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各个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状分析:
区位概况(生态与环境):延寿村坐落在南岳半山腰,散居于华严湖到涧垅,中山沟至墨镜台、南台寺一带。
人口与社会:全村共有160多户,640多人。按村庄常住人口进行计算,村庄属于基层村。由于延寿村的村名都是散居,因此选择了聚居人口最多,最具代表性处于景区线路延寿亭附近的位置。
历史与文化:寿文化养生文化
产业与产业结构:旅游产业
二.上级规划:
二、总体规划结构
本案总体布局体现“一心两轴一环、五片区”的设计构思。一心指利用中央水系,在地块中心形成的整个小区公共绿化景观中心。“两轴”即以纵向水系景观带为主要绿轴,次入口相对的横向景观带为次要绿轴。“一环”指小区以一条简洁的环绕区块的环道统领交通系统组织空间。“五区片”则为利用水系景观带和组团绿化带而分隔形成的五个组团。
南北向水系景观绿轴,在住宅间穿插,丰富各组团景观空间,将水意贯穿小区的始终。
东西向的景观绿轴,打造次入口景观形象,同时与各个组团景观相呼应,形成横向的变化丰富的小区景观体系。
本方案总体布局体现“三轴三心三片区”的设计构思。其中“三片区”是指的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农田园艺区。“三轴”是指联系全区的主轴,以及两条次轴。“三心”指一个中心节点和两个次要节点。
三、道路交通结构
1.人车混行的车行系统
结合地块的自然地形在原有的道路上进行适当的修建,使之成为能够满足部分当地村民和部分旅游车辆以及消防车辆进入的4m单行车道。本区有一条主要干道和两条2m次要干道,主要干道采用的是人车混行的体系,次要干道为步行
道,联系各个区域,绿化体系统及公建设施布局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在规划区的入口处设置一个40(会不会大)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停车场主要满足来此地及周边旅游人的停车要求,车辆进入该区直接在外围尽量解决停车问题。在规划区的中心区设置了一个较小的停车场,满足中心区的停车要求。
结合地块自然地形,打造高档住宅小区,采用完全的人车分流体系,车辆由各个主干道边的地下车库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形成独立的车型系统。在各宅间通过完全独立的步行系统,串联各个住宅组团。
1. 等级分明,便捷通畅的车行系统
本小区车行系统由一条环道和一个地停车系统组成,小区道路宽6m,沿环道分设各组团的地下车库出入库,车辆进入小区直接在外围解决停车问题,进入各组团地下车库,对小区内部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2. 步行系统:
规划重视步行空间与步行活动的组织,强调居住外部环境与步行系统,绿化体系统及公建设施布局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人流通过各组团住宅之间的步行道进入住宅,兼顾便捷的同时,让步行与景观融洽结合,步移景异。
3. 停车:
全区停车场库配置按照小康型住宅的配置标准,小区内机动车停车按照平均每户1辆考虑,停车方式全部采用地下,车辆进入小区直接开入地下车库。
4. 出入口:
根据小区自身的交通体系和周边城市道路的关系,沿经圩二路中部设置主出入口,沿司徒路设置次入口,在地块内为各组团设置10个地下车库出入口。
5.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
紧急情况下,小区各入口均可通过消防救护车辆。消防、救护道路系统以机动车环线为骨架,可穿越广场、绿地、形成可达到各楼的应急扑救态势。
四、绿化景观体系规划
1)结合地形,创建五个节点、两条景观轴线、一条坡地水系,五个院落
组团的景观结构。
2)整个住区绿化分四个层次:住区中心绿化、组团绿化、宅间绿化和私
家花园,即从公共、半公共空间向半私密、私密空间过度。
3)沿水系周边,将空间与环境整体设计,景观序列丰富生动,充满“步
移景异”、“豁然开朗”等戏剧性场景。
4)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的入口空间,吸引人群进入。
五、社区公建设施规划
1,
(1)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为求使住区的生活功能,服务功能既密切联系,又互不干扰,住区结合主入口景观在入口右侧布置了与小区配套的会所。
(2)小区物业管理
在小区内设管理站,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设门卫,以解决小区内的安全、垃圾收集、分发信报等。
(3)环卫设施
垃圾收集与处理:每个区块按服务半径沿车道设置垃圾收集点,作成小
品式构筑物以美化环境。公厕结合入口会所设置。
六、规划布局
(一)规划构思
本次规划构思的出发点立足于沿路带状用地的现状进行规划,建设一个即满足灾民生活要求又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安置小区。
1、规划设计完善的交通系统,使灾民能有顺畅的交通可达性。
2、结合地形,合理布置住宅与公共设施。
3、充分利用竖向工程建设,进行立体的空间绿化。
(二)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小区总用地约为1.31公顷(19.61亩左右)。现状地形标高从602.5米至610.2米,规划基本形成东西向的道路网系统,安置小区内的住宅设计成2户为一栋,共有36户。
(三)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该规划点南往集镇方向,北往长排老村方向的6米宽左右的水泥路作为安置小区的对外交通道路。
2、安置小区内交通
小区内道路均为新规划的道路,由路面宽4米水泥路贯穿东西。
(四)住宅布置
长排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可安置36户。住宅基本上是沿道路呈带状布置。规划住宅前后建筑间的日照间距按1:1控制,住宅建筑间距大于10米。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山墙间距为6.5米。
在此处集中安排了22户,住宅是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六)公建布置
1、根据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要求,结合场地实际,在小区内布置了1处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占地约10平方米。其他公共设施可依托现有村庄设施资源共享。
(七)绿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