了墙体中,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在箱子里放上樟脑球,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气味,是气味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 不符合题意。
类型二认识分子热运动例2.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答案】B。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含答案)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8cc827cd184254a35355e.png)
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不久后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多选)如图1所示的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增加的是()图13. 如图2所示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图24.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5. 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6.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7. 如图3所示是加热-30 ℃的冰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3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 ℃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大二、填空题8. 云南是爨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练习+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25de36edb6f1afe001f44.png)
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1)构成: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_分子__、_原子_构成的。
(2)分子大小:分子的大小通常以__10-10m__为单位来量度。
2.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①定义:两种_不同的物质_在互相接触时_彼此进入对方_的现象。
②发生范围: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_间进行.③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做无规则的运动_;分子间存在间隙。
(2)影响因素:温度。
温度_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引力_和_斥力_。
(2)特点: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_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_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固、液、气三态的特性比较【巩固练习】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这是现象,它表明。
2、将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这说明温度越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铁棒又很难被拉长,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又存在。
4、煮茶叶蛋时,蛋壳很快被染上茶色,而把蛋放进冷茶水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颜色,这一现象说明:。
5、劣质的油性油漆、涂料、胶粘剂、板材等含有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若用来装修房屋,回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6、荷叶上的两颗小水珠靠在一起,就会变成一颗大水珠,这说明分子间存在;裂开的镜子却不能“破镜重圆”,是因为两块玻璃接触处的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分子之间几乎没有,所以不能粘合在一起;在一个长玻璃管中分别注入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摇匀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7、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B.只有气体、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C.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8、公共场所一般要禁止吸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第6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第6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0fe92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第6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物质的微观结构是由分子组成的。
将我们所学的分子运动现象与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第6章的第1节——分子热运动,并重点讨论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和分子热运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一、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热运动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以不同形式进行热运动,并表现出以下特点:1. 高速无序运动:分子随机碰撞,高速无序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分子之间不断碰撞、交换能量和动量,导致分子运动轨迹杂乱无章。
2. 热运动具有局限性:分子的热运动受到所在物质的约束,不会无限制地运动。
分子在固体中呈现有序振动,液体中则有较大的自由度,而气体中分子呈现更自由的扩散和运动。
3.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有关: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直接相关。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是分子热运动能量的度量标准。
二、分子热运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分子热运动是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物质的热传导、热膨胀、相变等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分子热运动与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
1. 分子热运动与物质的热传导物质的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是热量传导的基础。
在固体中,热的传导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实现的,高温分子传递热量给周围的低温分子。
分子热运动的快慢决定了热量传导的速度与性质。
2. 分子热运动与物质的热膨胀物质在受热时会发生热膨胀,即体积增大。
这是因为分子热运动使物质的分子间距增大,导致物体体积增大。
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强度与物质的热膨胀程度密切相关。
固体的热膨胀最小,液体次之,气体热膨胀最大。
3. 分子热运动与物质的相变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相变,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蒸发成气体等。
分子的热运动是相变发生的原因之一。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达标全攻略专题专题13内能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达标全攻略专题专题13内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89d54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6.png)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B错误;
C.改变内能有两种途径:做功与热传递,故C错误;
D.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接触的物体有温差,若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则不会发生热传递,故D正确.
考点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能的转化。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答案】C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A.由表格中的信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比热容大小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D.在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说明外力做功使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乙醚气体推动橡皮塞做功。所以D的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2020山东泰安)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______.
专题13 内能
1.了解内能和热量。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专题13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B.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C.将两铅块压紧后可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D.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了【答案】C【解析】A.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故A 不符合题意;B.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将两铅块压紧后可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符合题意;D.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D.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是转换法的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A.灰尘不是分子,所以扫地时灰尘飞舞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里面有气孔,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D.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是转换法的研究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B.走过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两块平整的玻璃不能压成一块玻璃——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答案】C【解析】A.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走过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块平整的玻璃不能压成一块玻璃,是因为对接处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较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COVID-19病毒直径大概是()A.0.1nmB.100nmC.0.1mmD.10mm【答案】B【解析】病毒颗粒通常非常小,大约20~250nm,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
故选B。
5.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答案】B【解析】即使隔着多层包装,由于炸药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当炸药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时,防暴犬就会闻到炸药的气味.6.如图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红墨水在热水杯中扩散的快.关于这一实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烧杯内水的内能大小B.比较两滴墨水的内能大小C.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说明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答案】C【解析】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由此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故选C.7.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C【解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
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C。
8.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答案】A【解析】A.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错误;C.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海绵不是分子,C错误;D.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D错误;故选A。
9.关于分子动理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距离会变大B.“沙尘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答案】A【解析】A.水结冰后,分子间距会变大,故A正确;B.“沙尘暴”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错误;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C错误;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了,分子间没有作用力了,故D错误。
故选A。
10.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a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b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c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答案】B【解析】为了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设计实验要具有说服力,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因ρ二氧化氮>ρ空气,为能够说明气体不是对流或气体流动引起的瓶内颜色变化.所以a图放置最有说服力,而b图因为密度大的在上,密度小的在下,最不合理.故答案选B.二、填空题11.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力。
而“破镜难重圆”这是因为__________。
【答案】扩散引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解析】[1]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是花香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12.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_____。
如图乙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小变大【解析】[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可以看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变小。
[2]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3.两个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个水杯里各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___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____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扩散温度【解析】[1]把红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杯中水会变红,墨水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2]盛热水的杯子变化明显,这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14.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答案】形状引力【解析】将面团擀成面皮,面皮的形状会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时,由于面皮分子与分子之间相互进入了分子引力的范围,所以面皮会粘在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5.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由于液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会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引汽化【解析】【详解】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液体分子要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三、简答题16.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答案】见解析【解析】(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用开水泡茶,分子扩散的快。
(2)因为小李的父亲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后马上打开包装,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茶叶上,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四、综合题17.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直播。
(1)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1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2)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____,(3)王亚平在在实验室成功制作了一个亮晶晶的水球,如图2所示。
该水球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_____的作用。
【答案】引力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照相机重力【解析】【详解】(1)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水膜依然完好;(2)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这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3)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4)地球上的水珠一般是扁球形的,是因为地球上的水珠受到重力的作用;“天宫一号”上的水珠处于失重状态,所以近乎是正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