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5课《白杨礼赞》第二课时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作者:茅盾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赏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象征手法和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理解,学习象征手法。

二、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本文写于1941年3月,《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茅盾应朱德同志之邀来到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了。因此写下了本文。

(二)、品读文本

1.细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提示: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阅读第二、三两段,思考下列问题:找出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作者笔下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

见到黄土高原时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的情绪变化。

3、阅读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 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 各有什么特点?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4、反复朗读文章第七段后半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提示:反问、排比,即“难道你就只觉得……那种精神和意志?”

(2)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5、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6、结尾写贵族化的楠木有何作用?

(三).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象征手法和欲扬先抑手法)。阅读第七自然段。

1、第7段前面四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

2、象征的含义?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

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

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

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提示: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四、总结

1、主题:通过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

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2、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欲扬先抑

3、修辞方法:排比、反问、拟人

4、语言:准确、凝练、变化多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完成《宝典训练》课内部分。

六、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

不平凡外部形态象征

象征意义

欲扬先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