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共25页

合集下载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 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

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

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

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

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

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

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

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

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

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

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

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

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宣公二年)(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梁惠王上)(后来写作辟(注: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同上)(后来写作僻。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后来写作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通论六PPT课件

通论六PPT课件
B 改变古字的义符成为今字 说—悦 赴—讣 敛—殓 张—胀 张—帐 振—赈 没—殁
C 略微改变古字的字形成为今字 母—毋 不—丕 大—太 陈—阵
D 以通假字作为今字 亡—无 伯—霸 鄦—许 辠—罪
5.今字与古字的意义联系 A 今字表示古字的本义
洲:州 溢:益 影:景 坠:队 围:韦 鬚:须 B 今字表示古字的引申义 娶:取 嫁:家 讣:赴 导:道 肢:支 仕:士
源:原 筐:匡
殓:敛 懈:解
C 今字表示古字的假借义 避:辟 A 某,后来写作某:
《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 丸也。(注:辟,躲避,后来写作“避”
B 某,某的古字: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
贰,国中无伪。(注:贾,“价”的古字, 价钱)
7.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A 重视了解古今字的关系,帮助掌握古书的 词义;
B 承认文字发展的历史,不能厚古薄今。 C 古今字是针对一对或一组字而言,非对一 字而言; D 古今字是就某一意义而言的,不能笼统说 某某字是古今字
二 、异 体 字
1.何为异体字 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
一对字或一组字叫异体字。
韦—围 州—洲 与—欤 家—嫁 厉—砺 疾—嫉 质—锧 坐—座
员—圆 奉—俸 道—导 免—娩 尊—樽 章—彰 宾—傧 雷—擂
采—彩 禽—擒 原—源 队—坠 虚—墟 涂—塗 暴—曝 写—泻
采—採 列—烈 解—懈 益—溢 垂—陲 齐—剂 景—影 见—现
感—憾 匈—胸 庸—傭 从—纵 亨—烹 莫—暮 内—纳 直—值 耆—嗜 卒—猝 受—授 生—性
lèi lèi 正体字 泪——淚 异体字
目中水 目中水
2.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不同地域的人分别给同一概念造字,就 出现了异体字。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第三,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異體分工現象。異構字在不同的 時代常常產生職能分化,也就是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它 們能夠成為異構字的時間只是在某一個時期。書上所舉的 例子是喻和諭。這裡再舉幾個例子。例如《說文· 口部》: “咳,小兒笑也,從口亥聲。孩,古文咳,從子。”“孩 “”咳”二字異體。魏晉以後,“孩”引伸為初生小孩之 意,而“咳”用為咳唾之意,結果這兩個字變成兩個字形 和讀音都不同的字。又如《說文· 人部》:“佗,負何(荷 )也”,段注:“隸變佗為他,用為彼之偁,古相問無它 乎,只作它。”經隸書寫定之後,現在分化成“佗”和“ 他”(它),二字的讀音和意義也不相同。又如《說文· 巾 部》認定“常”與“裳”是重文,原因是它們的聲符相同 而義符(巾衣)同類,在構字上有通用的例子(“裙”異 體作“帬”),“常”“裳”什麼時候屬於異構字,目前 沒有文獻可以獲得準確信息,但起碼是在東周的文獻裏, 他們已經分化為兩個字了。也就是說,它們即使曾經是異 構字,也只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其他如沉(沈)。
•共”身兼四職,分別 記錄了四個不同的詞。 虽然在使用上非常經濟 ,但容易造成表意的含 混和模糊。為了增強表 意的明確性,後來就分 別造了供、拱、恭三個 新字來分別發擔它的兼 職,“共”字本身主要 用以表示“共同”這一 個義項了。这样,“共 ”是本原字,為分擔母 字職能而造的供、拱、 恭等字是分化字,它们 之间形成古今字关系。
導致漢字分化(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兩種:詞義引 申和文字借用。 1、詞義引申
• 詞義引申會在原有詞彙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新的詞彙意義, 這就需要造新字來記稹新的意義,由此而產生了一批新字。 如“解”字本義爲“判也”,即用刀分解動物肢體,引有分 割、消除、理解等義,又引有松馳、懈怠義,此義後獨立成 詞,故由“解”加心旁分化出“懈”字。“懈”爲分化出来 的今字。

古汉语通论(六)

古汉语通论(六)
• • • • • • 例1:後——后 : 后 例2:發、髮——发 : 发 例3:穀——谷 : 谷 4: ——里 例4:裏——里 例5:淀——澱 : 澱 例6:面——麵 : 麵
(一)由文字假借引起的分化
• 1、為假借義造分化字(今字) 、為假借義造分化字(今字) 例:辟——避、闢、僻、嬖、譬 避 本義是“法度” 辟:本義是“法度”。
2、為本義造分化字(今字) 、為本義造分化字(今字)
• 例:然——燃 燃
(二)由詞義引申引起的分化
• 1、為本義造分化字(今字) 、為本義造分化字(今字) 例1:責――債 : 債 例2:益——溢 : 溢
• 例2:饑飢 :饑飢——饥 饥 饑為饑荒;飢為饥 饑為饑荒;飢為饥餓。 兩個字都有食不足的意思。 兩個字都有食不足的意思。 例3:穫獲 :穫獲——获 获 穫為收割穀物;獲為獵取禽獸。 穫為收割穀物;獲為獵取禽獸。 兩個字都有得到的意思。 兩個字都有得到的意思。
3、原來的幾個繁體字在意義上沒有 、 關係,簡化後成了一個字。 關係,簡化後成了一個字。
●由詞義的引申而生成的新的語義單位,能 由詞義的引申而生成的新的語義單位, 不能說是一個新詞,要具體看: 不能說是一個新詞,要具體看: 在本義和引申義都由古字表示的階段, 在本義和引申義都由古字表示的階段, 應該看成一個詞; 應該看成一個詞; 在今字出現之後, 在今字出現之後,不同的意義一直由兩 個不同的字形分別表示, 個不同的字形分別表示,就可以看成是兩 個不同的詞。 個不同的詞。 這又有兩種情況: 這又有兩種情況:
(2)有些字,雖然自古同音,但意義廣狹不 )有些字,雖然自古同音, 有相通之處,也有不通之處, 同,有相通之處,也有不通之處,也不能 當作異體字。 當作異體字。 例1:遊——游 : 游 的本義是關於行走的, “遊”的本義是關於行走的,“游”的本義 是關於水的。但在實際應用上, 是關於水的。但在實際應用上,凡關於行 走的“ 都可以寫作“ 走的“遊”都可以寫作“游”。 “子墨子南遊使衛。” 一本也作“游”。 子墨子南遊使衛。 一本也作“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教学重点: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概念; 古今字形成的来源以及古今字的结构和意义关系; 异体字形体上的差异; 简体字的简化方式以及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区分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一、定义
某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所使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者为古字,后出者为 今字。
《礼记曲礼下》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郑玄注:“绥读曰妥。”
异体字
一、定义 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別,在任何情况下 都可互相替代的一组字。也称或体字、重文、俗字。
六国文字
二、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 1.造字方法不同 • 岳—嶽 泪—涙 • 2.形符不同



系项
类别
古字与今字
时间方面 历时的
本字与借字 共时的
意义方面 相关 无关
通假字是指在同一时期读音相 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 题,通假字和本字是同时并存 的。
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 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 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划出新 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 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既醉》 人有见宋玉者,锡车十乘。《庄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一、定义
古书中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 字的现象,就叫“用字通假”。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整修的“修”写成“脩”
暖-煖 咏-詠 3.声符不同 • 管—筦 線—綫 • 4.偏旁位置不同 • 秋—秌 峰-峯 • 群—羣 鞍—鞌

通论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形體關係c:
有些古今字之間沒有形體上的聯繫,這類字早
期是假借(通假)字,後來借字取代本字。我 們簡稱為(4)“無關假借”。 例如:亡亡——無。 甲骨卜辭中,亡—“沒有或亡失”,無—“舞蹈 (主要目的是求雨)”。 從西周金文起,“有無”的“無”既用“亡”, 又用“無”。 先秦傳世古籍中,“無”的用例超過“亡”; 以後就基本上用“無”了。
3.州 —洲 《詩經· 周南·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傳:“水中可居者曰洲。” 《爾雅· 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郝懿行義疏:“《說文》作州。” 《字彙· 水部》:“洲,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之字也。” 《說文· 川部》:“州,水中可居曰州。”桂馥義證引李巡云:“四方皆有水,中 央獨可居。”《漢書· 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 里。” 4.厭—饜 《左傳· 隱公元年》:“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 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說文· 厂部》:“厭,笮也。”段注:“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顯 然與上文之“厭”義異。 《說文· 甘部》:“猒,飽也。”段注:“淺人多改猒為厭,厭專行而猒廢矣。 猒與厭音同而義異。《雒誥》:‘萬年猒于乃德。’此古字當存者也。按: 飽足則人意倦矣,故引伸為猒倦、猒憎。《釋詁》曰:‘豫,射,厭也。’ 是也。……猒、厭古今字,猒、饜正俗字。” 朱駿聲通訓定聲:“厭……假借為猒。《書· 洛誥》:„萬年厭于乃德。’馬 注:„飫也。’《禮記· 曾子問》:„攝主不厭祭。’注:„厭,厭飫神也。’……《晉 語》:„屬厭而已。’注:‘飽也。’‘民志無厭。’注:‘極從禽獸而無 厭。’釋文:„止也。’《漢書· 王莽傳》:„莽厭眾意而出之。’注:‘滿也。’ 《周勃傳》:‘處尊位以厭之。’按:猶窮極也……《孟子》:‘我學不 厭。’《論衡· 知實》作‘饜’。” 5.身 —娠 《說文· 身部》:“身,躳也,象人之身。”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

古汉语通论

古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1)《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

是我國規存最早的字典。

全書分漢字為540部,開創了以部首統率漢字的字典編纂法,收字以小篆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開始編寫的,參加編寫的有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人,於康熙55看編成。

這部字典按部首筆畫的多少,把214個部首分別歸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漢語大字典》:是一部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

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國搜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

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等單位聯合編寫,1979年出版。

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個。

修訂版於1993年問世。

5)《辭源》: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書。

6)《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

所收對象除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曆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

古語今語、古義今義並收。

7)《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後一卷。

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餘萬字。

是一部大型的曆時性的詳解語文詞典,它試圖從語詞的曆史演變過程加以闡述,古今兼收,源流並重。

首先,這部詞典是迄今漢語語文辭書中搜羅最為宏富的一部大型語揮文詞典。

其次,這部詞典引例豐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編寫成的,保證了收詞立目、釋義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著,是一本著重研究先秦和漢代經傳中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

9)《詞詮》:近人楊樹達著。

這部書收集了古書中常用的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及一部分代詞、動詞、副詞,說明它們的用法、意義並引書證。

10)《詩詞曲語辭匯釋》:近人張相著。

這部書匯集了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於詩詞劇曲中的特殊魚詞537個,作者從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較推敲,考釋語辭的含義和作用。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
2.2 異體字的結構差異
▪ 從異體字形體結構的差異看,有三種情況: ▪ ①造字方法不同,如: ▪ 會意+形聲:泪淚 岩巖 岳嶽 凭憑 淼渺
嵩崧 埜野 艸草 躰體 仙僊 辠罪 磊磥 ▪ 象形或指事+形聲:网網 刅創
▪ ②構件成分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形聲 字:
3.2 漢字簡化的方法
▪ 把繁體字簡化爲簡體字主要採用了“刪、 改、代、草、古”五種方法:
▪ ①刪:即刪去繁體字的一部份: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 ②改:即把繁體字某些寫法繁雜的部份改 成簡單的:鄧邓 憐怜 騫骞 飢饥 績绩
▪ ③代:即用筆畫少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的 字:醜丑 後后 穀谷 萬万 繫系
▪ 后—后(君主)後(先後)
▪ 余—余(姓氏,第一人稱代詞)餘(豐足, 剩餘)
▪ 帘—帘(古代酒家的酒幌)簾(窗簾)
▪ 干—干(干戈)乾(乾燥)幹(才幹)檊 (樹檊)
▪ ③繁簡字之間意義相通的歸併關係
▪ 從歷史上的簡體字中選取筆畫少的字去歸 併意義上有一定聯繫的古今字、異體字:
▪ 舍捨:在舍棄義上相通,房舍義不作 “捨”;
▪ ①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申義。如 “取—娶”,《說文》:“取,捕取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 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引申爲一般的取得。 用在婚禮上,娶妻也叫“取”,如《詩 經·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 姜。”又《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 媒不得。”後來爲這一引申義造了“娶”字。
▪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共26页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共26页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Hale Waihona Puke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 简字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

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

“洗”本以为洗脚,后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词义的缩小。

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

“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词义的转移。

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

“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鼻涕。

“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

“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

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

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

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

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完整版)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

(完整版)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第二单元《郑伯克段于鄢》通假字:寤:通“ ”,倒逆。

注P97 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无:通“毋”,不要。

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阙:通“掘”,挖掘。

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古今字:大:今字“太”,表示尊称。

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

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厌:今字“餍”,满足。

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尝:今字“” ,副词,品尝,体会滋味。

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佗:同“他”,其也,另外的。

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同“昵”,亲近。

注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公孙无知之乱》通假字:绌:通“黜”,贬低。

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

游:通“”,出行, 乐。

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通“”,抵。

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税:通“脱”,解脱桎梏。

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古今字::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

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见:今字“现”,出现。

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坠:今字“”,坠落。

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

反:今字“返”,返回。

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辟:今字“避”,躺避。

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异体字:期:同“”,一周年。

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之战〉通假字:无:通“毋”,不要。

注P120 例句: “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与师淹于君地”。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共42页文档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共42页文档

谢谢!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上古時期漢字數 量少,漢字的“兼職”現象多,後來爲了 把多種意義加以區別,就另造新字來表示 其中的某一意義。就這一義項而言,先造 字和後起字就是古今字的關係。
例如一個“辟”字就兼有பைடு நூலகம்代的避、闢、僻、嬖、 譬等字的意義:
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後來寫作避。)
又如上古時期“責”也表示“債”的概念, “舍”也表示“捨”的概念,後來新造 “債”“捨(今“捨”又簡化爲“舍”)” 等字,這就是古今字。“債”和“捨”只 是承擔“責”和“舍”眾多職務中的某一 兩個職務, “責”和“舍”的其他職務並 未卸掉。
古今字很多,再如:
a.大太 弟悌 閒間 說悅 孰熟 竟境 隊墜 涂 塗 赴訃 馮憑 賈價 屬囑 厭饜 縣懸 陳陣 (此組今字不見於《說文》,其中“悌、境、 墜、塗、價”屬《說文》新附字)
意符不同:敕勅 嘆歎 咏詠 睹覩 杯盃 暖 煖 瓶缾 絝袴
聲符不同:笋筍 綫線 烟煙 踪蹤 梅楳 猿 猨 确確 褲袴
意符聲符均不同:剩賸 村邨 暖煗 炮礟 俯頫 迹蹟 趟蹚
③變換構件成分的位置或寫法:
構件位置變換:够夠 棋棊 和咊 秋秌 略 畧 峰峯 群羣 胸胷
構件位置變換且改變寫法:慙慚 雜襍 花 芲 裡裏
古漢語通論(六)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〇 概述
一個字原則上只應有一個形體,但是在漢 字發展過程中,有些字出現了兩種以上的 寫法,這些不同形體的字可以分爲三種類 型:
1.古今字 2.異體字 3.繁簡字
一 古今字
1.1 古今字的概念 所謂古今字,就是指產生時間上有先後的
一組義同形異的字,產生在前的稱爲古字, 產生在後的稱爲今字。
①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申義。如 “取—娶”,《說文》:“取,捕取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 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引申爲一般的取得。 用在婚禮上,娶妻也叫“取”,如《詩 經·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 姜。”又《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 媒不得。”後來爲這一引申義造了“娶”字。
三 繁簡字
3.1 繁簡字的概念
語言中的同一個詞,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 字來記錄,其中書寫筆畫多的叫繁體字,書 寫筆畫少的叫簡體字,二者的區別僅在於筆 畫的多少。從形體不同的角度來說,繁簡字 其實也是一種異體字。但我們今天說的繁簡 字,是有特定含義的。簡體字是指1956年國 務院公佈的《漢字簡化方案》所頒佈的簡體 字(後於1986年以《漢字簡化總表》重新頒 佈);繁體字特指與簡體字相應的繁寫楷書 字體。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④今字記錄本義,古字記錄假借義。例如 “然”與“燃”,《說文》:“然,燒 也。”《孟公上》:“若火之始然,泉之 始達。”《資治通鑑·唐睿宗景雲元年》: “火未及然。”假借作指示代詞,這樣、 那樣,《荀子·勸學》:“教使之然也。” 又假借作表示應答之詞,對的,是的, 《戰國策·楚三》:“魯仲連曰:‘然梁 之比於秦,若僕耶?’辛垣衍曰: ‘然。’”後爲本義另造“燃”字。
1.4 古今字不同于通假字
古今字和通假字不同。有人認爲古字是今 字的通假字,今字是古字的本字,這是不 對的。因爲用古字的時候,今字還未產生, 無從通假。
我們對於古今字的態度應該是:了解古今 字的關係,從而掌握古今字的詞義;承認 文字發展的事實,不要厚古薄今和是古非 今。
二 異體字
2.1 異體字的概念 異體字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形體不同而音義
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 子·梁惠王上)(後來寫作闢(注:現在“闢”又 簡化爲“辟”。))
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同上)(後來 寫作僻。)
友便辟(bi4),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 語·季氏)(後來寫作嬖(賤而獲幸曰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後來寫作譬。)
②今字記錄本義,古字記錄引申義,如 “要”與“腰”,《說文》:“要,身中 也。”即今之“腰”,如《墨子·兼愛 中》:“昔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 皆以一飯爲節。”又《離騷》:“戶服艾 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引申爲關 鍵、重要,如《商君書·農戰》:“故聖 人明君者,非能盡其萬物也,知萬物之要 也。”又《淮南子·主術訓》:“此治之 要也。”後來爲本義專造“腰”字,“要” 專用於引申義。
2.3 異體字的辨認
辨別異體字要有時代觀念,有些字在先秦 兩漢時期是異體字,後來由於詞義分化, 各自分工表示不同的意義了,例如“喻” 和“諭”本是異體字,後來“喻”表示比 喻義,“諭”表示曉諭義,就不再是異體 字了。
還要注意,有些字只是在一定的意義上或 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通用,不能在任何條件 下互換替代,它們就不是異體字。如“技” 和“伎”只在技巧、技藝義上可以通用, 其餘皆不可。又如“置”和“寘”只在安 放義上可以通用,其他義不通用。“無 亡”、“沽酤”、“遊游”亦如此。
b.共供 辟避 知智 昏婚 田畋 戚慼 反返 錯 措 卷捲 尸屍(此組今字見於《說文》)
c.奉捧 益溢 原源 采採 止趾 州洲 莫暮 禽 擒 章彰 景影 見現 戒誡 屬囑 虛墟 其箕 亨烹……
甚至有一對多的:
d.厲勵礪 敝蔽弊 辟避嬖闢僻……
1.3 古字與今字的表義情況
古今字由於來源不同,其記錄本義、引申義 或假借義的情況也不相同,大約有四種情況:
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
2.2 異體字的結構差異
從異體字形體結構的差異看,有三種情況: ①造字方法不同,如: 會意+形聲:泪淚 岩巖 岳嶽 凭憑 淼渺
嵩崧 埜野 艸草 躰體 仙僊 辠罪 磊磥 象形或指事+形聲:网網 刅創
②構件成分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形聲 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