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放马山歌)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素质测试备考资料

初中音乐素质测试备考资料

初中音乐素质测试备考资料考试方式:视听作答(闭卷)考试题型: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第一块演唱★(53首)重点:良好的演唱习惯;调、节奏、节拍、演唱要求;曲名★;民族。

节拍(2/44/43/43/86/8)曲目:《光荣少年》1=bB或C4/4、《雪绒花》1=C3/4、《洗衣歌》1=bB或C2/4(藏族)、《青春舞曲》1=F4/4(维吾尔族)、《踏浪》1=C4/4、《在灿烂阳光下》1=F3/44/4、《我们是春天》1=C4/4、《春之歌》 1= bE 6/8 、《德涅泊尔》 1= C 3/4、《美丽的村庄》 1= C 2/4、《丢丢铜仔》 1= bB2/4、《甘洒热血写春秋》1= bA 1/4 、《乡间的小路》 1= bE 2/4 、《歌唱祖国》 1= D2/4、《举杯祝福》1=G2/4(乌孜别克族)、《年轻的朋友》1=F2/4(藏族)、《对花》1=G2/4、《让世界充满爱》1=G4/4、《欢乐颂》1=G4/4、《同一首歌》1=bE4/4、《我听见时光的声音》1=F4/4、《星星索》1=bE4/4、《樱花》1=bD4/4、《我和你》1=F4/4、《友谊地久天长》1=bE4/4、《当兵的人》1=bB4/4、《好男儿就是要当兵》1=F4/4 2/4、《打靶归来》1=F2/4、《爱我中华》1=bB4/4、《感恩的心》1=bB或C4/4、《爱的奉献》1=C2/4 4/4、《红河谷》1=G4/4、《鼓声》1=C4/4、《外婆的澎湖湾》1=A4/4、《阳光总在风雨后》1=bE4/4、《山歌好比春江水》 1= G 2/4 3/4 、《只有山歌敬亲人》 1= G 2/4 3/4 、《阿里山的姑娘》 1= bE 4/4 、《龙船调》1=bA或bB2/4、《桑塔·露琪亚》1=bB3/8、《田野静悄悄》1=F4/4、《半个月亮爬上来》1=F4/4、《毕业歌》1=C2/4、《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1=C4/4、《难忘今宵》1=F4/4、《年少的味道※》1=bE 4/4、《中国人※》1=D4/4、《春天又来临※》1=D4/4(蒙古族)、《为了谁※》1=bE4/4、《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1= C 4/4。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教案
四、小结课堂,传承发扬(2分钟)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只是采摘了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我们还将会学到许许多多的不同风格的民歌。
五、布置作业(1分钟)
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好听的民歌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9分钟)
导语: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大家仔细的聆听,思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播放音乐)
音乐片段(一)刘三姐的《采茶歌》
学唱“哟哦”的唱法,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演唱,加强学生的表现力。
4、律动(5分钟)
.用手掌略弯拍击大腿模仿马蹄声音,“哟哦”处做“挥鞭”的动作。
律动
.律动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能力。
三、拓展:欣赏玖月奇迹演唱的《放马山歌》视频。(3分钟)
听一听他们演唱的这首民歌带给我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吧!
同学们交流与讨论,并发言,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作品的分析。
从学生的感受出发,通过参与乐曲的探究和体验,为接下来歌曲的表现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3分钟)
师:现在,同学们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音乐片段(二)刘三姐的《只有山歌敬亲人》
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聆听并思考,参与乐曲的探究和体验。

澧水船夫号子

澧水船夫号子




劳动号 子
山歌
粗犷豪 迈
自由舒展
一领众 劳动场


独唱
劳动之余
同学们,再见
《澧水船夫号子》通过复杂多变、富有气势 的号子音乐,生动地反映了澧水船夫紧张激烈 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信、坚毅、勇敢的性格 。全曲完整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 遇到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 航行的劳动过程。
歌曲为上下句结构。上句领,下句和。
表现
探究
为什么船工们要在行 船和拉船的过程中唱船 工号子呢?
船工号子是我国传统民歌中劳动号子的一 种。劳动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集体劳动歌 唱的民歌。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劳动 中发出有节奏的吆喝声,这就是号子的雏 形。随着劳作形式的增多,号子的种类逐 渐丰富,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不同种类的劳 动号子,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特点?
对比欣赏: 不同种类的号子有什么相同点?
澧水船夫号子通过复杂多变富有气势的号子音乐生动地反映了澧水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信坚毅勇敢的性格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 弱缓 强急←
2/4 嗨 — 嗨— 嗨— 嗨—
> >> > 嗨0 嗨 0 嗨0 嗨 0
嗨 — 嗨— 嗨— 嗨—
船工号子是传统民歌中劳动号子的一 种。
船工是我国古老的职业,在还没有机 动船的年代,航运大多靠船工的人力 完成。流经湖南的澧水沿岸曾经就有 很多靠行船货运为生的船工。 在他们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澧水船夫号子》。
湖南 打硪歌 东北 哈腰挂
打硪歌(湖南)ຫໍສະໝຸດ 哈腰挂(黑龙江)劳动号子的特点?
节奏
律动性强
曲调
铿锵激昂

潼湖中学谭芳七年级(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说明

潼湖中学谭芳七年级(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说明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仲恺高新区潼湖中学谭芳教学容:《放马山歌》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等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流行于的一首著名山歌。

是歌唱家黄虹的保留曲目。

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马人生活。

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

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

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吆喝声又别具特色,十分适合活力四射的学生学唱。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民歌是我国音乐浩瀚海洋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针对部分初中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我在课堂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对比欣赏不同地区山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音乐)音乐片段一:民歌《娃哈哈》音乐片段二:民歌《茉莉花》。

(学生回答)三、教授新课1.了解民歌、山歌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民歌,一首是蒙古民歌。

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类?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尝试着回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泥土的歌》——《放马山歌》,首先我们来了解民歌。

泥土的歌

泥土的歌

课题:《泥土的歌》
教材:湘教版音乐八年级第五单元
教学对象:八年级
授课人:杜亚妮
课时:1课时
课型:歌唱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歌的种类,学会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示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民歌的种类,完整的学唱云南《放马山歌》。

难点:掌握基本节奏型,总结出山歌不同体裁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泥土的歌(一)———脚夫调

泥土的歌(一)———脚夫调
(1)初听并思考:
a 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旋律、节 b 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
(2)复听并思考:
歌曲在讲述什么事情?要表达什么情感?
(3)总结山歌特点
这种体裁的民歌我们就叫它山歌。
概括山歌特点(歌词、演唱场合、歌曲用途、风格特点)
不同地区对山歌称谓也是不同的 陕西——信天游 山西——山曲 内蒙——爬山调 青海、甘肃——花儿、少年 湖北——赶五句 四川——晨歌
消除疲劳、抒发情感、传递情意
生填词
跟原声唱
跟伴奏唱
演唱并简述自己创作意图
生:传唱民歌
通过大家熟悉的歌曲和演唱者导入,轻松引入主题
明确民歌特点
学生通过赏析演唱步步加深对民歌的了解,引出山歌
通过即兴创编,提高学生的 创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互动不多,缺少课堂的活跃环节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
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播音频《兰花花》提问:音乐家演唱的歌曲名是什么?
属于什么类型?
二、新课教学:
1、总结民歌特点及概念
通过欣赏《兰花花》,你觉得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提示:作者 传唱方式 音乐特点)
2、欣赏民歌《脚夫调》
接下来我们就到陕西去听一听它那里的民歌——《脚夫调》。 脚夫的工作需要他们常年赶着牲口行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
1、通过欣赏《兰花花》,了解民歌的特点并得出民歌概念及体裁。
2、通过欣赏《脚夫调》,体会歌曲的情感并总结山歌的特点。
3、通过带方言自信的演唱《脚夫调》,更加深刻的认识山歌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通过即兴歌词创编,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潼湖中学谭芳七年级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潼湖中学谭芳七年级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仲恺高新区潼湖中学谭芳教学内容:《放马山歌》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等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

是歌唱家黄虹的保留曲目。

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马人生活。

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

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

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吆喝声又别具特色,十分适合活力四射的学生学唱。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民歌是我国音乐浩瀚海洋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针对部分初中学生认为民间歌手的演唱很土、很落后,我在课堂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对比欣赏不同地区山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音乐)音乐片段一:新疆民歌《娃哈哈》音乐片段二:江苏民歌《茉莉花》。

(学生回答)三、教授新课1.了解民歌、山歌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新疆民歌,一首是蒙。

《泥土的歌(一)》教学设计

《泥土的歌(一)》教学设计

2016年教学设计音乐科《泥土的歌(一)》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泥土的歌(一)》是选自湘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凸现“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学。

教材选取了各地民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形式,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演唱与欣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和号子,感受民歌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愿意主动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

本单元由四个版块组成:1、演唱:《放马山歌》2、欣赏:《脚夫调》、《澧水船夫号子》、《槐花几时开》3、音乐知识:了解民歌、号子、与山歌等概念。

4、活动与练习:①对民歌体裁识别强化;②创作实践(一),学习民族音乐常见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③竖笛演奏的两首乐曲《赶摆舞》、《只要妈妈露笑脸》。

④试排二部合唱《凤阳花鼓》二、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歌等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上流行音乐的冲击,对于传统而优秀的中国作品,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兴趣去听.但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对世界的新鲜事也充满好奇,所以本单元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愉悦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动情地聆听、投入地演唱、尽情地表现。

三、设计理念传统民歌很难走进现代学生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了解民歌、认可民歌,从而喜欢民歌,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也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识,可以结合听赏、体验、参与表现以及探究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创造力,并引导他们结合不同地域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地域特征去理解民歌,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四、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教材上四首民乐曲子,体验乐曲表现的不同情感与韵味,并能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2、学唱歌曲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欣赏《脚夫调》和《槐花几时开》,比较和发现三地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用自然正确的演唱方法,独立自信地演唱其中一首歌曲3、能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听赏、体验、交流等方式,了解民歌的相关知识4、能辨别山歌、号子等民歌体裁,并能说出其主要特点。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 脚夫调教学设计2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 脚夫调教学设计2 湘艺版

放马山歌脚夫调1教学目标1. 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一两首作品。

2. 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的概括山歌的基本特征。

3. 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2学情分析传统民歌很难走进现代学生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了解民歌、认可民歌从而喜欢民歌,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也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识,可以结合听赏、体验、参与表现以及探究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创造力,并引导他们结合不同地域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地域特征去理解民歌,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3重点难点1.能随乐哼唱的学唱云南《放马山歌》。

2.能总结出山歌的基本特征。

3.对比欣赏劳动号子,初步了解劳动号子的特征。

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一)、组织课堂、发声练习(指导学生运用气息正确的发声,将欢快的情绪带入歌声)活动2【导入】(二)、新课教学师:上课!欢迎大家来到曾老师的音乐课堂!音乐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跳舞、唱歌等等,你们平时都唱谁的歌,谁能简单的唱两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学生示范唱师:唱得真不错!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学和他一样都十分喜欢流行音乐。

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个流行音乐的片段,请你仔细观看,这个音乐片段和你们平常听的有什么不同?(观看《千里之外》周杰伦、宋祖英共同演唱的版本)生:(学生自由发挥)师:大家都知道宋祖英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歌唱家,擅长唱——民歌,民歌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它不以地域而存在,也不以时间而消亡,甚至每一方泥土里都孕育了美妙的歌声,我们亲切的称之为——《泥土的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我国有着辽阔的疆土,一方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了数不清的民歌,它根据体裁、演唱形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山歌、劳动号子、小调我们首先来学习民歌的第一种类型——山歌活动3【讲授】创设情境连接语:你所理解的山歌指的是什么?请你唱两句。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脚夫调教案2湘艺版(new)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脚夫调教案2湘艺版(new)

放马山歌脚夫调1教学目标1、能了解民歌体裁的分类,同时,并能简单地概括劳动号子与山歌、小调的基本特征。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2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识,可以结合听赏、体验、参与表现以及探究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创造力,并引导他们结合不同地域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地域特征去理解民歌,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让学生走进传统民歌,热爱民族音乐。

3重点难点参与、体验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能总结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唱什么歌?你知道哪些民歌?民歌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歌天地,感受民歌魅力!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民歌的概念及体裁。

活动2【讲授】学习云南民歌《放马山歌》1、师:大家知道我们云南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

在云南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接下来,我们来听赏一首云南民歌。

2、课件展示山歌的定义。

3、聆听歌曲,展示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这首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歌曲中衬词独特的演唱方法。

4、小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是指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

(独唱)(2)歌曲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一句比一句短。

(3)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欢快、高亢、奔放等)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山野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感情所演唱的抒情性民歌,歌唱者能无拘无束的抒发自己的感情.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这类民歌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

初中音乐_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师一优课”活动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能理解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

(2)通过对民歌体裁的学习,能通过聆听民歌分辨歌曲体裁。

(3)能自信、大胆的演唱《放马山歌》等歌曲。

(4)能通过学习熟练的用竖笛演奏《卖花姑娘》片段。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听赏、体验、交流等方式,了解民歌的相关知识。

(2)通过用听赏的方式分辨民歌体裁,可培养学生快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识谱能力和竖笛演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民歌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提高对民歌的正确认识。

三、学情分析从小学低年级的中华民谣,到中高年级疯地域、民族的中国民歌呈现,都体现了对“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学。

本校初一年级学生有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所以在课堂中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这就需要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自信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同时利用歌曲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1.完整的学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能够熟悉民歌的体裁。

3.能熟练的掌握竖笛的演奏技法。

难点:区分号子、山歌、小调的基本特征。

解决方案:从学生了解的民歌入手,通过导入视频和教师引导,来解决学生对民歌的陌生感,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同时对于知识的传授要遵循尊重差异,分层次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活动学情分析首先,初中生音乐自主学习性较差,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对音乐基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课堂学习气氛的调整。

泥土的歌《放马山歌》教案

泥土的歌《放马山歌》教案
掌握跳跃记号和反复记号倚音的用法
跟随老师用云南方言进行朗诵一边歌词并找出歌曲中的衬词有哪些?
分析“衬词”“哟哦”和“呜鲁鲁的”在歌曲中的作用是什么?
认真聆听老师的示范,并学习演唱歌曲中的衬词“哟哦”
用“lu”能尽快找到唱歌通道打开的状态
分组演唱,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牧民愉快放牧生活。
三、课后拓展、延伸
难点:掌握附点节奏的打法,衬词甩音的运用,分组合作感受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杯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情景导入)
(1)唱《问好歌》进行问好。
(二)导入
播放哈萨克族民歌《牧马之歌》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云南民歌还有哪些?并带领着学生唱一唱感受家乡民歌的特点
说说自己了解的云南民歌有哪些?
4、课后小结、反思
2、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一般用于消除疲劳,传递情意。
师:我们国家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把这首歌曲带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宋祖英是如何演唱的。听完后告诉老师这个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四、歌曲教学
1、开声练习
(1)快吸慢吐(呼气时发S音)
(2)发声练习
(教师示范表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强调歌唱的正确位置)
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初中(七年级)音乐课教案
教学班级:1-6教学时间:2019年11月18日—11月22日第11周
课题
泥土的歌
——《放马山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用欢快、活泼、高亢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对比合作探究学习歌曲,总结出山歌特点。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 脚夫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 脚夫

音乐感受: 你能说一说“号子”的特点吗?
想一想:船工为什么要在行船和拉船的过程 中唱船工号子呢?
曲调铿锵激昂、沉着有力 。
一人领众人和。 协调动作、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音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狂豪放。

国 体裁
民 歌
区别体Biblioteka 演唱场裁合的 演唱风
区 别

演唱形
劳动号子 山歌
劳动场合
【歌词】太阳出来红似火,架起船儿走江河。洞庭湖里掀大浪,自 古驾船是好汉。
乌云起,狂风来,紧摇橹儿赶上前。大风大浪我不怕,胆 大心细走天下。
过了一滩又一滩,滩水好比蛟龙翻。大家一心力量强,个
把滩哪不为难。拿稳舵,站稳桩,篙子拿好不要慌,齐心合力好过 滩。
凉风吹来好自在,要唱歌儿一起来,一齐唱歌多开怀。
山间、田
野、牧场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 众人合
服务劳动 鼓舞斗志
旋律舒展 独唱、对唱 抒发感情
小调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用于表演
听歌辨析
《催咚催》 《上去高山望平川》
《小河淌水》
山歌
小 调 号子
思考:我们能为民歌的传承做些什么?

放马山歌脚夫调

放马山歌脚夫调
山歌——人们在山野田间劳
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一般 用于消除疲劳,抒发情感, 传递情意。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流畅﹑婉柔﹑细腻


坚毅、质朴、粗犷豪迈
自由、奔放、悠长舒展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小调: 流行于城镇集市的
民 间歌舞小曲。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流畅﹑婉柔﹑细腻

坚毅、质朴、粗犷豪迈
《上去高山望平川》
体裁
山歌 小调 号子 山歌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欢迎大家来到这 个美丽的地方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绿韭菜》
lU
ne
绿我
《绿韭菜》
——宁夏民歌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
动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成的,具 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人 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民歌的主要体裁有:山歌、小调、号子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独唱 2、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如何?
这首流行是流行于云南的山歌,结构简练、 旋律欢快活泼,真切地反映了牧马人的生活。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1、请说说歌曲中你觉得有特点的 地方?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一)》
1、请说说歌曲中你觉得有特点的 地方?
衬词 (喔噜噜)(哟哦) 歌曲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 口的吆喝“哟哦”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介休市 三佳中学 张华
导入:
聆听并回答:
)歌?
演唱者是谁? 他所演唱的歌曲都是(
民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并说出民 歌及山歌、号子的基本含义。能初 步辨别山歌、号子这两种民歌体裁。
通过《放马山歌》和《溧水船夫号 子》的学习,体验号子、山歌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 特点。理解“鱼咬尾”的创作方法, 并能运用它尝试创编2—4小节旋律短 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民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多彩,愿意主动接触和了解 民族音乐。
1、伴唱 哟——
放马山歌
云南民歌
哦-
(甩出去)
2、谁既能“哟喝”好,还能跟着老师一起唱 唱其中的一句或者几句。
3、会唱的同学代替老师唱歌词,不会的继续 “哟喝”,并尽快跟上其他同学
动作创编
第一组
双手手掌微微 隆起拍大腿模仿 马蹄声
第二组
左手拉缰绳 右手甩鞭子
第三组
骑马动作
第四组
双手作喇叭 呼喊状
山歌是人们在田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 一般用于消除疲劳,抒发情感、传递情谊。其音乐风 格多自由奔放、悠长舒展。
考考你
聆听几首民歌,请同学们辨别他们的体裁, 是山歌还是号子?
《哈腰挂》 《上去高山望平川》 《打俄歌》 《小河淌水》
创作实践
唱一唱下面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片段,观察 前一个乐句句尾音与后一个乐句起音之间 的关系。
演唱形式
乐句
场景
情绪
衬词
放 马 山 歌
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是 流传于云南的一首 著名的 。在西 山歌 南高原,人们主要 有两种生产方式: 农耕或放牧。这首 歌曲就是一首典型 的牧马人之歌,真 切地反映了牧马人 的生活。歌词简朴, 结构简练,旋律欢 快活泼。其中夹以 “喔噜噜尼”等衬 腔,以及赶牲口的 吆喝声,富有生活
鱼咬尾
上述曲例中。。。。。。
尝试运用“鱼咬尾”的方式,创编 4-8小节旋律短句
• 谱例 • 作品展示与交流评价
拓展
• 小结
山西省介休市 三佳”部分 • 加入律动,跟随老师的领唱速度,进行配 合,体验与表现 • 为什么要在拉船的过程当中唱船夫号子呢? • 请同学从曲调,节奏,演唱形式及传唱环 境上总结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民歌、号子、山歌的概念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口耳相传、不断 加工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人 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体裁主要有号子、山歌、 小调三大类。 号子亦称劳动号子,是与劳动方式和过程密切结合的 民间歌曲。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音乐多坚毅 质朴、粗犷豪迈,富有律动性。
小结:
山歌
演唱场合: 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
作用 : 无拘无束抒发自己的情感, 消劳动疲劳。 特点: 曲调高亢嘹亮, 自由奔放, 悠长舒展。
溧水船夫号子
湖南民歌
1、观赏影片,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抬木头,有节奏的呐喊声) 2、呐喊声随着环境的变化有什么不同?试着 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 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 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 强。)
教学目标
重点: 完整学唱《放马山歌》 难点:
民歌及山歌、号子的含义
聆听并思考
• 这首歌曲的 演唱形式 ? • 歌曲有几个 乐句 ?他们的长度有什 么变化? •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 场景 ? • 歌曲的 情绪 是怎样的? • 歌曲当中的 衬词 有些什么?起到了 什么作用?
放马山歌
稍快 活泼
云南民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