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聚类分析的发现方法1
完整版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完整版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将数据样本分组成具有相似特征的子集,并将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从而揭示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结构信息。
下面将从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样本分为多个类别或群组,使得同一类别内的样本具有相似的特征,而不同类别之间的样本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1.相似性度量:通过定义距离度量或相似性度量来计算数据样本之间的距离或相似度。
2.类别划分:根据相似性度量,将样本分组成不同的类别,使得同一类别内的样本之间的距离较小,不同类别之间的距离较大。
3.聚类评估:评估聚类结果的好坏,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紧密度、分离度和一致性等。
常用的聚类算法聚类算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几种聚类算法:1.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首先通过用户指定的k值确定聚类的类别数,然后随机选择k个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通过迭代计算样本到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然后将样本划分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对应的类别中,最后更新聚类中心,直至达到收敛条件。
2.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算法,将样本逐步合并到一个大的类别中,直至所有样本都属于同一个类别。
层次聚类算法可分为凝聚式(自底向上)和分裂式(自顶向下)两种。
凝聚式算法首先将每个样本作为一个初始的类别,然后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来逐步合并最近的两个类别,直至达到停止准则。
分裂式算法则是从一个包含所有样本的初始类别开始,然后逐步将类别分裂成更小的子类别,直至达到停止准则。
3. 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样本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在数据空间中寻找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并将其作为一个聚类。
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是密度聚类算法的代表,它通过定义距离和邻域半径来确定样本的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并通过将核心点连接起来形成聚类。
聚类分析数据
聚类分析数据聚类分析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它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为具有共同特征的簇。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结构和关联性,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数据集的特征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概念介绍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不需要事先标记好的训练样本。
聚类分析的目标是将数据点划分为不同的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较低。
聚类分析的结果通常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例如散点图或热力图。
二、常用方法1. K-means聚类K-means聚类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
它将数据点分为K个簇,其中K是用户事先指定的。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优化来找到使得簇内差异最小化的簇中心。
K-means聚类的步骤包括初始化簇中心、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簇、更新簇中心,重复执行这些步骤直到满足停止准则。
2. 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逐步合并成越来越大的簇。
层次聚类可以分为凝聚式和分裂式两种。
凝聚式层次聚类从每个数据点作为一个簇开始,然后逐渐合并最相似的簇,直到达到指定的簇数目。
分裂式层次聚类从所有数据点作为一个簇开始,然后逐渐分裂成更小的簇,直到达到指定的簇数目。
3. 密度聚类密度聚类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分为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
密度聚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密度来确定簇的边界。
常用的密度聚类算法包括DBSCAN和OPTICS。
三、应用场景聚类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市场细分聚类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通过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2. 社交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社交网络中的社区结构。
通过对社交网络中的节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揭示出节点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群体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络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播模式。
基于地理的聚类方法
基于地理的聚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聚类分析是GIS中地理空间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数据点的相似性进行度量,将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点聚集在一起,从而发现地理空间中的规律和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基于地理的聚类方法。
1.基于密度的聚类密度聚类方法是基于数据点密度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点分布空间中的高密度区域看成一类,而低密度区域则看成另一类。
常见的密度聚类算法有DBSCAN(密度聚类的基础算法)、OPTICS 等算法。
在地理信息领域,该方法可用于提取地形形态、城市几何形态、森林覆盖度等信息。
2.基于网格的聚类网格聚类将地理信息空间分割为一个个网格,并测试每个网格的内容。
网格中心是被聚类的对象,其属性值将被作为网格的模式。
网格聚类的优点是聚类结果具有空间属性和易于解释性。
网格聚类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和森林覆盖等。
3.基于层次聚类层次聚类将数据点看成一棵树,从下到上逐渐合并成一团。
该方法通过不同阈值的设定,把这棵树的分枝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在地理信息领域,该方法可用于划分地形形态、水文地貌等信息。
4.基于特征聚类特征聚类将地理信息中的特征看成一类,通过这些特征的共同性,将这些特征聚类在一起。
特征聚类应用广泛,例如在植被分类、河流图像分割和地形分类等领域。
总结基于地理的聚类方法可以分为四种:基于密度的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基于层次聚类和基于特征聚类。
不同的聚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所以聚类方法的选择也很关键。
在GIS空间数据分析过程中,通过探索不同聚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深入理解数据本身,并发现其中具有潜在规律和联系的地理现象,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经济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
经济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引言:经济统计数据是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以及潜在问题。
而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将相似的经济指标归为一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数据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经济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其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分组,将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将相似性较高的样本划分为同一类别。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集中的内在结构,并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类别。
二、经济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在进行经济统计数据的聚类分析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劳动力参与率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1. K-means聚类算法K-means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集分为K个互不重叠的类别。
该算法首先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样本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样本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接着,更新聚类中心的位置,并迭代上述过程,直到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较为敏感,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试验,选取最优的结果。
2.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自底向上的聚类方法,它首先将每个样本视为一个独立的类别,然后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性,逐步将相似的样本合并为一类。
该算法可以生成一个聚类树状图,帮助我们观察不同层次的聚类结果。
层次聚类算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个数,但是计算复杂度较高。
3. 密度聚类算法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样本密度的聚类方法,它将样本空间划分为具有高密度的区域和低密度的区域。
该算法通过计算每个样本周围的密度,并将密度较高的样本作为核心对象,进而将其邻近的样本归为一类。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种将数据分组或分类的统计学方法,通过将相似的对象归为同一组,使得组内的对象之间更加相似,而不同组之间的对象则差异较大。
它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分析、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等领域。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聚类分析基于相似性的概念,即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更有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在聚类分析中,每个对象都被视为一个数据点,而聚类则是将这些数据点分组。
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数据点: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或对象都被看作是一个数据点,它具有多个特征或属性。
2. 相似性度量:聚类分析的关键是如何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
常用的相似性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等。
3. 簇/类别:将相似的数据点归为一组,这个组被称为簇或类别。
簇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
4. 聚类算法:聚类分析依赖于具体的算法来实现数据点的分组。
常见的聚类算法有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密度聚类等。
二、聚类分析的方法1. 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K均值聚类是一种迭代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点分成K个簇,每个簇代表一个样本集。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簇内数据点与簇中心之间的平方误差来确定最优的簇中心位置。
2.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算法,它根据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逐步合并或分割簇。
层次聚类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两种方法,其中凝聚型方法从单个数据点开始,逐步合并最相似的簇;分裂型方法从所有数据点开始,逐步分割最不相似的簇。
3.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密度聚类基于密度可达的概念,将具有足够高密度的数据点归为一簇。
核心思想是在数据空间中通过密度连通性来确定簇的边界,相对于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密度聚类能够有效处理不规则形状和噪声数据。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是一项数据分析过程,通过使用复杂算法和技术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聚类分析方法是数据挖掘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一组数据分为不同组,每组中的对象具有相似的属性,并且不同组之间的对象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聚类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聚类算法和聚类分析的应用领域。
一、聚类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聚类分析是将一组对象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分成多个组的过程。
相似度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衡量,比如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等。
在聚类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簇,它是指一组具有相似属性的对象。
聚类分析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合分为多个簇,并使得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越小越好,而同一簇内的相似度越大越好。
二、聚类算法聚类算法可以分为层次聚类算法和非层次聚类算法两种。
层次聚类算法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为一系列越来越小的簇,并形成一个树形结构,即所谓的聚类树。
非层次聚类算法则直接把数据分成簇,并不会形成树形结构,它们的算法主要有K均值聚类、DBSCAN聚类、层次聚类、EM聚类等。
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为k个簇,每个簇都有一个中心点,称为簇的质心。
首先随机选取k个质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离这k个质心的距离,将其划分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
接着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再次对每个对象进行重新的簇分配,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一定的迭代次数。
DBSCAN聚类DBSCAN聚类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不同密度的区域中划分不同的簇。
算法需要指定两个参数:邻域半径Eps和最小点数MinPts。
如果一个点的邻域内点的个数大于等于MinPts,则该点为核心点。
如果一个点的邻域内存在核心点,则该点为边界点。
如果一个点既不是核心点也不是边界点,则为噪声点。
聚簇的算法步骤是:随机选择一个点,将该点的邻域内的点加入到该簇中,并继续扫描邻域内其他点,将与该点密度可达的点加入到该簇中。
信息科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信息科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海量的数据使得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在信息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聚类分析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和相关方法。
一、聚类分析的概念和应用聚类分析是一种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归为一类的方法。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簇,同一簇中的样本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簇之间的样本则存在差异性。
聚类分析在信息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集中的内在关系和模式,对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基本的聚类算法1. K均值聚类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它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并不断迭代地更新聚类中心来实现聚类。
算法的思想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使得簇内的样本之间的距离最小,而不同簇之间的距离最大。
K均值聚类算法简单易懂,计算效率高,但需要预先指定簇的个数K。
2.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聚类方法。
它通过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依次将相似性最高的样本合并成一组,直至得到完整的聚类结果。
层次聚类算法不需要预先指定簇的个数,可以通过层次的建立和切割来获得不同层次的聚类结果。
三、改进的聚类算法除了基本的聚类算法外,还有一些改进的聚类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特定问题。
这些算法包括谱聚类、密度聚类和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等。
1. 谱聚类谱聚类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分析方法。
它通过构建样本之间的相似度矩阵和拉普拉斯矩阵,将样本映射到低维空间中,再通过K均值等算法对低维空间中的样本进行聚类。
谱聚类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聚类算法对数据分布的假设,并适用于非凸形状的簇。
2. 密度聚类密度聚类是一种通过样本的局部密度来进行聚类的方法。
它将密度较高且相互密集的样本划分为一簇,并将较低密度的样本作为噪声或边界点。
密度聚类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对噪声和边界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结构。
通过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别,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
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数据间的相似性度量,逐步将数据点进行合并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层次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内在关联。
而K均值聚类则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方法,它通过迭代的方式将数据点划分到K个簇中,每个簇的中心点代表了该簇的特征。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我们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和相似性度量。
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闵可夫斯基距离等,而相似性度量则可以选择相关系数、余弦相似度等。
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和相似性度量对于聚类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认真进行选择和评估。
另外,聚类分析还需要确定合适的聚类数目。
聚类数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评估指标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目。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轮廓系数、Calinski-Harabasz指数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聚类数目下的聚类效果,从而选择最佳的聚类数目。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的预处理工作。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标准化、降维等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从而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结构,从而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并进行充分的数据预处理工作,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聚类分析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医疗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使用方法
医疗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使用方法在医疗领域,大量的数据被产生出来,其中包括了患者的病历、医学影像、实验室检验数据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和预测提供重要的信息。
然而,这种复杂和庞大的数据集往往难以直观地获得知识和洞察力。
这时,聚类分析就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结构。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来对数据集进行分类。
在医疗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具有相似特征和病情的患者群组,以及各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医疗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使用方法,以及它在临床、疾病管理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为了进行聚类分析,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等。
在医疗数据挖掘中,K均值聚类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将数据集分割为K个簇(cluster),其中每个簇都具有相似的特征。
层次聚类则是一种将数据点结构化为树状图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比较各个子类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分类。
密度聚类则通过确定每个数据点周围的密度来进行分类,具有较高密度的数据点被划分到一个簇中。
在选择算法之后,我们需要对医疗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同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在医疗数据挖掘中,由于不同的医疗数据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尺度,预处理步骤变得尤为关键。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和特征选择。
数据清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处理缺失值、重复值和异常值,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特征选择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对于聚类分析最有价值的特征,以减少数据维度和降低计算复杂度。
接下来,我们进行聚类分析。
在这一阶段,我们使用选定的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聚类算法会将相似的数据点划分到同一个簇中,同时将不相似的数据点划分到不同簇中。
聚类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并进一步对疾病进行分类、预测和管理。
聚类分析方法
优缺点
缺点
对初始点的选择敏感:K-means算法的初始点选择对结果有很大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同 的初始点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需要预设k值:使用K-means算法需要预先设定k值,而最佳的k值可能并不容易确定
不适合大规模数据集:对于大规模数据集,K-means算法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敛
means||等
第1部分 算法步骤
算法步骤
以下是K-means算法的 基本步骤
算法步骤
初始化: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这些点可以 是数据集中的实际数据点,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数据点
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聚类中心: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个点,计 算它与k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 这一步通常使用欧氏距离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聚类分析—— Kmeans方法
-
目录
CONTENTS
1
算法步骤
2
优缺点
3
应用场景
2
聚类分析——Kmeans方法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对象分组,使得同一组(或簇)内的对象相互之间 相似(按照某些度量方式),而不同组之间的对象相互之间不相似。其中,K-means算法是 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以其发明者Arthur James和Donald Fisher的名字来命名
特征选择和降维:在聚类之前,可以 进行特征选择和降维,以减少数据的 维度和噪声,提高聚类的效果
可视化:可以将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 以更直观地展示聚类的效果和结果
优缺点
通过以上改进方向,可以 进一步提高K-means算法的 性能和适用性,使其在更 多的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
应用
第3部分 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数据挖掘中的数据采样技巧(十)
数据挖掘中的数据采样技巧数据挖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数据采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数据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挖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数据挖掘中的数据采样技巧。
一、随机采样随机采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样方法,它通过随机选择样本的方式,从整体数据集中抽取一部分数据。
随机采样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整体数据的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等方法进行随机采样,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过采样和欠采样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过采样和欠采样是两种常用的数据采样方法。
过采样是指通过增加少数类样本的方式,来平衡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欠采样则是通过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方式,来达到数据平衡的目的。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平衡数据带来的问题,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
三、分层采样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数据可能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比如地区、行业、年龄等因素。
这时,分层采样就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采样方法。
分层采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因素,对样本进行分层抽样,从而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适用性。
四、聚类采样聚类采样是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采样方法,它通过将数据集中的样本进行聚类,然后从不同的聚类中选取代表性样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集中的潜在结构和模式,减少冗余信息,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聚类采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五、增量采样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传统的数据采样方法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计算复杂度增加、采样效果下降等。
这时,增量采样就成为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
增量采样是指在已有样本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的样本,不断更新和完善样本集合。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采样的有效性和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数据环境。
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
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中的数据通过聚类算法进行分组,并通过分析不同聚类簇的特征来识别异常数据。
以下将详细介绍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场景等。
一、原理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为多个聚类簇,并计算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来判断数据点是否异常。
通常情况下,正常数据点在其所属聚类簇附近分布,而异常数据点通常会距离它所在聚类簇的中心较远。
二、步骤1.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数据集,数据集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如数值型,文本型,图像型等。
2.特征提取: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可以选择合适的特征工程方法,如PCA、LDA等。
特征提取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以进行聚类分析的形式。
3. 聚类分析:使用聚类算法,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为不同的聚类簇。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DBSCAN、层次聚类等。
4.异常判断:对于每个聚类簇,计算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标记离聚类中心较远的数据点为异常数据点。
三、优点和应用场景1.不依赖于标记数据集:与有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不同,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无需标记数据集中的正常和异常数据,可以直接对未经标记的数据进行分析。
2.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值型、文本型和图像型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3.可发现多类异常:由于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聚类簇,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而其他算法可能只能发现其中一类异常。
-网络安全: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如网络入侵、DDoS攻击等。
通过分析用户的网络行为,可以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金融风控: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帮助识别异常交易行为和异常交易者,并预警潜在的风险。
-医疗健康: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分析病患的医疗数据,监测病情变化和异常现象,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用于将相似的观测值归为一类。
它在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层次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
一、层次聚类分析层次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方法。
它将观测值逐步合并,形成层次化的聚类结果。
层次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1. 确定相似度度量方法:在层次聚类分析中,需要选择一种相似度度量方法,用于衡量不同观测值之间的相似程度。
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包括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相关系数等。
2. 计算相似度矩阵:根据选择的相似度度量方法,计算出观测值两两之间的相似度,并构建相似度矩阵。
3. 构建聚类树:从相似度矩阵出发,可以使用不同的聚类算法构建聚类树。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单链接、完全链接和平均链接等。
单链接聚类算法将每个观测值视为一个单独的聚类,然后逐步合并最近的两个聚类;完全链接聚类算法则是选择最远的两个聚类进行合并;平均链接聚类算法则是计算两个聚类之间所有观测值之间的平均距离,并选择平均距离最近的两个聚类进行合并。
4. 切割聚类树:将聚类树切割成不同的簇,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
切割聚类树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切割方式。
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解释性强,可以直观地展示聚类结果的层次结构。
然而,它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效率较低。
二、K均值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中心点的聚类方法。
它将观测值划分为K个簇,每个簇的中心点代表该簇的特征。
K均值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1. 初始化K个中心点:随机选择K个观测值作为初始中心点。
2. 计算每个观测值到各个中心点的距离,并将其归属到最近的中心点所代表的簇。
3. 更新中心点:计算每个簇内观测值的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中心点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效率高,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
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聚类分析是一种通过寻找数据中相似模式并将其组织成群集的方法。
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
本文将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将数据集中的样本根据相似性进行分组。
相似的样本被分配到同一个群集中,而不相似的样本则分配到不同的群集。
聚类分析的目标是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结构和模式,并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
二、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1. K-means聚类K-means聚类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
它将样本分为K个群集,其中K是用户定义的参数。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优化,将样本逐步分配到最近的群集中心。
K-means聚类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伸缩性。
2. 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和相似性的分层方法。
它从一个群集开始,然后逐步合并或划分群集,直到满足预定义的停止条件。
层次聚类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的数量,并且可以生成树状的聚类图谱。
3. 密度聚类密度聚类算法将样本分配到高密度区域,并将低密度区域作为噪声或离群点。
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它通过定义样本之间的距离和邻域密度来确定聚类。
三、聚类分析的应用案例1. 客户细分聚类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
通过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兴趣偏好等因素,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
2. 社交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可以帮助社交媒体平台挖掘用户之间的关系和兴趣群体。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用户分为相似的群集,并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广告。
3. 医学图像处理在医学领域,聚类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断。
通过分析医学图像中的不同特征,可以将病灶分为不同的类型,并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聚类分析数据
聚类分析数据聚类分析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用于将相似的数据点归为一类。
它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常见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聚类算法以及如何应用聚类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聚类分析的目标是将数据点划分为若干个互相之间相似度较高的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和聚类算法。
1. 相似度度量方法相似度度量方法用于衡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相似程度。
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选择合适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对于聚类分析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2. 聚类算法聚类算法用于将数据点划分为不同的簇。
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DBSCAN等。
不同的聚类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可以提高聚类分析的效果。
二、常用的聚类算法1. 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点划分为K个簇,其中K是用户预先指定的参数。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将数据点分配到离其最近的簇中,然后更新簇的中心点,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2. 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一种将数据点组织成树状结构的聚类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逐步合并相似度最高的数据点或簇,直到所有数据点都被合并到一个簇中或达到预定的聚类数目。
3. DBSCAN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点划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三类。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数据点的密度,将密度达到一定阈值的核心点连接在一起形成簇,而边界点则被分配到与其相邻的核心点所在的簇中。
三、聚类分析的应用1. 市场细分聚类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等数据,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簇,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
一个基于属性相似性的聚类分析方法
离 的 计 算 方 法 , 欧 氏 距 离 , 考 斯 基 距 离 如 明
等 。 下 面 作 简要 的 介 绍 n 。 ] 对 于 任 意 两 个 对 象 S , j A一 ( 。 a , iS , a ,。
…
1 数 据 挖 掘 及 聚 类 分 析
数据挖掘 又 叫数 据库 中 的知识 发现 , 简
小 ; 之 , 似度越 大 。 反 相
收 稿 日 期 :0 2—0 20 5一I I 作 者简 介 : 广原 , , 士 . 师 . 究方 向 : 息检索 、 据库 技术 ; 文 敬 , . 师 。 李 男 硕 讲 研 信 数 李 男 讲
, 为 对 象 的 属 性 集 , i ( lVi … , a) S 一 VI 。 ’ ,
称 KDD, 从 大 量 数 据 中提 取 可 信 的 、 颖 是 新
Vi , j ( lVj … , , 中 Vt 属 性 S 一 VJ 2 ) ' ' Vj) 其 为
的 、 效 的 并 能 被 人 理 解 的 模式 的 处 理 过 程 , 有
加 与 数 据 的 分 析 处 理 方 法 滞 后 的 矛 盾越 来 越
大 , 们 希 望 能 够 在 对 已有 的大 量 数 据 分 析 人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科 学 研 究 、 业 决 策 或 企 业 管 商 理, 数据 挖 掘 正 是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诞 生 的 。 践 实 证明, 数据 挖 掘 已在 多 个 领 域 里 取 得 了成 效 。
这 种 处 理 是 非 常 繁 琐 的过 程 。数 据 挖 掘 的方
法 大 致 可分 为 机 器 学 习方 法 、 计 方 法 、 经 统 神 网 络方 法和 数 据 库 方 法 。
数据聚类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数据聚类分析的方法与应用数据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它通过将数据分组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簇,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隐藏的结构。
本文将介绍数据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数据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数据聚类分析基于相似性的概念,即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对象更有可能属于同一个簇。
其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距离度量:距离是衡量数据对象之间相似性的指标,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等。
2. 确定簇数:在进行聚类之前,需要预先确定簇的数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手肘法和轮廓系数法等。
3. 选择聚类算法: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
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等。
4. 迭代优化:聚类算法通过迭代不断更新簇的中心或分配数据对象的簇成员,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二、常用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1. K均值聚类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划分为K个簇,并通过最小化各数据对象与其所属簇中心之间的平方误差来优化聚类结果。
2.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合并或分裂的聚类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将数据逐层聚合成层次结构,从而形成一颗聚类树。
3. 密度聚类算法:密度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密度的聚类方法,它寻找高密度区域并将其与低密度区域分离开来。
其中,DBSCAN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密度聚类算法。
三、数据聚类分析的应用领域1. 市场细分: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2. 图像分割: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将图像中的像素点分成不同的簇,实现图像的分割和目标检测。
3. 社交网络分析: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进行聚类,发现用户之间的关联和兴趣相似性。
4. 生物信息学研究: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帮助生物学家将基因或蛋白质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揭示其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
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使用教程
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使用教程数据挖掘是一个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领域,它旨在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联。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将相似的数据点归类到同一个群组中。
本文将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算法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一、什么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来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群组。
聚类分析的目标是使同一群组内的数据点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群组之间的数据点尽可能不同。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结构和关联。
二、常用的聚类算法1. 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它将数据点划分为预先设定的K个簇。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数据点与簇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心。
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并重复此过程直到簇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2.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递归分割方法。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簇的个数,而是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逐步合并或分割簇。
层次聚类可以生成一棵树形结构,称为聚类树或谱系树,通过对树进行剪枝可以得到不同个数的簇。
3. 密度聚类算法密度聚类算法基于数据点之间的密度来识别具有高密度的区域。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密度,并将高密度区域作为簇的中心进行扩展。
最常用的密度聚类算法是DBSCAN,它使用一个邻域半径和最小密度来定义一个核心点,从而将数据点划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三、如何使用聚类分析1. 准备数据在使用聚类分析前,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合进行聚类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数字、文本或图像等形式,但需要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格式。
同时,数据应该经过预处理,例如去除噪声、处理缺失值和标准化等。
2. 选择适当的聚类算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
例如,如果数据点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球状或椭球状,可以选择K-means算法;如果数据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可以选择层次聚类算法;如果数据点的分布具有不同的密度区域,可以选择密度聚类算法。
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了数据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则是提取数据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聚类分析的概念及分类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数据分类为不同群组的技术,分类的过程基于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度量。
聚类分析方法根据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划分式聚类分析、基于层次的聚类分析、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等多种类型。
1.划分式聚类分析划分式聚类分析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簇,每个数据点属于其中一个簇。
K-Means算法是划分式聚类分析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不断调整质心来最小化每个数据点与所属簇的距离。
2.层次聚类分析层次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聚类分析方法。
它将数据分为类似于家族谱一样的分支结构,即将数据点不断合并形成更大的簇,直至所有数据点都被合并到一个簇中。
树形图形的层次聚类算法又可以分为凝聚型和分裂型两种类型,前者将每个数据点看成一个簇然后递归合并,后者则从全数据开始分裂直至每个数据点成为一个簇并终止。
3.密度聚类分析密度聚类分析是将数据集分为不同的密度区域,通过数据点的密度和密度差进行聚类。
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算法中最为常见的是DBSCAN算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点在周围邻域内的密度来确定簇的范围。
二、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大数据挖掘的需求。
基于大数据的聚类分析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
1.大数据规模下的聚类分析在大数据规模下,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面临着大量计算和存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聚类算法、基于Spark的高速分布式聚类算法等,这些算法可以使聚类分析更加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2.利用深度学习进行聚类分析深度学习在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而其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也渐渐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基于聚类分析的典型过程路径发现方法Shunuan Liu & Zhenming Zhang & Xitian Tian摘要:典型过程路径实是编制过程路径的一个样本。
它是一类编制知识的过程。
为了在编制数据库的过程中从计算机半自动过程编制中(CAPP)发现典型过程路径,在数据库中知识发现被应用.数据选择过程,剔除过程和转换过程都被用于数据优化过程.聚类分析被采用于挖掘典型过程路径的运算法则.描述此过程路径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矩阵建立.在过程路径的聚类中有三类相似性:操作间的相似性用基于操作编码的的曼哈顿距离来度量;过程路径间相似性用欧氏距离来计算并表示成一个相异度矩阵;过程路径串间的相似性由基于相异度矩阵的平均距离来估计.那么,过程路径串最后通过会凝聚的分等级的聚类方法被合并.并且过程路径的聚类结果由过程路径的聚类粒度决定.这个方法已经被成功用来发现某一类轴套的典型过程路径.关键词:计算机半自动编制过程典型过程路径聚类分析数据库里的知识发现1.引言过程编制是把一个设计规范集转换成一个用来描述如何加工一个零件科技说明书集的任务。
因此,它是产品设计与制造间的基本连接。
过程路径编制是编制科技说明的逻辑顺序的一个任务,考虑诸如几何形状,技术必备,经济要素,生产力和实际生产环境的约束。
从而过程路径编制依赖于过程编制者拥有的知识和经验。
过程知识是通过过程编制实践自身理解和经验的积累。
它能帮助过程编制者完成编制任务并避免重复智力劳动。
并且,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过程复杂程度也增加。
过程知识的再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以确保过程编制的质量和有效性。
制造型企业迫切地需要过程知识以使他们自己适应市场竞争。
1960s,计算机半自动过程编制(CAPP)开始被研究以减少过程编制者的劳动。
已有大量在智能化CAPP 上的预先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诸如专家体系,基于推论的规则,神经网络,和黑板方法通常被应用。
不管什么被应用,知识在智能化的CAPP是不可缺少的。
它已经成为CAPP向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如何获得大量有效的知识是智能化CAPP和企业的关键。
过程知识主要来源于指南和书本,相关的数据,专家和科技文件。
来自专家和科技文件的只是被深深的植入到个体,产品和公司的关系在[4]中有描述。
通常很难发现正确的到处方法。
现在,中国所有当前的CAPP系统有通过计算机逼近科技程序的功能。
纸制的科技程序在大的制造型企业中被电子表格代替。
因为CAPP更深的应用,大量的过程数据被累积在企业的数据库中以至编者者的职能和经验被隐藏了。
过程数据库成为过程知识的新来源。
此外,过程数据库有普遍数据结构的有利条件。
用这个方式来发现和构造过程知识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被用于只能计算工具。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在数据库里挖掘知识的智能工具。
它已经被应用于制造业,例如在制造业数据中发现有用的和可理解的模式[5],在设计和制造业的知识库中发现学问[6]。
少数研究者努力把它应用到过程知识的获得上。
Gao Wei [7]讨论了帮助导向的过程知识库的组成和应用的KDD知识获得方法。
概要地引进几个可用的方法以自动获得过程知识。
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获得具体知识如在过程编制中的决定规则和典型过程编制实例的。
数据库中的过程知识发现有很多优势。
它使维持,管理和扩展知识变得容易。
而且,它能促进过程编制的标准化。
这篇文章提出运用KDD在过程数据库中获得典型过程路径的方法。
基于聚类分析的典型过程路径发现被着重论述。
2.典型过程路径发现理论典型过程路径发现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把过程路径聚集成组。
然后,同一组里的各零件的共同特征通过分析这些部分的过程路径而被了解。
最后,包含个部分特征的典型过程路径被存储到知识库中。
过程路径能够被查询和再使用通过匹配包含在典型过程路径中的特征。
2.1典型过程路径发现的步骤典型过程路径发现被划在图1。
最优化的过程路径应该根据过程类型,零件类型和过程路径长度来大致分类。
过程类型包括技工加工过程,装配过程和专门的过程等。
零件类型包括轴套,轮盘,盒子,包装等。
它是根据零件外形的特征来分类的。
过程路径长度是过程路径中操作的数目。
它是不确定的,用K表示,K∈{正整数},K可以定义为1≤K≤5,3≤K≤8,5≤K≤12,10≤K≤15等。
然后,相似的过程路径可以用凝聚的层次聚类方法挖掘。
结果,过程路径数据被聚集成组。
聚类分析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建立一个包含所有等着聚类的过程路径的数据表格(表1)。
第二,描述工艺卡里所有的操作。
第三,建立数据矩阵。
第四,通过距离计算机算相异度并建立相异度矩阵。
第五,确定聚类粒度。
最后,得到经过过程路径聚类后的分组结果(表2)。
在表1。
L1~Ln代表过程路径,每条线是零件的一条过程路径。
Xij是一个操作并在聚类分析前被编码。
在表2中,TL代表相同的过程路径,SL代表相似的过程路径,PARTij代表第i组里j零件的编码。
2.2 获得优化过程数据在过程路径挖掘前,为了获得最优化的过程数据和建立最优化的过程路径数据库,过程数据需要经由数据选择,数据剔除,数据转换等预先处理。
—过程数据选择数据选择是在过程数据库中通过选择与典型过程路径相关的数据和样本来确定目标数据。
过程数据库是合理的数据库。
它有自己的查询语言,目标数据通过查询语言拟定。
—过程数据剔除目标数据是数据剔除的对象。
数据剔除用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过滤掉多余的数据。
过程编制标准化,即用统一的标准表示制造业过程,使剔除过程数据的最好方法之一。
—过程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在数据剔除之后用来减少数据的。
这篇文章主要利用数据库操作,如SQL数据库中色“SELECT”和“DELETE”语句来减少数据。
3.操作编码图解近期基于分类和编码的the part 聚类方法有很好的效果[17]。
在聚类的步骤中,过程路径被编码过的操作描述。
对过程路径编码使得求过程路径间的相异度变得容易因为数字可以正好无异议地被电脑理解,正文也是。
例如,判断“milling”,”turning”和”turning cylindrical surface”之间的相异度。
判断它们之间的不同是很困难的。
如果他们被各自编码为31200,31100和31102,它们的差别通过距离方程式是可计算的。
结果是“milling”和“turning”之间的距离比“turning”和”turning cylindrical surface”之间的距离要大。
这是符合实际的,“milling”和“turning”属于不同类型的工具加工,“turning”和”turning cylindrical surface”有相同类型的工具加工,只是外表不同。
每条过程路径是一个操作顺序的编制。
因而,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操作序列。
过程路径编码可以采用把每个操作编成一个单元并把这些单元排序的方式。
每个阿拉伯数字的编码由从0到9的阿拉伯数表示。
编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
一个是代表加工方法分类的操作编码,第一个数字代表粗糙分类的第一类。
第二个数字代表比第一类好的类。
第三类比第二类好。
例如,制造业的过程方法包括锻压工作,切割工作,加膜等。
这些属于第一类。
切割又包括使用切割工具磨擦,装配和加工方法。
那些饱含在第二类。
用切割工具的加工方法包括旋转,轧齿边和碾等。
那些饱含在第三类。
制造业过程方法的分类是三倍。
另一个是包含图形,维度,在操作中加工特征的精度的操作目录编码。
图形和维度被表示成两个阿拉伯数字。
制造业的过程方法的部分编码如图3。
根据图3中的编码,“turning plane”编为“31101”。
它的第一级是切割工作,第二级是用切割工具加工,第三级是旋转。
4.对典型过程路径发现的聚类分析法则聚类分析是一种DM方法,和一个重要的数据分析技术[8]。
它已经被用于多个领域[9—11]。
有很多聚类法则如k-平均方法,K-中心点方法,层次聚类方法(HCA)等[12]HCA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在不同粒度水平探究数据及容易测量距离的优点。
HCA被应用在制造业中。
再Joines’s的评论中[13],HCA 被运用于制造业单元设计。
WON[16]运用多重标准聚类方法来测量在零件的过程路径中的设计的相似性为了划分制造业的单元。
Angel A.Cedefňo[14]提出了一个基于在一个大的数据集合里把零件分成零件家庭方法的相似系数。
Rafael S.Gutierrez[15]运用HCA对生产进度表里初始的产品/生产量进行分配。
事实上,上述的运用都与把零件分簇和把加工和/或操作分成单元有关。
HCA通过数据分层建立簇并形成以簇为节点的树。
此树叫做聚类系统树图。
HCA包括两种方法:凝聚的HCA(AHCA)和分裂的HCA。
这里,AHCA用来过程路径聚类,它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
聚类中,一个对象看作一个簇,然后逐步地合并相近的对象或组,直到所有的组合并为一个(层次的最上层),或者达到一个终止条件。
同时,簇合并必须服从距离规则或相异规则。
4.1过程路径聚类的数学表达式基于聚类分析的典型过程路径发现实质上是高度相似的过程路径簇通过过程路径聚类分析被发现的步骤。
这里,运用AHCA进行过程路径的聚类分析。
矩阵X n×p (Eq. (1))由p个属性和n个数据对象被用于数据矩阵来描述过程路径数据集。
矩阵里,行代表过程路径,n是要聚类的过程路径的数目,p是要聚类的过程路径的长度的最大值。
元素xij代表过程路径i中操作j的编码。
计算相异度前,必须把过程路径的操作数目少于p的在数据矩阵中补“000”。
4.2 过程路径聚类中的距离计算有三种距离:过程路径之间的距离,操作之间的距离,簇间的距离。
4.2.1 操作间的距离计算测量相似过程路径的关键就是确定操作间的距离。
距离计算方法直接地影响聚类结果。
操作编码只是一个代号不能立即用于判断操作间的距离。
因此,专家评级方法,计算方法和混合方法能用于测量距离。
专家评级是相当精确的方法,因为此距离等于专家给出的评级的平均。
但是,它依赖于专家的经验。
计算方法通过处理操作编码确定距离因此它在灵活性和实用性上是不足的。
混合方法在计算时通过考虑专家经验和一定的权重可以解决上面方法的劣势。
操作间的距离由混合方法季曼哈顿距离计算。
曼哈顿距离[12]对计算编码距离是一个合适的测量距离的方法。
基于曼哈顿距离公式,距离标准化公式由加了权重的Eq(2)给出下面两段讲述具体应用。
这里就不赘述了。
4.2.2 过程路径间的距离计算欧几里得距离[12]涌来计算过程路径之间的距离。
Eq(3)表示过程路径间的标准化距离。
4.2.3 簇间的距离计算平均距离[12]应用于簇间的距离计算,Eq(4)4.3 相异度矩阵根据上面提到的计算方法,相异度矩阵可表示位Eq(5),与Eq(1)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