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完整版)(修改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b54e5eaeaad1f347933f13.png)
与所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企业董事会通
常会拥有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管理者的薪酬并保留在
必要的时候干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
存在,管理者往往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
企业的运作,股东或者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进
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他对于
4
精选ppt
二、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边界问题包含两层含义:横向边界和纵 向边界。所谓横向边界,就是指企业生产特定产 品的数量及其产品种类,而纵向边界,则是指企 业内部生产流程中不同生产阶段的数量。
5
精选ppt
第二节 企业的目标
一、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使管理者
2
精选ppt
第1章 企业:目标、结构与组 织
3
精选ppt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一、交易成本与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 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 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 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 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 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短期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是为了
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先存活再去谋发展。
8
精选ppt
第三节 企业的结构
一、常见的企业结构
业主制企业结构 合伙制企业结构 股份制企业结构
9
精选ppt
二、股份制企业内部结构
U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 其他结构
10
精选ppt
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
产业经济学—肖兴志
![产业经济学—肖兴志](https://img.taocdn.com/s3/m/475103132f60ddccda38a034.png)
(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钱纳里—泰勒分类法是指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在考察 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 换和原因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 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 后期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法一方面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深入考察 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进而揭示制造 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另一方 面有利于有关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的不同特 征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 的快速发展。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七)生产要素分类法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 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这有利于一国 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 策。所以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局限性: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 因素影响。另外,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 态变化的。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3.用途关联分类法: 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自行车制造 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软饮料业、 烟草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 4.方向关联分类法: 方向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 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单向关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 双向关联:纵向关联、横向关联 环向关联:单环关联、双环关联、多环关联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四)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 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与产 业之间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 (五)产业的涵义具有多层次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 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 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 范畴。
产业经济学单选_多选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单选_多选题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efaf1079563c1ec5da716b.png)
产业经济学单选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B )A产业结构 B产业关联 C产业布局D产业政策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B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C计量经济方法D系统动力学方法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6、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有 ( A )A产业集中度较低B产品无差别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D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于完全垄断7、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 (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 计算量不大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D 便于收集资料8、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 C )A 定价一般为长期性的B 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C 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D 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9、科斯定理主要强调的是(A )A交易成本的问题B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缺陷C企业的边界D市场机制的调节10、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所提及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是(B )A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B企业解决“提供”财货或服务的过程中所伴随的某些生产困难时必要的技术转换过程C生产产品并销售出去D为消费者服务的过程11.以下所列不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A)A.国民经济总量B.产业结构C.产业政策D.产业组织12.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B)。
A.克拉克B.马歇尔C.斯密D.贝利13.构成行业的最重要的企业实体是( D )。
A.个体企业 B.跨国公司 C.集体企业 D.大型公司14.中国行业协会具有的重要特点( B )。
A.自发性 B.半官半民性 C.纯官方性 D.地方性15.特殊社会分工产生了( C )。
杨公仆版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杨公仆版产业经济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3a43245901020207409cfa.png)
产业经济学复试习题全集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B )A产业结构 B产业关联 C产业布局D产业政策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B 企业C家庭D产业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B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C计量经济方法D系统动力学方法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三、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几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理论(A B C D )A张伯伦B梅森C贝恩D谢勒2、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横的方向看包括(BC )A产业政策制定B产业布局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产业政策效果分析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A BCD)基本理论的应用经济学科A经济学B管理学 C文化学D论理学4、四次产业分类法把所有的经济活动分为(ABCD )A农业 B工业C服务业D信息业5、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ABCD )A同类产品或服务 B相互密切竞争相关和替代相关的产品或服务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D产业活动包括是经济性质的政治、社会等活动四、辨析题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2、产业经技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3、重点产业属于支柱产业4、根据产业本身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五、简答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简述产业的分类方法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1、马歇尔冲突;2、配第—克拉克定理;3、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二、单项选择:1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B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2____A____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3 SCP理论指的是B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三、多项选择: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指 B DA 产品市场均衡B整个市场上所有的价格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同时达到均衡的。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https://img.taocdn.com/s3/m/75811cfef242336c1fb95e33.png)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7e9bffed630b1c58eeb56d.png)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是同质的;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伯川德模型的均衡点
价格领先
“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失败的原因是因为: 各企业之间取得默契,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其
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 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
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 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垄断
“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 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 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 (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时,就称这种寡头垄 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
垄断竞争
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 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 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市场势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 内能够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 本以上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 力
对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 种极端情形,使我们理解市 场势力的基本方法。
D
Pm
E
Pc S G
(最新)杨公仆版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最新)杨公仆版产业经济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b809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2.png)
D.国家安全目标3、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是(A )A.新产业或新产品创造B.合理的产业政策C.先进的科学技术D.经济发展水平4、产业布局条件是指( B)A.产业布局时的内部环境B.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C. 物质化的硬环境D.物质化的软环境三、多项选择题1、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ABCD )A.地理位置因素 B.自然因素C. 人口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2、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是(ABD )A.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关联性B.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C.一定的产业政策的指导D.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3、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 ABCD)A.增长极发展模式 B.点轴布局模式C.网罗布局模式 D.区域梯度发展模式四、判断分析题1、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大格局起着间接的决定作用。
2、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实质是农业布局问题。
五、简答题1、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我国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什么?3、简述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4、如何选择地区性产业生长点?六、论述题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四篇产业管理第十二章产业政策一、名词解释1、产业政策2、赶超战略说3、国际竞争说4、产业组织政策5、战略产业二、单项选择题1、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C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2、产业政策对以下哪一产业的效果最明显:DA.纺织业 B.酿酒业 C.种植业 D.汽车业3、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A.产业组织政策 B.农业政策C.金融政策 D.环保政策4、产业政策评估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其理论依据是:BA.生产力标准 B.福利经济学C.凯恩斯经济学 D.国际竞争力标准5、产业政策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D A.审批制 B.配额制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三、多项选择题1、致产业政策失败的主要因素有:ABCA.政策目标违背经济规律B.政策目标违背产业界的愿望与要求C.政策内容脱离具体国情D.政策执行不力2、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BCA.产业组织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战略产业扶植政策3、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ABCA.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B.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C.扩大本国出口额D.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ABCDA.时代性 B.民族性 C.政治性 D.供给指向性5、产业政策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诱导手段有:BCD A.配额制 B.税收减免C.关税保护 D.财政补贴四、判断分析1、产业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充当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不可截然分离的。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1)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1)](https://img.taocdn.com/s3/m/b4f2e9ae482fb4daa48d4b30.png)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3.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吧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4.单个产业状况: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5.企业:企业是指通过投资监理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6.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各方面制度安排的总称7.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是由个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合伙制:合伙制是由多个合伙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公司制:公司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由众多投资者入股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8.委托代理风险:是指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使代理成本大于代理收益、企业经营亏损和破产的危险性9.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外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外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内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内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范围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10.产业素质:是指单个产业的性质和质量,是决定单个产业状况和发展的基本因素11.产业竞争力:产业在生产经营的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或能力12.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13.产业链:是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链条或系统产业价值链:是从价值上看的产业链,反映的是产业各生产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即附加值的情况及其变动14.微笑曲线:产业价值链特别是制造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附加值一定的变动趋势对企业和产业的价值:(1)企业之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性的附加价值(盈余),才能够生存下去。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教案1-6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教案1-6](https://img.taocdn.com/s3/m/a2702894227916888586d732.png)
寡头市场(垄断市场)是指极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分析
寡头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市场结构。由于寡头市场只有几家厂商,所以,每家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显著地影响到本行业竞争对手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分析中,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工具。
4、什么事案例分析法?
1、什么是产业经济学?P2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P3—P6
3、什么是计量经济研究方法?P12
4、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 案(首 页)
编号:YJSD/JWC-17-10
课题序号
2
授课班级
城职10 电子
授课课时
2
引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在产业内部,我国各个产业部门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
【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
【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归纳小结】
【任务训练】
(一)案例研究方法P11—P12
是以某一实际经济现象为例,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研究方法验证、分析和说明某一经济规律。
(二)、计量经济研究方法
是融合了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博弈论方法
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
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教案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1e32430508763230121233.png)
年月日第六章产业组织政策一、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及分类(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以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1、政策导向竞争促进政策——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产业合理化政策——限制过度竞争2、政策对象(1)市场结构控制政策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如控制市场集中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等。
(2)市场行为控制政策是从市场行为角度防范或制止限制竞争和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发生,以及诈骗、行贿等不道德商业行为的发生。
案例: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从一片废墟中得到了恢复,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呈全面起飞状态。
这个转折时期,针对规模小、垄断不足、竞争过度的情况,日本确定其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集中优先,为了使产业组织政策落到实处,日本政府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对产业组织政策加以规范和硬性约束,以确保其权威性。
如《石油工业法》、《电子工业法》、《机械工业化振兴临时措施法》等等。
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1、禁止私人垄断和卡特尔协议2、禁止市场过度集中3、禁止滥用市场势力4、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例外原则案例:美国的反垄断法1、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 ,18902、克莱顿法案(The Clayton Act) ,1914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 Act)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教学目的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产业关联的实质、产业关联系数的计算;熟悉投入产出表和投产出表的均衡关系。
教学内容第七章产业关联第一节产业关联概述一、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https://img.taocdn.com/s3/m/7149521ba8114431b90dd842.png)
产业经济学纲要课程介绍: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学(国外)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国际上是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学科。
在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产业经济学又称产业组织学,在国际惯例中,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学”。
产业经济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70代表人物:贝恩、梅森代表著作:贝恩1959年发表的《产业组织论》。
它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产业经济学的著作。
主要研究:第二阶段:1970—今代表人物:泰勒尔代表著作:泰勒尔1988年《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我国的情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但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遇到与产业组织有关的问题需加以解决。
因此,经济学界还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过一些分析和研究,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进入6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李必强,1968)。
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
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在整个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双重性: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
1990年我国对学科专业门类作了调整,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第一次位列其中,在学科设置上初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a8e4c9b307e87100f69610.png)
登高 必自
36
2020-05-02
第五节 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
管制经济学渐行渐进
管制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同时它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管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归 纳为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 和反垄断管制三大领域。 管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王俊豪(据2007年7月31日 《光明日报》)
成本弱增性所要讨论的是,由一家企业提供整个 产业的产量成本较低还是这家企业与另外的企业共同 提供相同产量的成本较低。
登高 必自
5
2020-05-02
第一节 垄断性产业的基本特征
C
AC1
AC2
M
M'
O
Q' Q* 2Q'
Q
图14-2 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
登高 必自
6
2020-05-02
第一节 垄断性产业的基本特征
21
2020-05-02
第三节 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
(四)两种价格管制政策的比较分析 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与英国的最 高限价管制模型具有根本性的差别,表现为:从 利润水平管制到价格水平管制的转换,将会产生 风险与利益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转移。相比较 而言,英国的价格管制模型会对企业产生提高生 产效率的更大刺激。
登高 必自
13
2020-05-02
第二节 垄断性产业的管制需求
2.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 稳定
政府对垄断性产业实行管制,通过控制进入壁 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以保证社会生产效率。
3.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制约垄断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也
需要实行政府管制。
登高 必自
14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55605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1.png)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关系的规律、产业本⾝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般包括以下六个⽅⾯:(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1)理论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的经济学体系的建⽴;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法;4.统计分析与⽐较分析相结合的⽅法;5.博弈论的分析⽅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法;7.案例研究⽅法;8.系统动⼒学⽅法。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f44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e.png)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相似但不同质产品的企业,每家企业都 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无法单独决定市场价格,存在一 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独特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企 业可以独自决定市场价格,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市场结构影响企业定价行为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完全 竞争市场下,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垄断市场下,企 业可以自主定价。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应用二: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02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制定战略规划,拓展 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03
分析企业如何利用产业经济学方法,洞察市场需求、把握 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 略规划。同时,关注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如何与政府、 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互动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在国际经济领 域中,产业经济学对于研究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以及全球产业分工等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成果可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 参考,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产 业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深 入研究产业经济问题和制定相关政策 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一: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01
02
阐述产业经济学在指导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3
探讨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为政府制 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产业经济学修订版
![产业经济学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921826ccbff121dd368332.png)
名词解释:1.产业融合:是指当原有的产业边界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被打破,以前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被视为不同的产业现在正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产业的过程和现象。
2.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生产与资本资料工业生产的比例关系,得出了霍夫曼比例:3.沉睡专利:是未进入商业用途的发明。
4.勒纳指数:原理:在充分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其价格等于边际生产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
Lerner Index=(P-MC)/P5.沉没成本:企业在市场上总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成本,而且一旦企业离开该市场以后这些成本也无法收回。
6.两部收费:指厂商要求消费者为购买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入门费),然后再为想购买的每单位产品支付一个额外的费用(使用费)。
7.高峰定价:是指某些商品和服务会在特定时间出现需求高峰,而由于供应能力的限制,厂商在高峰期间的边际成本将是很高的,自然价格也应较高。
8.价格歧视: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会努力把同一种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顾客,这种作法被称为价格歧视9.规制:是指政府根据一定的法规对于市场活动所做的限制或制约,比如: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构成了政府对价格市场进入等的规制。
10.佩蒂—克拉克定律: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简答:一、美国垄断的核心法律?《谢尔曼法》、《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三部法律奠定了美国针对竞争性部门私人企业市场行为的反垄断政策法律基础。
构成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核心,并且多年来己经修订,并通过联邦最高法院判例解释,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反托拉斯法律体系。
1. 《谢尔曼法》是反垄断的基本法,主要针对贸易中存在的垄断问题,重点是禁止垄断和共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部的市场机制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 第二,产品市场机制 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三、企业短期经营目标的异化
企业短期不计利润的各种竞争战略和竞争行为,与企业 的长期经营目标并不冲突,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 着不同的任务,在短期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是为 了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先存活再去谋发展。换句话说, 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永远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服务,但是 作为长期竞争战略一个组成部分的短期竞争手段,短时 间的偏离最终目标也是允许甚至是必须的。
三、非盈利组织的功能
第一,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增加社会危机应对能力
第2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 第二节 垄断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垄断竞争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的市场及需求曲线
第四节 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概念与性质
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是由国家或者政府所有的 企业。《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国有企业定义为 “由政府代理人所有、控制或经营的企业”。 世界银行把国 有企业定义为,政府(包括政府部门)拥有或者(不管通过 什么途径和方式)实际控制的经济实体。在国际惯例中,国 有企业是指由一国的中央政府或者联邦政府投资或者控制的 企业。在我国,国有企业也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或者控制的 企业。
为理解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我们将其和一般的商业企业 以及政府机构进行比较。
首先,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共同地方在于这两部门主 要向社会提供公共品,诸如教育、医疗保健等。
其次,和私人企业或者商业企业相比较,非营利组织也 是一种广义的企业。
பைடு நூலகம்
二、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原因
首先,政府失灵 其次,市场失灵 再次,企业家精神 最后,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
二、中国国有企业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比 重的变化,以及其它转型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经验可 知,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 适应,而计划经济则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与之相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会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为主向民营 经济为主的转变。
《
》教学
课件
目录
第1章 :P3-17 第2章: P18-46 第3章: P47-67 第4章: P68-110 第5章: P112-135 第6章: P136-155 第7章: P156-176 第8章: P177-P197 第9章: P198-223
第10章 :P224-274 第11章: P275-311 第12章: P312-335 第13章: P336-361 第14章: P362-453 第15章: P454-479 第16章: P480-516 第17章: P517-544 第18章: P545-596
第三节 企业的结构
一、常见的企业结构
业主制企业结构 合伙制企业结构 股份制企业结构
二、股份制企业内部结构
U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 其他结构
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企业在对纵向层级结构进行优 化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重新建立的一种组织结构。
二、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边界问题包含两层含义:横向边界和纵 向边界。所谓横向边界,就是指企业生产特定产 品的数量及其产品种类,而纵向边界,则是指企 业内部生产流程中不同生产阶段的数量。
第二节 企业的目标
一、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使管理者与所 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企业董事会通常会拥有 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管理者的薪酬并保留在必要的时候干 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者往往 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企业的运作,股东或者 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 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不计。
垄断
“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 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 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 (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时,就称这种寡头垄 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
垄断竞争
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 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 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 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
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 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不完全竞争的结构特征
不完全竞争的结构特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 述:
1.卖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2.买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3.产品差异化。 4.进入条件。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即SCP)分 析范式
第二节 垄断
垄断企业存在的原因 垄断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垄断企业面对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滑行
第1章 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一、交易成本与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 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 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 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 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 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