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资料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7ee9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e.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1在《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中,我明白了教室长大的真正含义,长大的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个生命故事平庯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整合,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
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回首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活,每个学期的学初学校都会安排重新布置教室。
殊不知我们都是疲于应付,随便装点,错过了这样一个教育的良好机会。
那时候也不懂布置教室的意义,更不知道缔造完美的教室,完全想象不到这样的教育不是课本,不是老师能够带来的。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从心里明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最优的教育场。
缔造完美教室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它产生的效果是深远长久的,但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
教室如同学生的另一个家园。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最直接,最大的影响,那么这样来说教室有何尝不是呢。
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机会,一个班名,一个班训,从细微处入手,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所从教的学校也一直在做这个事情,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孩子对这种形式产生了敷衍甚至不屑的心理。
其次,老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学校的普通工作去完成。
因此,这个做法并没有产生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想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也解放老师的思想,让老师真正认识到教室的重要性,让老师认识到软文化都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想要得到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
想要效果明显一定要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8bf4d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6.png)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阅读和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这个教室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可以专注地阅读和学习。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其次,这个教室里提供了许多精选的图书和资料,为我提供了广泛的阅读选择。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我可以开拓眼界,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我不仅能够获取大量的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可以帮助我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并且激发我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这个教室里还举办了许多有关读书的活动和讲座,让我有机会与其他热爱阅读的人交流和分享。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可以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综上所述,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在这里,我学会了专注、开放和思考,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这个教室不仅教会了我读书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为我的个人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5132a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1.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是一本书,描绘了教室这个特殊空间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者通过描述教室里的种种细节和教室中的教学活动,展现了如何在教室里学习、交流、思考和成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书中描述的教室氛围所深深吸引。
书中描述了教室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和展览,学生们在这个空间里充满创造力地学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室环境,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另外,书中也提到了教师在教室里的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他们在教室里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学生们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未来成为一名教师的兴趣。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还通过描述教室中的互动和合作活动,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和支持。
这种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阅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我明白了教室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合作精神的教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同时,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可以长大的教室。
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教室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我强烈推荐给其他人阅读。
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
![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fbf77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1.png)
2023年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我在2023年有幸进入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这是一次非凡的体验。
在这个教室里,学习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知识灌输,而是变得更加有趣、有趣和有启发性。
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经验。
首先,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互动和参与的学习模式。
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他们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教学方式使我更加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学会了合作和团队精神。
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和项目。
我们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完成。
通过合作和协作,我们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和帮助。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合作。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将对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老师给予我们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我们被鼓励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方法。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这种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将对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收获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全球意识。
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扩展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
我们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
我们还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进行虚拟实践和跨文化交流。
这使我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开阔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素养。
2023年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
![2023年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57027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1.png)
2023年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我在2023年有幸进入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这是一次非凡的体验。
在这个教室里,学习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知识灌输,而是变得更加有趣、有趣和有启发性。
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经验。
首先,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互动和参与的学习模式。
老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他们通过提问、引导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教学方式使我更加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学会了合作和团队精神。
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和项目。
我们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完成。
通过合作和协作,我们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和帮助。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合作。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将对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老师给予我们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我们被鼓励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方法。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这种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将对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在这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收获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全球意识。
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扩展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
我们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
我们还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进行虚拟实践和跨文化交流。
这使我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开阔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素养。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b7ddc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1.png)
一间可以长大教室读书心得体会
在我大学期间,我曾经有幸读过一间可以长大教室。
这个教室并不是指实际的教室,
而是指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经历和教训。
首先,我学会了自律。
在这个教室里,没有老师来监督我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保
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必须自己管理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自己对学习负责,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其次,我学习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
在大学里,我参加了许多团队项目和社团活动。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我学会
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在团队中发挥我的优势。
此外,这间可以长大教室还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在大学期间,我经历了许
多困难和失败。
但我意识到,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机会去反思并改进。
我学会
了从失败中学习,并坚持不懈地追求我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这个教室还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
我还参加了各种兴趣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这使我得以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
与其他的志同道合者交流和分享。
总的来说,这间可以长大教室是我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间教室。
通过其中所学到的
各种经历和教训,我成长为一个更自律、团队合作、善于应对挫折和全面发展的人。
这是一间不仅仅教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的教室。
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范文
![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4f85f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6.png)
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心得体会范文在《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中,我明白教室的真正含义,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整合,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
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在以前的教学生涯中,虽然年年会布置教室,但是却不明白,缔造一间完美教室,会给学生带来多么大的震撼,多么大的帮助,多么大的好处。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从心里明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
晨诵,午读,暮省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作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些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室文化。
我班是“星光班”,班徽是在无数的星光下面,画着一本书,意思为我们要以书为本,必须天天看书,让我们在书本里学到知识,学到本领。
长大以后,才能像星星那样发光,为祖国做贡献,为祖国争光。
为此,根据缔造完美教室的要求,我班是这样来进行的。
首先建立图书角,在那里整整齐齐的摆满了200本书,孩子们随时可以去借。
并且还要把平时看书的内容写在自己的阅读登记本上。
孩子们把借阅的书籍做好记录。
比如选一段话,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或者说,挑选几句优美的段落或把词汇写出来;或者说你看到哪些还可以把优秀的词语四字词语;或者说自己认为很优美的词语写下来。
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随随便便地看本书应付了事,而是有目的的看书,带着问题去看书。
学生在看中学,学中思,思中进!学而不思则亡,思而不学则殆。
我还要求学生把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互相交流,这样大家才有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看法,才能取得共同进步。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叙事篇读后感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叙事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03d4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2.png)
1、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
作为该研究所所长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尽力满足各个非正式群体的不同需求B.协调各个非正式群体组织者之间的分歧C.禁止非正式群体的活动D.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2、我国实行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类型是( )。
A.固定比例税率 B.固定数额税率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3、资本主义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
A.现代先进技术B.科学管理体制C资本家的垄断地位D.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创造的剩余价值4、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A.尊重规律 B.尊重知识分子C.尊重实践 D.尊重创造5、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突出体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要科技发展纲要是( )。
A.((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B.((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C.{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D.((1991—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7、资本主义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
A.现代先进技术B.科学管理体制C资本家的垄断地位D.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创造的剩余价值8、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
作为该研究所所长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尽力满足各个非正式群体的不同需求B.协调各个非正式群体组织者之间的分歧C.禁止非正式群体的活动D.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颁发营业执照 B.征税c.制定规章 D.发布城市路况信息10、()具有国际金融合作的性质,条件比较优惠,如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含有宽限期等。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9910f7a763231126edb11d4.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前阶段去海门参加新教育现场会,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做法。
最近开始阅读从海门带回来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本书是关于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系列之一。
书中讲述了一些班主任如何成功缔造完美教室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成尚荣老先生在讲座中说道:教师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
我们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师里开出一朵花,让你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来,这是我们缔造完美教室的最高使命。
书中所叙事的完美教室都有属于自己的班徽、班级格言、班级目标,甚至是班花。
这些所起的作用实质是激励学生,让学生生活在一种氛围之中,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积极的影响着自己,让一个个的孩子感到在教室里无比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生活是无比的幸福。
但是我在阅读完本书后也有一些困惑。
新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那么幸福是说出来的还是体会出来的?很显然是后者,学生总不能被幸福吧。
完美教室的缔造是追求的外在的美,还是缔造内在逻辑美?我想应该是后者吧,前者只是花架子,不可能让学生一直保持着那股新鲜劲,等审美疲劳之后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后者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之完美,生活其中之幸福。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如何让教室的完美缔造长久保持下去?完美教室的缔造离不开我们的每一个教师,而每一个教师也要体会到教育生活的幸福,同样这个幸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感受出来的,同样不能被幸福吧!所以只有让每一个教室的设计师们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幸福才能缔造出更完美的教室和更持久的完美教室吧!学习是根本,如何让完美教室的缔造充分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呢?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呢?我想完美教室的缔造不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办家家,办完之后让别人欣赏一下,然后得到几声赞扬那么简单吧。
我们在完美教室之中,应该培养其学生的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不是刻意的是潜意识的。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41677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c.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在这间能够长大的教室里度过了许多宝贵的时光。
这个地方不仅给予了我极大的灵感和学习的机会,还塑造了我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成熟和坚定的人。
这个教室是一个温馨而宜人的地方。
教室的布置简洁而舒适,白色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知名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照片,而每个壁橱和书架都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
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给我提供了一个安静而专注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教室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管理我的时间。
这个教室并不只是提供给我学习的场所,它也是一个培养自律能力的地方。
我学会了设立合适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我的时间来完成各种任务和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自己的集中力和耐心,以应对各种挑战。
此外,这个教室也是一个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地方。
在这里,我有机会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
这些作品不仅给予我无限的乐趣,还教会了我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也有机会参与各种创作活动,例如写作比赛和戏剧表演。
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运用想象力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这个教室还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开放思维的地方。
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和老师。
他们给予了我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
我们一起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讨论和辩论,探讨了各种复杂的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而不是只有我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也让我更加包容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不断学习和成长。
最重要的是,这个教室给予了我很多机会去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我参加了许多实地考察和实验,例如参观博物馆、实验室和工厂。
这些经历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将它们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也让我意识到,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这个教室还提供了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例如科学俱乐部、音乐团体和戏剧社。
我有机会参与到各种项目和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通过在这个教室里度过的时光,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学科知识,还发展了许多重要的技能和品质。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578f0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4.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书心得
在我眼中,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简单的学习空间,它更是一个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
在我进入这样一间教室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而是一种乐趣和挑战。
首先,这样的教室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鼓励的,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讨论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寻找答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其次,这样的教室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和学科选择。
不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电子资料、实验室设备等,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学习。
而且,学科选择的多样性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和选择的机会。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室教会了我如何成长。
教室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地方,而成长往往伴随着困难和坎坷。
然而,这样的教室鼓励我们勇于尝试,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气馁,而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自律的能力,让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进步。
总的来说,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
这样的教室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学科选择,同时教会我们如何成长。
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成长,也意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
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室中,我将会不断进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4《.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阅读有感
![4《.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阅读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a07e74804d2b160b4ec0b1.png)
4.《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阅读有感
我从事教师工作已三十余年,这项伟大神圣的工作,常常被人们赋予各种带着光环,可是真正干起来也遇到无数的无可奈何。
面对那些顽劣的学生和常常提出各种无理要求的家长,最初的斗志渐渐被磨灭。
想静下来干干脆脆的教课,可是精力又被日常的琐事和学校的各种工作给分散。
这样好像真的可以为自己不思进取、不认真的对待学生找到了完美的借口。
这几天阅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如当头棒喝和,让我一直逃避的问题赤裸裸地显露出来:不是我做不好,而是我不够努力!
书中种子教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明白即使再笨办法,只要我们坚持总会有好的结果。
小浪花里朵朵的浪花激荡出梦想的伟大;倪娟老师用行动昭示出“恶魔本是天使身”;“小蜜蜂班”的小蜜蜂门飞来飞去,酿成了一座勤劳的花园。
这样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我知道我还需要再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慢慢地吸收。
教学相长,我愿在这样的教室里和学生一起成长。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 黄自广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 黄自广](https://img.taocdn.com/s3/m/698cbae1f8c75fbfc77db2a5.png)
教室创造奇迹-----------------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感受八里营初中黄自广最近我读了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编著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本书,感慨颇多,为那些在教室里创造生命奇迹的老师而赞叹。
一、明确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演绎故事的地方;教室,一个习惯养成、人格成长的场所。
教室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呼吸。
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
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一间教室的硬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只要有学生,就能在教室里创造奇迹。
这对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
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自己的教室创造奇迹。
二、“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这本书让我再认识了《新教育》,“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新教育人的一句口号。
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让我练习着如何在自己的教室里书写教育人生。
以前,我总是迈不出有力的步伐,总认为自己不是在塑造灵魂,而是在原地迟疑,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长,我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潜能,给孩子们空间、时间,让孩子们在读、写、创中发挥潜能,展示潜能,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
纵观书中描述的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它们都有别具一格的班名、标识、班训、愿景,构成了独特的教室文化。
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每一个新教育实验人,在构建班级愿景中都会想起朱永新教授的一段话:“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人,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7a521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5.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1《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为我们描绘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演绎故事的地方;教室,一个习惯养成、人格成长的场所……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让我明白教室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
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养成,眼光的恒定、品位的形成都受这个家的影响。
教育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和人生幸福的寄托与牵挂;而我们,无论有多少要求和任务,有一种责任与信仰永远也不会改变,那就是:要守住一间教室,让生命在里面开花。
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
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富于生命意义的人。
所以课堂必须传递生命的气息,张扬教育生命的活力,从生命的高度关注灵魂的塑造、人格精神的提升、生命情感的化育,使学生用生命智慧生命价值进行生命创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课堂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小课堂,也是用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大课堂,获得人生动力、学会做人的大课堂。
有生命的光彩,有生命的深度,有生命的智慧,有生命的创造,会使你的课堂越来越大,教室越来越大,大得延伸到学生一生中来。
有爱心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教室越变越大。
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份教育的爱的情怀,用爱心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
2022精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有感
![2022精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42c51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精读《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有感暑假里有幸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本书,读过之后,对教室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对教师来说教室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在这儿传授知识,和孩子们同学习和成长。
在《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我感受到的是一间间完美的教室,它们有自己的班级名片,自己的特色,让人走进教室就有愉悦感,幸福感,我被深深的吸引。
以前就认为教室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是严肃的,安静的。
孩子的知识大多来自课本,老师的讲解。
其实不然,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通过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切身感受到的,会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上学期,我看着班级柜子上没什么东西,有点单调,就发动班级同学可以种一些花,带来摆在柜子上,给教室增添一些生机。
看着孩子们带来的花花草草,全班同学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期待着每天第一个走进教室,第一眼看看桌子上的花有没有变化,心中有了小小的期待,小小的幸福,真好。
张淑妍小朋友从家带来了一种水生植物,每天她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小心翼翼的换水,然后悄悄告诉我她的发现,原来张淑妍是个比较内向的小姑娘,自从有了自己的小植物,性格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话多了,笑容多了,我真是从心底里替她高兴。
孩子们每天都要走进教室,如果每天都有一个期待,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他会想走进教室,愿意走进教室,开开心心的学习,每天都是幸福的。
教室的布置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影响人。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教室里有一个读书角,在那里摆着绘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等各种书籍。
刚开始,书只是静静的摆在那里,并没有孩子光顾它们,一下课,孩子们飞快地冲出教室,撒欢玩了起来。
我让孩子们比赛讲故事,下课讲个小笑话,猜谜语比赛,每周评选故事大王,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里,慢慢的来读书的孩子多了起来,教室里有了读书氛围,有了书香气。
班级里读书氛围特别好,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58ea2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3.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篇一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嘿,你能想象一间会长大的教室吗?读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我满脑子都是这个神奇的想法。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教室不就是那几排桌椅,一块黑板,几扇窗户嘛。
可这本书告诉我,教室还能“长大”,这可太有意思了!我觉得吧,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可能就像是一颗种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这书里提到的那些案例,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那一间间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室,不再是冷冰冰的学习场所,而是充满温暖和故事的地方。
就好像我们的教室,也许有一天,它不再只是用来上课、考试的地方,而是能让我们自由发挥想象,展现自我的舞台。
我在想,要是我们的教室能长大,那它会长成什么样呢?可能会有一个专属的图书角,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就像一个知识的宝库。
也许还会有一面大大的涂鸦墙,我们可以在上面随意挥洒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不过,这真的能实现吗?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吧,比如资金问题、空间问题。
但谁知道呢,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说不定真能让教室“长大”。
哎呀,想到这儿,我都有点迫不及待想看到我们教室长大的样子啦!篇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我这心里就像被点燃了一把火,烧得我思绪乱飞。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到底是个啥?刚开始我还真有点迷糊。
不过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这书里说的教室长大,可不是说教室的面积变大了,而是它的内涵丰富了。
就好比一个人,随着经历的增多,内心变得更强大、更丰富。
那教室也是一样呀,可能从最初的普普通通,变得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我就在想,要是我们的教室能长大,那得多酷啊!说不定会像一个魔法屋,每次走进都有新的惊喜。
也许今天多了几盆绿植,明天又多了一些手工作品。
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但是,实现这个梦想可不容易啊!也许老师和同学们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也许会因为资源不足而烦恼。
可是,那又怎样?我们可以一起克服嘛!我觉得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应该是充满爱的。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2402b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2.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后感篇一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之后,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你说这教室咋就能长大呢?也许你会觉得这说法挺奇葩,教室不就是个四四方方的屋子,咋还能长大呢?可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我觉得吧,这所谓的“长大”,可能不是说教室的面积变大了,而是教室里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大家一起经历的种种,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就像我们的教室,一开始普普通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贴满了我们的作品,有画得歪歪扭扭的画,也有写得不算工整的字。
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就暖暖的,这不就是教室在“长大”的证据吗?也许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伙伴。
同学们也不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互相帮助的兄弟姐妹。
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要打造这样一间教室,得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呢?我心里直犯嘀咕。
但又一想,要是真能实现,那该多好!你们说,这样的教室是不是很让人向往?反正我是挺期待的!篇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我这脑袋瓜里就像塞进了一团乱麻,各种想法不停地往外冒。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题目一出来,我就忍不住想,啥样的教室能长大呢?是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能变长变粗?还是像魔法屋一样能变出各种新奇的玩意儿?仔细琢磨琢磨,可能是教室里的那些人和事儿让它长大了。
比如说,我们一起搞的那些有趣的活动,什么诗歌朗诵啦,什么知识竞赛啦,每次都热热闹闹的,这是不是让教室长大了一点呢?我觉得吧,一间好的教室,就像一个大花园。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各种各样的花朵。
园丁用心地浇灌,花朵们努力地绽放,这花园可不就越来越美,越来越大了?但有时候我又在想,真能有这么完美的教室吗?也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像调皮捣蛋的同学啦,紧张的考试压力啦。
那这样的教室还能长大吗?我心里可没底。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有困难,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说不定还真能把这教室“养”大呢!你觉得呢?篇三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理论篇,读完之后,我真是感慨万千!一间教室居然能长大,这可太神奇了!我一直在想,它到底是怎么长大的呢?是因为我们的欢声笑语?还是因为我们流下的汗水和泪水?也许,当我们第一次在教室里许下梦想的时候,教室就开始长大了。
最新《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资料
![最新《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0f03920508763230121211.png)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面31个教室各具特色,深深的吸引了我。
“浪花儿朵朵班”是一个有梦想的班级,小浪花儿们成立了梦想基金,基金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废纸和饮料罐,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努力,飞翔的梦想萌芽、生长、积聚、绽放。
在“兰花草班”,班主任黄莺莺老师利用书籍的力量,为特别的女生“伶怡”、收费亭里的“小佳杰”等兰花草都迎来了他们花开的季节。
而“君子兰班”的小绅士、小淑女更是积极“净化”、“美化”、“知识化”自己的教室,醉心于阅读。
在培养他们阅读习惯时,发现班级存在“假读书”现象后,高波老师一次次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终于通过讲故事让学生的假读书变成了真读书。
“完美教室”的好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完美教室”中成长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完美教室”里的老师更具有人格魅力。
我也在想,作为科任老师(英语老师),我能够为学生做些什么?能不能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认真思考后,我能够底气十足承认的却是——我是一个学生。
是的,和坐在英语教室讲桌后面的学生一样,我也是一个学生,喜欢学英语的学生。
我曾这样总结自己和英语的缘分——因为坚持,所以喜欢。
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时考试不及格,到初三英语老师发现我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后来高中,遇到一个特别喜欢上课提问我的魏老师,暑假放假前总会主动向老师借阅英语报刊杂志,自己还买来新概念书本和磁带,认真听磁带,读书,背书,认真模仿磁带中的每一句话。
再后来读研,选择了自己认为最有挑战的翻译专业,每次拿到翻译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遍什么都看不懂,然后翻阅字典,把每个生词都查了再读,还是看不懂,最后硬是硬着头皮一句一句地完成了翻译任务,回头再读,好像懂了。
还记得课堂上,因为翻译作业难得无法下手,内心很是受挫,顿老师先不讲翻译作业,给我们讲翻译大师有关翻译的浪漫故事,自己本科生的故事,听完总是感觉内心又充满了力量,觉得似乎可以再试一试翻译作业。
这份学习经历,深刻而又难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里面31个教室各具特色,深深的吸引了我。
“浪花儿朵朵班”是一个有梦想的班级,小浪花儿们成立了梦想基金,基金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废纸和饮料罐,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努力,飞翔的梦想萌芽、生长、积聚、绽放。
在“兰花草班”,班主任黄莺莺老师利用书籍的力量,为特别的女生“伶怡”、收费亭里的“小佳杰”等兰花草都迎来了他们花开的季节。
而“君子兰班”的小绅士、小淑女更是积极“净化”、“美化”、“知识化”自己的教室,醉心于阅读。
在培养他们阅读习惯时,发现班级存在“假读书”现象后,高波老师一次次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终于通过讲故事让学生的假读书变成了真读书。
“完美教室”的好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完美教室”中成长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完美教室”里的老师更具有人格魅力。
我也在想,作为科任老师(英语老师),我能够为学生做些什么?能不能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认真思考后,我能够底气十足承认的却是——我是一个学生。
是的,和坐在英语教室讲桌后面的学生一样,我也是一个学生,喜欢学英语的学生。
我曾这样总结自己和英语的缘分——因为坚持,所以喜欢。
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时考试不及格,到初三英语老师发现我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后来高中,遇到一个特别喜欢上课提问我的魏老师,暑假放假前总会主动向老师借阅英语报刊杂志,自己还买来新概念书本和磁带,认真听磁带,读书,背书,认真模仿磁带中的每一句话。
再后来读研,选择了自己认为最有挑战的翻译专业,每次拿到翻译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遍什么都看不懂,然后翻阅字典,把每个生词都查了再读,还是看不懂,最后硬是硬着头皮一句一句地完成了翻译任务,回头再读,好像懂了。
还记得课堂上,因为翻译作业难得无法下手,内心很是受挫,顿老师先不讲翻译作业,给我们讲翻译大师有关翻译的浪漫故事,自己本科生的故事,听完总是感觉内心又充满了力量,觉得似乎可以再试一试翻译作业。
这份学习经历,深刻而又难忘。
正因为坚持了这么多年,我知道自己的爱好和短板都在哪里。
我最爱的是听英语、读英语、讲英语,每次听到自己说的英语,总会把自己弄得突然有些小激动。
然而,看美剧时,那如同流水的语速以及自然而又流利的感觉,是我学不来的。
我总是想着,可不可把自己觉得好玩又实用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学生?自己也搞不懂的地方,可不可以重新来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分享?我猜腾讯网肯定知道我是喜欢英语的。
一次无意中收到了一条腾讯课堂发来的英语演讲比赛学习通知,于是开始了我的腾讯课堂学习之路。
跟着天和智胜教育的eagle老师,我重新学了一遍48个音标。
其中eagle老师讲到的/au/发音时张大嘴巴,发音犹如鬼哭狼嚎一般,最难发的音/e/、/θ/,其实就是咬着舌头读/z/、/s/。
这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讲给学生,他们特别喜欢,很愿意去尝试着读。
而暑假学习的洛基英语课程,更是让我收获颇多。
听完他们的课,感觉没有学不好英语的人。
monica老师和tony老师讲的连略读技巧大大满足了我个人的需求。
monica老师讲到的略读、浊化技巧让我豁然开朗。
tony老师更是通过当下流行音乐《let it go》、《hey jude》的歌词来学习连略读。
fay老师课堂上提到的解决英语听力跟不上的方法——超右脑学习,即视觉化,把听到的英语转化成按着某种顺序排列的图像。
这种方法同时也让我反思:单词学习中汉语的翻译是不是可以不用?培养学生忘记汉语,学会英语思维?另外还有超赞的hey老师,带着学生乘着歌声学英语。
他把歌曲的旋律带入英语句子中,通过歌曲的跟唱来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
更赞的是,他在讲到单词premature时,很多学生不会读,于是他把这个单词按音节分成三部分,接下来用每个音节作为歌词,来唱熟悉的歌曲旋律,最后在把整个单词的所有音节都连起来读,学生们都能准确读出。
洛基英语课程的很多学习方法都是很实用而有效的,我想把它分享给我们的学生。
他们的课堂同时是高效、有趣的,我也想努力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给我们的学生一间可以快乐学习的英语教室。
楚真真篇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我仿佛看到了雷夫的教室、常丽华的教室,仿佛进入百合班看到了小百合的故事。
书本为我们描绘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演绎故事的地方;教室,一个习惯养成、人格成长的场所。
在《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中,让我明白的教室的真正含义。
它早已不是我以前心中的那所房子,也不仅只是知识的灌输地,教室是一个和孩子们一起步入经典世界的殿堂。
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养成,性格的锤炼都受这个家的影响。
教室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呼吸。
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
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一间教室的硬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只要有学生,就能在教室里创造奇迹。
这对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
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奇迹。
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看着看着,让我想起了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
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这本书让我再认识了《新教育》,“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新教育人的一句口号。
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让我练习着如何在自己的教室里书写教育人生。
以前,我总是迈不出有力的步伐,总认为自己不是在塑造灵魂,而是在原地迟疑,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长,我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潜能,给孩子们空间、时间,让孩子们在读、写、创中发挥潜能,展示潜能,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
纵观书中描述的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它们都有别具一格的班名、标识、班训、愿景,构成了独特的教室文化。
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每一个新教育实验人,在构建班级愿景中都会想起朱永新教授的一段话:“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人,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正是有这个指导思想,海门的老师与一群偶遇的孩子们共同为自己的班级命名,他们通过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
他们深知,给教室命名就像每个人出生时取名一样,是生命中一件特别重大的事件。
独特而有个性的名字,是相对于这间教室及其特定的老师和孩子而言,它是非同寻常的,是意味深刻的,是班级愿景的提炼,是班级价值观的体现,是形成班级文化的核心。
有了名字他们还通过课程与实践不断擦亮这些名字,充分挖掘其内涵,让它在孩子们的心中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大家共同生活的愿景。
海门教师特别重视通过课程的开发来保证一间间教室成为可以长大的教室。
阅读课程、书写课程、活动课程是书中介绍里所有教室必开发的课程,只是每个教室因为老师不同、学生不同,开发的角度不同而已。
阅读全书,再次深刻感受到,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开发能促进学生成长的课程,一定是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最重要的载体。
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我从中感悟着完美的内涵,品味着完美的感动,书本为我们描绘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演绎故事的地方;教室,一个习惯养成、人格成长的场所。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推广,我们每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都在继续积极行动,朝着“缔造完美教室”的实验里程碑不断迈进。
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让我明白教室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应该是一个经典世界的熏陶场、磁性场。
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养成,眼光的恒定、品位的形成都受这个家的影响。
教室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
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关注特殊家庭的孩子,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雷夫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
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新教育是“行”的教育,只有朝向,没有终点,让我们再一次上路,期待遇到属于自己的一次又一次庆典。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以前,我总是迈不出有力的步伐,总认为自己不是语文老师,而在原地迟疑,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长,我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篇三:《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杨婷本学期开学初,我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认真阅读了《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虽然本书讲述的是小学的完美教室,但我仍颇受感动,深受启发,在此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一.31个完美教室,31个个性教室,一个个动人的成长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31个个性化的教室,并讲述了几十个精彩的故事,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故事中孩子们的成长奇迹并非我们所能想像的,又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每一个精彩故事的背后无不是相信孩子的结果。
海门镇中心小学倪颖娟老师带领的“阳光天使班”,就喊出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口号,她怀着“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通过开展书香课程、着眼人格课程、打造校本课程,成就了49名孩子一段精彩的成长史。
海门实小郁蓓蕾老师在总结“班级社团化管理模式”中写到,“虽然在管理的初期,是激励机制在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渐渐地,孩子们因获得了更好的自我成长而乐在其中了。
”她对一孩子在班级丢失小海螺的耐心处理,又再次给了她深刻的感悟:“??那一刻,我们真切感受到‘相信’本身就是美好的。
”海门市东洲幼儿园“快乐星空班”的孩子们在一次踏春活动中,用行动让班主任杨晶老师深深感悟:“原来孩子们是可以自主的,相信孩子没错的!”每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潜能,给孩子们空间、时间,让孩子们在读、写、创中发挥潜能,展示潜能,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