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严刑峻法,奖励耕战2.《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A.读书要“识古书之正伪”B.做学问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C.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本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引“满招损,谦得益”二句,出自()A.《尚书》B.《论语》C.《孟子》D.《庄子》4.王安石在驳斥诬蔑新法“生事”的舆论时说:“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5.《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分叙D.插叙6.《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A.骁勇善战B.爱护士卒C.负能使气D.不幸遭遇7.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先写游众山时的“觉而起,起而归”的索然乏味,再写游西山时“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的流连忘返,这种表现手法是()A.侧写B.铺垫C.对比D.暗示8.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详写的情节是()A.作者道经权门而不入B.闻者对权门趋炎附势C.长者抱才而困难入权门D.干谒者竭力投奔权门9.构建《故都的秋》全文的中心线索是()A.浏览北京之秋的经过B.游览北京之秋的感悟C.北京之秋“色彩浓、回味永”D.与南国之秋的反复对比10.冰心在《往事》(一之十四)中,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大海,所暗示的大海的一个性格特征是()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虚怀而广博11.屈原《国殇》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1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13.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前三句写环境和战争的艰苦,这与最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句构成()A.烘托反衬关系B.欲扬先抑关系C.正反对比关系D.象征暗示关系14.《兵车行》中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A.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B.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D.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5.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唐代诗人是()A.杜甫B.李白C.元稹D.白居易16.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A.时间的推移B.想象的展开C.感情的变化D.事理的逻辑17.在《鹰之歌》中,作者赋予鹰和蛇以人的灵性,这种表现手法是()A.托物言志B.拟人化C.对比D.侧面烘托18.在《红楼梦》中,说过和袭人“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相类似话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王夫人D.宝钗19.《石崇与王恺争豪》故事的关键细节是()A.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B.王恺的珊瑚树高二尺许C.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D.王恺以为石崇疾己之宝20.《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一实一虚双线并行”,其中的实线是()A.德拉因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哭泣B.德拉卖掉美发给丈夫买表链C.杰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D.杰姆看到妻子剪发大为惊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

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

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

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

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

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

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1、(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执著结束妊娠言简意赅A.zhuóshùshēnɡāiB.zhùshùchénháiC.zhùsùshēnháiD.zhuósùchénɡāi2、(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3、(3分)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暴发抚养盈利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D.爆发抚养营利4、(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5、(3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李商隐《无题》)(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老家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

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

种仲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

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

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

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

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

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

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

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

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地方,并将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的答题卡上并收回。

一、(18分,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 鞭笞.懈怠.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恣意虎视耽耽迁徙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蜚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鹜远松弛如火如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特点和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要看数字,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明显/鲜明虽然/但是B.稳固鲜明/明显既/又c.稳定明显/鲜明虽然/但是D.稳定鲜明/明显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红色题为改过和添加题,请相互转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吉林省考区)二级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 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3. 能熟练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常用术语、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配置。

数的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及二进制数运算。

ASCII码、位、字节、字、存储容量及其单位等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原理框图。

(2) 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AM、ROM),辅助存储器(硬盘、软盘、磁带、光盘等),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1.3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1) 常用软件分类及用途。

(2) 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程序设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等概念。

(3) 主要系统软件功能,操作系统、编译、解释、汇编、编辑。

1.4计算机安全操作(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2)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消除。

(3) 常用反病毒软件的使用。

(4)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2. 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2.1 基本操作(1) 键盘、鼠标的正确使用。

(2) 硬盘、软盘、光盘的正确使用。

(3) 打印机的正确使用。

2.2 操作系统及应用(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2)操作系统的文件、目录结构、路径等知识。

(3)Windows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光标、鼠标、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等等)。

(4)Windows的运行环境及基本操作(启动、退出、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等等)。

2.3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功能和使用(1)汉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 1.A 2.B 3.B 4.A 5。

C 6.C二、(12分,每小题3分) 7.B 8.A 9.B 10.A三、(12分,每小题3分) 11.D 12.C 13.B 14.D四、(18分)15.(8分)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

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寡。

16.(6分)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17.(4分) (1)学然后知不足(2)明月何时照我还(3)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五、(18分) 18.(4分) 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19.(4分)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

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20.(6分)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 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21.(4分) A E六、(12分)22.(4分) 例1。

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例2.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

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23.(4分) 答案略。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着想暂时和稀泥同仇敌忾A.zhu6 zhan he qiB.zhao zhan hu6 qiC. zhao zhan he kaiD.zhu6 zan huo ka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集思广益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

A.起用体味侧目B.起用体验刮目C.启用体味刮目D.启用体验侧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夏季健康小常识夏季气温升高,人的食欲也随着发生改变,此时人的肠胃功能最弱,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专家提示,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饮食上必须注意调节,该吃的适量吃,不该吃的坚决不能吃,所谓病从口入,夏季要把好开口关,吃出健康。

■多吃苦味食物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

苦味的食物虽然味道上不是那么适口,不过却是暑日的健康食品。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注意补充维生素高温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缺乏各种维生素。

此时,可以选择性地定量补充一些维生素,最好是食物补充,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

■别忘补盐补钾夏天出汗多,体内丧失的盐分就比较多。

所以要注意多吃些咸味的食物,以补充体内所失盐分,达到身体所需的平衡。

此外,出汗多也会导致体内的钾离子丧失过多,具体的症状是人体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很丰富。

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钾,夏天的时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暑天宜清补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该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

■多吃解暑药粥夏天不适合大补,夏天吃大补的食物容易让身体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压高的人。

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炎热夏季,人体的食欲往往会对人的饮食产生误导,导致的结果就是满足了口感,带来了疾病。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分)1、(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执著‎‎结束‎‎‎妊娠‎‎‎言简意赅‎A.zhuó‎‎shù‎‎‎shēn‎‎ɡ‎āiB.zhù‎‎s‎hù‎‎ché‎n‎‎háiC‎.zhù‎‎sù‎‎‎shēn‎‎‎háiD.‎zhuó‎‎sù‎‎‎chén‎‎ɡ‎āi2、(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3、(3分)‎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暴发‎抚养‎盈利‎‎‎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 D.爆‎发抚‎养营‎利4、(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5、(‎3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雅思(IE‎L 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 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î)袅娜(nà)独处(chǔ)乘凉(chãng)B.参差(cī)羞涩(sâ)酣睡(hān)颤动(chàn)C.嬉戏(x)幽僻(pì)青睐(lái)倩影(qiàn)D.煤屑(xuâ)宁谧(mì)采撷(xiã)点缀(z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霎时笼着轻纱没精打彩蓊蓊郁郁B.弥望虚无缥缈专心至志小心翼翼C.风致纤腰束素树影稀疏参差斑驳D敛裾丰姿绰约迁延顾步妖童媛女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寻找共同的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3)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3)

一、字音(考查二音近字辨析)例(2012·湖北卷·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解析】A项,除磷.光(lín)外,其余都读(líng);B项,除担.当重任(dān)外,其余都读(dàn);D项,除芝.兰之室(zhī)外,其余都读(zī)。

C项,加点字均读(sù)。

【答案】C(考查五综合考查)例(2012·广东卷·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解析】A项,桅.杆/宫闱.都读(wéi),聒.噪(guō)/恬.静(tián),模.具(mú) /模.范(mó);B项,清.雅(qīng)/菁.华(jīng),旖.旎(yǐ)/绮.丽(qǐ),处.所(chù)/惩处.(chǔ);C项,歧.视(qí)/跻.身(jī),橄.榄(gǎn)/鸟瞰.(kàn),角.斗/角.色都读(jué);D项,赝.品(yàn)/鹰.犬(yīng),殉.情/徇.私都读(xùn),参.谋(cān)/参.差(cēn)。

【答案】B二、字形(考查一)替换例1 (2012·安徽卷·15·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平添造型/摄像机强档/轻歌慢舞B.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返聘/凤毛麟角C.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戏谑/张皇失措D.贸然/夜宵竣工/终身制熨帖/扶老携幼【解析】A项,轻歌曼舞;B项,影碟;C项,节骨眼。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北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同‎的一项是()A、鞭笞懈恕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恣意虎视眈眈迁‎徒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蛮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骛远松‎弛如火如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___‎_____‎____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___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_____‎_____‎__要看数‎字,___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明显/鲜明虽然/但是B、稳固鲜明/明显既/又C、稳定明显/鲜明虽然/但是D、稳定鲜明/明显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高考语文】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高考语文】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1、(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执著结束妊娠言简意赅A.zhuóshùshēnɡāiB.zhùshùchénháiC.zhùsùshēnháiD.zhuósùchénɡāi2、(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3、(3分)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暴发抚养盈利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D.爆发抚养营利4、(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5、(3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Ⅰ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Ⅰ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炽热整饬叱咤风云插翅难飞B 唆使夙愿肃然起敬追根溯源C 小憩迄今同仇敌忾休戚相关、D 显赫唱和溘然长逝欲壑难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 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A 毕竟沿用鉴赏B.毕竟采用鉴别C 究竟沿用鉴别D 究竟采用鉴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同的一项是()A、鞭笞懈恕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恣意虎视眈眈迁徒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蛮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骛远松弛如火如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____________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___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____________要看数字,___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明显/鲜明虽然/但是B、稳固鲜明/明显既/又C、稳定明显/鲜明虽然/但是D、稳定鲜明/明显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中招生语文试题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中招生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04年高中招生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7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⑴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轻怕重。

⑵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⑶吏二缚一人诣()王。

⑷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

崇山峻岭,;江河溪流,;大海汪洋,;湖光粼粼,。

A.是抖动着的曲线B.是翻腾着的曲线C.是流动着的曲线D.是屹立着的曲线3.按要求默写。

(4分)⑴江流天地外,。

(王维《汉江临眺》)⑵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⑶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

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课内外不限)①②据新华社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

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舟”六号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

他还透露,“神舟”六号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舟”五号基本一致。

而与“神舟”五号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

同时,“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5.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

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分)6.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世界能源组成年代石油煤天然气核电太阳能水电其他1993年40%27%23%7%2%1%2030年(预计)35%20%⑴用文章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⑵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①②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同的一项是()A、鞭笞懈恕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恣意虎视眈眈迁徒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蛮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骛远松弛如火如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____________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②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___优势。

③在评价标准上,____________要看数字,___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明显/鲜明虽然/但是B、稳固鲜明/明显既/又C、稳定明显/鲜明虽然/但是D、稳定鲜明/明显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

”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空行走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

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

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

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

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

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

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

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

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

这就是减压病。

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

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

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

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

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

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

比如在月球上行走。

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踊跃蹦跳感到舒适。

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7、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8、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9、“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的航天服。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直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及为相,太后如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

对仗①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秀昶。

”太后曰:“秀昶铆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

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

”元忠独曰:“昌期不堪。

”太后问其故。

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得,②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

雍州帝京,事任繁剧。

不若秀昶强干习事。

”太后默然而止,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③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太后不悦。

由是诸张深怨之。

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④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

”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说许之。

太后召说。

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景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景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

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

”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

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近趣说,使速言。

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

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

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

”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录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略)注:①对仗:当廷奏事。

②:从前。

③承乏:充任(谦辞)。

④戬:高戬,时任司礼丞。

⑤台衡:指宰相。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

D、昌宗从旁趣说趣:催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以为雍州长史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B、户口逃亡且尽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D、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⑤⑥D、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元忠曾杖杀张易之家奴,又间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恨之入骨。

B、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失去靠山,被魏元忠诛戮,因而设计陷害元忠。

C、凤阁舍人宋景劝勉张说伸张正义,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即便因此获罪,也是光荣的。

D、张说起先阿附张昌宗,参与了魏元忠的陷害;后来由于宋景的劝导,转变了立场,没有按张昌宗的意思加害元忠。

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附元忠立致族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